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对自己来说应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通过自己这半个多月辛苦努力,在每天的工作加班结束之后,中午午休的夹缝时间里、努力的去攒周年庆的积分,每一道题目都不敢错过,每一个不擅长的题目类型都努力查询,努力拆解、努力返工,即使完全不懂的代码表格都努力在一次次失败后重新来过……自己从来不畏惧这种努力付出的过程,因为知道只有走下去就会有好的结果。终于抓住了今年热会的机会,恢复了热会的身份,看到熟悉的界面重新出现,即欣慰也心酸。
一件事一个缩影,自己其实更感慨的是,不是每一个努力都会得来正向的反馈。这些年自己一直挣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总是有一种再努力也无法胜任的力不从心之感。 被迫一次次面对“天分有天花板” 的现实,一直被推着去做不擅长的事,哪怕熬了无数个点灯熬油的夜晚,把每一个细节都尽力去打磨,也追不上那些天赋适配者的轻松节奏。自己的岗位,从工作内容到重心方向,被安排与要求,没有“选择”的余地,为了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披星戴月地查资料、改方案是常态,可最终得到的永远是“不够好”“继续改”的批评,没人在意交出的过程里为了这份“不够好”,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时间与精力。这种“事倍功半”的落差感,日复一日,消磨着仅存的热情,也滋生出越来越浓重的畏难。害怕接到新的、复杂的任务,因为知道结局注定是精疲力竭后的再次否定。
最令人窒息的是循环的闭环:因为不擅长,所以做不好;因为做不好,所以得不到认可与成就感;因为没有成就感,便无法真正热爱;因为无法热爱,又被迫继续在这条路上煎熬,只为保住那份糊口的生计。努力,在这种循环里,不再是向上的阶梯,反而成了自我挣扎、自我价值怀疑的深深厌倦感。
但是就像今天的欢喜,自己也会努力在生存的缝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以上”。 生存是底线,是必须背负的重量。但在这重量之下,我依然要为自己划出一点空间。也许是下班路上刻意抬头看看晚霞的几分钟,也许是周末坚持阅读一本与工作无关的、仅仅是自己感兴趣的小说、去做自己真心渴求,而且努力就会有回报的事,即使这件事被不理解的人认为没有意义。这些微小的“生存以上”的时刻,像黑暗里自己点起的灯。它们微弱,不足以照亮前路,但足以温暖此刻的自己,提醒我:我不仅仅是一个被工作压榨的符号,我还是一个会感受、有渴望、需要休憩的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