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职场礼仪篇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62 回复:1

[职场礼仪] 【转】职场礼仪篇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冬雪。

ZxID:28381023


等级: 派派文编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3 0

职场礼仪篇


仪容仪表


1、保持头发清洁、整齐
2、男士不宜留胡子,应每日剃须
3、女士鼓励化淡妆,修饰得体
4、应给人清洁健康的印象,不浓妆艳抹,不用香味浓烈的香水

着装礼仪


1、着装要端庄、整洁、合身,要符合身份、年龄、场合
2、不穿拖鞋,不穿奇装异服和过于暴露的服装
3、日常来访接待,男士需着衬衫或者带领子的上衣,女士穿着需端庄、得体,不宜穿运动鞋或过于休闲的鞋子
4、正式商务场合,男士须着西装、衬衫,女士须着西服套装,裙装或裤装都可

工作礼仪


· 办公室人员仪态要端庄、整洁、得体
1、站姿:腰背挺直,不耸肩,不得把手交叉抱在胸前
2、坐姿:坐姿端正,双腿平行放好,不跷二郎腿
3、走路:脚步要轻,不得在工作场所大声喧哗、歌唱、吹口哨、奔跑追逐、嘻笑打闹

· 日常行为大方、干练,保持优雅的体态
1、见面:同事之间点头微笑打招呼,见到公司领导要主动问候,若在公共场合应起身问候
2、握手:脊背挺直,不弯腰低头,并目视对方眼睛,大方热情
3、进门:进入他人办公室或会议室,要先轻轻敲门,听到应答再进。进入后,随手轻轻关门。进入房间后,如对方正在谈话,要稍事等候,不要中途插话,如有急事要打断说话,要说:不好意思,打扰了
4、递交:递送文件,要把正面、文字面向对方递过去;递送笔或其他尖锐的物品,要把尖锐的一面朝向自己

· 电话接听应用词准确、礼貌得体
1、在铃响三声内接起,语言大方得体,传递信息简单明了
2、如遇到被找人不在时,应做好电话记录,并及时通知被找人
3、通话过程中需使用礼貌用语,不能比对方先挂断电话

商务礼仪


· 接待礼仪

1、大型或重要来访:对接人员和相关领导应提前10分钟在办公楼下迎候客人

2、日常来访:听到敲门提示,前台应及时开门,站立起身微笑问询,问明情况后,先安排客人至会议室稍作休息,倒茶水,然后通知对接人员

· 引导礼仪

1、电梯: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接待人员按“开”的按钮,让客人先走出电梯

2、会议室:往外拉的门,接待人员拉开门,让客人先进入;往里推的门,接待人员推开门,先进入站门边,再指引客人进入;面对门的一侧为上座-客人一方,背对门的一侧为下座-主人一方;双方身份最高者坐中间,两边依次就坐,职位或身份越高者越靠近中间领导就坐

· 递交名片

1、会议中若为坐姿,要起身站立递交名片

2、介绍时若为站姿,要走上前去递交名片

3、与多人交换名片,应讲究先后次序,由近而远,或由尊而卑

4、递送名片时,应把文字面朝向对方,双手拿出

5、接名片时,应双手或右手去接,拿到手后,认真看一遍,再将名片妥善收到名片夹或上衣口袋里,不可放在裤袋内,更不可把玩名片

· 递送茶水

1、茶具要清洁:客人进来后,先让坐,后备茶;茶具要清洗干净并消毒

2、茶水要适量:茶叶要适当,茶水要适量

3、端茶要得法:要用双手给客人端茶

4、添茶要适时:会议进行半小时左右,可敲门进去添茶;要先给客户添茶,再给公司内部领导和同事添茶

· 送客礼仪

1、客人离开公司,要起身相送,面露微笑

2、提醒客人的随身物品,说些客气的话,使客人愉快地离去

3、一般为其按下电梯,送进电梯即可

4、重要客户可送至楼下,和上司一起送客,要比上司稍后一步






必看!工作微信沟通的几点基本礼仪


工作微信要讲究结构

  1.称谓恰当礼貌
  称谓要表达清楚接收方的身份,并体现礼貌原则。如果是给同事发工作微信,最好称呼具体人名,以示诚意和尊重;如果是给上级领导发会议通知,称谓最好表达为领导的姓氏加上他的职位,如“李主任”。称谓恰当,沟通和传递信息的效果才会更好。

