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限制“天价片酬” 呼唤更多“良心片”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5 回复:3

[影视资讯] 广州日报:限制“天价片酬” 呼唤更多“良心片”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selflife

ZxID:10713673


等级: 热心会员
快乐读书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9-27 0

       “烧大钱,拍烂片”的模式不可持续,并且越来越吃力,这都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会带动更多制作方思考、调整。
  
       饱受争议的演员“天价片酬”问题,终于迎来了首个明确的“红线”。

  日前,四个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会员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把演员片酬限定在合理制作成本内,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

  应该说,《意见》一针见血,直击行业痛点,也回应了社会的呼声。近几年,演员片酬涨势惊人,已经到了阻碍行业发展的地步。如业内人士所说,现在影视剧投资额、演员片酬越来越高,但好作品并没多少。为什么?因为其中百分之五六十的钱都让主演拿了。那其他制作环节都要钱,怎么办?找便宜货呗。但便宜没好货,“五毛特效”“五毛道具”等前赴后继,把观众雷得外焦里嫩。

  影视产业说到底还是一个需要砸钱的行业,就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在不同环节投入多少,最终就能给观众呈现多少。拿钱做特效,特效就会抢眼;能在服装、化妆、道具上用心,最终也会体现在成品上……而“限薪令”的意义,正在于此。限制演员片酬说到底就是把主演的“蛋糕”重新分回到后期、剧本、摄影等影视制作的各环节中去,这无疑有益于影视剧提升制作水准。

  当然,《意见》仅仅是意见,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即便有尖锐的牙齿,在执行中也难免会有从业者暗度陈仓,会有无数方法去规避。比如制作方可以做“两套账”;演员能以投资方式参与票房分账;演员可以挂名顾问、策划,享受高薪;演员可以以自家公司的名义“消化”片酬……

  所以,“限薪令”虽好,其操作性还值得商榷,其效果也还有待检验。归根结底,影视剧投资属于市场行为,“天价片酬”也是市场的产物——不是演员漫天要价,也并非投资方愿当“冤大头”,而是由供需关系、投资回报比决定。看看当前的影视剧,明星的话题、流量往往决定收视率,演员的知名度常常影响票房高低,制作方花大钱找票房“保障”,也属利益驱动。

  因此,监管部门三令五申、积极引导,行业协会主动约束、明确要求,都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但要想真正解决“天价片酬”问题,关键还得靠市场。此前《琅琊榜》等“良心剧”因制作精良而快速圈粉,《战狼》等电影没有“流量担当”依然大获成功;一些明星主演的电影却要靠粉丝“锁场”挽回颜面……显然,“烧大钱,拍烂片”的模式不可持续,并且越来越吃力,这都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会带动更多制作方思考、调整。
岂乐

ZxID:9616214


等级: 内阁元老
默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9-27 0
广州日报:限制“天价片酬” 呼唤更多“良心片”
已审
放羊の小骨头

ZxID:77097827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9-27 0
国外很多演员,片酬跟票房相关,票房高分红高,这样演员更敬业,对影片宣传,角色把握,表演呈现更好,其实可以借鉴这种形式,好的演员值得高票房和高回报,那些烂片,热度高的演员主演的也消停一些。
伍六

ZxID:11752732


等级: 内阁元老
学习使我快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09-27 0
是该限制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