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革命史上“弄假成真”的七对著名夫妻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2981 回复:18

[其他] 中共革命史上“弄假成真”的七对著名夫妻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偶颜單色

ZxID:8364475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展雯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6-12 0
中共革命史上“弄假成真”的七对著名夫妻
[size=3][b]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时期,一些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员,出于革命工作的需要,就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假扮夫妻来迷惑敌人。
  
 
由于双方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产生感情后,经党组织批准,就“弄假成真”变成了志同道合的真夫妻。现综合有关资料的记载,把“弄假成真”的七对革命夫妻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size][/b]


  [color=#6633CC][b]彭咏梧和江竹筠[/b][/color]

        1943年5月,在成都工作的江竹筠接到了组织给她的一项重要而特殊的任务:回重庆与中共重庆市委第一委员彭咏梧假扮夫妻,以掩护地下党开展工作。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在延安的党中央决定利用局势比较稳定的有利条件开展“整风运动”。

  1943年5月,彭咏梧按照南方局党委的要求带回一份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根据南方局的部署,要求每个党员秘密阅读整风文献,联系实际,写出思想、工作、生活总结。

  当时彭咏梧的公开身份是中央信托局的中级职员,但因没有家眷,只能住在十几个人的单身集体宿舍,这对开展地下活动非常不利。彭咏梧手中直接联系的党员有70多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要组织开展和领导整风学习,存在着极大的不便和风险。

  恰巧在这时,中央信托局刚修好职工宿舍,因此组织上决定彭咏梧以家属要来的理由申请分房。作为业务骨干,彭咏梧的申请得到同意,他分到了一套住房。但是,彭咏梧要求把在云阳的妻子、孩子接来的请求却没有得到批准。地下党组织决定给他派一名女同志以“妻子”的名义来协助他工作。

  彭咏梧从云阳、万县县委书记的岗位上调到重庆,将原名彭庆邦改名彭咏梧,并担任重庆市委第一委员。他到重庆不久,即经过组织同意,给妻子写了一封信,叫她带上儿子到重庆来。但是,因当时儿子彭炳忠正在出麻疹,而妻子谭正伦借钱与人办的一个家庭纺织作坊也刚刚开张,无法脱身。于是她回信给彭咏梧,希望过段时间再去重庆。

  谭正伦的这封回信,却引起了市委同志的担心和警惕。而彭咏梧来重庆时,地下党重庆市委第二委员莫达在公开介绍彭咏梧时,说他是中央大学的毕业生,又在北平银行当过职员。因此,如果他与老家的通信被特务邮检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重庆市委第二委员莫达建议彭咏梧立即断绝与川东的一切联络,包括与妻子的通信。这个建议得到地下党组织的同意。

  考虑到彭咏梧的工作性质,应有一位稳健而有学识,能应付各种复杂环境,有斗争经验的党内的女同志掩护彭咏梧。在人选的问题上,市委经过讨论,选中了虽然年轻但却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江竹筠。

  假扮

  当彭咏梧拿到新分配在机房街的一套宿舍时,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住到这里来的家属是一个“假妻子”!对他这样—个有过家庭经历的人来说,真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妻子?

  当他服从决定后,他就给自己做出严格的规定:把他们的关系控制在绝对的上下级之间!

  假扮夫妻的生活考验着彭咏梧,也考验着才23岁的姑娘江竹筠。

  刚开始时,她是那么不习惯。邻居称呼她“彭太太”时,她差一点忘了自己“已为人妻”,以为不是叫她。她立即警觉起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有强烈的掩护组织领导的责任感。她不断强化自己的“彭太太”身份。

