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暴躁易怒为何好处多多?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55 回复:5

[其他] 脾气暴躁易怒为何好处多多?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陈苏木

ZxID:72579403


等级: 文坛鼻祖
2017年7月5日15:30~see you !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4-29 0

脾气坏、情绪悲观能让人收入更高,寿命更长,婚姻生活也更加健康。好处多到可让最不苟言笑的人都笑逐颜开。

在台上他是讨人喜欢、头发飘逸的魅力王子,在台下,他需要充足的个人空间。他讨厌做名人,厌恶做演员。他前女友伊丽莎白·赫利(Elizabeth Hurley)的朋友一致认为他是个怪人。演员休·格兰特(Hugh Grant)以性情多变著称,与他合作并不轻松。但是,这会不会正是他成功的原因呢?

人们从未如此迫切需要积极向上的心态。文化力量激起了人们对幸福的疯狂追求,图书销售业绩达到数十亿美元,人们自主建立了家庭手工业,互联网上励志名言到处散播。现在,你可以雇佣幸福专家,参加“正念”培训,或者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来寻求内心的满足。美国陆军目前正在给一百多万名士兵进行积极心理学培训,英国的学校也对学生进行乐观主义教育。同时,“幸福指数”已经成为可与GDP相媲美的国民幸福指标。

不过,事实上,做最坏的打算也有其明显的优点。性情古怪的人或许是技艺高超的谈判专家,或许是洞察力十足的决策人选,或许还能降低其患心脏病的风险。愤世嫉俗者的婚姻更为稳定,收入更高,寿命也更长——诚然,这些与他们的预期恰好相反。

另一方面,好心情却伴随着很大的风险。这让你失去前进的动力、降低对细节的注意力,同时让你变得容易受骗又自私自利。众所周知,积极心态也会导致酗酒、暴饮暴食和不安全的性行为。

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情绪有适应能力:愤怒、忧伤和悲观并不是上天残忍的赐予,也不是纯粹的坏运气使然——它们进化成人类重要的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生存。

以愤怒为例。不论是牛顿的过度愤怒,还是贝多芬的无理任性(有时甚至会造成与他人的冲突),好像这些旷世奇才的脾气大都极其恶劣。这种例子在硅谷也很常见。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有一点很出名:他喜欢大发雷霆、侮辱他人(比如,他经常说“对不起,我今天吃愚蠢药了吗?”)。但是,这并没妨碍他建立起市值3000亿美元的公司。

很多年来,两者间的联系一直不为人所知。2009年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Amsterdam)的马太伊斯·巴斯(Matthijs Baas)决定对此进行调查研究。他招募了一批志愿学生,以科学的名义让他们发怒。他让一半学生回忆曾经让他们恼火的事情,并就此写一篇文章。他说:“这种行为虽然没有让他们大发雷霆,却也让他们变得更加愤怒。”同时,他让另一半学生产生悲伤的情绪。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同时参加一个竞赛游戏,测试他们的创造力。他们要在16分钟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想出提高心理学系教育水平的方法。结果与巴斯期待的预期一样,愤怒的那组学生想出的方法更多——至少一开始如此。他们提出的想法更具原创性,且重复率在参与此项研究的人员中不到1%。

最关键的是,愤怒的志愿者较擅长在短时间内随机产生没有条理、或“无章可循”的想法。比如说,有人向你发出挑战,让你尽可能多的想出砖头的用途。系统性的思维者可能提出十种不同的建造方法。但是要想出全新的用途(比如把它变成武器),就需要结构性较弱的思维方式。

总之,创新的根本是你的头脑能否很快从一条思路切换到另一条思路。在需要“战斗或逃跑”的处境下,成为“疯狂的天才”显然有可能救自己一命。

巴斯表示:“愤怒让身体准备好动员其资源——让你知道自己身处困境,让体内产生大量能量、摆脱这种处境。”要想理解它的原理,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大脑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和大多数情绪一样,愤怒从杏仁核开始,杏仁核负责探测我们的生活受到哪些威胁。它效率很高——在你意识到有危险之前,它就会发出警报。然后,大脑内的化学信号就能让人愤怒。当大脑中充满肾上腺素时,激昂的、充满能量的愤怒情绪便随之而来,这种情绪能够维持数分钟。之后,呼吸和心跳加快,血压骤升。最后,血液会极速流动。因此,当人被激怒时,脸会明显变红,额头血管暴突。

