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四大礼——婚礼、葬礼、入学礼、成人礼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89 回复:1

[宗教民俗] 人生的四大礼——婚礼、葬礼、入学礼、成人礼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喵泽。

ZxID:68549316


等级: 实习版主
配偶: youshine。
2.27周年/9.9结婚纪念/4.6实习/9.14网盘组/11.7特攻组/11.17词文社/12.8体育/2.1手打/3.18求书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9-02 0
婚礼


婚礼,人生五礼之一,是传统仪式,相当于现代婚礼的法律公证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祝福,帮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要求,准备承担社会责任。

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有其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其民俗文化的继承途径,也是本民族文化教育的仪式。婚礼也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属于生命礼仪的一种。世界上最古老、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婚礼是儒教婚礼、印度教婚礼、基督教婚礼,即三大文明圈的婚礼。在大部分的文化里,通常都会发展出一些结婚上的传统与习俗,其中有许多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失去了其原始所象征的意义,逐渐演变为世俗婚礼。

礼制形成

婚礼,与出生(满月)、成人礼、丧礼一起被称为人生仪礼(rites of passage),即一个人在世间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仪式。不同民族的婚礼代表了不同民族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是人生五礼中的一种,是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婚聘之礼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文。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婚聘六礼”,婚礼是嘉礼的一种,载于儒教圣经《仪礼·士昏礼》《礼记·昏义》中,并且在《开皇律》《唐律》《宋刑统》《大明律》等历朝法典中得到推广,还通过吉凶宾军嘉五礼的传播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汉文化圈国家。
儒教婚礼仪式贯彻神道设教、天人合一的理念,对于婚姻、家庭的稳定、孝敬父母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礼记》对贵族婚礼所做的规范化的表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周易·序卦传》:“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所谓神道设教,是指在时间、服饰、仪式上都要象天法地。儒教婚礼中,祖先崇拜和巫术观念并存,巩固男女性别角色及其社会责任。


传统婚礼

三书六礼
汉族婚姻礼仪有“三书六礼”。
“三书”指在“六礼”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这些礼仪又分成了三个阶段:婚前礼仪、正婚礼仪、婚后礼仪。

婚前礼仪
婚前礼仪,指迎亲之前所需要的礼仪,按照礼制的流程,三书:聘书、礼书、迎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之后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就是准备婚服,最后才是迎亲。
聘书
聘书是订婚用的书,于“纳吉”时男家交给女家。
礼书
礼书是“纳征”时使用的书,礼书内会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
迎书
顾名思义,迎亲书即迎娶新娘时的书,即在“亲迎”时使用。
纳采
婚礼“六礼”之一,纳采是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中国许多地区。“六礼”中的第一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故称。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物另有规定。出自《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郑玄注:“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其礼物用雁。
问名
古代中国婚礼“六礼”之二,又曰:“问名: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礼记·方氏注》也说:“问名者,问女生之母氏也。”问名时,用雁为贽见的礼物。《白虎通》卷四《嫁娶》曰:“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以雁贽。纳征曰玄纁,故不用雁贽。”
纳吉
古代中国婚礼“六礼”之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
纳征
古代中国婚礼“六礼”之四,古代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中国许多地区。即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礼记·士昏礼》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经此仪礼婚约完全成立。
请期
古代中国婚礼“六礼”之五,俗称送日头或称提日,即由男家择定结婚佳期,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请期礼书),由媒妁携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迎亲
《礼记·昏义》记载,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就可以开始迎亲了,把新娘迎接到宗祠大唐,由司仪主持开始拜堂成亲了。

黄昏迎嫁
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故而得名。因为阴阳五行、神道设教的观念里,女子属阴,黄昏是“阳往而阴来”,婚礼的一切都合着迎阴气入家的含义。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

成婚年龄
古代成婚的年龄,各朝代并不相同。春秋时期,男子20加冠,女子16及笄,即可结婚;又谓“男30而娶,女20而嫁”,是为不失时。《汉书·惠帝纪》中就明文记载:“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就是罚她缴纳五倍的赋税。其实,中国古代早婚的现象也很严重,宋代曾有“凡男年15,女年13,并听婚嫁”的规定。《后汉书·班昭传》中就记载:班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汉书·上官皇后传》中甚至有“月余遂立为皇后,年甫六岁”的记载。但一般都是在20岁前后。

新妇入门
古代对刚入门新妇的姿态也很有讲究。据《吕氏春秋》记载:“惠子出,白圭告人曰:‘人有新娶妇者,妇至,宜安矜烟视媚行。’”所谓“安矜烟视媚行”,尚秉和注曰:“安矜烟视媚行,形容新妇之状态,可谓入微矣。然可意会,难以言诠。安者,从容;矜者,谨慎;烟视者,眼波流动不直睨;媚行者,动止羞缩柔媚安徐也。是皆新妇初入门之状态,反是则失身份。”

不讳再嫁
古代婚俗中与后世不同的一个习俗是:古代妇女都不忌讳再嫁,并且从周朝至北宋一直如此。据《礼·檀弓》记载:孔子的儿子伯鱼死后,“其妻嫁于卫”。又载:“子思之母死于卫,赴于子思,子思哭于庙。门人至曰:‘庶氏之母死,何为哭于孔氏之庙乎?’子思曰:‘吾过矣!吾过矣!’乃哭于他室。”可见,圣人后代的子妇也不免于再嫁。而魏晋、唐宋时名门之女再嫁之事,也屡见不鲜。
《三国志·吴志·步夫人传》中记载:步夫人“生二女,长曰鲁班,字大虎,前配周瑜子循,后配全琮;少曰鲁育,字小虎,前配朱据,后配刘纂”。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引《随园随笔》谓:“唐时公主再嫁者二十三,三嫁者四。”并且,当时不论是前夫见到后夫,或是后夫见到前夫,均不用回避。

宋代诗人陆游与前妻唐婉离婚后,有一次游沈园,巧遇唐婉及其后夫赵士程,唐、赵还将酒菜送给陆游,结果感动得陆游当场在墙上写了一篇《钗头凤》词。(事见《癸辛杂识》)可见,唐宋时妇女改嫁还是很正常的事情。直到明清时期,妇女改嫁方为礼教所不容,因此有了守节、牌坊之说。

婚礼用具
三茶六礼
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象征。与茶有关的婚俗,最典型的当推闽南和台湾,茶礼成为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三茶”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合欢见面时的“合茶”。清代李渔的《蜃中楼·姻阻》中写道:“他又不曾有三茶六礼,行到我家来。”大意就是说,只有经过“三茶”和“六礼”手续成婚的,才算是明媒正娶的。

烘炉茶壶
在婚礼现场摆着泡茶用品,一个巨大的烘炉和茶壶,按照闽台婚俗,新人跨烘炉有兴旺之意。而烘炉上的4个大字“和敬怡真”在闽台人眼中既是茶道也是夫妻的幸福之道。告诫新人们,两人成长背景不同,差距不小,但在婚姻生活中,要牢记互敬互让,相互包容。

八卦米筛
米筛是婚俗中的一种重要物品,迎娶新娘到家门口时,需要一个画有八卦图案的米筛将新娘的头部罩住,然后才进家,寓意平安吉祥。相传从前闽南一片荒凉,土匪骚扰百姓,常发生迎娶的花轿被抢或新娘被乱箭射中负伤之事。唐陈元光率军来漳州开发后,百姓请求保护,此事传到京城,开国功臣程咬金想出一条妙计来:命军士用一面盾牌挂在花轿前,可保安全无恙。此举果然奏效,众乡亲就把盾牌当成新娘的保护伞和护身符。后来,百姓改用跟盾牌相似的农家米筛代替,还在米筛上面画八卦吉祥图案,好像盾牌一样避邪护身。如今,一些地方用花雨伞替代八卦米筛,更为方便实用。

历史沿革
登记制度
在我国法律中,公民结婚并没有太多的程序,实际上只需地方政府民政部门进行结婚登记即可生效。但传统婚制影响犹在,男女两家订婚、互送聘礼嫁妆、迎亲、宴请亲朋好友举行正式结婚仪式等六礼的残余仍然通用。而当前中国流行的所谓婚礼仪式主要是90年代由台湾婚庆公司带入的一套操作流程为模板,该模板兼容中西婚礼仪式,满足了当代中国年轻人的口味,并将传统婚礼喜热闹的方面发扬到极致。90年代以来流行的这套婚礼模板,与以往任何时期、任何国家婚礼仪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婚礼主导者由男女双方家庭变为婚庆公司、更世界独一无二的将西式婚礼中十分简单的拍摄婚纱照仪式变成了昂贵复杂、需要长期筹备的最重要部分之一。
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则以礼衣或连裳嫁。
唐承袭古人婚礼传统,在晚上举行婚礼。
隋唐时代的婚礼开始彩灯高挂,喜气洋洋。
南宋、明朝的婚服形成了凤冠霞披。

同姓不婚
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于西周初期。春秋时期,人们同姓婚会造成后代畸形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战国后,以氏为姓,汉代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对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朝,同姓为婚乾杖而离之。明时取代了原先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故《明律例》分同姓、同宗为二,中表面规定两者皆禁止通婚,实际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结婚。清末册律,将同姓不婚与亲属不婚合并,只禁止同宗结婚。

典故传说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礼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才开始有婚姻关系。传说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把世界上几乎所有人、动物都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太白金星叫他们结婚,生育后代,但他们认为两人是兄妹,便不肯答应。但是如果不这样人类就会灭绝。他们提出,如果能将割成许多段的竹子再接起来,就可以结婚。后来果真把竹子接上了,而且下许多竹节。两人还是不愿答应,又提出,从两座山上往下滚两盘石磨,如果石磨能滚合到一起,就可以结婚。但是当石磨又合在一起后,他们仍然不肯答应。女娲又出了一个主意,如果伏羲能够追上自己,就可以成婚。结果,伏羲始终追不上女娲,一只乌龟教伏羲从山的另一面沿着相反的方向追赶。女娲没有防备,果然一下子被伏羲抱在怀里;两人只好成婚。这个是中国最早的婚礼仪式。

