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公主出嫁后为何生育率都很低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6 回复:0

[野史八卦] 清朝公主出嫁后为何生育率都很低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沐君芊

ZxID:20542791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36 0


根据清史资料的记载,清朝在其历史长河中,共有95位公主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在这95位已婚公主中,她们的生育率却出奇地低。其中,不少清朝公主直至生命的终结,都没有留下子嗣。

许多人看到这一现象,可能会猜想这是否由于皇室间的政治联姻,使得清朝公主与驸马之间的感情基础薄弱,进而导致她们婚后未能生育子女。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历代公主的婚姻大多属于政治联姻。那么,为何独独清朝公主的生育率如此之低,甚至有的公主根本无法生育?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在清朝严苛的礼法制度约束使得公主们生育率低下

清朝皇室与邻国鲜少有联姻之举,其联姻对象主要局限于满族和蒙古贵族,而此类联姻的根本目的无疑是政治考量。故而,清朝皇室的女儿们注定要步入政治婚姻的殿堂,此类婚姻往往婚后幸福指数较低,然而并不会对生育造成太大影响,最多是夫妻感情略显疏离,生育的孩子数量有所减少。实际上,真正限制清朝公主生育的是那严苛的礼法制度。

实际上,清朝的婚姻体系主要沿袭自明朝,同时在礼仪规范上也是如此,而明朝时期广泛流行的则是。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观念,在理学体系中强调女性应恪守贞节,终身不嫁。因此,明朝时期明文规定,公主若夫君去世,便不得再嫁。这一规定在清朝也得到了延续。

尽管明朝驸马的职位享有尊崇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然而,对于成为公主丈夫的驸马,明朝的规定却极为严格。按照明朝的规定,公主与驸马必须分室而居。

若公主有意与驸马共处一室,需先告知其贴身女官,女官随后需将驸马请至公主寝宫,若驸马亦想与公主同住,则需向公主的女官提出请求,女官再将此意转告公主,待公主决定是否同意,故而,明朝的公主与驸马若欲共寝,必须借助中间人的沟通。


此外,明朝对驸马纳妾的程序设定同样极为严格。若驸马有意纳妾,需向负责皇室成员事务的宗人府提交申请报告。宗人府批准后,还需将此事上报给公主和皇帝,只有他们均表示同意,驸马方可纳妾。

在实际情况中,明朝的驸马若要纳妾,往往是在公主无法生育之后,这样的行为并未违反《大明律》的相关规定。“凡男子年四十而无后嗣者,得纳妾”的条律才能纳妾。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皇室婚姻体系,特别是指清朝定都北京之后。然而,在清朝入关之前,即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统治的时期,清朝的婚姻礼制并不像后来那样繁琐,因此,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女儿们的生育率相对较高。

自清朝入关以来,特别是在康熙皇帝亲自处理政务之后,他们积极推广汉化政策,使得清朝在礼仪制度等方面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做法。因此,清朝还明文规定,公主在完成大婚之后,不得与驸马共同居住在同一屋檐下。在《清朝野史大观》中就记载清朝的公主与额驸的婚后生活:公主不宣召,不得共枕席。


清朝公主与驸马成婚后,若想同住一室,亦须遵循明朝旧例,双方需经由照料公主的嬷嬷来传达心意,同时,嬷嬷还需在室外监听他们的共处时长,并详实记录后上报至宗人府。

清朝的这项规定真是奇特至极,不仅规定公主与驸马婚后不得同室而居,即便是想要共处一室,也必须经由中间人辗转传话。而一旦夫妻俩真的同住一室,中间人还需在外记录下他们的居住日期,并将这些详细信息详尽无遗地上报给宗人府进行存档,如此一来,夫妻间的私密生活几乎等同于完全暴露于众。

再仔细想想,若是公主想要与额驸共处一室,她便需向身边的嬷嬷透露她的心愿。这在古代,女子们本就需保持矜持,而皇室中的公主更是如此。若她频繁让嬷嬷请额驸前来,那她的公主身份岂不是要受损?她自己也难以启齿。


相较之下,额驸的地位略胜一筹;清朝的额驸相较于明朝的驸马,生活幸福得多;清朝额驸纳妾的程序并不复杂;他们的纳妾过程相对较为宽松;更重要的是,皇室在婚礼上还会提供额外的福利。

