商纣王身高据说2米3,力能拖拽9头牛,这般猛人为何败得如此彻底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5 回复:1

[人文通史] 商纣王身高据说2米3,力能拖拽9头牛,这般猛人为何败得如此彻底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小白兔和积木

ZxID:54271495


等级: 派派版主
925周年520转正620复活,小说素材诗词合金心情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9-08 0
商纣王身高据说2米3,力能拖拽9头牛,这般猛人为何败得如此彻底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商纣王堪称最富传奇色彩的猛人之一。这位末代商王不仅以残暴闻名,其惊人的身体素质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据《帝王世纪》等古籍记载,纣王\"身长九尺\",按照商代一尺约合16厘米计算,其身高接近2.3米,即便在当今NBA联盟中也属鹤立鸡群的存在。更令人咋舌的是,民间传说他力大无穷,能徒手拖拽九头壮牛,其膂力之强可见一斑。史书明确记载》中\"手格猛兽\"的描述,更印证了他能与猛兽徒手搏斗的惊人实力,这般身体素质若放在现代,绝对能在WWE职业摔角界称王称霸。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赋异禀的猛人,最终却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牧野之战中,他苦心经营的数十万大军在顷刻间土崩瓦解,本人更是在朝歌鹿台引火自焚,连全尸都未能保全。这个戏剧性的结局不禁让人困惑:一个集超凡武力与过人智慧于一身的君王,为何会败得如此彻底?

值得注意的是,纣王绝非简单的莽夫。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用现代话语来说就是反应敏捷、见多识广,智商远超常人。这样文武双全的配置,本应成就一番霸业,却为何最终走向覆灭?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位传奇君王的兴衰历程。

关于纣王的超凡实力,正史记载颇为详尽。《史记·殷本纪》中\"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八个字,生动勾勒出一个力能搏虎的超级战士形象。虽然\"九尺身高\"、\"力拖九牛\"等具体数据可能经过后世演义加工,但结合商代贵族普遍高大的体格特征,纣王确实堪称当时的\"巨人\"。更难得的是,他不仅体魄强健,更拥有过人的智慧。史书称其\"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这既是对其刚愎自用的批评,也侧面印证了他卓越的思辨能力与口才。

即位之初,纣王确实展现出了明君风范。他延续了商朝传统的军事扩张政策,先后征服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将商朝疆域拓展至前所未有的规模。在军事征服方面,纣王无疑是个中翘楚。但治国理政与开疆拓土终究是两回事,正是在治理方面,这位猛人开始显露出致命的缺陷。

从明君到暴君的转变过程中,妲己常被视为罪魁祸首。但细究历史就会发现,将亡国责任推给女性实属偏颇。真正的问题在于纣王自身的心态变化。连年征战的胜利让他逐渐迷失自我,《史记》中\"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的记载,揭示了他日益膨胀的傲慢心态。这种心态导致他越来越听不进谏言,甚至发展出\"知足以距谏\"的偏执性格。妲己的出现,不过是加速了这一过程,为他提供了一个沉溺享乐的避风港。

在治国方面,纣王犯下了致命错误。他大兴土木建造鹿台等奢华宫殿,为充实国库横征暴敛,使民不聊生。更严重的是战略误判:当西岐的周族暗中积蓄力量时,他却将主力部队调往东夷作战。这种舍本逐末的决策,直接导致商朝腹地防御空虚,给了周武王可乘之机。

牧野之战的惨败极具戏剧性。虽然纣王军队数量占优,但临时拼凑的部队毫无斗志。当周军高举仁义之师旗帜进逼时,商军竟然阵前倒戈,上演了\"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的惊人一幕。这充分说明纣王已彻底失去民心,其残暴统治终遭反噬。最终,这位曾经力能搏虎的猛人,只能在熊熊烈火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纣王的悲剧在于将个人能力等同于治国才能。他过分迷信武力,忽视了民心向背的重要性。相比之下,周武王虽个人武力不及纣王,却懂得\"得道多助\"的道理。这个案例深刻说明:治国安邦需要的不仅是个人勇武,更需要政治智慧和民心所向。历史上类似的教训不胜枚举,从秦二世到隋炀帝,多少雄才大略的君主都因类似的错误而功败垂成。

回望纣王的一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猛人的陨落,更是一个关于权力、智慧与民心的永恒寓言。他的故事提醒后人:真正的强大不在于个人能力的高低,而在于能否赢得民心,善用众智。这或许就是这位传奇暴君留给后世最宝贵的教训。
转侵删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9-09 0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