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手》作者:周伏妖(阴差阳错下的真相大白)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92 回复:2

[言情] 《恶手》作者:周伏妖(阴差阳错下的真相大白)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网友小八

ZxID:99740304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28 0
— 本帖被 玉米酪酪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13) —
派派首发



【书名】
《恶手》

【作者】
周扶妖

【首发地址】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66963465/

【文案】
引用

逃亡数年的杀人犯忽然自首
请求入狱
因为,他亲手剁碎的人回来找他了。

【标签】
社会派 生活悬疑 推理 人性 犯罪

【主角】
程照;程博文;高浩辉;高嘉朗;杨忆

【推荐指数】
四星

⚮⚮⚮⚮⚮⚮⚮⚮⚮⚮⚮⚮⚮⚮⚮⚮⚮⚮⚮⚮⚮⚮⚮⚮⚮⚮⚮⚮⚮⚮⚮⚮⚮⚮⚮⚮⚮⚮⚮⚮⚮⚮⚮⚮⚮⚮⚮

【原创评论】
读来非常有意思的一本悬疑小说,其中不乏一些点睛之笔的反转,作者对几个主要人物的心理刻画也相当不错。

故事先设置了一个抓人的悬念,杀人犯为何会自首,被剁碎的尸体为何会再出现,巧妙地吸引了读者想要往下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再倒回最初的时间线,将整个故事徐徐推进。本文的几个主角因生活动线的重合——孩子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大人们居住在相邻的小区而建立了联系。主角们的职业属性也在故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办案经验丰富因事故选择退居小城二线的警察,在学校门口开店而容易洞悉一切变化的小卖部老板,学校里朝夕相处的两个学生和初入职场而对学生满怀教育热情的老师。随着警察对相邻小区多起盗窃案的探查,更多的疑点浮出水面,牵扯出多年前的连环命案。程照凭借着办案经验积累下的敏锐嗅觉,意识到了背后的异常,再抽丝剥茧直至将案件查清。在这个过程中,多起案中案,警方不但需要筛选理清这些案件背后线索的指向,更要同在多起杀人案中成功逃脱故具有一定反侦察意识的嫌犯斗智斗勇。应死之人的身世之谜亦是有趣的一点,给作品的悬疑性增色不少。当一切好像真相大白,杀人犯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审判后,作者神来一笔般的父子反转又给故事可读性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余音。

作者的文笔无疑是优秀的。整个故事的脉络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前期埋下的伏笔都起到了不错的效果,悬疑感十足,引人入胜。除此以外,对各案件中线索的串联也相当流畅,每一个案子既有其出彩之处,又能成为对主案探索过程中发挥不小作用的台阶,带领读者抵达事情真相。虽然故事发展到后半,或许是因为线索收束带来的压力,在杨忆克服灭门带来的巨大伤痛后的失忆过程上,和关键凶器的找回和抢夺部分,节奏过急,写法也较之更直给,失去了前面诸多谜题相互交织带来的复杂感和期待值。但瑕不掩瑜,警方与凶手正面交锋时肾上腺素飙升的紧张刺激弥补了一定的小说氛围,整个作品的完成质量还是不错的。

