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七望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87 回复:1

[人文通史] 五姓七望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aamaio

ZxID:14175459


等级: 素材组
庸俗的懒人♡˃̶͈ ꇴ ˂̶͈♡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4-15 0







五姓七望,又作五姓七族。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族。




中文名    五姓七望
别    名  五姓七族
形成年代  隋唐期间
五    姓  李、崔、卢、郑、王
七    望  陇西、赵郡、清河、范阳、博陵、荥阳、太原






在古代,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如果你要认为古代一切都是皇帝说了算,那可就错了。事实上,从魏晋到唐朝末年这几百年时间中,一些世家大族在国计民生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几乎所有大型政权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世家大族的操控和影响。




世家大族即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这些家族往往拥有几百年的历史渊源,家族中英才辈出,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都拥有很高的名望与社会地位。即便国家改朝换代,这些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一般也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唐朝最出名的世家大族被称为“五姓七望”,他们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荥阳郑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





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之所以能够排在“五姓七望”最前面,主要得益于唐朝皇室源自这一家族。唐高祖李渊称其祖上出自西北著名的陇西李氏,但据更多史料显示,李氏家族更可能是出自一个较小的支派:赵郡李氏。


不过,如果不考虑政治地位的话,无论是陇西李氏还是赵郡李氏,其影响力都远远比不上另外四个姓氏的家族。


“四姓”家族大都出自东北部,每个家族都延续了数百年时间,所以到了唐朝时期,他们已经取得了非常优越的社会地位。这几个世家大族在地方上的政治、经济影响力都极高,拥有巨大的特权和势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和中央政府争夺权势。他们内部之间又以通婚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特权地位。他们的家族优越感竟然发展到把李氏皇族视为暴发户。






公元632年,唐太宗李世民命几个大臣编纂一部全国有名的世家大族族谱。编纂工作由太宗皇帝亲信的一些资深官员担任,为了使族谱排名尽量客观公正,参与编纂的官员没有一人出身于世家大族。

可是当主编纂官高士廉把已完成的概要呈送给皇帝看的时候,皇帝却当场勃然大怒。原来,编纂官员竟然把博陵崔氏位列第一;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几个家族位列第二;李氏皇族排在第三位。李世民立即要求重新编纂,并明确要求排列的家族地位要与其成员在朝廷中担任的官职联系起来。

公元638年,这本题为《贞观氏族志》的修订本正式发布后,李氏皇族排在第一,唐高祖和唐太宗的母系亲戚排在第二,博陵崔氏位列第三。

李世民之所以要搞这么一个世家大族排名,并非是闲着无聊,而是有重要的政治目的,即试图贬低以“四姓”为首的世家大族地位,抬高李氏皇族及其支持者的地位。可是,在社会上“四姓”的声望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少损害。唐朝最有名望的大臣,如房玄龄、魏征、李勣等人都还以自己的子女和“四姓”家族中的子女联姻为荣。


到了唐文宗李昂执政时期,世家大族地位依然根深蒂固,唐文宗不得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民间脩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两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意思就是说,李家皇族虽已君临天下二百余年,可是想和崔氏、卢氏这些家族联姻的人却比想和皇族联姻的人还多。

唐朝末年爆发了黄巢起义,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完全被打乱。世家大族的家园与产业都受到了毁灭性打击,祖谱也遭到了破坏,族人流离失所,死伤无数。世家大族从此衰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五姓七家”,这个概念最初在北朝时期形成。北魏孝文帝钦定的四姓为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此外,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也是当时一等一的望族,至隋唐时,这五种姓氏、七个家族则成为当时最顶级的门阀家族。




盛唐宰相薛元超曾经感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娶到五姓女!”其实薛家已经属于以韦、裴、柳、薛为成员的“关中四姓”之一,但薛家子弟仍然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见其影响。

隋唐时期,世家大族的影响力空前强大,唐朝皇室就称其祖先出自陇西李氏且以此为荣。除了皇室李氏,其余四姓皆不可小觑。




其一,太原王氏一脉,其先祖要追溯到战国时期名将王翦,王氏在唐朝的名人有王允、王维以及王之涣等。

其二,范阳卢氏一脉,其先祖要追溯到东汉末年的经学家以及军事家卢植,卢氏一脉在北魏时娶了三位公主,唐朝时更是出了八位宰相。




其三,荥阳郑氏一脉,其同样在北魏时期就已崛起,至唐朝时声望达到顶峰,其一脉在唐朝时出了八个宰相。

最后一个姓氏在五姓七望中居首——崔,崔姓分为两支,即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崔氏一脉崛起于北燕,秦汉时期得到发展,跻身北方望族一列,至魏晋南北朝时达到鼎盛,唐朝有十五位宰相出自崔氏一脉,被视为天下士族之冠!





贞观时期,唐太宗下令修《氏族志》,编修者初稿将“山东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在首位,唐大宗听到后大怒,心想我李家坐江山,但却排在崔氏之后!于是令编修者重新排名,最终将李氏及外戚长孙氏排在前两位,崔氏改为第三位。虽然改了《氏族志》,令唐太宗心气稍顺,但这个排名在朝堂和民间都没有产生实质性的作用。

不仅如此,唐太宗对世家大族的傲慢也颇为不解。试想,尊贵如皇族,李氏在民间的声望仍不如崔、卢、郑等世家大族,并且这些氏族由于要保持其血统纯正,所以只傲慢地进行五姓之间的内部通婚,并且以与除五姓之外的形式通婚为耻。




从北魏以来,世家大族内部通婚早已形成传统,诸如: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以及范阳卢氏世代为婚姻;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世代为婚姻;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以及陇西李氏世代婚姻。至唐文宗时期,这种风气愈加严重。名门望族不仅蔑视诸姓,就连皇权也不放在眼里。

唐高宗时期,试图以禁婚的方式阻止名门望族互相为婚。但此种方法不但未能奏效,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佐证了这些“禁婚族”自矜的资本。


文宗曾有意和宰相郑覃结亲,希望为皇太子求娶郑覃的孙女,但没想到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当时只是九品官的崔某也不愿和皇家结亲。文宗对此颇无奈,直言“李家两百年的天子,难道还比不上崔家和卢家吗?”

但是,世家大族的自我封闭,也导致了其诸多子弟虽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真正奋发向上的后辈并不多见。此外,唐朝大力推行科举制度,提拔寒门士子,在唐朝之后科举人士占据朝堂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贵姓已经不复存在了。




五   姓




李   氏




李氏分为两大支。


陇西李氏






中国古代一个以陇西郡(狄道县)为郡望的李姓士族。


东晋十六国时在乱世中崛起,自李弇出仕前凉张轨后开始明习儒学,家族社会政治地位上升,公元400年,李暠在晋昌太守唐瑶等河西大族的支持下推翻段业统治,建立西凉政权,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西州右姓,西凉被北凉灭亡后,李暠之孙李宝出仕北魏并徙家于关东,北魏太和年间定姓族时,魏孝文帝以“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为后族四姓,陇西李氏则因李冲位高权重,得以与四姓并称为“五姓”,从此跻身北朝第一流士族之列,成为唯一出于西州而影响于中土的大族。唐代时因李唐皇族自称出自陇西李氏,因此贞观年间修《氏族志》时,将其列为第一等,唐高宗时北魏李宝六子后裔均位列七姓十家。


简述


陇西李氏并非魏晋旧族,李氏先世前汉时是武将世家,在汉魏晋门阀形成、发展过程中,已衰落为陇西寒门,晋末十六国时期,陇西李氏开始崛起。陇西李氏自称为西汉李广的后裔,但根据现代学者考证,此说伪造的可能性很大,十六国时期,陇西李氏才在乱世中真正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国君。南北朝时陇西李氏蝉联圭组,世为显著,门第高华,与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中原五姓七族高门。
唐朝建立以后,李姓成为皇姓,李唐皇族自称出自陇西李氏 [8]。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同时,唐朝统治者对大量功臣、异族赐姓,比如李勣(原名徐世勣)、鸡田李氏、西域李氏、突厥李氏、鲜卑李氏、回鹘李氏、柳城契丹李氏、柳城奚族李氏、代北沙陀李氏、党项羌李氏等等,到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


郡望


陇西李氏最初的郡望为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后又增加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秦安)。


房支


丹杨房,晋济北、东莞二郡太守李雍长子李伦,后代号丹杨房。
安邑房,晋济北、东莞二郡太守李雍之孙李盖,后代号安邑房。
武阳房,凉武昭王李暠第七子李豫玄孙李纲,后代号武阳房。
镇远将军房,凉武昭王李暠第四子李愔,后代号镇远将军房。
平凉房,凉武昭王李暠第四子李愔曾孙李系,后代号平凉房。
绛郡房,隋朝宁州刺史李礼成被封为绛郡公,后代因此号绛郡房。
姑臧房,北魏龙骧将军、荥阳郡太守李承被封为姑臧侯,其后代因此号姑臧房。
仆射房,北魏镇南将军、清渊文穆公李冲曾任尚书仆射,其后代因此号仆射房。
敦煌房,北魏光禄大夫李茂继承了父亲李宝的敦煌公爵位,其后代因此号敦煌房。


定著房


陇西李氏武阳房、姑臧房、敦煌房、丹杨房合称唐代陇西李氏定著四房。


禁婚家


唐朝显庆四年,唐高宗下禁婚诏,禁止“七姓十家”间互相通婚 ,唐神龙年间,朝廷再次申明显庆四年旧诏,继续禁令“七姓十家”间互相通婚,北魏陇西李宝六子都被列入禁婚家,包括陇西李氏姑臧房、敦煌房、仆射房、绛郡房。




唐朝宰相


李揆,出自姑臧房,唐肃宗宰相;
李蔚,出自姑臧房,唐僖宗宰相;
李训,出自姑臧房,唐文宗宰相;
李靖,出自丹杨房,唐太宗宰相;
李义琰,出自姑臧房,唐高宗宰相;
李逢吉,出自姑臧房,唐宪宗宰相;
李迥秀,出自武阳房,武则天宰相;
李昭德,出自丹杨房,武则天宰相。




