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讨论帖第十期】武侠没落之你我见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9882 回复:100

[探讨交流] 【周讨论帖第十期】武侠没落之你我见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乱舞殇女

ZxID:11176203


等级: 派派贵宾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0楼  发表于: 2011-06-23 0
引用
引用第31楼~于飞~于2011-06-22 09:51发表的  :
1.你有多久没有读过金庸以外的武侠小说了?
我从没看过武侠实体书,不知道可算悲哀,在我印象里面,好像自我意识就是打打杀杀,觉得不好就从来不去尝试了。所以到如今就没看过。

2.你是否只能容纳一种武侠风格?
没看过何来的容纳的多种风格呢?
.......


因为我一直认为武侠并非是被题材局限了而是被“侠”局限了。打个比方说,仙侠横空出世的时候,之所以很多人将它自然而然的当成武侠的延续并非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仙侠只在仙上进行了变化,将武进化成了仙,仅此而已,但是侠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通常我们说换汤不换药就是这个道理了,只能说是在武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不能说仙侠彻底脱离了武侠。最起码,两者本质上还没有区别,但那是在当初。现在的就不做谈论了。
而我说的武侠没落也不是指金庸这种形式的没落,而是许久没有推陈出新,后来者依旧逃离不出金庸的怪圈而已。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乱舞殇女

ZxID:11176203


等级: 派派贵宾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1楼  发表于: 2011-06-23 0
Re:回 27楼(乱舞殇女) 的帖子
引用
引用第32楼als47于2011-06-22 11:02发表的 回 27楼(乱舞殇女) 的帖子 :
回27L
我看的是近两年的仙侠文,升级打怪泛滥。最初的仙侠文我的确没看过,看不下去。
我依然认为武侠或许有奇遇,但不能直接把奇遇定义为武侠必要的发展因素。诚然,金庸的每一个小说男主角都有奇遇,但是金庸毕竟不能代表全部的武侠——至少四大家还有古黄温以及其他一系列的武侠作者,或者那些人加起来没一个金庸的分量大,但并不代表金庸的武侠就必须要做模板,套路用多了就废了,但武侠在发展。
金庸现在的武侠模式已经成为武侠发展的刻板模式,我认为这也是武侠没落的一个原因,让人们对武侠已经产生一个刻板印象,认为武侠就是奇遇然后江湖纠纷,这种刻板印象已经影响了整个小说界。
我想说,武侠不止金庸,金庸虽然是个“武林泰斗”,但只有“破”武侠才可能有出路

我很赞同你这个说法,这也是帖子中原因1所想表达的东西。不管是金庸还是古龙,后来者已经将他们抬得太高,被推上神坛后的金古可能也想不到这一点,武侠真是成也金古,败也金古。恰是因为太多的人被金庸的侠理念,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一点所局限了自身的视野才让武侠很久没有出新,形式上的新很难改变武侠现有的颓势,只有根本上的新才能延续武侠的盛况。

武侠在金庸手中被发扬光大,但金庸并不能代表武侠,恰恰是太多的人提起武侠就想到金庸,对后来者的创作不屑一顾才慢慢形成现在的局面。像你所说的,不破不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乱舞殇女

ZxID:11176203


等级: 派派贵宾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2楼  发表于: 2011-06-23 0
引用
引用第34楼domosai于2011-06-22 14:00发表的  :
武侠并未没落,只是被滥用了。
所谓武侠,既要有武,亦要有侠。可现在多少文披着武侠皮卖种马卖小言?谁从哪些文里读出个“侠”来?难道会武功的就是侠了?既无风骨,何必强说?金古梁温的书在我看来都多有不足,可起码他们都塑造出了侠气。

表示很赞同,这一点的确也是原因之一,大部分读者普世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改变,不过可能也有历史背景的原因在其中,金古兴起时天朝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而现在呢?不光大众阅读量在逐年下降,对于炒作和恶搞的兴趣恐怕也要远远大于一本书吧。
武侠和现在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冲突,求变被变成了黑道小说来迎合读者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但是延续传统武侠又面临着没有市场的尴尬局面,实在是进退两难。
我也相信侠是不会就此泯灭众人矣的,也相信会有更多对武侠有着独特和深刻见解的人能够创作出令人心喜的武侠作品来。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乱舞殇女

