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53 回复:1

[『诗』]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天外阁文聿

ZxID:12629291


等级: 热心会员
我爱你,无论何时何地,从今天起。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2-11 0


霧隱霜行雪,隔岸未知緣。

風來似蕭瑟,吹盡落花前。

雲遮不見日,昔情几呈現。

舊夢憶思中,故人路已遠。

二〇一八年一月八日 10:26:43

聽江湖心兒女情有感

天外閣文聿/雪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9
  • 岚珊

    派派币 +19 2018-02-11

    原创内容。

http://2339833230.lofter.com/view

我的诗歌
竹林书屋

ZxID:13843168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4-29 0
从“小我”飞跃到“大我”(十二)

一、两首诗歌的比较

(一)现将天外阁文聿的《雪》,摘抄如下

柔雪天降色,
霧隱漫青山。
風來雲無處,
頓覺世清寒。
低樓高寰宇,
曉境入夢船。
似葉猶飛過,
落花語無言。

(二)现将笔者的《老虎芋和鬼箭羽——雪歌之十二》,全抄如下:

古人说: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雪花说:
“书中要啥就有啥,赤橙黄绿青蓝紫。”

我雪花——最有——才学,
右手一指——山村的——东边的山岭,
就是满岭的——
红松——
杜梁香——
老虎芋。
我雪花——最有——才分,
左手一点——山村的——西边的山岭,
就是满岭的——
圆柏——
西番莲——
鬼箭羽。

我雪花——最有——才力,
右手一挥——山村的——南边的山岭,
就是满岭的——
国槐——
柱顶红——
吴茱萸。

我雪花——最有——才能,
左手一舞——山村的——北边的山岭,
就是满岭的——
垂柳——
金罂子——
孔雀菊。

我雪花——最辛劳,
我要在——山岭北面的山脚下——开垦农田,
天上的神人——风伯——你为什么也来帮助我——
开垦农田?
我雪花——有能力,
让北山脚下的——农田,
今年来个——大大的——丰收,
让东边——山脚下的——小山村——脱贫了,
因为——村民们有——
三十年——
吃不完的——
千万囤——
稻米。

我雪花——最勤奋,
我要在——山岭南面的山脚下——开垦农田,
天上的神人——雨师——你为什么也来帮助我——
开垦农田?
我雪花——有本领,
让南山脚下的——农田,
今年来个——大大的——丰收,
让西边——山脚下的——小山村——脱贫了,
因为——村民们有——
五十年——
吃不完的——
千万囤——
玉米。

我雪花——让荒山翠绿了——让村民富裕了,
大地上——五千万里的——
灯——和——火,
都为——荒山翠绿——村民富裕,
唱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悦耳的歌曲。

我雪花——让秃陵开花了——让村民幸福了,
高天上——九千万里的——
云——和——月,
都为——秃陵开花——村民幸福,
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动听的歌曲。

二、三首诗歌的简析

(一)简析天外阁文聿的《雪》

全诗共分8句

(1)第一、二句,写“柔雪天降色,霧隱漫青山”。轻柔的大雪,从天上飘落下来;大雾弥漫在远处的青山。

(2)第三、四句,写“風來雲無處,頓覺世清寒”。大风刮来,
雪花随风向飘走,突然感到整个天地寒冷起来。

(3)第五、六句,写“低樓高寰宇,曉境入夢船”。无论是住在高楼的人们,还是天上的神人,黎明前都进入游船的梦境之中。

(4)第七、八句,写“似葉猶飛過,落花語無言”。在梦境中,
好似有绿叶飞过,那从枝头上落下来的花儿,默默无声。

(5)从整首诗来看,作者虽然没有写出“小我”飞跃到“大我”,但感觉在梦境中,有一种渴望春天的味道。

(二)根据天外阁文聿《雪》,笔者应该创作一篇新的诗歌,这叫命题作文吧!