清朝公主在出嫁前,往往会有一个侍女陪同未婚的额驸进行试婚。在这段试婚期间,侍女主要负责对额驸的身体健康和生理状况进行考察。若额驸存在健康问题,婚事便会取消,侍女则会被嫁给他。若一切顺利,公主便可顺利出嫁,而试婚的侍女则自然成为额驸的侍妾。因此,清朝公主的大婚实际上是一种“买一送一”的安排。

因此,相较之下,公主需要克制对丈夫的渴望,而额驸的情况则相对轻松,因为公主并未选择他,他尚有侧室相伴,而公主却只能默默忍受内心的情感压抑。

因此,清朝的这些礼仪规范实际上成为了限制公主与额驸自由共寝的障碍。公主自身难以启齿去邀请额驸同寝,而额驸身边又有一位侍妾,额驸对此的态度多半是漠不关心的。没有了额驸的支持,即便公主有生育的愿望,也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般,难以实现。


嬷嬷从中作梗阻挠公主和额驸同寝

在清朝那独特的礼制规定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在公主与额驸之间,有人从中作梗。而这个人,正是负责传话的中间人嬷嬷。

清朝时期的嬷嬷是皇室专属的保姆,她们自幼便承担起照看公主的重任,负责公主的日常起居。由于长期照顾公主,她们在宫中享有相当大的权力。公主出嫁后,公主府的日常事务多由嬷嬷主持,她们在那时被誉为“管家婆”。

这些嬷嬷们通常负责对公主进行教诲,因此,当公主鼓足勇气,试图主动邀请额驸共度良宵时,她们很可能会以皇家礼法为由,劝阻公主,让她保持矜持,不要过于主动。

提及清朝时期的嬷嬷,许多人或许首先联想到的是在热门清宫剧《还珠格格》中让人痛恨的容嬷嬷角色。实际上,历史上的清朝嬷嬷与容嬷嬷的形象颇为相似,她们身上负面特质尤为突出。


嬷嬷掌握了公主与额驸共寝的权限,因此这也成为了她们获取财富的途径。若嬷嬷心地尚好,公主若主动召唤额驸,她们便会主动帮忙传唤。然而,对于那些贪得无厌的嬷嬷,她们会以皇家礼法为由斥责公主,随后在背后对额驸进行勒索。

贪婪的嬷嬷会向额驸暗示,若给予她一些财物,她便可以允许公主与额驸共度良宵。倘若额驸未能顺利打通嬷嬷的关系,那么她便会依据皇家礼法,阻止公主与额驸的亲密接触。

《清朝野史大观》中有所记载,每次召唤,公主与驸马都必须支付大量费用,方能得以团聚。保姆手中握有实权,人们常称之为管家婆。若公主不向保姆行贿,即便有召唤,保姆也会百般阻挠,甚至以无耻之词相责。

众人不禁感到疑惑,毕竟这些身份显赫的额驸都出自名门望族,他们怎么会轻易被一名普通的服务嬷嬷所难倒呢?

实际上,尽管清朝的额驸享有较高的身份和地位,但他实际上并未得到皇家如嬷嬷那般的信任。在清朝,若公主不幸先于额驸离世,额驸便需净身出户,离开公主的府邸;而公主的财产则需经过清算,最终归入皇家私库——内务府。


公主离世之后,额驸面临被驱逐出府,负责清点公主府中财产的正是那位嬷嬷。然而,额驸对公主大婚时所陪嫁的具体财产数额一无所知,更别提这些年来这些财产所获得的收益了。

这也就为嬷嬷提供了可乘之机,那时众多嬷嬷常在清点公主府资产之际,与内务府派来协助的官员勾结,窃取公主府的财物。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公主离世之后,额驸不得不一无所有,而从中获益最大的竟然是嬷嬷,这足以表明皇家对嬷嬷的信任远超对额驸。

尽管嬷嬷只是个仆人,她的身份地位不及额驸显赫,然而她的权力却不容小觑,因为她在公主府中担任管家一职,连额驸也得对她俯首称臣。

每次与嬷嬷同寝都需要支付费用,这样的开销颇为可观,导致额驸感到负担沉重。若娶妻后每次同寝还需额外付费,那与去烟花之地寻欢又有何异?