争议


有关陇西李氏与李唐宗室的关系,争议不断,陈寅恪根据唐祖陵以及相关文献考证,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指出:李唐先祖并非出自陇西李氏,当为河北大族赵郡李氏中的“破落户”或“广阿县的庶姓李氏”。朱希祖《再驳李唐氏族出于李初古拔及赵郡说》则认为“李熙、李天锡父子本在武川镇戍边,为了躲避六镇兵乱,因此南迁定居赵郡广阿,李虎便将二人葬于此地,李唐确系出自陇西李氏”,高诗敏《北朝赵郡李氏的迁徙分布及其与李唐先世之关系》认为“李唐皇族并非出自陇西李氏,而是出自赵郡李氏破落的一支”。张金龙《李唐出于赵郡李氏说》认为“李唐皇室出于赵郡李氏之正宗,并具体分析了李虎改赵郡籍贯为陇西籍贯的原因和背景”,邢铁《唐朝皇室祖籍问题辨正》认为“陇西说为真,而唐太宗和高宗时期之所以要修建二帝陵(唐祖陵),是作为重修《氏族志》的“配套工程”。但随着唐中叶以后旧世族的衰落,攀附已经没有意义,对二帝陵的修建便没有了兴趣,又恢复使用原来的陇西祖籍了”,刘后滨在《李唐皇室家世书写再议》一文中总结了以上学者的主要观点并指出:“陈寅恪关于李唐皇室先祖世居赵郡,以及家世书写中攀附西凉李暠并以陇西为郡望的假说,尽管遭到众多质疑,迄今仍然是最符合历史实际和唐朝官方叙事逻辑的分析” 但事实上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同出一源,此类争议显得颇为多余。




逸事


①北魏孝文帝定四大姓的时候。陇西李氏担心自己不能入选,于是骑着戴铃铛的骆驼,星夜启程,赶往洛阳。到达的时候,四大姓已经定完,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因此,至今人们仍称陇西李氏为“驼李”。


②在北魏建义元年(528年)爆发的河阴之变中,死者多达2000余人,等到北魏孝庄帝杀死尔朱荣后,河阴之变死难者的家属互相凭吊和庆贺,太尉李虔的第二子李昞是魏子建的女婿,也在河阴之变中遇害,魏子建对姨弟卢道虔说:“朝廷剪除倚仗权势逞强作恶的人,但凶暴的歹徒还很凶猛,目前没听到有什么奇谋异略,恐怕光杀了尔朱荣于事无补。这是陇西李氏家门祸乱的开始,现在就凭吊庆贺是不是太匆忙了?”永安年间之后,陇西李氏宗族流转离散,李彧遭到诛杀,一切就和魏子建所担忧的一样。


③陇西李氏姑臧房自北朝以后一直保持着很高的门第,唐朝官员李稹是酒泉公李义琰的侄孙,便是出自姑臧房,李稹本人也有着很好的名声。他做官做到司封郎中,怀州刺史,但是却常常感到自己的官职配不上自己的门第,所以给人写信、扎子,落款只写“陇西李稹”,而不写他的官职。


④武则天当政时期的宠臣来俊臣出身庶族,为攀附高门士族而休弃了发妻,强娶了太原王氏王庆诜的女儿 。后来,同样出身庶族的侯思止也想攀附高门士族以抬高自己的门户,奏请要娶山东高门赵郡李氏李自挹的女儿,武则天于是要群臣商量是否允许这桩婚事。当时出自陇西李氏丹杨房的凤阁侍郎李昭德抚掌对诸宰相说:“大可笑!”。诸宰相问有什么可笑,李昭德说:往年来俊臣强娶太原王庆诜的女儿,已经使国家蒙受了耻辱。现在侯思止此奴又想索取赵郡李自挹的女儿,这不是要再次侮辱国家吗?于是事情被阻止了。后来,李昭德竟将侯思止杖杀。


⑤李揆出身于陇西李氏姑臧房,为唐朝礼部侍郎,知贡举,有令名。且人物风流,性机敏,美姿仪,又写得一手好文章,当时被称为:门第第一,人物第一,文章第一。唐肃宗曾对他说:“卿门第、人物、文章皆当代所推”,所以当时李揆被称为“三绝” [36]。后来李揆秉政事,侍中苗晋卿屡次推荐元载为重官,然而元载门第寒微,为李揆所轻视,不肯接纳。李揆对苗晋卿说:“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此“獐头鼠目之子”即对寒门子弟的蔑称,李揆从此深为元载所恨。


⑥五代后晋时期的官员李专美出身于陇西李氏姑臧大房,在唐代,姑臧大房曾与清河崔氏清河小房、范阳卢氏北祖第二房、荥阳郑氏的长安昭国坊郑氏并称为四望族,这些士族子弟即使身穿布衣,徒步行走,看那些王公贵族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并以“姓崔卢李郑”而自负,作为高人一等的自我标榜。李专美则没有这些习气,即使去见寒门出身的士大夫,专美也总是保持谦恭的态度,世人因此敬重赞美他。



赵郡李氏








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出自赵将武安君李牧,是广武君李左车的后代。


西晋时期,左车十七世孙司农丞李楷定居于赵国平棘县南(今河北省赵县西南、高邑县东北) ,后世分东祖、西祖、南祖三大支系 ,族人活跃于赵郡诸县(平棘、高邑、柏人、元氏、赞皇、栾城、临城等地) ,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赵郡李氏史载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 ,为北朝官宦最显赫的士族 。唐高宗时位列七姓十家 ,共有九人出任宰相,唐末五代走向衰落。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北魏时期设殷州,治所邢台隆尧,北齐时期更名赵州,仍治于邢台隆尧,到隋代时期更名赵郡,治所迁移至赵县,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柏人侯李昙,李昙,字贵远,秦御史大夫,后入赵封柏人侯,柏人,今邢台隆尧,死葬柏人西,遂以柏人为籍里,为李姓先祖。李昙生四子:崇(李崇)、辨、昭、玑(李玑)。崇为陇西房之祖,玑为赵郡房之祖。”李玑生子李牧,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昙为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的共同祖先,李昙墓位于今邢台隆尧县。

位于陇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陇郡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李氏的发祥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巍巍陇山,泱泱渭水,孕育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陇西李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
陇西是李氏宗族的发源地,或是出于忌吊,唐朝废陇西郡,但“陇西”二字已作为李姓的标志为族人所铭记。


中 文 名 赵郡李氏
外 文 名 Zhao Jun Li shi
别    名 平棘李氏、三巷李家
祖居地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
著名人物李华、李安世、李孝伯、李德裕、李阳冰
特    点人物尤多


族源


赵郡李氏出自赵将武安君李牧,李牧是战国后期山东六国中最为杰出的将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足智多谋,长于用兵,抵匈奴,打东胡,伐燕破秦,屡有战功,被后世赵郡李氏族人尊为先祖。


一世祖


李楷,字雄方,为李牧后人李左车的十七世孙,在西晋先后任司农丞、治书侍御史。时八王之乱,赵王司马伦自称皇帝,引起宗室诸王的兵讨,战乱空前。李楷为避战乱,带领全家徙居于赵国平棘县南(今河北省赵县西南、高邑县东北),这里即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所述赵郡李氏旧宅所在,亦称“三祖宅巷”


郡望


赵郡李氏祖居平棘县,属赵郡管辖,因西晋李楷居平棘南时,此地依照当时的行政区划属于赵国,所以赵郡李氏的后人也常称为“赵国李氏”,在唐朝《李延裙墓志》、北魏《崔敬邕墓志》、北魏《李宪墓志》、《魏书》等文献中均有体现。关于赵郡李氏的分布,根据高诗敏在《北朝赵郡李氏的迁徙分布及其与李唐先世之关系》中的考证 ,北朝时赵郡李氏以平棘县为主轴,不断向西南太行山麓周围各地辐射,先后迁徙到柏仁、元氏、高邑、赞皇等县,呈扇形分布状态,宗族庞大,支系繁盛,如《北史》记载:“集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开李鱼川方五六十里居之,显甫为其宗主。”,张葳《隋唐时期河北地区赵郡李氏活动略论》指出:“在北朝和隋唐前期,赵郡李氏家族势力始终盘踞周旋在赵郡常山一带,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


房支


李楷定居赵郡常山平棘后,生有五子:李辑、李晃、李棨、李劲、李睿。后来五个兄弟分居:老五李睿的儿子李勖兄弟,居住在巷东;老四李劲的儿子李盛兄弟及老三李棨一家,居住在巷西;老大李辑与老二李晃两房子孙,则南徙故垒。因而,以此三个方位,将赵郡李氏分为三大支系。


李睿被奉为赵郡李氏东祖
李棨与李劲被奉为赵郡李氏西祖
李辑与李晃被奉为赵郡李氏南祖


(注:“房”可表示为“祖”的下一级,如“范阳卢氏北祖大房”,而赵郡李氏在分为三祖后未有进一步的分房分支现象,因此并无“某祖某房”、“某祖房”的说法,只有“某祖” [23],如柳宗元《伯祖妣赵郡李夫人墓志铭》:“夫人姓李氏,辨族氏者曰赵郡赞皇之东祖。”、《旧五代史》:“李愚,字子晦。自称赵郡平棘西祖之后,家世为儒。”)


禁婚家

唐朝显庆四年,唐高宗李治下禁婚诏,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赵郡李氏东、南、西三祖为西晋李楷的后人,都被列入禁婚家的范畴,博文约礼,门第清华,冠于卿族。


世系与房支问题

赵郡李氏是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山东五大郡姓(崔、卢、李、郑、王)之一,形成于魏晋时期,发展于十六国,约在东魏北齐(一说北魏)时期成为北方一流高门,繁荣至唐末,分为东南西三祖李氏,然《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却将赵郡李氏的发家史上溯到了秦汉,同时除三祖李氏外,还有包括辽东、江夏、汉中三房在内共计六大房支,究其原因,实际上这是由于中古士族间盛行门第攀比之风导致谱系构建过程中出现的攀附先世行为,以及唐代定著房按姓氏分类、郡望合流的特定背景下所形成的伪冒房支。


关于房支问题,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七篇(中古山东大族著房之研究)指出:“ 定著房大致反映的是中晚唐时期士族发展的情况,从这些士族的情况来看,他们均为魏晋至隋唐一直延续的士族。那么象李弼、李善、李德林这些支系本为隋唐新起门户,要列为定著,可能也须攀附魏晋旧族,建立承继关系。如果定著房是一个政治举措的话,无疑辽东、江夏、汉中的攀附行为是得到官方认可的。”,张葳《赵郡李氏“三祖”小考》认为“常山地区一带始终有李氏家族出入活动……居于赵郡之李姓不只李楷一家而已,江夏、辽东、汉中李氏祖上应与赵郡存在某种联系,但与后来北朝高门赵郡李氏并非属于同一渊源。”