ZxID:11176203


等级: 派派贵宾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3楼  发表于: 2011-06-23 0
引用
引用第35楼璎珞joan于2011-06-22 14:08发表的  :
1.大学的时候在读温瑞安的说英雄系列,其实这也是金庸一批的大家吧
2.不是,但我偏爱两种,一种是默默无闻到一举成名,一种是少年英雄到武林宗师
3.会。其实四大家之中,我最爱看的书是温瑞安的,电视剧改编的金庸和古龙等

噗,貌似这位亲很喜欢凡人流嘛,其实我觉得如果四大家仙去恐怕他们的作品也会真正的封神了,古龙在世的时候名声应该没有如今这么高,而那时必将会引发更为强烈的再版狂潮啊。
对的,武侠需要阅历做基础,因为它无法脱离现实,但是后起之秀也局限于年龄呀,所需要的是发展的时间和更为宽松的创作环境。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读者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少一些和大家们的对比。
像是亲说的不断有新元素加入我觉得倒是很正常,因为内在的东西变不了,就只好换换皮子继续卖了。这也说明了大家都意识到了应该有变化,却不知道怎么变,更不知道变化后是否还能依旧博得读者的喜爱。
亲说的感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可能是因为那些人的作品中根本没有体现侠义精神,或者是披着武侠卖言情,或者仅仅是借了个背景而已。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乱舞殇女

ZxID:11176203


等级: 派派贵宾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4楼  发表于: 2011-06-23 0
先回复到35楼。。。太累了
等我明天继续,,,后面的都好长,我攒足了精力再战
悠羽飞纱

ZxID:14312688

等级: 热心会员
为毛不能发图片捏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5楼  发表于: 2011-06-23 0
无法否认,近年的确没有好看的武侠。转看爱情小说。玄幻小说,纯属无奈之举
我在这里已经游荡了五百年院乾坤于手珠煌
谁乘时光归去来

ZxID:12671561

等级: 博览群书
 认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6楼  发表于: 2011-06-23 0
      我第一次看武侠是在初中,但我那时就发现武侠书籍并不止单单是男生的大爱,女生也同样喜欢.因为武侠是我们心中的伊甸园,那里会有现实中没有的动荡之中的英雄豪迈,家国大爱,儿女情长.我觉得武侠应是弥补了我们对现实中无法实现的英雄情结,是我们最真实的延续.
      武侠其实并未真正没落,我们只是单单看到了武侠书籍的没落,但延伸出的网络游戏,电视,电影,无不是表现武侠的形式,不管武侠的内容,形式如何改变,但精神会是长存的.那种真善美的内涵不就是我们一直钟爱武侠的原因吗?
      回答版主问题  1.你有多久没有读过金庸以外的武侠小说了?
                  一直在读,从未停止
                2.你是否只能容纳一种武侠风格?
                  不,百变才是王道
                3.如果金庸复出,古龙重生,你会依旧选择读他们的武侠小说吗?
                  会
一点浅见,还望不吝赐教!

楼主留言:

觉得这位亲说的很对呀,内涵才是我们钟爱武侠的真正原因,吸引我们的是侠精神,而不是黑暗的江湖世界。同时也算圆了我们一个武侠梦,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大多都是看金古长大的,武侠情结格外的深。
古龙也说过,求新求变才是武侠的生命所在。形式,内容,包括内在精神的衍变都是武侠突破的方向。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我思故我在,我爱故你在
kousixian

ZxID:14377005

等级: 热心会员
人活着,就是为了看看明天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7楼  发表于: 2011-06-23 0
金庸的书没看过,古龙的书看过几本,其他的武侠之类的都是看电视剧了。
现在武侠的电视剧很多的,金庸的大多都拍成电视剧了。看着还好,看武侠嘛,就是看电视剧或者电影好了,看书不过瘾!
No man or woman is worth your tears and the one who is,won't make you cry.
乱舞殇女