媒人称谓
冰人
《诗经·豳风·伐柯》中谓:“伐柯伐柯,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所以后世又称媒人为“伐柯人”,称提亲为“伐柯”,称作媒为“执柯”。宋吴自牧《梦梁录》“嫁娶”条载:“其伐柯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即指媒人说亲。
古时称媒人为“冰人”或“大冰”。传说晋代令狐策梦见自己立于冰上,与冰下人语。醒后使占梦者卜,占梦者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诗曰:‘士如归妻,迨冰未泮’,婚姻之事也。君在冰上,与冰下人语,为阳语阴,媒介事也。君当为作作媒,冰泮而婚成。”后世遂称给人作媒为“作冰”。
汉代以后,凡男女婚姻,均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公下》)。而所谓“媒”,则指谋合二姓之义;妁,则指斟酌二姓之义。或谓男曰媒,女曰妁。媒人遂成为男女婚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中间人。如乐府民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月下老人
大约到了唐代,民间神话中又出现了专司婚姻之神——月下老人。据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记载:唐代韦固旅次宋城南店,遇老人倚囊坐,向月下检书。问:“所检何书?”云:“婚牍耳。”又问:“囊中何物?”云:“赤绳耳,以系夫妇之足。虽仇家异域,绳一系之,亦必好合。”因询己妻,知为店北卖菜眇妪女,才三岁,陋亦如妪。韦怒,遣奴刺之,伤眉。韦与奴逃免。后十余年,韦参相州军,刺史王泰以为能,妻以其女。女容丽而眉间常帖一花子。怪而问之,始知女乃畴昔所刺幼女,郡守抚以为己女也。因相钦愈极,所生男女皆显贵。宋城宰闻之,题其店曰定婚店。后世因又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简称“月老”。


红娘
元代王实甫在唐代元稹《莺莺传》的基础上,创作了元杂剧《西厢记》,剧中极力撮合张珙、莺莺成其好事的丫环红娘,因其活泼伶俐的性格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受到世人的喜爱。后人因又称媒人为“红娘”。

媒婆
明清时期又有“媒婆”一词,亦用以指称媒人。但因为媒婆能说会道,其话往往名不副实,所以,“媒婆”一词略带贬义。明陶宗仪《辍耕录》中所谓的“三姑六婆”,通常是指那些夸夸其谈、不务正业的女人。如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篇中,明明知道邵九娘还没有婆家的媒婆来到邵九娘家中:故与邵妻絮语。睹女,惊赞曰:“好个美姑姑!假到昭阳院,赵家姊妹何足数得!”又问:“婿家阿谁?”邵妻答:“尚未。”媪言:“若个娘子,何愁无王侯作贵客也。”邵妻叹曰:“王侯家所不敢望;只要个读书种子,便是佳耳。我家小孽冤,翻复遴选,十无一当,不解是何意向。”媪曰:“夫人勿须烦怨。恁个丽人,不知前身修何福泽,才能消受得。昨一大笑事——柴家郎君云:于某家茔边,望见颜色,愿以千金为聘。此非饿鸱作天鹅想耶?早被老身呵斥去矣!”可谓活画出一个巧舌如簧的媒婆形象。

西式婚礼
现代婚礼
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婚礼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婚礼的元素日渐消失。19世纪末20世纪初,婚礼从形式到内容明显的接受了西式风俗。一般采取了中西合璧的婚礼形式。民国初期,因为国内没有制作婚纱的厂家,有些政府大吏或大商人、大资本家为了赶时髦,托人重金从国外购得婚纱备其子女婚礼。这种风潮源于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基督教婚礼,蒋介石着黑燕尾服,白色衬衣,条纹西裤,银色领带,雪白手套;宋美龄穿白色婚纱,拖着银线绣花的白色长纱,令国内无数青年女子仰慕不已。此后,婚纱便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起来了。而此前,只有思想进步且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家庭行西式婚礼时才着婚纱。
1935年后,民国政府倡导新生活运动,集体婚礼成为时尚,又让婚纱进一步深入人心。1935年上海社会局策划组织的集体婚礼中新郎穿黑马褂和蓝袍,胸前戴花。新娘穿粉色软缎旗袍,头披白色婚纱。后来的集体婚礼进一步西化,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白裙白纱。
现代中国的婚礼结合了中国传统以及受西方影响的元素。公民结婚仪式实际上只是到地方政府进行结婚登记,并没有太多的程序,然而喜酒就会举办得非常盛大。现代中国婚礼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会拍摄婚纱照。
古代中国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
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到女家去“迎亲”,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新娘被迎进男家后,要参拜天地和父母。礼毕,新婚夫妻入洞房。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西方的婚礼则是庄重严肃,《圣经》中说,在远古时代,男子向女子求婚所用证物就是指环。九世纪时,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不可缺少的程序。新娘礼服的色彩代表着传统,也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白色代表纯洁的童贞。
由于古代欧洲一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西方在19世纪以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没有统一颜色规格,直到1820年前后,白色才逐渐成为婚礼上广为人用的礼服颜色。这是因为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穿了一身洁白雅致的婚纱。从此,白色婚纱便成为一种正式的结婚礼服。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很多的方面,婚礼是其一。这主要是来自与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在不同的思想和风俗的作用下,慢慢演化而成的。
婚礼服饰
婚礼服在婚礼中扮演了及其重要的角色。婚礼虽是世界各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仪式,但新娘在婚礼上穿婚纱的历史却不到200年时间。在西方,新娘所穿的下摆拖地的礼服原是天主教徒的典礼服。由于古代欧洲一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但在19世纪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并没有统一颜色规格。直至1840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以一身洁白雅致的白色婚纱示人,以及皇室与上流社会的新娘相继效仿后,白色开始逐渐成婚纱礼服的首选颜色。象征着新娘的美丽和圣洁。现在,白色婚纱已经是婚礼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国家,除了保留自己本民族的婚礼服饰外,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白色的婚纱。此外,在西方,新娘会将结婚礼服细心保存起来传承给后代子孙,让圣洁的婚纱成为美丽的珍藏和爱的传承。
基督教婚礼上使用的白色连衣裙,起源于乔治五世的祖母维多利亚女王推荐,并定为王室的婚礼用装。1840年维多利亚女王的婚礼就是用了白色连衣裙,引起整个英国社会的关注。此后,西方婚礼上采用白色连衣裙的西官很快扩展在英国上流阶层,19世纪后也扩大到普通家庭。
在西方的结婚习俗中,新娘会穿着白色的礼服,象征了维多利亚时代中的“纯洁”(由于大众和媒体的误导,白色礼服被以为是象征了“贞操”,但事实上代表贞操的是头纱)。因此在这种“白色婚礼”传统中,寡妇或曾离婚的女性被认为不应当在其再婚的婚礼上穿着白色的婚纱。
婚礼音乐
时常在结婚典礼上播放的音乐,如结婚进行曲等,较著名的有: 华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中的《婚礼合唱》,通常是用来当作进场时的音乐,也称做“新娘来了”(Here Comes the Bride)。
孟德尔颂为莎士比亚的戏剧《仲夏夜之梦》所作的插曲《结婚进行曲》,通常是用来当作退场时的音乐。 夏尔-玛丽·魏多的《第五号交响曲》中的《托卡塔曲》,也用来作为退场音乐。
现代婚礼的新人们,有时也直接请乐队来演奏,如一些知名的摇滚乐队,但更多的是请一些民乐组合进行迎宾、伴宴活动,民乐演出更符合国内婚礼需要,如十二乐坊乐队,如红琴坊乐队等等民乐组合都是不错的选择。
婚礼仪式
婚礼仪式可分为中式婚礼、美式婚礼、德式婚礼、日式婚礼、韩式婚礼、俄式婚礼、法式婚礼等仪式。
各种民族和宗教都有其自己的婚礼正规仪式。 通常,在教堂的赞美诗中能找到普通的婚礼仪式,因此,若自己进行婚礼仪式的话,其程序是有参照源的,教堂的主祭、主教或牧师都能回答你提出的如何问题。源自于16世纪英国教堂的祈祷圣经大典,也是唯一的新教结婚仪式版本。
现代婚礼
白色情人节,Robbie Honey与1303期空间花艺设计班共同奉献了一场大胆,浪漫,充满视觉刺激的超现代婚礼空间花艺设计。为1303期空间花艺班同学团结而感动,为1303期空间花艺班大胆创作而感动!大胆,浪漫,充满视觉刺激的超现代婚礼空间花艺设计。从策划,修改方案,购买材料到最终作品执行,团队的合作,设计协调与冲突,1303期空间花艺班同学各司其职,在48小时中完成唯美的作品。等到方案最终的验收,所有学员为Robbie Honey献上这份大大的惊喜,当他身在其中,除了惊喜的赞叹,更多的收获的感动。
科幻婚礼
2014年8月21日,新人Heather和RobertBalises都是科幻剧的忠实粉丝,今年5月,他们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Idledale市举办了一场“科幻大婚”,他们的婚礼混合了《权利的游戏》和《指环王》的元素,在城堡内举行了仪式,他们还要求到场的115名嘉宾全都要模仿科幻人物的打扮,因此,在城堡内,你可以一下子看到《哈利波特》、《神秘博士》、《星际大战》甚至还有希腊神话中的人物。
基督婚礼
西方的婚宴通常是在结婚仪式之后举行,在婚宴中会有一个大型的结婚蛋糕。西方结婚传统包括了向新人敬酒、新人会第一对下去跳舞、以及切结婚蛋糕。新娘会向在场所有尚未结婚的女性丢出手中的花束,而接到花束的女性被认为将会是下一个结婚的人。为了公平起见,2012年发展出了新郎将新娘的袜带(garter)丢向未结婚的男性群,而接到的男性会被认为将是下一个结婚的人。
迪拜婚礼
迪拜时间2014年10月,迪拜女子Sheika Lateefa举行了自己的婚礼,根据喜好打造了一个梦幻婚礼现场。她用1500根荧光棒、65000颗施华洛世奇水晶和4000个千纸鹤来装饰婚礼现场,令现场十分梦幻宛如仙境,给人带来视觉震撼,甚至比明星的婚礼还奢华。