因此,额驸渐渐地也就不再愿意与公主共度良宵,因为他身边还有一位侍妾相伴。若额驸不安排嬷嬷,那么公主想要与额驸同床共枕,定会遭到嬷嬷的阻拦。这样一来,公主与额驸同床的次数减少,自然也就降低了公主受孕的可能性。


自然,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并非所有公主都遭遇了嬷嬷的刁难,以乾隆帝最钟爱的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为例,她嫁给了大贪官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此后便无人敢干涉她和丰绅殷德的夫妻生活。

其中,和珅擅长处理事务,与嬷嬷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同时,十公主自小便深受乾隆的宠爱,性情火爆,颇具男子气概。因此,嬷嬷不敢过分干涉十公主与丰绅殷德的同居,而他们二人也迅速迎来了儿子的诞生。

遗憾的是,尽管十公主与丰绅殷德在嬷嬷的刁难下顺利产下了儿子,但不幸的是,他们的孩子却早早夭折。此后,十公主因身体原因再也无法怀孕。为了延续和珅家族的血脉,她甚至主动协助丰绅殷德纳了两名侍妾。


除了乾隆帝的第十位公主,咸丰帝的长女,被誉为大格格的固伦荣安公主,同样未曾遭受嬷嬷的刁难与阻碍。

固伦荣安公主在同治时期,被慈安太后与慈禧太后将清朝开国五大臣费英东的后代、被封为一等雄勇公的符珍,指配给了大格格为夫。然而,大格格在婚后却遭遇了嬷嬷的百般刁难与阻拦,致使她与符珍无法同床共枕。因此,性格刚烈的大格格毅然决然地进宫,向慈安和慈禧太后申诉,寻求公道。

慈安皇后与慈禧太后均为年轻丧偶的女性,她们能够深切体会大格格的处境,并对其表示同情。于是,她们下令内务府官员对大格格公主府中的嬷嬷进行问责,以确保大格格今后能够得到更好的待遇。符珍同寝就不受嬷嬷刁难和阻挠了。

大格格很快便顺利地诞下了一名男婴,然而她的命运却颇为不幸,在儿子出生不久后,她不幸感染了天花病毒,最终离世,年仅二十岁。


乾隆帝的第十位公主并未遭受嬷嬷的刁难与阻拦,这主要是因为她深受乾隆帝的宠爱,并且她身上有着男儿的气概,使得嬷嬷不敢对她有所刁难和阻拦。咸丰帝的大格格则是一位勇敢的女性,她敢于直接进宫与两宫太后讨论夫妻间的私事。然而,清朝的大部分公主并未具备十公主和大格格那样的性格和脾气,因此在处理夫妻关系时,她们往往要承受嬷嬷的刁难和阻挠。

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清朝公主与额驸之间的联系更接近于徒有虚名的婚姻状态,在这种婚姻状态下,清朝公主的生育能力自然不会太高。最终,清朝公主只能允许额驸纳妾并生育子女,而她们自己则需收养这些妾室所生的孩子。

众多清朝公主思想较为传统,且对此类话题感到难以启齿,因此在夫妻共寝的问题上选择了忍耐。这种忍耐使得她们在婚后往往只能忍受孤独,独自守着空房,同时还要压抑自己的情感。这样的生活状况导致了众多清朝公主在年轻时就过早离世。

历史资料显示,除去早逝的公主,清朝那些成年后结婚的公主,平均寿命仅为约33岁。婚后,她们往往过度压抑自己的情感,这或许正是导致这些公主过早离世的关键因素。


写在最后

大格格对公主府嬷嬷对公主与额驸夫妻生活的过度干预表示了不满,实际上,慈禧太后也意识到了公主婚后生活存在的困扰,再加上当时晚清时期的特殊背景,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在西方开放思想盛行之际,对清朝固守的封建观念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慈禧太后随后颁布严令,严禁嬷嬷以任何借口介入公主与额驸的夫妻私生活。

清朝公主的生育问题,低到几乎无子,这现象与当时的礼法严格约束密切相关,同时,嬷嬷们的干预和阻挠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清朝公主的命运实则颇为凄凉,因此在这样的境遇中,她们的生活自然是充满压抑,这也使得她们多数在年轻时就离世了,因此她们的生育率自然也不算高。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