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ღ﹏气清景明 怀恩思远﹏◈生活※时尚※美食 ღ 清明系列活动◈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2754 回复:31

.ღ﹏气清景明 怀恩思远﹏◈生活※时尚※美食 ღ 清明系列活动◈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流螢°

ZxID:255479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涼緖°
万瘦无疆┗|`O′|┛ 嗷~~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4-02 0
— 本帖被 流螢° 执行锁定操作(2010-04-06) —

气清景明 怀恩思远

◈ 生活※时尚※美食 ღ 清明系列活动 ◈

又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浸润着太多泪水的时节
不管你的世界,是阳光或者雨季,思念还是泪水
过去的需要铭记,但悲伤请通通交付给时间
陪伴你的
是现在,是这一刻,是此分此秒
最认真的聆听。

❤﹏用你的心去发现,埋在这个季节里的纯美时光﹏❤

..|

.ღ 生活§美食

1.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除了祭祖扫墓,更会在拜祭祖先后,一家人吃一顿饭。

2. 每个节日都有相对应的美食,比如清明粑粑、清明果,虽然现在基本上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但是很多地方都好吃清明节吃清明果的习惯,据说可以驱寒辟邪。
━━━━━┅·★·━━━━━━━━━━┅
介绍家乡的清明传统活动和节令美食,或者记录你在清明期间新奇的所见所闻,基础分10PB,根据质量给予20~50PB不等的奖励,原创另有加分。


.ღ 时尚

有人说时间是流逝的。
其实并不对。
时间是静止不动的,不断奔跑前进的,一直都是我们。
仿佛多年前哼着《童年》烂漫无忧的样子还清晰如昨,
小丸子盼望长大的梦想依旧遥遥无期,
哥哥离开我们一晃已是7个年头,
上个世纪初纸醉金迷的上海滩,
吴侬软语的低吟浅唱何时已没入尘埃。
但它们还是在的,
它们并不曾远离。
许多东西,
就算被时光掩盖,就算暂时被遗忘,
只要稍稍想起,心就会柔软成最初的模样。
━━━━━┅·★·━━━━━━━━━━┅
那些曾经的流行
1.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种流行元素,例如:旗袍,绣花鞋……所属年代任意,五千年文化随你挑选;

2. 回顾一位你怀念的昔日时尚界代表人物,例如:MJ,阮玲玉等……可对其生平进行介绍,或抒发对其的看法。

基础参与分20PB,再依质量评分,50PB起步,上至200PB不等。

..|

2010年4月3日-4月6日

..|
全选



请认真阅读活动规则

生活※时尚※美食 欢迎您~(≧▽≦)/~



[ 此贴被流螢°在2010-04-03 12:06重新编辑 ]

流螢°

ZxID:255479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涼緖°
万瘦无疆┗|`O′|┛ 嗷~~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4-03 0
播放器
酷拉小夹

ZxID:6187630


等级: 派派督察
心欲满树香馨熏,叶若相惜恰相知。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4-03 0


        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了清明节。

  清明前一天为古代的寒食节。古人为纪念春秋时被晋文公烧死的介之推,实行禁火冷食,要到清明日的中午才能重新举炊。我国很多地方把清明节也称为“寒食节”或“祭祀节”。


  ■一段故事后便有了清明节


  寒食节的由来取意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悼念功臣介之推的故事。

  春秋时,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皇位,设计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迫害逃离了晋国。介之推与狐偃、赵衰等一批老臣,与重耳患难与共,在外颠沛流离了19年。在最艰难的时候,介之推曾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用火烤熟后捧给重耳吃。

  后来,重耳当了君王,成为著名的五霸之一晋文公。他重赏了有功之臣,却独独忘了介之推。而介之推却不争功,背着老娘隐居绵山,过起清贫的生活。这之后,愧悔的晋文公派人去寻找介之推母子。介之推避而不见,晋文公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法逼介之推出来。面对大火,介之推仍不下山,最后与母亲紧抱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

  后来晋文公又十分懊悔,他下令厚葬介之推,把母子二人葬在那颗烧焦的柳树下,改绵山为介山,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告知全国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禁烟火,只吃寒食。第二年,晋文公和大臣们来到介山祭奠介之推,发现那颗被烧焦的老柳树竟然复活了。晋文公感慨万千,便为复活的老柳树赐名“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从此,清明节就成为我国人民追念故人、寄托哀思的风俗节日。


  ■众多美食成为扫墓供物


  古人为适应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创造了一些独特的节令食品。如蜀人用麦草捣汁做青粉团,用乌桕汁染乌饭做;北京人用香椿芽拌面筋、用嫩柳叶拌豆腐;江南人家要用荠菜做馄饨过节;绍兴人要用一种菊科野草的嫩叶捣烂去汁和粉做成黄花青果糕在扫墓时作供物。

  在我国陕北榆林和延安等地至今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节前家家要蒸“子推馍”(“介之推”亦作“介子推”)。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至500克,用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蒸出来栩栩如生,犹如艺术珍品。这种“子推馍”是专给男人吃的,大概是因为人们希望男人们都要有介之推那样的英雄气概吧。晋南地区蒸的大馍中多夹有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子孙多福”之意。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吴门竹枝词》所云“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中的“青团”就是著名的寒食食品。它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然后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成团子,以糖豆沙为馅心。团坯制好后,入笼蒸熟,出笼时在团子表面刷一层菜油。这样做成的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不仅是时令食品,更是祭祀祖先时的必备食品。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也是一种著名的寒食食品。今天,馓子仍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但已不再是单纯的节令食品了,而且流行于各地的馓子也有许多差异。比如,北方的馓子以麦面为主,形状大方洒脱;南方的馓子以米面为主料,精巧细致;少数民族地区的馓子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纳西族和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清明时节,正是螺蛳丰满、肥美的时候,因此这时也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节,故此,民间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说法,可见螺蛳的美味了。

  在福建东部地区,家家户户清明时节要煮“乌稔饭”。就是把乌稔树叶洗净煮熟,用它浸泡糯米然后蒸熟,颜色乌黑却香味扑鼻。除了乌稔饭,还有一种芥菜饭,据说吃了这种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在福建南部地区,寒食食品是“润饼菜”,即以面粉烘成薄皮,卷入胡萝卜丝、肉丝、芫荽等菜肴。这种饼菜主副食都有,食物品种多样,还可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

  芥菜是广东人清明节餐桌上不可缺少的时令蔬菜。“芥”的粤语发音与“轿”同音,寓意先人坐轿归去,免受乍暖还寒之苦。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当年,望着那颗死而复活的老柳树,晋文公非常敬重地折下了一枝绿柳,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每届清明,人们便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

  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节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清明前后,螺蛳肥壮。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据说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重视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这样几个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这几样菜都跟养蚕有关。把吃剩的螺蛳壳往屋里抛,据说声音能吓跑老鼠,毛毛虫会钻进壳里做巢,不再出来骚扰蚕。吃藕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常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精美的古代首饰

当韩国服饰充斥着大街小巷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记得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制作的精美饰品。

清代的,延续明朝的风格,主要工艺为点翠和烧蓝

清代民间首饰
  雕花象牙栉。既可以梳头,也可以作为首饰。

玉花鸟纹梳,唐

金镶玉,唐

南瓜型的胭脂盒

白玉嵌珠翠扁方,清

隋代的嵌珠金项链,看起来有西方的风格。




玛丽莲·梦露——纯真的性感女神


            玛丽莲·梦露(英文:Marilyn Monroe,1926年6月1日—1962年8月5日)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电影女演员之一。她动人的表演风格和正值盛年的殒落,成为影迷心中永远的性感女神性感符号和流行文化的代表性人物。1999年,她获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六名。还有以玛丽莲·梦露为名字的鸡尾酒,这款酒将金巴利鲜红的色彩、微苦和甜味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似乎体现了玛丽莲·梦露那多彩有复杂的一生。

个人履历 marilyn monroe
  (1926年6月1日~1962年8月5日)
  出生地:洛杉矶 加利福尼亚州 美国 
  星座:双子座
  血型:AB型 
  生日:1926年6月1日
  祭日:1962年8月5日 
  身高:166CM
  体重:53.
  三围:89厘米-56厘米-89厘米
  最爱喝的酒:香槟和伏特加
  最喜欢唱的歌:钻石是姑娘最好的朋友(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 
  最喜欢的雕塑家:罗丹
  拥有的汽车:黑色“雷鸟”跑车、 黑色卡迪拉克敞篷车 
  成名作品:《尼亚加拉》(1953
  名言:Hollywood is a place where they'll pay you a thousand dollars for a kiss and fifty cents for your soul(在好莱坞,人们愿意用一千元交换你的吻,但只愿意付8分钱买你的灵魂)

