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达人”宋朝女子的装扮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9 回复:1

[物品器具] “时尚达人”宋朝女子的装扮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aamaio

ZxID:14175459


等级: 素材组
庸俗的懒人♡˃̶͈ ꇴ ˂̶͈♡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04-08 0

电视剧《梦华录》截图


在没有美甲店,也没有“tony老师”的古代,古代的女性们如何“美美”装扮自己呢?《梦华录》和《兰闺喜事》的热播,向大家展现了宋代女子的“穿搭”,让我们看看宋代女子都有哪些“装备”吧!

电视剧《兰闺喜事》截图



《梦粱录》记载,南宋时杭州汇聚诸行百市、万种商品,

“最是官巷花作,所聚奇异飞鸾走凤、七宝珠翠、首饰花朵、冠梳及锦绣罗帛、销金衣裙、描画领抹,极其工巧,前所罕有者悉皆有之。”

与前代首饰大而饱满的风格也不同,宋代女子的首饰盒装满细腻与精致。她们把日常生活中古代的美錾刻在钗簪梳篦之上,与自然万物同频而生,潇洒而又浪漫。

头上金钗十二行



“钗”在古时又写作“叉”,《释名》对钗字的解释为“钗,叉也,象叉之形因名之也”。从外形上也可看出,这种头饰的两脚分叉,所以称为钗。钗的功用是束结长发,堪称古代盘发神器,现代人使用的U形发卡就是由此演变而来,所以钗的材质多选用有一定硬度的材料来制作。较早出现的钗主要为骨钗,后来出现金银钗、玉钗等。钗光鬓影、玉钗横斜,一直是经典的古代仕女形象。

折股钗,是两宋及元代最为通行的样式,一般为实心,由一根金条或银条对折而成,钗头有方头和圆头之分,钗身细圆,通常于钗首部分錾刻纹样,钗尾錾刻铭文。折股钗不是单纯的装饰性头饰,宋代女子用它来挽发,时称“关头”。折股钗佩戴时横贯整个发髻或插于发髻一侧,也有把多支折股钗插成一排的,有时为了让发髻更牢固还会配合装饰一把梳子。典型的宋代折股钗样式,是在钗梁装饰弦纹、竹节、竹叶和花卉。



金缠丝钗,北宋,此钗装饰有竹节纹,是典型的宋代折股钗样式。



钗梁上制作出各种装饰称为花头钗。赵长卿《醉蓬莱》“金凤钗头,应时戴了,千般忔戏”中写凤钗之生动可爱。河南登封王上村宋墓壁画上,侍女发顶斜插凤钗,发髻外的两只钗脚也被描绘出来。

竹叶纹金桥梁钗,南宋,现藏东阳市博物馆。此钗钗梁并立花头 15 对



花筒钗,是在两片金材质上分别錾刻花卉,各卷作喇叭筒,将两个喇叭筒在合口处对接形成整体,两个花筒上又各自装饰花帽。花筒钗一般为空心,有的连钗脚也作空心设计。宋代首饰名称常出现的“连二连三”,是指若干对花头或花筒并连于钗梁。湖南临湘陆城南宋墓出土过一支金连二连三式花筒钗,并排连接了多个花筒钗,呈扇形展开。南京太平门外王家湾宋墓,出土过一件工艺极为复杂的花筒钗,弧形钗梁上并列排放了花筒13对。不过这还不是花筒最多的,江苏江阴梁武堰小学宋墓出土过一支“北周铺造”银鎏金钗,弧形钗梁上并列排放的花筒多达33对。扬之水猜测,古诗中所说“头上金钗十二行”,其形态很可能钗脚仍然是分开的两支,钗首却是展开的一整排。

步动则摇



《释名》对步摇解释为:“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步动则摇是对这种首饰的最直观形容。步摇与簪、钗等头饰结合形成步摇簪、步摇钗,一方面衬托女性的灵动美感,其次也是对女性行动的一种束缚。宋代步摇可以分为系坠类步摇和金片金丝类步摇。



金步摇,宋。



系坠步摇结构上分为坠部和饰身两部分,两者之间以圈、扣等活动结构相连,佩戴者走路时时坠子产生摆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代皇后像都绘入了步摇饰品。金片金丝类步摇多被设计成仿生造型,绿叶、芙蓉、牡丹、蝴蝶、蜻蜓、凤凰等都曾出现在宋代步摇上,其中以花叶和羽翼造型最为常见。如何将金片和金丝制作得极薄极细,是步摇摇曳晃动的关键。最为难得的是,这些如头发丝般纤细的金丝不是拉制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对工匠技艺要求之高可想而知。金丝金片成型后,还要装饰花瓣、叶片、蝶翼等。佩戴者走动时丝片受力产生微微的震动,花瓣和蝶翼就会随着摆动,形成如宋徽宗所描述“头上宫花妆翡翠,宝蝉珍蝶势如飞”的生动效果。出土于株洲市攸县丫江桥窖藏,元代花鸟蜜蜂银脚金步摇的簪头连缀着金片做成的花朵、蜜蜂、大雁、枝叶等造型,纹饰精细繁复,是金丝步摇中的上品。