  2.首句反映主题
  在首句中即反映出主题,旨在帮助接收方及时高效地读取信息。主题归纳得当,并在首句中说明主题,便于接收方迅速知晓大体内容,如“市场部××项目讨论会通知”,然后告知会议时间和地点,如“8月5日上午9:00,701会议室”。

  3.内容简洁条理
  工作微信的正文可以参照事务性通知的写作模式,第一部分说明背景及目的,第二部分说明具体事项。

  在内容表述上应当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简洁明确。尽可能用一条微信容纳全部信息,减少微信往来次数。如果需要传递的信息有多项,宜分点阐述。

  二是条理清楚。例如,某单位领导发微信给他的秘书小赵:“明天上午10点你去车站接一下李主任,另外把去年的工作总结给我看一下。署名:陈主席。”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小赵是这样回复的:“陈主席,来信收到。①明天上午9:30我到车站接李主任,接到后通知您;②去年的工作总结我已放在您的桌上。署名:小赵”。

  4.尾语按需设置
  如果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可在结尾处注明“收到请回复,谢谢!”以确保信息传递到位。如果隔了较长一段时间还没有收到回复,有必要打个电话确认对方是否收到信息。特殊的工作微信比如通知,应使用专用尾语“特此通知”,以示规范和严谨。

  5.署名明确勿漏
  工作微信较为正式和规范,结尾处必须署名。若微信末尾没有署名,接收方又没有备注过发送方的真实姓名,他就无从得知发送方是谁,也就失去了用微信传递信息的价值。  

  
公务微信要注意用语

  发送工作微信时务必遵守礼貌、规范、温和三项基本原则。  

  1.礼貌
  开头应先致问候,一句“您好”就能让对方倍感亲切和自然。如果是在下班时间发送工作微信,最好在开头表示歉意,说明事情紧急,希望得到对方的谅解。结尾处加上一句“谢谢”,也是有礼貌、有修养的体现。

  2.规范
  拟写工作微信必须做到语言规范,不能含混表达。拟写前要先弄清微信的内容是什么,不同的内容所使用的格式以及语言也不同。如果是会议通知,最好使用通知的写作格式,才会显得正式和规范。若是一般的节日祝福,可在开头写上“尊敬的×××”。

  3.温和
  每一字、每一句都要让人感觉到你面带微笑,态度温和,娓娓而谈。只有让对方感觉舒适,才有助于沟通及工作的顺利开展。






屏蔽同事、已读不回……你对“职场微信礼仪”介意吗?


嘿,你发朋友圈会屏蔽同事吗?

微信的社交生态一直是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被同事屏蔽朋友圈的心情”更曾引起热议。有人认为保留私人空间无可厚非,有人认为屏蔽同事不太礼貌,更多的人则把该行为引申到“职场微信礼仪”范畴中。


制图:刘越


“职场微信礼仪”,即在职场中使用微信沟通时,彼此应该遵守的准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小新就该议题采访了一些职场人士,听听他们的看法。

朋友圈屏蔽同事不礼貌?


“我们共事好几年,怎么你朋友圈变成了一条横线?”


朋友圈屏蔽同事是礼貌之举吗?(设计图) 制图:刘越


“我完全能够接受同事发朋友圈屏蔽我,因为我也会屏蔽他们。”——程序员麦瑞。

“同事就是工作关系,私人空间自行保留。”——艺人宣传来喜。

“同事就是一起工作的关系,并不等同于朋友,甚至我觉得私人微信号和工作微信号应该分开,这样就算是在朋友圈吐槽同事或者是上级也不会被看到。”——律师小杜。

经常被下属当面调侃的年级主任欧可可笑称,作为领导,他完全可以接受下属屏蔽自己:“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无可厚非。”

不过,在肯定“朋友圈屏蔽自由”的同时,部分受访者认为其中大有文章。其一,屏蔽这件事,不患寡而患不均。某软件公司的工程师悠哥如是说:“如果TA屏蔽了所有同事,我不介意;如果单独屏蔽了我,我会想要了解原因,思考是不是沟通中产生了问题。”

其二,大部分人可以接受被单条屏蔽,而非完全失去浏览他人朋友圈的功能。编辑谢清雨坦言:“希望可以单条分组屏蔽,不要仅聊天模式或者直接屏蔽。否则我点进他朋友圈看到一条横线时,还是会觉得有隔阂。”

最后,小新的领导、资深媒体人卢老师坦言,他对下属们的私人生活并不感兴趣,但假使这种屏蔽造成工作上沟通不畅,甚至产生负面影响,责任还是应该由个人承担。


长语音沟通很烦人?