关于世系问题,赵郡李氏在《新唐书》和《北史》中有关广武君李左车至其十四世孙东汉李恢中间人物的记载,两书出现了较大分歧,唐朝李延寿所著《北史》并无记载其中人物,而北宋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却对其中人物记载的很详细,沈炳震《唐书宰相世系表订伪》推断:“自李恢以上,《北史》无文,疑多牵附”,罗新《五燕政权下的华北士族》指出:“永嘉之乱这样的历史大断裂,给世家大族提供了取代政府序列的基层组织机构的机会,赵郡李氏家族是在慕容诸燕时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高诗敏在《北朝赵郡李氏的婚姻及其特点》指出“赵郡李氏发韧于西晋”、“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是北朝名门赵郡李氏的祖居地和发源地”、“赵郡李氏在北朝的北魏前期,由于仕宦显达才与北方高门崔、卢、郑、王的声望相坪,成为中原地区的著姓望族,它和北方郡姓世代联姻,又提高和巩固了其社会地位” [30]。因此一般认为,虽然李牧被尊为赵郡李氏的始祖,但西晋时徙居于平棘的李楷,是为真正可考的第一世始祖,东南西三祖即为赵郡李氏所形成的支派。


著名族人

唐朝宰相
李绛,出自东祖,唐宪宗宰相
李珏,出自东祖,唐文宗宰相
李藩,出自南祖,唐宪宗宰相
李固言,出自南祖,唐武宗宰相
李怀远,出自西祖,唐中宗宰相
李游道,出自南祖,武则天宰相
李吉甫,出自西祖,唐宪宗宰相
李峤,出自东祖,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宰相
李德裕,出自西祖,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宰相


(注:辽东、江夏、汉中三房与北朝赵郡李氏并非出自同一渊源,故其宰相不算在内,南祖中的李元素、李敬玄、李绅同出自亳州李氏,根据《旧唐书•李敬玄传》记载“敬玄久居选部,人多附之。前后三娶,皆山东士族,又与赵郡李氏合谱……”可知,自李敬玄起开始与赵郡李氏合谱,故不算在内,而关于李日知,《新唐书•李日知传》中说:“日知贵,诸子弟方总角,皆通婚名族,时人讥之”;《旧唐书•李日知传》中说:“初,日知以官在权要,诸子弟年才总角,皆结婚名族,时议以为失礼之中”,再查《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上》,日知先祖自羲至于万安空缺数世,所以李日知身世此处暂且存疑,不计入在内。)


聚落



李左车墓,平棘县西南七里
千万垒,平棘县南一里,东汉坞垒
三祖宅巷,平棘县西南二十里,亦有地属高邑县,赵郡李氏的发源地
李氏旧茔,平棘县封斯村
回车城,房子县境内,赞皇县南十里,亦曰左车城
开业寺,元氏县西北十五里,即北魏车骑大将军、陕定二州刺史、尚书令、司徒公赵郡李徽伯之旧宅也
百陵冈,赞皇县东十里,赵郡李氏之别业于此冈下也,冈上亦有,李氏茔冢甚多 [38]
李鱼川,位于殷州西山,赵郡李氏聚居地之一
永宁乡,柏仁县境内,赵郡李氏聚居地之一


逸事


清朝同治年间,直隶赵州(今河北赵县)西南的段村出土了北魏名臣李宪的墓志,志中记述了李宪及其家族的一段曲折发展史。北魏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拓跋濬死后,冯太后临朝称制,当时在位的献文帝因与冯太后不和,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便要根除冯太后身边的亲信,李宪的叔父李奕十分受冯太后宠幸,因此李家便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北魏皇兴四年(470年)冬遭到了灭顶之灾,李宪的祖父李顺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三个被同时诛杀,李宪的父亲李式就在其中,此前李顺就因为崔浩的推波助澜而被北魏太武帝赐死,这次灾祸又降临到他的儿子们身上,墓志写道“初在庚寅,遘家多难”,《魏书》记载“既致斯祸,时人叹息之。”


李式被官兵逮捕押往京城时,西兖州的官吏百姓送行到黄河边上。当时李式的儿子李宪刚满月,李式大声的向众人喊道:“程婴、公孙杵臼这样的人还有没有!”西兖州从事汲固应声回答说:“今天与古代岂有不同!”汲固于是悄悄回去,不再回头望,直接进入城内,从李式夫人的房中把李宪抱回家藏了起来,后来事情败露,汲固夫妇就带着李宪逃走四处躲藏,直到朝廷赦免才回家,就这样李宪被汲固养育到了十多岁 [51],承明元年(476年)献文帝暴卒,时人都说是冯太后毒杀的 [52],李宪家族得以平反昭雪,他本人也开始受到朝廷重用。做为“赵氏孤儿”,李宪幸运的活了下来,然而他的一生可谓坎坎坷坷,最后结局是因卷入派系斗争而被胡太后一纸诏书赐死,其家人以“思乡动梦”、“归本成礼”为由将其归葬于平棘祖茔。李宪虽和他的父亲、祖父一样命运多舛,但家族后代依然十分显达。赵郡李氏家族各房的男子女子大多才貌双全,又因为昭信皇后李祖娥(李宪孙女)的原因,所以与帝室多有婚媾 [54],其中与元魏宗室婚姻现可知约8例,与高齐宗室婚姻现可知约13例,以李宪家族这一支最为突出,整个北朝国婚约有13例。


家仪和谱牒

《赵李家仪》十卷
《李氏家传》一卷
《李赵公行状》一卷
《李氏房从谱》一卷
《赵郡东祖李氏家谱》二卷
《唐李氏三祖堂记》
《三祖碑文状》







崔  氏





西周初年,炎帝裔孙姜尚因辅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被分封于齐,建齐国,为公爵。数传至齐丁公时,有长子姜季子应袭公爵,但辞而不受,让位于胞弟叔乙。叔乙继位后,把崔邑(今山东章丘西北)一带的地方赏赐给他作为食邑。从此,季子的子孙便在崔邑居住下来,后来又把食邑的名称崔当作姓氏,从而成为崔姓人。


崔姓得姓以后,世代在齐国担任重要官职,是当时的公卿世家之一。如季子八世孙崔杼是齐国权臣,独揽朝政大权多年。后来由于他在政争中失败,崔姓才在齐国失去权势,南迁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秦朝时,崔杼裔孙崔意如被封为东莱侯。入汉以后,崔意如长子崔业袭封这一爵位,并在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东北)定居下来。崔业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二人的后代在汉魏南北朝及隋唐时各发展成为强宗大族,名贤辈出,史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由于两支崔姓人繁衍众多,加上仕宦迁徙等原因,崔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郑州崔氏、鄢陵崔氏、齐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光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计出了29位宰相。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姓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博陵崔氏










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西汉时期崔仲牟定居于涿郡安平县(今河北省安平县),逐渐发展壮大,因安平县后属博陵郡,后世遂称“博陵安平人”(即博陵崔氏由来)。
西汉昭帝时崔朝任侍御史,其子崔舒、孙崔篆世吏二千石,东汉时跻身名门,范晔评价“崔氏世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儒家文林”、“崔为文宗,世禅雕龙”,北魏时虽然门第低于以清河崔氏为代表的四姓,但在北齐北周时全面上升为一流士族。至唐代有六房位列七姓十家,尤以博陵第二房最为显赫,唐初《氏族志》原稿就是以第二房的崔民干为第一等士族,时至中晚唐,天下人公推第二房崔氏为“士族之冠”,博陵崔氏在唐代有宰相十六人(其中使相一人)。


中文名   博陵崔氏
外文名   Bo Ling Cui shi
别    名 安平崔氏、土门崔
祖居地   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
存在时期 西汉至北宋
著名人物 崔护、崔颢、崔州平
家族典故 人面桃花、乳姑不怠
士族地位 天下甲族


姓源


崔氏源出于姜姓,是齐太公的后裔,齐丁公的嫡子季子将继承权让给了齐乙公,以崔为采邑,于此终老,有子穆伯,后世便以崔为氏。穆伯的十一世孙崔杼担任齐国的正卿,有子崔成、崔彊,后娶齐桓公的后裔东郭姜,生崔明。庆封攻杀崔成、崔彊,崔杼与东郭姜自杀,崔明躲在坟墓中逃过一劫,之后出奔到鲁国,继任鲁国卿大夫。崔明有子崔良,良十五世孙为崔意如,有二子:崔业、崔仲牟。业字伯基,居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南部),后代为清河崔氏;仲牟居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县),后代为博陵崔氏。


郡望

崔氏自汉代起,称盛于东武城、安平两地,其中居于安平县的崔氏,发迹较早,在“前四史”中首见于《汉书•王莽传》 [28],可追溯的最早人物则为西汉中期的崔朝。安平县初属涿郡,但因魏晋后长期属博陵郡管辖,故其族人多称“博陵安平人”,安平诸崔也被称为“博陵崔氏”。


发展

博陵崔氏从东汉起名人辈出。在新朝时期,崔发曾任大司空,新朝灭亡时被杀。东汉建立,崔发弟崔篆以兄长为耻,隐居不仕。崔篆的孙子崔骃与班固、傅毅齐名,曾在窦宪手下服务,因进谏窦宪而遭疏远。崔骃子崔瑗,曾经为兄长报仇,因杀人而逃亡,后遇赦。崔瑗与马融、张衡友好,以文章闻名,著名的作品有《座右铭》,被南朝《昭明文选》收录。崔瑗子崔寔,是农业著作《四民月令》的作者。崔寔玄孙崔洪,以耿直有志气闻名,在晋朝担任吏部尚书、大司农等官职。崔洪曾孙崔懿为前燕秘书监,有八个儿子,分为六房,后裔繁盛,于唐朝被列为“七姓十家”之一的禁婚家而知名于世,此外唐朝时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第二房、第三房因出宰相而合称为“博陵崔氏定著四房”,现对这四房崔氏的发展分别进行概述。


大房崔氏
始祖为崔懿子崔遭(崔连)。崔遭孙崔鉴在北魏担任东徐州刺史。崔鉴子崔秉为燕州刺史,曾被杜洛周围攻,其子崔仲哲跟随援军救援而战死,崔秉最后因军事失利而免官,后来累进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崔鉴兄长崔檦的孙子崔伯谦,在高欢执政时担任功曹。因其弟崔仲让到了关中,崔伯谦放弃在中枢任官的机会,担任南钜鹿太守,崔仲让之孙是隋朝员外郎崔凤举,崔凤举娶太原王氏(雍州司马王孝远女),其女崔氏嫁给了豫州刺史韦玄贞,生唐中宗韦皇后。


第二房崔氏
六房崔氏中,第二房崔氏尤其显赫。崔氏本是山东士族,然而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有许多家族成员在宇文氏手下任官,不但多位被赐姓宇文氏,甚至有女儿被皇室收养而封为公主者。唐初高士廉主编的《氏族志》本以第二房崔氏的崔民干为第一等,后来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干预下被降为第三等,然而时至中晚唐,第二房崔氏名人辈出,被公认为“天下士族之冠”。


