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评文❤暑期版❤季军书评贴】那道青春的弧光——评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332 回复:10

[言情] 【大众评文❤暑期版❤季军书评贴】那道青春的弧光——评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艾米栗

ZxID:14092741


等级: 热心会员
A man is known by the silence he keeps.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8-18 0
【大众评文❤暑期版❤季军书评贴】那道青春的弧光——评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 本帖被 °○丶唐无语 从 品书评文 移动到本区(2013-03-18) —
[hide=999999,rvrc]《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看了电影再去找小说来看,还是看了小说去追电影。但毫无疑问,九把刀这个名字,在大众传播领域,被人所熟知是确定的。

这是一本简单的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小说。它描绘青春期懵懂的爱情,充满对纯洁的感情的向往。爱与被爱的小情绪以治愈系的标签,近乎视觉化的方式呈现。但却成就了“那些年”体。

其实九把刀不仅仅是讲青春爱情故事的,他同样写出了《功夫》、《楼下的房客》、《猎命师传奇》,都市恐怖病系列作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是他电影院系列带有自传体性质的小说。它既有自己的特色,又带着九把刀固有的创作痕迹。

单看小说,我必须诚实的说。以文字、结构和故事本身而言,并没有出色到令人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依仗的是九把刀一贯的手法。然成也于此,败也于此。

阅读上,在轻松的氛围里,中前段是略有障碍的。散漫的闲笔,不精确的结构使得我一度陷入故事梗概的错觉里。这种感觉直到柯景腾升入了高中后的描写才得以改善。所以,更引起我注目的,倒是那些作者独白。也是最广为摘抄的句子。那也许是九把刀最想自我倾诉的部分。


我曾经看过一句很妙的评语:九把刀是以樱木花道的方式在讲一个琼瑶故事。没错,九把刀的惯用利器就是热血、青春、情致。所以,其他都在模糊后被淡忘,唯有那股感性尚在。可以情动人,往往是最本原的东西。这里到底有多少是作者的无为而治,又有多少是有意为之?

我们常说,小说是写作的人给一个故事予读者。读者对故事的渴求是人生模式的捕捉需求。“小说赋予人生以形式。”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是沉湎于故事的仪式之中,是一种个人化、情感化的满足。

九把刀的文字并不典雅,也不质朴。甚至有粗糙的嫌疑。但好在有现场感。情感的蓄积与勃发适合他想讲的故事。所以读者也能被拖入他所给出的那个文本设定中。故事里有疵点时,读者会选择跳过。整体看《那些年》,是感官流,对话流的小说。

以《那些年》来说,人物都是扁平型的。男女主人公由头至尾,基本没有变化或发展。回忆整部小说,男主角柯景腾的形象要比女主角沈佳仪清晰和生动些。但也都可以引用各自的一句口头禅来表现:

柯景腾:“一旦我……起来,连我自己都会怕啊!”
沈佳仪:“你真的很幼稚。”

一个恣意挥洒,一个少年老成。一个出场时还是捣蛋鬼,一个自始至终是优等生。人物的对比勉强成立。尽管不精微,但简单的好处是性格特质容易被读者把握。但人物塑造的表面化,使得《那些年》先天上缺乏对于性格塑成作用力的洞察。

从结构上看,九把刀写出了不少互不关联的场面。(这些本可以是缜密的次情节。)故而并没有编织成一张完美的网。结构本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组合。从而既能激发读者具体的情感,又能表达作者一种特定的人生观。

《那些年》也许给读者以幕的结构假象。但实际是单独场景或几个场景形成的序列。并且这种序列更多是随意性的罗列。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选择构成场景的事件缺乏动态的连贯性变化。也连带使场景的冲击力没有锋线的上升。更不用说幕所代表的主人公生活负荷价值的重大转折了。

这也和《那些年》基本由小情节构成有关。使得《那些年》更像是九把刀对于自我思想感情的沉湎。

也许我们会觉得《那些年》里对实际生活的在微观上达到了真实。但这都是小写的真实。小说不是分毫不差地照搬生活,它只是像生活而已。

那为何《那些年》又被许多读者热捧,进而有了好感呢?