“始终相信沉默是金,求你别再给我发长语音。”


长语音“轰炸”令人猝不及防。(设计图) 制图:刘越


在此次的采访中,“语音沟通”是被划入“职场微信礼仪”中的高频词。
  
“给别人发一堆语音不太妥当。不管别人忙不忙,也没有闲心去听那堆语音。”——资深媒体人卢老师。

“如果当时用的是电脑,对方给你发了一串语音,转的文字不一定准确,还要拿出手机来再听一下,而且信息无法回溯。”——“影视民工”橘橘。

首先,不分场合地发送语音消息会让人感到困扰。对于经常外出拍摄的记者小曹来说,在嘈杂的环境下收到一条长达60秒的语音,是对他听力和耐心的双重考验,“连发多条长语音,听着费劲,转文字又浪费时间。”

其次,语音消息体现的信息不够直观,无形中提高了沟通成本。摄像师孟奎回忆,“本人有次跟同事就一件突发事件沟通时,他一连发来13条短则七八秒,长则一分钟左右的语音,好不容易听完,再一看,又来五六条……”

孟奎当场累觉不爱,“后面的信息要跟前面的信息印证,还得再重新听一遍。对于一些专业词汇,语音转文字容易出现错误。如此一来,沟通效率太低,时间成本太高。”

不过,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艺人统筹高远自称有“文字恐惧症”,“一大段文字发过来,密密麻麻的,我看着特别累,宁愿配合语音转文字一起看。”


拒绝24小时夺命连环call


“24小时的清静,是我一生难忘的美丽回忆。”


如果是你,你接不接?(设计图) 制图:刘越


如今职场的一部分岗位,上班和下班的时间界限似乎无法严格切割。有人认为,微信作为社交工具,无形中让渡了使用者的私人空间,让不少人“压力山大”。
  
“要么早上起来特别早,要么就是晚上特别晚给你发信息,这种行为我真受不了。”——电影人邢老师。

“无事先沟通的突然电话,工作时间之外发工作相关的消息,特别是要求我立即做出行动的消息,会让我觉得手足无措。但如果只是一些简单的通知或者问询,还是可以接受的。”——工程师悠哥。

“下班后或周末夺命连环call,找不到人就打电话和语音,很没有礼貌和边界感,这个事情在领导身上经常发生。”——编辑谢清雨。

对于下属们的“怨声载道”,领导分成两派。作为一位英年早秃的资深语文老师兼年级主任,欧可可表示他要珍惜自己和下属们为数不多的发量,坚决做到少操心。“在工作已经明确布置下去的前提下,下班时间领导最好不要发微信给下属,我也不喜欢下属在午休、晚休的时候给我发微信。”

而对于经常需要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新闻行业来说,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大家都是人,领导加班也累。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我也不想在下班的时候去跟下属对接工作,但很多时候事情的发生不以8小时为界。”卢老师说。

不过他认为,这种困惑并不仅仅是当下的时代特征,“现在科技发达,你感觉生活跟手机深度绑定,但实际上在很早以前就有类似情况发生。还记得马三立的相声《开会迷》吗?50年代没有手机,工厂领导要开会,照样会派通讯员去家里找你。”
  

学会好好交流 是职场之道


“你灰色头像不会再跳动,哪怕是一句简单的‘收到’。”


如此沟通太“上火”了。(设计图) 制图:刘越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明明只隔了一个办公室,他却不回你的微信消息;