    也许没听说过她的名字、没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她的人很少。公认的“性感女神”,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未有人超越。

  看着她的照片一直都觉得在烟视媚行、朱唇半启的性感之中夹杂着孩童般的纯真。

  作为养女,为了不想再搬家,不到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自己的邻居。后来为杂志拍摄的全裸照片使她逐步成为“性感”的代名词。

  但是性感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为了突出黄蜂细腰而去掉几根肋骨,为了原来稀疏的牙齿变得美观整洁,脸上的斑点被淡去了…导演们愿意让跟在她的身后镜头给她的“梦露步态”几分钟的特写,却吝于给她机会让她有成长演技的机会。在他们的心中,只要她在镜头前搔首弄姿一下就足矣,何必冒风险,有谁会愿意看她表演演技呢。她死后,她的一任前夫曾说过是好莱坞害了梦露。

  她有两个偶像:林肯和克拉克盖博(Clark Gable),但是她的前夫阿瑟米勒为她作的最后的剧本却要了盖博的命(在拍摄过程中卖力演出,不用替身,刚排完片就因为心脏病而去世)。

  对她印象最深的是:她嫁给棒球明星迪马乔之后随夫到日本,当时在朝鲜作战的马克阿瑟闻讯后邀请她到朝鲜进行慰问演出,她欣然接受邀请,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天雪地穿着有跟没有差不多的紧身衣为战士们表演,回日本后就发了高烧。让人敬佩的女演员!(再想想现在某些明星,不提也罢。我当然知道当时美国和谁在作战,只是为她的敬业和爱国精神感动罢了。)

  至于她的作品较为有名的就是《七年之痒》、《热情似火》、《绅士爱金发女郎》、《如何嫁给一个百万富翁》、《王子与舞女》。《七年之痒》中在地铁口笑着捂紧飞扬的裙子的镜头被后来的电影、电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抄袭、再现,但是个人认为这个电影除了这个镜头,除了她的搔首弄姿,其他就没什么了。而《热情似火》就很值得一看,虽然最出彩的不是她演的Sugar,而是Jack Lemon,但是已是她最好的表演之一了。

  她的逝世、她和肯尼迪兄弟二人的关系,都成了难解的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此贴被菜心★酷拉小夹在2010-04-04 17:0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6 条评分 派派币 +270
最 美 好 的 日 子 ,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

雨也哭了

ZxID:8652769


等级: 热心会员
新婚。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4-03 0
— (琳儿来也) 活动将于今天结束。请尽快编辑哦~ (2010-04-06 10:14) —


活动一: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
  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在我的家乡,主要的清明习俗大概就是扫墓、秋千和踏青了。不过虽然作为长女,我还从没有真正的扫过墓,毕竟亲近的亲人都还健在,去世的都是隔了辈分的老人了。而且,在家乡的某些地方,扫墓是一件很累的活,只有家中的男生可以参加,女孩子是不允许到祖坟处祭拜的。至于荡秋千,我长了这么大只经历过一次,毕竟在城市里架一座秋千还是相当难的,我仅有的一次回老家过清明的时候,家人给我架过一次秋千,是自己砍了树架起来的。再有就是踏青。到了清明的时候,已是四月中,天气回暖,春天来临。所以学校的春游多在此时。今年在北京,过节时也出门去了。在我的记忆里,清明年年下雨,已是不变的真理,今年北京的天气居然格外明媚,阳光大好,也说不出心里到底是高兴还是失落。可是傍晚回来的路上居然突然阴了下来,天也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虽然被淋湿了跑回来,但是总还是感觉这才是让人欲断魂的清明呃……

     

活动二——1:

时尚的话,我还是最爱中国的旗袍~~
旗袍女人的美是无法言喻的~~
那是一种既保守又开放的含蓄而又热烈的美~~
不管是开至大腿的长旗袍~~
还是只到膝盖以上的短旗袍~~
各种样式传递的是同一种视觉的冲击~~
那是一种只有东方女人~~
只有中国的女人才独有的韵味~~
让人不自觉的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其实在我心中最美的旗袍装是阮玲玉~~
但是照片没有找到漂亮的~~
现在的女星也喜欢穿旗袍~~
可是再漂亮高雅~~
总让我觉得有种附庸风雅的味道~~
旗袍传递的不只是形体上的美~~
更应该是气质内涵和感觉吧~~





 
     
         


活动二——2
     
要说时尚人物的话,我首推阮玲玉。


人物简介
  阮玲玉(1910——1935),中国早期影星,原名阮凤根,学名阮玉英。广东香山(今中山)南朗左步关村人,1910年4月26日出生于上海。因为当工人的父亲早逝,孩童时代就随母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让她上学读书,就读于上海崇德女子中学。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
  之后,相继在“明星”、“大中华百合”公司主演近20部影片,所扮演在爱情、婚姻方面屡遭不幸的少女或娇媚泼辣的风流女子。1930年进联华影业公司,主演该公司创业作《故都春梦》,扮演妓女燕燕获得成功,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
  此后,她在《野草闲花》、《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人生》、《归来》、《再会吧,上海》、《香雪海》、《神女》、《新女性》、《国风》等一系列影片中担任主角,在这批暴露社会黑暗,表现下层劳苦群众生活的影片中,成功塑造了各种饱受苦难的中国妇女形象。
  这些形象中,有女工、村妇、教员、舞女、妓女、艺人、作家等。人物大多身世悲惨,经历坎坷,屡遭磨难而一直奋斗不息,虽然最终都是以自杀、出家、入狱、惨死为结局,但都能保持善良正直的天性和纯洁美好的心灵。其中,《神女》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她以精湛的演技,把一个品格崇高的母亲与一个地位卑微的妓女奇迹般地融合为一体,出神入化,令人心灵为之震动。
  《神女》导演吴永刚曾用“感光最快的胶片”作比喻,给予她高度赞誉。在30年代的中国影坛上,她以重拍次数最少而成为导演们乐于与之合作的演员;又以使观众“每片必看”而成为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

    我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女人,是在高中的历史课本上。只是一课选修的有关民国时期文化的课程,书页上印着她的一张照片。黑白的,淡淡的,她只是安静的坐在那里。没有说话,没有动作,没有表情。但是让人不自觉的着迷。总觉得她的身上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伤的气质,这种气质太过强烈,让人无法忽视。后来渐渐了解到,这是一个才华横溢又红颜薄命的女子。她的所有的电影,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在整个社会形成一阵旋风,让所见之人为之痴狂。但是她又为情所困,自杀而终。她的倔强和决绝让人不知是该为之喝彩还是慨叹惋惜。她的一生有辉煌,有甜蜜,更多的确是哀伤。却也这种哀伤让我收不回目光。我一直认为她是最适合旗袍的女子,旗袍和阮玲玉相依而生,因对方更绽光芒。

〖遗书〗 
  唐季珊提供的遗书
  人言可畏
  我现在一死,人们一定以为我是畏罪。其是(实)我何罪可畏,因为我对于张达民没有一样有对他不住的地方,别的姑且勿论,就拿我和他临别脱离同居的时候,还每月给他一百元。这不是空口说的话,是有凭据和收条的。可是他恩将仇报,以冤(怨)来报德,更加以外界不明,还以为我对他不住。唉,那有什么法子想呢!想了又想,惟有以一死了之罢。唉,我一死何足惜,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罢了。
  阮玲玉绝笔廿四、三月七日
  午夜致唐季珊
  季珊:我真做梦也想不到这样快,就会和你死别,但是不要悲哀,因为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请代千万节哀为要。我很对你不住,令你为我受罪。现在他虽这样百般的诬害你我,但终有水落石出的一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看他又怎样的活着呢。鸟之将死,其鸣也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死而有灵,将永永远远保护你的。我死之后,请代拿我之余资,来养活我母亲和囡囡,如果不够的话,请你费力罢!而且刻刻提防,免他老人家步我后尘,那是我所至望你的。你如果真的爱我,那就请你千万不要负我之所望才好。好了,有缘来生再会!另有公司欠我之人工,请向之收回,用来供养阿妈和囡囡,共二千零五元,至要至要。另有一封信,如果外界知我自杀,即登报发表,如不知请即不宣为要。
  阮玲玉绝笔廿四、三月七日午夜
  《思明商学报》刊登的遗书
  (当这份遗书发表以后,梁家的姐妹就是梁赛珍和梁珊珊从此就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
  其一
  达民:我已被你迫死的,哪个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离后,每月又津贴你一百元吗?你真无良心,现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满意足啊!人们一定以为我畏罪?其实我何罪可畏,我不过很悔悟不应该做你们两人的争夺品,但是太迟了!不必哭啊!我不会活了!也不用悔改,因为事情已到了这种地步。
  其二
  季珊:没有你迷恋“XXX”,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约不会这样做吧!我死之后,将来一定会有人说你是玩弄女性的恶魔,更加要说我是没有灵魂的女性,但那时,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过去的织云(唐季珊前女友),今日的我,明日是谁,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并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妈妈和小囡囡(阮玲玉的养女)。还有联华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请作抚养她们的费用,还请你细心看顾她们,因为她们惟有你可以靠了!
  没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了,我很快乐。
  玲玉绝笔
     