第二房崔氏始祖为崔懿子崔琨。北魏献文帝时,崔琨孙崔辩担任中书博士、武邑太守。崔辩有两个儿子崔模、崔楷死于战场,其中崔模死于征讨万俟丑奴的战役中。崔楷个性严烈,北魏孝明帝孝昌初年设置殷州,以崔楷为刺史。当时葛荣起事,人们因此劝诫崔楷单身赴任,崔楷认为这样会被认为首鼠两端,因而举家前往。等到葛荣军进逼时,人们劝诫崔楷把家里弱小的成员疏散避难,崔楷将第四女、第三儿趁夜送出,后来又认为这样会被手下认为心志不坚,因而将儿女追还,守军因此士气大振,但最后城池还是被攻陷,崔楷及长子均死。崔楷女崔幼妃适赵郡李希宗,生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崔楷子崔士谦,孝昌初年担任著作佐郎,后担任贺拔胜的行台左丞。贺拔胜败于侯景,崔士谦与弟弟崔说跟着贺拔胜一起投奔南梁,后来回到西魏。崔士谦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直州刺史,赐姓宇文氏,北周时迁总管、安州刺史,加大将军,进爵武康郡公。崔士谦与弟弟崔说友爱,崔说后来累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等官。崔辩堂弟崔挺,崔挺的女儿被北魏孝文帝纳为嫔,拜昭武将军、光州刺史,北海王元详以崔挺为司马。崔挺子崔孝芬,魏孝武帝太昌初年担任殿中尚书,加仪同三司,兼吏部尚书等职务,后来被高欢所杀。崔孝芬子崔猷,在父亲死后投奔西魏,后来担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本州大中正等官职,赐姓宇文氏,其女为皇帝养女,封为富平公主。隋朝时以前朝遗老的身份,授大将军,进爵汲郡公,他的儿子是隋朝礼部尚书、信都太守、大将军崔仲方,在北周时曾向周武帝宇文邕献上灭齐之策 。崔孝芬弟崔孝伟,其子崔昂,在东魏担任尚书左丞,北齐时曾任散骑常侍,兼大司农卿,因高归彦的事被牵连而免官,后复为五兵尚书。


第三房崔氏
始祖为崔懿子崔格。崔格曾孙崔纂,曾任廷尉正,王静自廷尉监迁少卿,崔纂耻居其下而解官。崔纂兄子崔暹,崔暹先后在高琛、高澄手下任职,受到高欢、高澄很隆重的礼遇,官至尚书右仆射、仪同三司。白居易的朋友崔玄亮也是崔纂的后裔。


博陵安平房
博陵崔氏另有博陵安平房,是崔寔堂兄崔烈的后裔。崔烈本来很有声誉,因为花钱买官,其事被汉灵帝与其保母程夫人当众说出讨论,于是声望大减。崔烈曾官至太尉,死于董卓去世时的大乱。崔烈有一子崔州平,因与诸葛亮是好友而知名。


房支

博陵安平房,东汉西河太守崔钧十世孙崔昂的后裔,号为博陵安平房。
博陵大房,前燕秘书监崔懿长子钜鹿县令崔遭(崔连)的后裔,号为博陵大房。
博陵第二房,前燕秘书监崔懿第二子饶阳县令、博陵太守崔琨的后裔,号为博陵第二房。
博陵第三房,前燕秘书监崔懿第三子崔格的后裔,号为博陵第三房。
博陵第四房,前燕秘书监崔懿第四子崔邈的后裔,号为博陵第四房。
博陵第五房,前燕秘书监崔懿第五子秀才崔殊的后裔,号为博陵第五房。博陵第六房,前燕秘书监崔懿第六子崔怡、第七子崔豹、第八子崔侃的后裔,合称博陵第六房。


定著房

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在唐代因出宰相而合称“博陵崔氏定著四房”。


禁婚家

显庆四年,唐高宗下禁婚诏,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博陵崔氏大房、第二房、第三房、第四房、第五房、第六房(均为前燕秘书监崔懿后裔)位列禁婚家。


著名族人

唐朝宰相
崔仁师,出自博陵安平房,唐太宗宰相。
崔湜,出自博陵安平房,唐中宗宰相。
崔日用,出自博陵第三房,唐睿宗、唐玄宗宰相。
崔玄暐,出自博陵大房,武则天、唐中宗宰相。
崔铉,出自博陵大房,唐武宗、唐宣宗宰相。
崔涣,出自博陵大房,唐玄宗宰相。
崔损,出自博陵大房,唐德宗宰相。
崔元式,出自博陵大房,唐宣宗宰相。
崔沆,出自博陵大房,唐僖宗宰相。
崔敦礼,出自博陵第二房,唐高宗宰相。
崔造,出自博陵第二房,唐德宗宰相。
崔珙,出自博陵第二房,唐武宗宰相。
崔远,出自博陵第二房,唐昭宗宰相。
崔祐甫,出自博陵第二房,唐德宗宰相。
崔植,出自博陵第二房,唐穆宗宰相。
崔宁,出自博陵崔氏(卫州崔氏),唐代宗时期使相。


逸事

①据《北史》记载,北齐时有一个叫李庶的男人,不长胡须,当时的人都称他是天生的阉人。博陵人崔谌,是北齐仪同三司崔暹的哥哥,曾经调侃李庶说:“教给老弟一个种胡须的办法,用锥子在脸上扎孔,再到孔上插入马尾”,李庶说:“先用这种方法在您家试用,种眉毛成功了,然后我再来种胡须。”,邢子才笑着对崔谌说:“您不熟悉李庶,为什么冒犯他?”,原来崔谌家族世代传有“病瘦”的恶疾 ,会导致眉毛脱落,因此李庶以此来嘲讽他,在博陵崔氏的老家安平县有一条大河叫滹(hū)沱河,当时民间戏称滹沱河肯定也流经了崔家的墓田,要不怎么叫“呼秃河”呢?

②北魏分裂后,东魏建立,虽然名义上挂元氏旗号,但实际军政大权由高欢、高澄父子把持,博陵崔氏则出了崔暹、崔昂、崔季舒等名臣,其中崔季舒为大丞相高澄的心腹,专门负责监视孝静帝元善见的行动,有一次孝静帝与高澄饮酒时,自称为朕,高澄就怒骂道:“朕,朕,狗脚朕!”并令崔季舒打了孝静帝三拳

③北齐天保三年(552年),齐文宣帝高洋前往营州,派遣博陵崔氏家族的崔柳出使高句丽,去索要北魏末年流散到高句丽的百姓。齐文宣帝告诫崔柳说:“如果高句丽有不听你的,你可以见机行事。”崔柳到了之后,高句丽方面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崔柳便怒目呵斥高句丽的君臣,并冲着高句丽阳原王(高平成)打了一拳,高平成直接从床上摔到了地上,左右鸦雀无声不敢动,高平成于是向崔柳道歉并服从于他,崔柳带回五千户百姓复命


墓冢

河北安平东黄城墓群占地面积约有两万五千多平方米,现已被河北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紧邻安平的博野县也出土过一些崔氏墓志。此外,根据考古研究,北朝时期博陵崔氏有两支举族西迁,在太行山东麓的河北平山、灵寿、曲阳以及石家庄市鹿泉区等地均发现了一定规模的崔氏墓冢。






清河崔氏









中国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以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西汉时崔业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省故城县),后世遂称“清河东武城人”(即清河崔氏由来)。
汉末崛起为关东望族,魏晋时期冠冕相袭,南北朝时进入鼎盛时期,并在北朝初年达到极盛,北魏孝文帝(元宏)时入“卢崔郑王”四姓高门;唐代位列“七姓十家”,出宰相十二人,与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并称为“崔卢”,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望。


中文名   清河崔氏
外文名   Qing He Cui shi
别    名 武城崔氏
祖居地清 河东武城(今河北故城)
存在时期 东汉至北宋
著名人物 崔琰、崔浩、崔融
历史地位 北魏“四姓”或“五姓”、唐朝七姓十家
成语典故 满床叠笏


姓源


崔氏源出于姜姓,是齐太公的后裔。齐丁公的嫡子季子将继承权让给了齐乙公,以崔为采邑,于此终老,有子穆伯,后世便以崔为氏。穆伯的十一世孙崔杼担任齐国的正卿,有子崔成、崔彊,后娶齐桓公的后裔东郭姜,生崔明。庆封攻杀崔成、崔彊,崔杼与东郭姜自杀,崔明躲在坟墓中逃过一劫,之后出奔到鲁国,继任鲁国卿大夫。崔明有子崔良,崔良十五世孙为崔意如,意如有二子:崔业(字伯基)、崔仲牟。兄弟二人在西汉初年分别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与涿郡安平县,崔氏家族遂分为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两支,并为著姓。汉末三国时期,清河崔氏始有崔琰、崔林等人扬名史册,南北朝时达到极盛,号称“门榜盛于天下,鼎族冠于海内”,地位延续至唐末,五代以后衰落。


郡望


清河崔氏的郡望为清河郡,属冀州,东汉时也称清河国、甘陵国,北周时也称贝州,隋唐时为清河郡或为贝州。清河崔氏的祖居之地在清河郡下辖的东武城县(治所在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南,一说在今南宫市后底阁遗址一带),西晋太康年间东武城县改称为武城县。因此在史书和墓志中,对清河崔氏族人的籍贯多记载为“清河东武城人”,西晋以后也称清河武城人,北周隋唐时也称贝州武城人。


两汉时期


根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刘禹锡《崔倕神道碑》等文献记载,清河崔氏约在西汉初年就已经形成,始祖为崔意如长子崔业,但翻遍正史,一直到崔业的十二世孙、汉末三国时期的崔林和他的从兄崔琰才在《三国志》中出现本传,这也是清河崔氏家族被载入正史的首次记录,而崔林崔琰之后的清河崔氏家族成员的本传和墓志在追溯两汉先祖的记载中,绝大部分也都限定为汉末的崔林、崔琰二人,只有极少部分墓志提到了汉代的崔业,至于崔业至崔林崔琰中间的人物、仕宦则无记载。据此现象,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指出,其原因就当时来看有两种可能:一种原因可能是在崔林、崔琰之前的清河崔氏家族成员默默无闻,仕宦不显,无所作为,而不齿于将他们载入史册。另一种原因是清河崔氏在崔林、崔琰之前的资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亡佚了。清河崔氏在崔林、崔琰之前先祖的史载缺文的情况,直到北宋时期才发生了变化,在欧阳修、宋祁等人修撰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清晰地记载了崔业之后清河崔氏成员汉朝人名及其仕宦情况,其原因不得而知,或许是后人伪造,或许是当时又发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所未见到的珍贵资料也未可知,总之《新表》中关于清河崔氏在崔林崔琰以前先祖的记载,成为现存的关于这方面的惟一资料。


