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文,看到谥号方面,挺感兴趣找来资料看看。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0 回复:5

[野史八卦] 今天看文,看到谥号方面,挺感兴趣找来资料看看。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123654wy

ZxID:17857795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3-24 0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可谓最原始的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中兴者曰“中”(中宗且乙),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
    隋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除刘邦外,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西汉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刘恒为太宗、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东汉刘秀为世祖光武皇帝、刘庄为显宗孝明皇帝、刘炟为肃宗孝章皇帝。另外东汉还有几个皇帝有庙号:刘肇为穆宗孝和皇帝、刘佑为恭宗孝安皇帝、刘保为敬宗孝顺皇帝、刘志为威宗孝桓皇帝,不过这一些庙号在孝献帝时被取消。
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jjww257

ZxID:5819152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3-24 0
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并且还看了大臣的谥号,作为臣子的最高荣誉是“文正”,简直是古代为官的顶级梦想,有一些名人如这范仲淹、司马光就得到过,这个谥号还是魏征的谥号“文贞”演变来的。

楼主留言:

大臣最高荣誉之后是不是配享太庙啊,原来文正是夸奖啊…长知识了

死神无倪

ZxID:12102042

等级: 热心会员
许多时候,让我们放不下的,其实并不是对方,而是那些逝去的共同回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3-24 0
之前看农家子那篇文的时候挺感兴趣来着
虾仁猪心

ZxID:12717683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9-03-24 0
长知识啦,感谢楼主呀
墨韵珞瑾

ZxID:8456578

等级: 热心会员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9-03-24 0
这个应该可以用到,先谢楼主~~~
丶 挥 霍 过 的 青 春 换 来 都 是 纪 念 品。
晚藏乌

ZxID:41410505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眸渊若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9-03-24 0
已审核。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