ZxID:11176203


等级: 派派贵宾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8楼  发表于: 2011-06-24 0
引用
引用第36楼ayablue于2011-06-22 14:08发表的  :
楼主帖子开得很棒,读完先赞一个。
我本人严格来说不算武侠迷,只是从小毕竟也是看着武侠连续剧长大的,

对于亲所说的阅读量普遍低下这一点十分赞同。如今阅读也在发生革命呀,阅读器普及之时,实体出版才更是穷途末路。咳,跑题了。其实我不觉得古代题材是不讨喜的,恰恰相反,古代题材一直是最讨喜的呀。君不见起点纵横各大文学网中,仙侠玄幻历史才是最受欢迎的呀,一般基于国外历史背景或者科幻题材的那才是十个里七个扑街的命啊。大众对于古色古香的历史背景的热爱不可谓不狂热,许是自小环境影响,也有电视剧的熏陶,武侠的热血在早期可是十分深入人心的。

但是眼下的改变应该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换汤不换药,效果能大么?侠精神的突破才是王道呀。至于中国人追忆往昔也是我党洗脑的好呀,而且中华五千年,可追忆的的确很多。而更主要的是,国人对经典,古代文学的推崇也是一方面。再者说,我认为题材对于写作的局限性不是特别大,展望未来就是创新?追忆往昔就是守旧?远没这么简单吧。创新与否看的应该不仅仅是题材,小说中的思想和内在性与之前的作品相比是否有提高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至于武侠的创作,不一定和金古的感觉一样,我想大部分读者需要的还是和金古完全不同的风格和感觉,不然直接回去重读金古不就行了?所以不论是轻武侠还是亚武侠,新武侠,仙侠都是在武侠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也可以说是后来者对于武侠的一种创新和尝试。只要侠精神没有变成黑道PK和杀人夺宝,那么都应该是乐见其成的。

至于新意上,你可以看看我主贴底下推荐的文章,哈利波特的内容同样是杀父深仇,进入XX学院,最后练功杀仇的主线,一样火遍全球呀。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5
乱舞殇女

ZxID:11176203


等级: 派派贵宾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9楼  发表于: 2011-06-24 0
引用
引用第37楼扑倒秀秀于2011-06-22 21:17发表的  :
哟 阁阁  看来你真的很喜欢武侠啊~  我也来说说对武侠的看法吧.......

哎呀,小景╭(╯3╰)╮没想到给我回了这么多,看来你也很喜欢武侠嘛。。其实我和你的经历十分相似呀,不过我的武侠启蒙就是金庸,因为长辈总说不能看武侠,否则会沉迷,会耽误学业,但小孩子你也知道呀,越是不让的越喜欢去做,我初看金庸倒不是惊艳,而是完全的沉迷,感觉武侠世界精彩到难以言喻,我爱的从来都不是爱情,而是侠客仗剑一挥十步杀一人的魄力和胆气,以及英雄肝胆相照的情怀。所以电视剧我也特别喜欢。但是读古龙的感觉就差了那么一点,因为古龙的作品我是从电视入小说,古龙更西式,但是风格上却走出了一条新路。

而关于你说的金庸成了一种模式,并非是指文字上的,而是在侠精神上的,后来者很难突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个怪圈,这个侠精神也是金庸作品的理念所在,也许唯有鹿鼎记除外,但鹿鼎记是说金庸对于武侠底线的一次试探貌似也不为过。金庸之所以不写,除了没有精力之外他也无法突破武侠精神上的新生了。除了英雄志之外,尚未见到更好的作品,不得不说也是极为遗憾的事。的确,把新作者和金庸相比,总是不公正的,但大众却已经习惯于提起武侠必说金庸了,可想而知金庸对于武侠的影响多么深远。
你的希望也是我的希望:-D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乱舞殇女

ZxID:11176203


等级: 派派贵宾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0楼  发表于: 2011-06-24 0
引用
引用第38楼四体不勤于2011-06-22 21:29发表的  :
我觉得武侠两个字可以拆开来看,“武”不能说是没落,而是一直不能有创新,轻功内功什么的一直都还是金庸古龙创造出来的,招式心法都还是

轻功内功这些并非是套路,我觉得说是武侠的特征与代表更恰当些,抛弃?怎么抛?抛了换成御剑么?那不是成仙侠了?可能我们要适当的抛弃一些少年血汗深仇,斩杀杀父仇人,掉崖见到宝这种桥段吧,而内功心法轻功都要扔掉,武侠也的确不再是武侠了,当然,如果有比这个更好更合理的设定也一定可以接受,只不过我还不认为这些是套路而已。
修真也是从武侠--仙侠衍变而来的呀,之所以流行,我想是更符合现在大众的价值观念吧,杀人夺宝,潜逃,飞升,可能更能引发读者的兴趣?