发展


自崔业定居清河东武城后,根据《新表》所提供的资料,至汉朝时清河崔氏已发展为四大重要支系:崔业六世孙崔泰子崔恪一支,崔业六世孙崔泰子崔景一支,崔业八世孙崔密子崔霸一支,崔业八世孙崔密子崔琰一支。此外,在以上四大支系以外,还存在一些尚未确定来源的零星旁支。此后活跃在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历史舞台上显赫一时的清河崔氏成员,基本上都是这四支的后代子孙。


在东汉末年,清河崔氏兴盛的主要有两支:崔业八世孙崔密子崔琰一支、崔业六世孙崔泰子崔恪一支。崔琰是东汉冀州名士,曾任曹魏尚书、中尉,为清河崔氏的肇基之人,堪称汉末三国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在北魏孝文帝时代,崔琰的后人崔宗伯被魏孝文帝定为“四姓”之一,成为了北魏上层核心统治集团的一部分,此后一直十分显贵。崔业六世孙崔泰子崔恪一支,在汉末的代表人物为崔林,是曹魏尚书崔琰的从弟。崔林为曹魏四朝辅政大臣,官至司空,封安阳乡侯,开三公封列侯之端,崔林的后裔一度发展极为兴盛。崔林子崔参,崔参的孙子崔悦、外孙卢谌、温峤等都有名于当世。西晋末年大乱,崔悦与卢谌最初被段末波留滞,后来仕于石虎。崔悦之子崔潜,任前燕黄门侍郎,崔潜子崔宏(字玄伯),曾在前秦、后燕任官,后来被北魏道武帝重用,崔宏子崔浩袭爵白马公,被魏太武帝重用。崔悦一系在北朝有士宦记载者13人,入魏后代平均士宦品级为3.5品,可见其地位之高。然而北魏太武帝晚年,国史之狱爆发,崔浩被夷族。崔浩堂弟崔蔚逃到江左,仕于刘宋,直到魏孝文帝年间才返回北方。唐代清河崔氏依然显贵,有十二位宰相,清河崔氏小房还被视为阀阅之最。


房支


清河大房,北魏抚军将军、殿中尚书、文贞侯崔休的后代,号为清河大房。

清河小房,北魏太子舍人崔夤的后代,号为清河小房。

清河青州房,刘宋泰山太守崔辑迁居青州,后代号为清河青州房。

许州鄢陵房,崔蔚幼子崔彧居于鄢陵县,别出一房号为许州鄢陵房。

郑州崔氏,北魏郢州刺史崔蔚定居于荥阳郡,后代号为郑州崔氏。


南祖崔氏,包括三个支系:
1.乌水房,崔旷随慕容德南渡黄河,定居于齐郡的乌水,后代号为乌水房。
2.北魏冀州刺史崔群定居于蓝田县,后代号为南祖崔氏。
3.北魏尚书、御史中丞崔逞第五子崔祎四世孙崔溉,后代号为南祖崔氏。


定著房

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许州鄢陵房、郑州崔氏、南祖崔氏,合称清河崔氏定著六房。


禁婚家

显庆四年(659年),唐高宗下禁婚诏,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北魏清河崔宗伯二子、崔元孙二子被列入禁婚家,其中包括清河大房、清河小房的全部以及清河青州房的一部分。


著名族人

唐与五代宰相(十三位宰相)
崔龟从,出自清河大房,唐宣宗宰相。
崔彦昭,出自清河小房,唐僖宗宰相。
崔群,出自清河小房,唐宪宗宰相。
崔郸,出自清河小房,唐文宗、武宗宰相。
崔圆,出自清河青州房,唐肃宗宰相。
崔元综,出自郑州崔氏,武则天宰相。
崔知温,出自许州鄢陵房,唐高宗宰相。
崔昭纬,出自南祖崔氏乌水房,唐昭宗宰相。
崔慎由,出自南祖崔氏乌水房,唐宣宗宰相。
崔胤,出自南祖崔氏乌水房,唐昭宗宰相。
崔詧,出自南祖崔氏崔群支系,武则天宰相。
崔神基,出自南祖崔氏崔溉支系,武则天宰相。
崔协,出自清河小房,后唐明宗李嗣源宰相。


趣闻


崔儦是北齐高阳太守崔仲文的儿子,出自清河崔氏“清河大房”,世代为显贵的大姓,年轻时依仗自己的才学和门第,看轻世人,曾在家门前题字:“没读过五千卷书的人,不能进这个屋子”。隋朝时,崔儦担任员外散骑侍郎,当时越国公杨素地位十分尊崇,杨素看重清河崔氏的门第,于是为儿子杨玄纵娶崔儦的女儿为妻,聘礼非常丰厚。开始迎接新娘的时候,公卿满座,杨素命人用马匹去迎接崔儦,崔儦故意穿戴破烂的衣帽,骑着毛驴前来。杨素推让崔儦坐上座,崔儦有轻视杨素的神色,礼节非常傲慢,言语又不恭顺。杨素愤怒的拂衣而起,竟然离开座位。几天后,崔儦才来道歉,杨素如当初一样对待他。











卢  氏







范阳卢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秦汉时期卢氏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后,定居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曹魏时置范阳郡而涿县属之,后世遂称“范阳涿人”(即范阳卢氏由来)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太和改制入“卢崔郑王”四姓高门,号称“北州冠族”,北魏分裂后,卢靖三子分别担任西魏、北齐、北周三国帝师,唐代位列七姓十家,出宰相八人,与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合称“崔卢”。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秦有博士卢敖,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人。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卢氏成为北方一流高门。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国),经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经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

北魏分裂后,战乱频仍,政局动荡,范阳卢氏受到打击,官位不显,部分成员入仕北齐、北周。唐初,李唐政权打击山东士族,范阳卢氏暂时沉寂,直至唐代中期复又崛起,先后有八位范阳卢氏成员官至宰相,进入政事堂议事。在婚姻上,范阳卢氏注重门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稳定在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几个大族,唐代又增加了太原王氏、博陵崔氏两家,北魏和北齐时期与皇室通婚频繁,而隋唐时期未有与皇室通婚现象。在文化方面,范阳卢氏以儒学传家,尤以卢植一脉为代表。


姓源

卢氏源出姜姓,是齐太公的后裔,太公之后齐文公子高,高孙傒任齐国上卿,因辅佐齐桓公有功而被封于卢邑,后世便以邑名为姓,称为卢氏。公元前385年,田和代齐,卢、高二氏被逐赶,离开卢邑后,卢氏族人散居于燕、秦二国之间,主要一支聚居于燕地,秦代有五经博士卢敖,其子孙后迁至涿水之上,定居在涿县,因涿县后属范阳郡,遂为范阳涿人。


地望

范阳卢氏家族世居涿县(今河北涿州),因涿县属范阳郡(汉代时为涿郡)管辖,士族称郡望,故得名“范阳卢氏”。涿县原为燕国之涿邑,在春秋战国时代便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之一,这里一马平川,良田沃野,是有名的膏腴之地,荆轲刺秦王时献的燕国“督亢”地图就位于这一带。范阳卢氏在这里世代耕读,子子孙孙繁衍生息,成为举世闻名的望族。


发展

范阳卢氏的始祖为东汉名儒卢植,是历史上配享孔庙的二十八位大儒之一,名列中华民族古圣先贤之中。卢植早年师从经学大师马融和太尉陈球,与郑玄、管宁、华歆是同门师兄弟,学成之后曾在缑氏县山教导刘备、公孙瓒,黄巾之乱爆发时,卢植设计剿灭了黄巾军,当董卓作乱要废立汉帝时,只有卢植敢据理力争。董卓要杀卢植,议郎彭伯对董卓说:“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董卓听了彭伯的话,不敢对卢植下杀手,只能让卢植告老还乡,卢植辞官后归隐上谷郡军都山,“天下最强诸侯”的冀州牧袁绍请他出山做为自己的军师,初平三年军师卢植逝世,下葬时仅以单帛附体,《后汉书》评价:“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则卢公之心可知矣”。

魏武帝曹操也十分仰慕卢植,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伐乌桓,途经卢植的家乡涿郡,告当地守令:“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在东汉末年社会的剧烈动乱中,卢植作为中流砥柱、儒宗人望,其学问胆识、功勋业绩与品德风范,有着广泛的影响,为世所公认的楷模,因此奠定了卢氏后来作为“北州冠族”“范阳郡望”的基础,开创了范阳卢氏“代代出名士”的基业。
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后裔均为官宦世家,书香门第,范阳卢氏一直是“声高冠带,为世盛门”、“闺门之礼,为世所推”。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18人。帝族之女也要找范阳卢氏成亲,史称“一门三主,当世以为荣” 。唐代,李世民言四海大姓:“崔、卢、王、谢”,范阳卢氏与清河、博陵崔氏并称,仍被视为天下一流高门,但整体已经衰落。经唐末五代变迁,至北宋基本消亡。


房支

南祖,西晋司空从事中郎,后赵侍中、中书监卢谌长子卢勗的后裔,号称“南祖”
北祖,西晋司空从事中郎,后赵侍中、中书监卢谌第四子卢偃的后裔,号称“北祖”

南祖房支

南祖大房,始祖不详,唐朝卢耜、卢公弼的墓志均记载两人出自南祖大房

北祖房支

北祖四房
卢偃曾孙北魏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固安惠侯卢度世生有四子,分为四房:

北祖大房,卢度世长子秘书监、固安懿伯卢渊的后裔,号大房(阳乌房)
北祖第二房,卢度世次子议郎卢敏的后裔,号第二房
北祖第三房,卢度世第三子散骑常侍、镇西将军、雍州刺史卢昶的后裔,号第三房
北祖第四房,卢度世第四子光禄大夫卢尚之的后裔,号第四房


北祖帝师房
卢偃玄孙北魏太常丞卢靖的三个儿子,分别担任了魏、齐、周三国帝师,其中卢景裕为北齐神武帝高欢诸子(北齐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的老师、卢辩为西魏文帝元宝炬诸子(西魏废帝元钦、恭帝元廓)的老师、卢光为北周武帝宇文邕的老师,家族因此号称帝师房,分为四房


禁婚家

唐朝显庆四年,唐高宗李治下禁婚诏,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范阳卢氏有三家位列其中。:
北魏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固安惠侯卢子迁(卢度世)的四子。
北魏幽州别驾卢辅的六子。
后燕征北大将军、幽州刺史卢浑(卢溥)的诸子。


