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点茶与建盏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96 回复:2

[写作经验] 宋代点茶与建盏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念念小潇

ZxID:348249


等级: 派派版主
9.3/11.1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为防502,关闭消息通知。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1-05 0
建盏,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因产于建州建安县而名。建窑以烧黑瓷而闻名遐迩,创烧于晚唐五代,盛于宋,而衰于元。最初以烧制青瓷为主,因宋代斗茶之风的盛行,建盏随之应运而出,因其胎骨厚重、釉面花纹变幻莫测以及对茶汤的持温性好,一时成为皇族、士大夫、文人墨客追捧的点茶珍品。建窑遗址分布于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的池中、后井村、武夷山遇林亭一带。经多次调查和考古发掘,基本探明其窑址主要分布在池中、后井二村的芦花坪、牛皮仑、大路后山、营长乾和源头坑和和武夷山遇林亭等处,总面积约达十二万平方米左右。建窑黑釉属于古代结晶釉的范畴,含铁量较高,建盏的魅力在于未知难测,釉面纹理的烧制非人力之所为,是土与火的艺术。上品建盏精光内蕴,光而不耀,釉面纹理恍若宇宙星空之璀璨神秘,暗合天地人。
  
  黄庭坚的“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写的便是建盏中的兔毫,兔毫是建窑最典型且产量最大的产品,以致人们常常习惯以“兔毫盏”作为建盏的代名词,兔毫盏有金兔毫、银兔毫、蓝兔毫,因其釉面纹理丝丝柔长如兔毫而得名。陶瓷界目前把建盏的釉面花纹种类大致分为六类:乌金(绀黑)、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及杂色釉。宋朝早期建盏多为乌金,兔毫占大多数,油滴和曜变皆为日本泊来语,中国古代文献未见记载。油滴是仅限于曜变的建盏珍品,烧制难度极大,而曜变斑建盏烧成的偶然性居多,千万分之一的概率,目前仅存的三件曜变斑建盏分别珍藏在日本静嘉堂文库、藤田美术馆和龙光院,被日本视为国宝。建盏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流程,要经过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建盏的制作工艺难度关键在于“烧”,不同于景德镇青花是画者的艺术,烧制建盏,实实在在是对温度的掌控,在土与火的交融过程中,变化随时都在发生,稍不留意则全军覆没,从如今建窑遗址碎片成山中可见一斑。
  
  “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这是陆羽《茶经》里关于茶碗的叙述。在唐朝,越瓷类冰,宜茶益汤色;黑瓷不宜茶。北宋蔡襄《茶录》里的记载又是不同,“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者,斗试家自不用。”这段文字说的便是黑瓷中的代表——建盏。到了宋朝文人的笔下,青白者已为斗试家不用,而向来被唐人所无视的黑瓷却被宋人奉为圭臬。同样是饮茶,两个朝代对于茶器的选择却如此大相径庭,究其原因,茶器始终为茶法所适,唐宋饮茶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茶人在茶器上选择各异。
  
  “缓火炙,活火煎”描述的是唐代煎茶法。煎茶法是建立在煮茶法的基础上由陆羽推广,在中唐之后广泛流行起来的一种饮茶方式。煎茶法主要用饼茶,先炙烤,状蛤蟆背;经碾罗成末,侯汤。一沸如鱼目,微有声;二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三沸则腾波鼓浪,汤老矣。最好的投茶时间当是二沸之时,出水一瓢,以竹筴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汤成。五代时期始行点茶法(陶毂《清异录》里有载),五代之后煎茶法渐趋衰亡,南宋时期少有闻。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先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苏轼的这两句诗里点明了宋朝点茶法发展的地理位置和两个重要人物。一般认为,点茶法与斗茶的技艺是在五代时期由建安开始发展的,武夷在当时的建安境内。前丁后蔡指的是丁谓和蔡襄。宋咸平元年(998)丁谓为福建路转运使,曾到北苑督造凤团,后又制龙团,其品之精湛,有《画墁集》记:“贡不过四十饼,专拟上贡,虽近臣之家,徒闻而未见”。北宋庆历三年(1043)蔡襄为福建路转运使,改制龙凤团茶为小龙凤团茶,号为珍品。欧阳修《归田录》载:“其品精绝,谓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以至当时王公将相都有“黄金可得,龙团难求”之感叹。清代《广群芳谱》引述几种记载说:“建州(治所在今福建建瓯)有大小龙团,始于丁谓,成于蔡君谟。咸平初(997)年左右,丁为福建漕(即转运使)亲至建州北苑监造御茶,其间研制大龙团茶作贡茶。庆历中(1041-1048)年,蔡襄为漕,始制小龙团”。