葬礼


葬礼礼仪是世界各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
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礼外,各种丧葬仪规均与宗教观念有关。

简介
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起,人类便产生了灵魂观念。原始人认为,人死灵魂不死,仍能干预活人的人事、祸福。受这种灵魂不灭观念的制约及各国各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的差异,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葬礼风俗:有的葬礼盛大隆重;有的简易朴素;有的充满了宗教色彩;有的科学而又卫生。地理、宗教及社会结构均影响葬礼形式,阶级身分更是决定性因素。以西藏为例,葬礼按身分区分为4种:贱民水葬,中等身分土葬或天葬,贵族始可火葬。在葬式上,世界各民族中有土葬、海葬、火葬、水葬、厚葬、天葬、洞葬、树葬、悬棺葬、壁橱葬、食葬等多种形式。
全世界国君或宗教领袖之葬礼均极隆重,除耗费物力财力外,更可能陪葬大批生命。直至为止,非洲迦纳之阿善提族(Ashanti),当其君主死亡后,族人对外保密,且每隔若干时日须杀死一仆从,令其至冥界侍候已死君主;又为免君主寂寞,还要陪葬整批盛妆的嫔妃。忌日周年,该君主棺柩送入陵寝,所有生前的左右侍人,包括后妃、仆役、厨师均须执绋送殡,与之同葬。现代化国家当然不致考虑如死後服侍之礼俗,但一般葬礼仍极为隆重;鲜有的例外为1970年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之葬礼,依其遗志极度简化,仅由乡村木匠制一白木棺,由家属及少数老友、近邻送葬。


形式
土葬
又称埋葬。流行于世界各地。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西欧,莫斯特期墓葬是所知最早的土葬。原始公社时期,各氏族均有固定的墓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各家庭亦有固定的墓葬场。土葬墓一般葬一个遗体,但也有数人或氏族合葬的。土葬为葬礼中最普遍采用者。
汉族土葬有几千年的历史,古时讲究入土为安,因《周礼》规定“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厚葬才是孝顺。新中国建国后则统一改为了火葬。
爱斯基摩人居于冰天雪地无法土葬,每筑一小型圆顶雪舍安葬死者。美索不达米亚古城乌尔(Ur)有一王陵(3000BC?),王者位于陵之最深处一室,其旁有若干最亲密侍从,室外则环绕仆役、大臣、女伶、御者、车马以及其他人物。希腊迈锡尼(Mycenae)曾发现青铜时期的英雄万人冢。在秘鲁发现之巴卡拉(Paraca)墓,斲凿至地下5米(18呎),竟集体埋葬400人及其生前器物。但按一般习俗,死者是个别埋葬。古希伯来人利用天然洞窟凿石为坑以埋葬死者,最初视为圣地,但后来则视为不洁之地加以回避,并用石灰涂成白色俾便辨认而免误入,此即隐喻“白色坟墓”之语源。但此类洞窟墓地极多民族仍视为圣地并予朝拜,如西印度及斯里兰卡数以千计之岩窟庙即是。死者一般作卧姿,面对方位每与宗教有关,如穆斯林死者必令右侧朝著圣地麦加;佛教徒头部北指;古埃及人面西,当即是通往西方极乐世界之谓。非洲达加里族(Dagari)男女有别,据某学者谓:男尸面东,意指日出而作——狩猎耕种;女尸面西,意指日落应炊晚膳。巴比伦及苏美人卧姿仅限高阶层身份,贱役只能作屈身姿,像是在待命侍候。美洲印第安人死者土葬时踡伏作胎儿状,似有返本归源之意。若干民族采立葬,尤以战士为然。1970年维也纳有所谓“立葬爱好者俱乐部”,会员死后置入塑胶筒,掘地为洞直立埋葬。


火葬
传统葬式。以火焚尸,将骨灰贮于盒内的殡葬方式。始于欧洲新石器时代。许多文化均有水与不死相关联之神话,因此领袖人物及英雄乃多行水葬,置于精致葬仪船中随波漂流。英格兰沙福克(Suffolk)郡距河1公里(0.5哩)处所掘出之水葬仪船遗迹最为著名,该船长26米(85呎),船夫38名。挪威奥斯堡(Oseberg)亦掘得维京船,内有2名妇女,这个例子说明妇女也有享受这种待遇的。但水葬并非皆附船只,索罗门群岛死者仅置于竹筏上漂出供鲨鱼吞噬;也有地方将尸体包裹后加石块令其沉至水底。西方习俗中海难遇害者行海葬,火葬后骨灰撒入水中之风气渐广,以美国西岸及若干亚洲国家为尚。印度死者则停置1年后投入恒河圣水。


水葬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
水葬在世界上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方式:1.漂尸式即将死尸置于专门制作的死亡船上,放入江河湖海,任其自然漂流。2.投河式即将死尸背到河边肢解后,投入河中。3.撒灰式。即将火化后的骨灰撒入江河湖海。


天葬
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最后用哨声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别喂食。将屍体弃至旷野供野兽撕噬,为极多民族所采行,认为既方便又有益于死者灵魂。祆教徒多行天葬,因其视尸体为不洁。孟买之帕西人(Parsi)有所谓“静默之塔”,塔圆而高,死者被抬至塔顶,由侍者排列于环绕深坑之石台上;屍体经秃鹰撕噬数小时后仅剩骨架,侍者乃将之一一推入深坑。蒙古游牧民族视死于旷野为高贵之死,临终者尚未断气即被弃于野,供野兽吞噬;童尸或婴尸则装袋置于十字路口,首先路过者有责任将袋口解开,俾灵魂获得解放、转世。印度那加族(Naga)、澳洲中部土人及若干北美印第安人如苏族,将尸体盛妆放入鹿皮或水牛皮袋缝合,置于树上或平台上,距地2.5米(8呎)高,1年后再予埋葬。


缸葬
缸葬是一种古老的葬俗,所谓的“缸葬”,在考古上叫“瓮棺葬”。
2007年,湖北省郧县发现大量东周时期的瓮棺,其中的大瓮用来葬成人,小瓮用来葬幼儿。缸葬一般是将瓮棺以竖放或横埋入土中,是一种流行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墓葬形式,同时在长江流域的江南一带及云南、广东也有应用,其历史可上溯至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已经发掘的仰韶文化墓葬中,陶制瓮棺是最初人们大量使用的葬具材料。”人死之后,既不土葬,也不火化,而是将遗体放置到一口陶缸中密封,并且多年不腐。支配早期儿童瓮棺葬仪的,实际上是远古人类的生殖崇拜观念。在这种葬俗中,瓮棺象征女性的子宫,覆盖棺孔的陶片涂红是象征经血,瓮棺内小儿尸体的下肢作蜷曲状,则是恢复人居母胎时的状态。所以用瓮棺来葬幼儿,其实是父母祈望他们能够重生。在古代,这种仪式都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沐浴、更衣、入缸。深夜,圆寂法师的弟子会围着师傅的大缸诵经3天3夜,以超度亡灵。第4天,会有专门的法师在祭台前做法事,随后由德高望重的法师和高徒在前面引路,进行入葬,并会提前将米洒进墓穴,据说这样可以迷住魔鬼的双眼,让死者获得安宁。最后将经幡传到大弟子手中,表示“衣铱有传”。这种葬俗在道家和佛家都有应用。由于‘缸葬’的密封性很好,能让死去法师的肉身保持的更长久一些。此外,圆形的缸口也象征着功德圆满之意。后来的“坐缸”千日后塑“真身像”,则属于后代地方居民的衍生习俗,如绵山的包骨真身像等。


洞葬
甲定洞葬位于甲定村栗木山的半山腰上,上下有两个洞口,棺柩摆放在为繁树浓阴所掩的上洞,洞口豁敞,高十余米,宽亦有十余米,纵深约有三四十米,目测可看见上百具棺柩置于“井”字形木架之上,列成五排,棺柩或头朝外,或头朝里,其中似乎有其规则。


树葬
指把骨灰深埋在一棵指定的大树下,或者把骨灰撒在土壤里。树葬没有墓穴,没有或者使用可降解的特制骨灰坛。它只作标记,如:仅在树下放一块石头,石头上钉一块铜板,写上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即可。树葬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殡葬理念和行为之一。


悬棺葬
中国古代葬式的一种。即人死后,亲属殓遗体入棺,将木棺悬置于插入悬崖绝壁的木桩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缝内,或半悬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临深溪,无从攀登。


沙葬
新疆沙漠最为盛行。将死者用麻袋装好,投入流沙中,使其慢慢陷进沙子里。由于气候关系,许多尸体进入沙子里面就立即脱水,使得尸体不会腐烂,可以天然保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风葬
亦称“露天葬”。包括树葬、崖葬、洞察洞窟葬、悬棺葬等。一般将死者遗体裸露于树木或旷野之中,或置于岩石下、山崖间、洞窟或树洞内;有的将尸体放入棺柩,再搁置在用茅草和木板制成的停棺棚或小茅屋中。有的民族对所崇拜的图腾物实行风葬。


