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看见》作者:柴静(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524 回复:0

【2013.1.1】《看见》作者:柴静(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阿白°

ZxID:10360888


等级: 热心会员
我爱你。与你无关。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1-30 0
【2013.1.1】《看见》作者:柴静(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十年个人成长的告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
[table=80%,#c3d69b,#366092,3][tr][td]
[table=95%,#c3d69b,#366092,1][tr][td]
[attachment=11371762]
作 者:柴静 著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版 次:1页 数:405字 数:230000
印刷时间:2013-1-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549529322包 装:平装
[b]编辑推荐[/b]
“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柴静
  央视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首度出书讲述十年央视生涯
  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1.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从对新闻一无所知的新人,尝遍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柴静从未停止反思和追问,本书告诉你柴静何以成为柴静,她经历过什么,思考着什么,又记下了什么。
  2.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事件、药家鑫事件……在新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静的身影,通过她在新闻热点第一线的真实记录,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3.我们自己的故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在柴静的节目和文字中,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b]内容推荐[/b]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柴静
[b]作者简介[/b]  
     柴静
  山西临汾人,1976年出生。
  曾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
  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
  现为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
[b]目录[/b]
第一章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他开了口。“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
第二章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九年之后,人们还会说“这是进非典病房的记者”,我常觉羞惭。我看到了一些东西,但只不过隐约地感到怪异,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第三章 双城的创伤
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双城连续服毒事件调查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四章 是对峙,不是对抗
能不能采访准确,不是能不能完成工作,或者能不能有乐趣这么简单,这事关人的性命,我要是问得不准确,不配坐在这椅子上。
第五章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聚会上,朋友说,你现在做的这些题目太边缘了,大多数人根本不会碰到这些问题。作家野夫说:“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免于受辱了。”
第六章 沉默在尖叫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
第七章 山西,山西
我出生在一九七六年的山西。山西姑娘没见过小溪青山之类,基本上处处灰头土脸,但凡有一点诗意,全从天上来。
第八章 我只是讨厌屈服……
【自己感受】
最先开始喜欢柴静这个人应该是我在微博上看见她的一篇文章吧。。。那个时候觉得这个人写的东西怎么能够这么的触动人心,总是让你心中最柔软的那个角落开始坍塌,她不只是写出来,很多东西她都尝试过,试过之后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她接受,但是却不屈。总听别人说触及到灵魂,她的文章真的是触及到我的灵魂了的。
[/td][/tr][/table]
[/td][/tr][/table]

[ 此帖被阿白学长`在2013-02-03 12:51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3 条评分 派派币 +20
  • 莫の桑

    威望 +3 2012-01-27

    鼓励原创

  • 莫の桑

    威望 +3 2012-01-27

    鼓励原创

  • 莫の桑

    派派币 +20 2012-01-27

    感谢分享品文感受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