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4bacc6][size=5][font=微软雅黑]《超新星纪元》 作者:刘慈欣
这是一篇完结于1991年的长篇科幻小说。于是,首发已不可考,鉴于大刘的创作历程,可能是连载于某科幻刊物,比如《科幻世界》之类的。
文案呢,文案这种东西好像也没有啊(苦恼ING……),只好从网上搜了一小段权作文案吧。[/font]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夏夜,酝酿了上亿年的灾难从宇宙深处到达地球,世界上将只剩下孩子。怪异而血腥的游戏在都市近郊的山谷中展开,孩子国家领袖在游戏中诞生……最后的时光在大学习中转瞬即逝,当黑屏上的最后一点绿光消逝,地球上最后一个大人死去,公元世纪终结了……”[/size]
[size=5][font=楷体_GB2312]推荐语:
《三体》的大热让国人得以重新审视科幻,但是在派派好像很少看到有人推荐科幻。
实际上作为一个死文科生,当年虽然也订阅过科幻世界(呃,暴露年龄了),但是对于奇形怪状的外星人,物理、数学、化学的统统不感冒我更偏爱卫斯理那种冒险类伪科幻,但是大刘的作品例外。
比如这部《超新星纪元》,它描述的是因外太空的死星爆发而导致地球上几乎所有人因核辐射的缘故在极短的时间内集体迈入死亡殿堂,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在这场灾难中人类保留下许多的种子——13岁及以下的孩子基本上全都得以幸免于难。
不到14岁的孩子能做些什么,不到14岁的孩子怎样对待这个世界,都说成人的世界太复杂,成人的社会像泥沼,那么如果世界上只剩下孩子,又会是什么情况呢?那是否就是人们梦想的乌托邦?他们所面临的会是怎样的困难?
最短时间内的权责交接,大学习,悬空时代,糖城时代,充满幻想色彩的超新星纪元就从这里开始了……
一个全是孩子的世界,如果让郑渊洁叔叔来写,那一定会是一部非常有趣但是充满了幻想与童真的儿童文学作品。
但这是大刘创造的世界,即使是在这种充满了儿童对话的文字中流露出的依然是他对于整个人类整个社会的沉思。
大刘作品的魅力也就在这里。
无论是中国的华华、晓梦也好,还是美国的戴维也好,他们或者更接近大刘心目中真正的好孩子。
但是眼镜跟沃恩则更具有大刘思维色彩。
他们像孩子世界的局外人,他们看到的依然是孩子、人类、地球、世界的本来面目,更客观、更冷静或者说更冷酷的以不同于一般孩子的思考方式看待着那个世界,为文章打上了作者独特魅力的个人风格——以局外的视线来看待现在,并在此基础上幻想未来。[/font][/size][/color]
[ 此帖被青绿在2012-01-18 17:4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