雪莲和春燕

我雪花——只有一点能力,
那个常年——躺在炕上的——重病老妪,
把她——又漏雨的屋顶——铺上一大块油毡。

我雪花——只有一点能力,
那个常年——躺在炕上的——车祸病人,
把他——又透凤的柴门——挂上一大块布帘。

我雪花——只有一点能力,
走在了瓢泼大雨——小路上的人,
我会送给你一把——遮风挡雨的小油纸伞。

我雪花——只有一点能力,
在水边心急火燎——到那边的人,
我用小小的木船——一送你到希望的对岸。

我雪花——献上——绵薄之力,
请把我——忘记了,
要记住——那些——扛着黄山走,
把伟大祖国——放在自己——心窝窝里的人,
以及为祖国——创造新产品的——雪莲。

我雪花——温暖——他人之心,
请把我——忘记了,
要记住——那些——扛着庐山走,
把亿万人民——放在自己——心窝窝里的人,
以及为人民——发明新技术的——春燕。

(三)简析笔者根据天外阁文聿的《雪》,重新创作的一
首诗歌《雪莲和春燕》

全诗共分6小节

(1)第一小节,写“我雪花——只有一点能力,那个常年——躺在炕上的——重病老妪,把她——又漏雨的屋顶——铺上一大块油毡”。祖国还有几千万人没有脱贫,“我”雪花,只有那么一点能力,去帮助“重病老妪”漏雨的房屋,给它“铺上一大块油毡”。

(2)第二小节,写“我雪花——只有一点能力,那个常年——躺在炕上的——车祸病人,把他——又透凤的柴门——挂上一大块布帘”。祖国还有几千万人没有脱贫,“我”雪花,只有那么一点能力,去帮助“车祸病人”透凤的柴门,给它“挂上一大块布帘”。

(3)第三小节,写“我雪花——只有一点能力,走在了瓢泼大雨
——小路上的人,我会送给你一把——遮风挡雨的小油纸伞”。下雨天,没有带雨具的人,“我”雪花,送给你“遮风挡雨的小油纸伞”。

(4)第四小节,写“我雪花——只有一点能力,在水边心急火燎
——到那边的人,我用小小的木船——一送你到希望的对岸”。过河人,
没有渡船的时候,“我”雪花,可以“送你到希望的对岸”。
以上四小节,“我雪花——只有一点能力”,运用了反复的艺术技巧,进一步加强了助人为乐的思想
(5)第五小节,写“我雪花——献上——绵薄之力,请把我——忘记了,要记住——那些——扛着黄山走,把伟大祖国——放在心窝窝里的人,以及为祖国——创造新产品的——雪莲”。“我”雪花做的这一点小事,请人们把“我”忘记了,要记住那些有力量、有灵气的才子们,他们既能“扛着黄山走”,又能把祖国“放在自己——心窝窝里”,为我们伟大祖国梦想的实现,“创造新产品”。把祖国“放在自己——心窝窝里”,运用了消极夸张的艺术技巧;这儿的“雪莲”运用了借代的艺术技巧,借代那些“创造新产品”的人。同时,运用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6)第六小节,写“我雪花——温暖——他人之心,请把我——忘记了,要记住——那些——扛着庐山走,把亿万人民——放在心窝窝里的人,以及为人民——发明新技术的——春燕”。 “我”雪花做的这一点小事,请人们把“我”忘记了,要记住那些有力量、有智谋的才子们,他们既能“扛着庐山走”,又能把人民“放在自己——心窝窝里”,为我们伟大人民小康的实现,“发明新技术”。把人民“放在自己——心窝窝里”,运用了消极夸张的艺术技巧;这儿的“春燕”运用了借代的艺术技巧,借代那些“发明新技术”的人。同时,运用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7)从整首诗来看,前面四小节,都是写助人为乐的事情,而后面两小节,写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较大的贡献、或大的贡献、或巨大贡献的人们。因此,前四小节是后面两小节的巨大铺垫,这是铺垫艺术技巧的运用。“我”雪花,不是一个人,而是众多助人为乐的人,这“小我”和“大我”,已经重叠在一起;这“小我”和“大我”,所要反映的诗歌中的“大我”,即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们,又重叠在一起了。同时,运用了积极现实主义和积极来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四)诗歌的艺术美高于生活美

(1)帮助邻居的退休教师素珍

<1>素珍是浙江省宁波市一名退休女教师,她把爱延续到亲朋邻里之间,得到丈夫的大力支持。他在社区中,还担任着居委会成员、党委班子成员、关工委成员、青少年学生校外辅导员、楼群支部书记等职务。她做了许多好事,参加社会资助学生、抗震救灾、慈善一日捐活动,她是社区居民学习的榜样。我们就说她帮助邻居一事吧!