定著房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卢氏世系的末尾并没有提及“卢氏定著房”的情况,与其他世家大族“定著房”通例不合,毛汉光据此推测除北祖四房以外,范阳卢氏还有定著房定著支,但在唐朝未见拜相。


门第


在北齐释昙刚所撰的《山东士大夫类例》中,范阳卢氏某房被释昙刚评定为甲姓中第一甲门之首。


唐朝科举


在唐朝兴元元年(784年)至乾符二年(875年)的九十二年中,有两年停了科举,在剩余的九十年中,范阳卢氏考中进士科者有116人,进士科以外的科目还没算入在内。但是世人都说范阳卢氏没有主考官,唐朝建立之后只有景云二年(711年)的考功员外郎卢逸掌管贡举考试,之后就没后继者了,韦保衡常觉得奇怪。咸通十三年(872年),卢庄为近侍次官,韦保衡打算任命他执掌礼部,可是卢庄在七月份去世。宰相卢携当时在中书门下,认为是本族的耻辱。广明元年(880年),卢携下堂帖将陕州中丞卢渥追回朝主持考试。帖经考试后,黄巢攻入长安,唐僖宗逃到蜀中,侍郎韦昭度在当地代替卢渥主持,放榜十二人。


家学


范阳卢氏自东汉卢植以后,以儒学传家,奠定了以“三礼”为特色的家学基础,涌现出了不少经学家、史学家、诗人、书画家、道家和佛家。范阳卢氏家族好学雅文,著作宏富,留下了一大批诗文著作,其在家学上的成就集中体现于儒学、文学、 书画、史学四个方面。

三礼传家、通经致仕

在儒学方面,范阳卢氏首推第一大儒卢植,其经学上的成就体现在所作《尚书章句》和《三礼解诂》上。卢植还是中国文字反切学的鼻祖,在文字学、音韵学上的造诣为后世学者称道。卢植在方志学上也有浓重的一笔,其所撰《冀州风土记》堪称中国地方志的开山之作。卢植以正直的品格、超群的才学以及不朽的功勋,开创了范阳卢氏成为北方名门望族的基业。范阳卢氏中有不少人都饱读诗书,精通礼仪。如西晋卢谌“清敏有理思,好《老》、《庄》,善属文,撰《祭法》,注《庄子》,及文集十卷”;卢道将涉猎经史,风气謇谔,颇有文才,为一家后来之冠;卢晏一支“博学,善隶书,有名于世”;卢溥支“兄弟俱以文章显”;卢辅支“专为经学”、“博通经籍”;卢诞“儒宗学府”,为诸王师,拜国子祭酒;卢光“性温谨,博览群书,精于《三礼》,善阴阳,解钟律,又好玄言”。还有卢昌衡、卢道裕、卢道虔、卢义僖、卢昶、卢元明等,在礼学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自卢植以后,“三礼”之学一直成为范阳卢氏的家学,并且在“三礼”的研究上有不少成就。


学综经史、续写春秋

卢怀仁著文宏富,撰有《中表实录》。史载卢怀仁“性恬静,萧然有闲雅致。所著诗赋铭颂二万余言,撰《中表实录》二十卷。怀仁有行检,善与人交。与琅邪王衍、陇西李寿之情好相得”。其子卢彦卿,有才学,仕隋位御史,“撰《后魏纪》三十卷。贞观中,位石门令、东宫学士”。北周卢柔,“除从事中郎,与郎中苏绰共掌机密。累迁中书侍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为黄门侍郎,迁中书监。周文知其贫,解衣赐之。周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大夫,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卢承基等人参与了《晋书》的编撰,《唐会要》卷六三载“贞观廿年闰三月诏以主中卢承基等分撰《晋书》”。卢庇在“春秋学”上造诣颇深,窦群曾师从卢庇传《春秋》,《新唐书》卷一七五《窦群传》载“(窦)群兄弟皆擢进士第,独群以处士客隐毗陵。母卒,啮一指置棺中,庐墓次终丧。从卢庇传啖助《春秋》学,著书数十篇”。可见卢庇是窦群的老师,窦群跟从卢庇研习《春秋》学。大才子卢藏用曾经注补《战国策》。


卢氏诗人、蜚声文坛

在文学上,范阳卢氏成就斐然,文人墨客不绝如缕。西晋卢钦所著“诗赋论难数十篇,名曰《小道》”。卢元明“作史子杂论数十篇,诸文别有集录。少时,常从乡还洛,途遇相州刺史、中山王熙。熙,博识之士,见而叹曰:‘卢郎有如此风神,唯须诵《离骚》,饮美酒,自为佳器。’遂留之数日,赠帛及马而别”。卢正言之第五子卢先之“开元中登进士第,尝赋铜爵妓诗,为时人所讽咏”。文学各门类中,范阳卢氏最为显著的要数诗歌了,范阳卢氏一门出了诸多杰出的诗人,如隋代诗人卢思道,“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卢纶,以及卢仝、卢鸿、卢象、卢峻、卢延让等。卢思道的诗长于七言,对仗工整,善于用典,气势充沛,语言流畅,已开初唐七言歌行的先声,在北朝后期和隋初有较高地位。代表作《听蝉鸣篇》抒发客愁乡思,讥讽长安权贵繁华轻薄的生活,词义清切,寄托较深,曾受到庾信的赞赏。《从军行》描写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讽刺武将邀功求赏,是一首较好的边塞诗。卢思道的文以《劳生论》为最著名,文中揭露北齐、北周官场中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颇为生动传神,被钱钟书誉为北朝文压卷之作。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的卢照邻,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初唐四杰”。卢照邻有文集二十卷,写下了许多歌行体诗歌,寓意深刻,辞藻优美,韵味无穷,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卢仝,是范阳卢氏中又一著名诗人,号为玉川子。卢仝诗作别具一格,《唐才子传》云:“唐诗体无遗,而仝之所作特异,自成一家,语尚奇谲,读者难解,识者易知。后来仿效比拟,遂为一格宗师。”


墨香盈门、世代工书

书法也是范阳卢氏家传之学,卢氏一门有不少书法大师。《晋书》称卢志善书,素法钟繇。其子卢谌也是魏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魏书》卷二四《崔玄伯列传》云:“玄伯祖悦与范阳卢谌,并以博艺著名。谌法钟繇,悦法卫,而俱习索靖之草,皆尽其妙。谌传子偃,偃传子邈;悦传子潜,潜传玄伯。世不替业,故魏初重崔卢之书。”可知卢氏书法在魏晋已经声名远播。


著名族人
  


唐至北宋宰相
卢承庆,出自北祖大房,唐高宗宰相;
卢商,出自北祖第二房,唐宣宗宰相;
卢翰,出自北祖第二房,唐德宗宰相;
卢迈,出自北祖第二房,唐德宗宰相;
卢怀慎,出自北祖第三房,唐玄宗宰相;
卢杞,出自北祖第三房,唐德宗宰相;
卢携,不知出自几房,唐僖宗宰相;
卢光启,不知出自几房,唐昭宗宰相;
卢文纪,出自北祖第四房,后唐末帝宰相;
卢多逊,出自北祖第四房,宋太宗赵匡义宰相。


逸事


西晋时,范阳卢志曾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吴郡陆机:“陆逊、陆抗是你的什么人。” 陆机回答:“就像你和卢毓、卢珽的关系”,他弟弟陆云变了脸色,从屋里出来以后,对哥哥说:“何必如此,他可能真不知道”,陆机严肃说道:“我父亲和祖父名扬四海,难道会有人不知道,鬼儿子当着我们的面直呼他们的名讳,敢如此无礼。” ,南朝刘孝标注解《世说新语》时引用了《孔氏志怪》的记载,解释了“鬼儿子”的由来 ,原来范阳卢氏在卢植以前世系无明确记载,但当时世上流传着一个说法:卢植的先祖叫做卢充,二十岁时出门打猎,误入了崔少府的坟墓,还和他的亡女成了亲,生下了一个男孩,卢充将他抚养长大,后来卢充的儿子成了大器,历任俸禄二千石的郡守,子孙后代也都做官,传承至今,他的后代卢植,字子干,闻名天下。







郑  氏






荥阳郑氏


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西汉时有大司农郑当时,定居于河南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西晋时置荥阳郡而开封县属之,后世遂称“荥阳开封人”(即荥阳郑氏由来)。
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南北朝北魏时期,魏孝文帝以法律形式制定门阀序列,荥阳郑氏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唐代有十二位宰相,为“七姓十家”之一。


中文名   荥阳郑氏
外文名   Xing Yang Zheng Shi
别    名 熒陽鄭氏、昭国郑氏
祖居地   荥阳开封(今河南祥符)
著名族人 郑冲、郑浑、郑鲜之、郑道昭、郑覃
士族类别 山东(中原)五大郡姓之一
文学映射 《李娃传》
家族著作 《郑氏婚礼》、《中经》


姓源


郑氏出自姬姓,周厉王少子姬友受封于郑地,是为郑桓公,桓公生武公,与晋文侯共同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邑,武公十三世孙郑幽公时郑国为韩国所灭,子孙播迁陈、宋之间,以国为氏。幽公生公子鲁,郑鲁六世孙荣,号郑君,为西楚霸王项羽的部下,郑君有子郑当时,任西汉大司农,始居河南郡开封县,为荥阳郑氏始祖。


族籍


开封县是汉朝至唐朝前期荥阳郑氏家族的族籍所在,治所在今天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东南的古城村,原属河南郡管辖,因自魏晋以后开封县改属荥阳郡管辖,中古士族称郡望,遂称“荥阳郑氏”,郑氏族人多称“荥阳开封人”,唐中叶,开封县(今祥符区)治所又迁至濒临大运河的汴州城(今开封市鼓楼区一带),根据现代考古论证,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启封城外西侧有荥阳郑氏家族墓。


发展


荥阳郑氏起自西汉大司农郑当时,郑兴、郑众父子是东汉名儒,郑浑历任魏郡、上党太守,是曹魏名臣。郑泰是扬州刺史,汉末名臣。郑冲西晋太傅,开国元勋。郑袤是密陵侯,西晋初名臣。郑袤子孙四世都是西晋重臣。郑浑八世孙郑羲是北魏中书令,郑羲子郑道昭为兖州刺史,号称北方书圣。郑羲兄弟六人都为北魏重臣。郑俨官至中书令等十多职,名震天下。郑浑十一世孙郑孝穆为北周中书令,郑伟为北周襄城郡公、龙骧大将军、江陵防主。郑孝穆子郑译为北周内史,上大夫。助杨坚建立隋朝,被封为沛国公、祁州刺史。郑译子郑元寿历仕隋、唐两朝,官拜鸿胪卿。郑元寿堂兄郑善果,历任隋唐两朝的兵部、户部、工部尚书,卒于江州刺史之职。在唐朝,荥阳郑氏有十人为宰相,其余节度使、将军、司马、参军多的无法细查。