 蔡襄的《茶录》是继陆羽《茶经》之后相当重要的一本茶书,在这本书里,蔡襄不惜笔墨,辟一小节专门介绍了一种茶盏,这种茶盏便是建盏。宋朝建州经济和文化都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时期,如今的建窑遗址距宋代建宁府治建安(今建瓯县)约三十公里,中有闽溪相连。当时名盛一时的北苑贡茶便坐落在建安境内的东峰镇凤凰山,建盏在此时此地出现并非偶然,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回头来看建盏本身,它的设计无疑又是为了适应特殊茶法而生。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传世以及出土最多的是束口碗。束口碗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便于点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俗称“注水线”。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较饱满,加之胎体厚重古朴,符合宋人审美观念,对茶汤的保温性良好,适应斗茶需求。蔡襄身处当时士大夫集团核心交友圈,与梅圣俞、欧阳修等当时名士交好,时常寄赠建茶给梅欧二人,向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推广建茶建盏,更由于蔡襄书法的盛名,《茶录》手稿一度遭盜版刊行,后来蔡襄將《茶录》刻石传世。《茶录》的问世,斗茶文化推波助澜地在朝野传播,建盏成为皇族、士大夫不惜重金追寻的宝物、文坛巨匠抒怀讴歌的极品,建窑由此进入鼎盛时期。建窑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生产底足铭有“供御”、“进盏”的建盏进贡朝廷。“茶色尚白,盏贵青黑”的茶饮美学风行于士人之间,逐渐扩及庶民,建茶与建盏遂闻名于天下。

 如果说北苑贡茶始于丁谓、成于蔡襄,那么建茶历史上不能不提的一个人便是宋徽宗赵佶,一个在政治上昏庸无能,艺术上登峰造极的皇帝,因为精于茶道,乃至亲自撰写茶书《大观茶论》。纵观整篇茶论,“点”章写得出神入化,恍置其境,宋徽宗一杆笔几乎把宋代点茶方式的要处都写到了,如下: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雾云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砍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
  
  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止,茶面不动,击拂既力,色泽惭开,珠玑磊落。
  
  三汤多卦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周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
  
  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轻云渐生。
  
  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
  
  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然,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而已。
  
  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
  
  点茶所要用到的茶器分别为罗碾、茶盏、竹筅、汤瓶和杓。根据徽宗对“盏”的叙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显然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当时已经倍送推崇的建盏。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建盏无疑是适应点茶法应运而出的,而点茶方式以及宋代斗茶技法又因建盏而更臻完美。《大观茶论》成书时国家早已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作为一国统治者宋徽宗却在序言里鼓吹百废俱举,海内晏然,昏庸至此,不务政业,醉心于此雕虫小技,亡国固宜,宋徽宗后来国破家亡,惨死异域,尸骨无存,联想生前奢靡,呜呼哀哉!
  
  建盏在文献中最早的记载是在陶毂的《清异录》:“闽中造盏,花纹类鹧鸪斑,点试家珍之”。随着北宋蔡襄的推广而闻名,关于建盏之“紫瓯”、“兔毫”、“鹧鸪斑”等字眼频繁出现在文人诗赋中。比如:
  
  北宋梅圣俞之《依韵和杜相公谢君谟寄茶》:“小石泉冷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此处紫泥指的便是建盏。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熗旗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時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蔡襄《北苑十咏·试茶》: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雪冻乍成花,云间未垂缕,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黄庭坚之“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杨万里的“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细参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苏东坡之《送南屏谦师》:“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眉庵集·咏木茶炉》:“九天清泪沾明月,一点芳心托鹧鸪”……
  
