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少数民族——彝族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42 回复:2

[宗教民俗] 中国传统少数民族——彝族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任野。

ZxID:13342045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沈淮西。
-  心事草写 芜杂秋山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0-08 0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境内彝族的人口数为9830327人。

族称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区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许多不同的他称和自称,主要的他称有“夷”、“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腰”、“密岔”等。
主要的自称中,云南昭通、武定、禄劝、弥勒、石屏,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纳苏”、“聂苏”,这部分彝族约占总人口的1/2。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及开远、文山、马关一带的彝族自称“密撒(泼)”、“腊苏(泼)”、“濮拉泼”、“尼濮”等。贵州的彝族自称“糯苏”、“纳”、“诺”、“聂”等。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按照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鼎彝之“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历史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在这些地区居住着称为“邛都”、“昆明”、“劳浸”“靡莫”和“滇”等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根据彝族的历史传说,其祖先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邛之卤”,后来才南下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
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已经从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由于彝族先民定居西南后,曾不断与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后裔就有许多成为了今天的彝族。贵州古彝文典籍《西南彝志》中就有许多关于“濮变彝”的记载。同时,古代彝族居住的地区,又分布着彝语支的其他许多部落。因此,彝族在历史上的名称十分复杂。
大约在2000多年前,彝族先民已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据彝文典籍记载,彝族的祖先“仲牟由”有6个儿子,这6个儿子就是彝族尊称的“六祖”。“六祖”为武、乍、布、默、糯、恒六个支系的祖先。根据贵州彝族水西土司安氏世传的父子连名谱系,自仲牟由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水西土司安坤,历传85代,由此上溯,“仲牟由”约为战国初期人。六祖分支标志着彝族先民由氏族、部落走向部落联盟阶段。
大约在公元前二、三世纪,居住在云南滇池周围的彝族先民已开始进入阶级社会。汉初,在滇池地区(原“滇国”领域)设益州郡,彝族先民为“滇王”所统治。公元8世纪,在云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地方政权,史称“六诏”(六王)。其中“蒙舍诏”的首领皮罗阁在783年统一“六诏”,建立了以彝族为主体,包括白、纳西等族在内的“南诏”奴隶制政权,并由唐朝册封为“云南王”。同一时期,在贵州彝族地区也出现了“罗甸”等政权,总称为“罗氏鬼主”。


公元937年,封建制的“大理政权”取代了由于奴隶和农民起义而崩溃的“南诏”,从此,云南彝区开始走向封建制。13世纪后,“大理”、“罗甸”相继被元朝征服,并在这些地区设置路、府、州、县和宣慰司。元末,云南许多彝族地区封建地主经济迅速发展,但在一些地区领主经济和奴隶制残余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明代,在彝族地区兼设流官、土流兼治和土官三种官职,对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彝族地区的直接统治,从而使大多数彝族地区的领主经济解体,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广大的彝族人民也深受苦难,鸦片在彝区大肆泛滥。凉山彝族奴隶主利用鸦片换得大批熗支、白银,有了熗支,他们又进一步向四周扩展势力,掳掠各族人民为奴隶。由于有了熗支,彝族内部的冤家械斗日益频繁,使广大彝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许多彝族被迫背井离乡,向安宁河以西至丽江地区迁移。


为反抗剥削压迫,彝族人民在历史上进行过多次英勇抗争。特别是近代,彝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汇入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洪流。清咸丰年间哀牢山彝族李文学领导的起义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坚持斗争达23年之久(1853——1876年)。19世纪末,金平、元阳等地彝族、哈尼族人民曾多次联合反抗入侵中国边疆地区的法国侵略者。滇南的彝、汉各族人民,曾多次反对法国侵略者修筑滇越铁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蒙自爆发了彝民杨自元带头火烧法国“海关”的事件。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许多彝族志士参加了推翻帝制的斗争。1913年至1916年间,在凉山州的冕宁、越雟一带爆发了彝族人民反抗奴隶制度的大起义。由于起义的高潮在1914年,这一年为彝历的虎年(彝语称虎为拉,称年为库),故史称“拉库起义”。


1927年,蒙自县五六百汉、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提出了土地革命的口号,并在山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5年至1936年,红军一、二方面军两次经过彝区,在滇东北、滇北和凉山彝区宣传民族政策,受到广大彝族人民的拥护,许多彝族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在冕宁,红军打开了监狱,放出了“坐质换班”的彝民。冕宁拖乌彝族果基家头人小叶丹 在党的民族政策感召下,与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按照彝族的传统习俗在冕宁彝海结盟,使得红军顺利通过了彝区,取得了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胜利。刘伯承还将“中国夷民红军沽鸡(即果基)支队”的红旗授予小约丹,鼓励他们组织游击队反抗国民党统治。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在彝区广泛传播,人们怀着对红军的敬意和思念,珍藏着红军留下的红旗、用过的物品,许多彝族还将这一年出生的儿女用红军来命名,如“红军惹”、“红军嫫”。
在解放战争中,路南圭山和弥勒西山彝族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游击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滇南、滇东北、滇西和凉山等地的彝族与其它民族人民也建立了游击队,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军,解放上述地区作出了贡献,许多彝族人民的优秀儿女在革命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政治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彝族居住分散,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各彝族地区存在不同的社会组织与政治制度。


土司制、封建地主制


云南省武定、禄劝两县的北部和红河南岸某些土司地区,在20世纪上半叶还保留着封建领主制经济残余,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土司制。清代中叶以前,土司势力尚强,当地的土地、山林等尽归土司所有,群众隶属于各土司。
近百年来,土司势力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前夕,领主制经济形态已残缺破碎。虽然土司使用各种办法防止土地外流,但许多“官田”还是通过各种方式转到百姓手中。同时,百姓自开的“私田”也越来越多,无法控制。到解放前夕,武定、禄劝的土司区内,百姓的私田已占整个田地的一半左右;红河南岸的土司区,也有部分田地转到百姓手中,有的还取得了土地所有权。
黔西北与滇东北一带,新中国成立前尚有许多小领主的残余势力存在。这些小领主是“改土归流”残存的土目,威宁、毕节、赫章等地土目较多,势力也较大;大方、黔西、水城、织金、纳雍等县土目不多,势力较弱。虽然土司和土目地区都存在封建领主经济的残余,但两者之间以至各地区之间,在残存的程度上和表现的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和特点。

总体来讲,在上述土司、土目统治地区,封建领主的剥削以实物地租为主,包括地租、官租、杂派、押金等等,剥削量约占佃农农业总收入的30-60%,其中还不包括劳役地租在内。民国以后,国民党政府在1934年至1935年间,先后在这一地区推行保甲制,其政治组织与汉族地区基本相同。
这一时期,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及四川的部分彝族地区渐渐进入了以封建地主制经济形态为主导的社会。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和阶级关系的结构不同,各地还存在着一些差异。云南的大部分、贵州的部分和广西全部彝族地区,封建地主经济已成为该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土地抵押、典当,特别是买卖关系盛行,导致了激烈的土地兼并与阶级分化。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地主每人平均占有的数量约为贫农每人平均占有数量的7倍以上。地主、富农占有的牛、马、驴、骡等大牲畜较多,各种农具齐全,而贫苦农民的大牲畜很少,农具也残缺不全。
这类彝族地区的地主阶级约占当地总农户数的5%左右,贫雇农户约为60-80%。一些彝族地主不仅压迫剥削本民族的农民,而且也压迫剥削其他各族人民。与此同时,许多彝族农民除受到本民族的地主阶级剥削外,也遭受到汉族地主的统治和剥削。但在某些贫困山区,土地集中程度较低,自耕农民占绝大多数。如云南弥勒县第三乡,土地改革时约有村民530户左右,其中彝族占80%以上,整个乡没有一户地主、富农,绝大多数为自耕农民。


在四川部分彝族地区,已进入封建地主制经济阶段的地区主要在今凉山州安宁河两岸、川滇大道附近,以及雷波、马边、峨边、叙永、古蔺等县靠近汉族地区的地方。上述地区有两种情况:安宁河两岸、川滇大道附近及雷波、马边、峨边的边缘区,基本上是从奴隶制经济解体的条件下直接发展到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屏山、叙永、古蔺等县则是“改土归流”后在封建领主制经济解体的基础上,向封建地主制经济过渡的。在由奴隶制直接发展为封建地主制的地区,虽然社会的主导生产方式已是封建制经济,但由于它脱胎于奴隶社会,故奴隶制的残余与影响还相当顽固地保留着。
处于封建地主经济的彝族地区,近百年来也有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19世纪末叶以来,在滇越铁路及其支线沿线,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已出现若干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一些企业由彝族经营。1878年前后,个旧锡矿区有大小彝族资本家20余人。最小的企业拥有工人40多人,大的拥有四五百人,最大的竟达千余人之多。民国以后,在滇东北彝族统治阶级中逐渐形成一个军阀官僚集团,并在1927年起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取得了云南的统治权。其中一部分人建立或控制了一些工商业机构与企业,逐步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如他们控制了云南的金融机构——富滇银行,还在个旧及滇北先后建立了个旧锡公司、云南炼锡公司、云南矿务公司及滇北矿务局等工矿企业。除了上述“官商”企业外,他们还以集股或个人名义开办了一些私人的企业。仅在昭通一带,就有“昭通民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福鹤公”、“永达”、“庆丰祥”、“同协庆”、“裕通”等十几家商号,主要从事棉纱、油脂、山货、药材的买卖,也进行黄金、白银、熗支的贩卖,并开设了一些银行、钱庄和店铺,垄断了滇东北及黔西北和凉山部分地区的工商业。此外,他们还在昆明、上海及香港等地开办企业、银行或设立办事机构。

奴隶制
凉山彝族地区,还处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奴隶主和奴隶及一般劳动生产者之间的阶级关系,是通过森严的等级形式表现出来的。全体社会成员按生产资料占有和严格的等级和血缘关系划为“兹莫”、“诺合”、“曲诺”、“阿加”、“呷西”5个等级。
“兹莫”,彝语为“权利”之意,汉语称为“土司”,历史上曾是整个凉山彝区的最高统治等级,后来逐渐衰弱,统治区日益缩小。“兹莫”在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被“诺合”等级所取代。
“诺合”,意为“群体”,是主人、主体、黑色的意思,汉语称之为“黑彝”,是凉山彝族社会事实上的最高统治等级,约占当地彝族人口的7%,享有各种政治经济特权,是生产资料、土地和“阿加”、“呷西”的主要占有者,与其他等级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曲诺”,为白色之意,汉称“白彝”,是被统治者中的最高等级,介于黑彝与“阿加”、“呷西”之间,占人口的50%左右,人身隶属于黑彝奴隶主,住在主子辖区,不得随意迁徙,每年要为主子服一定的无偿劳役。他们一般占有部分土地和生产、生活资料,少数富裕“曲诺”也占有部分“阿加”、“呷西”。
“阿加”,意为“门里门外的手足”,汉称“安家娃子”,占总人口的33%左右,无迁徙自由,全年绝大部分时间为主子服无偿劳役,主子可以整户的或单个的出卖“阿加”。“阿加”的子女可以全部或部分地被主子抽作“呷西”,一般有着极少量的土地及其它生产、生活资料。
“呷西”,意为“主子锅庄旁边的手足”,汉称“锅庄娃子”,是被统治者中的最低等级,约占人口总数的10%左右,他们一无所有,毫无人身自由,可以被主子任意买卖和虐杀。主子为其配婚成家后即可成为“阿加”。所有被统治等级成员,皆被统治者称为“节伙”。“节伙”有被统治者的含义,过去被汉族称为“娃子”。
凉山彝族地区,没有统一的政权组织,除少数兹莫(土司)统治区外,诺合家支的统治起着政权组织的作用。家支具有原始氏族组织的特征,彝语称为“楚西”或“楚加”,是以父系血缘为基础、由父子联名的谱系为纽带而联结起来的组织,每一家支有其共同的祖先和姓氏。
凉山家支林立,诺合家支约100个左右,各诺合家支有较稳定的地域,家支间互不统属。家支没有常设的管理机构,但每个家支都有数目不等的头人,称为“苏易”和“德古”,他们阅历丰富,精通彝族习惯法,善于排解纠纷,受人尊重。家支内部的重大事情由“集尔集铁”和“蒙格”决定。在彝语中前者意为“商议”;后者意为“大会”。“集尔集铁” 即头人会议,主要商量家支内部问题,也可商量家支间的一些问题。“蒙格”即家支成员大会,是家支成员参加的重大会议,主要讨论本家支成员被杀或同外家支冤家械斗等重大事件。