钻石葬
钻石葬是火葬的衍生品,即火化后把骨灰中的碳提取出来人工合成钻石。


二次葬
许多原始文化认为死者自人世通往冥府,中间须历经若干过程,因此死後未腐烂仍待若生人,须供饮食,留置家中,由家属陪侍。印尼人对腐屍流出之血水仔细处理,有时还以食米吸收血水;爪哇巴里岛人认为死者要经过42天才会完全离家;罗马尼亚人葬後须定期掘出骨头,儿童3年、青年5年、老人7年,以酒及水清洗後置入亚麻布袋内,送到教堂作第二次埋葬,至此丧家始能恢复一般社交往来。北美休伦族人,印第安人之一种的二次埋葬系采集体方式,每10~12年举办一次灵魂节,届时死者尸骸均移至社区墓地集中埋葬。若干南美及欧洲国家因土地不多,亦在埋葬3~5年后将骨骸掘出,置于壁龕或骨罈里,或移至公有墓地集中安葬。


木乃伊
即“人工干尸”。此词译自英语mummy,源自波斯语mumiai,意为“蜡”。世界许多地区都有用防腐香料或用香油(或药料)涂尸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及的木乃伊为最著名。尸体经过风干,从而使尸体不会腐烂,可存放数千年之久。
20世纪之西方葬礼业已相当标准化,遗体置于简单装饰之有衬里柩内,经颂扬式及告别式后,埋入2米(6呎)深之土坑内,再以泥土覆盖。19世纪以来,葬礼多已不在教堂侧院举行,而改在墓地举行。


中国传统
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白色和黄色,故亦有白事之称,与红事(喜事)相对。随死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整个过程中经常伴有有关的佛教、道教或风水仪式。
其主要过程有:
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于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尸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式和顺序规定。
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停灵:又称暂厝,将尸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于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大殓:当着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风水师协助。
烧七:下葬后,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五七:北方地区在第三十五天的时候,传统叫五七,由女儿做一个纸扎葫芦,并下一碗面,俗称五七开锁。民间信仰说死者在五七之前在某一地方锁着必须,得给死者开锁,然后死者坐着葫芦过河江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
守孝:按儒教的传统,孝子应该守护在父母墓的周围三年(每个人在三岁前,基本都不离开父母怀抱,此三年感念父母恩,很多村庄也是这样产生的),期间避免娱乐、饮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烛祭品供奉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扫墓:亲友于清明节(介之推于这一日去世)期间修理、打扫墓地。


宗教


基督教
基督教葬礼由牧师或神父主持,在墓穴周围举行祷告愿死者安息升入天堂。有时候前半部分在教堂举行。天主教还为死者举行追思弥撒等。基督教和西方传统葬礼的主要色调为黑色。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认为应尽快举行简单的土葬,有“亡人奔土如奔金”之说。一般在死亡三天内举行。由死者亲人或其他穆斯林用水清洗尸体后以白布包裹。为死者行站礼祈祷。之后运往墓地土葬,尸体面朝圣地麦加天房(克尔白)方向,无棺材或陪葬品。整个葬礼过程中要求参与者节哀沉默。


佛教
佛教葬礼一般为火葬,有僧人唱诵经文,作法会超度死者。


中国礼俗
葬礼礼仪算是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日照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下面说的这些礼仪应该在岚山区后村镇比较通俗流行的一种礼仪。其中一些说法,也不是十分明白,希望懂得这些礼仪的人的指正。
遗体:如果有人在别人的家中逝世,那么在挪动遗体之前,必须给人家一定的钱,表示歉意,哪怕那房子是女婿家的,只有在自己的直属亲属家逝世才不用给钱(直属亲属指儿子,孙子),钱不在乎多少。很多逝世的人都是在医院,一般遗体不需要再搬回家,直接送殡仪馆,也不存在给谁钱的问题了,总之遗体移动越少越好。在移动遗体的时候,直属子女,一般在旁边安慰遗体,比如说:某某别害怕,大家送你去新家等等,因人而异。如果在家中逝世,那么遗体挪动的时候需要招魂,方法是拿一烧纸条,在四周的墙上移动,如果烧纸条在那个地方固定住了,说明逝世人的灵魂在那里,然后用烧纸条把灵魂收起来,从窗户递出,放在遗体旁边,随遗体一起进火化炉。
纸幡:有丧事的人家,要用烧纸粘贴剪在木杖上,放置灵堂前面,木杖应该使用柳树(木杖上沾上烧纸是什么含义。),门扇上贴一烧纸,代表家中有人去世(应该是男的逝世贴烧纸,女的贴白纸)。重孝子不能自由出入家门,所有外事活动都必须停止。(对于这些,问了很多人,他们也都不懂,欢迎懂的人指正)
灵堂:灵堂是为逝世的人搭建的临时住宅,临时供后人或者晚辈参拜供养。生活水平提高后,在城市遗体一般不在放在家中,(农村还是大多放在家中的。)在一方桌前放一遗像即可,遗像前树一灵位,用白字折叠,上写某某什么什么多少岁而卒等等。桌子必须用方桌,然后摆上四样,这四样是“鱼”“肉”“鸡蛋”“面条”,还要有水果,但是水果中不能有桃子(四样菜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桃子不能上桌。)。最前面是香一炉,长明灯一盏(灯要用一碟子自制,先找一碟子,里面倒上花生油,然后用棉花搓一细长灯芯,点燃,棉花灯芯要够燃烧三天),香和长明灯在点燃那时起,就不能灭,只有遗体挪出去或者把灵位带走的时候才能灭,不能用人灭,自燃自灭。桌子前放一罐,叫聚宝盆(还有个比较粗俗的名字,叫老盆),所有烧的“钱”都放在这个罐中,在出殡的时候打碎,详细时间是在“举重”抬起棺材的瞬间摔碎。
送盘场(音义,个人认为应该是送盘缠):在逝世后第二天傍晚,(也有第三天,一般不超过三天),送行时,长子抱灵位,直属男丁拿一拐杖(就是前文说的那沾烧纸的木仗)做老人走路状(一定要双手拄着拐杖,拱腰前行。),(如逝世着为男性长辈,女性长辈或者晚辈,不知礼仪如何)其余后人跟随其后,小声祷告,喊其逝世之人前去拿钱,送至十字路口,在烧钱后,画一圈,表明以示财不外溢。焚烧完毕,众亲属哭着走回家中。回灵堂后,对其遗像和灵位,继续哭,这个时候,一般男子在屋内,女子在屋外。后继续到刚才的十字路口,焚烧纸马,(男性长辈烧纸马,女性长辈烧纸牛,晚辈不知道烧什么。)后伏地痛哭,然后按照来时顺序,再回灵堂。
跪拜:在灵堂内跪拜一般是磕四个头,逝世之子女在灵位四周,来人后,别人磕几个头,逝世着子女必须回应几个头,所谓代表长辈回礼(一般是长孙代为谢礼,直属男性和直属女性。)。不知道别的地方磕几个头,有三个的还有四的,那里的礼仪是磕四个头,含义为神三鬼四,给神仙磕头三个,给鬼磕头四个.在灵棚内(也就是出殡前搭建的灵棚,不是灵堂。也可以不搭建,地方一般比较固定,每个村落都有固定的地方。),磕头是九个,这个时候去磕头的一般是逝世者的女婿跟逝世者亲家后辈,这个时候是一作揖一叩拜,磕头四个,是四勤,而逝世者子女也随着叩拜之人作揖叩拜(一般是孙子,侄子代谢。),然后上前三步,再一叩拜,先举香在空中转一圈,然后敬酒三杯(女性不知是否这样。),再后退三步,一作揖四叩拜,磕头四个,是四懒。前后一共是九个,符合三拜九叩首的说法。在别人前去叩拜的时候,儿子跟孙子在旁边回礼,女儿一般在桌子旁边痛哭。四勤的含义为一作揖一叩拜,四懒为一作揖四叩拜,中间搀杂一顿隔,日照说法叫四勤四懒一顿隔。
孝衣:孝衣分重孝和轻孝,重孝就是直属子女,儿子,女儿,孙子等,重孝为男丁一筒白大褂、白鞋,女性为白上衣带白裤子、白鞋,孙子、儿子如果未结婚,只需要缠头就可以了,如果结婚,那需要穿一筒白大褂,重孝。轻孝就是女婿,外戚,只需要一白布缠腰即可。
缠头:缠头也十分讲究,如果去世的是男丁,打结就在左边,如果是女丁,那么打结就是右边,前提是还有一个长辈在世,比如爷爷、奶奶,爷爷去世而奶奶还在世,那么打结就在左边,如果以后奶奶也去世了,那么就不需要打左边了,直接打结在额头上,正中间。懂行的人一般一看孝衣和打结就明白去世的是谁,家中还有什么人。
送殡:儿子女儿孙子在前,原来是抱灵位,一般抱照片,走在前面,后面是抬棺材的人,孝子,孝女,孝孙前行一会就转身,向棺材磕一个头,表示对长辈的尊重。
谢葬:古时候谢葬很隆重,现代一般逝世者子女或者家属在家或者在饭店摆上几桌就可以了。举重,就是抬棺材的人,一般这些人是不要报酬的,只要在谢葬的时候一起请他们喝个酒就可以了。
圆坟:在逝世者入土第三日,早上早早起来,前去圆坟,把坟重新修整一下,因为入土哪天,一般把洞口添上就可以了。三日坟要早,所谓早三日,晚七日(为什么要早三日和晚七日呢 。)。
圈坟:就是在长子的带领下,所有人围着坟,拿着钩担,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大体含义为为逝世者圈围墙。
送殡:谢丧,圆坟,圈坟,很多礼仪不是很懂,欢迎指正和给于参考。希望大家指正。