  彭咏梧有严重的肺病,工作担子重,急需合理调配膳食。每当彭咏梧工作到深夜,她就把煮好的莲米汤送到他的桌上。

  邻居们发现,彭咏梧对江竹筠十分尊重和爱护,除了必要的应酬外,他总是下班就回到家里,家里的重体力活,他总是抢着干。邻居们经常看到他们手挽手,有说有笑地出去散步。

  为了使这假戏真做到位,江竹筠毅然决定把彭咏梧以她“丈夫”的身份介绍给自己所有的亲朋好友。

  江竹筠还带着彭咏梧去拜访三舅李铭义,稍闲时还将亲朋好友约到一起聚会。

  她亲热地叫彭咏梧“四哥”,亲友们也跟着她这么称呼。而彭咏梧也亲热地称她“竹”。人们都以为他俩是一对真夫妻,就连江竹筠的母亲也一直以为彭咏梧就是自己的女婿。

  江竹筠很珍惜做“彭太太”的机会。在这个“家”里,她关起门来就能自由地阅读党的文件,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得到彭四哥的指点。整风学习运动开始后,她一面帮助彭四哥工作,一面联系实际扎实地学习整风文件,不断地向她的“假”丈夫、“真”领导虚心求教,彭咏梧也不厌其烦地向她说明解释。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特殊的情愫在两人身上悄悄地滋生。

  在这个“家”里,江竹筠细致入微地照顾彭咏梧的生活,开始时,这仅仅是出于对领导的敬重。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敬重的心情已悄然发生变化,她不仅仅是把他当作领导,而更多的是把他当作可以依靠的亲人。

  彭四哥不仅有俊朗的外表,优雅的谈吐,更有着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在思想上和工作方法上对她有很大帮助。

  四哥虽然是领导,但是他那样平易近人,在日常生活中,他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她的关心和爱护,更是让从小失去了父爱的江竹筠有了一种特殊的感觉。

  她有时突发奇想,要是四哥真是自己的丈夫该多好啊。然而,她必须把这份情感埋藏起来,因为彭四哥已是一个有妻儿的人了啊!

  在彭咏梧眼里,江竹筠是那么精干优秀,又是那么体贴贤惠。自从有了她的协助,他工作起来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在这里,他又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觉,他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依恋上了她。但他也为这种想法而深深自责,这种想法太对不起自己的妻子了。结婚九载,他亏欠谭正伦的太多了。那是一个多好的妻子啊!他长年在外,她不仅独自支撑着这个家,而且一直负重劳作资助着甚至可以说是供养着自己!他不能有负于她,他必须要以最坚强的理智守护住对谭正伦这样一个好妻子的忠贞。

  他们虽都在压制着这种刚刚萌芽的情感,但天天生活在一起的现实环境,却又在不断催生着这份情感,使得这份情感犹如夏季的禾苗,任由狂风暴雨,也压制不住它的生长。

  他们在互相爱着,但是,谁都没有捅破感情上的最后一层薄纸。

  结婚

  这种有爱不能言的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一个意外的突发性变故,在检验着两人的这份情感。

  1944年的春天,江竹筠同挚友何理立一道去《新华日报》营业部买苏联小说《虹》,从报社出来,被特务跟踪。她们发现后,想了很多办法才甩掉了“尾巴”。党组织知道后,为了保障市委机关的安全,决定她俩先后转移到成都。于是江竹筠离别了这个纯洁无瑕、温馨惬意而又充满戏剧色彩的“小家庭”。

  到成都后,江竹筠根据组织安排,考入四川大学。她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繁忙的学习和火热的斗争中。然而,当她静下来,梳理着和彭咏梧的感情时,却发现这份情感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这次分离,也让彭咏梧产生了难以言说的失落感。他一下子又从温暖的“家”回到了以前单身的日子里。每当像从前一样,忙完工作,匆匆赶回家的时候,才发现再没有以前那种温馨。一切依然,只是伊人已去。他本以为两人分离后,可以斩断他们之间的情丝,没想到却是抽刀断水水更流。

  这种情感的折磨很快就结束了。

  当时组织上鉴于工作需要,批准她与彭咏梧正式结婚,组成正式的家庭!

  当得到这一喜讯时,江竹筠的内心里充满了矛盾,真是说不出的惊喜,又是说不出的忧虑。

  从内心里,她是那么的爱彭四哥,能够与彭四哥结成真正的夫妻,是她心里期盼已久的。

  但彭四哥已经有了妻儿,他的妻子——幺姐谭正伦又是一个那么贤淑,对他帮助那么大、付出那么多的好女人。

  虽然彭四哥也深爱着自己,但他是那么传统,那么理智,能忍心抛弃糟糠之妻吗?如果是这样,她岂不是陷自己最爱的人于不义之中吗?虽然工作上的需要成全了她和彭四哥的爱情,但他的妻子谭正伦怎么办?她若是知道她的彭四哥另外结婚了,她会怎么样?自己的幸福岂不是建立在另外一个女人的痛苦之上了?