凉山彝族的家支虽然互不统属,但各家支所遵循的习惯法,其内容基本一致,家支头人在行使职权时,并无成文法律,其唯一依据就是按习惯法办事。正如彝谚所说“祖上留下的规矩,诺合的儿孙要遵守,曲诺的儿孙也要服从”。


习惯法彝语称“节威”,含有“规矩”、“制度”的意思。在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下,习惯法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兹莫、诺合贵族奴隶主的神圣地位,保护兹莫、诺合奴隶主的特权。对违者,家支要依照习惯法予以惩处。如为了维护统治等级的血统“纯洁性”,统治等级与被统治等级之间严禁通婚及婚外性关系,对违反者不仅要开除家支,甚至还要处以死刑。保护兹莫、诺合的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同时允许和保护他们到外地去掳掠奴隶和财物。但是习惯法限制诺合对本家支成员财物的掳掠与盗窃,对违者处罚相当严厉,被统治等级如盗窃统治等级的财物,严重者会被处以死刑。维护兹莫、诺合对被等级的统治,允许对反抗者进行镇压。


习惯法规定,凡反抗主子的,轻者则被毒打,重则被出卖或处死。维护本家支的利益,视不同情况与其它家支联合或斗争。习惯法规定,各家支必须维护本家支的利益,并可为本家支的利益进行斗争,这种家支间的,有时甚至是家支内部的斗争,就是习惯上称的冤家械斗,其实质就是奴隶主之间争夺利益的战争。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里,家支林立,冤家众多,械斗频繁,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民族自治
1951年1月10日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彝族自治政权——西昌县红毛姑彝族自治区(区级)。1951年4月、5月,分别建立了昭觉县彝族自治区和峨山县彝族自治区两个县级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随着民族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民族政策的落实,在20世纪50年代,相继建立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三个更大范围的民族区域自治单位(地区级)。
1956年,党和政府根据广大彝族奴隶群众和贫苦劳动人民的意愿,经过同拥护共产党的民族上层人士充分酝酿和协商,确定在四川彝族地区和云南宁蒗彝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1958年春,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地区胜利结束了民主改革运动。通过这次运动,彻底摧毁了奴隶制度,废除了奴隶主的一切特权,没收、征收了奴隶主的土地、耕牛、农具、房屋和粮食,分给广大奴隶群众和贫苦劳动人民。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还相继在云南的江城、宁蒗、巍山、路南、南涧、寻甸、元江、新平、禄劝、漾濞、普洱、景东、景谷,贵州的威宁,广西的隆林,以及四川的峨边、马边等县建立了单一的彝族或彝族与其它少数民族联合的自治县。1979年1月,又将彝族居住比较集中的西昌地区合并到凉山彝族自治州中 。

信仰


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本民族的祭司“毕摩”、巫师“苏尼”在彝族地区有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川、滇毗邻处的大、小凉山较为突出。在滇、黔、桂彝区,除保留着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信仰外,部分地区还流行着道教、佛教。近代以来,基督教与天主教也传入少数彝族地区。


彝族对自然的崇拜来源于万物有灵的观念。由于过去彝族地区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大自然缺乏驾驭能力,因而对万事万物皆视为有灵之物,与人一样具有生命与意志。这种自然崇拜是和人类灵魂崇拜同时发展起来的。彝族认为,人出生时灵魂附于肉体,死后灵魂离开肉体而存在。由这一灵魂观念推想到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灵魂,并把它们的活动或自然现象都视为灵魂支配的结果,从而形成了对大自然的崇拜。它以民间信仰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彝族社会中。主要有天崇拜、地崇拜、水崇拜、石崇拜、火崇拜、山崇拜等。


根据彝文典籍记载,在原始时代彝族曾有过图腾崇拜,相信人类与动物、植物有着血缘关系。史诗《勒俄特衣》中的“雪子十二支”、《雪族(子史篇)》就有这方面的记载。目前彝族社会还存在大量的图腾崇拜遗迹,主要有竹崇拜、葫芦崇拜、松树崇拜、粟树崇拜、动物崇拜等。如云南澄江县松子园一带的彝族将“金竹”视为祖神。云南哀牢山区彝族一直流传有供奉“祖灵葫芦”的习俗。云南、贵州、四川彝族地区许多村寨都有自己的“神树”、“神林”。云南哀牢山自称为“罗罗”的一支彝族就把虎作为自己的祖先,“罗罗”即其语言中“虎虎”的意思。每家都供奉一幅祖先画像,称为“涅罗摩”,意为“母虎祖先”。


彝族认为祖先去世后灵魂照样存在,可给活人以祸福,所以要加以崇拜,祈求其给子孙降福。彝族认为人死后有三个灵魂,其中一灵魂守火葬场和坟墓,一灵魂归祖界与先祖灵魂相聚,一灵魂居家中供奉祖先的灵牌处。但无论哪一个灵魂,其是否安适都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兴衰祸福,因此需要祈求祖先的佑护。安灵与送灵仪式是彝族盛行的两个重要祭祖活动。安灵仪式在丧葬数日或数月后择吉日举行由毕摩主持。仪式包括选灵竹,招灵附竹,制作灵牌,献药除病,祭灵供奉几个程序,安灵仪式结束后,灵牌供奉在家中。送灵是将家中供奉的祖先灵牌集中送到野外同宗的祖灵箐洞。送灵仪式最隆重。送灵时间确定后,要通知亲友,亲友闻讯后,需带牛、羊、猪、酒等礼品盛装参加。送灵中最重要的活动是在毕摩主持下举行的一系列宗教仪式,每场仪式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毕摩是彝族传统宗教中的祭司。在彝语中“毕”为举行宗教活动时祝赞诵经之意,“摩”意为长老或老师。毕摩产生的年代久远,据彝族传说,最早出现的毕摩家族是“施子史德”家,后来又有“两林”、“射舌”等家族相继成为毕摩。传说中著名的毕摩有阿都尔普、毕阿诗拉则两人,他们因法力高深而声名远扬。相传毕摩原由彝族最高统治等级的兹莫担任,后由诺合等级担任,然后又传给被统治阶级的曲诺等级担任。至新中国成立前,兹莫等级中的毕摩已属凤毛麟角。诺合等级中也只有几个家族从事此业。大量的毕摩都由曲诺担任,著名的曲诺毕摩家族有“吉克”、“沙马”、“曲比”、“阿育”等,这些家族都是传承久远的世袭毕摩家族。


毕摩的宗教活动主要有:玛都迪(做灵牌)、撮毕(送灵牌)、孜摩毕(念平安经)、卓尼硕(念净宅经)、消布(念消咒经)、撮那固(念治病经)、里次日(念咒鬼经)、撮日(念咒仇敌经)等等。此外,还主持结盟仪式和在纠纷中主持神判仪式。
苏尼是彝族社会中的巫师,“苏”在彝语中意为“人”,“尼”意为作法术时的情景。苏尼一般由曲诺或阿加等级中的成员担任。苏尼并非世袭,男女均可担任,法器主要为羊皮鼓和木槌。苏尼不懂经文,也不诵经和主持重大祭祀活动,其主要社会职能是施行巫术,驱鬼治病。苏尼在彝族社会中的地位不及毕摩,从事宗教活动的收入也较毕摩低 。


服饰


彝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服饰在质地、款式、纹式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大体可根据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个彝族聚居区分为六大类型。

凉山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男女皆穿右衽大襟衣,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平时跣足,冬天穿麻鞋。
男子头缠中髻,不同次方言区的样式不同,左耳戴蜜腊珠、银耳环等饰物。男裤在北部方言区根据不同的次方言有“大裤脚”、“中裤脚”、“小裤脚”之别。
妇女着百褶裙、戴头帕,生育后,可戴帽或缠帕,喜佩耳饰、手饰,戴银领牌。传统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传统色彩为黑、红、黄三色。图案纹饰多为鸡冠、羊角、火镰、蕨草、窗格等动植物和生活物品。

乌蒙山


乌蒙山彝族服饰男女均为青、蓝色大襟右衽长衫或短衫,长裤,缠黑色或白色头帕,系白色腰带,着绣花高钉“鹞子鞋”或“鹰头鞋”。
男子服饰无花纹,披羊毛披毡,女子服饰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均饰彩色花纹组合图案。

红河


红河地区彝族男子服饰多为对襟、短衣、长裤。妇女服饰款式多,既有长衫,也有中长衫和短装,大多外套坎肩,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尤喜以银泡、绒线做花为饰。图案以自然纹为多,几何纹次之。

滇东南

滇东南地区彝族女装款式为右襟或对襟上衣、长裤,个别地区着裙。男装为对襟衣,外套坎肩,着宽档裤。服饰工艺有挑花、刺绣、镶补、蜡染等。

滇西
滇西地区彝族妇女多为前短后长的右大襟衣,下为长裤,系围腰,套坎肩。巍山、弥渡两县妇女佩戴羊毡裹背。
男子着右大襟长衫、羊皮坎肩、宽裤脚、头包青帕。

楚雄


楚雄地区彝族女装为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少数地区上着对襟衣,下着花裙。工艺以镶补、平绣为主,图案多为花卉。
禄劝、寻甸等地妇女的盛装是古老的贯头衣,这种服饰前短后长,宽大无袖。
男子服饰为对襟小褂,披羊皮褂,长裤,还保留有着火草布、麻布衣的习俗  。

建筑

凉山彝族民居为“瓦板房”;贵州和云南北部及中部是“土掌房”、“方型碉楼”、“垛木房”和“厦片房”;广西和云南东部则是“干栏式”住宅。
彝族村寨一般聚族而居,多坐落在依山傍水、向阳避风、树木茂盛、土地肥沃、地形开阔、有利于耕牧和军事防御的山坡上。在高山多散居,半山和河谷地带多聚居。一个血缘家支聚居在一起,形成自然村落,小则几户,多则几十户,血缘较近的各支分散相邻。
按彝族习俗,儿子结婚后需另外建房居住,父母随最小的儿子居住。“瓦板房”的建筑材料很简陋,大部分是山草、竹、木、砂土、块石等,用砖瓦甚少。


河谷与高山地区略有区别。河谷地区多为土掌房,用泥土做墙、木材做板瓦,内部隔板都用木板,梁柱及椽子的连接全部用木榫。高山地区多用竹墙、板瓦,内部间隔亦用竹墙,梁柱、椽子多用竹材或竹木混合,多用竹篾、山藤绑扎,板瓦上用石块压实,地坪一般夯土。
如今,彝族地区已普遍建砖瓦房,有的地方还建起了外观保持民族特色,内部装饰非常现代化的建筑 。

