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因不熟悉历史而在作品中闹出六大笑话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0773 回复:81

[野史八卦] 金庸因不熟悉历史而在作品中闹出六大笑话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cooleunice

ZxID:1668221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3-25 0
金庸是享誉海内外的大文豪,其作品影响之大,很少有人能与之比肩。据说东南亚有的华语国家国会吵架都用金庸笔下的人物。一个骂:你是岳不群,伪君子!另一个回骂:你是左冷蝉,野心家!博主刘继兴也很喜欢金庸的作品,多次阅之,发现其中有一些科技史方面很搞笑的硬伤,现将之形诸文字,以飨博友。


笑话一


《倚天屠龙记》第16回:“(张无忌)在矮树上摘了几枚不知名的果子,拿在手里,已闻到一阵甜香,咬了一口,更是鲜美绝伦,桃子无此爽脆,苹果无此香甜,而梨子则逊其三分滑腻。”


苹果原产欧洲东南部,小亚细亚及南高加索一带,传入我国在元朝末年,当时只有在宫廷才可享用。张无忌其时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绝不可能吃过。何况“苹果” 这一名称,更是直到明朝以后才有的。所以,张无忌不可能拿从未听说的“苹果”与“不知名的果子”相比较,更不会知道“苹果无此香甜”。


笑话二


《神雕侠侣》第6回:“他(杨过)自幼闯荡江湖,找东西吃的本事着实了得,四下张望,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


玉米亦非我国本土作物,也是舶来品。玉米原产美洲,1494年哥伦布从美洲回来后才传入欧洲,辗转传入中国的时间最早估计也在16世纪中期(现在对玉米最早的记载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甘肃《平凉府志》,当时叫“番麦”)。


南宋末年的杨过想要在陕西的山坡上找到一片玉米地,至少要等上三四百年才有可能。


笑话三


《射雕英雄传》第1回:“(曲三)慢慢烫了两壶黄酒,摆出一碟蚕豆、一碟咸花生,一碟豆腐干,另有三个切开的咸蛋。” “杨铁心见一壶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壶,三人只是痛骂秦桧。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蚕豆、一碟花生。”“两人有时也仍去小酒店对饮几壶,那跛子曲三仍是烫上酒来,端来蚕豆、花生等下酒之物。”


金庸在此把蚕豆、花生、南瓜子写成寻常的下酒物,但这三种作物也都是中国本土所无而很迟才由国外传入的。蚕豆大概在元朝时才由波斯传入中国,到明朝时才普遍种植。


花生、南瓜则是美洲植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在美洲之外的地区传播。花生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蚕豆迟得多,大约1530年代传入中国,由沿海传入内陆地区的速度很慢,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稀见的筵席食品。


《射雕英雄传》中,1199年临安乡下的一个穷村破店,跛子曲三居然能够摆出波斯和美洲的进口食品(蚕豆、花生),郭、杨二位大侠对这样惊世骇俗、连当时大宋皇帝也没见过的新奇食物,居然毫不在意,按理他们至少要揪住曲三大喝一声:“兀那跛子,你哪来的外国食品?”


笑话四


《天龙八部》里有这样一个情节:老英雄萧远山也给儿子萧峰捎带了若干花生作为下酒之物。花生至少在四五百年后才传入中国,真不知北宋时的萧老英雄是从哪里搞来的。


笑话五


《天龙八部》第11回:“自此一路向东,又行了二十余日,段誉听着途人的口音,渐觉清雅绵软,菜肴中也没了辣椒。”


显然金庸认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一带食物都嗜好辣椒,但辣椒却也和玉米、花生、南瓜、烟草等一样,是美洲农产品,明末才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辛香料不是辣椒,而主要是花椒。并且辣椒最早也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放进菜肴中的时间更迟,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


《天龙八部》小说写的是宋哲宗时代的事,所以段誉在一路东下时,不是菜肴里“也没了辣椒”,而是当地人从来就没吃到过辣椒。


笑话六


《天龙八部》中,段誉在苏州燕子坞还喝到了600年后才出现的碧螺春茶,真叫人啼笑皆非。
[ 此贴被天若舞在2010-10-25 13:37重新编辑 ]
烟花的葬礼

ZxID:4763236

等级: 热心会员
爱情是一把刀,我是一只受伤的狼,躲在黑暗里,独自舔着伤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3-25 0
楼主好棒
我只知道玉米的笑话咧
楼主是历史系滴嘛?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断人肠
ycjiangwei

ZxID:3465837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3-25 0
不错,有道理
chuyun105