房支


三祖

后燕太子詹事郑温生有三子,分为三祖。

北祖,郑温之子、北魏追赠建威将军、汝阴太守郑晔,号北祖。
中祖,郑温之子郑恬,号中祖。
南祖,郑温之子、北魏平南谘议参军郑简,号南祖。


北祖房支

北祖大房,郑晔长子郑白𬴊的后裔,号大房(北祖白𬴊房)。
北祖第二房,郑晔第二子北魏中书博士郑小白的后裔,号第二房(北祖小白房)。
北祖第三房,郑晔第三子郑洞林的后裔,号第三房(北祖洞林房)。
北祖第四房,郑晔第四子郑叔夜的后裔,号第四房,该房后没有名声,不为人知(北祖叔夜房)。
北祖第五房,郑晔第五子郑连山的后裔,号第五房,又称襄城公房(北祖连山房)。
北祖第六房,郑晔第六子北魏秘书监、南阳文灵公郑羲的后裔,号第六房(北祖幼麟房)。


南祖房支

南祖大房,始祖不详。
南祖第二房,始祖不详。
南祖第三房,始祖不详。
南祖第四房,始祖不详,郑简之子郑白虬后裔郑当的墓志记载郑当出自南祖第四房。


禁婚家

唐朝显庆四年,唐高宗李治下禁婚诏,禁止“七姓十家”互相通婚,唐神龙年间,朝廷再次申明显庆四年旧诏,继续禁令“七姓十家”间互相通婚,郑温的三子都被列入禁婚家范畴。

定著房

荥阳郑氏南祖和北祖因在唐朝出宰相,合称荥阳郑氏定著二房。


逸事


在北齐释昙刚所撰的《山东士大夫类例》中,荥阳郑氏部分房支被释昙刚评定为甲姓的第一甲门。

北齐中书监郑述祖和他的兄弟严祖、遵祖、顺祖、敬祖五人的门第都是甲门,因此被称为“五祖郑氏”。


著名人物


唐朝宰相


唐代郑氏宰相十三位,其中出身荥阳郑氏的宰相十二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郑氏定著二房:一曰北祖,二曰南祖。宰相九人。北祖有珣瑜、覃、朗、余庆、从谠、延昌;南祖有絪;荥阳郑氏有畋。沧州郑氏有愔。”这个记载遗漏了郑綮、郑肃、郑涯、郑昌图四位宰相,但是这四人担任宰相的记载却又分别体现在相关唐朝皇帝本纪和传记等资料中(比如郑昌图,唐僖宗本纪有记载其担任宰相,但世系表不云其相某某宗)。另外,郑愔,唐中宗时期宰相,出自沧州郑氏,故不记入以下名单中。

郑畋,唐僖宗宰相。
郑綮,唐昭宗宰相。
郑肃,唐武宗、唐宣宗宰相。
郑絪,出自南祖第八房,唐德宗宰相。
郑覃,出自北祖第二房,唐文宗宰相。
郑朗,出自北祖第二房,唐宣宗宰相。
郑珣瑜,出自北祖第二房,唐德宗宰相。
郑馀庆,出自北祖第二房,唐德宗宰相。
郑昌图,出自北祖第二房,唐僖宗宰相。
郑从谠,出自北祖第二房,唐僖宗宰相。
郑延昌,出自北祖第二房,唐昭宗宰相。
郑涯,出自北祖第二房,唐懿宗时期使相。


其他人物

郑众,东汉著名经学家,与贾逵并称“贾郑”,与郑玄合称“先郑、后郑”。
郑冲,曹魏司徒、西晋太傅,撰《论语集解》《甲乙问议》。
郑阿春,东晋简文帝司马昱之母,晋孝武帝时被追尊为简文太后。
郑鲜之,南朝宋大臣,官至尚书右仆射。
郑道昭,北魏书法家,有“北方书圣”之誉,与东晋二王并称为“北郑南王”。
郑译,北周沛国公,与刘昉共同辅佐杨坚建立隋朝,时称“刘昉牵前,郑译推后”。
郑冠,唐朝书法家,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文武双科状元。
郑仁泰,唐朝著名将领,参与玄武门之变,攻打高丽,平定铁勒。
郑虔,唐朝文学艺术家,诗、书、画俱佳,被唐玄宗誉为“三绝”。








王  氏



太原王氏









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姬姓,分为太原郡祁县王氏与太原郡晋阳县王氏两支(早期史书并未记载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有血缘关系)。与大多数王姓士族一样,太原王氏将先祖追溯至周灵王太子姬晋,然而学者认为其真正有史可考的始祖最多追溯至汉代,祁县王氏可追溯至东汉司徒王允,在魏晋以后不显,后世多为冒认。晋阳王氏可追溯至东汉王柔、王泽兄弟,魏晋时期十分显赫,东晋末年王慧龙入仕北魏,魏孝文帝分定姓族,太原王琼被确立为四姓之一、唐朝时为山东士族的七姓十家之一。


在中华百家姓中,王姓拥有最多的郡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王姓家族的超强繁荣。起源于山西的太原,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门阀士族的地位。她开基于两汉之间,东汉末年的王允以他在国家、社稷上的力挽狂澜而把这一家族推为天下名门。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门阀政治走向兴盛,太原王氏既是这一政治的受益者,也是这一政治的受害者。他们曾封侯拜相,出将入相,也曾屡遭磨难,坎坷备历。





历尽兴衰沉浮之后,在北魏,太原王氏最终还是凭借祖上荫功和贵族身份,得以位列天下一流望族,兴盛不坠达两百年之久。大概就是从这时开始,“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美誉流行开来。流风余韵,厚积薄发,到了唐朝,太原王氏这块沃土中终于孕育出了王勃、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等一批顶尖诗人,形成大唐诗歌史上一个目不暇接的诗坛盛宴。


在重视门第出身的时代,一个家族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顺应历史潮流则兴,逆历史潮流而动则亡,纵观太原王氏的兴衰史,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很深刻,一个家族的沉浮不仅跟家教有关,往往跟社会的兴衰有关,跟适应历史潮流有关,“王而不王,不王而王”,王氏更趋向于 “不王而王”,这样的生存哲学更有利于王氏的生存与发展。唐高宗的王皇后即出自太原王氏。




中文名    太原王氏
外文名    Tai Yuan Wang shi
郡    望  太原晋阳、太原祁县


郡望


太原郡是太原王氏的郡望,汉代后又称并州,故两者通用。晋阳县(今山西太原市晋源区)王氏、祁县(今山西晋中市祁县)王氏是太原王氏最主要的两大支派,故太原王氏族人多自称太原郡(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亦或是太原郡(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人。


房支


晋阳王氏


东晋末年晋阳王氏遭到刘裕集团的打击,从此在南朝沉沦,此后活跃于政治舞台的晋阳王氏主要是逃亡北魏的王慧龙一支。王慧龙的孙子王琼生有四个儿子,号晋阳王氏四房,以第一房最为显赫(唐朝出宰相1人,即王溥;北朝、隋唐见于史书记载的官至五品的近十人)。
北魏时自河西迁居太原的王睿(叡)家族在显贵之后也以晋阳王氏自居,然而史官并不相信其说法,学者亦对此有所考证。王睿在北魏时被封为中山王,故而其家族又被称为“中山王氏”。


祁县王氏


祁县王氏,早期史书并未记载与晋阳王氏有同宗关系,后世的族谱合二为一,并且与琅琊王氏族谱也合流到秦朝的王离。祁县王氏自曹魏王凌被夷三族后一蹶不振,南北朝时复兴,涌现出王玄谟支、王思政支、王神念支(新唐书称之为“乌丸王氏”,但据和庆峰考证,“乌丸王氏”这一称谓为欧阳修自创)、王通支、王忠嗣支、王玄起支、河东王氏等。其中部分支系存在疑问,如王玄谟,自称祁县王氏后人,史官对其所言的家世并不十分肯定。


禁婚家


唐朝显庆四年,唐高宗李治下禁婚诏,禁止“七姓十家”之间互相通婚,唐神龙年间,朝廷再次申明显庆四年旧诏,继续禁令“七姓十家”间互相通婚,北魏太原王琼后人被列入禁婚家,即“四房王氏”。




著名族人



三公

王允,东汉司徒(出自祁县王氏);
王凌,曹魏太尉、南乡侯(出自祁县王氏);
王昶,曹魏司空、京陵穆侯(出自晋阳王氏);
王浑,西晋司徒、京陵元公(出自晋阳王氏);
王浚,西晋司空、博陵公(出自晋阳王氏);
王茂,南梁司空、望蔡忠烈公(自称祁县王氏)。


皇后

王穆之,东晋哀帝司马丕皇后;
王简姬,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皇后(追封);
王法慧,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皇后。


驸马

王济,娶西晋武帝司马炎之女常山公主;
王祎之,娶东晋成帝司马衍之女寻阳公主;
王景深,娶宋武帝刘裕之女新安公主。


宰相

王济,西晋侍中、骠骑将军;
王述,东晋尚书令、蓝田侯;
王恭,东晋中书令、忠简公;
王爽,东晋侍中、给事黄门侍郎;
王恺,东晋侍中、右卫将军、蓝田侯;
王愉,桓楚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
王绥,东晋中书令、冠军将军;
王蕴,东晋尚书左仆射、建昌县侯;
王坦之,东晋中书令、蓝田献侯;
王国宝,东晋尚书左仆射;
王溥,出自晋阳大房王氏,唐昭宗宰相。

其他族人

王氏,西晋司徒王浑之女,“古代四大美男”中卫玠的母亲;
王承,东晋名臣,被誉为“中兴名士第一”;
王劭,隋朝史学家,好诡怪之说。



逸事

东晋末年,太原晋阳王氏王愉一脉被太尉刘裕灭门,年少的王慧龙因僧彬的保护而得以幸存,最终投靠北魏政权,此时北魏的汉士族领袖是清河崔氏家族的崔浩,起初,崔浩的弟弟崔恬听说王慧龙是太原王氏的子嗣,就把女儿嫁给他,等到崔浩看见慧龙时说:“的确是王家的儿子啊。”太原王家世代是酒渣鼻,江东人谓之“齄王”,王慧龙的鼻子大,崔浩说:“这是真正的贵种啊。”并多次向众公卿称赞他的美。