饮食


彝族的主食为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调料类、饮料类。肉食类以牛、羊、猪、鸡为主,待客需杀牲,以杀牛为贵,羊、猪次之。豆类多为黄豆、胡豆、碗豆等,黄豆的一种食法彝族称为“都拉巴”,即将黄豆磨成浆,连糟加酸菜煮吃。
调料类主要采集三种野生植物,一为“哈拉古”树叶,一为乔木“穆库”的根和花,一为草本植物“切批切克”的根。这三种植物均有奇特的香味。
饮料类主要为酒,彝族待客以酒为主,彝族谚语说“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有酒便是宴,无酒杀猪宰羊不成席”,说明对酒的重视。彝族的酒主要有坛坛酒(又称咂酒)、桶酒、水酒等。


凉山彝族喜吸兰花烟,其它地区彝族喜吸叶子烟。


许多彝族地区有饮茶的习惯,茶从汉区输入,但也有自种的,如贵州水城玉舍一带彝族就擅长种茶,饮前将茶放在一个小罐中烤香,而后再放水煮开食用,称为“烤茶” 。


语言文字

语言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和云南宁蒗等县,东部方言分布在贵州和云南东北部,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和广西,其余3个方言分布在云南。


文字
彝族文字为表意文字,又称音节文字,史书中称“爨文”、“韪书”,或“罗罗文”、“倮文”,通称老彝文。该文字大约形成于13世纪,据估计,仍存的老彝文大约有一万多个字,经常使用的有一千多个。每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没有偏旁和部首,同一字形有多种不同的书写格式,主要为由左向右直书或横书。


贵州大方县发现的明代铜钟,铸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钟面刻写的彝文是现存最早的彝文铭文。许多彝族地区都保留着用老彝文抄写的书籍,如《勒俄特依》、《玛穆特依》、《阿姆尼惹》、《齐书苏》等。这些书籍可分为九类,即祭祀经文、占卜、历法、谱牒、诗文、伦理、历史、神话、译著,老彝文中大量使用同音假借字,由于彝语有六个方言,各地方言差异较大,代音的文字也因地各异,老彝文的字形、读音均不统一。


为使彝文能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1975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喜德语音为标准音,以“圣乍”话为基础方言,制订了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文字,并设计出“彝语拼音符号”,便于注音学习。1980年国务院批准该方案。已在四川彝族地区推广使用  。

文学


彝族民间文学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诗歌、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谚语、谜语。绝大部分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
史诗类诗歌有《勒俄特依》、《玛穆特依》、《阿细的先基》、《西南彝志》、《哈依迭古》《梅葛》、《查姆》等。
叙事长诗和抒情长诗的代表作有《我的幺表姝》、《妈妈的女儿》、《阿诗玛》、《一双彩虹》、《逃到甜蜜的地方》等。
民间故事与传说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内容和不同的特点,如《洪水的故事》、《天地万物的起源》反映了彝族对人类起源的认识。《飞马》、《罗木阿智》等表现了奴隶与奴隶主的斗争,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机智。民间故事中有大量的神话故事,如《王九点》、《阿达吉鲁》、《牛的来历》等等。童话和寓言题材广泛,简短有力,想象奇特,寓意深远,如《天神的哑水》、《吹笛少年与鱼女》、《大雁姑娘》等。
彝族谚语,称为“尔比尔吉”,是彝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口头文学。其特点是词句精炼,音律铿锵,想象丰富,名式整齐,易于上口,便于诵记,具有普遍而深刻的群众基础。“尔比尔吉”是人们处理问题的依据,教育人的警句,起着道德规范和习惯法的作用,指导着人们的言行 。

历法


“十月太阳历”是彝族传统历法,不按月亮盈亏为周期,而是以地球绕太阳为周期,故称“太阳历”。
十月太阳历有两种观测方法,一种是以观测太阳运动来确定冬夏,另一种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寒暑。它是以一年为10个月,一个月为36天,用十二属相轮回纪日。由于每月日数相等,不分大月小月,便于使用和记忆。同时,由于彝历是根据太阳、北斗来定冬夏、明寒暑,便可把一年内季节分得十分准确。因此,民俗研究者把“十月太阳历”称赞为“文明的十月太阳历”。
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对中华民族文明所做的重大贡献  。



习俗


节日
节庆是各地彝族生活方式和习俗的集中表现。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事节庆;有以祭祀神灵、祖先为主的祭祀节庆;有以追念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为主的纪念节庆;有以欢庆丰收、庆祝胜利为主的庆祝节庆;有以歌舞戏曲活动为主的社交娱乐节庆等。主要的节庆有:


彝族年:


       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各地过年时间不一,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选吉日过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在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择吉日举行。凉山彝族年,主要通行于布拖、美姑、昭觉、甘洛、喜德等17个县(市),其中以昭觉、美姑、布拖、喜德等县彝族年具有代表性,富有特色 。 2011年5月23日,彝族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129。
有关彝族年的来历,各彝区也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泛的是:很久以前,有个叫俄布科散的彝族小伙子,很尊重孝敬母亲,但他的母亲不知什么原因,终年愁眉苦脸,闷闷不乐。为了让母亲快乐起来,他绞尽脑汁,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但都无济于事。一年秋收后,俄布科散宰鸡杀羊,敬奉祖灵,邀请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们串门聚会,大伙儿在锅庄旁开怀谈笑,终于使心情抑郁的母亲露出了笑脸,俄布科散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每年秋收结束后,他都会举办同样的活动。彝族年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彝族人追思先祖、缅怀先人的重要传统节日。
彝族年节的周期是三天,但是在正式过年前,就开始了敬祭祖灵和敬请祖先回家过年的仪式。这个仪式叫“九龙几”,由于音译异写的差别,有的异写为“觉龙几”“炯洛基”“觉洛基”等,有人意译为“换年祭”或“迎祖仪式”。作为正式过年的前一天举行的迎祖仪式“九龙几”,由男性家长主持,参加者为家中全体成员,一般在傍晚举行。


其核心内容是迎接祖先与儿孙团聚,表达子孙的孝敬,并祈求祖先赐福,共同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彝年节。彝族民众信奉万物有灵,家家供奉祖先灵牌“玛都”。届时,家家户户掸尘除秽,穿上新装,相聚于火塘边,由主持者手捧鸡肉、猪肉和酒等祭品面向“玛都”念诵祭辞,然后将祭品敬献祖灵。献祭品的内容在各地、各家有所不同,有杀猪祭的,有杀鸡祭献的,也有用豆腐、腊猪肉等祭祀的。彝族认为,祖上多代为工匠、英雄、毕摩的,他们会变成护佑神福佑于人。如果这些神灵不悦,同样会为难家人。因此,换年祭仪式时也要及时让他们曾使用的物品归位,放置家中供奉位上,一同享祭。节日早晨,青年人鸣熗、放炮;妇女们唱着吉祥歌,舂糍粑,做苦荞馍,大家吃过糍杷和苦荞馍后,纷纷打扫庭院、房屋,杀猪宰羊,准备坨坨肉等食物,并要“迎接”祖先回家过节。饭后,中年男子成群结队到各家祝贺新年。每到一家,就吼几声,意思是告诉主人,串门的人们已经到来。进入院内,大家又吼几声,再进人主人的屋子,主人要拿出酒来招待大家,喝完后,主人再取出白酒,大家又高兴地吼几声,表示感谢。如果主人又拿出好酒,人们便狂呼起来,赞美主人的大方。妇女则留在家里,招待来访的亲友和客人。


年节期间,小伙子身穿黑色斜襟上衣,头包帕布,结英雄结,右耳戴黄色或红色耳珠。姑娘们穿大襟上衣,多褶长裙,衣边镶多层色布,包头或头顶的方帕。大家聚集一起,伴随着口琴、月琴、胡琴和芦笙的音调歌舞,荡秋千,转“磨儿秋” (在地上立一根直径约五十厘米高约一米的柱,顶端小一点。然后取一条同木柱一样大,长约六米的横杆,中间凿一个圆洞,并把横杆安在木柱顶端上。横杆顶端各坐一人或二人落地的一方,用脚蹬地,借蹬力使横杆旋转。人借蹬地时弹起的一瞬间,做卷身、翻滚、骑杆等动作,“蹲斗”(彝语叫“瓦布吉则”),意思是雄鸡斗架。参加比赛的人只能蹲着,两只手掌合拢于胸前,似雄鸡昂头状,两人用力打撞,谁的手臂先着地,谁输)。同时,还在村寨平坦的坡上举行赛马、射箭、角力等活动。方圆数十里的彝族人民扶老携幼赶来观看。


传承价值
彝族年是彝族远古文明和祖先崇拜的活态见证,彰显了彝族对于祖先的敬仰之情。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平安、敬老爱幼、欢乐祥和的思想理念,充分体现在节日之中。彝族年丰富繁杂的民俗事象,反映了彝族历史文化、经济生活、人伦规范、风俗礼制、服装民俗、审美情趣、禁忌事宜等诸多文化内容。透过这些朴实生动、自古相承的生活场景和人文信息,可探究彝族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历史变迁的轨迹,对于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保护措施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得彝族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属于民俗类,编号SC-Ⅹ-1。
[font=&amp]

火把节:

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火把节的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周围弹唱、跳舞,彻夜不息。节日期间,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并开设贸易集市。 [1]
2006年5月2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申报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2011年6月9日,贵州省赫章县申报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10。

彝族火把节的起源,追溯其根源就是来自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原始崇拜。首先从彝族居住的地理环境来看。彝族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两岸的凉山、乌蒙山、哀牢山等高寒山区,对火的依赖比其他民族更强。火是人们照明取暖熟化食物的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在生产上,用火将埋藏在地中的树枝树叶堆引燃,使其燃烧,使土地肥沃。人们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火,由于彝族人民对火的依赖性强,在意识形态上,火对彝族的影响也就更大些。


其次从彝族的原始宗教活动仪式来看。每次的原始宗教活动都是以在屋内或门外燃火堆,借以呼唤火神为开始。火在彝族原始宗教活动意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致通常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处显示出敬火的意识。再次从彝族的社会生活习俗中来看。每家在进人新房前都须先烧红一块石头,再摘一些苦蒿苗装进瓜瓢里,放进少许水,把烧红的石头丢进瓢中,再围绕屋内四角以示驱祛所有污秽,然后主人才全部进入屋内。凉山彝族谚语说“所吃的都要见火”般从屋外拿回家的畜肉或兽肉,进屋前都必须在门外燃小堆火,将拿回的畜兽肉在火上熏后才能进屋,以示驱秽。新媳妇进屋前也在门口燃小堆火使其从上面跨过才能进屋,也是以示驱秽。

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祭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邻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玩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


火把节的三天三夜,都各具特色,每个晚上吃过晚饭,首先由某一家开始点燃火把,然后就争先恐后地燃起火把往村外走,人们唱起火把歌,歌声随着火把的漫延响彻山谷。随后按约定俗成的方向又形成一条火龙来到公共娱乐场地,他们将火把集中起来燃成一堆大火,全寨人围着火堆,快乐地跳舞游戏。火把节也是少男少女点燃爱苗、传达情意的好时机,姑娘们穿着自己缝制的衣裳展示灵巧的手艺,小伙子在种种比赛和表演中博得姑娘们的芳心及微笑。到了此时此刻,他们都找到意属的心上人,根据习俗男方可以抢夺女方身上的信物,作为定情之物;他们也借着通宵欢歌狂舞,互相表达爱意。


传承价值
火把节期间举行的祭祀、文艺体育、社会交往、产品交流四大类活动是彝族文化体系严整、完备的集中体现。彝族火把节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覆盖面广,影响深远。火把节充分体现了彝族敬火崇火的民族性格,保留着彝族起源发展的古老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彝族传统音乐、舞蹈、诗歌、饮食、服饰、农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载体;火把节对强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火把节作为彝族人民与各民族交流往来以及促进民族团结都有现实作用。 [3]


