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喵】【转】笔记拉开人与人的差距:给大家推荐5种全球最流行的笔记方法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21 回复:0

[育儿交流] 【萌喵】【转】笔记拉开人与人的差距:给大家推荐5种全球最流行的笔记方法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裴子衿

ZxID:14335359


等级: 派派文编
 昵称:小歪 子衿 1.31文编 周年4/9 生日5/31 结拜9/16;12/25结拜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9-25 0


文丨张华

今天咱们来讲一讲关于孩子如何高效学习里面比较司空见惯但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做笔记。

在做笔记这件事情上,我直接写了一个提纲,就是:笔记拉开人与人的差距。听起来耸人听闻,但真的是这样子的。



因为我们从小的时候看到学霸,到大的时候看到周围的一些很厉害的人,他们所取得的成果,你去跟他们深度交流后会发现,这些人之所以厉害,不过是保持了一个非常精进的习惯而已。而且这个习惯已经从他的学习生活再到工作等迁移到方方面面,然后把时间拉长,我们突然看到他有丰硕的成果,无非如此。


学习三境界与可视化思考

大家知道,马斯洛需求模型是五个level,如果把学习变成一个金字塔,那么学习有三个level,从低到中到高分别是:学会记忆、学会理解、学会创造。这就是学习的三个境界。

我跟大家分享了很多关于费曼学习法的方法论、流程和应用,包括怎么让孩子能够深入理解,通俗易懂,怎么让孩子能够输出的时候契合他的方式,然后怎么样真正能够激发孩子主动分享的欲望等。

但是我说如果跳出来看,费曼学习法之所以被称为全球最流行学习方法,其实有两个特征或者说它的底层逻辑是:

第一,它是最轻松的学习方式。不要说高效,因为一说高效,很多人就会让孩子单位时间内产出比较高,会很压抑。我们不妨想想费曼是什么样的一个物理学家,幽默风趣,好奇心强,创造力旺盛。所以说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关键词不是高效,是轻松,全世界最流行的最轻松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

第二,它的厉害之处就是,当你不断应用费费曼学习法的时候,其实不经意中间你正在穿透学习的三个境界。如果画一个金字塔,分别是学会记忆、学会理解、学会创造,那么你一定是理解之后才可能通俗易懂、简化解释给别人听,这是从记忆到理解。

当你不断地举一反三的时候,慢慢地你的大脑中间就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然后呢无论你对于一个抽象概念有自己创造性的解释,还是自己思维方式融会贯通之后,在未来你所面临难题的解决方案上都可能从理解到了创造。

为什么又重复昨天说到的费曼学习法呢?因为笔记同样也有这个功效,只是大多数笔记都是停留在从记忆到理解。但是我非常推崇的卡片笔记法或者卡片盒笔记法,顾名思义就是放在盒子里嘛,就是穿透了从记忆到理解再到创造。

笔记,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加深记忆,加深理解。那么我试图在寻找有没有记笔记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先从记忆到理解,然后甚至从理解到创造,我找到了,就是卡片笔记法。我之所以会像费曼学习法一样推崇卡片笔记法,是因为它穿透了学习的三个境界,从记忆到理解到创造。

策略性复习与结构性整合

有朋友问说,华哥你总是给我们展示更多元的系统性的结构,我们在讲费曼学习法的时候,一下子展示全球最流行的十大学习方法。那么当我们说到记笔记的时候,全世界最流行的记笔记的方法有哪些呢?我给大家分享5种笔记法:



这是全球流行的五种笔记方法,大多数人平时都是用第一种outline,也就是大纲笔记法,就是平铺直叙了。

比如说,今天讲三个话题,一个话题里面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方面里面又包括三个小案例,一个大的,然后这三个是小的,三个小的里面每个里面又有三个小的细节。这就是大纲嘛。

但是不是所有我们看到的内容都是条理清晰的,很多时候我们去跟别人沟通、看一本书,你可能不会梳理大纲,或者说从半途插进去的,没有那么多机会给你做得井井有条的大纲,所以就诞生了别的更好的或者说更加科学,更适合不同特质人的笔记方法。分别是:康奈尔笔记法、卡片笔记法,思维导图笔记法和费曼笔记法。

费曼笔记法我讲过了啊,什么叫费曼笔记法?就是一个人的费曼学习法,费曼笔记,对吧?

上面这些笔记方法都非常轻松高效且简单,而康奈尔笔记法是里面最简单的。非常简单,我给大家展示一下就明白了:



左边是笔记,右边一栏是关键词,下面是摘要。

康奈尔笔法很多人应该都了解过,大约是六十年前康奈尔大学的一个教授为了让大学生做笔记更高效、理解更深入,创造出来的一种做笔记方法。这里面的妙处就是我前面说到的「策略性复习和结构性整合」。

很多朋友会说,运用康奈尔笔记法的话,我的孩子怎么一边记笔记,一边写关键词,还一边去写摘要呢?你理解错了,不是让你一心三用的。笔记上的三栏,分别从笔记、关键词到摘要,它其实是告诉你一个现状,就是我们的笔记应该是个流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短暂的现象。

