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奇怪的皇帝和他们的嗜好!(有所有明朝皇帝的图片)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7259 回复:30

[野史八卦] 明朝那些奇怪的皇帝和他们的嗜好!(有所有明朝皇帝的图片)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高空飞过

ZxID:5326924


等级: 热心会员
有些事短暂如一场焰火的表演,却注定会纠缠一个轮回的时间。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5-15 0
明朝那些奇怪的皇帝和他们的嗜好!(有所有明朝皇帝的图片)
— 本帖被 灬千ヽ 执行加亮操作(2010-12-01) —
一  [color=#6600CC][font=黑体][size=3]祥解最搞怪的明朝5位皇帝[/size][/font][/color]

1  [font=楷体_GB2312][b][i][u][size=3][color=#FF00CC]喜欢做木匠的皇帝——明熹宗朱由校[/color][/size][/u][/i][/b][/font]
[attachment=11350930]
技艺高超的“木匠皇帝”

   明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明末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明熹宗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宪章文武”,而是对木匠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不顾,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明熹宗不仅贪玩,而且还玩得很有“水平”,朱由校自幼便有木匠天份,他不仅经常沉迷于刀锯斧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而且技巧娴熟,一般的能工巧匠也只能望尘莫及。据说,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部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据《先拨志》载:“斧斤之属,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焉。”文献载其“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

  史书记载;明代天启年间,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明熹宗经自己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为当时的工匠所叹服。

  明熹宗还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态,五官四肢,无不备具,动作亦很惟妙惟肖。熹宗还派内监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价购买,天启帝更加高兴,往往下到半夜也不休息,常令身边太监做他的助手。

  明熹宗的漆工活也很在行,从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动手,并喜欢创造新花样,让身旁太监们欣赏评论。明熹宗还喜欢在木制器物上发挥自己的雕镂技艺。在他制作的十座护灯小屏上,雕刻着《寒雀争梅图》,形象逼真。《明宫杂咏》上有诗吟道:“御制十灯屏,司农不患贫。沈香刻寒雀,论价十万缗。”天启帝雕琢玉石,也颇精工,他常用玉石雕刻各种印章,赐给身边的大臣、宫监。

  明熹宗喜欢看傀儡戏,当时的梨园弟子用轻木雕楼成海外四夷、蛮山仙圣及将军士卒等形象。明熹宗情绪高时,也施展自己的手艺。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约高二尺,有双臂但无腿足,均涂上五色油漆,彩画如生,每个小木人下面的平底处安一拘卯,用长三尺多的竹板支撑着。另外还有一个用大木头凿订成的长宽各一丈的方木池,上面添水七分满,水内放有活鱼、蟹虾、萍藻之类的海货,使之浮于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围朋纱囤成屏幕,竹板在围屏下,游移拽动,这样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戏台。在屏幕的后面,有一艺人随剧情将小木人用竹片托浮水上,游斗玩耍,鼓声喧大。当时宫中常演的剧目有《东方朔偷桃》《三保太监下西洋》《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等,均装束新奇,扮演巧妙,活灵活现。天启帝做得是如醉如痴,看得也是如醉如痴。

  每到冬季,西苑冰池封冻,冰坚且滑。明熹宗便命一群太监随他一起玩冰戏。他亲自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小拖床,床面小巧玲拢,仅容一人,涂上红漆,上有一顶篷,周围用红绸缎为栏,前后都设有挂绳的小钩,明熹宗坐在拖床上,让太监们拉引绳子,一部分人在上用绳牵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导,一部分人在床后推行。两面用力,拖床行进速度极快,瞬息之间就可往返数里。整个工程中明熹宗都亲临现场。

  明熹宗亲手制作的娱乐工具也颇为精巧。他用大缸盛满水,水画盖上圆桶,在缸下钻孔,通于桶底形成水喷,再放置许多小木球于喷水处,启闭灌输,水打木球,木球盘旋,久而不息,天启帝与妃嫔在一起观赏喝彩。有一次他做了个花园,里面的可以走路,鸟可以唱歌,水能流动。