传承人物
普顺发,男,彝族,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项目名称:火把节(彝族火把节),序号:04-1958,申报地区: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馆、赫章县文化馆获得“火把节(彝族火把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重要活动
2015年8月6日至15日,以“东方狂欢夜,燃情火把节”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盛装登场。该届火把节规模大、活动多。
2017年7月17日,2017年海坪彝族火把节在水城县野玉海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举行。数万名彝族同胞和嘉宾、游客欢聚一堂,或畅饮水拌酒、对唱彝家山歌,或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 [8]2023年7月20日至8月30日,2023年第八届凉山彝族火把节暨夏季清凉凉山游系列活动将在凉山州举行。
2023年8月1日—9月10日,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将举行2023年火把节系列活动。据云南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发布的《关于2023年彝族“火把节”放假安排的通知》,2023年彝族“火把节”时间为8月10日,放假时间定为8月9日、8月10日、8月11日,周末(8月12日、8月13日)正常休息,8月14日收假。

文化轶事
1、据说,很久以前,在哀牢山中有个阿资吾递(彝语,官家头人)在收租派款期间,还要老百姓捐献鹿、麂、熊掌等贡品。有一年,天旱无雨,地里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以草根树皮度曰,因天旱,各种野兽都跑到深山大箐中去了,百姓无法猎到野兽,而给阿资吾递的贡品必须在六月二十二日前交清,如交不清就会被抓去关押或罚做役。万般无奈之下,全村百姓只好集体进深山找猎野兽,这时,阿资吾递派了许多衙役壮丁来索取贡品,因村里无人,衙役壮丁们把村寨抢掠一空。当全寨人回家时,只见家里用具被毁,值钱东西被抢走,怒火在人们胸中燃烧,村寨中有个叫武珍的很有胆略,他立即串联附近许多村寨的青年,在六月二十四日晚上,组成四千多人的队伍揭竿起义,他们前赴后继地围攻衙门。义军在两千只羊角上捆上松明火把,一千义军手执火把,呼喊着,猛攻阿资吾递的衙门,经过一夜奋战,义军终于杀败了衙役,杀死了阿资吾递。彝族人民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每年这一天都举行庆祝仪式,所以,六月二十四日便成为传统的火把节。


2、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巴,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和阿体拉巴比赛摔跤,可是阿体拉巴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招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巴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巴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晩,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此外,黔西、滇东彝族在农历的三月三要过祭山节;云南石屏、元阳、巍山一带的彝族每年要过两次祭龙节,第一次在夏历二月第一个属龙日,第二次在秋收前,称“赔龙”,意为感谢龙王爷的雨露之恩;云南楚雄的彝族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八要举行插花节,以祝愿幸福安康,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广西那坡、云南富宁一带的彝族在农历四月要举办跳弓节,农历三月三为广西隆林彝族的护林节 。


祭山节
四川庙顶藏族民族节日
庙顶藏族认为,山神具有生死繁盛的职能。取悦于他,不仅能保障物质生产的丰收,而且还可以保证家庭人丁兴旺。祭山节是四川庙顶藏族最重大的祭祀活动,又是此地藏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庆祝方式
祭山前
每年农历三月初六祭山之时,由全村各户凑钱买鸡羊,到村寨的神山或作为神庙的雕房之前宰杀。由宗教巫师主持,祭山节在甘肃南部文县博峪藏族是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是日各案杀牛祭山神,祭毕,全寨分食牛肉乞福。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六祭山之时,由全村各户共同凑钱买鸡和羊,到村寨的神山或作为神庙的雕房之前宰杀。祭山活动必须由宗教巫师主持。一个砌得十分整齐的石头堆,代表山神,又称之为“山菩萨”。这种石堆一般高达二米左右,最上一层堆放白石。庙顶藏族的祭山活动通常以家族为单位,而乌拉堡的藏族祭山活动则是全村寨的人共同举行的宗教祭祀活动。在集体的祭山活动结束之后,婚后多年无生育的夫妇,还要专门另备祭品向山神祈祷许愿,乞求生子。三月初六祭山的日子,又被认为是女子结婚后由母方居住转到夫方居住—— “坐家”的黄道吉日。庙顶藏族认为,山神具有生殖繁盛的职能。取悦于它,不仅能保障物质生产的丰收,而且还可以保证家庭人丁兴旺,永世不衰。

祭山后
祭山之后,从农历三月到十月,庄稼收割之前,不许任何人进山采樵,打猪,否则将触怒山神,人们会遭受冰雹和旱灾的惩罚。拉乌堡和庙顶堡的村寨背后均保留了一大片面积广大的神山,公共墓地便安排在神山附近。神山属全寨公有,因是山神所在,所以神山上的树木严禁砍伐,并禁止在神山上割草,放牧。
在嘉绒藏族的汶川草坡各寨,二月十一日也有规模宏大的祭山敬山节庆。在山神节中,以祈求山神保佑庄稼丰收为主要目的。敬山神时,先将柏枝,花椒枝扎成一束,下端分三叉,置于地上,叉内置印的纸经文,即龙达一张,纸四角各堆方形柴块四十九块,枝前陈列青稞面捏成的日、月、星辰,和作牺牲的两只羊。枝旁置石板,中间用五色线束的柏枝(约二寸)一行五束,两旁各置青稞面团和糖果二十五个,又以青稞面制小碟盛蜜糖,都排成五行一列,以象征“五行”之数。然后喇嘛念经,摇响器,将柏枝束燃起,将陈列的供品由上而下,由左而右,依次投火中烧化(先青稞面团,次小柏枝,次糖果小碟)。然后另取花椒枝,挂以花纸,并取一点烧化的灰烬,一同带回,花椒枝插在田中。次晨不饮食,不吸烟,悄悄将灰烬撤在田里,以免虫害。在大小金川藏族的三月中旬或四月十五,即播种后,也到山上敬山神,“熏烟烟”。在举行此节日前,事先各寨各户分半升粮,用核桃壳当升,一升作一石,量五色粮给山神,撒在山上,作为给山神纳粮。同时用柏枝熏烟烟,禳解病虫害。并且把几只羊、猪、鸡放到山上,或养在家不杀。山上也开始封山,熏烟烟宰羊杀鸡敬山神,喇嘛念经敬山神,点一、二斤酥油灯,以后不许砍柴伐木和烧炭;射猪。犯了会起风雪,喇嘛在山界插旗旗。用木头刻咒文,拿菜籽念咒语后放在松香上,对着风雪来的方向,以防止狂风暴雪,菜籽放在手上会跳,能退风雹,除在山上熏烟烟,并各在家念经一天。这个节日忌带白色东西上山。山上已砍倒剥皮的树枝、用枝叶密密盖好。封山各地都有,时间三、四月初一,十二,十五均可。封山后直至秋收后才 “开山”,每家仍出一撮粮,敬献山神,并用小杯量五色粮,给山神上粮。


祭山节在甘肃南部文县博峪藏族是每年的八月十五日。这天,各寨杀牛祭山神,三年一次的全部落聚会杀牛祭山祭天。届时,各户聚粮钱酒食,嘎巴用面做一个高两尺,有长牛角的神“斜角多玛”。神穿纸衣,其四角供有众多的纸剪的羊和鸡。嘎巴念经后,由一位反穿羊皮背心的人捧着多玛和纸剪的鸡羊绕屋三匝。然后,嘎巴颂咒于前,众人助吼于后,将多玛恭送到神山中。在神山前,杀牛献祭毕,全寨分食牛肉乞福。

祭龙节:


因地域等原因,各地举行日期不尽相同,但多半在二月初三、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举行。祭龙分大祭和小祭,小祭即杀猪宰鸡,大祭则宰牛,祭礼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称为“龙头”的老人主持,祭坛设在“龙树下”。各家各户自己置办齐猪、鸡、鸭等祭物,由家中男性前往献祭。祭时停产三日,祭后的第一个午日,各户派一个男性自带酒肉去“龙头”家聚餐,以示谢意。


藏族先民和世界其它地区的先民一样,经过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有过天真烂漫的幻想,独特的思维方式,宇宙构想。其中他们的神灵体系就是建立在对宇宙构想之上的。他们认为整个宇宙分为三层:天上,地上,地下,也即是天界,地界,水界,相应地各个阶层都有神灵统辖,掌管。天界为“赞”神,地界是年神,水界却是龙神,他们共同执掌人世间福禄凶灾,人们对这三类神灵既敬畏,又感激。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民俗事项,节日文化就是突出一例,在“赞”神,年神文化中的节日我们已作了介绍,那么在龙神信仰基础上产生的节日又是什么?无疑祭龙节是最典型的实例。

历史传说
据老人们讲,很早很早以前,拉萨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湖泊。那时,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都会有一个属虎的小孩被扔到湖中央——如今的龙王潭作为龙王爷的祭品。不知过了多少年,一个名叫果卡的国王统治了拉萨(如今拉萨北郊娘热乡的山上仍留有当时果卡国王宫殿的废墟)。有一年,果卡国王对手下的大巨下令道:“今年的四月十五日祭龙日就要来临,你们分头去找一个给龙王做敬供属虎的小男孩”。大臣们遵照果卡国王的旨意四处察访。不久大臣们得知大喇嘛勒巴罗珠身边有一个名叫布穷顿珠的小弟子是属虎的,大臣们按照果卡国王的命令把布穷顿珠带到了王宫。藏历四月十五日那天,果卡国王遵循以往风俗把布穷顿珠扔到了湖中做了龙王的供品。过了很长一个时期,布穷顿珠却突然来到果卡国王的王座面前,并请求果卡国王把心爱的公主嫁给他做妻子。果卡国王看到眼前的一切,既惊奇又不知所措,以为布穷顿珠是神,答应把公主嫁给布穷顿珠做妻子。从此以后,果卡国王颁布新的法令:不再用属虎的孩子扔进湖中做龙王的供品,而用上等食物做为供品扔进湖中。


祭龙王节的传说还有一种说法,那即是如今的龙王潭,过去曾对修建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立了功,为了纪念这一举业,人们对在龙王潭中修建了一座寺庙,称之为“鲁康”。寺庙里供有龙王像,释迦牟尼像,并且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将上等的供品扔进潭内感谢龙王,祭奠龙王,年长月久,相沿成习。在一九三九年以前,原西藏地方的嘎伦们每年藏历四月十五都要来到龙王潭举行扔供品的祭祀。祭祀完毕,他们乘上牛皮船游玩,拉萨及附近的百姓也在这天,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龙王潭,参加一年一度的向湖里扔供品的祭礼。

纳西祭龙


纳西祭龙的祭礼,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被称为“龙头”)主持,祭坛设在“龙树下”,各家各户自己置办猪、鸡、鸭等祭物,由家中的男性前往献祭。祭时停产三日,祭后的第一个午日,各户派一个男性自带酒肉去“龙头”家聚餐,以示谢意。
农历二月初八,是纳西族传统祭龙节,分大祭、小祭。小祭年年举行,大祭则在天灾人祸,或久旱、洪涝、人畜瘟疫时举行。祭龙节也称“二月八”,现已成为纳西族最热闹的节日,尤以三坝白地乡最为热闹,当地纳西族称祭龙节为“朝白水”。节日期间,人们相约来到风景秀丽的白水台,首先杀鸡祭天,祭祀各种神灵,然后进行歌舞表演和赛马。近年来还举行各种形式的东巴舞表演,丰富了节日内容。


