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 回复:1

[人文通史] 司马炎: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网友小八

ZxID:99740304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29 0
司马炎,字安世,出身于河内温县的司马氏家族,他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师的侄子。根据历史记载,司马炎有“站着时头发拖到地上,手臂垂下时超过膝盖”的长相,而且他是司马昭的嫡长子,这是他得以继承家业的有利条件。
其祖父司马懿是曹魏时期的重臣,经历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朝,最后更是通过 “高平陵之变” 一举铲除曹爽集团,掌控了曹魏的朝政大权。
此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相继掌权,其中司马师废掉了皇帝曹芳、平定了毌丘俭发动的叛乱;父亲司马昭则是平定了诸葛诞发动的叛乱,还派兵吞并了蜀汉,他们进一步巩固了司马氏家族的统治地位,给司马炎代魏称帝、统一三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元266年,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承了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彼时的司马氏家族经过司马懿父子两代人的努力,取代曹魏政权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司马炎凭拉拢朝中大臣,在朝中营造出支持自己称帝的舆论氛围,积极谋划称帝之事。同年十二月,年仅30岁的司马炎效仿曹丕代汉的做法,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正式登基称帝,建立西晋。
魏元帝曹奂被司马炎封为陈留王,曹丕220年建立的曹魏宣告亡国,国祚仅46年。
司马炎登基后,为了稳固西晋王朝,他吸取了曹魏亡国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政治上,他改革了曹魏时期的政治制,实行分封制,大封宗室子弟为王,让他们统领重兵,出镇许昌、长安等战略要地,希望通过他们来拱卫皇室,维护西晋的统治。同时,他还完善了官僚体系,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
在经济方面,司马炎推行了占田制。占田制一方面限制了豪强地主对土地的过度兼并,另一方面也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同时,他还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发展;鼓励商业活动,使得商业恢复,城市逐渐繁荣。
在对外关系上,司马炎一边派遣将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一边采取怀柔政策,缓和了民族矛盾,维护了边疆的稳定。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西晋在司马炎统治初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史称 “太康之治” 。
在稳定了自己的基本盘后,司马炎开始对仍盘踞在长江以南的东吴政权虎视眈眈,谋划吞并东吴。于是,司马炎组建了强大的水师和陆军,训练士兵,储备粮草,积极筹备灭吴之战。
公元279 年,司马炎眼见东吴在暴君孙皓的统治之下,早已危机四伏,于是他下令兵分六路,大举伐吴。面对西晋的进攻,东吴节节败退,吴主孙皓不得已只能投降了,东吴灭亡。至此,司马炎结束了近百年的三国鼎立局面,再次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完成统一大业后,司马炎逐渐变得骄傲自满,不再像以前那样兢兢业业,开始沉迷于享乐。于是,他开始追求奢华的生活,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广纳美女,充实后宫。在皇帝纵情淫乐的示范下,臣下们也开始胡作非为,贪污、斗富层出不穷,西晋统治阶层的奢侈荒淫称著于史。
在政治上,司马炎晚年逐渐怠于政事,重用一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大臣,而对那些正直敢谏的官员则不予重视。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官员们结党营私,贪污腐败现象盛行。

在军事上,由于司马炎之前命令州郡地方政府解散或削减下辖的军队,再加上他所推行的分封制,导致宗室诸王在各自的封国内拥有较大的权力,他们拥兵自重,给后来发生的 “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
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是一个近于白痴的低能儿,显然难以承担治国理政的重任。然而,司马炎不顾群臣发对,不仅逼死了大臣中意的亲弟司马攸,还最终将司马衷立为太子。
公元290年,司马炎在洛阳含章殿驾崩,享年五十五岁。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外戚杨骏、皇后贾南风先后掌权,然后几位掌握重兵的宗王也先后这场动乱之中,引发八王之乱以及少数民族入侵,西晋也于公元316年灭亡,此时距司马炎之死,还不到30年,这不得不说都是司马炎中下的恶果。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司马炎是一位复杂而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终结三国鼎立的乱世,建立西晋王朝,实现了短暂的大一统;然而,他晚年的昏聩又为西晋王朝的迅速覆灭埋下隐患。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5小时前 0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