<2>邻居张群老人,是个下肢残疾的离休干部,早年夫妻离异,子女不在身边边,平日保姆照料生活。当了解到他在精神上感到空虚时,素珍就主动与他结对,把长寿之道书籍,送给他看;经常从门卫拿报纸,送到他手里;经常给他讲社区、街道的新鲜事儿;以及海曙、宁波的新形势、新变化,鼓舞他对人生的信心,询问他有什么困难要求等。

<3>新鲜水果上市了,素珍就买来了,送给他品尝;过年过节,带点他咬得动的蔬菜、海鲜等,让他吃。每到过年时,保姆要早几天回家(鄞州人),他女儿要大年夜才能赶到家(在杭州工作),在这脱节的几天,素珍就顶上去,管理好他的一切,使张群老人十分感动。

<4>这样,9年如一日,素珍把张群老人视作一家人,张群更是从心里把素珍当成知心朋友。在素珍家庭的关怀下,张群老人精神充实,身体也比较好。

<5>在今年下半年,78岁的张群老人,感到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素珍第一时间去医院看望他,并和保姆一齐照顾其生活,并给老人带去了各种他喜爱的食品和水果,一直到9月份,张群老人因病情恶化而不幸去世。素珍不顾辛劳,又用心帮助其家人料理后事。

(2)小学生甘梦莹做了许多好事

<1>甘梦莹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昆阳镇第一小学的女学生,现年11岁。他学习成绩优异,思想品质很好,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

<2>有时,同学忘记了带课本回去,她知道后,总是赶紧做完作业,把课本借给同学使用;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她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3>有一次,六年级学生甘梦莹在家里看报纸,听到了门外小孩子的哭声,她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邻居家的小孩子玩耍时,不留意摔倒在地上。她赶快把孩子抱起来,轻轻拍去他身上的灰尘,带她进了自己的家门,一边安慰他,一边红哄他玩。

<4>还有一次,一位老爷爷手拿铁锨在修路,突然下起雨来,她立刻回家拿了一把伞,送给了老爷爷。老爷爷很感动。

(五)简析笔者的《老虎芋和鬼箭羽——雪歌之十二》

全诗共分10小节

    (1)第一小节,写“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指古代考取功名;“颜如玉”,指古代美貌女子。这儿,我们运用了引用的艺术技巧。根据现代的涵义,是指每一个男女青年,都要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一定的贡献。

(2)第二小节,写“雪花说:‘书中要啥就有啥,赤橙黄绿青蓝紫’”。.“雪花说”运用了拟人的艺术技巧。“赤橙黄绿青蓝紫”,运用了借代代的艺术技巧,借代我国从建国到现在,60多年、在各个方面的伟大成绩——我们自己发明的原子弹、氢弹、军舰、潜水艇、大飞机、战斗机等。

(3)>第三小节,写“我雪花——最有——才学,右手一指——山村的——东边的山岭,就是满岭的——红松——杜梁香——老虎芋”。“我”雪花,最有才学,“右手一指”,山岭的东边,就是“满岭的——红松——杜梁香——老虎芋”。

(4)第四小节,写“我雪花——最有——才分,左手一点——山村的——西边的山岭,就是满岭的——圆柏——西番莲——鬼箭羽”。“我”雪花,最有才分,“左手一点”,山岭的西边,就是“满岭的——圆柏——西番莲——鬼箭羽”。

(5)第五小节,写“我雪花——最有——才力,右手一挥——山村的——南边的山岭,就是满岭的——国槐——柱顶红——吴茱萸”。“我”雪花,最有才分,“右手一挥”,山岭的南边,就是“满岭的——国槐——柱顶红——吴茱萸”。

(6)第六小节,写“我雪花——最有——才能,左手一舞——山村的——北边的山岭,就是满岭的——垂柳——金樱子——孔雀菊”。“我”雪花,最有才能,“左手一舞”,山岭的北边,就是“满岭的——垂柳——金罂子——孔雀菊”。
“我”雪花,最有“才学”、最有“才分”、最有“才力”、最有“才能”,用手“指”、“点”、“挥”、“舞”,整个大山,就成了一片绿色,真乃做到了,我们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这个“我”不是一个“小我”,而是一个“大我”,即大干苦干的劳动人民。