西藏拉萨
节日时间: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
盛行地区:西藏拉萨
节日来源:
龙专指布达拉宫北面龙王潭中的龙王。据说很早以前,拉萨是一个很大的湖泊。那时,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有一个属虎的小孩被扔到湖中央祭龙。有一年,高僧勒巴罗珠身边一个名叫布穷顿珠的属虎小弟子被果卡国王投入湖中当了祭品,过了很长时间,布穷顿珠突然来到果卡国王面前,请求国王把公主嫁给他,国王以为布穷顿珠是神,就把女儿嫁给了他,从此,禁止把属虎的孩子扔进湖中作龙王的祭品,而改用上等食物作为供品拥进湖中。
庆祝方式:
这一天,拉萨市民都传经倾城而出去龙王潭,往湖中抛撒佳肴供养龙王,并以划舟、野餐、歌舞来娱悦龙王。


哈尼民族
哈尼民族祭龙节:“祭龙日”是居住在云南红河南岸哀牢山一带的哈尼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二月二日过节这天,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祭龙游寨仪式。走在游行队伍最前的是彩纸糊的龙头,接着是由男女青年簇拥着的由小伙子装扮的姑娘,跟在后面的是哈尼群众。他们敲着鋩锣、牛皮鼓,吹着巴乌,弹着四弦琴在村寨周游。
节日来源有个传说:很久以前,哈尼人从远方迁徙到哀牢山定居时,这里住着个叫奢得阿窝的山魔,它还丰一伙由虎、豹、豺狗修炼成的妖怪陪伴。山魔经常带着一群妖怪化装成人窜到哈尼村寨,毁坏庄稼房屋,咬死人畜,还常常抢去小孩当食物,闹得满寨鸡犬不宁。夭长日久,哈尼人的小孩被山魔害得所剩无几,
眼看就要后继无人。这时,人们委托和山魔有来往的咪谷给奢得阿窝说情,求他不要再来抢小孩。山魔提出每年二月一日送他一个姑娘作媳妇的要求。哈尼人委曲求全,被迫答应了条件,年复一年,哈尼人失去了许多天真活泼的姑娘。有个叫碑娘的寡妇,她有三个孩子,老大日则,老二努戈都是男孩,老三梅霜是个才满16岁的姑娘。
这年轮到她家送姑娘,全家都很伤心,妈妈和两个哥哥怎样都不同意妹妹去送死。随着限期来临,碑娘的几个孩子要求去杀死山魔,为姑娘们报仇。碑娘找乡亲们仔细商量后,于羊日这天,由日则和努嘎装扮成两个漂亮的姑娘,乡亲们抬着酒菜等贡品送往山魔踞的山洞。山魔瞧见人们这年仍然按时执行诺言,并多送来一个姑娘,显得格外高兴,马上打发送贡群众回寨。接着,两个姑娘假装出逗山魔喜欢的样子,摆宴劝他喝酒作乐,故意将其灌醉。待山魔大醉时,他们施展巧计,及时探得山魔致命的秘密。晚上,两个姑娘趁山魔酒醉熟睡之时,迅速拔下它心窝上的白毛。山魔一声惊叫,忽地坐起,可是因它的筋骨已经酥软又马上倒下。姑娘立即拔出随身尖卫,杀死山魔,为哈尼人除掉了祸根。这时,躲在洞口外的乡亲们也里应外合,一举消灭了其它小妖。二旦二日(龙日)早晨,乡亲们听到这个喜讯工敲着牛皮鼓,吹着巴乌,弹起四弦琴,唱起哈尼歌走出寨子,动烈地迎接日则和努嘎两位英雄的胜利归来。以后,为了永远庆祝两个英雄为民除害的重大胜利,哈尼人便在龙日这天,选两个小伙子装扮成姑娘,在乡亲们的簇拥下,敲锣打鼓,游村串寨,后演变为节日,一直流传到如今。


壮族祭龙
壮族“祭龙节”是马关壮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一至初三举行。农历二月初一,各个壮族村寨都要祭“龙神”,壮族通称“弄遮”、“弄处”。
二月初一这天清早,每户出一男长者,先到村外龙山举行祭祀,求龙神保护农事,风调雨顺,万物丰登。其法为在龙山内选定一棵树干高直、树叶茂盛的大树为祭祀对象,并在草丛中挑选未被践踏过的新鲜茅草搓成绳索,将大树围拢打结,在树脚搭一新台,把猪宰了切成块,摊开芭蕉叶,盛上五碗红糯米饭,放上五堆生猪肉、五双筷、五杯酒、一只银镯,摆设齐备后,主祭者念诵经文,化钱三拜九叩。集体祭祀结束,各户分回一份猪肉,在门外搭好的新台再敬祭一番,但老者在门外祭祀时,其余家人关门在屋里静候,待长者祭祀完毕,方许回屋备餐。
初二、初三两天主要是祭本村的“农神”和“社穆神”。在“老人厅”或“土地庙”内主要是敬奉本村古代第一个开发者、为本村带来第一颗五谷的王和保佑本村的“土地神”。“祭龙”分大祭和小祭,小祭即杀猪宰鸡,大祭则宰牛。一般是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村2户轮流组织,负担祭日所需要的费用和食物。有的村寨在祭龙期间还舞龙,举家备清水一盆,当“龙”从门前经过,即将水泼龙身,龙身泼湿,才显见风调雨顺。 [1]


彝族祭龙
石屏花腰彝祭龙节,石屏县大山深处,生活着一支人口极少的彝族支系:尼苏。千百年来,他们穿着手工刺绣的衣服,喝着自家酿造的麦子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欢快的歌舞,他们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充满对英雄的崇拜。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马日,就是尼苏人为纪念英雄阿龙而举行的祭龙节,
山坡上的“小布达拉宫”。石屏,哨冲,水瓜冲。田野里金黄的油菜花开得正艳,砍来的青松树立在村口,各色彩旗在松树上飘扬。村民们身着盛装忙碌着手上的活计,孩子欢快地在土场上玩耍,小伙弹起了四弦,一身艳装的花腰彝姑娘,站在村口。她们手抬竹筒酒,热情的祝酒歌唱了一遍又一遍:远方的客人,喝上一杯自家酿的麦子酒吧。
这里是一个典型的花腰彝聚居地。村子里居住的村民大部分是花腰彝。花腰彝的民居,是彝族地区特有的土掌房。村里的土掌房依山而建,远远看去,仿佛一个缩小的布达拉宫。许多到这里参观考察花腰彝文化的人,形象地把它叫做“小布达拉宫”。小村周围绿树环绕,村内还保留有光绪年间建盖的寨门。村里人告诉我们,很多年前,水瓜冲整个村寨是用围墙围起来的,前后有两个寨门,天一黑,便要关寨门。村里所有的路,都用不规则的沙石铺就,各家各户的猪鸡牛等家禽家畜,悠闲地散着步。阳光洒在凸凹的石块上,让人顿时有了亲切感。抬头看土掌房,墙壁是用土砌起来的,而屋顶则用土夯筑而成,泥土中再掺杂一些松毛或者蕨菜干,以增加泥土的黏度。土掌房的屋顶很结实,上面可以晾晒谷物等,而整个村子的土掌房的屋顶几乎家家相连,随便上到哪一家的屋顶上,可以直接或顺着梯子走上其他人家的屋顶,走遍全村。除了采光弱外,冬暖夏凉是土掌房的一大优点。

汉族祭龙
端午节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这一天,主要有赛龙舟、祭龙、吃粽子、挂艾草、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活动 [2] 。
祭龙队伍
2月10日,春节过后的第一个马日,张罗了一个月的花腰彝人,迎来了第一个“祭龙日”(彝语称“咪嘎好”)。午饭后,一切早已就绪的花腰彝人,准备出发了。鞭炮声一响,由水瓜冲、
莫测甸、水瓜冲上寨、坡龙山脚四个村的祭祀队伍,从水瓜冲村口顺着田间土路出发了。在他们的祭龙队伍里,走在最前面的,是彩旗队,随后跟着一群手举龙头、斧头、镰刀等木雕的小男孩。几个身着戏服、头戴面具的男孩子,扮成孙悟空、猪八戒和一些动物,他们在村里老人的示意下,边走边追逐嬉闹。大人也有扮相,不过他们扮演的角色,有一部分似乎来自汉文化。比如“老叟钓鱼”、“蚌壳精舞”。
老人们用彩纸裱糊的龙轿、香案,在这支色彩斑斓的队伍中格外显眼。每副龙轿由两个人抬,抬轿人叫做“龙子”,是从当年立春之前结婚的成年男子中挑选出来的。龙轿后,几位穿着长袍马褂的老人,神色严肃地行走着。他们是村中选出的“长老”,长老每个人手里都提一个提篮,篮中装满香烟茶酒和糖果。一队脸上涂满油彩的小伙子,头上扎了一朵大红花,身穿彝家小褂,背上还插着羽毛、小旗。奇怪的是,他们的小旗上竟然写着关羽。虎虎生威的小伙们,被称为武士和将军,他们一路走,一路舞熗弄棒,表演武艺。身着艳装的妇女,谦和地走在队伍后面。她们用彝语唱着古老的歌曲,调子听起来不比平常,有一种严肃的意味。
祭龙仪式
鞭炮声中,数百人组成的迎龙队伍,浩浩荡荡地沿着进村的公路向前走,每行一段,就要停下来表演。山坡上、田野间,站满了观看的人群。龙树就在水瓜冲村尾,但“迎龙”必须顺着村子对面的乡间公路,绕村子半圈。“迎龙”的过程大约用了两三个小时,在这一段路途中,凌晨就外出“偷取”清泉水、到龙潭清洗神石的“龙若”们,回到了队伍中,并把“龙福”(两颗常年供奉在龙宫中的大鹅卵石)捧入“龙轿”中。离龙树还有两三百米的地方,热闹的队伍停了下来。在一座小桥上,男子们围成一圈,女性被隔在外围,毕摩主持选出了最先进入祭龙场地的村寨。


喧天的鼓乐声和鞭炮声中,记者和所有的女性被拦了下来,安排从路旁的一条田间小道上返回村寨。惊异中,女记者被告知,这是祖先留下的规矩,女性不能进入祭龙现场,就算村中的女性也一辈子都不能走到“龙树”下。夕阳下,田野里的油菜花绚烂无比,行走其间的花腰彝妇女更加妖娆妩媚。而不远处的那片树林,在炊烟中显得无比的神秘村旁茂密的树林里,一棵被称为“龙神树”的柏树,就掩映在树林间。这棵龙神树有脸盆那么大,枝干笔直,树叶繁茂。听老人讲,祖先最先供奉的龙神树,非常粗大,要两三个人手拉手才能环抱过来。可惜在1958年被砍掉了。如今这棵,是后来寻找到的,除了一些神秘的占卜外,还要看它长得好不好,干不干净,有没有鸟雀在上面做窝。林间还有一座供奉着“龙福”的小小碑亭,这座碑亭和土地庙一般大小,碑亭里画有一条龙和一只虎,栩栩如生。祭龙仪式就设在碑亭前,碑亭前有一小块空地,铺着碧绿的松针。


祭龙开始时,老人们先把两颗“龙福”从龙轿中取出,放入碑亭。在这个过程中,老人们对这两颗“龙福”非常敬畏。接下来就是祭拜了,老人们把带来的食品从篮子里拿出来,供在碑亭前的松针上,然后点上香烛,整个林间萦绕着香气。老人们依次向碑亭里供奉着的“龙福”祭酒,然后跪拜。在“龙福”前,老人们神情庄重,每个人都显得很虔诚。后来,村长告诉我们,在祭龙前,要杀一头猪作为祭品,祭龙仪式结束后,猪肉按村子里的户数平均分配,每一份配上用猪血染红的饭团和一把用花腰彝人的图腾崇拜物马缨花树削制而成的木刀(意为驱魔避邪的武器),送到每一户人家,称之为分龙肉。分到各家的“龙肉”会被留到撒秧苗时,祭献秧田。