ZxID:1495599

等级: 热心会员
我不相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3-25 0
错漏是一定会存在的,但至于说是笑话么?把不是特别白痴的错误当成笑话看,在我看来,和嘲笑同事同学口误笔误计算错误一样性质。
把秦始皇当成姓秦的,把令狐冲说成姓令的,把李世民说成是李隆基的儿子,那才叫笑话。
苛求不是问题,我们有理由要求像金庸那样的人高水准再高水准,低误差再低误差一些,但和把别人出的错当笑话,来取乐取笑,然后显得自己很了不起,完全是两回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3
冬日旧梦

ZxID:1887553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柠檬火锅
我遥遥而来。携今生后世。终於,终於得遇他,三千红尘灿如桃花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3-25 0
谁发现的?我晕。。。这都能发现。。。我只看情节。。。
ronnie1225

ZxID:4083515

等级: 博览群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3-25 0
比之黄易动则让唐朝人念宋朝的诗,金庸已经很强大了~~
清门梦女

ZxID:2041723

等级: 博览群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3-25 0
这种东西,毕竟太琐碎了。
将心比心,就算是写穿越文的大概也不会注意到这种程度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子颜

ZxID:2725961


等级: 职业撰稿
我.并不是.....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3-25 0
都是吃食出错呀..
呵呵
伊星邪

ZxID:828104


等级: 家喻户晓
回望,岁月悠悠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3-25 0
金庸先生写的是武侠小说
不能当成史记来读的……
这些只是一部分吧,金庸先生很有研究野史的功底……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
天机,打算下辈子才出万里长城么~~o(>_<)o ~~
暧芋冰

ZxID:3478453


等级: 明星作家
芋头曰:“爱过恨过,爱恨不能过;哭过笑过,哭笑不得过。”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3-25 0
只能说是疏漏吧,说笑话得打个引号。
总觉得。学历史的人也不一定能在拜读的第一时间发现。
。。。呃。。。六大“笑话”竟然都是吃的方面
估计学食品学的。。。会很敏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束薪

ZxID:5140686

等级: 牛刀小试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3-26 0
较真到这种程度,那才是笑话。武侠小说本来就是建立在天马行空的基础之上,武功秘笈啊,很多的地名建筑之类的全都是虚构的,如果真要较真,那这种小说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宁静猫猫

ZxID:4934301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3-26 0
很正常啊,呵呵,一般人谁会知道这些。他的文章好,诗词也好,没犯常识性错误,也就够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表小小

ZxID:2162022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3-26 0
话说金老还是很为大滴 ,顶一下爱爱
xixi22

ZxID:5054562

等级: 略知一二
生活很无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03-26 0
楼主要求太高了,人家只是写书的,虽说有些不合历史的进展,但总体是OK的,武侠小说又不是写史记.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酱油二块五

ZxID:1611080


等级: 文学大师
弓凛   0/1梅林   0/1王哈   0/1旧剑   0/2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03-26 0
踩一脚 不疼吧!~~~~~~~11
lzstone

ZxID:1475431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03-27 0
有点吹毛求疵了吧?!金庸虽然研究历史,但也不是神仙吧?
木乃伊的心

ZxID:4619709

等级: 略有小成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03-27 0
他的错误很多,不是他不懂而是他不想
enyayoung

ZxID:5485369

等级: 文学俊才
我在等待你的华丽回归~~~~~~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9-03-29 0
这个 错误基本上都是食物时间问题啊 其实 金庸先生对历史的了解从他的文章和历史的融合度就可以看出了啊 这个 小错误是可以理解的啊 毕竟会那么了解这些的 除了历史系 其他的很少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mingle021

ZxID:4843782

等级: 略有小成
想你的眉目,想到模糊。——突然觉得,思念大都如此,越来越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9-03-29 0
瑕不掩瑜啦,我想这种错漏如果不是专门研究农业史的估计没几个能知道啦,而且根本不影响小说的故事情节什么的,所以就以宽容欣赏的雅量忽略吧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生命随着岁月在流逝,有一种浑浑噩噩的荒唐
墨镜装鸭子

ZxID:5396811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9-03-31 0
怎么说呢,第一,这些个只能说是错漏,但还没道笑话的程度;第二,很多物品传入时间本来就有争议,前后跨度几百年的很多,比如苹果就有魏晋时已有栽种的说法,不过那时叫“频婆”,而且果肉松散、果汁较少,口感不佳,“平果”的写法则确始于明代,“苹果”则要更晚些。

——个人还是更倾向于那些是金老先生的错漏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