这里,搬出那个我们熟悉的词汇:小清新。

虽然小清新被定义为风格淡雅自然。但究其实质,是“情感泛滥、内心敏锐、自我意识”。以“氛围胜过情节、感觉重于表达、情绪多于逻辑、短语胜过长句”。

重点在于,小清新类文艺作品框架是自我的小视野。强调的是情境体验。故而我认为《那些年》是带有小清新风格的。尽管九把刀用他的激情方式书写。

《那些年》毫无疑问,表达的是对柯景腾这个个体境遇的关注。无论是表现载体,还是情绪表达。九把刀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注重的是内心情绪的流露和绽放。

就像他巧立名目,将青春期的爱情命名为“热血K 书的奋斗式爱情”。就像他只是抓住了爱情和成长类型里的基点,并没有复杂的人生哲学:“爱情是人生中最无法受到控制的变项,是许多人人生的最缩影。”

每个人爱情的答案不一样。但都’或多或少有更多的努力填补其中,充满汗水、泪水的光泽与气味。”《那些年》唤醒的是我们的彼得潘情结。在九把刀设定的这个世界里,没有成人的成熟世故和纷繁杂乱。

因此我们阅读《那些年》获得的是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并没有强烈的冲突感和压迫感。

我从不以为题材是决定小说胜负成败的关键。本就可以写像维特一般私密的、个人的体验。但前提是能透视出整个文化对于成长、恋爱的一种聚焦。

而《那些年》经过同名电影的加温,连带炒热了小说本身。要解释这种商业上的成功。还须得再引入一个词汇:集体记忆。

原本《那些年》就是以文字的排列组合,表现自我情感特征。固守一隅。但好在两岸在中文表述的前提下,语境没有隔阂。(当然,差异是有的。这里指总观)。读者通过小说的文学意象,生成意象联想。而恰恰是这种青春萌动的展示,唤起了观者的共鸣和心底的回忆。从而获取了集体认同感。更形成了集体记忆。

《那些年》的某部分,是我们对青春期恋爱的集体记忆。青春期的记忆和成年早期的记忆比起人们后来经历中的记忆来说,具有更强烈、更普遍深入的影响。记忆不仅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集体记忆在本质上是立足现在,对过去的一种重构。它多多少少有现在的关注所形塑的部分。

这与其说是九把刀对于它的叙述, 还不如说是读者在叙述中从个人情境里去有意地索取。他为我们的共同回忆创造了一种凝聚感,找到一种方式描述我们自己的。而我们也在社会中经历、回溯、重组这些记忆。

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年》背后反映的一种文化趋同性心理。或者说由此形成的文化身份。我们通过发现或营造出这种审美趣味的方式,一方面是对当下快节奏物质生活的重压的反弹。一方面制造出抵抗消费主义的幻觉文化。这在无形中体现出社会共性。它是我们个体社会化的结果。《那些年》只不过是在N本同类型小说筑起的基石上,再添一块。


九把刀曾经在访谈里提及“每个小说家说故事的方式不尽相同。对我来说,创意是故事的起点,情感是流通故事的血脉,而精密控制说故事的细节,是我的责任。”

创意,从他现有的作品总量上看,你不能说他没有点子。他也能铺设成一部作品。情感,以他自己而言,是大杀器。他总能戳到青年读者的软肋。但精密,恕我直言。他重感观,对于细节的精确控制力却并不像他说的或期许的那样。相反,倒是能看见心随意转的任性。最后,是那个终极命题:放弃曾经价值表达的企图和努力,写一个好看爽气的故事。到底是福是祸?

我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我们不甘心被世界完美的驯养,才如此珍视属于青春的那道弧光。青葱少年的,历经沧桑的,都不过如此。


[/hide]
[ 此帖被艾米栗在2013-04-05 23:02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4 条评分 派派币 +151
  • 尔陌匪荇

    派派币 +1 2015-03-31

    非常冷静的主角

 私人日志    

零的牙牙

ZxID:15397078


等级: 热心会员
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8-19 0
我只看过电影,木有看过原著,原著就无法评论了。
我看《那些年》的时候,不觉得剧情有多特别,甚至觉得整个剧情温吞得很,不觉得叙事方式有多突出,甚至有点流水账的赶脚,没有为男主女主的初恋感慨,也没有为最后两人的错过而伤感,而是对那些细节产生了共鸣,吸引我一直看到了最后,这种感觉很像是我以前看微电影《老男孩》时候的感觉。那些所谓好学生和差学生的互动,那些上课下课发生的事情,戳铅笔、揪头发、补课、替人撒谎、罚站、打架……统统都曾经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或是周围同学朋友的身上。所以当在电影中看到那些镜头的时候,就想起了自己上学的时光,然后感慨美好时光的流逝,追寻青春的记忆。
九把刀我觉得很厉害的一点在于,他和许多其他写青春、热血题材文章小说的人不一样,没有过度煽情,没有做作和用力过猛,这点可能和《那些年》是他以自己经历为蓝本而创作出的小说有关。另外,我觉得电影能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选角的成功,男主柯震东很出彩。

楼主留言:

嗯,实质上,两者在叙事上一样,都有你说的流水账问题。这和九把刀过度沉溺于回忆里的细枝末节有关。青春电影是个比较常见的。台湾新电影运动后,青春电影再度复苏。比如《蓝色大门》比如《海角七号》比如《那些年》。《那些年》就是舍弃掉所谓深度,平面化的特征,纯粹的对个体成长进行着描述。
实际上,在后半段,柯景腾和沈佳仪在彼此不断的误读中,走向了恋情的歧路。柯景腾想用自由格斗比赛证明自己的独特存在性。沈佳仪却以为幼稚。
和耳鬓厮磨的恋情相比。柯景腾并没有实质性的占有。失去也变得飘渺起来。于是沈佳仪更像是一个人为神化的记

[ 此帖被零的牙牙在2012-08-20 22:25重新编辑 ]
缪僚雾人

ZxID:17787924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8-19 0
那是我们对过去的一些遗憾的回忆罢了

楼主留言:

嗯,不仅仅是恋情,更是无关风月的青春记忆。

袁大喵

ZxID:12968861

等级: 热心会员
海纳百川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8-19 0
怎么办,看得快哭了TUT
这类青春题材的故事最喜欢了,这大概就是所说的文化趋同心理吧。

对于九把刀的作品所知不多,他也不是自己喜欢的那一类小说作者,老实说这个故事对我倒没多大触动不过看到他把许许多多的人想的有关青春的真实回忆搬上了荧屏就觉得他太厉害了,这是励志故事啊!所以说感动我的不是这个小说和电影而是背后的真实情感。
就像有人说的:嘿,这哥们把我一直想做的事给做到了。

炎炎夏日,果然还是需要小清新来调剂一下~(⌒▽⌒)

楼主留言:

哈,怎么会看哭了呢,大喵可真感性。其实,这不是九把刀自己小说里最好的,但却可能是最广为人知的。他自己曾经在演讲中承认自己是个自大臭屁口无遮拦的人。但我还是会单纯喜欢那句关于小说的”我的写作,是我一个人的战斗。“和为了这部电影”我买过最贵的东西,是梦想。“

谁被我染指

ZxID:10811636


等级: 热心会员
最近经常走神。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8-19 0
举手,我是那了电影不去看小说的那类。
因为喜欢了,所以不希望在看小说的时候会不自觉的用电影和小说对比,所以没想过去看小说,尽管那是本尊。

楼主留言:

这部电影是九把刀自己亲自上阵操刀的,所以基本保持住原汁原味。但小说的确和电影不是一个次元的。在表现方式方法上会有不同就是了。


情深不寿、

ZxID:14690623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8-20 0
这个电影把我看哭了
唉,青葱的岁月,青涩的情感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啊
这个电影把《那些年》这首歌捧红了有没有,真心没觉得好听

楼主留言:

在电影院里遥望自己那颗曾经年少的心,是多少观众会情不自禁做的事。怀旧心理吧。胡夏的音质怎么说呢,温和清润,但可能缺乏变化和处理。

3fwerw

ZxID:20345923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9-07 0
Re:【大众评文❤暑期版❤季军书评贴】那道青春的弧光——评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 ..
我是在乐购时尚网QQ:876931865www.letgogo.com/#r-pscc  买NE丰 胸茶,当初就是看中了是瑞士进口的纯植物成分饮品,我想平时也是要喝茶的,就试试看吧,结果喝着味道也不错,很方便、安全,无任何的副作用,经过这1个多月的连续饮用,原来胸 部下垂的地方明显回升,效果很明显,而且还有防辐射的功效,真是太好了。
song1210

ZxID:19915181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9-07 0
Re:【大众评文❤暑期版❤季军书评贴】那道青春的弧光——评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 ..
好看
jls20011425

ZxID:13159463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9-30 0
Re:【大众评文❤暑期版❤季军书评贴】那道青春的弧光——评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 ..
當初看了電影後,我也是和朋友這樣說的~
它賣的,是集體回憶;它賭的,是你有共鳴XD
貌似很多人都被電影弄哭了,我倒是沒有,但看完後有一種自己在虛度青春的感覺……

奇怪地,那些年的小說我反而不太喜歡@@
應該說,九把刀《等一個咖啡》、《後青春期的詩》那類純愛的都不是我的菜……
我還是愛《樓下的房客》那類XDDD《殺手》某幾本也很喜歡><
想念慢慢

ZxID:21683722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11-25 0
Re:【大众评文❤暑期版❤季军书评贴】那道青春的弧光——评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 ..
好啊、
谁是谁非8fa4

ZxID:49293031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5-02-20 0
Re:【大众评文❤暑期版❤季军书评贴】那道青春的弧光——评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 ..
可惜,看不到楼主好文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