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颂【提醒中】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00 回复:1

[人生] 菊颂【提醒中】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瀚海渔夫

ZxID:64149116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8-30 0
菊颂【提醒中】
— ( 紅緞°) ‖ 派 派 原 创 ‖ ~*’关于非原创文章&疑似非原创文章的处理办法。http://www.paipaitxt.com/r5785235/
如能证明该帖内容是自己原创,但非首发派派,奖励减半。如不能证明或超过五天不来证明。删帖处理。 (2015-09-28 13:24) —
菊   颂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我的第一个老年节。两节叠加,氛围浓烈,情趣昂然,无缘登高眺远,但赏菊是断不可少的,酒足饭饱后呼朋唤友去花市参观菊展。时令已届霜降的塞外,群山红遍层林尽染,田野流金严霜嫩寒,萧萧瑟瑟好个秋。花市内,菊花承载着丰富的人格象征意义和厚重的民俗文化内涵,粘贴着“中华十大名花”标签,伴随着重阳从历史深处走来,把厅内厅外,架上地下添塞的满满当当,千姿百态,淡雅幽香,神姿仙态,超凡脱俗,为节日凭添了几多喜庆。
菊花因其独占天时凌霜怒放的特性,和既可食又有药效的实用价值而倍受追捧和青睐。早期儒家比德思想是其象征意义的文化内涵形成的基础,.喻梅竹为“双清”, 松竹梅为“岁寒三友”, 梅兰竹菊为“四君子” ,就是比德审美思想方式的产物。 在比拟的民俗文化中,菊花的人格象征含义最为突出, 是菊文化的核心,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
菊花的象征涵义形成于先秦魏晋南北朝时期, 开创者是屈原, 奠基者是陶渊明,后经历代文人骚客的跟进,不断拓展和深化菊花的习性特质与象征标格的比附,是文人雅士的人格的魅力及脍炙人口的诗句,厚积了菊文化的内涵,丰富了菊花的象征意义。凸显的不仅是菊花本身的自然属性的美,更重要的是注入了一种人格力量,一种道德的情操和文化的内涵,以寄托理想,体现价值观念和人格追求,托物言志,寓兴自我,展示高洁的品格。
同为象征君子的“梅兰竹菊”则各具特质。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即“傲.幽.坚.淡”。夫君子者,或独善其身,或兼济天下,菊花象征君子的意义始于屈原和陶渊明,有着明显的独善其身“隐逸”标格特征。晚秋时节,菊花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无论出处进退,都显隐士清雅脱俗,淡泊名利,不作媚世之态的可贵品质
徜徉于花市中,即可拓展视角,领略“菊残犹有傲霜枝”,“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虽枯不改香”孤傲的晚节。又可拉长景深,神交夕餐秋菊之落英的三闾大夫,拜访采菊东篱下的彭泽县令,“三顾”宅前开三径只与求仲羊仲交的蒋诩。邀约孟浩然携酒还来就菊花,陪同苏东坡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冬食其根,附庸李清照哀惋人比黄花瘦,效仿告老还乡的罗含安度退休生活,招呼众多赞颂菊花的文人雅士。
每逢重阳倍思菊。
今又重阳,吟菊花诗,饮菊花酒,飨菊花糕,修菊花身,养菊花性。
心若止水,人淡如菊。
。    


[ 此帖被 紅緞°在2015-09-28 13:25重新编辑 ]
 紅緞°

ZxID:205536


等级: 总版主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9-28 0
‖ 派 派 原 创 ‖ ~*’关于非原创文章&疑似非原创文章的处理办法。http://www.paipai.fm/r5923222/
如能证明该帖内容是自己原创,但非首发派派,奖励减半。如不能证明或超过五天不来证明。删帖处理。

首发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9139af01019eki.html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