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陶瓷旅游----------我会不断更新中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6844 回复:4

[物品器具] 中国古代陶瓷旅游----------我会不断更新中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快乐de妮子

ZxID:9463627


等级: 明星作家
..6月29日考会计...努力吧!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4-12 0
— 本帖被 瑶池碧落 从 素材组工作区 移动到本区(2011-04-14) —






钧窑月白釉单柄洗,高7.3cm,口径20cm,底径6.7cm

洗长圆形,口沿的局部为伸出的花瓣形折沿,沿下有一环形柄,通体施天蓝釉,釉质凝厚滋润。

洗有陶和瓷制品,陶洗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均有制作,瓷洗以唐代越窑、宋代钧窑,尤其是元代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的制品为多。钧窑大部分产品的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较淡的蓝色称天青,较深的称天蓝,此件比天青更淡,故称月白,具有萤光般的幽幽光泽。




钧窑鼓钉三足洗,宋,高9.2cm,口径24.3cm,足距16cm

洗敞口,浅弧壁,外壁口沿下和近底部均装饰鼓钉一周,分别为21枚和18枚。平底,下承以三个如意头形足。外底刻有标明器物大小的数目字“一”。通体内外施釉,内施天青色釉,青中泛白;外壁釉色蓝中泛紫,绚丽夺目。

鼓钉洗是钧窑瓷器中常见的造型品种,这种富于装饰性的器物配以如意头形足活泼轻巧,匠心独具。此为宋代宫廷陈设用瓷。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宋,高32.6cm,口径26cm,足径21cm

尊的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通体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胎骨呈黄褐色。圈足内壁刻划数目字“六”。

传世宋代钧窑瓷器以各式花盆和花盆托最为多见,出戟尊较为少见。上海博物馆收藏一件宋代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宋代钧窑丁香紫釉出戟尊。



龙泉窑三足炉,高12.4cm,口径14.5cm,足距9.2cm

炉折沿,短颈,扁圆腹,下承以三足。肩部饰凸起弦纹一道,腹部与三足对应处饰有三条凸起的直线纹。通体施青绿色釉,三足底部显露酱黄色。

此炉釉色为典型的梅子青色,青翠幽雅。炉腹至足部凸起的三条棱线原系仿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因凸起处釉层较薄,呈浅白色,形成了出筋的装饰效果,翠玉般的釉色中显露出数道规整的白线,分外醒目。此炉造型仿青铜鬲,因此又称鬲式炉,是龙泉窑的上乘佳作。



青釉弦纹瓶,高31cm,口径10cm,足径11.3cm

  瓶洗口内敛,细长颈,斜肩,扁圆垂腹,圈足外撇,颈上凸起弦纹3道,腹中部凸起弦纹4道。里外满釉,胎体洁白,圈足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通体所施的粉青釉,青翠碧绿,汁水莹彻,温润如玉,特别是器身凸起的7道弦纹,凸出的部分釉薄处显现洁白的胎骨,形成一条白线,俗称“出筋”,是有意识地突出坯土的白度,衬托出青釉之美。

  此青釉弦纹瓶代表了南宋龙泉窑在其鼎盛时期极高的烧制水平。




龙泉窑青釉塑贴双鱼纹洗,高6cm,口径23.5cm,足径13cm

此洗敞口,折沿,圈足。洗心内塑贴两条游鱼,外壁刻凸菊瓣纹一周。口沿两侧各有两个穿孔,相互对应,可用于穿饰金属提环,以便于提携。此器釉色青翠,塑贴鱼纹清晰,是南宋龙泉窑的典型作品。在韩国新安海底沉船中亦发现有类似器物。



龙泉窑青釉凤耳瓶,高17.5cm,口径5.7cm,足径6.3cm

  瓶小盘口,直颈,折肩,直腹,圈足。颈部两侧各置一凤耳。灰白色胎,通体施青釉,釉面开片纹,釉色青翠莹润。

  南宋时的龙泉青瓷特别讲究釉的色调。窑工们以多次上釉和改变釉的配方技术,烧成粉青、梅子青两种釉色,代表着我国青釉烧制的最高水平。在厚釉失透的情况下,北宋龙泉青瓷盛行的刻、划花装饰已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堆塑和浮雕技法。

  此瓶唯以典雅的风韵、秀美的造型、莹润的釉色,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汝窑三足洗,宋,高3.6cm,口径18.3cm,足距16.7cm

 洗直口,平底,下承以三弯足。里外施天青釉,釉面满开细碎纹片。底部满釉,有5个细小支钉痕。清乾隆帝颇看重此洗,曾为其题诗一首,由宫廷玉作的匠师镌刻在器物外底部:

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

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

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题”。

 此器造型简洁,制作规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温润。



汝窑碗,宋,高6.7cm,口径17.1cm,足径7.7cm

碗撇口,丰腹,圈足微外撇,胎体轻薄。通体满釉,呈淡天青色,莹润纯净,开细小纹片。制作规整,足内有五个支钉烧痕及乾隆御题诗一首:

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

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

口自中规非土匦,足犹钉痕异匏樽。

盂圆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

后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题”,并钤“古香”、“太朴”二印。

汝窑青瓷胎质细腻呈香灰色,釉色如湖水映出的蓝天。这件汝窑碗胎质细腻,釉汁匀润,是一件精美的稀世珍品。




汝窑三足樽,宋,高12.9cm,口径18cm,底径17.8cm

此樽仿汉代铜器造型,直口,平底,口、足径度相若。外口及足上各凸起弦纹两道,中部凸起弦纹三道,下承以三足。底部有5个小支钉痕。里外满施淡天青釉,釉面开细碎纹片,莹润光洁。



汝窑盘,宋,高3.5cm,口径19.3cm,足径12.6cm

盘口微撇,圈足外撇。盘身满釉,开细碎纹片。底有5个支烧钉痕,并刻有“寿成殿皇后阁”六字。

此器制作工细,釉质纯净,开冰裂纹片,是宋代汝窑瓷器中的上品。其题字表明此器为当时供奉宫廷的器物。


   


汝窑圆洗,北宋,高3.3cm,口径13cm,足径8.9cm

圆洗敞口,浅弧壁,圈足微外卷。通体施偏蓝的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的片纹,胎呈香灰色,外底有三个细小如芝麻粒状的支钉,并有镌刻的“乙”字。此洗工艺精湛,釉色莹润。

汝窑遗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蟹爪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是鉴别真假汝窑瓷器的重要依据,这三个特征在此件器物上都很明显。

至于器物外底所刻“乙”字的涵义,一般认为是此洗入藏清代宫廷后所刻。清代时,精于鉴古的乾隆皇帝曾将自己所喜爱的古董划分等级,一些器物留下了当时镌刻的“甲”、“乙”、“丙”、“丁”等标志。在故宫所藏宋代汝窑瓷器上,还有镌刻“蔡”字、“寿成殿皇后阁”等铭文的。一般认为是宋代所刻,“蔡”字当与宋徽宗的宠臣蔡京有关;“寿成殿皇后阁”是宋代宫殿名。




西村窑刻花点彩盘,宋,高10cm,口径33.5cm,足径10cm

盘敞口,折沿,弧壁,圈足。通体施青白釉。盘内圆心刻一凤纹,并饰有5组规则的褐色点彩,内壁刻缠枝莲花,花纹上随意点缀褐色点彩。盘外素面无纹饰。

此盘器形大而规整,刻花与点彩相衬,繁而不乱,为西村窑代表性作品。




西村窑青白釉刻花凤首壶,宋,高16.8cm,口径4.2cm,足径8.3cm

壶顶部为凤头形,高冠,大眼,曲喙,凤顶花冠为注水口。长颈上凸起三道弦纹,圆腹丰满,宽圈足。壶体一侧为长圆形弯曲的流,另一侧为圆柱形柄(流、柄为后修补)。腹上部刻划缠枝花卉纹,下部刻划蕉叶纹。通体施青白釉,釉层较薄。

此壶为广东西村窑烧造。西村窑的瓷器主要用于外销,目前国内的出土物及传世品都非常少,而在东南亚一带特别是菲律宾则有大量出土物。此件凤首壶之造型虽然源于隋、唐时期受波斯风格影响的器物,但它的器腹等部位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耀州窑青釉刻花瓶,北宋,高19.9cm,口径6.9cm,足径7.8cm

瓶小平口出沿,短直颈,丰肩,腹以下渐收敛,圈足。肩部有弦纹3道。瓶身以“刻花”为饰,腹部刻缠枝牡丹花,下腹刻双层莲瓣纹。此瓶刻工刀锋犀利,深浅有致。牡丹花繁而不乱,花冠丰满,花枝缠绕,俯仰结合。瓶通体施青釉,釉面晶莹温润,玻璃质感强,釉层匀净。

耀州窑刻花青瓷以盘碗为多,瓶类较少。此瓶小口短颈,衬出瓶身的雍容饱满,刻线处积釉色深,凸起处色较浅,使花纹更加清晰,有立体图案的效果,为耀瓷中的精品。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宋,高8.5cm,口径20.8cm,足径4.8cm