亲所理解的侠则完全是金庸版本的侠了,侠的理念远不止为国为民,只不过金庸个人所理解的是那样。有所坚持,并且为此可以牺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现在人肯定觉得傻气,我却觉得那也是一种侠义。是呀,很多行为无法拿我们现在的价值观来衡量,但却不妨碍我们的敬佩。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乱舞殇女

ZxID:11176203


等级: 派派贵宾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1楼  发表于: 2011-06-24 0
Re:回 30楼(乱舞殇女) 的帖子
引用
引用第39楼啧啧啧啧于2011-06-22 23:08发表的 回 30楼(乱舞殇女) 的帖子 :
回复30L的亲,嘿嘿
首先感谢亲的回复,嘿嘿,感觉很好,写了这么多.

对的,我见过很多写手在商业和自我理想中挣扎不已,哪个写书的想自己的文被喻为小白,巨雷啊,他们其中甚至有些并不是文笔不佳,而是故意将句子写的平白只为迎合读者╮(╯▽╰)╭甚至不能夹杂私货不能虐主不能绿帽男主女主不能是非处必须争霸天下等等,很多根本就是违背了作者一开始的出发点,迎合读者生生改大纲的作者初期一定很多。
而我现在更关注一些台湾的武侠作者,他们通常年纪在30~45之间,有笔力也有经历,写出的武侠十分耐看,可惜更新速度远不如网文,在发行和流通上也有一定的困难。武侠小说我在起点主站也关注过,有本缺月梧桐曾经说描写的是彻底的黑暗江湖,也许你看过?文笔我觉得一般,可能思想性上有所创新所以被很多武侠迷推崇,另外二踢脚的作品也很受好评。
因为派派的分类的确有点。。。男主都市文,很难界定为是都市言情,所以可能就发到男主角为主的武侠玄幻区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莲罗

ZxID:13098032

等级: 热心会员
无事忙。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2楼  发表于: 2011-06-24 0
其实我倒不觉得武侠没落了,现在热爱武侠,有武侠梦的人还是很多的。
我看的第一本武侠小说至今还记得,叫《苍穹》,不知道是谁写的,特厚的一本书。不知道是小学几年级的时候,暑假一个人窝在房间里,偷偷摸摸的看完。然后萌生了以后长大了要当导演,把它拍成电视剧的想法。(难道这件事预示了我大学的专业方向?)
初中那会儿很喜欢沧月的文,然后高中`````现在仍然很喜欢古龙的很多作品。
现在只是好的作品少了点,有名气有才气的武侠小说家少了点,难以形成相对广阔的读者群。如果写的人多了,写得好的多了,必然会有响应者。

楼主留言:

噗,到现在都能记得,说不定真的预示了以后耶~~
嗯哪,市场萎缩了而已,但我也觉得武侠仍然有潜力的。
古龙的楚留香我挺大爱的,金庸嘛,当时最喜欢倚天了,小时候看的武侠大多就是租书店里的。
那时候写武侠的遍地都是呀,不管有没有名气反正就拿起读了。:-D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欧阳三月

ZxID:13507117

等级: 寒窗墨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3楼  发表于: 2011-06-25 0
武侠类的文,三月还是比较喜欢金庸古龙那些人写的,其中金庸的作品居多,尤其喜欢《射雕》《神雕》《倚天》和《天龙八部》。
  老一辈的作品立意一般都比较高,文字有其特色,故事性比较强,作品很干净,没有现在这么多情爱相关的内容,是比较纯粹的描写少年武侠梦的作品。

楼主留言:

嗯哪,虽然倚天里的张无忌我不是很喜欢,但是我喜欢周芷若呀。
杨过和郭靖也不错,黄蓉其实挺无感的,不知道为啥那么多人喜欢,萌点没找准啊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椴杯雪

ZxID:11445065

等级: 热心会员
永忆江湖归白发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4楼  发表于: 2011-06-25 0
我看小说武侠是启蒙,当时很喜欢古龙的小说呀,然后慢慢滴开始看金庸。梁羽生的小说倒是不怎么喜欢。现在的话喜欢小椴的书呀,杯雪那个系列和长安古意都是很不错的书呢。看武侠倒不是怎么拘泥风格,但是相对喜欢古风点的。我倒没怎么感觉现在武侠式微。写武侠的确实是没有言情的多,但是还是有一些精品的。武侠毕竟是比言情更要求写作功底的,所以写武侠的人要少一些,但是精品还是能找出来的

楼主留言:

看楼主的ID就知道你肯定喜欢小椴喜欢武侠啦~
据说小椴的文风的确很有古味呢,于是正准备去拜读。
是呀,武侠对于阅历的要求也高,可能也是这点暂时还不如老作者吧:-D
谢谢你的支持呦~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qq1978

ZxID:1491822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5楼  发表于: 2011-06-25 0
虽然一直在电影电视中有看到金庸古龙的作品,但就书来说的话,很久没碰了。

其实不得不说,金古的武侠小说非常有时代特点,不止是先河之作,也是当时娱乐文学的导向。TVB和TVB的前身邵氏也做了不少贡献。几乎部部金庸的小说都被邵氏搬上灾屏,古龙笔下的陆小凤、楚留香等经典形象也被不同导演不同演员反复演绎,而古龙本身也是电影人电视人。在我还没捧着厚厚的射雕和楚留香传奇熬夜苦读时,就已经知道了翁美玲和郑少秋,直至现在,每翻拍一部金庸的电影电视,都是娱乐圈的话题。

而至现在,文化与娱乐丰富广博得前所未闻。而文学都不再纯粹。纯武侠不能超越前辈的话,不如在里面加入更多元素,大众也喜闻乐见。而像金庸小说里面侠之大者的代表——郭靖这样的人物,慢慢不再是主流。现在的男主角,即使在武侠世界,不嘻哈、不圆滑,如何能讨到众人欢心。嗯,就如金庸后期作品的韦小宝那样。而现在的小说,出世的理由,更多是为了娱乐大众,而非宣扬本心。

话又说回来,如果金古再有作品面世,还是会看的。不过,作为现在的我,更喜欢通过优秀的影视作品来接触武侠作品,看长篇小说,永远是个苦力活啊。

楼主留言:

回复在57楼:-D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细。

ZxID:10690886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凉卡就木
最近内心受到了无比严重的深层次打击 勿念 勿问 就当此人已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6楼  发表于: 2011-06-25 0
1.金庸的看得不多,古龙的看得很多,至于一些年轻作者的基本没怎么看,只看了树下野狐和凤歌的一些作品
2.更喜欢古龙风格的,金庸风格的实在没什么爱,而现在一些年轻作家中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模仿他们的风格,能在作品方面独树一帜的,也只是觉得在情节和文笔方面出众一点,并没有鲜明的作品风格
3.不好说,就已古龙来说,他的作品很明显的分为了三个部分,早期,中期,晚期。早期的作品比较随大流,他自己也曾经说过,开始写文的时候也不过是想混碗饭吃,写得很大众化,所以在早期作品里面经典的也不多,中期作品应该就算是比较成熟、好看的了,有了自己鲜明的武侠风格,晚期的作品觉得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当然这中间也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因为他身体的原因,他自己已经无法自己写文了,有些文是找别人代写的,这就失了古龙的风格,我记得有一篇文,我看到后面的时候,突然觉得文风发生了变化,后来才知道后面一部分正是找别人代写。所以就算古龙重生,并继续写文,也并不能保证就可以写出好的作品了。

