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冬闲”时忙着干什么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28 回复:2

[野史八卦] 古人“冬闲”时忙着干什么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溪桥平澜

ZxID:10416222


等级: 网盘组
配偶: 风霁。
1.21周年庆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9-11 0
古人“冬闲”时忙着干什么
     中国古代是传统的农耕社会。入冬以后,农事渐少,古人称这段时间为“冬闲”。冬闲时古人都会做什么?从古籍记载来看,“冬闲”时,其实古人并不闲着:女性“学做女功”,男性“习射练武”,上不起正规学校的孩子们则选择“冬学”……
  冬[b]闲时女性“学做女功”
  《女论语》:“针线粗率,为人所攻”[/b]
  在古代,尚没有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人们的衣着、鞋袜、巾包什么的,要靠手工缝制,破了也得手工缝补——这个任务,在男耕女织型社会分工中,便落到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女性身上。因此,“冬闲”正是古代女孩学习做针线活儿的好机会。针线活儿又叫“女功”,还有“妇功”、“女工”、“女事”、“女红”等多种叫法,皆是指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女性做的手工活儿。
  “女功”是古代流行的一个概念。《礼记·郊特牲》中就有这么一个说法:“黼黻文绣之美,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唐诗人于鹄《寄卢俨员外秋衣词》中亦称:“箧中有秋帛,裁作远客衣。缝制虽女功,尽度手自持。”
  一般情况下,古代女孩子到了10岁左右就要开始学习做针线活了。据《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大概意思是说,女孩子到了10岁就不能再外出疯玩了,得开始培养自己的淑女品德和性格,习练制作麻绩,养蚕纺丝,织布制帛,学习女功。
  古代女子学做女功有很多规矩。明秦淮寓客辑《绿窗女史》一书中收录不少古代“女性须知”,其中张淑英撰《刺绣图》一卷专门谈到学做女功的各种要求,女功集中在“品”、“图”、“法”、“质”、“器”、“供”、“忌”、“候”八个字上,每个字代表一种要求。首先要求女孩有良好的品行,特别是学做工艺要求高的刺绣时,“品”为第一要求:“刺绣须蕙心妙质,静女、文姬及风神萧远,有林下风气者。”这话说得很明白:学刺绣的女孩子,须具有纯美的内心,美好的气质,就像静女、文姬那样,或者是神韵潇洒,心态远逸,有林下风气的人。可见,古人对习女功者的素质要求确是很高的。
  西汉女学者班昭在其《女诫》中曾提出“女有四行”观。所谓“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其中的“妇功”,即女功,要学会并掌握做针钱活儿的本事,称为“学作”。唐宋尚宫《女论语·学作章》亦称:“凡为女子,须学女工。”
  为什么古人强调女性一定要学会做针线活儿?除了长期修身养性需要外,也是为将来嫁人妻、为人母做准备的。女功是持家过日子所必须的,如果针线活做不好,将来不只会影响家人生活质量,还会被邻居看不起,此即《女论语》中所谓:“针线粗率,为人所攻。嫁为人妇,耻辱门风。”所以说,会做针线活儿是古代女性的一门必备手艺,也是做女人的基本功,顾名“女功”。
 [b] 冬闲时男性“习射练武”
  《旧唐书》:“居常则皆习射”[/b]
  冬闲时女性习女功,那么男子呢?也不能闲着,要习射练武。古代凡学生必须掌握六种基本才能,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通称“射礼”,实际上是一种射箭技术,包括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等五种射法。
《礼记·射义》称,“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在中国古代,“射”是一种男人应掌握的技能,系一种“武德”。
  先秦时期周朝的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乡射是最基层的较射活动,一般在农事结束以后的乡饮酒礼活动中举行,输者饮酒。习射相当于后来的习武健身活动,为了在较射时比出好成绩,人们都要认真练习,掌握真正的射箭本领。
  古人习射兴致很高,可能与会得到丰厚的回报有关系。如先秦时,各诸侯国对民间善射者都会给予奖励。《墨子·尚贤》即称:“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意思是,要使国家善于射御之人增多,就必须让善射的人富裕,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在这种政策背景下,民间热衷于利用冬闲时间习射也就很好理解了。