  除木工活外,天启帝还醉心于建筑。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到天启帝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小巧玲珑,巧夺天工。他还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馆,雕琢细致,堪称当时一绝。天启帝喜欢蹋球,常与太监在长乐宫打球,天启帝觉着玩起来不过瘾,就亲手设计,建造了五所蹴园堂。天启帝酷爱建筑,还表现在对朝廷建筑工程的关心上,天启五年(1625)到天启七年(1627)间,明朝对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进行了规模巨大的重造工程,从起柱、上梁到插剑悬牌,整个工程中天启帝都亲临现场。天启帝常常在房屋造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等高兴劲过后,又立即毁掉,重新造新样制作,从不感到厌倦,兴致高时,往往脱掉外衣棵作,把治国平天下的事,早就抛到脑后,无暇过问。

  面对这样的主子,奸臣魏忠贤当然不会错过这个良机,他常趁天启帝引绳削墨,兴趣最浓时,拿上公文请天启帝批示,天启帝觉着影响了自己的兴致,便随口说道:“我已经知道了,你尽心照章办理就是了。”正如《酌中志余》所述:“当斫削得意之时,或有急切章疏,奏请定夺,识字女官朗诵职衔姓名毕,玉音辄谕王体乾辈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诸奸于是恣其爱憎,批红施行。”

  明朝旧例,凡廷臣奏本,必由皇帝御笔亲批;若是例行文书,由司礼监代拟批问,也必须写上遵阁票字样,或奉旨更改,用朱笔批,号为批红。天启帝潜心于制作木器房屋,便把上述公务一慨交给了魏忠贤,魏忠贤借机排斥异己,扩充势力,专权误国。而天启帝却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可叹他是一名出色的工匠,却使大明王朝在他的这双手上摇摇欲坠。

  就在整个大明王朝风雨飘摇的时候,一手制造了客魏专政的天启帝皇帝还在后宫玩乐,在盛夏季节,他喜欢穿上冬装,模仿明太祖雪夜戎装巡游,有时扮成宋太祖上台演戏,游山玩水。因嬉乐过度,酿成了一身的疾病,面无血色,虚弱乏力。

    更搞笑的是他还是[font=宋体][size=4]大字不识的“文盲皇帝”[/size][/font]

  明天启帝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儿子、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子。因神宗在位时只顾自己寻欢作乐,无暇顾及皇太孙的读书问题,光宗又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因此,16岁的天启帝继位时,文化程度很低,堪称“文盲皇帝”。

  由于没有文化,天启帝发布命令指示,只能靠听读别人的拟稿来决断。天启帝又不愿意全听别人摆布,往往不懂装懂,一纸草诏、半张上谕,经多次涂改,往往弄得文理不通,颁发出去,朝野人士看了啼笑皆非。

  有一次,江西抚军剿平寇乱后上章报捷,奏章中有“追奔逐北”一句,原意是说他们为平息叛乱,四处奔走,很是辛苦。皇帝身边的一个叫何费的太监胸中也没有多少墨水,念奏章时,把“追奔逐”北读成“逐奔追比”。解释时,把“逐奔”说成是“追赶逃走”,把“追比”说成是“追求赃物”。天启帝听了大发雷霆。江西抚军不但未得到奖赏,反而受到“贬俸”的处罚。

  一年,扶余、琉球、暹罗三国派使臣来进贡。扶余进贡的是紫金芙蓉冠、翡翠金丝裙,琉球进贡的是温玉椅、海马、多罗木醒酒松,暹罗进贡的是五色水晶围屏、三眼鎏金乌熗等。邦国的进贡,而且进的是贵重礼物,天启帝原本应隆重接待。在金殿上,尽管使臣递上的是用汉文写的奏章,宦官魏忠贤接了,由于也是目不识丁,忙转手递给天启帝,天启帝装模作样地看了半晌,把进贡的奏章当成是交涉什么问题的奏疏,不由大怒起来,将奏章往地下一掷,说:“外邦小国好没道理!”说罢拂袖退朝。


2  [font=楷体_GB2312][b][i][u][size=4][color=#FF00CC]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明神宗朱翊钧[/color][/size][/u][/i][/b][/font]
    [attachment=11350929]
      明神宗(1563年—1620年)朱翊钧,汉族,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时方六岁。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前十年,大学士张居正辅助神宗处理政事,社会经济发展较好。20岁时,张居正逝世,神宗开始亲政,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后期因和文官集团的矛盾而罢朝。1620年驾崩,传位皇太子朱常洛。死后葬于十三陵定陵。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代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皇帝。明代历史中以万历纪元的时间,持续将近48年之久。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神宗的儿子朱常洛在即位一月之后即去世,万历一朝应当足足是48年,即从公元1573年至1620年。朱常洛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八月即位,九月去世。大臣们当时建议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以纪念这位短命的皇帝。因此万历纪元未满48年。