金庸的小说要是说套路,基本就是主角的成名之路,最后成为另人敬仰的大侠,当然不可否认,他的记叙方式和整篇文的结构把握都是非常好的,文章气势磅礴,应该说是最典型的武侠小说。如果这么说金庸的话,那么古龙的风格就有点非主流了,古龙更喜欢绮丽诡异的故事,有时主角或者他的朋友都不像金庸小说中的那样正邪分明,古龙小说中的人物有时很难说他的好坏。就是有种江湖游侠之心,没有大侠之说,这可能和古龙本人就有关系,他自己就是一个游侠,喜欢酒和美女,更珍惜兄弟之谊,他把自己的这种精神传递给了他笔下的主人公。让他们都如此鲜活
确实很久没怎么看其他人的武侠小说了,不是说不能接受,只是觉得很难有自己鲜明风格的作品了,或许就像是阁阁说的因为之前看了金庸古龙的小说,对于年轻作家少了一些容忍,但确实没有让我有心灵一触的感受的作品了,所以也很少看了

楼主留言:

回复在58L。:-D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0

乱舞殇女

ZxID:11176203


等级: 派派贵宾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7楼  发表于: 2011-06-26 0
引用
引用第55楼QQ:1978于2011-06-25 18:14发表的  :
虽然一直在电影电视中有看到金庸古龙的作品,但就书来说的话,很久没碰了。.......

我觉得电视剧翻拍热潮基本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这种类型正是如日中天之时,会受到大量观众的追捧所以投资商片方才会肯投钱拍摄这种不亏本的类型。另一种是江河日下,借着观众对于此的怀旧情,舆论关注点最后来烧一把火,烧尽了也就真没了,又或者多少年后看着观众的怀古情又有了复燃的征兆再烧上一把,如此而已。
所以武侠究竟处于哪种境况之上无须多说,看者自有名论。
我之前也曾经看到许多认为纯武侠应该多元素化,时下流行的种田流,升级流,随身流,无限流,末日流,似乎也并非不能套用一下武侠背景。当然,到底是武侠套用了各种流派,还是流派借用了武侠背景现在也还不是论断的时候。
像你所说的郭靖和张无忌型的角色现在一准是被喷的货,恐怕就连韦小宝那类的尚且有人认为不够阴狠无情。老读者与新读者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已经让作者难以取舍了,尊重老读者是走不出金古的影子,尊重新读者恐怕又得被扣上一顶侮辱侠的大帽子。
所以究其所在还是在于小说中传递出来的侠精神是否符合现下的价值观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乱舞殇女

ZxID:11176203


等级: 派派贵宾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8楼  发表于: 2011-06-26 0
引用
引用第56楼细。于2011-06-25 18:22发表的  :
1.金庸的看得不多,古龙的看得很多,至于一些年轻作者的基本没怎么看.......

像是细细你说的套路问题,我觉得古龙的确偏西化一些,而金庸不论是行文还是内在都是十足的古色古香。在武侠市场中,金庸占大头并非一天两天之事,古龙的崛起可以说是另辟新途,他在情节设定和立意上都与金庸走了不同的路,悬疑,游侠式的风格使他脱颖而出,成为了可以媲美金庸的武侠大家,如果说黄易最大的突破是在于基于武侠基础上开创了玄幻,从而有了之后的仙侠,那么古龙也将武侠的多风格演绎的极其完美。
古龙他自己也说过,武侠的精神在于求新求变,说明他自己也知道如果风格和立意上几十本如一,那么在创作之路上只有下坡路而已了。也可以说当时的几大家已经将武侠的风格诠释到顶峰了。后来人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亦或是无非突破前人所设下的侠风格和精神。
但要说金庸的套路,我觉得始终基于历史也是他的套路,至于正邪分明,我想你肯定读过鹿鼎记,就算没读过,也肯定知道这书,韦小宝似乎就是金庸对于自身武侠创作的一个突破,没了为国为民,没了浩然正气,没了从始而一的爱情,但这本书也出奇的成功,精神和风格的多样化才是生命,似乎不论在哪一类文种中都很适用:-D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qq1978

ZxID:1491822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9楼  发表于: 2011-06-26 0
回 57楼(乱舞殇女) 的帖子
嗯,严重同意乱的观点。
一个时代的文化指向一个时代的价值观。
至于这个时代价值观如何如何,是个深刻的话题,不敢做评断。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