(7)第七小节,写“我雪花——最辛劳,我要在——山岭北面的山脚下——开垦农田,天上的神人——风伯——你为什么也来帮助我——开垦农田?我雪花——有能力,让北山脚下的——农田,今年来个——大大的
——丰收,让东边——山脚下的——小山村——脱贫了,因为——村民们有——三十年——吃不完的——千万囤——稻米”。“我”雪花不仅仅绿化了荒山,还要在“山岭北面的山脚下——开垦农田”,“我”雪花的行为,感动了天上的神人风伯,他也来帮助“我”开垦农田。“我”要让“东边——山脚下的——小山村——脱贫”,因为村民们有“三十年——吃不完的——千万囤——稻米”。神人风伯,帮助“我”开垦农田;今年丰收,我们生产出“三十年——吃不完的——千万囤——稻米”,这儿,运用了积极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8)第八小节,写“我雪花——最勤奋,我要在——山岭南面的山脚下——开垦农田,天上的神人——雨师——你为什么也来帮助我——开垦农田?我雪花——有本领,让南山脚下的——农田,今年来个——大大的
——丰收,让西边——山脚下的——小山村——脱贫了,因为——村民们有——五十年——吃不完的——千万囤——玉米”。“我”雪花不仅仅绿化了荒山,还要在“山岭南面的山脚下——开垦农田”,“我”雪花的行为,感动了天上的神人雨师,他也来帮助“我”开垦农田。“我”要让“西边——山脚下的——小山村——脱贫”,因为村民
们有“五十年——吃不完的——千万囤——玉米”。神人雨师,帮助“我”开垦农田;今年丰收,我们生产出“五十年——吃不完的——千万囤——玉米”,这儿,运用了积极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9)第九小节,写“我雪花——让荒山翠绿了——让村民富裕了,大地上——五千万里的——灯——和——火,都为——荒山翠绿——村民富裕,唱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悦耳的歌曲”。“我”雪花,让“荒山翠绿”,“村民富裕”,“大地上——五千万里的——灯——和——火”,为此事“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
——这悦耳的歌曲”。“五千万里的——灯——和——火”唱歌,运用了积极夸张的艺术技巧和拟人的艺术技巧,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10)第十小节,写“我雪花——让秃陵开花了——让村民幸福了,
高天上——九千万里的——云——和——月,都为——秃陵开花——村民幸福,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动听的歌曲”。 “我”雪花,让“秃陵开花”,“村民幸福”,“高天上——九千万里的——云——和——月”,为此事“唱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这动听的歌曲”。“九千万里的——云——和——月”唱歌,运用了积极夸张的艺术技巧和拟人的艺术技巧,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11)从整首诗来看,“我”雪花,不仅绿化了荒山,还开垦了山下的农田,天上的神人,也来帮助我,开垦农田。荒山秃陵翠绿了,上下农民富裕了、幸福了、脱贫了。绿化荒山不仅仅是“我”雪花,全国有名的和无名的,有几十人,“小我”和“大我”重叠在一起了;“小我”和“大我”,所要反映的诗歌中的“大我”,即荒山绿了,人民富裕,穷村脱贫,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党中央的政策,我们已经有七亿多农民脱贫了。同时,运用了积极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三、创作联想及其它

(一)生活美加工成诗歌艺术美以及其他

(1)离休干部刘科岐绿化荒山

<1>平顺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境内沟壑纵横,为典型的石灰岩干石山区,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曾被联合国专家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干石山坡和尚头,十年九旱水如油,驴皮岩,乱石滩,土比纸薄鬼发愁。”这段民谣,形象地描述了平顺县自然条件的恶劣。因此,在平顺县人民的心里,有两样东西最宝贵:一是树,二是路。

<2>刘科岐生于1927年,1988年,他从平顺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离休后,回到老家崇岩村。他总想为家乡做点事情。1994年,村里正搞荒山荒坡承包活动,当他知道村后石岭山,由于缺水少土,条件恶劣,树木不宜成活,没人承包时,而刘科岐主动找到村里承包。从此,他开始了在石岭山播种绿色。