明神宗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0岁以前,是裕王子与隆庆朝皇太子时期。从10岁开始登极到58岁驾崩,48年的皇帝生涯又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0岁到20岁,小皇帝时期,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权威,凡事依大学士张居正而行;20岁以后,亲政时期,他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后期,醉梦时期,怠于政事,沉迷于酒色财气,醉生梦死。


他居然还是[font=黑体][size=4]驼背皇帝[/size][/font]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神宗朱翊钧病逝,十月葬于定陵。300多年以后,他的坟墓定陵被发掘。1958年,在考古学大师夏鼐的指挥下,神宗的梓宫(棺椁)被开启。在厚厚的龙袍下面,掩藏着神宗的尸骨。尸骨复原后的结论是:“朱翊钧生前体形上部为驼背。从骨骼测量,头顶至左脚长1.64米。”1966年8月24日下午,“地主阶级的总头目”神宗的尸骨被砸烂、焚烧。这位曾经统治中国48年的驼背皇帝,终于化作一缕青烟远去。


3  [font=楷体_GB2312][b][i][u][size=4][color=#FF00CC]替自己亲爹妈争名分而与大臣打了多年口水仗的皇帝——明世宗朱厚熜[/color][/size] [/u][/i][/b][/font]
[attachment=11350928]

明世宗朱厚熜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后,统治阶级内部在皇统问题上的政治论争。“始而争考、争帝、争皇,继而争庙及路,终而争庙谒及乐舞。”斗争的焦点是如何确定世宗生父朱佑杬的尊号。实质是世宗通过议礼之争,打击杨廷和等先朝阁臣和言官,确立和巩固自身的统治,推行新政。这一事件从嘉靖即位之初的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开始,至嘉靖十七年(1538)以世宗一方胜利结束,在嘉靖年间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武宗时期,吏治败坏,财政拮据,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阶级斗争加剧,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呈现着革除弊政,调节矛盾的改革趋势。正德十六年四月,明武宗朱厚照病死。厚照无子,依兄终弟及之祖训,其从弟、兴献王朱佑杬之子厚熜承袭皇位。世宗即位后的第六天,即下令礼官集议其父兴献王的封号。以首辅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为首的朝臣为维持大宗不绝,援引汉定陶王和宋濮王故事,认为厚熜应过继给武宗之父、弘治帝朱佑樘,称皇考,而以生父佑杬为皇叔父。厚熜对此表示不满,要求另议。七月,观政进士张璁(后赐名孚敬)上《正典礼疏》,反驳杨廷和之说,主张继统不继嗣,厚熜应尊崇所生,为兴王立庙京师。厚熜得疏,即召见廷和等,下令尊己父为兴献皇帝,母为兴献皇后,但被廷和等拒绝。由此开始了以首辅杨廷和等为一方,以皇帝和张璁、桂萼等为另一方的“大礼议”之争。