楼主留言:

直接在这里回复好咧~

[ 此贴被雨也哭了在2010-04-06 21:5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5 条评分 派派币 +210
edith333

ZxID:8451377


等级: 热心会员
E?U?O | 忆你我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4-03 0
— (琳儿来也) 活动将于今天结束。请尽快编辑哦~
(2010-04-06 10:14) —
支持哈
会记得来参加
~~~~~~~~~~~~~~~~~~~~~~~~~~~~~~~~~~~~~~~~~~~~~~~~~
差点忘了,多谢琳儿提醒哈
~~~~~~~~~~~~~~~~~~~~~~~~~~~~~~~~~~~~~~~~~~~~~~
555,今晚光掉线,几次以为上不来了~~555,只有做一步是一步,也不管图片是否整齐了,希望来得及
真的已经尽力了



.? 生活§美食
说起家乡的清明传统活动就是去祭祖吧,
尤其是挂青,就是上坟除带钱纸香烛一些吃的外,
还会带上一串用纸剪成的纸串,挂在坟前。

以前是有吃青团的习俗(貌似哈),
不过现在都不兴了,如果说吃什么的话,
那就是拿去祭祖的食物可以吃掉哈。咳咳

其实怀念小学时的清明,
因为那时会一起去上山扫烈士墓
顺便当春游啊,但是真的很有意义
有些人是不能忘记的。




说起在清明的见闻,今年真是囧
在卖祭奠用品那里就震住了。

 
这是一般应该有的俱全哈,可以从中看到不少新奇的东西
咳咳,虽然这个是在网上搜来了,但是我亲眼看到这个,烟和麻将都很仿真,就是略显劣质。


还有很多很多
咳咳,国民的造假能力从中能够一窥哈。

还有菊花和挂青的青很多人都买的塑料的
但是真的没有那种感觉啊
尤其远远看去青飘的时候那种飘逸。





? 时尚

我喜欢的流行是汉服,在我心中永远不会过时
等着期待会拥有一件的时候哈
因为是清明,所以上的是祭奠类的
~~~咳咳~~其实好看的很多哈
只是感觉这里上五颜六色的不合适哈。






      这种玄袍真的很大气啊



话说起时尚来,可以说一群人吗
那就是我国古人啊
真是时尚的代表啊,比起来现代真是汗颜。

敦煌壁画中的17窟
唐侍女,看这唐朝提包,这形状这花纹
我们的祖先真的引领了几千年的时尚啊(真的不是谁穿过去时,不小心挂在那里的么???)

这个陶俑拎包的姿势
典型的lv包姿势啊
战国时期的皮鞜履

这不就是TOD'S豆豆鞋的老祖宗么???
南宋球靴

鞋面用牛皮制成极其耐磨:这双南宋球靴用牛皮制成鞋面,在鞋底上钉上圆头铁钉,向外突出,很耐磨,再涂以桐油,使之不漏水,不禁让人感叹其工艺之精湛。
足球鞋还带钉子,跟现在的异曲同工啊。
三国木屐

日本人学了去流传到现在呢
古代时尚高跟鞋
叠穿、混搭、透视、荷叶边……古人早玩过了

唐朝时的短袖外套
叠穿+混搭,如果今天穿这么一身,再挎上那个唐朝手提包,走在街上仍然是潮人一个
隋朝背带裙
北齐若隐若现透视装

古代纺织技术之高超我们今天简直难以想象,汉马王堆那件著名的能塞进火柴盒的纱衣不说,初中历史课本小字里介绍过,说是一个胡人见唐朝官员,发现人家纱衣下有颗痣,赞美纱衣精致,于是官员哈哈一笑,给他一数,共六层纱,胡人就立刻OTZ了……
看那华丽丽的米老鼠头型和大热的NO BODY舞蹈里面的手型~~噗

      原来我们所谓的时尚都是古人玩剩下的

[ 此贴被edith333在2010-04-06 23:3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4 条评分 派派币 +180
伊苏花开@阿布

ZxID:2600872


等级: 热心会员
改一下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4-03 0


介绍自己家乡的清明节传统活动的节令美食

我的家乡,老人们都很重视清明节。要在清明节前一天晚上就带着我们,找到一个有野草的郊外,默默地摆上一些瓜果,糕点,好吃的东西。然后放一把火,把野草和吃的东西烧干净。我想这就是在我们的祖先祭祀吧?爷爷辈的老人们当初为了响应国家开发北大荒的号召,背井离乡来到山东东营。一点一点的建设起今天的胜利油田。听爷爷说,他们刚到的时候,东营只是一片片的沼泽地。建成今天的高楼林立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却也让爷爷他们再也不能轻易的到祖坟,到宗祠去祭拜了。也许,也只能等到清明节这一天,静静的为自己的祖先提供食物,放一把火,把食物烧到天上。慰藉祖先,也慰藉自己。。。
至于节令美食?到真的没有什么吧?现在生活条件太好了,以至于什么稀罕的东西只要想吃就能吃到,也就不稀罕了。so节日特色食物:空缺

那些曾经的流行

旗袍:对于曾经流行,我曾爱过秦汉的大袖宽服,也曾经特别喜欢唐朝的那种轻纱露肩,彩带飘飘,还对着清朝的花盆底,大辔头流口水。看着那个头边两条大红色流苏垂下来,既是身份的象征又有别样的魅力。现在的现在,最喜欢的,是旗袍。超级有爱~看着会在灯光下泛着柔光的绸缎紧紧地包裹住一个女人的躯体。高领立起,衣扣侧边,在腰处收紧却开大叉几乎到达腿根伸出。致命保守又致命诱惑,把美丽的躯体显出最完美的魅力。百度上说,旗袍是中国的传统女性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在20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汉族女性改进,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民国以后,上海北平等地的汉族女性在其基础上予以改良,成为民国知识女性标准服饰之一。1949年之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认为封资修象征大量毁坏。改革开放以后重新恢复为中国民族服装代表之一。 最迷大上海的女子,昏暗的光下,醇香的红酒,妖娆的笑容,不知道是这些妆点了旗袍,还是旗袍衬托了它们。

奥黛丽·赫本:最早看到赫本,实在高中的英语书上,学了一个电影片段。赫本演的《窈窕淑女》。终于能在繁忙的课业中正大光明的看一场电影,我们的兴奋可想而知。当时就觉得赫本好美,唱歌好好听,身材真好,电影后半部分她直接就是一个美丽高贵的上层社会知识女性。
知道这颗耀眼的星星之后,就不自觉的会去关注,想看她。拍的照片那么美,笑容那么纯净。身材真好啊真好。她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生于豪门世家,二战的时候受到迫害与母亲饥寒交迫的过生活。16岁成为一名随军护士,二战结束后投入她最爱的演艺圈,跳芭蕾,唱歌,拍电影,进军好莱坞。直至成为好莱坞最耀眼的女星之一。晚年投入慈善事业中,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特使。她的一生,活的很辛苦,却也活得很光彩,很精彩。

[ 此贴被伊苏花开@阿布在2010-04-03 16:3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3 条评分 派派币 +120
我想变一变
[img][/img]
 ∝ 涼綺

ZxID:628276


等级: 内阁元老
漫 长 声 息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4-03 0
            ˇ          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 (流螢°) 100 (2010-04-07 13:35) —










她们曾经活生生的存在,画家用惊艳的笔触去描绘她们,值得铭刻的线条和色块。

身处于不能选择的时代,仍然可以拥有独特个人魅力的,这需要万分强大的内心。

跟帖参与,不便多图,若有喜爱,欢迎寻扰。






















[ 此贴被 ∝ 涼綺在2010-04-03 14:20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3 条评分 派派币 +100
朽木夜翼

ZxID:2448383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懿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4-03 0
— (流螢°) 50 (2010-04-07 13:36) —


我们这儿清明会吃青团

青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其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艾蒿、鼠曲草。泥胡菜汆后色做碧绿,以前常用,现在用的已不多见)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0
不起程

ZxID:10502457


等级: 热心会员