(3)他每天要走3里多的羊肠小路,才能到达山岭上。要想载一棵树,比养个娃都难。石头后,土壤薄,千石裸露,凹凸不平,要想在石岭山栽树,是难上加难。他用镢头在坚硬的石头上,刨出一个树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一个60多岁的老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镢头不行,就用钢钎撬,钢钎下去,石头纹丝不动,他就换个方向,转着圈儿撬,就这样,一点一点撬石挖坑,他竟然刨出了1200个坑。坑挖好了,还需要垒出一个半月牙型的鱼鳞坑。鱼鳞坑垒好了,填土又成了难事。

<4>没有土,他就下山去找土,今天挑两筐,明天挑三筐,200多个树坑,他都填好了土。肩膀上磨出了多少水泡,脚下换过多少双布鞋,只有跟在他身边的老伴知道。有一年夏天,下起了大雨,刘科岐放心不下刚刚垒起的鱼鳞坑,雨刚停了,他就匆忙地上山了。可到了晚上,老伴见他没有回来,找来邻居,一起上山去找他。老远就听到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大家走近一看,原来他正借着月光,修补被大雨冲塌的鱼鳞坑。

<5>1994年,刘科岐买回一车柏树苗,但由于当年严重干旱,栽下的树苗死了不少。村里放羊的老羊倌打趣地说:“搁着好日子不过,来这儿受罪,这石岭山栽不活树。”刘科岐笑着回敬:“相当年,李顺达(1915——1987,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带领群众上山栽树,种了300亩,只活了一棵,可他凭着‘栽活一棵树,不愁一坡’的信念,绿化了一座座荒山。我的树还活了十几棵,希望比他当年大多了。”

<6>第二年,为了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刘科岐载一棵树,就浇一次水,因道路不平,他挑着满满的一桶水,到了山顶,就剩下半桶了。后来,他从老伴提着一壶食用油,得到了启发,用油壶装水,既轻便,又不怕水洒了。于是,他向亲朋好友求助,最后找到三四十个大号油壶,用来装水,挑上山去。他用这种方法,当年种下的成活率,达到了90%。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从挑6个水壶,变成了4个,从4个变成了2个。

<7>绿化荒山,离不开水,更离不开资金的支持。13年来,他用自己的积蓄,绿化荒山。他查资料,拜老师,自己育苗,13年来,他垒梯田100余块,挖鱼鳞坑1200多个,动用土石方7400立方米,种树30200余棵,育苗20000余株,绿化荒山93亩。90岁的刘科岐,离休工资6200块钱。他跟女儿说:“我的钱我自己支配,你们谁也不能动。”他种不动树了,就雇人种树,每人每天100块钱,外加一盒香烟。

<8>他被平顺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十大纪兰式党员模范”、“特等劳动模范”;2010年,荣获长治市第二届“道德模范人物”;2011年,荣获长治市“创先争优十大先锋模范人物”。

(2)水稻专家袁隆平

<1>袁隆平(1930——)是杂交水稻的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他从水稻产量平均每亩300公斤,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现在他研究的杂交水稻,正向着亩产900公斤顺利前进。

<2>中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7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综合。

<3>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已经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因此,他被海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玉米专家李登海

<1>李登海(1949 ——)生于山东省莱州市后邓村。他被称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使他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誉。

<2>30多年来,他先后选出玉米高产新品种80多个,6次开创和刷新了中国夏玉米的高产纪录。李登海培育的玉米使中国土地由亩产养活1个人,提高到养活4•5人。他的玉米种子,已累计在全国10亿亩土地上推广,直接增加了经济效益1000亿元。

四、小结与随笔(四)

(一)关于“小我”和“大我”的最早提出者

(1)胡适最早提出“小我”和“大我”的

1919年2月15日,《新青年》第六卷第2号上,胡适发表了《不朽——我的宗教》。他在谈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说:

我这个“小我”,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和无数个小我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的,是和社会的全体和世界的全体,都有互为影响的关系的,是和社会世界的过去和未来都有因果关系的。……这种过去的“小我”,和种种现在的“小我”,和种种将来无穷的“小我”,一代传一代,一点加一滴,一线相传,连绵不断,一水奔流,滔滔不绝,——这便是一个“大我”,“小我”是会消灭的,“大我”永远不灭的。
我这个现在的“小我”,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的过去,须负重大的责任;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未来,也须负重大的责任。我需要时时想着:我应该如何努力利用现在的“小我”,方才可以不辜负了那“大我”的无穷的过去,方才可以不遗害那“大我”的无穷未来。

