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宅斗:出身朝天女户家族,丈夫宠爱庶女,婆婆废嫡立庶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 回复:0

[人文通史] 明朝宅斗:出身朝天女户家族,丈夫宠爱庶女,婆婆废嫡立庶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rainlxsh

ZxID:3206502


等级: 素材组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4:27 0
01,靠闺女殉葬发迹的娘家
        话说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后宫,有一对姐妹花葛氏女,是直隶大名府清丰县人。姐姐生了皇子伊王朱㰘,封丽妃;妹妹没生育封美人。老皇朱元璋驾崩前,命后宫妃嫔们殉葬,其中就有葛美人。
        葛家因为是伊王外家、以及闺女殉葬而飞黄腾达,葛丽妃的父亲葛川,兄弟葛能、葛端,由此变成戚里。到太宗朱棣靖难胜利后,还特别加恩授几个殉葬女的父兄为孝陵卫指挥使,其中就有葛能,因而家居金陵。
          葛能有六个儿子三个闺女,长子葛覃,袭孝陵卫指挥使;次子葛隆,永乐十三年(1415)三月二十六被选为楚王桢第八女兴宁郡主仪宾。
       二闺女即本文主角葛善清。葛覃的长子葛昶,也袭孝陵卫指挥使;次子葛旿,在正统十年(1445)七月被选为宁王第十六女靖安县主仪宾;而葛覃的闺女、葛旿的姐妹葛氏,早在正统二年(1437)二月十四,就被册为宁王第四子新昌王磐炷元妃。
        葛能的弟弟葛端,有个闺女叫葛妙聪,嫁给宁晋伯刘聚为夫人,生了四子一女,其中长子刘禄娶定西侯蒋琬之女,女儿刘氏嫁给清平伯吴玺为夫人。因为葛丽妃生子、葛美人殉葬的原因,让老葛家脱离泥腿子行列,“一时葛氏之盛,华贵相望,世无与京。”这就是葛善清娘家的情况。

02,参加靖难发迹的婆家
        葛善清的父亲葛能和母亲蒋氏,一共生育九个子女,男六女三,葛善清是第二女,生于永乐八年(1410)十二月十一日。为葛善清书写墓志的亲家韩雍,夸赞亲家母“克循姆氏之教,幽静端肃,女红之事,不习而能”。在及笄之年,葛善清嫁给门当户对的昭勇将军、直隶苏州卫指挥使谢钦。
        谢家是靖难新贵,谢钦之父叫谢芳,寿州人,初为会州卫指挥使,从太宗战郑村有功,永乐七年七月二十八由北平都指挥佥事,升为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洪熙元年二月初十致仕,由长子谢钦袭职。四月初四谢芳卒。
         据《金陵琐事》记载,谢芳身材高大,皮肤白皙,但徒有虚表,从小不爱读书,所认识的字屈指可数,是个金玉其外的大老粗。武选司郎中按惯例考察官员,这个郎中可能是个颜控,看谢芳长得好,就想让他主管卫事。在小黑板上写了“鍼灸”(针灸)两字给他认,结果谢芳说是“鐡多”(铁多),把郎中尴尬的不行,就没让他掌卫事。
        从野史记载可知,大字不识几个的老谢家,可能也是泥腿子乍富不久,所以谢芳老婆、谢钦妈、葛善清婆婆的水平,大概率也高不到哪里去。寒门骤贵不知道该怎么摆威仪,谢芳老婆只能天天板着脸,严肃待人,看到儿媳妇“未尝轻语笑,有过差,辄叱戒之”。
       上面有这样严苛的婆婆,葛善清做儿媳妇的,只能备极恭谨,朝夕造床下问饮食,以求得其欢心。谢芳老婆对媳妇们的恭敬很满意,曾向亲戚们夸赞儿媳妇葛善清:“吾妇出戚里华族,能极尽妇道,吾子真得内助矣。”话里真是充满了自豪和炫耀。
       有这样的婆婆就不说了,葛善清的丈夫谢钦也不是什么良人,他平日喜好交游,家里经常门庭若市,车马往来几乎从不间断。
          葛善清在忙碌家务之余,还要安排丈夫款待宾友的宴席,总是礼节周到,毫无疏漏。而谢钦内宠也颇多,不等嫡妻葛善清生出嫡子,就和侧室婢妾生出一串庶子庶女,除了嫡妻后来所生的二子一女之外,谢钦还有九个庶子六个庶女,一共18个子女。
       被庶长子戳心的葛善清,后来终于生下嫡长子谢瑛,刚学会走路,她就亲自教导儿子礼仪,稍大一点就让儿子去外边读书,对他的教导更加严格。因此,谢瑛没有一般纨绔子弟的习气,言行举止都很稳重。