碗敞口,宽唇,圈足。里外施青釉。碗内刻婴戏莲花纹饰,一肥胖的婴儿戏于三朵莲花之间,两手腕各戴一手镯,憨态可掬。

此碗刻花精细,画面生动活泼。北宋晚期,耀州窑装饰多取婴戏纹题材,此类构图还有两婴荡秋千、四婴戏把莲等。




青釉刻海水鸭纹碗,高7.4cm,口径17.8cm,足径4.9cm

碗敞口,腹为六花瓣形,近底渐收,圈足。内壁蓖划海水纹,碗心刻划一游鸭,外壁光素无纹。通体以青釉为饰,釉色深沉,青中泛黄。

此碗造型优美,纹饰清晰,鸭纹的刻划生动传神,海水纹宛转自然,由此可见耀州窑瓷工们娴熟的技艺,是耀州窑瓷器的代表作品。




耀州窑青釉人形执壶,宋,高29cm

壶体造型为一男子,束冠,着长襟衣衫,双腿直立,微露双足。人躯体中空,头有孔为壶口,双手于胸前捧方口壶流,后背中央附曲柄。人物面部表情庄重肃穆。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匀净滋润,因衣纹线条折角处釉薄呈现出胎色而具有立体效果。

耀州窑的瓷塑作品很少,此件人形执壶无论是造型构思还是工艺水平均可谓上乘佳作。





青釉药王塑像,高45.0cm,底径10.5cm

这是一尊宋代耀州窑烧造的青釉塑像,塑造一中等身材的伫立男像。其形像昂首挺胸,双目炯炯有神,平视前方,两腮微鼓,双唇紧闭,神态安详。头戴蝴蝶结饰物,身披由树叶缀连而成的长衣,左手托宝瓶,右手执草叶于胸前,腰间系一布带,赤足立于圆托上。通体罩青中略带黄色之釉。

虽然像上未标注姓名,但塑造的应是人们崇拜为“药王”的孙思邈。中国医学史上被尊称为“药王”者虽有多人,但唯有孙思邈享誉最广,影响最大,受到医学界和民间的广泛推崇,为他举办纪念活动也最为经常。孙氏是陕西耀县人,耀县紧临铜川,大名鼎鼎的孙思邈自然会成为宋代耀州窑工匠的创作素材。据说铜川旧有药王庙,庙中供奉孙思邈像。





耀州窑印花碗,宋,高5.1cm,口径13.2cm,足径4.1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内外施青黄釉。碗心模印菊花一朵,内、外壁分别采用剔刻放射性线条的方式表现菊瓣图案。

菊花及各种花卉是耀州窑十分常见的装饰题材。此碗独到之处在于它采用特有的犀利刀法将抽象的菊花花瓣与形象的菊花花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简捷明快的图案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越窑青釉瓜棱执壶

越窑青釉瓜棱执壶,宋,高23cm,口径12.5cm,足径9.1cm。

执壶撇口,直颈,四瓣瓜棱形椭圆腹,一侧置弯曲的长流,另一侧置曲柄,流与柄之间有双条形系,圈足。外底刻有“太平戊寅”四字。通体施青绿色釉。“太平戊寅”即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

这是一件带有明确纪年的瓷器,为越窑瓷器的断代提供了标准器。此执壶反映了北宋早期越窑执壶的特征,如四瓣瓜棱形腹、壶流较短等,为研究越窑执壶的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辽金


三彩印花海棠式盘,辽,高2.5cm,口径30—17cm,足径26—12cm

长盘作八曲海棠式,折沿宽边,平底。盘内模印花卉,口沿为卷枝纹,盘心以模印的水波纹为地,中央一线排列3朵莲花。盘内纹饰以黄、绿、白釉三色施彩。





三彩印花盘,辽,高3cm,口径14.5cm,足径8cm

盘敞口,口沿为8瓣花口,斜壁,平底。盘内壁模印8朵花卉,中心模印一硕大的花朵,外饰4片茨菇叶。花纹外以水波纹作地。盘内施黄、绿、白三种色釉,其中白釉为地,花叶纹则以黄、绿色釉间隔排列,盘外施黄釉。

印花是辽代瓷盘的主要装饰方法,纹饰一般为凸起的阳纹,题材以花卉较为常见,如牡丹、莲花、菊花,亦有印水波游鱼、飞凤、蝴蝶等纹饰者。





三彩印花方盘,辽,高2cm,口径12cm,足径7.5cm

盘四方花口,口微敞,平底。盘内四面立壁均分饰2开光,每开光内饰花卉1朵,花卉两侧对称饰卷云纹。盘内底四角饰叶纹,底心模印团菊1朵。盘内施黄、绿、白三色釉彩,盘外施半釉。




