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丝路沉船南海一号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245 回复:1

【转载】丝路沉船南海一号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念念小潇

ZxID:348249


等级: 派派版主
9.3/11.1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为防502,关闭消息通知。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1-09 0
【转载】丝路沉船南海一号
[align=center]
[/align]
[table=500,#488685,#fcfdd5,1][tr][td]
[/td][td]
[table=435,#488685,#fcfdd5,1][tr][td]阳江海陵岛:丝路沉船南海一号

  我跟泉州的再次交集,就落在这大名鼎鼎的“南海一号”沉船上。据推测这艘宋代古船从泉州刺桐港出发,驶往南洋,路过海陵岛附近海域时,因为严重超载发生垂直下沉,又极其幸运地被泥沙掩埋起来,船体得以完整保存。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18221446902814e017d40cbb3040e.jpg[/img]
南海一号”出土的龙泉窑系青釉菊瓣纹碟 釉变带来的视觉效果好似碗中有水  拍摄:大荒君

   一艘沉没在广东海域的古船,如何推测出它从泉州起航?目测一大波具有怀疑精神的同学正在赶来。首先,这艘船的木头材质、“身材”和装饰细节都更像福船,而非广船;其次,船上搭载的外销瓷,以江西景德镇窑系、浙江龙泉窑系、福建德化窑系、福建闽清义窑系和福建磁灶窑系等五大民窑瓷器为主,这里头福建瓷占了大头,其中数量庞大的德化瓷,就出产于泉州。依据就近上货的原则,再联想到刺桐港当时的货运吞吐量,这个推测算是合情合理。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fa6d1446902817962bd5b09dd725d.jpg[/img]
黏在海底沉积物上的南宋陶瓷 拍摄 大荒君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e8d714469028231192bb0d7ecb73c.jpg[/img]
为了节省空间,大瓷坛里面套上小瓷坛,“超载”是沉船事故的罪魁祸首 拍摄:袁野

  “南海一号”的发现和打捞也是一个传奇故事,整个筹备过程历时20年。这20年可苦了阳江的边防官兵,他们既要防备海上的汪洋大盗,还要设法让不知情地当地渔民远离沉船地点作业。2007年,整体打捞上来的“南海一号”存放在广东阳江海陵岛的一座“水晶宫”里,这座水晶宫模拟南海一号沉没地点的海底生态环境,水质、温度及水深都与沉船点保持一致。今日,我虽然无缘一睹古船真身,却可以隔着玻璃幕墙观看考古工作者清理文物的现场。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ed94144690282644f8b85fa571eb3.jpg[/img]
考古工作者现场作业  拍摄:大荒君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700c1446902831632826b6025d574.jpg[/img]
“南海一号”出土瓷器 有待整理 拍摄:袁野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5f71144690283627058c78590a0f4.jpg[/img]
南宋时期的金箔 拍摄:袁野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e2d51446902843edee58cfc50492b.jpg[/img]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8085144690284756f89414d28c42b.jpg[/img]
技艺精湛的金项圈 拍摄:袁野

  这些预备沿“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的瓷器,在器型、釉色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改良,比如迎合阿拉伯审美的葵口折沿碟,还有碗沿不施釉,到了外销地再施以当地特色的金银釉,包括船上出土的金饰品,也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程度可见一斑。  

  北海:汉代古港合浦

  北海合浦之所以能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古老港口,跟它江海联运的地理优势有关。南流江从北至南贯穿合浦全境,从南海北部湾注入大海。沿江北上,可以溯桂江,穿灵渠,经长江水系直抵中原。
  汉代合浦人已经懂得季风航海技术进行远洋航海,每年九月份开始利用东北季风作动力,扬帆出航;来年四月,再利用西南季风作动力,起航回国。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e242144690285122e043a3a068910.jpg[/img]
北部湾出海口 拍摄:袁野

  这些远洋航行可以在《汉书 地理志》中找到确切的文字记载,而合浦汉墓的出土文物,更有力佐证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e7f91446902855d94893c73c96b9e.jpg[/img]
疍家人的日常生活  拍摄:袁野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d32e1446902858875774798f20f37.jpg[/img]
疍家人极善水性 拍摄:袁野

 合浦原属百越之地,始皇帝统一岭南之后,迁来大量中原汉人“与越杂处”。汉代在岭南设九郡,合浦是其中之一。北部湾一带物产丰富,为利所驱,一些中原商贾不远万里而来,并在此发家致富。除此以外,这里还生活着大量流放边疆的官员。汉人信奉“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这些非富即贵的南迁汉人留下陪葬丰厚的墓葬群。

  在合浦汉墓博物馆,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汉墓,有甬道、前室、后室、左右耳室,从高处俯瞰,状如一具十字架。俗话说“秦砖汉瓦”,其实汉砖不比汉瓦逊色。在岭南沿海溽热潮湿的地气下,墓中尸骸早已化得无影无踪,墓砖却完好如初。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90f1144690286545a0a57d74f815b.jpg[/img]
俯瞰汉墓 拍摄:袁野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7738144690287091e7799c3a641fe.jpg[/img]
墓室内部 拍摄:袁野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85f31446902877154dfea24ad7762.jpg[/img]
在地愿为连理枝-夫妻墓葬  拍摄:袁野

  这些保存完好的汉墓中,出土了不少希世之珍。比如环保美观的汉代羽纹铜凤灯、存有酒液的东汉铜提梁壶,此外还有大量从海上丝绸之路进来的舶来品,如红玛瑙串、波斯陶壶、水晶及金饰品。其中一件焊珠金饰品,需要借助放大镜观赏。只见200多颗细小金珠密集镶嵌在一片薄薄的金胎上,据介绍这种工艺是地中海沿岸流行的金工技法,常见于古埃及、迈锡尼等地。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a6c714469028802b5983ead18fcd6.jpg[/img]
陶制仓廪明器  拍摄:袁野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924f144690288497a119678318be2.jpg[/img]
镇墓兽  拍摄:袁野
[img]http://l.paipai.fm/118851/photo/Mon/2015/11/45404_3ca414469028867137ebe1d0fff19.jpg[/img]
从中原传来的滑石器 拍摄:袁野

  今天的合浦地区,对外商贸往来更加频繁,北海老街上充斥着东南亚诸国的进口商品,生活在海边的疍家人经营着北海的优质南珠和海产品。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交通日益便捷,曾经充满风险和未知的“海上丝绸之路”,如今不再是畏途,这条古老的海上通道将发挥出它的最大潜能。

(出处:蜂鸟网 作者:徐彩虹 责编:王江 [原创])

[/align][size=4][size=4] [/size]
[size=4] [/size][/size][/td][/tr][/table]
[/td][td]
[/td][/tr][/table][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
[/align]
[ 此帖被ccyatou在2015-11-09 10:1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6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饭团^^

ZxID:286379


等级: 内阁元老
不骄不躁戒熬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11-09 0
排版精美,文字动人,图片美丽,心花路放b( ̄▽ ̄)d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