经过多次廷争面折,至嘉靖元年,厚熜勉从廷和等议,尊孝宗帝、后为皇考、圣母,兴献帝、后为本生父母,张璁被贬斥出京,官南京刑部主事。二年十一月南京刑部主事桂萼经与同官张璁多次讨论古礼,再次上疏,抨驳杨廷和等人的议礼之失,请正大礼之议。杨廷和也因屡持异议而引起世宗不满,于三年二月辞职。此后,赞同张璁等人之主张者益多,世宗又决定召张璁及桂萼等人来京议礼。党附杨廷和的阁臣为阻止张、桂等人来京,迫于形势,于夏四月的诏书中,加称世宗母为“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张、桂于赴京途中驰疏奏请,力主去“本生”之称。至京后,两人又条列欺罔十三事,力折廷臣之非,詹事、翰林、给事、御史,及六部诸司、行人、大理诸臣各具疏反对,世宗并留中不下,满朝大哗,群情汹汹。七月十五日会朝方罢,吏部左侍朗何孟春与廷和之子、翰林杨慎集合朝中官员共二百余人,自辰至午,跪于左顺门前,吁请收回成命。世宗大怒,遣锦衣卫逮学士丰熙、给事中张翀等八人,杨慎等乃撼门大哭,声震阙廷。世宗愈加气恼,下令逮捕一百三十四人下狱,令余八十四人姑且待罪。次日,一百八十余人受杖,编修王相等十八人被杖死。九月颁诏,定称其父尊号为“皇考恭穆献皇帝”,称孝宗为“皇伯考”。左顺门事件是大礼议的转折点,此后朝臣多依违顺旨,张璁等人所议世庙神道、庙乐、武舞及太后谒庙等礼议,多顺利实现。五年,为朱佑杬建世庙于太庙之右。七年六月,颁布《明伦大典》,备述议礼诸臣建议始末,以垂戒后人,并定议礼诸臣之罪。杨廷和革职为民,其它论罪不等。十五年,世宗又认为世庙之名不妥,改称“献皇帝庙”。十七年九月,又尊佑杬为睿宗,祔于太庙,并改其陵墓之名为显陵,世宗获得全面胜利。
大礼议前后延续近二十年。其中包含了孝宗、武宗系统的顾命大臣与依附于世宗的中下级官吏之间的斗争,同时又有首辅与皇帝争权的内容。随着议礼的进行,统治集团的组成相应发生变化,反对抬高朱佑杬地位的阁臣元老权力日益丧失。张璁、桂萼、方献夫、霍韬等一批新科进士和地方官吏入主政务,对嘉靖朝政治、经济的变革,以及明代后期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4  [font=楷体_GB2312][b][i][u][size=4][color=#FF00CC]喜欢封自己做将军、王侯的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color][/size][/u][/i][/b][/font]
[attachment=11350931]
纵观明代十六帝,只有武宗一人是真正以嫡长子的身份登临皇位的
这位皇帝还亲自上阵砍过蒙古兵 ,这个哥们是皇帝中最能闹的,最贪玩的,最无厘头,不理朝政的, 他的偶像是武松,梦想是当 打虎英雄,后来未遂,(根据明史说法),还给自己丰了个号 “御赐威武大将军XXX”。
明正德年间,东宫的随侍太监中,有八个太监号称八虎,他们以刘瑾为首,为了巴结日后的新皇帝,每天都进一些奇特的玩具,还经常组织各式各样的演出,各种体育活动,当时的东宫被人们戏称为百戏场,试想年幼的武宗如何能抵御这些东西的诱惑,于是就沈溺于其中,而且终其一生没有自拔,学业和政事当然也就荒废了。
  孝宗去世后,十五岁的武宗即位,改明年为正德元年,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但这并没有把他从玩乐中拉出来,而是在刘瑾的引导下,玩得越来越离谱。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的样子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武宗则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后来又觉得不过瘾,于是又模仿妓院,让许多宫女扮做粉头,武宗挨家进去听曲、淫乐,后宫搞的乌烟瘴气,可急坏了当朝的大臣们。
  由于弘治时期政治还算清明,给武宗留下了一套非常刚正廉洁的大臣班子,这些人不顾身家性命,联名上书请求严惩八虎,武宗刚刚即位,还缺乏驾驭群臣的能力,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进谏,有些支持不住,想与群臣妥协,除掉八虎。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老谋深算的刘瑾在皇帝面前声泪俱下地哭诉使武宗心又软了下来,第二天他惩治了首先进谏的大臣,内阁成员谢迁、刘健以告老还乡相威胁,但是被武宗欣然批准,群臣失去了领头人,只好作罢。就这样,一场反对八虎的运动,以八虎的最终胜利而告终。
  八虎在战胜了群臣之后,气焰更加嚣张,刘瑾又建立了豹房,里面有许多乐户、美女供武宗享用,武宗玩得更加肆无忌惮,刘瑾也靠着武宗的宠幸权倾朝野,但是他忽略了太监内部的争权夺势,最终,大太监刘瑾死于了另一个太监张永之手。刘瑾死后,后宫并没有安定下来,又出了佞臣钱宁、江彬。
他还是[font=黑体][size=4]喜欢微服私访调戏良家妇女的皇帝[/size][/font]
  《明实录》中记载刘良女是太原晋王府乐工杨腾的妻子。武宗游幸山西时,派人到太原索要女乐,得到了刘良女。武宗喜她色艺俱佳,就从榆林带回了豹房。《稗说》则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爱情故事。刘良女是大同代王府上有名的歌姬,武宗曾假扮低级军官出入于王府的教坊,因而得以认识刘氏。当时武宗在这样的风月场所中并不太引人注意,别人还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军官而已,但是刘氏慧眼识珠,认定他不是个平常人,就对他另眼相看。武宗记住了这个刘氏,后来派人将其接到北京。这就成了后来著名戏曲《游龙戏凤》的故事框架,只不过刘氏变成了李凤姐。武宗下江南时,刘氏一直陪伴在身旁,多次一同出现在臣民面前。武宗在南京赏赐寺庙幡幢上都要写上自己和刘氏的名字,刘氏也成为武宗一生中最宠爱的女人。