什么意思呢?比如说老师在上面讲,不是他讲什么,你抄什么,而是你在做笔记的时候,要稍微给自己一个喘息机会,稍微复盘一下。那么你在复盘过程当中,可以去写一写刚才的关键词。然后再写一下摘要,摘要的意思就是概括一下今天整体你学到了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我前面说到“笔记拉开人与人的差距”。因为从康奈尔笔记法你可能就误解了,以为就是让孩子把学到的内容分别填到三个框里面。

但康奈尔笔记法其实是让孩子通过拉长一段时间学会自学,然后从整体再到具体,整体指的是摘要,然后再到具体,关键词呢是一个缩影,让孩子知道今天我捡的重点是什么,知道优先级、重要性。

比如说孩子上一节语文课,内容是关于苏东坡的,你记的笔记可能包括他的生平经历、写诗风格等等;关键词可能是诗词的名称,摘要就是他的诗词给你的启发,还有他身上令人钦佩的品格。

所以策略性复习和结构性调整,换句话来说,你可以把它变成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结构性对应的是摘要,策略对应的是关键词,策略要捡重点,结构性呢要求我们把镜头放远一些,看整体去思考。而加起来就是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然后拉开差距的原因就知道了。就是大多数人在记笔记时,记完就记完了,回头考试前再看一看,或者下一节课再看一看。但是真正的学霸或者所谓的学习高手,会把他的笔记再延长生命力,发挥长尾效应,哪怕笔记记得相对比较杂乱,也能增强孩子对于自己所学到内容的张力。

链接索引与迭代发展

链接索引与迭代发展,听起来很抽象,这在说什么?其实跟我前面说的卡片笔记法有关。

卡片笔记法到底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就是让孩子用卡片做笔记。我就是卡片笔记法的深度践行者,每次直播大家都会看到我拿着一张纸,上面会有一些提纲,生活中、工作上我也会用大大小小的卡片记一些笔记。

然后大家看这个琳琅满目的这卡片,你感受到了什么?我在拆解康奈尔笔记法时说到,记笔记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可以增强孩子学习的张力。同理,卡片笔记法不仅仅是把笔记写在卡片上,我之所以这么推崇它,是因为它不经意间赋予了我们超能力。

首先,杂乱也是一种风格。也就是说,当你记卡片的时候,肯定是非常杂乱的,没有仪式感,想到什么就撕一张纸记下来,然后贴在墙上或者弄在本子里面,看起来琳琅满目。

但当你过后稍微翻一翻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很有意思,把一些卡片合并同类项之后,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跨学科思考”,卡片与卡片之间会给予你很多灵感。而这个合并同类项整理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流动的过程,也会增强孩子学习的张力,最关键的是孩子做起来也不累。



总的来说,我感受到卡片笔记法有三大妙处:

第一,就是因为杂乱,所以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干起来,破除仪式感;

第二,因为太杂乱,事后你稍微整理一下,会给你新的启发,也是一个非常可视化的整理思路,复盘总结的机会;

第三,卡片笔记法穿透了学习的三个境界,从学会记忆、学会理解到学会创造。所以如果一个孩子他经常用卡片笔记法,那么他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因为相比于别的方法比如说大纲笔记法、康奈尔笔记法,笔记就是笔记,但是在卡片笔记法这里,每一条笔记都是一个idea,都是一个灵感,都是一个创意,这是最大的不同。

小小卡片,大千世界。举个例子,比如说孩子在学校里学古诗词,老师有讲李白的生平经历,然后老师可能说课后要去看一看唐诗三百首,背诵几首重点的,或者看一些李白、杜甫等诗人相关的纪录片。然后呢,孩子可能会做一些笔记,内容包括有李白的简介,李白的诗词拆解,还有一些同时代诗人的信息,这是我们过去说的大纲笔记法。

如果你用的是卡片笔记法,那么上完这堂古诗课之后,你可能已经写完七八张卡片了,同样是上述内容,但是你可以把这些卡片一张张地贴在一个本子上。

然后第二天,你也可以把在其他课上写的卡片同样贴在这个本子,除了课堂笔记,平时读到的好书好句也可以贴上去,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个随时随地可携带的小本子,记录你的学习内容,读书笔记、灵感。

无论你讲卡片笔记贴在墙上,整理到本子里面,还是怎样,事后你去翻一翻的时候要干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合并同类项,稍微整理一下;

第二,如果不愿意合并,或者说卡片之间相互没有关联,但有些有时候会给我新的灵感,那么我会选择建立索引。比如说在第一页写了目标感相关的内容,然后后面第22页、45页都分别有跟目标感相关的内容,那我就会标注一下;

第三件事情就是为笔记做笔记。就是因为它相对比较杂乱,所以我看了a 、b交叉着,有了新的灵感,我马上把新的想法记下来,再插在里面。

这三件事情你但凡做一到两件,未来对于孩子去记忆理解,甚至一种创意思维,让他写作、演讲、表达都不在话下。

有朋友说会很累啊,我不这样认为。你想想多数孩子包括大人都不会做笔记。为什么?因为觉得做这种大纲笔记或者康奈尔笔记太辛苦了,因为要有条理,还要记关键词要点等等。现在我让你没有任何仪式感地随手记、随时记,还要觉得很累不做了?