  北宋,建茶与建盏均达到了顶峰,各地模仿建盏釉色烧制层出不穷,从宋至元代,许多黑瓷窑场如雨后春笋,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是黑瓷的主要产地。黑瓷窑场中,依旧是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而后宋南渡,战火不断,颠沛流离。北苑贡茶与建盏屡遭摧残,一度几近停止。从《宋史.食货志》、《宋会要》与建安地方志等資料看來,高宗建炎(西元1127-30年)以後,中央与地方动乱不止,建窑历经了一次覆灭与再生。高宗政府在颠沛流亡中屡次停止北苑贡茶的进贡,一直到绍兴二十八年才回复徽宗时的盛况。此后一直到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北苑贡茶一直沿袭高宗时的規模,然而建茶的评价在南北宋之间已有升降,于此同时,建盏作为贡盏的地位也开始动摇。程大昌《演繁录》卷十一谈到南宋中后期的情形:“御前赐茶,皆不用建盏,用大汤氅,色正白”。然而在民间一般场合,建盏的影响力依旧未减。由于器型设计适合点茶,宋人本就也拿它來喝草茶。南宋的茶书,大抵依据北宋茶书故事写成,如南宋末期成书的《茶具图赞》,还是以建盏为标准,“去越、自厚、兔园上客”,说的便是建盏!
  
  明代《八閩通志》追述,元代建州茶叶和建窑被课以重税,官方又在武夷山新开茶园,逐步取代北苑贡茶。民间也逐渐以泡饮取代点茶,元末王祯《农书》:“茶之用有三:曰茗茶、曰末茶、曰蜡茶。凡茗煎者,择嫩芽,先以汤泡去熏气,以汤煎饮之,今南方多效此。然末子茶尤妙,先焙芽令燥,入磨细碾,以供点试……南方虽产茶,而识此法者甚少。蜡茶最贵,而制作亦不凡。择上等嫩芽,杂脑子、诸香膏油,调和如法,印作饼子制样,任巧候干,仍以香膏油饰之。其制有大小龙团、带胯之翼,此品惟充贡献,民间罕见之”。末茶与蜡茶所使用的点试法,在王祯的時代已经“识此法者甚少”、“民间罕见之”,可以想见此时建盏无论是形制、尺寸或颜色,都已不再实用了。明代洪武二十四年,贡茶正式废团茶而改散茶。《明会典》中记载:“洪武二十四年九月,诏建中岁贡上供茶,罢团茶。令茶户惟采散茶。有司勿与,天下茶额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至此,散茶取代团茶,泡饮逐渐取代点茶,建盏随着建茶和点茶法的逐步衰落也渐渐淡出历史。
  
  当代建盏大师李达在其《建窑鉴赏》一文中阐述了建盏盛衰的原因:“建窑兴衰与宋代审美密切相关。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市民文化的兴起,士大夫阶层享受着都市生活的繁华,又厌倦市民趣味的“俗气”,宋代文人面临市民文化的巨大压力,极力提倡士人的雅趣、文人的韵味。在禅宗思想影响下,平淡风格是士人毕生追求的高雅的艺术境界。“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评韩柳诗》),这句评语正与禅宗理路相通,反映出文人普遍渴求的审美心境。建盏的美用它来描述再妙不过。而茶的秉性也恰是淡而味深。建窑兴起的外因倚靠宋代文化思想和“斗茶”这部驱动机,内因是扎根闽北这块茶的沃土,它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从山区民间逐步走向中原大地,走出国门,并被上层阶级接纳,成为世界陶瓷星空一颗耀眼的明星。但是,由于文化转型带动审美趣味转俗的变迁,至元初,这座创造出奇珍神品的绝代名窑,最终隐去其魅力四射的光芒,湮灭在景色秀丽的丘陵之中。”
  
  建窑与点茶法一样,盛于两宋,衰于元。建窑随着元代中后期随着景德镇五彩瓷的登场,趋于衰落而渐渐停烧。建盏釉彩以其其别开生面鬼斧神工的绚美,如瞬息流星,永远定格在历史的天幕。
  
  责编:小茶 此新闻来自于"问道文化传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1-05 0
已审核。

中国古代这些内涵真的是深刻啊。
云柒梦筝

ZxID:19554057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04-01 0
这个内容真的是一点都不懂呢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