    胡适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小我”和“大我”的思想意义的。在胡适看来,“小我”是会消灭的,而“大我”会永远存在的;因为千千万万个“小我”,才组成了“大我”。“小我”是一个人,而“大我”是一代一代的人民群众,因此,“小我”就应该为“大我”,肩负起重大的责任。

(二)关于“小我”和“大我”的论述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之后,一些革命的文学家,谈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

(2)诗人臧克家认为:诗人的感情“是个人的,又是千千万万人的”,诗人应该从高处走下来,“走到老百姓的队伍里去,做一个真正的老百姓,把生活感觉,会同他们打成一片。这样,个人的歌哭,是个人的也是大众的的了,个人的诗句,是个人的也是大众的了”。从作者的论述来看,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小我”和“大我”,但字里行间,已经明确地显露出“小我”和“大我”交融在一起的密切关系。

(3)诗人郭沫若说:“抒情不限于个人的情,它要抒发时代的情,抒大众的情,要诗人与时代合拍,与大众合流”。“个人的情”是诗人自己,是“小我”;而“时代的情”、“大众的情”,就是“大我”。

(4)诗人艾青说:“诗人的‘我’,很少场合是指他自己,大多的场合,诗人应该借‘我’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和愿望。”
诗歌中的“小我”,应该表现“大我”,即“一个时代的情感和愿望”。

(5)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 ……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文艺作品的作者,即“小我(包括诗歌中抒情的“小我”)写出来的一切文艺作品(包括诗歌)都要为“大我”服务,即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服务。

(三)关于“小我”和“大我”的表现
(1)殷夫写了《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这首诗,其中有一节写道:

打倒国民党!
没收机器和工场!
改良主义
打倒改良主义,
我们有的是斗争和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农民、城市市民、学生,与国民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这里的“小我”,即抒情的诗人自己,已经和“大我”,即工农兵等群众,重叠在一起了;这“小我”和“大我”,又和“大我”重叠在一起了,即国民党反动派。

(2)抗日战争时期,诗人田间写了《鞋子》,全抄如下:

          回去,
          告诉你底女人,
          要大家
          来做鞋子。

          像战士脚上的
          又大又结实。

          好翻身呀,
好打仗呀。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在这14年的抗日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杀害了3500万中国军民,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作者选取的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一件小事:诗歌中的抒情主人翁“小我”,对每个农民说,回家告诉你的女人做布鞋,这千千万万女人,又是“大我”,“小我”和“大我”重叠在一起了;“小我”和“大我”,又和诗中所反映的“大我”,即千千万万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又重叠在一起了。