明明大家用的都是每秒10M-12M的WIFI,你的同事却活得像个刚通2G网的冲浪菜鸟。

有一种“好好交流”,叫“请勿已读不回”。

“微信沟通到一半,前一秒还在,后一秒瞬间掉线的人,真是让人发自心底的赞(生)赏(气)。”——摄像师孟奎。

“我给他发信息不回,却看到他给别人的朋友圈点赞,不能忍。”——艺人统筹高远。

“我前公司的某中层领导,看到微信从来不回复,趾高气扬地找别人来通知我,让我去找他一趟。我一度怀疑他是不是闲得慌,想找人聊天而已。”——策划鸡腿。

“曾经和一个部门的平级同事对接工作,这人说完上句没下句,不及时反馈,怎么问都不回,让人非常生气。”编辑谢清雨说,“如果当下有要忙的事不能及时沟通,麻烦打声招呼,大家都会谅解,切忌玩消失、用意念回复消息。跟这样的人交流前期工作就得一两个小时。”

而比起“已读不回”,“钓鱼式沟通”也让人无语凝噎。职场对话不是开盲盒,信息互换需透明。有一种“好好交流”,叫开诚布公。

“加了好友后,不坦白身份信息,遮遮掩掩含糊其辞,无法让人放心合作。”——艺人宣传来喜。

“打招呼用‘在?’,然后不说具体啥事,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公关Ina。

公关从业者岳野分享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因为其他人乱推名片,他被早前互相删除的前公司同事加上了微信,场面一度尴尬。

“删他的原因是,这位同事喜欢发‘有些事想跟你沟通一下’,然后就没下文了。”岳野认为,一次性把需求说完整是一个成熟职场人必要的能力,“非要等别人回复他之后,他才会提出具体要求,这人是个弹簧吗,你弱它就强?”
  

你有正确的职场边界感吗?


“你犯错我受折磨,谁给你的自由过了火。”


讲分寸、知进退的边界感是对他人的尊重。(设计图) 制图:刘越


有人曾调侃:“如果一个地方同事含量超过了60%,那么不管这个地方原来是干什么的,它现在就是职场了。”而在职场中,讲分寸、知进退的边界感是对他人最高级的尊重。

“不打招呼就加他人微信不太妥当,微信作为一个比较个人化的社交平台,添加对方的时候还是提前询问一下意见再加比较好。”——记者小曹。

“布置任务的时候单刀直入,用命令口吻会让人觉得很没礼貌,尤其是一些平级间的沟通。”——编辑谢清雨。

“发暧昧的视频、图片、表情包比较没有边界感。有一次我和异性下属沟通时,不小心发了一个‘抱抱’的表情包过去,超过3分钟就撤不回了,尴尬了一段时间。”——年级主任欧可可。

而对艺人统筹高远来说,朋友圈总是成为职场微信社交准则的“法外之地”。

“有些同事喜欢在朋友圈的评论里口出狂言,不看场合地抖机灵。”在高远看来,领导、同事都能看到的情况下,朋友圈更像是一个半公开平台,过度的调侃并不合适。

此外,他极度抵触截图这种行为。高远认为,转述对话内容和截图传播聊天记录是两个概念,如果内容是在吐槽领导,后果会更加严重。“可能你只是调侃性地说‘领导今天真是把我给整疯了’,当下并没有恶意,截图传到领导手上,性质可能就变了。”

“还有人会把截图发朋友圈,他虽然给你打上马赛克,但是熟悉你的同事和领导都知道这个微信头像是谁。”

作为领导本人,卢老师也并不赞同此类行为:“如果是普通的工作部署,想图个省事的话未尝不可。但如果其中包含比较情绪化或者个人化的内容,有可能给被截图的同事带来困扰的话,就不应该去截图。”


都是截图惹的祸。(设计图) 制图:刘越


不难发现,在所有受访者提出的职场微信社交准则小tips中,从保留彼此的私人空间,到在交流中维持礼貌,皆离不开尊重、专业、互相体谅这三个关键词。

英国法律史学者梅因曾在其名著《古代法》中谈道:“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此处为止,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诚然,作为一款社交工具,微信自在随心的社交属性在职场这个限定范畴之下,需要有所收敛。

不学礼,无以立。人是群居性的动物,职场微信社交依旧是“社交”的分支。在坚守原则的同时,做到律己、敬人,或许是保持高质量职场微信社交的不二法门。




[ 此帖被冬天的雪90b7在2023-11-23 23:0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6
  • 司凌。

    派派币 +6 2023-11-23

    感谢分享

司凌。

ZxID:9742737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此微夜
原名:独爱穿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11-23 0
已审核,感谢分享。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