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农民如此生活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08 回复:8

[野史八卦] 唐朝农民如此生活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念念小潇

ZxID:348249


等级: 派派版主
9.3/11.1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为防502,关闭消息通知。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1 0
唐代的乡村生活是如何的?所谓:男耕女织。梦回唐朝,欣赏那美妙田园风光,

在村里头,男子要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耕作中的任何体力活诸如开畦、耕锄等都由他们包揽。王维在《春中田园作》如是描述“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而韦应物在《观田家》里亦说“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埋”。

除了耕作,谋生的手段是多样的,副产品的收入也相当重要,男子还要从事上山砍柴、打猎,下河打渔等等杂活。王绩的《野望》“猎马带禽归”,杜甫的《野老》“渔人网集澄潭下”以及张籍《采樵吟》“上山采樵选枯树,深处樵多出辛苦”说的就是这么些事,让人读来仿佛看到了那个千年之前的强大帝国,民众生活其实真的很简单,甚至一直到现在,也没什么改变。除此外,还有养养猪放放牧的,不过这活青壮力少去做就是了。

那么女子都干嘛去了呢?田里头是不容易找到女子的,因为唐代乡村“妇姑采桑不向田。”女子体力不足当然做的就是后勤之类的工作了,所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个支持他的女人”。唐女子往往负责做饭,送饭。王建在田家做客吃的农家饭就是人家“新妇”做的。

村里头,是女的都是“织女”,她们要负责采桑养蚕,织布缝衣。相当的贤惠,储光羲《田家即事》“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饥逢饷饭妻”,写得让人心驰神往,饿了有贤妻送饭,知她也在家操持,那就真放心的过起了“小日子了”。

打水洗衣服照料孩子这些,自不用说,女子包揽了,在这里,其实也不能说歧视不歧视、公平不公平的,男女身体素质、生理差异,各自找好定位嘛。只是历朝历代都有这共同情况,遇到兵祸连连,男丁被征调,女子就被迫去耕作,这也往往激发了诗人们的同情心,写下无数诗篇,赚了不知多少人的眼泪。

至于小朋友们,那是只要照看一下家里的牛羊,其他时间负责玩就行了。司空曙《田家》“呼儿催放犊”,王维《宿郑州》“村童雨中牧”,在诗人笔下,孩童愉快童年跃然纸上。
到了收获季节,那就不分男女老少,全家总动员了。唐代这种男耕女织、分工明确的劳动模式在中国千百年来形成了习俗,一直相沿。

有意思的是,唐代乡村田家服饰取材广、实用性强、具有地域特色,颜色多以白、绿、黑为主。刘禹锡《插田歌》“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青箬笠,绿蓑衣”就简练概括了农人雨天里的“工作服”。其他时间,农民穿的也以布衣、麻衣为主。衣着差不多,唯有饰物有所区别,江浙一带的“首戴圆荷发不梳”,西南的穿戴“银川金钗”,而男子往往“长刀短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11-01 0
已审核。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大多数情况还是属于农业国,男耕女织的现象也正常。
ayumihmsk

ZxID:598816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11-02 0
这不过是江南女子的生活方式吧,闽越呢北方呢?其实真的挺好奇的
萌芯

ZxID:12022275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11-04 0
这样的生活很好啊。我很向往啊
安安静静~
云柒梦筝

ZxID:19554057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8-02-20 0
小小年纪就是如此的早熟,果然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叶渺渺

ZxID:16045246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8-04-27 0
收藏了,谢谢分享
爱睡觉的兔子

ZxID:12435215

等级: 热心会员
冷灯看剑,剑上几番功名,炉香无需计苍生,纵一川烟逝,万丈云埋,孤阳还照古陵。湛若一念,别去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8-06-04 0
也挺好的
喵喵喵喵喵喵喵,扶摇直上九万喵
鹿丸鸣人

ZxID:6789087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8-06-07 0
谢谢楼主分享
http://pp.lanyin.net/118851/photo/Mon/2023/07/87505_79801689830704bdf6b27f57f2993.png[/img]
燕玄夜

ZxID:80755143

等级: 寒窗墨者
魅力的双唇,在于亲切友善的语言。 可爱的双眼,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8-06-12 0
古时候十几岁就结婚了,比现在的孩子要成熟多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