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实际上,我们上学一方面是为了学习知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和为人处世。从古至今沿袭下来,古人学六艺到学四书五经,从来都不是死读书。读论语,你可以了解到古代先贤的处事原则,发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疑惑?学骑射,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保家卫国;精术数,不仅可以运用在日常采购,还可以谋生;听音乐,可以欣赏高雅的快乐,感受心灵的洗涤;学绘画,可以培养自己的美学细胞,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记录下美丽的瞬间。
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在小时候,我们又如何能行万里路?还是读万卷书比较靠谱。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你会知道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你觉得稀松平常,确实人家渴求已久的。读《西游记》你可以感受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也懂得反抗的精神,孙悟空是一代人的守护神。读《傲慢与偏见》,你看到了一个外貌美丽内心坚毅的,却用尖锐的话语包装自己的女生。书本里的知识,很多是意想不到的,老师也没交的,需要你自己动脑筋,去感受,去体会,去感悟,这个过程可能持续很久,也可能知识一瞬间,就看你个人的能力。在这里,书本就是我们的老师,而我们是汲取知识的学生。
而在现代社会,我们一辈子都是学生,而老师多种多样,可能是书,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事情,毕竟有个说法,人教人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了。我们在人生这条路上一路摸爬滚打,在学习着,也在成长着,做一个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