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约十四岁,在我们村里看了电影《人生》,电影看完后我悲伤了几天,剧中的巧珍是那样牵挂着我的心,那时,在我心里认为《人生》是我长那么大看的最好的电影。也是因为这部电影我第一次与父亲在观点上有了分歧。
后来,我看了小说《人生》,我曾为了这部书而废寝忘食,书中的每一个感人的片断都曾令我心潮澎湃,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停下来深深呼吸,确等平静下来再看下一段。书,我看完了,整整一个星期我没有从书中走出来,我一直生活在书中,与高加林、刘巧珍对话,我一直生活在大西北广袤的土壤上,耳边不时的响起那首让人揪心歌声“上河的鸭子下河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找哥哥……”等我从书中走出来,我又把书捧在手里,这一看,就是七遍,这一看,让我再也没有离开过它,让我二十五年惦记着它!二十五年我都是那样尊重的称路遥老师!
二十五年,我一直在发疯的找着《人生》的影碟,每到一个音像店我必找它,可是我多少次找寻,让我多少次失望,后来,南下广州,我到这儿最大最全的音像店去找,可还性感mm 是没有。我咨询营业员,我让他们帮我电脑上查找,我一次次在留言本下写下“强烈要求采购《人生》影碟”,可是到迄今为止我还是没有买到我痴爱的电影《人生》。
吴天明导演说了,《人生》创83年票房之最,吴玉芳获最佳女主角奖。这些都是我第一次听到。吴导演还让我知道了他是一个地道的西北汉子,他与路遥老师一样在大西北土生土长起来,所以不论是《人生》的小说与电影都那么原汁原味,那么鲜活而生动,它让我憧憬大西北那块有情有爱的土地!
采访结束,我再次搜索电影《人生》,我惊喜的发现,屏幕上出现了《人生》,画面由暗渐明,大西北土地出现了,那一声信天游唱起,哦,电影开始了……
我的亲人哪!
《人生》是一部小说,《人生》是一部电影,《人生》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