神话传说
英雄阿龙的神话传说,在彝语中,祭龙称“咪嘎好”,事实上,祭龙就是纪念传说中彝族一位名叫阿龙的英雄。传说中的阿龙,是一位武功出众的英雄。他有六件宝物:铁锤、铜镜、铁扫帚、铁马鞭、飞马、彝书,十分了得。他以自己的武功高强,保护山村,保护人民。那时有七个妖魔变成美女,到处残害彝民,闹得彝家山村鸡犬不宁。阿龙决心为民除害,他带着六件宝物,告别乡亲,来到妖魔住的洞口,与群妖血战,终于把七个妖魔一一杀死。这七个妖魔到地府告状,说阿龙平白无故害了他们。阎王听信一面之词,盗走宝物,把阿龙宰割,还把他的头、手、脚、腰、心脏各丢朝一方。阿龙的头发变成了森林,心变成石头,腰身变成土地,脚、手变成飞禽走兽,这样使彝家有了森林、石头、土地,人们垦殖为业,渐渐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为纪念牺牲自己、为民造福的阿龙,人们每年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沿袭成俗。


崇拜老虎的花腰彝,彝族是一个古老、优秀的民族,有上百个支系。其中古羌后裔彝族尼苏支系,因妇女的服饰以红色和黑色为主色调,色彩艳丽、纹饰精美,腰带上的绣饰格外精美而被人们美誉为“花腰彝”。全世界花腰彝人口仅有3万多,在石屏的北部山区,世代生活着2万多人,那里的花腰彝,还保留着古朴传统的生活方式。他们聚居的地方,离县城有80公里,一路上,群峰浩荡,深谷腾雾,远远近近的山腰上,坐落着一个个小小的村庄。但我们要去的水瓜冲,却是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坝子里。在整个祭龙过程中,我们一直在队伍里问来问去,那些稀奇古怪的祭祀用品,武士脸上奇特的油彩等等,在这个古老的民族眼中,都有着深刻的含义。他们虔诚地祭拜着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阿龙,希望这位化身山川河流的祖先,能给他们带来一年的好运,让庄稼丰硕,人畜健康。我仔细观察过祭龙队伍中的各种扮相和油彩,花腰彝在祭龙的同时,没有忘记他们的图腾:老虎。武士的脸谱虽然看起来花里胡哨,但几乎每一个人的额头上,都画了一个“王”字。事实上,“祭龙”是彝族人民道德自律的一个标准,参加祭祀活动的男子为数不多,几乎都是世代“清白”、道德品行俱佳的人。那些犯了错误的,离过婚的男子,是没有资格去观看的。在那片杜绝女性造访的“神林”里,供奉着什么?它神秘而神圣。不止女性,村寨里还有四十多岁的男子,从没有踏进过“神林”一步。就连年幼的孩子,也没有谁会到村边的“神林”去玩。在整个采访中,人们对祖先阿龙的崇拜,溢于言表,对神树、神石的敬畏,更是毕恭毕敬。村里的毕摩带着一支队伍,一家一户去诵经、唱花灯。鞭炮声里,人们唱着数百年的歌曲,重复着上千年的动作。

祭龙体验
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是滇东南壮家的祭龙节。二月三十这天,应壮族朋友李祥的邀请,来到距县城 30 公里的壮乡普者黑景区革雷瀑布景点革雷村过节。踏进友人的家,便有一股浓烈的香扑鼻而来,寻香而去,只见友妻站在灶前煎祭龙粑,见习期我进来,友妻笑眯眯地递给我一个木凳,我未落座面前就落下了一把筛子,还没有等我反应过来,啪一块薄如纸,圆如月,黑如墨的龙粑被扔进了筛子里。吃粑,尝尝壮家的祭龙粑。友妻满脸挂着笑。面对这黑不溜秋的粑,我不知如何是好友妻看着我笑。李祥告诉我,这黑色的粑,是祭龙粑中味道貌岸然最好的粑,吃过的人,首先就要捡它吃呢。经朋介绍,我才知道,祭龙的前一天,壮家人都要煎一大瓦缸祭龙粑,其粑采用黄姜、火草、狗屁滕、茨菇、绿豆等十多训植物叶、根、果汁配以上好的糯米面煎制而成,所以有白、绿、紫等多种颜色,这黑得不堪入目的就是用狗屁滕汁配制的,它非旦没有狗屁味,反而酥软香甜,味居各色粑之上。朋友这样说,我才放胆去吃,果真好吃。


第二天,天才麻麻亮,就听村里管事的喊:拉猪罗,拉猪罗。起床后,见八九个人挑着一头 400 斤重的大肥猪往村头去。友人说:这是去祭龙山了,旦凡壮族村寨祭龙节一到,都城要在村头的大龙树下杀一大肥猪祭奠。因为好奇,我来到龙山上,只见习这些人,在一棵硕大的树前点了香,一老者口中念念有词。接着人们把猪杀了,取下头,连同三摞祭龙粑置放在树前,然后烧了香纸,纷纷磕了头。接着把猪肉解小,
分成无数份堆,每堆都有猪头肉,并且每堆都有一小枝那龙树叶。每户人家取了一小堆肉,拿了那小树枝回了家,把树叶放置在供桌上,早晚磕头祭奠。见习期了这些情景,我很纳闷,李祥于是给我说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一个壮族村了里有个叫布骆驼的人,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依天,二儿子依地,三儿子依龙。大儿子懒做活,二儿子漂游浪荡,只有三儿子勤劳朴实。父亲早逝,阿咪领着依龙强布打鱼。一天,依龙在河里捉到一条红鲤鱼,拿手回家后放进水缸里养着。阿咪依旧织布,依旧打鱼,不知过了多少日子。有一天,阿咪发现她织的布多了起来,有时娘两面三刀都上山了,回家来饭菜被煮了,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大儿子二儿子早出外不在家,大门锁着,娘儿两非常奇怪。一天晚上,依躲在楼上想看个究竟。试行深人静的时候,只见水缸里走出来一个貌若天仙的姑娘。姑娘在堂屋心里舒展了一下腰身,就坐到织布机前强起了布。依龙赶忙去拉着姑娘问:你是谁?姑娘一惊,已知不能走脱,便说:我是龙王的女儿,因为贪玩误入河道被你捉来,为感激你母子……依龙立及叫醒了妈咪。阿咪听了儿子的述说,拉着姑娘的手要她做儿媳妇。龙女答应了。成婚后,天旱无雨,一年、两年滴雨不下,河水干了,大地裂开了。龙女说:要得雨只有去求龙王父亲了。村民一致恳求依龙跟龙女去求雨。依龙和龙女不到龙宫,龙王见习期失踪的龙女回来了,又带来了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婿,龙王很高兴,听说人间大旱,龙王即命布雨神布雨,龙女和依龙告别龙王龙母回到村里。这时候倾盆大雨下个不停,山河咆哮了。龙女又跑回龙宫责问龙王,龙王查问,知是布雨龙恋着龙女,龙女又嫁了依龙,便从中捣了鬼。龙王一怒之下斩了布雨龙另派了行雨龙。雨停了,可依龙被套大水冲走了,水落时尸体挂在村脚一棵大树上,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一第一个属龙日。为纪念依龙,也为祭龙求雨,后人就确定这一天为祭龙节,有的提前一天祭,即属龙日祭龙。祭龙这一天,壮家男男女女,不准做活,不准打伞戴帽子,然而,少男少女们却无拘无束地唱姑娘。满田野里,满山坡上,一对一对,坐着的站着的,行走着的,有的细语轻歌,有的携手慢步,实可谓一道壮乡独特亮丽的风景哟。


插花节
插花节是颇具特色的彝族传统节日,以云南省大姚县政府举办的节庆活动尤为隆重盛大,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当地彝族群众把从山中采回马樱花等鲜花,插在房门、农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在昙华山中欢聚一起唱歌跳舞,举行祭花活动,并且互相插戴马樱花,表示美好祝愿,祈祷人寿年丰。另外,布朗族插花节即泼水节。

节日介绍
农历二月八日,人们摘来各色鲜花,编扎成花团锦簇的牌坊、花棚,象征吉祥如意;在房前田间和牛羊上插花,祈愿美好;人们也互相插花,寄托和顺安康,情长意远的祝福。林下花间,男女老少和着芦笙围成圆圈“打歌”,青年情侣则相偎而歌,欢声笑语。
插花节的来历说法很多,流传最广的是咪依鲁传说。相传咪依鲁是位聪明美丽的彝族姑娘,为使众姐妹免遭恶霸凌辱,假意身许,在婚礼上与恶霸共饮放有马缨花的毒酒,牺牲自己,为民除害。为此,每年马缨花开花之时,彝族就要举行盛大的插花节,纪念美丽善良的咪依鲁。

节日由来
很久以前,整个世界洪水连天,淹没了土地,世界上只剩下了两兄妹,他们躲在一个大葫芦里,葫芦口用蜡封住。这个葫芦在洪水中漂流了许多天,也不知漂到什么地方。有一天,洪水开始退了,露出了山头,树梢。这个葫芦落到一棵大树丫杈上。老鹰在山头飞翔,它听到葫芦里的声音,那是人种在里面啊!老鹰把葫芦抓了起来,把它放在山顶上。现在葫芦细着腰,那是当年老鹰抓成的。耗子从地下钻出来,他听到葫芦里的声音,这是人种在里面。耗子啃着蜡,把蜡啃通了,葫芦里出现一股光芒。兄妹俩顺着光爬了出来。在荒凉的世界上,只剩下他们了。


金龟老人来到兄妹面前说:“为了传人种,只有你们结为夫妻了。”兄妹俩回答说:“一个父母生的,怎么能够成亲?”金龟老人吩咐说:“人种只有你们两人,你们一定要成亲。”兄妹二人很为难,哥哥想了一个注意,说:“我们俩各在一方烧一炷香,问问天公地神,如果香烟升起来绕在一起,我们才能成亲。”结果,香烟升起来,真的绕在了一起,但是妹妹坚持不肯成亲,哥哥又说:“我们两人各在山头滚磨,如果两盘磨拢在一起合起来,我们才能成亲。”他们又按照这样办了,结果两盘磨不偏不倚合拢在一起。那是,妹妹仍旧不肯成亲。妹妹说:“我们在滚一次簸箕,如果两个簸箕不偏不歪,面对面合在一起,才能成亲。”结果两个簸箕果然合在一起了。金龟老人说:“你们还有什么可说,就成亲吧。”妹妹再试也没有用,又说道:“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 为证,怎么能够成亲。”金龟老人回答说:“这阵人烟已经灭绝,那里找人?你看那棵松树就是你的父亲,那棵万年青就是你的母亲,那边那棵梅树就是你们的媒人。你们就成亲吧。”兄妹俩再也坚持不住,为了传下人种,他们终于结成了夫妻。 过了十二个月,妹妹有了身孕,生了一胎,可惜不成人形,是个肉团。怎么办?妹妹埋怨哥哥,哥哥埋怨金龟老人。这时金龟老人又出现了,他笑嘻嘻地前来向兄妹俩贺喜:“你们已经产下人种了。”说罢,抽出宝剑,一剑劈开肉团,出现五十个童男,五十个童女。那一张包着人种的肉皮还流着血呢,金龟老人用剑一挑,甩在旁边的一棵小树上,从此这棵树就开出了红彤彤的马缨花。这天正是农历二月初八。 五十个童男童女出生以后,妹妹一个人怎么哺育这些孩子呢?这时,飞禽走兽都来帮忙,它们把孩子一个个都领走了。我们彝族就是野马奶喂大的,所以我们彝族现在不吃马肉。五十个童男童女长大后相互婚配,就是今天彝族、汉族、苗族、回族、藏族、白族、傣族等几十个民族。各个民族都是同一个父母的后代。 五十个童男童女长大后,找不到自己的爹娘,就一齐出发寻找。 他们遇到的第一件东西是土蜂,他们问道:“土蜂弟弟,你看见我们的爹娘了吗?”土蜂嗡嗡地飞来飞去,不理睬人,有一个人用树枝把它打下来,腰也断了。另一个人又把它拾起来,用马尾系好让它飞去。从此,土蜂成了细腰杆,见人就叮。


