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为何建议将“ 僮族 ”改成“壮族”?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21 回复:2

[野史八卦] 周总理为何建议将“ 僮族 ”改成“壮族”?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上条奈绪

ZxID:11125408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梅花脚印
无限远点的弧光灯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01 0

1965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僮族自治区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改名的是周总理,那么周总理为何将"僮族"更名为"壮族"呢?

(壮族鼓舞)
“僮”这个字千万不要读错了,这个也读“壮”。 壮族是我国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根据资料记载,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
先秦时期,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南至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一个被称为“百越”的族群,分布于今广东、广西一带的西瓯、骆越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当时还处于氏族部落社会的发展阶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派尉屠睢率领50万大军,分兵五路,进军岭南,在越城岭一带曾遇到西瓯人的强烈抵抗。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史禄率兵开通灵渠,通粮饷,运军队,秦军才战胜西瓯人,统一了岭南地区,并在岭南设立桂林、南海、象三郡,将该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

(壮族房屋)
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岭南地区(即后来的两广地区)的土著民族,被称为“乌浒”、“俚”、“僚”或“俚僚”,他们是西瓯、骆越的后裔。唐五代时期,壮族先民仍被称为俚、僚、乌浒(乌武)等,但也出现了以地域或以大族姓氏命名的族称,如“西原蛮”、“黄洞蛮”、“侬洞蛮”或泛称“洞蛮”、“洞氓”等。宋代以后,壮族族称又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僮”(音壮)族等称谓。
根据史料记载,米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进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瑶、口嘹、曰僮、曰仡佬”。以后历代均多沿用“僮”名,到明代“僮”名引用逐渐增多,但往往与“瑶”并举。到清代对“僮”名的引用已遍于广西各地。

(壮族姑娘)
1949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和进行民族识别,新中国把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自称“布壮”、“布土”、“布农”、“布泰”、“布班”、“布陇”、“布诺”、“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后来,因“僮”字的含义不够清楚,僮在《辞海》中有几种解释,其中一种是奴仆的意思,又容易读错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国务院决定把“僮”改为“壮”,把“僮族”改为“壮族”,体现了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尊重,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
  • 际遇之神

    惩罚 2018-04-01

    与人嬉笑打闹,撞了老人家,罚款派派币3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4-01 0
已审核。

这个字主要包含的意思也不太好吧。
小白兔和积木

ZxID:54271495


等级: 派派版主
925周年520转正620复活,小说素材诗词合金心情海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04-01 0
那个图片应该是苗族的服饰吧,壮族的银饰不多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