武宗对刘良女非常好,凡是豹房中有谁偶尔犯了小错,只要刘良女在武宗面前替他求情,武宗就不会追究。此次南巡,武宗原本要带她同行的,但刘娘娘当时恰巧得病,武 宗与之约定以玉簪为信物,待病好后派人来接。武宗过卢沟桥时不慎将玉簪掉落河中。及至临清,武宗遣信使接刘,但刘氏因无信物不肯来,武宗只好亲自回京,前后将近一个月。由是观之,则武宗亦有痴情的一面。

其实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有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 君, 然而通过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研究,人们对武宗的认识有所改变,有人认为他追求个性解放 ,追求自由平等,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皇帝。总之,武宗富有戏剧性的一生是难以用只言片语概括的。

看看这一段吧:

正德十五年,南巡途中的武宗于清江浦(今江苏清江市)垂钓,不慎落水受寒,身体每 况愈下。次年,武宗病死于豹房,终年31岁,葬于昌平金岭山东北的“康陵”。武宗一生, 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为世人所诟病;同时武宗又处事刚毅果断 ,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应州大败小王子,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 下士,亲自到大臣家中探望病情,甚至痴情于艺妓。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武宗 ,却很难看到一个完整的武宗。其实,明代自英宗正统朝以来,国势渐弱,如果武宗能够兢 兢业业,尽心尽力,是完全有可能做一代明君而成为中兴之主,功垂史册,但他恣意妄为的 行径却为后人所訾议。幽幽青山绿水间,康陵中静静地安息着武宗。对于他奇特的一生,后人依旧会不断地评说下去。


5 [font=楷体_GB2312][size=4][b][i][u][color=#FF00CC]在位时间最短,死与红丸的皇帝——明光宗朱常洛[/color][/u][/i][/b][/size][/font]
    [attachment=11350932]

朱常洛(1582--1620),汉族,年号泰昌,明代第14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母王恭妃。

  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但是就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死后谥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庆陵。

  朱常洛的身世和他父亲万历皇帝差不多,也是父皇偶然临幸宫女而生,不过虽然都是临幸,朱载垕要比朱翊钧负责任。朱翊钧是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位皇子,认为这个皇子的出生是他的一件丑事。这一观念持续了三十九年,直到万历皇帝去世。皇长子朱常洛出生后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更是将郑贵妃的儿子福王朱常洵视若掌上明珠,加上郑贵妃整天在万历皇帝枕边吹风,万历皇帝早就有废长立幼的想法。万历先是封了郑氏为贵妃,而长子的母亲王氏却只封为恭妃,这是不合古制的;其次是在朱常洛长大后迟迟不让他上学,然后又想出了三王并封的主意,将众皇子都封为王以降低长子的地位,好在这些伎俩被大臣们识破,总算没有得逞。之后爆发国本之争,众大臣用生命和鲜血为皇长子朱常洛争来了这个太子之位。

  当上太子之后的朱常洛并没有就此安定下来,宫内、宫外的斗争始终都在威胁着他的地位,甚至生命。好在朱常洛在残酷的斗争中已经渐渐成熟,各方面表现中规中矩,让万历皇帝也无话可说。就在太子之位渐渐稳定下来之时,最着急的要算郑贵妃了,为了让他的儿子能够座上皇帝的宝座,他不惜孤注一掷。

  梃击案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一天中午,一个壮汉手持枣木棍闯入太子宫,准备行刺,好在被值班太监当场抓住,朱常洛才算躲过一劫,一个农民如何能闯进戒备森严的皇宫,又如何能轻易找到太子居住的宫殿,看来此中必有内情。