  到了西汉,由于“兵农合一”,朝廷更加鼓励民间冬闲时习射,“教民以应敌”。此时,除了习射,习刀练剑之风亦渐兴起,如当时的名人司马相如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
  隋唐时实行府兵制,进一步推动了民间的习射之风。府兵的兵士是从农民中征点的,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诗中所谓“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说的就是此事。唐朝开考“武举”科,武功好也能中举当官,更刺激了民间的冬闲“习射热”。《旧唐书·职官制二》称,“居常则皆习射。”
  两宋时期,民间则出现了“弓箭社”、“忠义巡社”等结社组织,其特点是农忙时忙农事,冬闲时便于“庄井附近便处”,“教习武艺”。明清时兴盛的武术,就是在宋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例外的是元朝,从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四年至元顺帝至正五年,朝廷禁止民间“习武”,持续多年的冬闲“习武热”变冷。直到明初,由于朱元璋十分重视民间武艺训练,习射练武才在民间重新兴起。据《明史·食物志一》,朱元璋在建国之初,“立民兵万户府,简民间武勇之人,编成队伍,以时操练,有事用以征战,无事复还为民。”自明朝起,习武便成为冬闲一景,还出现了一批指导习武的专业书籍,如明程宗猷便著有《耕余剩技》。
  需要指出的是,在习射练武的同时,古人还充分利用冬闲时间学习木工、瓦工这类生产劳动技能,民间称为“学艺”,以区别于“习武”。
[b]  闲时孩子上“冬学”
  《新元史》:“农隙使子弟入学”[/b]
  想学习文化知识的古人,则会利用冬闲时间“冬学”。南宋陆游《秋日郊居》诗中便提到了这种学习形式:“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
  但冬学与正规的学校教育不同,它是利用冬闲时间组织起来的短期学习班,目的是启蒙教化。在古代,能进入正规学校读书者少之又少,冬学解决了古人渴望上学的受教育问题,“识字班”、“扫盲班”就属于这一类短期培训。
  元朝设立的“社学”也是这种利用冬闲学习。元朝的社学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朝廷设司农司并颁《农桑之制一十四条》,其中便包括有关兴办社学的规定。“社”是元朝的基层组织单位,每五十家为一社,设社长一人。据《新元史·食物志二》,“每社立学校一,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农隙使子弟入学。”社学主要进行一般农桑知识启蒙教育和道德教化管理,以提高公民的素质。
  古代的冬学并不是随便学,如元朝的社学便有要求。据《续文献通考·职役考》,有的地方社学,会刻孔子画像,令学员祀之,并“印识文簿,畀社长记其善恶,季月报县,不孝悌,不事生业者,罚其输作”。从这点上看,社学将乡民社区管理和社会教化结合了起来——冬学成了一种社会管理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教师资源有限,“村庄各社请教冬学,多系粗识文字之人,往往读随身宝衣服杂字之类,枉误后人。”意思是说,有的冬学教师连字的读音都拿不准。《通制条格》记载,元朝廷就此要求州县学官处(教育局)对教师进行培训,“将各经校正点读句读,音义归一,不致讹舛,如此庶免传习差误。”
  到明朝,经过元末长期战争,各地社学早已停办。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朱元璋始命复设社学,但仍有不少地方的社学未能恢复。据《宣宗实录》,宣德六年(1431年),巡按四川监察御史王翱上疏朝廷称:“四川诸府县社学久废,民不知教,所以争讼多而礼让少。”
  明英宗时,社学教育被纳入提学官的管理职责内。《英宗实录》附《景帝实录》记载,当时的礼部仪制司郎中韦纶建议:“乡都社学择良家子弟训诲之,每四季各赴提督官处考校,俾进德修业。”
  但古人是否选择参加冬学,也要看自愿,并不强求。成化元年(1465年),朝廷曾“令民间子弟愿入社学者听,其贫乏不愿者勿强”。
评分请关闭消息通知, 完结请主楼+1谢谢!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9-13 0
已审核。

看来闲暇时干的事情都集中冬天干了。
云柒梦筝

ZxID:19554057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11-07 0
很适合现在看啊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