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食物中的慢病元凶——钠!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4 回复:0

[趣味科普] 警惕食物中的慢病元凶——钠!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迷鹿迷了路。

ZxID:17154062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梦唲210
笑着跳进人海里。如有举报未处理请站短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3-16 0
转自科普中国网

  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人体的钠主要来自食品烹调、加工所用的食盐。

  食盐是我们日常中最常见的调味料之一,无论是精制盐、深井盐、海藻盐、日晒盐还是低钠盐,其主要成分都是氯化钠。

  钠与食盐,可交换,这是一个怎样的换算关系呢?简单讲,1g钠 相当于 2.5g食盐 。

  高盐多危害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高盐/高钠食品的统一定义,但加工食品中的钠含量显著高于新鲜食品。

  食盐摄入量与钠摄入量过高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已得到科学界的普遍共识。高盐(钠)摄入能够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胃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2016年Mente Andrew等的研究表明,无论是高血压人群还是非高血压人群,与中等水平(4-5g/d)的钠摄入量相比,低钠(≤3g/d)和高钠(≥6g/d)摄入,都会增加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食盐,吃不吃?

  既然高盐摄入对健康危害这么大,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不吃盐呢?钠有啥用呢?

  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具有调节细胞外液的容量与渗透压、保持体液酸碱度的恒定、维持正常的血压的重要生理功能。

  此外,钠对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的生产和利用、肌肉运动、心血管功能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钠约占细胞外液中阳离子含量的90%;人体细胞外液中的钠和细胞内液中的钾含量的平衡,是细胞内外水分恒定的基本条件。

  膳食钠过多、钾过少、钠钾比值偏高均可引起高血压,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

  日常饮食可以为人体提供足够的钠,但禁食、少食、膳食中钠盐限制过严、钠摄入量极低时,都可能引起缺钠,血浆钠<135mmol/L时,即为低钠血症。体内钠元素的含量低于健康人的正常含量,则细胞的水分、渗透压、应激性、分泌及排泄等都将受到影响。此外,缺钠还会影响细胞对氨基酸和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胃酸的分泌。

  因此,食盐,是必须要吃的,而且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

  吃的盐,去了哪儿?

  看到这,你是不已经蒙圈了呢?

  吃了这么多年的盐,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吃了,每天6g盐,我怎么知道一餐外卖,大师傅加了多少盐?

  如果加多了,这不是要吃死的节奏吗?

  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当然,你也不必太过焦虑。我们的肾脏对钠的排泄和重吸收有很强的调控能力,肾小球的过滤作用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保持平衡,钠摄取量增加则其排泄量也增加,反之排泄量也会减少。因此,人体对钠摄入水平的适应性很大。

  一般情况下,每日摄入的钠只有少部分是机体所需的,大部分通过尿液排出。肾脏排出的钠量大致接近摄入量,另有小部分通过粪便、皮肤排出体外。

  看到这里你也别着急长出一口气,继续放任自己的高盐饮食。

  饮食口味是逐渐养成的过程,吃多了盐,你会不知不觉的感受不到咸味,从而无意识的摄入更多的盐。过多的盐摄入增加了肾脏负担,就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了。

  隐性盐,数据显

  除了日程烹调食物注意控制食盐的添加量,预包装食品中看不到的盐也要引起高度的注意。

  酱肉酱菜腊肉咸菜方便面等都属于常见的高盐食品,您可能会在食用时稍加注意,面包、饼干、薯片等初尝似乎不咸的预包装食品中,大都含有较高的钠。

  因此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一定要学会看营养标签,通过钠的标示量及NRV%,合理选择,适度食用。

  回家吃饭,健康减盐

  幸福就是回家吃饭。回家吃饭,可以更有效、更直接的控制烹调用盐,让膳食必备的食盐,真正做到健康调味。

  钠,你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长期过多或过少摄入都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尽量控制减少腌腊肉制品、咸菜、饼干、方便面等高盐加工食品的摄入。

  定量控制烹调用盐,让家,清淡知味。

  作者 | 徐维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注册营养师、中国好营养科普达人

  编辑 | Ying

  校对 | Lei yuk_yan

感想:平时还是要少吃一点盐,少盐少油有利于健康,年纪渐长要开始养生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33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