终身学习力

我讲费曼学习法的时候会跟大家聊聊费曼这个人,因为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那么讲到卡片笔记法,大家知道它的创始人是谁吗?是德国一个社会学家,叫卢曼,他在全世界都有非常大的知名度,卡片笔记法的原名应该叫做“鲁曼卡片盒笔记法”。

卢曼写了五十八本书,都是社会学相关的。但你观察他的那些书名,你会发现他总是用社会学的视角去研究别的领域,或者用别的学科思维来研究社会学。

然后他年轻的时候其实是一名公务员,大学是学法律的。他觉得自己这个人岗位特别无聊,但他这个人又特别好学,所以在职期间他还考了博。他学习的时候会用很多卡片记笔记,所以家里面到处都是卡片。

而他最厉害的地方是,他有三个儿子,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他在带孩子,在育儿这一块投入了巨大精力。然后还在学术领域出了那么多的作品,真的非常厉害。

除了费曼学习法和卡片笔记法,我还推崇过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叫时间统计法。时间统计法是前苏联的一个科学家柳比歇夫创造的,有一本书就是写他的,叫《奇特的一生》。这个人也很了不起,他是昆虫学家,同时也研究别的学科,也是哲学家,也算是个社会学者、社会学家。

所以他在时间管理上,会记录今天做哪一件事情,用了多长时间。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后悔整理这段时间在一类事情上用了多长时间,然后画波浪曲线来观察。

你看,这些厉害的人,他们并不是废寝忘食地工作学习,还是该睡就睡,该吃就吃,还要带娃,就是因为在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上做得比较好。而我也是在不断地向这些我所崇拜的厉害的人学习,把这些方法论结合咱们中国孩子的特质以及我个人的实践经验,变成适合我们孩子的学习方法,无论是应用在学科上还是兴趣上,关注底层逻辑和操作流程,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能轻松上手就行。

那么说到这儿,说了说柳比歇夫,说了说卢曼,你就知道「终身学习力」是什么意思了,对不对?

人人都有作品集

我们过去说的作品集,指的是孩子去参加竞赛、或者为了升学背景提升上有作品集。今天我觉得,如果你是一个笔记践行者,尤其是卡片笔记法的践行者,那么你用一年两年,就很可能有属于自己的作品集了。

我所说的作品集包括三个关键词:知识体系,作品集,人生逆袭和创造不可能。

什么意思?大家观察一下大众熟知的一些名人,仔细看看你会发现真的是每个人都保持了一个习惯。我看到大多数厉害的人基本保持了的好习惯,主要是三方面:第一是阅读的习惯;第二是做笔记或者写作的习惯;第三就是跑步或者运动的习惯了。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笔记,其实就跨越了阅读和写作之间。

那么第一个知识体系是什么意思?知识体系也是我们的作品集。也就是说,当你的孩子多看杂书的时候,如果你能够借助卡片笔记法,将内容写在卡片然后贴在墙上或本子里面,你其实就是在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写作和表达这方面能文思泉涌?表面上是人家孩子见多识广,课外阅读比较广泛,实际上是别人读完书之后,懂得做笔记。

所以我们说,读书不是为了记住,不是为了背诵,读书是把人类的智慧理念、好的方法能够抽离出来,和我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建立链接,然后为我们未来的人生、工作、学习产生一些启发,而做笔记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做笔记其实也是和自己的大脑建立链接,加深自己的认知与自己的经验。

所以我想说,你看到的那些谈吐不俗的孩子,其实是他过去的碎片包括旅行的收获,读的课外书等等在大脑中间形成了一个知识体系,一个流动的知识体系。那他在写作、演讲的时候,他抽离出来关键词,有一些东西就在那流动了。

第二,作品集其实就是写作、写书。很多青少年都特别喜欢历史、哲学等,如果他有写作的习惯,记录的习惯,他也可以在高中毕业甚至初中毕业之前整理一份属于他的作品集,然后家长可以帮忙打印出来,让孩子的学习笔记变成一个闭环。而那本作品集是对他的一个学习、一个奖励、一个成就感。

第三呢就是人生逆袭,也是作品集。你看卢曼他原来学法律,做公务员,因为卡片笔记改变了人生。因为他琳琅满目,什么都看,什么都学。他在做卡片、整理卡片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非常想要投身其中的领域,也就是社会学。

所以当你非常认真地做卡片笔记的时候,回头但凡一整理,总有一些卡片首先跳出来被你看见。当你非常热血地想去整理某一类卡片时,那中间可能藏着你的兴趣甚至人生志趣,所以这就是我说的卡片笔记最终会带给孩子写作表达有很大的功效。

https://www.sohu.com/a/723216738_119570?scm=1103.plate:311:0.0.1_1.0&spm=smpc.channel_218.block4_113_Mng7qw_1_fd.3.1695613418970Awu2SGm_530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3
  • Ⅵ歲嘞

    派派币 +3 2023-09-25

    美化加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0

精彩
0

感动
0

搞笑
0

开心
0

愤怒
0

无聊
1

灌水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