一、连环犯罪之路
1.第一次犯罪动机
文中对高浩辉的生平有不少篇幅的描写。作为被不能生育的夫妻抱回后又因意外生子而被这对夫妻再区别对待乃至遗弃的孩子,他的心中充满对人和世的愤恨。不过能做到挥刀向人,甚至屠杀全家这步,除却后天所经历的周遭人性之恶,我倾向于他天生亦存在部分暴力倾向。这世上若是比惨一字,是很难定下个之最的,但不乏很多仍旧心怀善意的人,从淤泥中挣脱向阳而生。而高浩辉易怒的性格,使得他在面临欺压时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同样的暴力。这一点,在他完成第一起屠杀后面对一些他人的轻视与摩擦时容易出现的怒气也略有体现。个人的成长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特别是在尚未建立完整三观的孩童时期,未成熟的心智容易随外部环境而摇摆不定,所以暴力可能得到催化。
2.多次逃脱后膨胀的自信
高浩辉应该算是世俗意义上的底层人士,无父无母又未曾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之犯罪后需要隐姓埋名以躲避追查所导致的生活动荡不定。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人,如果说一次逃脱是特定年代下侦察手段不足而导致的侥幸,多次犯罪后的逃脱便让他对自身能力有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自信。以至于他敢于开始进入正常人的生活,养育一个孩子,甚至在面对“尸体起死回生”的突变时,没有想过逃跑,试图通过自首让警察进入自己的圈套,从而为当年的一起案件“完美”收尾。因为他觉得哪怕侦察手段已突破性发展,哪怕其中一个警察与他有过如此之多的近距离接触,他依然能如当初的每一次一样成功脱罪。
3.安稳生活下不安分的心
按理说高浩辉的一切生活已步入正轨,当年小小的他为了留在那个家里极尽讨好之事,如今终于拥有了一个想要的家,却偶尔怀念着当初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血腥生活。明明可以对受害者暗地里试探,他却更愿意选择一种冒险激进的方式,把警方更早引入局,全然不顾这个家庭的稳定。除此以外,在孩子的教育上,方式也是自私残忍的,肢解小动物,观看凶残的犯罪电影,他好似将自己压抑的欲望投入到孩子的身体里。

二、爱与教育是否能重塑骨肉
作为同桌,两个孩子在性格和处事上是天差地别的。我不知道作者在这本中是否有意将母亲摘除于孩子的成长,仅从观感上来说,是比较专注于父亲一角在孩子成长中所承担的责任。
两个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隐喻与恶的对立面,那到底是天性如此,还是后期养成呢?
程博文出生在一个有爱的家庭里,父亲的警察职业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教育方式,于是程博文也像父亲那般善良,有责任心。他保有这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童真,会给同桌带来自己喜欢吃的零食,拉着他喋喋不休地分享自己的生活,甚至在被他推下楼梯时也不会把始作俑者往坏的那面想。他像自己的父亲,像一个散发光热的小太阳般,会替陷入舆论中心的同桌抱不平,也会尽力帮助受伤住院的他。
而高嘉朗隐隐有步入后尘的可能性。这样一个家庭当然不是健康的成长环境,学习肢解或看犯罪电影,是被半强迫着开始,而发展到后来,他对电影里各种杀人脱罪手法的痴迷,对现实里罪犯手法的不屑与如果是我实操起来一定会更完美的自我幻想,还是被强迫着的吗?他是早慧的,不但早早意识到父亲的真实身份,还尝试在父亲的这场交锋游戏里做一只推动的幕后之手,因为他不仅像父亲,更在有意“弑父”。这样一个小孩,哪怕在他后来的生命里,出现了很多善意,无论是善良的同桌也好,还是真心热爱着这份工作的老师也罢,都未曾能改变他。他的恶意也随着他的长大不断膨胀着,会故意把同桌推下楼,会报复性地用滚烫的开水烫伤别人,会故意拨打报警电话搅乱局势为了“欣赏”父亲的应对。最后这个孩子会在杀人犯父亲退场后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呢?是否会因他人的爱与引导而改变呢?文末那精彩的一笔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三、天意或人为
一桩悬案本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若不是多个蝴蝶效应的叠加,或许真相不会这么早重见天日。一切看似是天意,是命运不忍多年前死去的亡灵无处伸冤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巧合。如果程照没有在经历失去至亲之人的伤痛后回到这种小城市,如果已丧失记忆的杨忆没有成为两个孩子的老师,如果那群学生没有偷盗附近的小区引起警方的戒备,或许他们会在自己既定的生活轨道上继续走下去甚至不再相交。
但也是他们所做出的抉择打破了这种了偶然性。如果程照没有习惯性地观察到那些不寻常的细节,如果杨艺没有因为隐隐感觉到被跟踪入室后坚持报警,如果高浩辉在认出杨忆后没有下那危险的一棋,或许后续的一切亦不会发生。

综上,这本悬疑小说值得一读。故事精妙绝伦,对杀人犯心理的探索也生动。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4 条评分 派派币 +70 威望 +3 鲜花 +5
anenxi

ZxID:21264941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7:33 0
看起来还不错,感谢分享
youyili2

ZxID:10551083

等级: 热心会员
我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但我会一直走下去的。。。。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1小时前 0
感谢分享
I just like what  I have, and enjoy it !!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