西方礼俗
西方国家的丧葬礼仪基本上属宗教式的丧葬礼仪。人死后,首先在死亡地或尸体发现地的登记处进行登记,由医生或验尸人员签发书面证明,并在死亡者生前居住地的基层组织办理登记;而后对亲友发出通知或在报刊上公开宣布。
葬礼一般遵循死者生前遗嘱、遗言确定是土葬或者火葬。丧葬事务一般由.殡仪机构或承办人具体安排,包括埋葬或火化的时间、地点以及举行葬礼仪式的时间、地点等。西方葬礼仪式一般同结婚一样,多在教堂举行。具体程序是,先把棺材运人教堂,由一位教士念悼词并为死者祈祷,然后用一块天鹅绒棺罩遮盖住棺材送往墓地或火化场。
葬礼与葬礼弥撒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开(在葬礼后的某一天)举行,一般由神父或死者亲属议定,包括祈祷词和经文,然后是圣餐,最后为告别仪式。
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基督教的丧礼更多地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人天堂,解脱生前痛苦。基督教认为人死后灵魂需要安静,因此丧礼非常肃穆。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丧葬基本从简,即所谓在上帝面前“灵魂平等”的原则。
近现代以来,由于崇尚“科学精神”,尤其是实验科学的兴起,使西方人能以一种“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进一步淡化了社会对殡葬的热情。西方崇尚“个人本位”,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在丧礼中,也是以死者为“中心”,重在安置死者的“灵魂”。总之,西方丧葬礼俗有人们可借鉴之处。死亡文化的本质是生存文化,从一个民族的死亡文化中可以窥到那个民族的全部生存哲学。
西方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丧葬礼俗基本大同小异,下面就西方丧礼中比较一致的方面予以概述。
葬式。西方葬式主要是火葬、土葬两种。无论采用哪种葬式,均葬于公墓。
公墓。城镇公墓一般建在郊外辟静幽雅之处,农村公墓建在村外较远的地方。西方公墓园林化程度很高,规划也很长远、划一、详细,有公路、纪念、休息、住宿、购物的场所。公墓管理很严谨,死者不论何种葬式,都要深埋,墓面平整,而后种上草皮,碑石不能太高,碑石周围要种四季花卉。一年四季墓前几乎都是鲜花盛开。整个公墓内无论墓多少,墓主何人,只见墓碑和花草看不到任何特殊标志或土堆。它不仅是死人的天堂,也是人们休闲的胜地。西方公墓的使用一般是有偿使用,使用期长短不二,但有最长期限规定。
殡葬礼仪。西方殡葬礼俗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等程序,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人死之前要在神父面前忏悔,之后神父要为其祈祷。这也是临终关怀,使死者正确看待死亡,摆脱死之恐惧。死后在神父主持下给死者洗尸,宗教含义是洗去生前罪过,干干净净去见上帝。停尸在西方传统丧俗中,一般停在教堂,由神父主持追悼会。神父介绍死者生平并为之祈祷,下边亲友则一同祷告。完毕以后由四人一角一人抬着棺材走向墓地,神父、亲友跟在后边送葬。下葬时,神父还要再为亡者祈祷。哭丧无论是初终还是在教堂,也无论是在送葬路上或下葬时,亲友都不能大声嚎哭,只能默默流泪或嘤嘤啜泣,意为不要打忧死者灵魂安静。下葬时,随土撒人一些花瓣,葬毕在墓前立上十字架,放上一束鲜花,亲友就可以默默离开坟墓。祭奠亡者不是中国人的专利。西方人在居丧的第九天、第二十天、第四十天和一周年都要举行祭亡灵仪式。届时,亲友可单独去,一束鲜花、默默立上一会即可。
现代西方,社会工作兴起,对西方丧葬礼俗改革又推进了一步。丧事不再是各自操办,而是由殡仪馆“一条龙’’服务。宗教仪式、纪念仪式均在殡仪馆进行。送葬也由殡仪馆灵车送。西方社会对死者相当敬重,殡仪馆接送尸体时,其它车辆主动让道,并鸣笛以示哀悼,路人也注目肃立。

西方葬礼禁忌
西方人非常重视葬礼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并相信这些现象显示出了某些特征。如:葬礼时出太阳,在参加葬礼的人中哪个人的脸被阳光照得最亮,哪个人就可能是下一个死亡者;如果葬礼那天下雨,就意味着死亡的灵魂可以顺利进入天国;如果参加葬礼的人数是单数,其中必有一个不久后便会死去。
预定好的葬礼日期在西方通常是不能被推迟的。如果出了什么原因,葬礼推迟都意味着在3个月内死者的亲属或者邻居中必然会有人死亡。例如在被推迟的日期内包括星期日的话,那么这一凶兆就可能出现,而且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避免。
在西方,有些日子是不宜举行葬礼的,如元旦,否则在死者所属的教区内,在新的一年中的每一个月就都将举行葬礼;再如星期日,否则就意味着在一个星期内还会接连地举行三次葬礼。
此外,西方人认为,出门遇见葬礼队伍是不吉利的;如果遇见葬礼,便会跟着送葬队伍走上一小段路,这样可以避免凶兆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当棺材运往墓地下葬时,西方人是绝对不肯走在棺材前面的,他们相信这样做会使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大难临头,甚至会死亡;但如若这时遇到了一个牧师或传教士,这一凶兆就会自行消除;遇见灵车也同样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尤其是空的灵车,但这一凶兆只有在灵车面对面地驶来时才真正成为凶兆。

中西对比
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殡仪、举哀等。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礼外,各种丧葬仪规均与宗教观念有关。在葬式上,世界各民族中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洞葬、树葬、悬棺葬、壁橱葬、食葬等多种形式。
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和一些民族中,死者临终前要请牧师做最后的忏悔和祷告。送葬时,亲属们身着黑色丧服,这就区别于中国传统的白色服装了,因为在西方人眼中,浅颜色的衣服会容易受到灵魂的跟随。所以这些诶亲属们都会穿上黑色的服装跟随在牧师身后,在挖好的墓穴前,牧师念诵经文,超度亡灵,然后由亲属将白色、紫色的花束扔在墓棺之上,最后以土掩埋。印度人死后,一般都实行火葬。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总希望自己的遗体能焚化在圣河——恒河的岸边。他们认为在恒河岸边举行葬礼,死者的灵魂才能升入天堂。送葬人直接将遗体搁在河边的柴堆上,由死者的主要亲属点燃。印度的托达人,则要前后进行两次火化才能完成葬礼。阿拉伯人死后一般先将埋体(亡人)抬到清真寺,洗埋体之后,穿上克番(裹上写有经文的白布),然后放入埋体匣子。送葬时,由亲友们抬着埋体匣子送往墓地。到达墓地后,先向墓穴的四周遍撒驱虫香料,随后在诵经声中将埋体入葬。在非洲,葬礼仪式常伴随着几天几夜的狂歌劲舞,人们集合在死者灵柩前或墓穴周围,闻鼓起舞,不停地向死者歌唱或哭诉,同时杀鸡宰羊,念咒诵经,大宴众人,以此来哀悼、纪念、评价亡人,寄托哀思。
中国的葬礼一般是召开规模大小不等的追悼会。追悼会的主要程序有向遗体或遗像致哀、有关人员致悼词、奏哀乐、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等。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及文化习俗存在差异,治丧活动的内容也有许多不同,此外民间流行与政府提倡的治丧活动也有许多区别。元首逝世举行的治丧活动较为隆重,其程序一般包括:发布讣告、宣布致哀期、全国停止各种娱乐活动、下半旗致哀、向遗体告别或瞻仰遗容、接受各界人士的吊唁、举行追悼大会(葬礼)。追悼仪式后,由党政军领导人或治丧委员会负责人及死者家属护送遗体前往火葬场火葬(或将骨灰送至安放处)。重要的党政军负责人或开国元勋逝世后,治丧程序与元首大致相同,但规模略小、规格略低。一般人逝世,悼念仪式较为简单,只有向遗体告别和追悼会两项。中国政府提倡简葬,许多生前担任党政军要职的,死后也只举行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仪式过后即行火葬。

土豪葬礼
土豪葬礼是指一些地区丧事大操大办的现象,一些富裕家庭丧事操办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一场丧事庞大的送葬队伍中,花车队、乐队、腰鼓队、高跷队,应有尽有。所经之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2014年4月5日,福建长乐一送葬队伍走出家门口。这支送葬队伍长达2公里多,这场丧事花费至少上百万。福建沿海一些地方丧事大操大办现象愈演愈烈,炫富攀比严重,一些农村贫困家庭举债也要把丧事办得风光有面子。一场丧事少则二三十万,多则上百万送葬队伍短的几百米,长的几公里。庞大的送葬队伍中,有花车队、乐队、腰鼓队,出殡仪式上乐队和舞蹈队同场演出。所经之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入学礼

入学礼既可以指礼仪,也可以是礼物,是为古时学生的入学大礼。“入学礼” 在中国古代,新生入学不仅有隆 重的“开学仪式”,而且备受重视。 “入学礼”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

在古代,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需进行称为“入冸”的入学仪式zhi。周诸侯的学校前有半圆形的池,名泮水,学校即称泮宫。
后代学宫沿袭其形制。明、清两朝州县考试新进生员须入学宫拜谒孔子,因称入学为入泮或游泮。入学满六十年称“重游泮水”,为曾充秀才而享高寿者的庆典。
古时的入学礼非常庄重,入学礼第一步正衣冠。学童们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是儿童知书明理的人生第一步。
接着,叩拜先师。学生们在先生的带领下,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再拜私塾先生,三叩首。礼成后,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修,分别为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与干瘦肉条。
然后净手净心。学生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寓意去杂存精、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最后朱砂开智。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痣”与“智”谐音,寓意儿童开启智慧,此后目明心明。接着描红开笔,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人生的第一个字。


成人礼

成人仪式,又称为“成丁礼”、“成人礼”、“成年礼”等,是过渡仪式的一种,指不同文化中标志从童年到青春期或成人阶段过渡的全部礼仪、仪式及实践活动。该仪式分为“分隔”、“过渡”、“聚合”三个阶段,包括同孩童时代的分离、孩童时代到成年时代的过渡以及进入成年时代获得新生三部分,最终成为深入社会并拥有一切合法权利的社会正式成员  。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成人仪式,我国传统成人仪式以男子“冠礼”、女子“笄礼”为代表,当代成人仪式则以共青团发起的“18岁成人仪式教育”为主流 。