三彩鱼形壶,辽,高15cm,口径5cm,足径7cm

壶仿鱼形,造型设计巧妙。鱼背部正中为一喇叭状菊瓣花口,一侧为提梁,已残失。鱼嘴为壶流。鱼身、鱼鳍、鱼尾用不同的釉彩装饰并刻划不同的花纹,鱼腹下饰一荷叶,托起鱼体,荷叶下为平底实足。通体施黄、绿、白三色釉。

此壶形体生动,色调淡雅,集模印、堆贴、刻划工艺于一体,是辽代瓷器中之精品。





三彩刻花鹭莲纹盘,辽,高3.1cm,口径12.2cm,足径7.5cm

盘口呈九瓣菱花形,盘心坦平,浅壁,圈足。盘内三彩釉下有刻划的鹭鸶莲花纹。其做法是先用铁锥在胎上划出图案线条,经素烧以后施以绿釉,再在莲叶上涂葡萄紫色釉,鹭鸶与莲花上涂黄色釉。

此盘暗划之线条流畅自然,以氧化铅为助熔剂的低温黄、绿、紫色釉搭配协调,特别是所用葡萄紫色釉在辽三彩器中极为少见,故此盘是研究辽三彩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黄釉执壶,高36cm,口径3.5cm,足径8.5cm

壶直口,细长颈,丰肩,长圆腹,圈足。一侧为八棱形壶流,流细长弯曲,根部饰一皮扣状装饰,另一侧为带状长柄,连于颈肩。自壶口至近足处,通体饰弦纹6组。器身施黄釉,釉面光亮莹润。

执壶为辽代瓷器中的常见器形,而此壶造型独特,其细长颈、壶流及壶柄的式样独具风格,在辽代瓷器中亦不多见。



黄釉提梁壶,高29cm,口径2.5cm,足径7.5cm

壶式较高,上扁下圆。壶上端一侧出管状口,口与肩上另一侧连以鸡冠状提梁,管与提梁根部饰凸起的带状饰物。壶下部饱满,圈足微外撇。釉下施白色化妆土,黄釉施至近足部。釉色光亮,釉面开有细小的纹片。





白釉刻花壶,高32.8cm,口径8.4cm,足径8.2cm

壶口微敞,六瓣花式口,长颈,肩部一侧以45°角斜出一流,长圆腹,外撇圈足。

白釉瓷器在辽代较为盛行并具有民族特色,目前已发现龙泉务窑、赤峰缸瓦窑均有烧制。壶在辽瓷中有几种造型:有与中原风格近似的执壶;有辽代特征明显的鸡冠壶等。此壶为辽代所特有,其造型端庄秀丽,口、颈、腹分别装饰不同的花纹,口为花瓣形,颈饰以工整的弦纹间隔,腹部刻划4朵盛开的鲜花。此壶刀法刚劲有力,线条流畅清晰,为辽代白釉刻花壶中的精品。






绿釉刻花单柄壶,高14cm,口径4.5cm,足径7.5cm

壶小口,口内收,壶身为四瓣瓜棱形,肩部一侧有多棱形短流,相对应的另一侧为双条绳形系。壶腹一侧有竹节形横柄,柄端凸起一小钮。肩部饰双凸弦纹,通体刻划大小扇形纹,柄与壶身连接处以螺旋形刻划花纹巧加修饰,十分别致。壶施绿釉,鲜翠欲滴,明亮可爱。

此壶造型、纹饰独特,是辽代早期瓷器中稀有的珍品。

       
       

[ 此贴被快乐de妮子在2011-04-12 13:4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我决定沉默Le;努力考会计.....祝福我吧!
瑶池碧落

ZxID:11335430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齐小憩
小憩哥哥。哪去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4-12 0
已审
相关帖
中国历代陶瓷茶具的演变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9591_u11335430/
中国瓷器发展史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9767_u11335430/
陶瓷是瓷器的一种?是同一个概念不?
看到好多个窑子。。。。
素净淡雅

ZxID:106429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唯衍玦
工作,潜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5-08 0
很详细的介绍。

我现在看到“窑子”就会有联想。
稻草Ren。

ZxID:13032990


等级: 热心会员
超过20章没更新,请及时+1或者私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11-24 0
肿么没有茶杯。。其实一直在研究古代大富大贵人家的碗跟穷人的有什么区别
狂澜薄凉

ZxID:21503322

等级: 文学俊才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11-25 0
这些一看就好贵。。
好有气质。。
就是买不起。。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