縎頭·鮳笂吇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4-03 0
— (琳儿来也) 活动将于今天结束。请尽快编辑哦~
(2010-04-06 10:15) —
占个楼~~活动哦~~~

陌峥

ZxID:6991100


配偶: 黑白纪
开摆。7.15素材,9.19海淘,9.28广播剧,10.9网盘,11.1推荐,1.2求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4-03 0
ღ 清明系列活动◈
— (流螢°) 50+120 (2010-04-07 13:37) —

ღ 生活§美食
清明节,我这里就是吃清明果。话说很多地方都是有的~好吧,这是通用的。
我姐说她妈妈做了几百个清明果,嗯,有口福了。。。这段时候天天都在吃。。。

【清明果】
简介
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后是采摘清明草的好季节。绵软的淡粉团在手里捏揉,隐隐有股子清香气。那气味是春天的甜腥气。

食用方式
  清明果做法分甜、咸两种。用清明草和适量糯米粉、大米粉加入白糖水和好捏成糕点或加工成皮子,包入芝麻、桂花糖、豆沙馅,压成圆模蒸熟则为甜清明果;包入腊肉丁、冬笋丁、香菇丁、红椒丁、豆腐干、腌菜、豆芽馅等,做成饺子形的为咸清明果。
  三明人做清明果,是用清明草、大米、糯米磨成粉后做成皮子,白色的米粉加上清明草的绿色汁液立刻就变成了碧绿色,然后包入豆沙馅,这时候还需要一个有圆形刻花的木质模子,将包好的清明果压入模子中,再拿出来时就会有一面印上了漂亮的花纹。一般一块木板上会有三个不同花纹的模子,做好的清明果也会各有特色。上锅蒸好后的清明果是碧绿的像馅饼一样的东西,没有印花的那一面会垫着一张圆形的竹叶,小小的点心透着股清香,看上去到更像一件精美的玉器。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
  清明果在南方很是盛行,尤其是江浙沪一带。清明果也被人称作清明团子。



【见闻】
今天大清早就被抓起来去外婆家——祭祖祭祖~~嗯,带着比我出生还重煮熟的鸡去见祖先咯。 

似是百转千回后的惊鸿一督—— 一个院里有群雪白的羊,围着一个穿着玫红色的衣裳的女孩。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我这带会有那么大群的羊仔,不过诚然那画面震撼了我。很多时候都想亲眼看看大草原,那么纯净的蓝和鲜活的绿,风吹草地见牛羊。

山上,满山开遍红艳的映山红。犹记得少时扫墓,总喜欢折几只来把玩一翻。那样的岁月真的离得很远很远了。

偶然遇见几株野草莓。妖艳动人。很有让人摘食的欲望。只是我早已没有了那般闲趣。

 


ღ 时尚


凤冠霞帔



凤冠霞帔 ( fèng guān xiá pèi )
  【解释】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解下了这金花八宝凤冠儿,解下了这云霞五彩帔肩儿,都送与张家小姐妆台次,我甘心倒做了梅香听使。”



  《辞海》:
  凤冠:古代贵族妇女所戴的礼冠。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霞披:1.古代妇女的一种披肩服饰。宋以后定为命服,随品级高低而不同。明代对霞帔作了详细规定,一品至九品,各有不同。
  2.道家的一种贵重服装。
  凤冠,因以凤凰点缀得名。凤凰是万鸟之王,所以只有皇后或公主才配得上它,通常只在隆重庆典,如婚礼上才戴,普通平民一概不能佩戴。
  帔,源于明朝,大领对襟是它的一大特点,所以又称为对襟长袍。另外它左右胯下开叉,有水袖,是华贵又奔放的休闲服饰。在戏曲中帔一直是帝王、将相、官吏、豪绅的常服,有男帔,女帔之别,颜色分红、蓝、黄、绛、紫、粉红、天青等,其中红色是新婚或喜庆的代表色彩。
 
 


传奇典故
根据(大明会典)记载:常服(大衫霞帔)
凤冠:双凤翊龙冠,以皂縠为之。附以翠博山。上饰金龙一、翊以二珠翠凤,皆口衔珠滴。前後珠牡丹花、蕊头、翠叶、珠翠穰花鬓、珠翠云等。三博鬓(左右共六扇)。有金龙二各衔珠结挑排。大衫霞帔:衫--黄色,两领直下一尺,间缀纽子三。後身长于前身,行则摺起,末缀纽子二,纽在掩纽之下,拜则放之。 霞帔--并列两条,尖端缝合,垂在身前,挂坠子,平端收纳于大衫身后三角形兜子内。深青为质,织金云霞龙文,饰以珠。用玉坠子,瑑龙文。鞠衣:红色,胸背云龙文,饰以珠。四襈袄子(即褙子): 深青为质,金绣团龙文。大带:红线罗为之,有缘。馀或青或绿。缘襈袄子:黄色。红领褾襈裾,皆织金采色云龙文。缘襈裙:红色。绿缘襈,织金采色云龙文。玉革带:青绮鞓,描金云龙文。玉饰件十,金饰件四。玉花采结绶、红线罗系带一、白玉云样玎璫二(如佩制,每事上有金钩一)。青袜舄,与翟衣内制同。

  明朝皇后至九品文官妻皆可穿着,按地位等级高低在颜色、花纹、装饰和用料上有所不同.明朝庶人女子在结婚时也可穿着凤冠霞帔。

  唐代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歌》中咏道:“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女子出嫁时可享受穿戴凤冠霞帔的殊荣,这一传统的习俗在浙江民间广泛地流传了800多年。姑娘在出嫁时何以能打扮得如此高贵,同皇上的“娘娘”并起并坐,享受这等至高无上的荣誉呢?这里流传着一段动人的故事:
  
      南宋王朝腐败,金兀术南侵京城临安(杭州),康王赵构不敌金兵而弃城南逃。过钱塘,跨曹娥,金兵仍穷追不舍。康王于是经奉化直奔宁海而来。到西店境内的前金村时,忽见路边有座破庙,庙前晒场的谷箩上坐着一位村姑。村姑见康王逃来,急中生智,叫康王藏到谷箩里,自己仍若无其事地坐在谷箩上面。当金兵追到问姑娘是否有人路过这里时,村姑不慌不忙地用手一指说,他们向南边逃去了。金兵信以为真,向南边猛追而去。结果康王躲过了这场杀身之祸。康王对这位村姑用巧计瞒过金兵,使他绝路逢生,万分感激,当即向姑娘许诺,若有重登皇位之日,她可以“娘娘”的名义,在出嫁时享受坐花轿、戴凤冠、着霞帔的殊荣。不久,康王得救,重归金殿。他对昔日那位村姑许诺的“金口玉言”铭记在心,于是下旨赐封这位村姑为“娘娘”,在出嫁时可以真正享受凤冠霞帔的特殊荣誉。同时还修建了那座破庙,并亲笔题写为“皇封庙”。后来乡村姑娘在出嫁时也都纷纷效仿,穿戴起凤冠霞帔。这种风俗遍及浙江各地,这就是人们所美誉的“浙江女子尽封王”的故事。此习俗流传了800多年,直到解放后才逐渐废止。





好吧,我承认我是羡慕古代的女子。毕竟现在鲜少有人还用凤冠霞帔来成亲。

脑海里总会有那么一个场景。
她端坐在梳妆台前,看着红艳的凤冠霞帔,沉思。
他会是她的良人么?
似是想起了什么,她轻笑。

抬手拿起红衣。穿上,脸上带着女子特有的娇羞。
她终是那日最美的女子。

现在或许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当时女子的美丽了。
是的。雪白的婚纱也很美。
只是凤冠霞帔代表着古代女子的时尚。代表着东方女子独特的魅力。

我想当初古代女子在穿上凤冠霞帔的时候都是欣喜的。
即使所嫁之人只是媒妁之言带来的陌生人。
她们在红盖头被掀起之前一定都是紧张和兴奋的。

嗯,时光流转。当年的时尚早已成为一段历史。
只要有人记得穿着凤冠霞帔女子的美丽就好。



加布里埃•香奈尔

香奈儿CHANEL可以被称为“法国时装之母”.
她在人们心中,不仅是个优雅的品牌,更是一种自信、独立现代的新女性标志。
嘉伯丽香奈儿,同事们惯称她为“女士”,好友们则昵称她为“可可”(Coco)。毕加索称她是“欧洲最有灵气的女人”,萧伯纳给她的头衔则是“世界流行的掌门人”。
在公众眼中,香奈儿是一位专注于工作、意志坚强的女性。她白手起家,凭借她非凡的创造力和永不妥协的精神成为了首屈一指的设计大师。香奈儿彻底改变了妇女的着装观念,她倡导的“简单”概念,颠覆了当时的流行时尚,在20世纪时尚界掀起了变革。
时至今日,CHANEL的产品包括:成衣、配饰及包、鞋;化妆美容品及香水;高级订制服和高级珠宝及手表。
如果要选出二十世纪时尚王国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香奈儿女士一个不加考虑就能涌出脑海的名字。
这个身材娇小、长相算不得出众的女人,却凭借着自己独到的时尚眼光与突出的个性成为现代女性身体解放的革命先锋,而她创造的CHANEL王国更成为一个时尚传奇,直到今天,CHANEL作为一个名字、一个品牌,仍是潮流先驱的代言人。
毫不夸张地说,CHANEL在商业界的成功是史无前例的,它不仅成为一个时尚品牌的名称,更成为具时代精神与生命力的代表。
CHANEL也在彩妆和香水领域创造了令人惊讶的佳绩,1921年,香奈儿女士与著名的格拉斯香水大师恩尼斯·鲍(Ernest Beaux)合作,推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设计师香水:CHANEL N°5香水,直至今日,CHANEL N°5仍是全世界销售第一的香水。玛丽莲·梦露“我只穿N°5入睡”的名句,也成为CHANEL N°5不朽的传奇故事。