传统的成人仪式带有对“性”成熟的象征意义,有的反映出刻板的社会性别规范,而像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等这类严重侵犯人权、损害性与生殖健康的行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依然盛行。因此,在性教育中涉及对“成人礼仪”的正确认识。在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在核心概念2“价值观、权利、文化与性”下的第3个主题“文化、社会与性” 中提到了有关“成人礼仪”的学习目标。

概念界定
成人仪式,又称为“成丁礼”、“成人礼”、“成年礼”等,是过渡仪式的一种,指的是不同文化中标志着从童年到青春期或成人阶段过渡的全部礼仪、仪式及实践活动。

仪式实质
在学术界,学者们曾一度将成人仪式等同于“生理成熟期礼仪”或“性成熟期礼仪”。法国著名民俗学家范热内普(Arnold van Gennep)在《过渡礼仪》中反驳了这一观点,以不同地区施行割礼的年龄差异为例:同样的礼仪有时标志着童年的开始,有时是青春期的开始,但都与生理成熟期无关。由此,范热内普提出成人仪式标志着的是“社会成熟期”,其实质在于社会文化意义而非生理意义 。

同时,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在《文化模式》一书中也提到,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青春期的年龄划分各不相同。青春期事实上是个社会文化问题,为这一时期而举行的各种仪式便是通过不同形式来表明孩子进入成年人的新阶段。而所谓进入成人阶段的标志,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理成熟,而是受文化所制约的青春期成人仪式。

仪式阶段
成人仪式是一种典型的过渡仪式,是保证个体在其一生中或者群体在生存发展中能够安全度过重要关口的仪式之一,其过程包括隔离、过渡、聚合三个环节。
以澳大利亚土著民族阿兰达人中的“成人礼”为例,在阿兰达人的部落里,为男青年举行的成人仪式分成四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中考验的程度是逐步加剧的。第一阶段,在部落男女的参与下接受“纹身”;第二阶段,实行割包皮,即包皮环切手术;第三阶段,由八个男人轮流咬受礼青年的头皮;第四阶段,接受火的洗礼,这是最隆重的一个仪式,该部落称之为“恩格乌拉典礼”。典礼上由妇女用烧着火的木棍投掷受礼者,然后受礼者在燃烧着烈火的干柴上躺几分钟,最后,裸露双腿在炽红的火炭上跪半分钟。至此,全部成人仪式宣告完毕 [6] 。
第一阶段“纹身”可被视作成人仪式的隔离阶段,即以一种明显的纹身活动来和孩童阶段告别,标志着与以往生活的一种分离 [6] 。
第二、三阶段可视为过渡阶段,这个阶段青年处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一种过渡状态,这个阶段是一种处于孩童与成人两个稳定状态之间的转换,其标志就是实行割包皮、啃咬头皮。如果青年没有经受住考验,这意味着青年没有顺利实现这个状态的过渡和转换,反之,则说明青年顺利实现了这个过渡,进入到新生命阶段的聚合环节 。
第四阶段接受火的洗礼则是聚合阶段,即青年融入成人行列,从过渡时期重新走入日常生活。至此,成人仪式结束 [6] 。
从日常生活进入到日常生活,表面上没有任何差别,但青年在隔离、过渡、聚合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身体上的成长,也表现在心理上的成熟,还表现在社会角色的转变上。经过成人仪式的三个阶段,青年越过了生命历程的一个重要节点而获得了新生 [6] 。
总的说来,成人仪式在其结构中包括同孩童时代的分离、孩童时代到成年时代的过渡以及进入成年时代获得新生三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意义完整的成人仪式,让青年成为深入社会并拥有一切合法权利的社会正式成员,让青年结束了旧日自然的、生物的状态,而作为一个文化上的存在者再生出来。

我国传统成人仪式
“礼”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人礼”是重要人生仪式之一。其中,男子“冠礼”与女子“笄礼”是我国古代汉民族实行最为普遍的“成人礼”形式。同时,不同的地域文化、族群文化中也存在着多样化的成年仪式 。

“冠笄之礼”
冠礼和笄礼分别是我国古代汉族男子和女子成年的礼仪。它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成丁礼”,是少年男女获得氏族成人资格的重要标志。在进入阶级社会后,成年礼成为西周统治者维护宗法制度的重要手段,即“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子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焉!”同时,男性“二十而冠,始学礼”,女性“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冠礼和笄礼赋予男女两性的成人资格带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

冠礼
“冠者,礼之始也”,从冠礼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由“成丁礼”演变而来的冠礼在周朝开始出现,直至汉朝均强调仪式对成年男子的教育功能,明朝的冠礼仪式则颇具政治意味,明代之后,冠礼逐渐衰微,至民国初期,冠礼与婚礼渐渐合为一体。此外,民间也有将部分冠礼与儿童养育习俗相结合,如亲友或年长有德之人给成年的男子新的字号,称为“庆号”。
目前能看到的较完整的成人仪式见于《仪礼》中的士人冠礼。仪式的核心环节是“加冠”和“命字”,主要程序是“换装易服”。
仪式基本环节如下:
(1)筮日:主人于家庙门前占卜,确定冠礼的举行日期;
(2)戒宾:主人将举办冠礼之事知会其朋友,并邀请其为宾客;
(3)筮宾:冠礼前三日,择吉选定一位来宾为正宾,为冠者加冠命字;
(4)宿宾:冠礼前两日,到宾客家里再度邀请正宾,同时约请一人来赞唱主持;
(5)为期:冠礼前一日,在家庙外举行仪式,宣布冠礼时辰,并通知众宾;
(6)陈器服:冠礼当日晨起,将盥洗用具和所用冠服一一摆放出来;
(7)就位:主人、亲戚、冠者及诸位执礼者各就各位;
(8)迎宾:主人在大门处迎候贵宾。贵宾抵门后,主人出门外迎接。主宾三揖三让,之后登上厅堂;
(9)三加:正宾在司仪主持的协助下,为冠者行三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三加爵弁,并致祝辞,三次不同;冠者三次换服;
(10)正宾给冠者一杯酒,并致祝辞。冠者祭拜创造食物的人;
(11)冠者拜见母亲;
(12)宾客为冠者命“字”,并致祝辞;
(13)冠者拜见诸亲戚长辈;
(14)冠者拜见官长;
(15)主人宴请接待宾客;
(16)主人送客,并派人将祭品送到宾客家。
在这个以系列的仪节促使自然个体向社会成人的转变过程中,行礼的时空环境、具体仪式环节与特定语言行为都对受礼男子进行集中性的伦理规训与道德启蒙,催化受礼男子的成人自觉,从而为成人社会提供具有道德意识且行为合乎社会法度的新成员 [10] 。这一成年仪式的实施不仅仅象征着男子在生理发展上的成年,也象征着男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身份的社会性成人,并赋予男子正式成为家庭合法继承人的身份,个体获得进入权力群体的资格。

笄礼
笄礼是我国古代汉民族女性的成人礼,俗称“上头”、“上头礼”,即古代女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会将女孩分于两侧的儿童发髻汇成一束挽作成人发髻,然后插上笄,一般通过仪式进行,而这种标志女孩成人的仪式就是笄礼。尽管有大量的文字记录证实了我国古代笄礼的存在,但由于古代社会女子的社会与政治地位不高,关于女子笄礼的仪式细节等详细内容并无太多记载 。
根据《礼记》中的《内则》《曲记》《杂记》诸篇的零星记载,如“十有五年而笄”、“女子许嫁,笄而字”、“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可得,一方面,女孩子十五岁许嫁后行笄礼并起字,另一方面,女性的成人礼并不单纯以年龄为依据,“许嫁”是行笄礼的重要条件。女子到十五岁可以许嫁,如果到二十岁仍未许嫁就必须举行笄礼,在此期间许嫁即“笄”并取字。而二十岁还未许嫁的笄者在完成仪式后依然要去笄而鬓首,恢复少女打扮,并不被视为成年。“笄礼”并不是女性真正的成年礼,女性成人的实际标准是许嫁结婚 。
对于女性来说,笄礼一方面强化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性别分工与性别角色塑造,意味着个体到了适婚年龄,并已具备儿媳、妻子和母亲等以父权为中心的女性职能;另一方面,它并未赋予古代女性成为独立社会成员的资格,相反却通过笄礼的实施剥夺了她们走向社会的权利,迫使她们由一个家庭走向另一个家庭,通过结婚的方式获得人生的成年。

地方民俗下的成人仪式
汉族“过十二岁”“做十六岁”
我国汉族地区大致以长江沿线为界,北方和南方地区分别存在着“过十二岁”和“做十六岁”两种成人礼俗传统,属于“儿童养育型成人礼”,对于儿童身心成长、家庭和谐发展和社区关系调适等均起着重要作用。

标志象征型
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礼俗形式,其通过改变受礼者的发式、服装、佩饰等外在的身体特征来昭示出不同的年龄层和性别区分。比如,在安徽淮安,男孩子一两岁时开始留发,十二岁时剪发。剪小辫子要择吉举行,由一位满福之人来做。满福人要求儿女双全、父母健在、夫妻健在。男孩的舅舅手捧筛子,恭候一旁,筛子里面装有大糕、红鸡蛋、葱、笔、书本、红布等。剃头师傅一边剃头一边说喜话,并须在午时前完成。剃掉小辫子之后,象征着男孩从此摆脱神灵控制,成为俗世中人。与男孩子剪辫子相反,在江苏吴县胜浦乡,女子十三虚岁时于农历七月初七蓄头发,俗称“留头发”。由女性长辈为女孩修面绞汗毛,将原来梳的长辫解开,改梳为成年妇女的“鬅鬅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衣衫、束襡裙、着绣花鞋。从此结束少女生活,参加成人的劳动,可应聘结婚。