  经过反复审理,案情牵涉到了郑贵妃,但没有进一步追查,两个太监做了替死鬼,此案草草结束。不过究竟此案是否为郑贵妃指使,没有定论。此案成为了明宫三大案之一。

  不管如何,万历四十八年,朱常洛历尽千辛总算登上了皇位,成了君临天下的帝王。在他即位的前十几天,朱常洛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他发内帑犒劳边关将士,虽则杯水车薪,也是万历朝很难见到的。他罢了万历朝的矿税,这种税收曾一度使民不聊生,叛乱叠起。他拨乱反正,将由于进谏而得罪皇帝的言官都放了出来,恢复了官职。面对万历中后期官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他重振纲纪,提拔了一批新的官吏,补足了缺额,使国家机器能够正常运转。

  正当百姓望治之时,皇帝却突然病倒了。什么原因呢?泰昌帝未即位的时候就好女色,即位之后郑贵妃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向皇帝进献美女,泰昌帝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年龄又不饶人(40岁左右),即位之初处理政务非常繁忙,加上回到后宫的纵欲,他终于倒下了。

  本来不是什么大病,吃几副补药,静心调养一段时间因该可以复原,但是掌管御药房的太监崔文升向皇帝进了一济泻药,泰昌帝当天晚上腹泻三四十次,身体一下就垮了下来,再也起不了床了,而且病情日趋恶化。
  就在这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两粒红丸,泰昌帝用了第一粒后后,

病情稍见好转,用了第二粒后泰昌帝昏昏睡去,于第二天清晨驾崩。由于皇帝服用红丸毙命,红丸到底是什么药,是否有毒,崔文升为什么要向皇帝进泻药,这些都已无法弄清,这件事史称红丸案,此案最后不了了之,成为了明宫又一大案。

  泰昌帝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走了,没当皇帝之时处处小心,当了皇帝没几天又抱憾而终;生前命运坎坷,死后陵寝也是采用当年景泰帝的废陵,命运对帝王竟也如此捉弄。

二  [font=黑体][size=3][color=#6600CC]趣谈明朝皇帝的嗜好[/color][/size][/font]
[color=#FF00CC]明太祖嗜好治国,他认为官员、地主都是坏人,对他们必须要残酷无情。

建文帝嗜好读书,他认为书上讲的都是真理,完全照书本去做,结果亡了国。

明成祖嗜好建功立业,郑和下西洋、奴尔干都司、迁都北京、进攻蒙古、永乐大典...都是他搞的。

明仁宗为人宽大,前朝被捕人士多被他释放。

明宣宗类似乾隆,一方面治国、另一方面游乐,喜欢书画、蟋蟀。

明英宗没有头脑,总怕臣下夺权,重感情,废除殉葬,好听音乐。

明宪宗昏庸,喜欢姐弟恋,只喜欢万贵妃。

明孝宗顾大局,喜欢看佛经。

明武宗好游乐,好女人,是纨绔子弟。

明世宗喜欢独裁,不相信大臣,迷恋道教,好读书。

明穆宗信任大臣,好古玩珠宝。

明神宗和大臣们消极对抗,二十年不理朝政,喜欢郑贵妃、书法,好金银财宝,是明朝灭亡的作蛹者。

明光宗信任大臣,好女色。

明熹宗不理朝政,喜欢做木匠。

崇祯帝不信任大臣,喜欢处理政务,喜欢田贵妃。[/color]
三  [font=黑体][size=3][color=#6600CC]明朝皇帝列表[/color][/size][/font]
1太祖朱元璋(1328-1398)
[attachment=11350934]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2惠帝朱允炆(1377-1402)
[attachment=11350935]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3明成祖朱棣(1360-1424)
[attachment=11350933]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4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
[attachment=11350936]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5宣宗朱瞻基(1398-1435)
[attachment=11350937]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6英宗朱祁镇(1427-1464)
[attachment=11350938]
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7景帝朱祁钰(1428-1457)
[attachment=11350939]
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8宪宗朱见深(1447-1487)
[attachment=11350940]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9孝宗朱佑樘(1470-1505)
[attachment=11350941]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10武宗朱厚照(1491-1521)
[attachment=11350942]
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11世宗朱厚璁(1507-1566)
[attachment=11350943]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12穆宗朱载垕(1537-1572)
[attachment=11350944]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13神宗朱翊钧(1563-1620)
[attachment=11350945]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14光宗朱常洛(1582-1620)
[attachment=11350946]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15熹宗朱由校(1605-1627)
[attachment=11350947]
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16思宗朱由检(1610-1644)
[attachment=339077]
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 此贴被天若舞在2010-10-26 12:56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5
非常温馨感人的一部动画——夏目友人帐,推荐去看哦!真的很好看!
暧芋冰