有人认为,在进化过程中出现这种生理反应主要为了让身体发出进攻。不过它也有其他作用,如鼓舞人心、让人们有勇气冒心理风险等。这些生理变化都极为有用——只要你有机会把怒火发泄出来,比如和一头狮子搏斗,或朝着同事怒吼。当然,一些人可能会疏远你,但之后你的血压又会回到正常水平。忍着脾气不发出来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从古代开始,人们就认为压抑情绪对健康不利。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坚信“净化作用”,这是他赋予“catharsis”这个词的现代意义。在他看来,悲剧能让观众在一个可控的环境下感到愤怒、悲伤和愧疚。通过毫不隐藏自己的感受,他们能把所有情绪一下子发泄出来。他的哲学后来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采用,但弗洛伊德坚信的是治疗躺椅的“净化”功效。

2010年,一个科学家团队决定进行研究。他们调查了644名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判断他们的愤怒、压抑愤怒和可能感到悲伤的程度,之后花了五到十年的时间进行跟踪调查。

调查过程中,20%的被调查者出现过一次较大的心血管疾病,9%的被调查者死亡。一开始,似乎是愤怒和压抑愤怒增加了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但是,其他要素得到控制以后,研究人员发现愤怒并没有影响——但是压抑愤怒会让心脏病的发病几率提高近三倍。

虽然我们仍不清楚这一情况到底为什么会发生,但其他研究也表明压抑愤怒能够导致慢性高血压。愤怒除了对身体有好处,还有助于提高谈判技能。敌对行为一触即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你发现有人对你的利益不够重视。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错误,就得让其付出代价,比如用肢体暴力相威胁,使其利益受损,包括忠诚度、友谊或金钱等。

我们在愤怒时拉长的脸证实了这一理论。研究表明,我们做出这种动作并非偶然,而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在对手眼中显得更有力量。处理得当,愤怒能帮助我们增加利益、提高地位——只是这是一种古老的讨价还价的方式。

事实上,现在科学家日益认识到坏脾气可能对各种社交技能都有好处,包括增强语言技能、提高记忆力和说服力等。

约瑟夫·福加斯(Joseph Forgas)近四十年来一直在研究情绪对行为有何影响,他表示:“负面情绪说明我们正处在新的、充满挑战的境地,我们的注意力要更加集中、思维要更加周密、观察要更加敏锐。”另外,研究还发现,些许低落情绪能够提高我们对社交潜规则的认识。有趣的是,这些低落情绪还有助于我们以更加公平或者近乎公平的方式对待他人。

严酷但公平

虽然快乐常常被赋予道德的属性,但是这种情绪并无此种益处。某研究中,研究者让一组志愿者感到恶心、悲伤、愤怒、恐惧、快乐、惊喜或平静,然后玩“最后通牒游戏”。游戏中,研究者给第一个人一些钱,问他怎样把钱分给另一个人和自己,第二个人可以决定是否接受这一分配方案。如果他们都同意,那么就按照第一个人的方案分钱。如果有人不同意,那么两个人都拿不到钱。

最后通牒游戏常被用来测试我们对公平的意识。它能显示出你是否想要五五均分,或者你是否接受每个人在游戏中谋求自己的利益。有趣的是,所有的负面情绪都会加大第二个人拒绝方案的可能性,这说明负面情绪会提高我们的公平意识,让我们觉得有必要让每个人都得到平等对待。

如果把游戏规则颠倒,也不会出现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独裁者游戏”与最后通牒游戏一样,唯一的区别是第二个人没有任何发言权——他只能接受第一个人放弃的那部分钱。结果发现,较快乐的人留给自己的钱较多,而悲伤的人自私心理也少很多。

福加斯说:“情绪有些低落的人会更加关注外部社会规则和期待,所以他们会以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式对待他人。”

有些情况下,快乐带来的危险更加严重。这与拥抱荷尔蒙、催产素有关。有研究表明,它们会降低我们识别威胁的能力。在史前时期,快乐会让我们的祖先容易受到捕食者的攻击。现代生活中,快乐会让我们在面临酗酒、暴饮暴食和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等危险时放松警惕。