CHANEL领域中的创造与创新者们不断延续着品牌的神话,四位创意大师凭借着各自的灵感让CHANEL稳局当代服装界的首席位置。在众多香水制造商中,仍然保留自己调香师的公司屈指可数,而香奈儿就是其中之一。
Gabrielle Channel出生于法国。是一位曾经平常的巴黎少女。父亲是流动商贩,母亲在她十二岁的时候因肺结核去世,留下她与姐姐在修道院的孤儿院相依为命。孤儿院的少女有着脱离平庸的强烈欲望,也期盼有奇迹出现改变她的生活,终于,Gabrielle认识了一位家产雄厚、外表出众的年轻伯爵军官,借此,见识到钱财权势及舒适奢华的生活。聪明的她很快明白,在眩目的花花世界里,唯有建立与众不同的形象,才能使自己具有竞争力。年轻的她穿着自制的及膝的黑色套裙,头戴线条简洁的钟形帽,在一片盛装打扮的贵妇之中,另人眼睛一亮。这些特立独行的行径使这位离径叛道的山茶花夫人,成为当时女性主义启蒙的重要起源。她倡导的风格把女性从繁复的装束下解放出来,有了今天的挥洒自如。香奈儿于1912年在法国开了一间小小的服装沙龙,尔后,凭借其独特的艺术眼光,逐渐将其发展成为迄今不衰的香奈儿王国。香奈儿最著名的服装设计是黑色小礼服。香奈儿认为她的划时代的服装应有前卫的香水搭配,1921年,著名的香奈儿五号产生,香奈儿小姐一举成功地涉足香水世界。 
[ 此贴被蝶初见在2010-04-05 16:49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70

秋水霜无痕

ZxID:3774636


等级: 文学大师
开心每一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4-03 0
— (流螢°) 100 (2010-04-07 13:39) —
永远26岁的翁美玲却一直在某些人的心中,一旦时间的潮水拍岸而来,有着她相伴的日子的蛛丝马迹却又再次溢满我们的心房。她是一个值得怀念的符号,或者说翁美玲可以让我们比较清晰地找到我们青春的痕迹,那些已经远去的年代里面有我们的爱、我们的恨、我们的眼泪和欢笑还有我们的挣扎和激动,每个人的心里都因为翁美玲的存在投射了不同的情感因素,与今日那种商业味道和行径近似白痴的追星不同。在我们这代80年代的人的心里这是一个真实而发自内心的情结,或许你和我都曾经有过的关于那个年代的记忆,拿着板凳一起在夏夜群星照耀的大院子里焦急地等着黑白电视机里放出的《射雕英雄传》,和同学如数家珍地拿出自己的翁美玲花花绿绿的不干胶炫耀和讨论,装成专家和博士一样地告诉旁人关于翁美玲的点点滴滴,甚至发梦似地和同学争论翁美玲到底是不是死了还是隐居,甚至她影响了我们的择偶关,改变了我们对爱情的看法……



[
[ 此贴被秋水霜无痕在2010-04-06 19:20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00
安静di兔斯基

ZxID:9466974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优络
世上最短的咒语, 是一个人的名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4-03 0
— (流螢°) 50 (2010-04-07 13:39) —
一,我们那清明的时候只要祭祖,扫墓,没有特定的食物和节目呢。
我们家每次都准备鱼,肉这两样。
扫墓的流程:
1, 点油烛,上香
2, 放鞭炮,个人认为应该是为了叫醒他们,告诉他们我们来扫墓了,你们可以出来收钱,吃香火了
3, 烧钱
4, 跪拜(年前我老爸还跟他们说要保佑我今年找个好男人,杯具啊,偶都已经成剩女了么?)
整个过程不会超过半小时

二,蝴蝶结
刚看了一下,图片好像都跑上面去了,不知道怎么移到下面,大家将就一下啊
这个,没什么理由,就是喜欢,
还喜欢格子和点点
呵呵
[ 此贴被安静di兔斯基在2010-04-03 19:0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0

verajiun

ZxID:797597

等级: 博览群书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铸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4-03 0
— (流螢°) 30 (2010-04-07 13:39) —
                                                                  山东清明节风俗
1扫墓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
    以前上小学的时候,还没有放假一说,我们经常被学校带领着去扫烈士的墓。

2插柳

    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3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30
yusufang

ZxID:9893809

等级: 热心会员
希望有时间悠闲的看书啊!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4-03 0
— (流螢°) 60 (2010-04-07 13:39) —
时尚
当时尚之风穿过时光隧道席卷而来,我们对穿衣打扮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最具东方魅力的旗袍,带着二三十年代旧上海歌舞的气息,向我们走来。

旗袍最初是满族人发明设计制作并穿用的,由满洲旗人设计制作,并作为所有旗人(男女老幼)统一的一种袍式国服,所以叫旗袍。清代之初在盛京(今沈阳)时旗人穿的旗袍无领,马蹄袖(箭袖),大襟左衽,系钮扣,前后左右四开衩,底长到脚。入关到北京后,逐渐受汉族服饰的影响,满族人将旗袍的样式又进行了改进。由四开衩改为左右开衩或不开衩,马蹄袖改为平袖,箭袖已成为一种礼服。惟有皇帝的龙袍,官员的蟒袍、朝袍仍为开衩并箭式马蹄袖,外加披肩领或卷领。平民百姓喜庆日或外出办事,还都遵循旧俗,穿卷领、箭袖两开衩的旗袍。春冬季天气较冷,旗人便在外加穿马褂或马甲,腰间系带子。女式旗袍与男式旗袍基本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女式旗袍左领口、大襟边、袖口边镶一圈花边。女人外出或有礼仪活动,穿上旗袍,于颈间围一长巾,春秋冬季加穿马褂或马甲在外面,十分漂亮。清代,旗人不分贫富,不分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穿旗袍,只是有棉、夹、单之分。 

    四十年代以后,男式旗袍逐渐废弃不穿了,女式旗袍又进行了改进,由宽袖改为紧袖,由宽松肥大型改为紧身贴腰式,由卷领改为立领,由普通一律镶边改为有的不镶边等等,改进后的旗袍更美观了。款式多样化了,有敞衣、衬衣,两截衫和掩襟的,有琵琶襟的,有十三太保钮扣式的;还有不带袖子的长褂;有褂览儿。面料档次也提高了,有绸缎的,有织丝绵的,有丝绸的等等。颜色种类也非常繁多,有的素雅,有的鲜艳。就说红颜色也有好几种,正红、绎红、桃红、粉红、枣好、杏红、樱桃红等;粉色也有荷花粉、水粉、玫瑰色等;黄色有正黄、明黄、杏黄;绿色也较多,如:老绿、豆绿、墨绿、菜绿、浅绿等,五颜六色,应有尽有。所用钮扣也十分讲究,普通的基本上用青缎算盘疙瘩或凿铜扣,讲究一些的,则用各颜色的玻璃扣子,也有用镀金、钻石、珍珠扣的,更为美观,做工也非常精细。 

    旗袍在中国女式服装上是一大改革,比起古装的宽袍大跑袖,腰系束带,丝绦缭绕,可就简便多了。它首先在领、袖、腰身方面都有很大进步。领口适合脖子的屈伸而用立领;袖子上肥下瘦,胳膊运转举放方便;腰身肥瘦适体,一个筒下来,外用钮扣,脱穿都方便;下边开禊小,避免露出裤腿,站立、行走既方便又利落。改进后的旗袍,女人穿上之后适体大方,表现出了线条的曲线美,婷婷玉立似出水芙蓉,非常漂亮。 

    现代的旗袍,不仅在中国流行,而且在东南亚、在世界各国都很受妇女们青睐,久传不衰。
[ 此贴被yusufang在2010-04-03 21:49重新编辑 ]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描述:清末旗女服装,袍子宽大,腰平直,束身、裹 ..
  • 描述:清末民初的汉族女装,右襟无缝传统式短袄, ..
  • 描述:北伐前盛行的旗袍马甲。内穿倒大袖短袄,外 ..
  • 描述:1926年,短袄和马甲合二而一。此为民国新旗 ..
  • 描述:1927年上衣下裙式,袖口维持旧短袄的宽大风 ..
  • 描述:1927年后,新潮女士缩短旗袍,并在袖口下摆 ..
  • 描述:1930年北伐后,第一套正规的学生服。受欧美 ..
  • 描述:1931年旗袍长度下垂,袖缩至肘,领处两粒钮 ..
  • 描述:1933-34年,流行大衩旗袍,衩高过膝甚至及 ..
  • 描述:1935年,旗袍长度发展到全遮脚的极点,开衩 ..
  • 描述:1937年双开襟旗袍,袖缩至肩下两寸,打破右 ..
  • 描述:1938年海派旗袍高领低摆,开衩至膝,袍身紧 ..
