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痞子传说拉,真短,看了一个多小时就看完了。
我无聊来为这贴做一个总结啊。。。
以下为个人读后感
痞子传说这本书,是比较生活化拉,也能看出作者努力的挑战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并且还算成功。这种精神是我非常欣赏的,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作者应有姿态。
就只凭这一点,就不知道比那些只会跟风,人写什么她写什么,不停的“借鉴”别人的剧情套路的作者要高出多少倍了。
作者人物塑造的也算出色,故事虽然简单讲的却很自然圆满,读完后还可以引起人片刻的伏案沉思。考虑到作者的年龄,很好了。
但是我上一本书是《小哥哥》,我想老册看的时候应该会有这种感觉。
就是 《痞子传说》,尽力的在讲故事,但你仍然知道这只是一个故事,在对白和剧情上,这是有严重的痕迹的,我只能猜测简暗挑战自我,塑造的却是离自己很远的东西,从而造成了这种情况。而《小哥哥》那种文,让人一看就会觉得,作者写的是自我,里面的背景,都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才能写得这么有感觉。(当然不代表男主是。。我说 背景 环境 这类的)。所以一个让人看故事,一个却让人感觉感同身受。
这里想提一下《鬼吹灯》,前面有筒子认为这不是文学,如果你说的文学,是指老定义诗词歌赋名著小说,那确实不是的。可是大众管这种,叫网络文学,你不可否认。我前面随便说了下盗墓文学,其实我想说的,只有《鬼吹灯》,这本书,前4部还是前3部忘了,一看就是作者亲自经历过那个年代,才能写出来。查资料写文,和亲自经历而写文,稍微读书多一点的读者,是完全能看出来的。当年天下霸唱涉嫌抄袭,据说鬼吹灯前几部,是一位老教师写的。我一看就马上同意了这一点,是不是老教师写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没有经历过,绝对写不出里面那种文革的背景。天下霸唱二十多岁,即使他是天才,亲自经历和没经历过的,在作品里都是有痕迹的。于是,鬼吹灯的后几部特垃圾。我已认定天下霸唱是抄袭的,后来成名了,后面的只能自己写,结果毫无灵气,跟前几部,仿佛是2个人写的。
有句俗话说的好“嫌货人是买货人",在我看来前面对网络文学诸多挑剔的筒子,才是真正热爱网络文学的人,有几位熟面孔,看书的数量常来逛品书的大家也都知道。就说我吧,最近忙了点,在练级,之前轻松的时候,基本一天一本,吐槽的多,夸赞的少,但不代表我没有夸过。网上有许多令我惊艳的文字,看到好的总忍不住邀人共赏,看到垃圾的,也忍不住吐槽,吐槽完就算了。看人家感慨网文,回想自己这么多年来看网文,也会跟着感慨一番。既然是感慨,肯定不满居多,因为精品文字和垃圾文字的数量差别太大。
前面说网络文学纯消遣纯商业的筒子,真的不要告诉我你从来没有看过一篇精品的网文。没有一篇网文让你沉思,让你感慨,让你欢呼雀跃,让你泪水涟涟。如果没有,那你不算看网文的,不用来这里瞎搅合了。我觉得一年内看几十本的,都不能算是看网文的,所以道不同,评论和期待不一样,是正常的,各自找自己同类的朋友就行了。不用来别人的帖子里装个B。你看别人SB,别人看你浅薄,双方都觉得没有意思。
如果有兴趣了解一下精品网文的,我来说几篇。完全没内涵??呵呵。。。笑而不语。
《葵花走失在1890》,张悦然。这篇超级文艺范,却感情喷薄,而且不像步非烟的矫情的文艺范,是真正的文艺。虽然短,却一波三叹,令我难忘。
《水泊梁山那些基情燃烧的岁月》这本首发在天涯,超级搞笑文,很多人看着看着,看到后来,却哭了。我十分感谢网络,如果没有网络,这种书,永远不可能发表出来被我看到。作者的功力深厚,各种段子运用自如,有些段子,不是多看多闻的,还真看不懂。比如就有关于林彪的段子,没有看过林彪传的,就会轻忽过去。作者应该是年级很大的男性。我劝前面说网文没内涵,纯商业什么什么的同学看看这本书,你就知道网络文学的精髓所在。那是野生的,自由的,奔放的的嘲讽,却蕴含了深厚的文学底蕴。没有网络,就没有这种书。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记得我初次看到是在天涯莲蓬鬼话,当时就被里面丰富的想象力折服了。后来跟我一个多年的好友交流,发现,她买了实体书。这文属于发在网络上,反响太好而出书的。
《武侠,从牛A到牛C》这是大脸师太纯书评式的一本书,评的都是金庸小说里的人物。首发是天涯的娱乐八卦,好像还是汶川地震时开贴的。里面妙语连珠,充满了作者本人智慧的光芒,不是网络,根本不会有这本书。
我举例了这么些书,是想告诉你们,这才是网络文学真正的含义所在,当然不是说这几本书代表了网络文学最高水准。而是它们草根、它们野路子、它们嬉笑怒骂自成一体、它们有内涵,却又可能在文学之外,它们应网络而生,走进读者的心里,又让人念念不忘。不要把晋江,起点,潇湘的言情文,就当成网络小说的全部,你坐在井里看天空可以,但不要出来发谬论,说天空就那么点大。反而指责我们这些更希望看到精品的人的不是,究竟谁在精分?
写多了,副本时间错过了 ,呜呜呜。伤心。
楼主留言:
你感觉很准,肖红袖是著名同志......Olala~
爱死你的倒数第二段了!我最开始觉得你油菜就是”见过海方知河浅“体现出的阅读格局,和语言力度。
这帖子掐得我莫名其妙。一群人讨论点儿东西,另一群人看不顺眼跑进来喷一通。总之鸡同鸭讲,根本就争论不出什么来。总之直接让他滚边儿去就对了。
[ 此帖被heydo在2012-05-16 13:5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