福加斯称:“快乐就好像是证明我们安全的速记符号,暗示我们没必要太关注自己所处的环境。” 那些持续沉浸在快乐情绪下的人会错失重要的线索。他们可能会过多依赖现有知识,容易在判断时犯严重的错误。

在一项研究中,福加斯和他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同事通过在实验室里播放电影让志愿者产生快乐或悲伤的情绪。然后,福加斯请他们判断电线导致白血病、中央情报局谋杀了肯尼迪总统等都市传奇是否真实。沉浸在快乐情绪中的人不太会抱以怀疑态度,更容易上当受骗。然后,福加斯用一个第一视角射击游戏来测试心情愉快是否会导致人依赖刻板印象。结果正如他预期的那样,心情愉悦的人更有可能瞄准缠着头巾的目标。在所有的积极情绪中,对未来的乐观产生的效果可能最为讽刺。和快乐的情绪一样,对未来的积极幻想最能让人失去动力。纽约大学的加布里埃莱·厄廷根(Gabriele Oettingen)表示:“人们感到所有事都完成后,就会放松下来,不再投入必要的精力去实现这些积极的幻想和白日梦。”

比如,幻想事业获得成功的毕业生最终收入较少;幻想康复的病人恢复速度较慢。厄廷根做的无数研究表明,你越是幻想,梦想成真的可能性越小。她说:“人们说,‘只要有梦想,就能实现’,但其实这个命题是不对的。”乐观的想法可能会让肥胖者推迟减肥、让吸烟者逐渐放弃戒烟的计划。

防御性悲观主义

厄廷根认为,最让人担忧的可能是社会层面的风险。她比较了《今日美国》(USA Today)对一周以后或一个月以后的经济表现的报道,发现报道内容越是乐观,经济表现就越差。此后,她又研究了总统就职演说,同样发现,演说的内容越乐观,总统任期间的就业率和GDP就越低。

如果把这些让人担忧的发现与乐观主义的偏见——相信你出错的的风险比别人低的倾向——结合起来,你就在自找麻烦了。相反,你可能得考虑抛开这种乐观主义态度,用悲观主义的态度看待问题。“防御性悲观主义”和“墨菲定律”有关,“墨菲定律”指一切可能出错的事情都会出错的宇宙必然规律。当坏事发生,你只有做最坏的打算才能准备得当。

它是这样运作的。比如说你要在公司作一次演讲。你需要做的就是想象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上台时被绊倒、弄丢装有演示文稿的记忆棒、电脑出现问题、提问答不出来(真正的悲观主义者可以想到的问题比这多得多)——然后牢牢记住这些情况。接着,你需要想出解决方案。

马萨诸塞州卫斯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的心理学家朱莉·诺勒姆(Julie Norem)是一个专家级的悲观主义者。她说:“我稍微有点笨手笨脚,我焦虑时尤其如此,所以我一定会穿上低跟鞋。我会提早到场,检查舞台,确保地上没有线或其他会让我绊倒的东西。我的演示文稿会有几个备份:如果有必要,我可以脱稿演讲,我会把讲稿用电子邮件发给组织者,拷一份到U盘上带着,再带上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正如他们所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所以,下次再有人劝你“开心起来”,不妨告诉他们你正在考虑提高自己的公平意识、减少失业率、拯救世界经济。你将笑到最后——哪怕你发出的是一种厌世、愤世嫉俗的冷笑。

原文选自:BBC

译者:编辑:刘秀红

晚藏乌

ZxID:41410505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眸渊若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4-29 0
已审核。

表示我有点不相信这种理论。
喻文州的小笔筒

ZxID:75450700


等级: 才华横溢
小笔筒转呀转。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5-05 0
核心应该是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尽可能的宣泄出来。
明显标题党了。
pototo

ZxID:321766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05-05 0
我觉得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才好处多多。并不是易怒好,易怒可能高血压呢。
云柒梦筝

ZxID:19554057


等级: 内阁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7-07-05 0
其实易怒不是好事情,容易得癌
为愿奈何

ZxID:55808405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8-07-18 0
小震惊,顶一下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