  • 描述:抗战时期,旗袍下摆升高,此款为三钮高领短 ..
  • 描述:40年代的旗袍,此款式的领口、袖口及下摆镶 ..
  • 描述:现代装袖旗袍,仍保留着传统的风格。此款后 ..
  • 描述:改革开放后的花瓶式旗袍,腰身似瓶颈,下边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60
gh88195761

ZxID:9026278


等级: 明星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4-03 0
— (流螢°) 40 (2010-04-07 13:40) —
清明习俗

清明,似乎最常见的习俗,就是去扫墓了吧!小学的时候吧,曾经跟着我母亲去山上扫墓。因为那个时候还是孩子,所以手上提着的,只是些折纸。我老妈手上,那就多了,都是些祭祀祖先的吃食。

那些折纸,在清明前个把礼拜就已经开始准备了。我,不幸也只能参与其中···那些折纸的材料,就是那些很大张的纸钱。不知道具体是多少,但,基本上,是平时纸钱的两倍多点大。因为很久没有做过这项技术活,我已经完全忘记了当初是折成什么样子的。只是依稀记着,似乎并不是刻意折成什么形状,只是为了摆放方便,似乎和小时候折船的最初几个步骤是一样的。那些纸质,很粗,所以没小心,手心,手指,会痛上很久。最好玩的是,纸钱中间,都会附上一层亮闪闪的不知道什么东西,折完,手上亮晶晶,感觉很有趣。

至于那些祭祀的食材,咱不记得了···

清明的那天早上,老早就被从床上拉起,还睡眼朦胧呢,就要出发了。看看天,连蒙蒙亮都没有,就是一片漆黑。走路去到等车的地方,再到山底的话,天却已经开始有些亮色了。那个时候,行山这类的运动,还没有在我家流行起来,(近几年,那些行山的人,虽不能说人山人海,但也是人头攒动。)所以,山路,那确实是山路,没有丝毫打折的。咱除了山脚下那几个不起眼的石阶之外,再也没有看见类似的了。不是石头,就是泥土,上面不是草,就是树,然后,就是那些提着大大小小东西来祭祖先的。

其实当时也小,记不清了。只记得是异常痛苦,唯一的乐趣,就是那些吃食,在祭祀玩后,可以吃···因为革命实在艰苦,而后的那些清明,我都死赖床。事前严重声明,绝对不参加。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40
vivibea

ZxID:827582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04-03 0
— (流螢°) 40+60 (2010-04-07 13:42) —
清明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生活

犹记得,小时候清明节我们会放风筝。而且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而且貌似还有一首诗:

春衣称体近清明,

风急鹞鞭处处鸣。

忽听儿童齐拍手,

松梢吹落美人筝。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荡秋千和植树了



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清明节时,和小伙伴一起荡秋千,感觉就像在空中飞翔一样。不过,有恐高症的人千万不要试。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吃鸡蛋,撞鸡蛋。



植树。。就是一家老小扛着树苗去植树。看着自己种的树苗,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至于祭祀,貌似是大人做的事。我们小孩一般是不跟着掺和的。



时尚

今天去广场玩,看到有卖玉的。大大小小的玉,细腻圆润,泛着光泽。
看得我直泛口水。于是上网找了些关于和田玉的资料来解馋。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祖先历来就爱玉,欣赏玉是一种高尚的嗜好。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就认识到玉石的坚硬和美丽,玉石不仅可以用来磨制工具、武器,又是美丽的装饰物件,寄托了人们的艺术情怀和精神追求,而且还作为一种礼器用来祭祀祖先,因此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神秘的色彩,有辟邪,象征着权力、财富、贵贱等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就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   
不过那时加工技术十分原始,佩戴玉的只是少数达宫贵人、豪门贵妇,而真正的流传于民间当在宋朝以后。当时民间就有一种风俗,即当一对青年男女喜结良缘,老祖母从红绸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玉手镯拿出给新人戴上,祝福新人生活和谐美满,而在若干年后的某一天这一幕又回重现。这一传统恰体现了玉石特有的坚固不朽的本质,相当完整的保留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和艺术精髓。

    当时过境迁的今日里,玉特殊和独有的品质早就根植在中国人崇玉、爱玉的心里,玉代表了美好、尊贵、坚贞和不朽。“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在拥有玉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深化了自己的心灵。


典型的和田玉籽料.脂细肉白.有明显的的汗毛孔.并点缀有少许天然皮色.可谓算是锦上添花.无明显裂纹与暗绵.现在在市场上也算是比较少见了......

和田玉籽料原石.脂分很高.这个皮色也是纯天然的.皮下有少许暗绵但是丝毫不影响整体的玉质.肉眼看质浑实凝重.肉色呈黄白色基本达到羊脂玉的标准....

和田青花籽料.特点是有黑有白.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和田青花籽料的追捧其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青花籽料中黑白分明且有皮色质地油润的最为珍贵.如果择一良匠.运用俏色施艺.其观赏性和艺术价值都是极高的.....

青海乌边料俏雕作品 步步高升.构思巧妙择色净俏实为难得之佳作.
相对于和田青花的*黑* 青海无边料的黑色部分显得有些青淡些.确切的说应该是有些灰.感官显得有些沉闷呆板....

俄糖料

青海料

相对于籽料手镯 卡瓦石手镯显得 干 透 石性大.....



[ 此贴被vivibea在2010-04-04 01:09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3 条评分 派派币 +100
暮兮暖

ZxID:8485231


等级: 热心会员
我不个性,所以没有个性签名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04-03 0
— (流螢°) 100 (2010-04-07 13:42) —






清明时节
最喜欢的是呼朋唤友去踏青
桃花开了,叶子绿了
印象最深的是高考那年我和好友一起
进了学校对面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据说毛主席题的词
·
清明节嘛
烈士陵园免费了
于是我们这些穷学生便打起了对面烈士陵园的主意
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的
总之是一呼百应
一群人呼啦啦进了陵园
·
当然,进去以后对烈士英魂还是比较敬畏的
在纪念碑前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去祭拜一下的
心情也是十分激动
虽然在陵园对面的学校已经读了三年书
但是来到这里的机会还是很少的
不来祭拜一下
总觉得对不住长眠在此的烈士
·
陵园维护的很好,毕竟接近市中心,来的人也多
所以这里的花草也是很有名的
虽然此时的学校也是一片花的海洋
但是也丝毫没有影响我们在这里游玩的性质
玉兰花,迎春花,海棠花……
认识的,不知名儿的……
白的,黄的,紫的……
心想
烈士们长眠在此地
应该也不会寂寞吧……







繁华后的寂寞
·                  ——犹记张爱玲
·
华丽的语言
以及有时多情,有时又无情的矛盾
这就是张爱玲的小说给我的印象
·
语言的华美不用我多说
我只来说说我读的第一篇张爱玲的小说
——十八春
那是我的年龄还小
对爱情充满着美好的憧憬
这部小说还未看完
我便已经流下泪水
待到读完
直到许久许久以后
我才鼓起勇气再读第二遍
·
你能说张爱玲的小说是无情的吗?
那里也有美好的爱情
两人恋爱时的那种温馨
是千金也难买的幸福
·
可是偏偏有的时候又是如此的无情
当相爱的两人在现实面前选择妥协