两耳炫濯垂珠珰



我国古代玉器中有珥、珰、瑱等,都属于耳部饰品,其中珰在《释名》的解释为:

“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淫好走,故以此琅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耳。”

扬之水认为:“女子戴耳环成为普遍的风气,就汉族聚居民区域来说,始于宋。”宋代皇后的盛装像都是戴长串珍珠耳饰的,不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哲宗昭慈圣献皇后便服像却没有戴耳饰。这也似乎印证耳饰从少数民族地区传来的说法。宋代开始,社会风气对妇女肢体的束缚逐渐强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缠足,二便是穿耳,穿耳佩戴耳饰成为明显的女性标志。宋代人薛师石描述梦中佳人的整体装扮是:

“夜梦佳人姱且长,星冠霞帔云衣裳。双眉浅淡画春色,两耳炫濯垂珠珰。”

佩戴帘梳时梳背倒插在发髻里,花网自然垂坠于前额或额角鬓边,如同珠帘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刘沆墓出土的弯月形金耳环,可以算是宋代耳饰设计最简单的代表:这对耳饰由一段由粗至细的金条弯曲成为弯月的造型,穿耳的一头较细,方便佩戴,下端渐粗,佩戴时有垂坠感。

宋代耳饰最大的特点是形象的仿生性,宋人谓之“象生”,题材主要是植物动物,少数为代表祥瑞的龙凤。宋代人热衷关注生活中常见的小物小景,如石榴、甜瓜、茄子等,并反映在耳饰造型上。

金穿玉摩竭戏珠纹耳环,北宋,现藏易县文物保管所。耳环风格稍见辽代风格,但主体为宋风


茄型耳环造型,便是仿照茄子这一在宋代十分常见的蔬菜果实。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宋代李唐王朝后裔家族墓地出土金镶水晶紫茄耳环,上面装饰金茄蒂和金丝卷成的细蔓,金蒂下覆盖有一颗用紫水晶制成的茄子。宋代《证类本草》载:“茄子,新罗国出一种,淡光微紫色,蒂长,味甘,今其子已遍中国蔬圃中。”此外,还有金石榴耳环、葵花纹金耳环,均取其多子多孙之意。湖州还有一件梅花形耳坠,两朵梅花相衔接,花皆作重瓣梅,极为精致。

佩戴戒指和手镯的时尚



佩戴戒指和手镯成为时尚,同样始于宋代。


金钳镯,北宋,现藏易县文物保管所。宋元时代常见的金银腕钏多为开口式,大多做成中间宽,然后向开口处的两端收窄、收细的形态


自西汉以后,佩戴臂环之风盛行。隋唐至宋,妇女将臂钏戴于手臂上装饰已经非常普遍。臂钏材质有金银,故而有金钏、银钏。从文献、实物和图画上来看,臂钏是佩戴于上臂的环形首饰,又称跳脱、条脱,或是缠臂金。苏轼在《寒具》中写过:“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缠臂”是宋时女性极为流行的臂饰,金缠臂就是以金打造的缠臂,做法是将金打造为长丝之后环转而成,可以通过左右滑动来调节松紧。


宋元时代常见的金银腕钏多为开口式,即做成中间宽,然后向开口处的两端收窄、收细,然后于端口以细金丝或细银丝缠绕收尾的款式。有些镯面饰有立体的圆珠的样式,珠内又可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种。故宫藏宋画《搜山图》中可以看到佩戴臂钏的女子形象。

河南偃师酒流沟北宋墓画像砖,现藏国家博物馆。画像中的厨娘一只手将衣袖折于肘部,上臂露出明显的多圈臂钏


日常生活中的头饰


花树、博鬓、花钗、龙凤花钗冠等是宋代后妃头冠上常用的头饰。花树多以株为单位,与钗样式相似,但枝状结构更为丰富。博鬓的造型为耳状,戴冠后位于脑后下方呈向外衍生状,上面多饰以花钿、珍珠等贵重材料。博鬓常以双数对称佩戴,外延坠有珠饰,效果与步摇相同,不过南宋杨价夫妇墓女主人所戴凤冠,两侧除了分别有两对累丝步摇外,同时各有一扇金镂花博鬓,可见博鬓与步摇并不能混为一谈。《中国文物大辞典》“博鬓”条释曰:“冠两旁两片叶状的宝钿饰物,后世谓之掩鬓。”不过,这些头饰的组合多见于正式的场合或画像中,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后宫妃子的头饰也以简单的簪、钗、帘梳等居多。