第二次遇到的是松树,他们问道:“松树爷爷,我们的爹娘那里去了?”松树不耐烦地回答:“我没有看见,什么爹娘,我肩膀倒下来就把他们压死了。”人们说:“好,等人丁兴旺起来,你长一棵就砍一棵。”所以,今天造房子都用松树。


第三次遇到的是棕树。人们问道:“棕树哥哥,你看见我们的爹娘了吗?”棕树回答:“没看见,要是看见,就剥了他们的皮。”人们说:“哼,有一天人多起来,肯定要剥你的皮。”所以,现在每年都要剥一层棕树的皮。 人们又继续向前走,遇到一棵罗汉杉,人们问道:“罗汉杉大哥,可见我们的爹娘?”罗汉杉回答说:“刚才还在这里乘凉呢!”人们高兴起来,爹娘找到了,人们感谢罗汉杉说:“谢谢你,将来你断了枝,被砍倒了,根还会再发起来。”因此,现在即使罗汉杉只剩下一点仍旧会再发芽。 人们又继续向前走,遇到一个小蜜蜂,人们问道:“小蜜蜂,你可看见我们的爹娘?”蜜蜂说:“刚从那个丫口过去。”人们高兴地说:“好心的蜜蜂,今后人们繁衍起来,你就同人们一起住吧。”蜜蜂回答说:“那太好了,如果我能和人一起居住,我每年还要给人上一点粮呢。”所以,现在每年人们要割一次蜂蜜。 人们追到水塘边,遇到一棵杨柳,问道:“杨柳姐姐,可见到我们的爹娘?”杨柳回答:“看见了,刚才还吃水。”人们兴奋地说:“好心的杨柳,你一定会有好结果,处处生根发芽。”从此,杨柳树十分好栽,怎么插都能活。


人们又不停脚的往前赶,可惜始终没有遇见他们的爹娘,只是在山坡上看见了遍山红彤彤的马缨花,他们就在开满马缨花的地方定居下来。 每逢农历二月初八,是我们彝族的节日。这一天,男女老幼一齐跳舞,唱山歌,还要杀鸡煮肉庆贺,把,马缨花插到各处,这就是马缨花节的来历。

故事传说
咪依鲁是昙华山区彝民崇敬的姑娘,民间广泛流传着关于她的悲壮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昙华山出了个名叫咪依鲁的姑娘,她长得像鲜花一样美丽,她会唱很多彝家调子,她绣的花草鸟兽都活灵活现的。一天,她在山上放羊遇到了恶狼,幸得青年猎人查列若及时赶到,打死了恶狼,救了羊群。咪依鲁感激他的救助,便摘下一朵白色的马缨花送给查列若。猎人接花后,又把这朵花插在咪依鲁头上。他们两人从此相爱了。
且说当时昙华山住着一个残暴的土司,他早对咪依鲁垂涎三尺,意欲霸占她,但遭到姑娘的拒绝。当他得知咪依鲁和查列若相爱后,更是气急败坏。于是、他设下毒计,让人修建了一座“天仙园”谎称请来仙女教姑娘们织布绣花。实际上,姑娘一进入“天仙园”就会被他糟踏摧残。就在咪依鲁和查列若订亲这天,土司派人告诉她母亲:“天仙园”选中了咪依鲁,必须在三天之内送去。
咪依鲁知道后,她不愿出逃,连累父母亲。第三天——农历二月初八,她打定了主意,含泪告别了父母,从山上采来一朵白花戴在头上,便只身一人上“天仙园”去了。


到了“天仙园”,她悄悄摘下头上的白花,泡进酒杯里,然后端着酒杯对土司说:“老爷,为了你我恩爱到底,咱俩就一同喝干这碗花酒吧!”说完,咪依鲁自己先喝了两口,土司一听,高兴得骨头都酥了,乐得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不一会,两人都被毒死了。原来,这种花含有剧毒。聪明的咪依鲁为了除掉残暴的土司,保护彝家姐妹不再被糟踏,她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查列若从山上打猎回来,听说咪依鲁进了“天仙园”,怒火难按。他在自己身上绑了七把快刀,手持弓箭,朝“天仙园”冲去。土司的家丁见状吓得东躲西藏。查列若终于找到了死去的咪依鲁,他悲愤欲绝抱着她走出“天仙园”,来到昙华山。他边走边哭边呼唤着咪依鲁的名字。他哭干了泪水,两眼流出鲜血,鲜血一滴滴地把昙华山上的马缨花染红了。从此,昙华山春天开放的马缨花变成了血红色。
这天是二月初八,从此昙华山的彝家人就把这一天定为盛大的节日,以表示对咪依鲁的纪念。由于当日咪依鲁是头插鲜花为民除暴的,彝民便把这视为驱邪纳吉的象征,遂有了头插鲜花和互相插花以祝福吉祥的习俗。


插花节还是青年男女结交择偶的好机会。他们在对调子和跳舞中结识后,便成双成对地悄悄进入林中树下,互相插花和倾诉爱慕之情。不过,正如当地谚语说的“插花自由,爱花自愿”,如果姑娘看上了小伙子,就让他把花插在头上,并回插一朵花;倘若姑娘躲躲闪闪,不让插花,那是她还没拿定主意。这时,小伙子就该知趣
与相互祝福,把花插到头帕上不同,当姑娘回花给小伙子时,必须将花儿插到他的衣襟上。别的姑娘一看,知道他已经有了心上人,便不再追求他了。原来,插花还是彝族姑娘求爱择偶的标志呢。
节日习俗
插花节是颇具特色的彝族传统节日,以云南省大姚县昙华山区的节庆活动尤为隆重盛大,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当地彝族群众把从山中采回马樱花等鲜花,插在房门、农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在昙华山中欢聚一起唱歌跳舞,举行祭花活动,并且互相插戴马缨花,表示美好祝愿,祈祷人寿年丰。
节日这一天,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背上竹箩上山采花。只见满山是人,遍岭是歌。人们把采回来的鲜花插在门口、窗户和房子周围。在山寨的一些主要通道上搭起彩棚,上面也插满鲜花,整个彝家山寨就像一个花的世界。这一天,人们还要给牛头上插上马缨花,用盐水给牛洗口,然后将牛赶上山,跟着牛群在马缨花树旁跳舞唱歌,尽情娱乐。汇集到这里的人们,都头载鲜花,并通过互相插花表示祝贺,以求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生活美好。


插花节这一天,家家都要杀鸡宰羊,舂糯米粑粑,做荞面饼,沾着蜂蜜吃。各家邀客饮酒,共叙友情。入夜,村寨里、山坡上燃起一堆堆篝火,随着一阵阵欢乐的芦笙声,人们开始跳舞唱歌。青年男女手拉手围着篝火尽情地唱跳,上了年纪的人则蹲在大树下的火塘边,吸着辣烟,喝着包谷酒,吃着鲜美的煮羊肉,畅谈古今,表达他们节日的喜悦之情。


插花节也是青年们爱情的节日。这一天,许多钟情的男女以插花为订婚礼。小伙子把一朵朵鲜艳的山茶花插在姑娘的包头上,姑娘把一朵朵马缨花插在小伙子吹着的芦笙上,互相表示真挚的爱情。他们边插花边唱歌,一唱一答,一歌未落,一歌又起,飘荡在花间林下,充满诗情画意。
每年的这一天,彝族人不管男女老少,通通都会在大清早爬上昙华山,采来各种颜色的马缨花、杜鹃花和迎春花,然后聚集在草地上用采来的花搭起两道花门,花棚,并由巫师“毕摩”主持祭奠马缨花的仪式。


祭仪结束后,人们背着装满鲜花的竹篓回家去,开始了插花活动。他们先扛来梯子,把花枝插到屋檐、门楣和窗户框上,再往室内的床头、案桌、箱柜插上花儿。当地俗信认为,这天插了鲜花便能吉祥如意。于是,人们互相插花为贺:孩子向父母亲,年青人给老人的头帕插上红杜鹃,祝福健廉长寿;长者给晚辈和孩子头上插花,祝愿吉祥幸福……


村民们这天还要在村口寨门搭起插满鲜花的花牌坊,既用艳丽的花儿把村寨装饰得喜气洋洋,迎接进寨的宾客,又祝福村民团结,寨子安宁。对老农来说,他们当然不会忘记劳苦功高的耕牛、驮马和羊群。于是,他们以感激之情把花枝拴挂在牛角、马头和羊角上。有的人还给田间地头、果园树权以及路边桥头等各处都插挂鲜花,以祈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林茂粮丰,行旅平安。于是,每到这天,昙华山区村寨的里里外外,到处鲜花耀眼,喜气洋洋,令人赏心悦目。


节日的高潮是当天下午在昙华山坡上举行的插花会。方圆几百里的彝族群众穿过花门,聚集在大草坪上。他们人人身穿节日盛装,特别是那些年轻姑娘们,更是衣饰华丽:她们头系花头帕,身穿绣花镶边的左袄衣,腰束花围裙,脚登绣花鞋,再手持一两束鲜花,真是花团锦簇,分外喜人。
吹过开场号之后,一队彝族小伙子进场跳“耍花龙”,他们舞步豪迈,舞姿刚健,博得阵阵掌声。接着,一群男女青年进场。他们围成圆圈,小伙子吹起芦签,姑娘们跳起了传统的插花舞……当剧团演出歌舞剧《咪依鲁》时,女主角一登场亮相,四周观众纷纷把花束抛入场地,欢呼雷动,向咪依鲁 (彝语称马缨花为咪依鲁,也称象马缨花一样美丽的姑娘为咪依鲁)表示诚挚的祝福和敬礼。


布朗族插花节

泼水节
布朗族插花节,即泼水节。农历清明节后10天。节前,各家杀猪,炸“烤蚌”。节日当天早饭后,全寨青年男女穿戴—新,敲着蜂桶鼓、象脚鼓,排队到江边,姑娘们以碗盛沙,到佛寺前空场上堆放,插上鲜花。全村老幼围着沙堆,跟在象脚鼓、蜂桶鼓队后面跳舞,几圈之后,由鼓队引导,在全村各通道跳舞,庆祝活动要持续5~7天。插花节期间,还有“洗佛”的活动。关门节、开门节,与傣族同。春节,时间与汉族春节同,停止生产,打秋千,打陀螺。节日期间,制作丰盛的食品佳肴。
节日活动
双江县班丙区大南质乡的布朗族,每年农历二月八日过插花节,为时一天。届时,全寨妇女手持旗幡,列队上山采花。采来鲜花后,她们把花插在寨心早已竖好的一棵花树上,树上挂满纸条纸幡。全寨人围着花树,在蜂桶鼓、象脚鼓、锣、芒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打着肩,挑起欢乐的舞蹈。妇女们一边跳,一边向花树撒爆米花。围着花树跳过一阵后,大家手牵着手,边跳边绕行村寨,表示村寨的团结和兴旺。跳完舞蹈,姑娘小伙们弹着牛腿琴,吹着“咪萧”和口弦,到临近的村寨串寨,找伴侣,他们谈情说爱。