当多年后两人默默祝福对方
那是一种彻骨的痛啊
·
张爱玲是个传奇女子
身后留下的
是寂寞的残影
……


[ 此贴被sunnychenyu在2010-04-04 00:4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0
小幺蛾子

ZxID:11549214


等级: 文学俊才
配偶: 夏恋天使
小蛾子恋上了天使娃娃 (づ ̄3 ̄)づ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04-04 0
— (流螢°) 30+60 (2010-04-07 13:42) —


活动一
主要就是扫墓 踏青 自己架秋千 家里的炉灶要熄火~~
扫墓的话没有真正去过~~
有点体验也仅限于去烈士陵园~~
但是身边的同学朋友会有人去上坟~~
据说非常辛苦非常的累~~╮(╯_╰)╭

踏青的话倒是每年都会去~~
有时候是班级活动~~有时是朋友同行~~
绿草萋萋~柳枝鹅黄~~春风拂面~~
让人忍不住要想接近春天~~

活动二 ——1
首饰里面最喜欢玉石~~
尤其是乳白或者墨绿色不会很透亮的玉石~~
觉得非常温柔圆润有韵味~~
好像带着历史的沧桑~~
也很喜欢有玉石气质的人~~
心疼小说里那些玉一般的男子~~
我觉得玉的气质才是几千年文化陶冶出来的精华~~
是真正的谦谦君子~~O(∩_∩)O~




   

活动二——2


  不盲从流行

  奥黛丽·赫本是二十世纪最受到崇拜与争相模仿的女性之一,她鼓励女性去发掘与强调自己的优点,不仅改变了女性的穿着方式,也改变了女性对自我的看法。自从为《龙凤配》试装时遇见法国时尚设计师休伯特·德·纪梵希以后,赫本就成为了纪梵希的“缪斯女神”和灵感源泉。赫本穿着纪梵希设计的服装出演了影片《龙凤配》、《甜姐儿》、《黄昏之恋》、《蒂凡尼的早餐》、《巴黎假期》、《偷龙转凤》、《谜中迷》和电视《贼间之爱》。“她很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她了解自己的容貌与身材,优点与缺点。她知道要穿着削肩的晚礼服遮住自己嶙峋的锁骨。我为她设计的款式终于变成广受欢迎的时装,我将之命名为‘萨布丽娜露肩洋装’。”纪梵希如实评价他的好搭档———奥黛丽·赫本对于时尚的领悟和把握能力。赫本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优点,她发展了属于她自己的风格。她引领的风潮,前卫的风格几十年来风行不坠,历久弥新。可能她唯一的规则就是不要盲目地跟着流行走,趋之若鹜。事实上,她总是遵循着自己的趣味,坚持着自己的步调。任何衣服穿在她的身上,绝对不会显得喧宾夺主,这就是时尚界所说的“是奥黛丽穿衣服,而不是衣服穿在奥黛丽身上”。

  不迷信性感

  奥黛丽·赫本正出现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乐观主义盛行、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是美国乃至世界的充满光荣与梦想的鼎盛时期。女性也正在这一时期得以纷纷步入职场,接受大学教育,经济独立,寻求自己的梦想。此时她们全身心追求的角色楷模,已经不是男性心中幻想的那种理想女性,而是女性自我的理想样貌。奥黛丽·赫本正是应社会潮流和时代女性的需求而生。她以其欧洲人的优雅与美国人的活力、成熟世故与天真清纯复杂交织的特质,以其与生俱来的对时装的敏锐、识见与体悟,建立了现代美学的新标准。在20世纪乃至今天,是奥黛丽·赫本以激进的姿态和绝对的勇气,改变了世人所公认的美女定义。她特立独行的扁平身材、短发、平底鞋、剪裁合体的简洁裤装、衬衣等等,将女性从简·罗素式的蓬松卷发、紧身毛衣、紧身窄裙和高跟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女性从对丰满的胸部或身体的近乎偏执的或自虐般的自我预设中解放出来———“她是第一位不以性感取胜的人”。

  赫本头

  《罗马假日》让影迷看到了一位灿烂美丽的新星;让影评人欣赏到一位影坛演艺奇葩的芬芳;让赫本一举成名,且因本片而获得一九五三年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奖与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同时,由于赫本饰演的那位公主在片中把一头秀发剪短,竟使这种短发风靡一时,世界各地女性争相仿效,于是这种发型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赫本头”。


奥黛丽赫本 代表的是我们心中一个纯真美好的梦~~~




[ 此贴被小幺蛾子在2010-04-07 13:0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90

damasky

ZxID:8961357

等级: 热心会员
六月在夏天之后的心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04-04 0
— (流螢°) 80 (2010-04-07 13:43) —
扇子

想起扇子,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是小时候妈妈念的一首民谣: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要借,不中不中;势必要借,等到秋冬;秋冬到了,扇子破了。

一、概述
    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级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纸、扇、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其它棕榈叶、槟榔叶、麦秆、蒲草等也能编强或制成各种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造型优美,构造精制,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晶炎炎夏季,随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
    扇子史传上最初称为“五明扇”。相传舜为广开视听求贤自辅,曾制作五明扇。殷周时期已出现了一种“翟扇”,那是用五光十色的野鸡尾羽做成的,故有“羽扇”之说。《尔雅》中谈道:“以木曰扉,以苇曰扇。”从这可推测,早期的扇子可能是长方形的苇编物。早期的扇子并非用来纳凉,而是用作统治者礼仪之具,所以又叫“仪仗扇”。我国秦汉以后,扇子的形制主要有方、圆、六角等形,扇子的面料采用丝织的绢素,由于宫中用得多,故又称“宫扇”,隋唐两代,盛行于世的主要是纨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纸扇。宋以后,折扇渐渐流行。明清时期,浙江、苏州、四川等地盛产折扇,题字作画亦兴于此。这一精湛的技艺从明代开始传入欧洲,然后风行世界。
  凉友,扇子的一个别名。宋陶谷《青异录·器具》:“商山馆中窗颊上有八句诗云:‘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是帚与扇明矣。”

    二、历史发展
    扇子本是实用之物,以其轻薄而面积大,可扇风取凉。中国一向有在日常器物上施以装饰的传统,于是扇柄扇骨上有雕工,扇面正反上加书画。较早的雕工书画多由普通匠人完成,慢慢地各种有才华富想象的艺术家也来参加,扇子也就此演变成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品,使人顿生爱羡之心、宝藏之意,成为今天集藏的一大门类。
  我国扇子的起源很早,商代就有扇的雏形。
  我国古代扇子的种类非常多,但真正被藏家所垂青的,只有折扇和团扇二种。
  折扇一名“折叠扇”,又名“聚头扇”。折扇收则折叠,用则撒开,故又称“撒扇”。折扇产生时间虽较迟,其重要性却极大。它携带方便,出入怀袖,扇面书画、扇骨雕琢,是文人雅士的宠物,所以又有“怀袖雅物”的别号。团扇产生远早于折扇,因形状团圆如月暗合中国人合欢吉祥之意,又名“合欢扇”。又因其由丝织物制成,故又称“纨扇”或“罗扇”。更由于唐人王建《调笑令》中的名句“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而产生了“并面”、“便面”和“障面”的雅称