我们把目光从宫廷转入民间,宋代一些特殊行业如歌舞伎装扮也十分华丽。这些女子皆梳高髻,戴高冠,外罩罗纱盖头,额前系两撇展示束带。宋代不少伎人的头饰曾为女性争相追求的时样,有人拿着这些头饰图样给工匠,令其仿造。


金包青金石慈姑叶耳环,北宋,现藏易县文物保管所。耳饰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
“女子戴耳环成为普遍的风气,就汉族聚居民区域来说,始于宋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中诸多女像的头饰,是北宋中后期女性头饰的一个小小缩影,这些头饰包括有金、银、织物、珠翠等,其中头巾最多。此时的女性头饰已经有了组合关系,包括簪与耳环的组合,簪、钗、耳环的组合等,这些女性头饰审美已经明显偏向宋人高雅清新、温润秀逸的审美特点。从河南许昌白沙镇宋代末期家族墓的壁画来看,即使是盛装的时候,女性头饰也没有出现前朝女性头饰那般浓艳富丽的特点。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李嵩《听阮图》中,树木圈围之下,一文士手持拂尘,倚坐在榻上纳凉,聆听女子拨阮,身旁另有一美人拈花,两名丫鬟焚香、挥扇。文士与女性同处一空间,女子头饰淡雅,姿态优美,与宋代士大夫清新脱俗审美如出一辙。

南宋时女性首饰有了更多的固定组合形式,典型的有簪、镯、钗、耳环、梳背的组合和簪、耳环、镯、指环的组合。与北宋比较,镯饰和指环在南宋女性的首饰盒中有了一席之地。

簪戴四时景


宋代人生活注重时序,不仅体现在饮食作息上,女性佩戴首饰也讲究依时簪戴。她们在冬日的元宵佳节喜欢佩戴闹蛾、雪柳、玉梅为主题的首饰,所谓“闹蛾雪柳,人似梅花瘦”。立春时节就用金箔剪出“宜春”字样贴在彩燕和幡胜上,以“彩燕”“春鸡”形象为簪也十分盛行。彩燕头饰由金箔和纸绢制成,柔软轻薄,行动时双翼颤动,似飞未飞。《武陵春》有“桃花髻暖双飞燕,金字巧宜春”,写的就是这种飘逸的簪戴效果。1982年浙江德清武康银子山出土一对南宋时期银鎏金凤凰衔花簪,为纯银鎏金器,簪首由银片镂刻锤揲而成,一为凤衔菊花,一是凰衔牡丹,簪杆呈圆针状。凤的形态栩栩如生,工艺细致精湛。


银鎏金梅花簪,北宋,现藏易县文物保管所。冬春之交,梅花主题不仅出现在女子妆容,
更会反映在发髻上。宋代梅花钗簪耳饰的仿生程度令人拍案叫绝


冬春之交,梅花主题不仅出现在女子妆容,更会反映在发髻上。梅花钗簪耳饰的仿生程度令人拍案叫绝。到了端午时节,艾虎、符箓就成为女子首饰的主题,作用是辟邪祈福,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夏季鲜花盛开时,女性们开始在鬓边插满各色花卉,“翠叶银丝簪末莉”就是把香气袭人的茉莉花簪戴上头;到立秋日,满街叫卖楸叶,心灵手巧的女孩把楸叶剪成花样作为头饰,所谓“钗头秋叶玲珑翦”。宋词里“吟鬓底,伴寒香一朵, 并簪黄菊”“醉拍朱阑, 满簪丹桂,细与姮娥说”,讲的则是在秋日簪戴应季的黄菊与丹桂。

这些节庆首饰多为应节而做,大多属于一次性消费品,其材质主要是丝帛和纸。其制作大致先以纸或丝帛剪制、粘贴出各种形状,然后将其粘于细竹篾或铜铁丝之上,使用时插戴于发髻或冠上。这些头饰虽然材质低廉,装饰效果却很好,用“吴绫蜀绮”剪裁点画的闹蛾儿,粉须香翅、栩栩如生,插戴于头,缠缠袅袅,摇曳生姿。女子们戴着铺翠冠儿,满头插戴玉梅、雪柳、闹蛾、大蝉,场面好不热闹,也许在很多宋人眼中,美与金钱的多寡并无必然联系。

怎么样?看完宋代女子的首饰,得到过年打扮自己的灵感了吗?过年聚会想用哪些首饰来装扮自己呢?快来评论区留言吧!

参考资料:
《宋代女性头饰设计研究》
《中国古代金银首饰》
《宋代耳饰文化研究》
《宋词中的女性头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此帖被aamaio在2024-04-08 19:30重新编辑 ]
liumeiling

ZxID:3002419


等级: 派派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09 0
已审核

相关推荐:
古代妇女头饰---笄,簪,钗,华胜,步摇,花钗,篦,钿花
https://www.paipai.fm/r5889559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