过关还愿型
此类型成人礼俗从孩子出生一直到十二岁或者十六岁之间每年反复出现,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以过十二为例,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一是通过寄名神佛,保佑儿童平安。在河北万全县,过去孩子出生第三日要供奶奶许愿,为孩子认神灵为亲,意思是孩童为神灵所赐。拜认神佛之后,每一年举办奶奶庙会时,家中有孩子的人必送高约五寸的泥人到奶奶庙,后面写明某家外甥、某家子,称之为“替身”,到十二岁停止。十二岁那一年的奶奶庙会,必须亲自到庙里还愿,表示以后脱离奶奶的势力范围。
二是通过认干亲,祈祝孩子成长。干亲可以是神灵,如关帝,可以是神树、石头等,也可以是无血缘关系的干父母 。
三是比较普遍的“挂锁”和“开锁”。在山西,一般来讲,孩子出生几个月或者一周岁时就由外祖母家给挂锁。孩子挂锁之后,每一年于生日或者特定日子,都要举行庆祝仪式。十二岁时仪式最隆重,寓意孩子从此摆脱神灵控制,独立成人  。
此外,还有带着一定考验性质的。在湘西、湘北一带认为,男孩出生后,若命里有“关煞”,必须许下“傩愿”,并在其三、六、九岁时,请巫师渡“小关”(又称“花树关”),待十二岁时渡“童子关”。届时请巫师造桥,孩子过桥过关,并理发留头,着新衣,表示成年。

儿童养育型成人礼的特征
儿童养育型成人礼俗的突出特征首先是保育功能,其将儿童未成年阶段寄托于神灵或者外力的保护,伴随成长过程往复出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一次性完成的“过渡礼仪”,更符合一个人社会角色的实际养成过程。
其次,具有明显的性别偏向和一定的性格区分。调研发现,在各地,过十二岁和做十六岁受男孩偏好传统影响,又因物质条件所限,通常只为家中男孩或者第一个孩子举办,近年来随着性别平等意识不断深入,普遍实现了男女青少年同时举行,但会有性别区分和性别期待。例如,在山西长治圆羊成人礼上,孩子的父亲会拿鞭子或者是扫帚“抽打”孩子,女子用的鞭子上缠绕着十五颗红枣,寓意早日出嫁,男子用的上面缠绕十五个铜钱,寓意早日赚钱养家,承担家庭责任。近十年来,不论男女都会缠绕十五个红枣和钱币。
最后,其带有明显的信仰色彩。此类礼俗均认为儿童出生后至特定年龄,需受外力尤其是神性保护方可平安成人,那么仪式前后的成人也就意味着从神力“锁着”或者“圈着”的半个人转变成为完全的俗世之人 。

彝族的成人仪式
彝族少女根据其发育情况选择单岁(15岁或17岁)时,举行换童裙成人仪式,要改变发式,把原来梳于脑后的单辫分开,在身后梳扎成双辫,并将远戴围型的头帕换成瓦型头帕。还要改变耳饰,将原来的红线或蓝线为耳饰的线绳,换成银耳环。同时改变裙式,将原来浅色上下两节的童裙,换为中筒黑蓝三节或四节的百褶裙。举行换裙仪式后,女子可以进行社交,可以谈婚论嫁 [17] 。

我国当代成人仪式
我国成人仪式可归纳为五种基本模式 [18] 。
共青团主流模式——政治文化仪式“
“18岁成人仪式教育”主要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在共青团组织主导下,以18岁高中生为对象,在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一环开展的“成人礼宣誓”活动,被称为中国“现代成人礼”。它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现象。

发展历程
活动源起
“18岁成人仪式教育”最早起源于1990年4月29日由上海市嘉定县黄渡乡团委组织的“黄渡乡第一届18岁青年生日活动”。1993年12月,共青团上海市委在上海外滩人民英雄纪念塔前举办了“上海市第一届18岁成人仪式”,正式将黄渡乡的首创经验进行推广,800名18岁青年面对国旗、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庄严宣誓“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这一创举后得到上海市和团中央的重视,将其推向全市和全国。

活动发展
1994年10月18日,共青团广州市委联同市人大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单位组织开展了“托起明天的太阳——94成人宣誓仪式活动”,全市两万六千多名18岁青年学生参加了宣誓,标志着成人宣誓活动在广州市正式启动。1995年5月4日,团中央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庄严的成人宣誓仪式,团中央领导亲自担任领誓人,5000名18岁青年学生向祖国作出庄严承诺,李岚清出席仪式并讲话。1995年10月,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行大规模宣誓仪式,参加的18岁青年学生达6.8万人。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这项活动在全国各地的中学逐渐开展起来 。

仪式程序
现行我国法律确定的法定成人年龄为18周岁,各地学校举办的成人礼大都遵从这一年龄,故叫做“18岁成人礼”19。
这些仪式的程序大同小异,以汕头市的一次成人礼为例,其程序为19:
(1)宣誓:升国旗、奏国歌、面对国旗宣誓;
(2)接旗:请老前辈讲革命传统、向英雄纪念碑献花篮、新成人代表接过前辈代表手中的国旗;
(3)举行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如种植“成人林”等;
(4)颁赠《成人纪念册》,其中收录“成人赠言”、“个人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2020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2020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入党须知”、“参军须知”、“广东省公民道德格言”、“汕头市市民信用公约”、“父母期望”、“师长赠言”、“青春赠言”、“成长日记”等为数众多的栏目。各地的《成人纪念册》,内容与此大同小异 [19] 。

活动争议
一方面,上述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中的成人礼得到了广泛的正面评价和社会呼应,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对该活动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社会性别建构缺失
现代成人礼的特点是男女同时参加、且在统一的年龄举行。在“18岁成人仪式教育”中完全没有对男女青年进行明显的社会性别建构的目标,它所指向的成人几乎不包含性别因素,而古典的成人式或乡土的成人礼则毫无例外地指向于使受礼人成为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亦即在促使当事人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同时,也使他或她获得“性”。因此,男女的成人仪式通常具有标志“性”的差异。当代中国在学校里举办的成人仪式,基本上没有正面回应新成人有关两性社交和性成熟的困扰,在多数场景下,这个问题均被绕开或忽略了。
文化传承割裂
“18岁成人仪式教育”更为重视党和国家的理念,对于家乡、社区或地域乡土的强调明显不足。除了在少数学校的具体实践中有对“孝道”的关注,其对传统文化的关照也相对较少,基本上不具备传承文化的功能。面对国旗宣誓,强化公民及相关的法律意识,组织花样繁多的爱国主义教育等,说明通过成人礼促使当事人形成公民自觉和国家认同是其主要功能。但是,我国的成人仪式教育还明显地具有意识形态教育的属性,换言之,18岁成人仪式教育在我国,具有培养“接班人”的意图和方向性 。

个体关怀不足
“18岁成人仪式教育”的方向性或基本目标,是希望新成人均做遵纪守法和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在现有的成人礼建构实践当中,包括公民意识教育、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成人宣誓仪式等三个环节,可知其教育的功能和意向非常强烈且明确。但在承认成人礼可以作为德育的一种路径或方式的同时,还应注意不让它承载过多的意义和理念,避免在仪式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出现失衡。主办方任性追加时事性表述的做法,不仅会淡化现代成人礼的郑重感,还容易导致无视当事人或受礼人的主体错位现象。主办方居高临下地教育当事人的成人礼,反倒有可能引起某种反感或抵触。此外,现代成人礼均是大规模的、以集体形式举办的,因此,它也面临着如何应对当事人内在的、个人层面的隐私性成长和成熟过程,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使每一个个体都在成人的仪式过程中有所收获的问题 。

学校改进模式——教育文化仪式
由于成人仪式教育是一项“提高学生综合性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组织过程中没有学校的整体行动是很难达成预期效果的,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情况下要成功地实施必须要上升到学校层面。学校在具体操作中一般采取两种取向:一是忠实取向;一是改进取向。
有的学校根据自己对成人仪式的理解,体现活动的学生主体性,体现仪式的表演性,注重学生叙述;有的学校将传统文化因素引入到仪式中,在服装、成人纪念物等环节注重民族符号;在规模上,有的学校以小为取向,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而另一些学校则以大为取向,组织学校集体开展,甚至还联合其他学校一同开展。
同时,学校改进模式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将成人仪式内容与高考动员和励志结合起来,主题变味;强制将教育者的意图填充进去,造成内容的随意性;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

文庙模式——古典文化仪式
在今天,文庙主要是祭拜孔子,保存文化典籍,学习文化经典的地方。文庙模式主要是指以《周礼》为基础,以古代“冠笄之礼”为原型而形成的成人仪式。
文庙模式具有历史感、厚重感与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但同时也存在观念陈旧的弊端,如所体现的等级、秩序与当今学校中所倡导的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相背离;同时由于古今生活方式的不同,古人大量的实践知识、隐性知识难以让今天的孩子读懂,双方无法形成对话的基础。

家庭模式——亲情文化仪式
家庭是私密性和个性化很强的地方,目前一些家庭开始逐步重视子女的成人仪式。
家庭模式有较为简洁的版本,主要是将以往的生日办得更加隆重,其中创意不多,如在原有的蜡烛、蛋糕、祝福、许愿、拥抱等基础上,加上亲戚朋友见证、长辈祝福等环节。家庭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成人仪式的理解,把生日庆典规模“扩大化”,程序仪式化。
同时家庭模式可能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把成人仪式教育视为一种特别的亲情文化教育,过多地重视感恩与回报环节。