  明代是折扇流行的开始,这或许是由于永乐时期明成祖的倡导。近代明代藩王墓出土物中折扇不少,可与上述记载相印证。折扇制作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分布,以地名人名著称的就有杭扇、曹扇、川扇、歙扇、弋扇、潘扇、方扇、黄扇、青阳扇、溧阳歌扇、丰润画扇、武陵夹纱扇、金陵柳氏扇、尹氏纸麦扇、吴扇等繁多的名目,也有以功能用途分的春扇、秋扇和靴扇等品种。扇股扇面的制作日趋精良,且各有名家;扇面书画广泛流行,在文人雅士中得到认可。如果说折扇源于日本的话,此时已真正汉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清代是我国折扇大发展的时期。扇子在文人官员间的使用更加频繁。扇子不仅是用以生风凉的工具,也不仅是一种艺术品,它成为一种身份地位趣味的象征,成为他们社会角色的道具。不仅是夏天,就是在天气凉爽的季节,手执一扇,打开收拢,或佩挂在身,或藏于袖中,都具有人格表露、情绪交流的意义。不仅是文人,不仅是男性使用折扇。从文人书画扇这一主流,分出以黑纸扇、游鉴图扇和戏画扇为典型的工艺扇,以及女用的米扇。从扇本身出发,又有了扇袋、扇坠和扇盒等附属的工艺品。扇子还从中国流传到世界其他地区,特别是欧洲。乾隆时期,广州的商人曾专门生产适应欧洲贵妇趣味爱好的象牙折扇。折扇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
  民国时,折扇保持了它在中国艺术上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没有什么超出前代的,而值得一提的创新是集锦扇。在此之前,虽然也有多人在同一扇面上合作绘画,或分段书写各自署款的扇子,但集锦扇却是将扇面空间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分割,然后由多名书画家分别作书绘画。从最少的两人组合开始,到多至十余家合作的集大成之作,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三、品种和特色
    中国扇子的品种主要有折扇、羽扇、绢扇、葵扇、篾丝扇、麦秸编织扇、竹板扇、笋壳扇等。
  扇子综合了雕刻、编织、编结、书法、绘画、装裱、烙画、玉器、漆器、刺绣等多种艺术的技法。折扇两旁的2支扇柄,俗称大骨或大边,上面镌刻字画;中间众多的扇骨,俗称小骨或心子。扇骨的装饰技法很多,有的螺钿,有的髹漆,其中金星珊瑚是以珊瑚红漆为地,上洒银末,闪烁如星。扇子下端的扇头式样有竹节、梅花、小花瓶、大钩如意、荸荠圆头等约 100多种。扇坠以玉石、桃核、橄榄核雕刻而成,或编结流苏,摇晃生姿。刺绣扇套,既美观,又耐磨、实用。在檀香扇、骨扇、象牙扇、贝壳扇的扇面上,镂空成精细的图案。葵扇、檀香扇扇面上的烙画,墨分浓淡,风格古雅。扇子的用途很多,它除了夏日纳凉外,还是评弹、戏曲、舞蹈、曲艺等表演的道具。
  
折扇
 古称折叠扇、聚头扇、撒扇。品种有纸折扇、象牙扇、贝壳扇、 檀香扇、 孔雀翠羽扇等,其中以纸折扇为最普及。纸折扇是以细长的竹片制成众多的扇骨,然后将扇骨叠起,其下端头部以钉铰固定,其余则展开为半圆形,上裱糊以纸,作扇面,并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扇骨料以棕竹、湘妃竹、乌木为佳,每把扇子少则 7支,多达40支,一般多为14支或16支。40支扇骨的折扇,扇骨纤细,风格秀丽,古代专为妇女所执。象牙扇、贝壳扇、檀香扇则以象牙、贝壳、檀香木制成扇骨,直接以丝线将扇骨缀连为半圆形扇面,并在扇面上镂雕精巧、纤细的图案。檀香扇的扇面除镂空图案外,又饰以烙画,或裱糊薄绢,彩绘花鸟、仕女画面,风格艳丽,为妇女所喜爱。苏州折扇以水磨竹扇骨为著名,即以细砂纸、浸湿的木贼草和榆树叶等反复将竹扇骨打磨,然后上蜡,滋润细腻,如同白玉。
  
羽扇
 以孔雀、鹤、雕、鹅、雉等鸟禽类羽毛编织成扇面,再加扇柄而成。它不仅为纳凉、装饰、舞蹈所用,也是中国古代宫廷礼仪的陈列品。中国羽扇大多以3~4支鹅羽编织而成,呈上尖下圆的桃形,在扇面中央饰以五色绫缎剪镂或彩色丝线绣成的寿桃等图案。扇柄有的为木柄,有的将鹅羽管劈削成篾丝,编织成古钱等图案作为翎管柄。羽扇质轻,出风柔和。孔雀翠羽扇以象牙为扇骨,孔雀羽毛编织为扇面,色彩富丽,也是舞蹈的道具。
  
绢扇
 以竹篾、铅丝为骨架,并以素绢等丝绸绷裱于骨架之上,大多形似满月。又称团扇。绢扇古代以竹篾为骨架,20世纪初改以铅丝为骨架,请名人书画扇面;扇柄以湘妃竹、棕竹等名贵竹材制成,也有髹漆柄和象牙柄。更有以如同蝉翼的黑色薄纱为扇面,上以白粉画无数细竹,入手轻凉,人称蝉翼扇。绢扇的扇面除满月形外,还有腰圆、正六角等式样,上面彩绘仕女、山水、花鸟等,有的以五彩丝线绣制图案。
  
葵扇
 俗称蒲扇。由蒲葵的叶、柄制成,质轻,价廉,是中国应用最为普及的扇子。广东新会的葵扇,葵叶圆正,葵柄细匀,生产工艺复杂,品种多。葵扇制作工艺是先选择柄长30多厘米、色泽浅碧的葵叶,摘后日晒约20天,干后,色泽变白;再以水洗、烘干,并以重物压平;然后随葵叶的大小,剪成不同规格的圆形,再以篾丝、丝线缘其边,仍用其葵柄为扇柄。葵扇的品种很多,除一般常用的葵扇外,还有玻璃白葵扇、漂白编织葵扇、烙画葵扇等。玻璃白葵扇是选择初发未舒的浅绿嫩叶,经过日晒,色泽晶莹洁白,再经水洗、硫磺熏蒸,色乃益白,如同玻璃,因而得名。漂白编织葵扇是将玻璃白葵叶剖成2~4mm细条,然后手工编织成杏仁形的葵扇,并在扇面上以金银线、彩色丝线绣成各种图案。烙画葵扇是在扇面上烙画人物、山水等,风格古雅。其中双面烙画葵扇是将两把形状、规格完全相同的玻璃白葵扇缝合为一把,然后在正反两面各烙画相同的画面,可以两面观赏。葵扇的扇面除了装饰以刺绣、烙画外,还有漆画,或用细针刺成各种图案。扇面的规格不一,大者长90多厘米,可以遮阳。扇面的边缘俗称细边,以金银线、绢、彩色丝线、篾丝、细长条藤皮等手工缠绕、缝制而成。葵扇的扇柄大多用原葵叶的柄,有的在葵柄外缠绕细长条的藤皮,或外面套上染色的竹管,执于手中柔滑而舒适。高级的扇柄则另饰以方竹、湘妃竹、佛肚竹等名贵竹材,或用象牙、玳瑁等制成扇柄。
  
篾丝扇
 又称竹编扇。以篾丝编织成扇面。产于四川、浙江、湖南等地,以四川为最著名。四川篾丝扇在明代已很著名。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四川自贡匠师龚爵伍编织的篾丝扇,人称龚扇,所用篾丝,细如毫发,每根长400mm、宽1mm、薄0.2mm,在日光映照下透明晶莹,微风拂之,则丝丝飞扬。所编织的扇面,光滑无痕,宛如绫绢。扇柄多为牛骨制成,下坠以流苏。20世纪初,龚爵伍之子龚玉璋继承父业,能编织复杂的仕女、山水、花鸟等画面,清晰、美观。现在,龚扇已传至第三代,即龚玉璋之子龚长荣、龚玉文兄弟。他们编织的篾丝扇曾在美国、日本展出。
  
其他类扇子
 有麦秸编织扇、鸭脚扇、竹板扇、笋壳扇等。麦秸编织扇主要产于浙江浦江。它是以麦秸编织成扁带,然后缠绕成圆形作为扇面;再以竹片下端为柄,上端劈削而为二,将麦秸编织扇面夹于其中,并在扇面中央贴以五色绫绢,上绣图案,作为装饰。鸭脚扇因扇面形如鸭脚而得名。产于浙江、广东、四川等省。它以长30cm左右的竹片制成,以其下端的三分之一为柄,其余三分之二则劈削成数十根篾丝,然后以细线将篾丝编结成鸭脚形扇面,再以纸糊扇面,以绢、锦缘其扇边而成。竹板扇产于浙江。它以长30cm、宽15cm左右的竹板为扇面,熨之使其平整。因竹板扇面色泽白润如玉,所以又名玉版扇。笋壳扇产于福建。它以巨笋壳压平而为扇面,长30cm,宽18cm左右。扇的正面洁白光润,有的饰以烙画;背面为笋壳外皮赭色,如同槟榔,所以又名槟榔扇。笋壳扇执于手中,朴实而高雅。

    四、咏扇诗
    历史上的咏扇诗很多,在此只介绍较早也是最著名的一首:汉班婕妤的《急歌行》,亦称《团扇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用洁白的细绢剪裁的团扇,天热时与主人形影相随。凉秋时节,则被弃置箱中。后世便以“秋凉团扇”作为女子失宠的典故,又称“班女扇”。
    现在脍炙人口的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出自纳兰性德《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中,也是化用了该典故,意在说明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五、扇子与文学作品
    扇子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常作为风雅之物出现,描写翩翩佳公子时往往会设计其手持一把折扇,而鹅毛扇则几乎是谋士专用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孔尚任的名剧《桃花扇》中,桃花扇是贯穿全文最重要的道具,具有象征意义。
    《红楼梦》中有晴雯撕扇的经典场景,又有贾赦贾雨村等人无耻强夺石呆子古扇的情节出现。
[ 此贴被damasky在2010-04-04 20:04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80
晏穹。

ZxID:6660910


等级: 热心会员
△矮油~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0-04-04 0
— (琳儿来也) 活动将于今天结束。请尽快编辑哦~
(2010-04-06 10:16) —
╮(╯▽╰)╭占楼编辑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