ZxID:3478453


等级: 明星作家
芋头曰:“爱过恨过,爱恨不能过;哭过笑过,哭笑不得过。”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5-15 0
嗯嗯,第一个木匠皇帝听过好几次啦~
好像MS那个十全九美里就是以他为原型?
唉,再次证明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兴趣哇。。。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5-15 0
对对。。十全九美。。
嘣嘚你个嘣嘚。。呵呵

话说这里也有奇怪皇帝大合集。。http://www.paipai.fm/r5890037&keyword=27422159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5-15 15:53重新编辑 ]
19923755709

ZxID:5536474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5-15 0
哇,长见识了
duck666308

ZxID:6517508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5-15 0
我记得电视剧《绝色双娇》里面吴大维演得那个皇帝好像就是正德皇帝

有点傻气
墨麒

ZxID:110140

等级: 博览群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5-16 0
最有名的应该是最后上吊死的那个皇帝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高空飞过

ZxID:5326924


等级: 热心会员
有些事短暂如一场焰火的表演,却注定会纠缠一个轮回的时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5-16 0
哎,这帖费了我好多力气啊,可是没人欣赏,哭~~~~
即墨凝

ZxID:302257

等级: 略有小成
那些曾经说要相守在一起的人 如今都散落天涯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5-16 0
明朝不是出了个只有皇后 没其他妃子的嘛 这个伟大

楼主留言:

恩,偶有专门为他发一帖哦,最近还修改了,有兴趣去看看吧!
http://www.paipaitxt.com/r4763886_u5326924/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后宫只有皇后的皇帝!(修)

月林雨夜

ZxID:6055317

等级: 脱颖而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5-28 0
所谓的皇帝最大啊~他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别人都管不了~

楼主留言:

呵呵,其实大臣还是会给他们压力的

游殿下

ZxID:5058008


等级: 热心会员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5-28 0
估计都是为了那皇位争权夺利而搞得自己有点神经质,

从而对某些认定的事物产生了偏执!!

楼主留言:

呵呵,其实我觉得挺可爱的,看来我的认知也有偏识

江上寒

ZxID:6729287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5-29 0
长见识了
江上寒

ZxID:6729287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5-29 0
明世宗可是个大大的孝子
星晴sirius

ZxID:3692592

等级: 才华横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12-10 0
总觉得明朝的皇帝都不太正常
残月紫痕

ZxID:832977


等级: 热心会员
耽溺于极致的爱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1-01 0
明宪宗昏庸,喜欢姐弟恋,只喜欢万贵妃

朱见深他那哪是是姐弟恋啊,母子恋还差不多,万贵妃比他大了18岁吧,足够当他娘了,而且明知道自己喜欢的妃子害死了自己的孩子也不管,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还有朱厚熜,此人绝对够个性,喜欢游玩就罢了,还喜欢大臣给他行贿,他明明用不着花钱的啊
明朝的问题皇帝之多真是历代之最!!!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

pippala

ZxID:8824425

等级: 热心会员
何由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1-01 0
楼主辛苦了,从故纸堆里翻出这些,也不容易哇
viviamin

ZxID:10051315

等级: 明星作家
Passion is sweet激情令人幸福Love mak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01-08 0
受益颇多,谢谢楼主
向左走

ZxID:4144130


等级: 明星作家
人の世(よ)は縁(えにし)と申します,结んだ糸が络みつき,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01-08 0
第二个好厉害啊居然几十年都不上早朝  厉害厉害!!
还是比较喜欢棣棣
桂桂鱼

ZxID:9640816

等级: 略有小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01-08 0
岂止明朝皇帝有奇怪嗜好,其他朝代也有不少。比如宋朝那位道君皇帝,那艺术水平是相当的高啊。看过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的很多政治经济措施都比较倒退,加上后面这些不务正业、奇形怪状的皇帝们,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了。万历皇帝更绝,跟大臣那是长期“冷战”
yingzi64646

ZxID:9466547

等级: 牛刀小试
deng,等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01-16 0
正德狠出名啊
杰儿肥

ZxID:9380784

等级: 博览群书
真的幸福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0-01-17 0
历史的功过已经过去了。
快快乐乐每一天!!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