婚恋


彝族婚姻的特点是同族内婚、家支外婚、等级内婚、姑舅表优先婚和姨表禁婚。这一特点在凉山彝族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新中国成立前若异族通婚,按习惯法要处死或逐出家族。严禁家支内婚,同宗、同姓通婚视为乱伦,违者处以死刑。严格执行等级内婚,统治阶级的兹莫和诺合与被统治阶级的曲诺、阿加、呷西之间,禁止通婚,婚外性关系也在严禁之列,违者均要处死。曲诺和阿加不通婚,但限制没有前者严格,主要区别在于彝族后裔和非彝族后裔之间,如彝族曲诺与非彝族后裔通婚或发生性关系,一些地区会被处死,多数地区是以降低其等级作为处罚。彝族传统婚姻中有转房习俗,有生育能力的妇女丈夫去世后,子女又尚未成年,则须转嫁给死者的同胞兄弟或近亲叔侄。如彝族家中无子嗣,家支内部有权分配其财产,称为“吃绝业”。新中国成立后,同族内婚和等级内婚的限制已被打破,彝族青年男女以感情为基础自由恋爱,出现了跨族别婚、跨等级婚、跨国界婚。


一夫一妻制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形态。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各地彝族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也存在少数土司和诺合一夫多妻,一般家庭因转房或无嗣纳妾而造成的一夫多妻现象,极少数地区还保留有夫兄弟婚和妻姊妹婚残余。彝族家庭以父权为核心,在彝族家庭中,实行父子联名制和财产父系继承的原则,儿子婚后即另立门户,只有幼子婚后与父母同住。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十分低下,只有家政的支配权,没有参与财产分配的权利,也不能参加重要的社交活动。男子是一家之主,拥有家产决定权和子女婚姻决定权。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现象得到改变,妇女地位逐渐提高,男女平等的意识已深入到彝族家庭。
彝族的婚礼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泼水、抹黑脸、哭嫁、新娘婚前禁食、婚后“坐家”等。彝族男女婚前要举行订婚仪式,订婚时要先取吉兆合婚,男女双方各杀一头猪,取胆、胰观看,以胆色澄黄、胰大直肥为吉,若胰脏卷曲则为凶,表示不能相配。婚期根据双方出生年月的属相选定,一般都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以后到次年二月这段秋收后的黄金季节举行,最佳日子是在有六颗星与月亮成一平行线的时候,彝族称为“他波”。最佳婚龄是17、19岁。女子如果过了17岁还未出嫁,则要再举行一次成年礼  。

男女青年相识和相恋后,双方都情投意合,称心如意,男方父母就请毕摩选取一吉日,并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就为他们举行婚礼。婚礼举行前几天,姑娘要减饭减水,临出嫁前更是不准吃喝。这种"新娘子饿食饿水"的习俗主要来自彝族"虎妻"的传说,同时也为了避免在迎娶的路上解大小便-彝族认为那样是不吉利的。

民俗传统
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喜气洋洋,亲朋满座。院子中间用树枝搭起一座青棚,棚内彬外披红挂彩,正中摆放着彝家喜神牌位。彝家歌手不断地演唱着富有民族情调的(青棚调),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歌声不停,唢呐声不断。男方家聚亲的队伍来到女方家门前时,要接受女方的兄弟姐妹和同辈青年男女的兄弟姐妹和同辈青年男女的泼水,以示欢迎和庆贺。彝家人认为:泼了水,姑娘到丈夫家后就不会到很远的地方背水,即使天旱也有吃有喝。娶亲的队伍进了女方家门后,在供桌上点上香,磕完头,接着就开始展示带来的礼物,如衣服、鞋子、包头、钱币等。女方也展示姑娘的嫁妆,如:橱柜、箱子、衣物、凳子、被褥、彩电、缝纫机等。这时候,由女方父母请来的歌师开始唱娶亲歌,唱一段,展示一样,且唱到什么就必须展示什么,不然歌师就要用簸箕在娶亲人的头上打三下,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展示完毕后,女方家招待娶亲的人喝水:先喝茶,后喝糖水,称为"先苦后甜",接着摆好香槟,请女方的舅辈来说一些吉利的话,然后打开红盒,给新郎披上两匹红彩带。一切完毕之后,女方家盛宴招待娶亲的人,亲朋好友以及本村本寨的乡亲。席间,新郎要到每一桌先作揖,后敬酒。等所有的客人都吃完饭后,才能娶新娘动身回家。如果路远,女方家会热情地招待娶亲的人住下,第二天再走,当晚,女方家院子里或房外广场上,人们通宵达旦地跳左脚舞。如果路近,当天就可以娶亲回家。当人们进行上述活动的时候,新娘一般在楼上梳妆打扮,作出嫁前的准备。动身之前女方的舅辈带着新郎去女方家祖宗牌位前拜别,新娘则由哥哥或弟弟从楼上背到堂屋门外与新郎一同上路,媒人在后招呼所有女方家的客人去送亲。送亲的队伍以一对年轻夫妇为主,其余的姑娘的同伴或较亲的小辈,他们可以一直送到男方家。

规矩
彝家的规矩,不管路有多远,一律走路,不骑马,不坐轿,如今也有乘坐汽车和拖拉机的,于是,娶亲,送亲的队伍在喇叭和唢呐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背、抬着令人眼共缭乱的嫁妆,浩浩荡荡地向男方家出发了。一路上,人们还弹月琴,唱山歌,跳左脚舞,热闹非凡。




娶亲队伍回到新郎家门口,要燃放大火炮和鞭炮,请毕摩念头进亲经,然后新娘在手持两枝火把的少女陪同下,走进大门并一直走到洞房中床上坐下。这时,一中年妇女主持,主新郎新娘喝交杯酒。然后新郎走出洞房,来自女方家的女宾则陪着新郎留在房中,按传统习俗,晚饭时,新娘一天不得吃两家饭,由陪娘把女方带来的饭菜热了给新娘,并邀约新朗陪着吃。接着,男方家大宴宾客,之后,在青棚院心中烧一堆火,在家围着火堆弹弦子、唱调子、跳左脚舞,这时,新郎和新娘也参加到跳舞的行列中,大家围成圆圈,尽情地唱和跳,且往往跳到天亮。




天亮后,新娘去挑两担水到厨房里,同时在灶里烧一把火,表示新娘已经开始在新郎家烧火做饭,从此就在新郎家生活了。这一天,新朗家还要宴请宾客,宾客大多是本氏族内的人,外来客人已经走了,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的时间一般为四五天,新娘即回到夫家来生活,个别地方有回娘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这就要看当地的风俗了。

抢婚
滇西北和滇南等地的彝族,还保留有抢婚的习俗。所谓抢婚。其实都是男女双方愿意、父母同意、媒人说好了的,抢婚只是一种娶嫁的形式。在滇西北地区,男方肖出的人一边给女方家送彩礼,一边用毡子强行把姑娘裹走。这时女方家的人可以用假打的方式对付男方来抢婚的人,并把黑黑的锅灰打在抢婚者的脸上。当把姑娘抢回男方家时,抢氏的人们一个个锅灰满面,黑不溜秋的,常逗得宾客开怀大笑。在滇南等地,抢婚的地点、时间都是事先约好了的,往往姑娘在田里劳动、在村边割草或背柴回家的路上被抢走了。抢到的姑娘直接被领到男方家的堂屋。按当地彝族的风俗,女子到了男方家堂屋,就意识着正式缔结婚关系了,就不能再跑了。不管用什么形式抢亲,把姑娘抢到新郎家后,都要按当地彝族的习俗,举行婚礼,并宴请宾客。对于抢婚。彝族人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表示姑娘不是嫁不掉才送去的。

背篓好柴送女家


彝族支系拉乌人结婚是既简便又节约的。男女情投意合,两人相约一起到山上各砍一背篓好柴双双背到女家,女方父母就知道小伙子是自己的女婿了。老人便笑脸相迎,不过招待的仍是家常便饭。男的白天帮助女家搞生产,夜里在女家住。一两天后,双双又到男家落宿,男家的父母也知道这姑娘是自己的儿媳。来年生儿育女,两人才背着孩子,备少量酒肉一起到女家,夫妻关系就此固定下来。这是名副其实的“自由结婚”。若夫妻感情一旦破裂,往往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嘲笑,所以离婚并不常见。万一夫妻实在不能相处,离婚也很简单,两人带着小锤和铁钻在村外找一个大石头各钻一划,成一个“十”字,表示以石为证,夫妻关系就此结束。


花腰带送情郎


每逢欢乐的“火把节”、“尼遮西节”(腊月二十四)或热闹的赶街天,彝族小伙子都要把洁白的衬衣塞进蓝靛染成的青布裤子里,勒上一条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着花朵、蝴蝶、小鸟的花腰带,表示自己已有了合心意的情人。

花腰带----爱情的信物,没有情人的小伙子是勒不上的。红河两岸的彝家青年,用花腰带传情,别有风趣。当姑娘在劳动中或通过媒人的撮合,和小伙子爱上以后,就要背着和长辈,利用劳动之余或节假日,用各种有色的丝线,精心绣制有花朵、蝴蝶、小鸟等图案的花腰带。腰带绣成之后,利用约会的时间,把腰带送给小伙子。小伙子得到腰带,心里踏实了,也把揣在怀里的手镯或耳环给姑娘戴上,表示真诚相爱。

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对彝家青年男女倾心相爱,但姑娘的阿爸阿妈嫌小伙子穷,逼着姑娘嫁一个大富婆的独生子,姑娘执意不肯。就在大富婆来“抢亲”那天,小伙子悲愤地死在他俩经常约会的溪水边,化作了飞舞的彩蝶。小姑娘得知情人死去,也悲愤地在抢亲路上断了气,变成鲜艳美丽的花朵。森林中的鸟儿给蝴蝶和花朵传递了信息,这一对“情侣”又能相聚。从此,每当花朵开放的时候,蝴蝶就会飞落在花朵上窃窃私语。这就是花腰带上绣着花朵、蝴蝶和鸟儿的含义,也是彝族青年男女坚贞爱情的象征。

传承保护
2022年2月,“彝族婚俗(彝族婚姻习俗)、彝族婚俗(彝族婚礼歌)”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丧葬
大部分地区彝族实行土葬,凉山彝族实行火葬,葬后,就地挖土、石盖严,或将骨灰装入袋,用马驮藏于岩穴。此后,要为死者举行“安灵”仪式,用一寸左右的竹子,外包白羊毛,缠红线,装进长五寸、挖有槽的木棒内,再用麻皮缠,削尖木棒两端,挂在一块竹篾笆上,灵牌便做成了,彝语称为“马都”。“马都”置于室内梁下上方神位上。


神位是家中最神圣的地方,不许玷污。父母的“马都”一般供奉在幼子家中,逢年过节,家人都要祭献酒肉,以表示对死者的精神寄托。待父母双亡三年以后,要择日举行隆重的送灵仪式,将“马都”送至人迹罕到的山洞安放。滇、黔、桂地区的彝族受汉族葬俗影响较大,多实行土葬 。



[ 此帖被任野。在2023-10-08 22:30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0

莫笑我胡为2106

ZxID:38121473

等级: 文学大师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10-09 0
对彝族的了解是只知道大凉山是他们的聚集地,并且整个族群是懒惰的,之前了解的看来是片面的。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3-10-10 0
已审核

去除部分相关主题帖的重复内容后,字数仍大于2.5万字,图片大于20张,满足加分要求。

相关推荐:
彝族节日——那坡彝族跳弓节
【发帖组任务】彝族春节和彝族
彝族插花节de来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