五姓的影响力




中国历史上的士族政治,萌芽于东汉中期,亡覆于唐朝末年。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随着经济上的“占田荫客制”和政治上的“九品中正制”两大特权的消失,而呈逐渐削弱消亡的局面。


东汉末年至魏晋时代,汉族士人讲求门第出身,这种影响波及胡人政权,以至于鲜卑建北魏,出于与汉人高门达成政治合作的考虑,亦极重视门第,在孝文帝时代,曾十分隆重地对汉人腹地——“山东”地区的士族进行排名:“魏主(孝文帝)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这里的“山东”(崤山以东),主要囊括今天的山西一部、山东、河北大部与河南。在时人眼里,“山东士族”最高门也即天下士族最高门了。排姓氏时,陇西李氏担心不在尊位,故乘驼星夜赴洛阳,但到时“四姓高门”已定: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没有陇西李氏。其实,在当时,陇西李氏亦十分显贵,孝文帝定士族,陇西李氏(虽然当时其房支已内迁至“山东”各地)虽未列“四姓高门”,但其李宝一支亦被定为甲族,最终也成“四海大姓”之一。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崔、卢、郑、王名列“四姓高门”,与当时掌握重权的陇西李冲有密切关系:“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特别是太原王氏,更是得到李冲的推荐。但王家的影响力在北魏时已减退,至唐时更是大衰,“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鈒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故唐时新“四姓”已为崔、卢、李、郑。
崔、李均有两支,所以唐时“四姓”中的崔、李到底是指博陵崔氏、清河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中的哪两支一直为后世所争议。就崔氏而言,曹魏前,清河崔氏的影响力低于博陵崔氏,但自曹魏时起,清河崔氏开始赶超,因至北魏时出现崔宏、崔浩、崔鸿这样的人物而使家族名望达到顶峰,一举超越了博陵崔氏。当时,清河崔甗对范阳卢元明说:“天下盛门唯我与尔,博(陵)崔(氏)、赵(郡)李(氏)何事者哉?!”但到了唐朝,博陵崔氏影响日深,再次超越了清河崔氏。唐初作《氏族志》,以出身博陵的黄门侍郎崔民干为天下第一门户,且整个唐朝,来自博陵的宰相也超越了来自清河的宰相,博陵崔氏遂被“天下推为士族之冠”。至于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在北魏时,前者的地位要高于后者,同是到了唐朝,后者亦反超前者。在北魏时,赵郡李氏和博陵崔氏并肩前进:“(帝)纳陇西李冲女为夫人,纳崔、卢、郑、王‘四姓’女充后宫。赵郡李氏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以五姓为首。”有唐一代,赵郡李氏更为显赫,出宰相17人,于世家大族中为最多。博崔、赵李之荣盛,是依整个唐朝而综观的,若按传统理解,唐初时的“崔、卢、李、郑”,仍指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不过,由于自唐起博崔、赵李已正式成为超级豪门,所以有唐一代更流行下面的新说法——“五姓七家”: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五姓七家”的概念在唐朝时的广泛流向,使得自魏晋而建立起来的唐朝士族实际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自中唐开始,人们世家大族的观念进一步深固,士庶高寒之间仍有着极深的鸿沟。“五姓七家”,“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傲慢地进行着内部通婚,以保持高贵的血统。如按北魏以来的传统,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世代为婚姻;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世代为婚姻;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世代婚姻,陇西李氏与范阳卢氏世代婚姻,他们不屑与其他姓氏为婚。于是有盛唐宰相薛元超的一叹:“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薛家已属以韦、裴、柳、薛为成员的“关中四姓”之一,但仍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见其影响。贞观中,太宗皇帝无法忍受世家大族的傲慢,说:“比有山东崔、卢、李、郑四姓,虽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当时,太宗多次发出包含迷惑与愤怒的质问:“吾实不解山东四姓为何自矜,而人间又为何重之?!”于是,命重臣修《氏族志》,但在初稿中,编修者无视皇室,而将“山东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为天下第一。后在太宗的干预下,《氏族志》抬高了皇室,对“山东士族”进行了压制,但却没取得实际效果。


实际上,唐朝皇帝在抑制“山东士族”时是极不自信的,因为同时皇室又自称其祖出自陇西李氏且以此为荣。高宗时代,依旧打压世家大族,并以法律的形式颁布禁婚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子孙,不得自为婚姻。”结果依旧不如意,不但不能禁止他们互相为婚,反倒在无形中增加了这些大族的资本:“其后天下衰宗落谱,昭穆所不齿者,皆称‘禁婚家’,益自贵。”他们不仅蔑视诸姓,即使皇室也不能入其眼。唐文宗时,皇帝向宰相郑覃求婚,希望郑覃能把孙女嫁给皇太子,但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时为九品官的崔某。为此文宗无语:“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即使是到了文宗时代的晚唐,人们的门阀观念不仅没有减弱,相反更为严重。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盛唐时,“五姓”在朝廷上并无绝对优势。原因一是,当时建唐的功勋——“关陇军事集团”仍有很大势力;二是皇帝有意压制;三是大力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导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现,而当时“五姓”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四是寒门出身的朝廷权臣的嫉恨(如武周时宰相许敬宗和李义府所为)。但“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中枢进行了重建,“五姓”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比如荥阳郑氏,盛唐时为宰相者难寻身影,而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郑半朝”之说;又如清河崔氏,有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10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乱”前任宰相的仅有2人,事变后进入中唐,则陆续有8人为宰相。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与掌握了科举权有密切关系,再有就是在适应了科举考试制度后,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风与知识传统使他们在考试中占有特别的优势。如范阳卢氏,有唐一代尤其是自中唐起,中进士者超过百人,这一数量令人惊异。要知道,唐朝时科举考试中的进士考试是最难的,录取人数又少,卢氏能有此成绩,自是借助于家风与知识之厚。但高门大族中亦有始终蔑视科考制度而秉持中古贵族观念的,比如以荫入仕的宰相赵郡李德裕和荥阳郑覃,李德裕“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尤恶进士”,荥阳郑覃更是建议废除进士制度。





七   望





陇  西



位于陇山以西、渭水河畔的古陇郡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李氏的发祥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巍巍陇山,泱泱渭水,孕育了内涵丰富、源远流长的陇西李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陇西是李氏宗族的发源地,或是出于忌吊,唐朝废陇西郡,但“陇西”二字已作为大唐李姓的标志为世人所铭记。



赵  郡



北魏太和年间设殷州,治所邢台隆尧,北齐时期更名赵州,治所仍位于邢台隆尧,隋代时期更名赵郡,治所迁徙至赵县。
隋朝,文帝进行了行政建置改革,把南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 改为州县两级制,其后,又改为州、县两级制。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赵州更名赵郡,治所迁徙平棘(赵县)。一直到唐武德初,罢赵郡为赵州。入唐为赵州。



清  河



汉高帝置郡。后屡改为国,元帝永光后为郡。治青阳(今清河东南)。元帝以后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东汉改为清河是我国张姓、贝姓、房姓和崔姓发源地之一。
远在公元前八百多年的周朝,清河这地方名叫甘泉。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主的齐桓公占领了这一带,把甘泉改名贝丘,为齐国属邑。战国七雄相争,贝丘地方为赵国所有。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最后灭齐统一中国,定天下为三十六郡时,将贝丘旧地划出一部,另建了一个厝县,归巨鹿郡管辖,一直到汉朝。


清河之名,因水而得。据《战国策》说,张仪游说赵国"奉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就是指贝丘的清水河。汉朝初年,把原来厝县地从巨鹿郡分出来,以境内清水河为名,建立了清河郡。国,移治甘陵(今临清东)。晋以后辖境缩小。北魏仍为郡。北齐移至武城(今清河西北),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贝州为清河郡。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张金称、高金达起义于此。





博  陵



概况:东汉本初元年置郡,治所在博陵。西晋置国,治所在安平。相当于今河北安平县、深州市、饶阳、安国等地。
博陵一名的确在诸多人中还是颇有歧义的。历史上究竟有几个博陵,博陵到底指的是哪儿,还真是件一时说不清楚。中学课本中的注解,博陵在今河北定县。而如今的蠡县、博野、安平、深州、定州等地的街区、店面等,多有冠以“博陵”之名者。是博陵崔氏的发源地。





范  阳





范阳是中国古代的地名和行政区划名。范阳在历史上所辖区域多有变动,约在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从唐大历四年(769年)起,所谓“范阳”则仅限于涿州范阳县,为涿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涿州市。
广义上的范阳有时和幽州通用。
范阳一带是历史上很多名门望族的发源地。两晋时期,北方许多望族南渡后,其中相当一部分仍称范阳为祖籍之所在。
其中主要有:
1.卢姓,其中北魏时期的名门望族范阳卢氏即出于此。在今河北省涿州市有卢氏宗祠。
2.邹姓、简姓、燕姓的堂号为范阳堂,即来源于此。
3.苑姓、邵姓。





荥  阳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太  原



在今太原一带有秦置晋阳县。以后迭为太原郡、并州治所。西晋扩建。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以龙山为晋阳,晋阳为太原。五代为北汉都城。历经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毁于战火。
晋阳古城东西长约4500米,方位为北偏东18°,面积约20平方公里。196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晋阳古城遗址发现数段城墙和三座小城遗址。近年还发现建筑基础、砖瓦、琉璃构件和石刻造像。在古城附近发现有一些重要的古墓葬。在城址的西部地区还发现有天龙山石窟、蒙山大佛、童子寺等六朝、隋唐时期的石窟遗存。在古城营村内还保存有创建于隋唐、明代重修的惠明寺塔和金代创建、明清重修的九龙庙等建筑。
晋阳古城较完整地保存了唐、五代时期城市的面貌。遗址出土的石刻造像为研究当时的文化艺术提供了资料。
宋灭北汉,毁晋阳,移并州至阳曲,即今太原。
宋朝灭北汉后,太宗认为晋阳有王气,因为五代十国大都在山西发迹,晋阳是山西都城,所以先放火烧城,据说烧了三年,然后掘河灌城,晋阳彻底被毁,当时死亡的包括晋阳城里无数百姓和官兵
春秋末,晋国大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从战国时期魏国《竹书纪年》看,“十六年(公元前319年)秦拔我蒲坂、晋阳、封陵”可知,赵简子所建晋阳城在蒲坂、封陵一带,今永济市境内。是不对的,赵卿赵简子久居晋阳,是太原,而不是永济。太原以及发现了赵简子的陵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此帖被aamaio在2024-04-15 16:4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0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15 0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