电视媒体模式——时尚文化仪式
2009年,湖南卫视与《中国青年报》、共青团湖南省委精心打造了一台题为“十八而志,青春万岁”的成人礼节目,将成人仪式与电视传媒相结合,创造性地设计了成人仪式的新图式,反响空前。由此,成人仪式又增添了一个特殊的电视媒体模式。电视“成人礼”,是“成人礼在媒介文化逻辑中的复归与再建构”,被称之为“被发明的新传统”  。
电视媒体模式以赞美青春、启迪思考、激发斗志为主线,吸取成人礼的基本要素后,又创造性地利用时尚元素,迎合了年轻人心理需求,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围绕成人问题而设置的教育节目。
但从本质上说,电视媒体模式只是利用成人仪式在做节目,整个节目只是成人仪式的拓展。而好节目并不一定等于好的成人仪式。因为节目的组织者和策划者的重点在于节目的收视率和商业回报,教育效果只是实现前者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是难以复制的,之所以难以复制,不仅因其高昂的成本,更因其所需条件极其“苛刻”,强大的制作团队,耀眼明星阵容,先进演播设施,此外还需要排练、预演等,耗时耗力,一般的媒体、学校、家庭根本无法企及 。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成人仪式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成人仪式:政府举行的成人仪式、宗教形式的成人仪式和古典形式的成人仪式。
政府举行的成人仪式
由政府举行成人仪式的国家主要有日本、葡萄牙、德国等国。
日本的成人节是从我国的冠礼和笄礼衍生而来的,在天武天皇十一年(公元683年)始行加冠制度。二战后,由于担忧青年在生活贫困和社会混乱时失去信心,日本国会于1948年立法,规定每年1月15日(后改为每年1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全国年满18岁男女青年的成人节,以激发其自觉性并树立自信心,获得有关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成人责任感的教育 。
四年一次的葡萄牙成人节称为托篮节,是一个全国性传统节日。年轻女子把巨大的篮子顶在头上,参加游行。托篮高度与身高一样,托篮装饰着各种纸花,托篮内装有式样不同的面包,是女子成人的一种仪式。而居住在北部山区的多哥第二大部族卡布列族(Kabyé)每年7月下旬都要为年满18岁的男女青年举行成人仪式:男性举行摔跤节,女性举行成熟节。
宗教形式的成人仪式
宗教形式的成人仪式在宗教盛行的国家非常普遍。
成人仪式标志着一个人在宗教事务上进入成熟的成人期,也被赋予参与宗教生活的权利和责任,在这种仪式中“总是存在一种狂迷的因素”。德国14岁的少年要举行基督教式的成人仪式。其在父母带领下,走进教堂,跪在十字架下,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过,然后教父将水洒向少年的头顶,并宣读基督教义,教导少年做人的道理。在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国每年的6月底或7月初也要举行基督教仪式的成人仪式,年满18岁的青年到教堂去举行坚信礼 。
在佛教国家中,“灌顶”是佛教用于成人仪式的术语,意为洒水,效仿古代印度王子加冕的就职仪式。通过这种仪式使人们相信王子变成了世界的统治者,同样,神圣的知识之水可以使成人仪式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世界的主人,即佛陀。泰国、缅甸男孩到了一定年龄要出家当一次和尚,过一段时间的寺庙生活,没有这种经历则不能视为成人 。
印度教中男孩最重要的圣礼叫做“入法礼”,也是成人的标志。通过这个圣礼,男孩获得了学习经典的权利,获得了第二次诞生;而在以色列,男孩的成人礼是受诫礼。古代犹太法学书说,男子年满13岁就必须谨守犹太教的613条诫律,因此,年礼又称受诫礼。每一个犹太人都被认为是因“以色列的盟约”而出生。男孩在出生后的第八天行割礼,守安息日和行割礼是其“契约的标志”,而且两者都与以色列民族的生存联系在一起。
古典形式的成人仪式
古典形式的成人仪式在一些土著民族中仍然存在。
在印度东北部山区的奥那加人,13岁时须向酋长请求加入公社。应允后,父母用酋长赐予的棉布为其制一套成人服,穿上后就算成人了。
在澳洲,参加成年礼的土著男孩必须接受严酷的考验,如拔牙、穿耳穿鼻或刻上特殊的符号以标志成人。当地土著人相信这些考验是超自然的存在所赋予的,关乎他们与超自然存在者的关系,其目的是把青少年引入一个向他们开放的神灵世界和控制他们整个生命的精神世界 。
成人仪式与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
在众多古典形式(或宗教形式)的成人仪式中,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是非常典型的。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Cutting,简称FGM/C),是指出于非医疗原因部分或全部切除女性外生殖器官或对女性生殖器官造成其他伤害的所有程序,在某些民族或群体文化传统中,它与女性成人仪式直接相关  。
“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侵犯了一个人的健康权、安全权和人身完整权、免受酷刑和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的权利,以及在手术时导致死亡的生命权。”虽然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是国际公认的侵犯人权行为,但当今全世界有2亿多名的女童和妇女经历了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这种习俗存在于三大洲的31个国家。遭受了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的女童和妇女有一半以上生活在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印度尼西亚。社会规范、文化、宗教等多种因素造成了这种习俗的流行,其背后是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观念 [26-27]。
2015年联合国将消除残割女性生殖器官行为作为目标之一列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8-2021年战略计划重申了致力于消除童婚和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的承诺。全球努力已加快了消除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的进展。今天,女童遭受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的可能性比30年前减少了三分之一。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中涉及“成人仪式”相关内容。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19)中指出了要注重运用仪式礼仪,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共青团中央印发的《全国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规范(试行)》(2018)进一步规范和深化了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第二十二条
注重运用仪式礼仪。认真贯彻执行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学习宣传基本知识和国旗升挂、国徽使用、国歌奏唱礼仪。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让人们充分表达爱国情感。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天定时在主频率、主频道播放国歌。国庆期间,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大型企事业单位、全国城乡社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要组织升国旗仪式并悬挂国旗。鼓励居民家庭在家门前适当位置悬挂国旗。认真组织宪法宣誓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通过公开宣誓、重温誓词等形式,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
第十八条
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大中小学的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等,要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班队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强化校训校歌校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大中小学生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参加军事训练、冬令营夏令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公益活动等,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密切与城市社区、农村、企业、部队、社会机构等的联系,丰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领域。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第六条
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要制定国家礼仪规程,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规范开展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强化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增强人们对党和国家、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丰富道德体验、增进道德情感。研究制定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适应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引导人们重礼节、讲礼貌 。
《全国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规范(试行)》
共青团中央一直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为指导各地团组织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先后下发多个文件来规范18岁成人仪式教育。如《共青团中央关于规范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暂行意见》(1996)、《关于1999年深入开展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通知》(1999)、《关于继续大力推进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通知》(2000)、《共青团中央关于表彰1999年度全国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的决定》(2000)、《共青团中央关于表彰2000年度全国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的决定》(2001)、《关于深入开展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通知》(2002)。
其中,最新版的为《全国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规范(试行)》(2018),《规范》适用于全国各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的成人仪式,以学校团组织为主组织实施,各省级、地市级、县级团组织等可参照举办区域内示范性的成人仪式。《规范》共分为9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参与主体、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基本程序、誓词内容、仪式标志、组织实施等。
目前,北京、广州、南京、沈阳等许多大中城市,均通过地方立法程序,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成人宣誓日。此种成人礼的创建、普及和实施,虽然在各地存在一定的不均衡,但总体看,它现在已经是全国规模并具有普遍性的礼仪实践 [30] 。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要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

全面性教育中相关的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在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与“成人仪式”相关的学习目标主要出现在核心概念2“价值观、权利、文化与性”下的第3个主题“文化、社会与性”之中。此外,核心概念2“价值观、权利、文化与性”下的第2个主题“人权与性”以及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下的第3个主题“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中也有相关内容。内容贯穿9~12岁、15~18岁以上两个年龄段,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核心概念2:价值观、权利、文化与性
主题2:人权与性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 有很多地方或国家法律以及国际协议中提及 了影响性与生殖健康的人权
学习者将能够:
分析有关童婚、早婚和强迫婚姻、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间性儿童的非自愿手术、强制绝育、性同意年龄、社会性别平等、性倾向、社会性别身份、人工流产、强奸、性虐待、性贩卖的地方或国家法律和政策;以及人们获取性与生殖健康服务和捍卫生殖权利的途径(知识);
说明人权遭到侵犯并影响到性与生殖健康的情况(知识);
认同人权对性与生殖健康的影响(态度);
倡导制定支持性与生殖健康人权的地方或国家法律(技能)。
主题3:文化、社会与性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文化、宗教和社会影响我们对性的理解
学习者将能够:
举例说明文化、宗教和社会如何影响我们对性的理解(知识);
描述当地以及不同文化中的成人仪式(知识);
了解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的,与性有关的文化、宗教或社会观念与实践(知识);
认同性观念是多元的(态度);
对性的多元化实践和所有人的人权展示尊重(技能)。
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
主题3: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所有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都是错误的,是对人权的侵犯
学习者将能够:
举例说明什么是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例如:欺凌、性骚扰、情感暴力、家庭暴力、强奸、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童婚、早婚和强迫婚姻、恐同暴力),并说出社会性别暴力可能发生的场所,包括学校、家庭、公共场所或网络(知识);
认同所有形式的性暴力都是对人权的侵犯(态度);
如自己或认识的人正在经历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或担心可能会遭遇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展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识别值得信赖的成年人并向其诉说相关经历(技能)。
茗日暮影

ZxID:14039875


等级: 派派版主
影子~随缘回礼,0225周年,0410转正~雪子~我来派派看你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9-03 0
已审核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婚礼习俗
https://www.paipai.fm/r5888378
中国古代婚礼
https://www.paipai.fm/r5887982

各式各样的葬礼、、
https://www.paipai.fm/r5888403

古代冠(笄)禮概況(成人禮)
https://www.paipai.fm/r5887885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