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艺人的“教虫蚁”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43 回复:2

[野史八卦] 古代艺人的“教虫蚁”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溪桥平澜

ZxID:10416222


等级: 网盘组
配偶: 风霁。
1.21周年庆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9-11 0
        一千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就已开始有耗子推磨和荡秋千一类的小动物表演了。以后,逐渐形成“教虫蚁”这个独特的表演门类。
  唐代长庆年间(821-824),民间艺人韩志和在一个用柏木制成的小盒子内,蓄养了二百来只蝇虎子(一种捕捉苍蝇的小蜘蛛),这些小虫子能听令排成几支队伍,还能随着乐工演奏的《凉州曲》节拍,急速地旋转舞蹈。
  到了宋代,专业艺人在游乐场所表演《使唤蜂蝶》、《追呼蝼蚁》等节目已是司空见惯的了。民间老艺人赵喜在宋高宗面前演出的一场“水族戏”,尤具特色。他在一个大水桶内养着龟、鳖、鳅、鱼等7种小水族,表演时他敲着小锣呼唤它们的名字,叫到的就会浮出水面,并戴着假面具旋转游舞,舞完立刻下沉,再让别的水族浮上表演,其场面十分有趣好看。这个节目,当时称为《七宝之戏》。
  元代的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记录了他在杭州看到的两个稀奇节目。一个节目是,演者打击小鼓,在鼓点声中,7个大小不等的乌龟依次爬到茶几面的当中,大的在最下,小的在最上,依次伏在背上,如宝塔一般,叫做《乌龟迭塔》。另一个节目是,演者放出9只蛤蟆,最大的一只先跳上一个小墩,其余的8只分列左右,大蛤蟆发出“咯咯”的叫声时,小蛤蟆也跟着叫,声声相应,一声不乱,最后小蛤蟆一只只跳到大蛤蟆的跟前,点首作声,行礼而退,这叫做《蛤蟆教书》。
  清代,常见的虫蚁节目是《蚂蚁排阵》和《金鱼排阵》。《蚂蚁排阵》的表演是,艺人在地上摊开一幅白纸,纸上绘有山川城阁,再从两只竹筒中放出红、黄两色蚂蚁,这些蚂蚁沿着所绘的图形而走,红黄队伍分明,不相混杂。“金鱼排阵”的表演更为新鲜,各色金鱼能随着红白小旗的指挥,来往游溯,时快时慢,最后,各色金鱼分队而游,其形式奇特美观,使人大饱眼福。
  古代的民间街头艺人之所以能闯荡江湖,就是凭自己身怀绝技“一招鲜”,吃遍古时大街小巷,远走华夏的天涯海角。
评分请关闭消息通知, 完结请主楼+1谢谢!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9-13 0
已审核。

古今的动物杂耍感觉差好多啊。
云柒梦筝

ZxID:19554057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11-07 0
都是一种技术啊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