(四)给天外阁文聿等12位青年诗人以及其他青年诗人的一封信

亲爱的年轻的诗人们,你们好,为了查阅有关描写雪花的诗歌,笔者从2017年,查看到2015年,最后选择了天外阁文聿等12位青年诗人关于雪花的作品,并对每位诗人关于雪花的描写,给予简评,同时,进行了修改(或者叫做重新创作)。
2011到2012,笔者在诗词歌赋上发表了150左右的诗歌,版主煞曾评论说,一看就是竹林书屋的诗歌。这说明笔者的诗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次修改(或者叫重新创作)你们的诗歌,也表现了笔者的风格。
首先说,你们阅读了大量的古代诗歌,特别是对律诗和绝句,阅读得更多,掌握的古代诗歌的词汇也不少,确切说,你们的古诗词的底蕴,还是很厚实的,这从你们写作的诗歌中,都能表现出来。
我们强调的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就是说,学习中国古典诗词,要为今天写作服务;学习外国名著,要为今天写作服务。就这一点来说,有个别的年轻诗人,做得不好,主要是在古代诗文的字词上,玩来玩去,滚来滚去,让版主都无法写评语。我看过之后,这样的年轻诗人,跟你们12位,也有较大的差距。
在查阅你们写的雪花的诗歌时,笔者感觉,天外阁文聿写的诗歌最多,应该说,他是一位有着一定才华的诗人,但道路似乎不对。为什么不对呢?主要是诗歌的伦理的、道德的、社会的思想意义不明确,这主要是受了朦胧诗的影响,其他年轻诗人们也是受了朦胧诗的影响;其次,不讲究艺术技巧。我们说的艺术技巧,归根结底是一种能力,请多看一点艺术技巧之类的书,把它变成一种熟能生巧、举重若轻的写作能力,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等书,一定要看一看。笔者写的12篇关于雪花的诗歌,给你们12位年轻诗人修改(或者叫重新创作)的12篇雪花的诗歌,主要用的艺术技巧,就是拟人。
24篇雪花的诗歌,所表现24个不同的主题(或者说意思、看法、见解、意趣等等的不同),这里主要牵扯到心理学上的求异思维的运用的问题。一个小小的雪花,能写出24个主题,是多年下苦功夫,锻炼出来的。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也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即是双胞胎兄弟、姐妹、男女龙凤胎,也是不一样的。你们12位年轻诗人,也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头脑这个物质,是不一样的。有的一两年,就会写出好的诗歌;有的三五年,才能写出好的诗歌,有的需要十年,才能写出好的诗歌。能写出好的诗歌,成为优秀的诗人,哪怕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大器晚成,不是也很好的吗?不是也是无怨无悔的一生吗?
在这次描写雪花的诗歌中,轻尘的 《盼雪》和雪紫轩秋的《下雪天》让笔者评论时,点赞了一下,主要是他们在雪花中,写了人物,具有了一定的思想意义。
唐国强出道时,有奶油小生的标签。所谓奶油小生,就是漂亮的脸蛋,加上不会演戏。可是,唐国强经过十年的、刻苦的努力,不断地钻研,逐渐摆脱了奶油小生的标签,成为饰演皇帝的专业户、成为饰演毛泽东的专业户,成了表演艺术家和行草书法家。胡歌,2005年,在仙侠剧《仙剑奇侠传》中塑造了李逍遥一角。为了突破李逍遥,他也用了十年的工夫。
笔者想起了周恩来的《无题》: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国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首诗写于1917年,作者赴日本留学前夕,时年19岁。大意是:我唱完了豪迈的歌曲,就要掉转身躯;精密细致地钻眼科学,挽救祖国的危亡。经历了十年的刻苦学习,要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的事业;即使理想无法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报告中说: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作。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辟力作。

习主席讲的“四个讴歌”,是一切文艺工作者进行创作的标准,当然,也是诗歌作者进行创作的标准。笔者之所以对12位年轻诗人的、关于描写雪花的作品进行修改(或者叫重新创作),主要是作品的的主题(或者说意思、看法、见解、意趣等等的不同),不符合党的要求。
朦胧诗,不仅不“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因为人们看不懂 ,它已经滑向了“低俗、庸俗、媚俗”的边缘了,它所要表现的是无产阶级思想,还是没落的资产阶级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封建阶级思想、腐朽的思想,只有朦胧诗的作者,他们自己知道,因为他把他的思想,深深埋在他的心里。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永远没有尽头——这种斗争,需要几百年、几千年的斗争下去。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与朦胧主义(笔者给它起的名字)的斗争,也必将继续斗争下去。朦胧作品,是朦胧诗人,把自己的作品埋入坟墓,因为它不讴歌人民,人民唾弃它、鄙视它,人民也会把它埋入坟墓。历史已经证明,几十年来,人们群众与朦胧诗的斗争,一直没有间断过。朦胧诗的死亡,也必将随着流失岁月而灭亡。受朦胧诗影响的年轻诗人们,必须迅速地与朦胧诗断绝关系,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紧密握手、与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紧密握手、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紧密握手。经过一年、三年,甚至五年、十年,当你们运用毛泽东主席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写出优秀作品的时候——你们真正做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笔者会为你们大声喝彩的。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说:

    自我信任是成功的一个秘诀。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
几天的失败孕育着明天的成功。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说: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

    凡事欲其成功,必要付出奋斗。

亲爱的年轻的诗人们,你们一定要千倍的自信、万倍的自信,相信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努力奋斗,付出比别人更高多的时间和艰苦的努力,修改自己的诗稿,反复琢磨,每一篇诗稿,到底能不能给人们以前进的力量和巨大的鼓舞,就是对人们有一点启示,也好吗!啰里啰嗦,写到这儿吧!


     事业成功


即日   竹林书屋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