03,为儿子殚精竭虑的葛善清
         沉溺酒色的谢钦后来生了大病,葛善清就亲自去服侍,从不假手于媵妾,因此总是很疲惫,有人劝她休息,葛善清则说服侍丈夫是她的本职,尽职就不知道疲劳了。
        谢钦在临死前,还放心不下宠爱的庶女,特别交待妻子:太夫人还在堂,以后需要你尽心奉养,家里的女孩不都是你亲生的,以后对她们的抚养、教育、许婚,也都要靠你了。
         葛善清哭泣着表示,一定不会辜负丈夫的嘱托。谢钦死后,世职本该由嫡长子谢瑛承袭,但老婆婆又跳出来作妖,谢钦妈对葛善清说:祖宗荫袭原本是应当由身为嫡长子的阿瑛来继承,但阿瑛年幼,袭职后恐怕不能服众。而阿瑄已经成年,应该先让阿瑄袭职,别人才不敢小看我们谢家,等阿瑛成年后再把世职转给他,媳妇你看这样如何?
        婆婆都作出指示了,身为儿媳妇的葛善清能怎么说?只能唯唯。武勋家族的确会出现“借袭”的情况,也经常出现肉包子打狗的结果,虽然明知道以后会出现纷争,葛善清也不能不同意,一来是婆婆支持庶长子,二来自己儿子年幼,所以只能含恨隐忍。
           就这样,谢家的世职由庶长子谢瑄承袭。谢瑄曾在景泰五年(1454)八月二十,因参与抓捕长洲反贼许道师有功,和同僚一起获得朝廷赏赐,被赐钞六百贯,彩缎一表里。
         谢钦妈死后,谢瑛也日益长大,在葛善清的管教下,读书有成,孝顺友爱,经常被人夸赞,又迎娶韩雍之女为妻。这时候,舆论纷纷,大家都认为庶长子谢瑄应该把借袭的世职还给嫡弟谢瑛。
        葛善清也顺势而为,上疏朝廷,陈述谢家当年借袭的缘由,耗费很多心力,前后折腾了三年,才把世职给儿子夺回来,“备极劳费。凡三载,事始白”。等儿子袭职后不久,葛善清也走到生命的尽头,成化八年(1472)四月十四因病卒于家,享年63岁。
        临死前,葛善清交代亲生儿子谢瑛和谢表:我侍奉你祖母和父亲终天年,又掰正嫡庶之分,阿表喜欢读书,进步也很快,我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只操心阿表还没入仕,所以,阿瑛你要经常督促勉励弟弟,不要让他落于人后,儿子们都要加油啊!言罢而卒。
       谢瑛哭泣着去拜托岳父韩雍,为操劳一生的母亲书写志铭。出身朝天女户家族的葛善清,及笄嫁人,奉养婆婆,侍奉丈夫,抚养庶子庶女,为她们婚嫁,男娶名家,女嫁万户,对嫁妆也从不吝啬,对进门的儿媳妇也不苛刻,还要教导她们持家之道。对待妾室慈爱宽厚,让她们安适和睦。平日操劳家务,不论宾客往来费用,还是人情开支,都要亲自操劳,并精打细算,宁可丰足而不吝啬,
        因此,人们都称赞葛善清具有大丈夫的胸怀和志气。这就是一位古代官太太的一生。虽然对宅斗着墨不多,但还是能从字里行间,看出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殚精竭虑。


参考资料:《葛善清墓志》《葛妙聪墓志》《金陵琐事》
[ 此帖被rainlxsh在2025-11-01 19:55重新编辑 ]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