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幼儿园:大同幼稚园 接收烈士遗孤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03 回复:1

[人文通史] 第一个幼儿园:大同幼稚园 接收烈士遗孤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沐君芊

ZxID:20542791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8-11 0
第一个幼儿园:大同幼稚园 接收烈士遗孤
[table=80%,#ffffff,#17365d,8][tr][td]
 1930年11月,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在湖南长沙英勇就义。不久,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从事出版发行工作的毛泽民获悉三个侄儿在当地生活艰险,经报请党组织同意,设法帮助他们辗转来到申城。随即,毛泽民带着毛岸英(9岁)、毛岸青(7岁)和毛岸龙(4岁)悄然进入大同幼稚园。

  大同幼稚园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周恩来提议创办。那是在1929年秋,他鉴于一些烈士遗孤需要抚养,一些为革命四处奔忙的干部的子女也需要照料,决定让党的外围组织互济会出面开设一个儿童福利机构。翌年3月,大同幼稚园在上海戈登路(今江宁路)附近狭小的石库门房屋里诞生,园名寓意“世界大同”,即向往共产主义。不久,该园迁往法租界陶尔菲斯路341号(今南昌路48号),这是坐北朝南的三开间两层小洋房,建筑面积为440平方米,环境幽静,光线充足。该园由中共地下党员董健吾(公开身份为上海圣彼得教堂主持牧师)管理,互济会负责人王弼担任顾问,李立三的妻子李崇善(化名李文英)、李求实的妻子陈凤仙等均参与工作。毛岸青兄弟经过长途颠簸,终于又在这里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周恩来出于安全考虑,特意请宋庆龄为大同幼稚园题写牌匾,又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大同幼稚园题写园名,有了这两块金字招牌作掩护,反动警探一般不敢随意前来骚扰。大同幼稚园实行全托制,先后共收养约30个孩子,其中有彭湃的儿子彭阿森、恽代英的儿子恽希仲、蔡和森的女儿蔡转、李立三的女儿李力,以及杨殷的儿子、王弼的女儿等。几位保育员都兢兢业业,对孩子们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爱心。孩子们每天的

  起居饮食、游戏活动都安排得比较合理,年龄稍大一点的小朋友还要上文化课。据有关人员回忆,当时毛岸青不但关心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而且与其他小伙伴团结友爱。

大同幼稚园邻近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天气好时几位保育员常带孩子们去那里。公园中树木苍翠,百花吐艳,大家坐到草地上晒太阳,并一起唱儿歌,十分开心。有一次,全体师生还在公园中合影留念。这张珍贵的照片迄今仍被保存,从中可见当时毛岸青那活泼的脸庞透着聪颖。毛泽民和妻子钱希均在赴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之前,曾专门去看望正与小伙伴在公园中玩耍的毛岸青兄弟,亲切地同他们道别。

  后来,负责中共中央政治保卫工作的顾顺章被捕叛变。董健吾因与顾顺章有过工作接触,不得不暂离大同幼稚园,到霞飞路(今淮海中路)的一个秘密联络点躲避。就在这时,年幼的毛岸

  龙突然发高烧,接着上吐下泻,病情非常凶险,保育员陈凤仙马上把他抱进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虽经医生急救,终因治疗无效于当晚病故。到1932年初,保育员桂荷英外出办事突然失踪,党组织为了安全,决定立刻解散大同幼稚园,妥善安置所有的孩子。其中,毛岸英和毛岸青曾由董健吾带回自己家中抚养。1936年夏,党组织找到毛岸英和毛岸青,他们很快被送到苏联学习……

  我党昔日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个幼儿园—大同幼稚园,是一个红色的摇篮,它见证了一段重要的历史。这座很有纪念意义的革命旧址,如今已经被列为登记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朱少伟



[/td][/tr][/table]
  • 际遇之神

    奖励 2016-08-11

    偶遇猪GG,传授猪头大法,获得1猪头术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8-12 0
已审核。

还是新中国才有的啊。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