  但是既然组织上已经批准了,肯定就有组织的考虑,她就像接受假扮夫妻的任务一样,接受了组织的决定。

  1945年暑假,江竹筠回到重庆,终于见到了分别半年的彭四哥,他俩都万分激动。

  这迟来的蜜月让彭咏梧和江竹筠都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但在他俩的心中又都深藏着另一份复杂情感——对谭正伦深深的歉疚。




   [color=#6633CC] [b]王士光和王新[/b] [/color]

  王士光,原名王光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的四哥。
 
 
   1915年生于天津。20世纪30年代先在北京大学数学系读书,后转到清华大学电机系,学无线电专业。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天津组建党的秘密电台。王光杰到解放区后,改名王士光。曾任冀察热辽军区无线电中队机务主任,晋冀鲁豫军区、华北军区通信处副处长。1947年组建邯郸广播电台及时接替陕北广播电台工作,曾获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的特等功臣奖章和锦旗。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电信总局工业管理处处长,第二、第一、第三机械工业部无线电工业管理局副局长,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电子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北京市电子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国防装备委员会技术顾问。是中共八大代表。

  王新,原名王兰芬。原籍连山,1921年出生在辽宁兴城一个颇有名望的官绅家庭。1936年考入河北女子师范学校附属中学读书。就在这一年,年仅15岁、还是中学生的王新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王新入党后的第二年,“七七事变”爆发,平津沦陷,王新留在天津,除了继续在学生中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外,还与中共北方局保持着联系。1938年夏,王新向党组织要求去根据地参加抗日斗争。不久,和王新单线联系的地下党员张洁清(彭真的夫人)通知她到河北省南宫县抗大分校学习。王新以为将要奔赴根据地,顿时热血沸腾,准备投身抗日烽火中,但却被调到天津和王光杰假扮夫妻。

  王光杰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时,结识了中共党员姚依林(建国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姚依林在1936年后,出任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长、市委书记。1938年8月,中共北方局需要在天津建立秘密电台。当时化名姚克广的姚依林知道王光杰精通无线电技术,以前在家中组装过无线电台,而且工作热情高,是筹建天津秘密电台的最佳人员。于是,1938年8月20日,王光杰被姚依林从北平“招”到了天津。同年9月,姚依林安排王光杰在天津英租界伊甸园建立秘密地下机关,设置电台。为了掩护秘密工作,姚依林调来一位女中共党员,和王光杰装扮成夫妻,住在那里。这位女党员就是王新。姚依林按照地下工作的惯例,为王光杰、王新分别取了化名。白天,化名吴厚和的王光杰在天洋商场其同学开办的一家电料行当技师,修理收音机。这样不仅可以掩人耳目,而且容易搞到电台所需要的电信器材,而化名黄惠的王新则终日在“家”料理党的地下机关事务。在几个月的战斗生活中,共同的理想和使命将他们紧紧联结在一起。当王光杰生病时,王新像真正的夫人那样不怕脏不怕累日夜守护着;为了减轻王光杰的工作压力,从没有接触过无线电的王新也学会了发报。渐渐的,爱情的种子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扎下了根。经中共地下组织批准,他俩于1938年12月26日正式结婚。

  1939年8月,上级命令撤销秘密电台后,王新和王光杰一同离开天津,奔赴平西革命根据地。王光杰改名王士光,担任冀察热辽军区司令部无线电中队机务主任。王新则去了房山、涞水、涿县一带开展妇女工作。不久,由于战场形势的变化,夫妇之间失去了联系,但他们始终爱情专一地互相等待着。直到1947年底,断绝音信长达八年的王新和王光杰才重新相逢。王新在组织的安排下,穿过一道道封锁线,越过几个解放区,终于回到了丈夫身边。短暂的团聚后,这对革命夫妻又开始投入到新的战斗生活中。

  新中国成立后,王士光继续为人民通讯事业呕心沥血,曾担任四机部(电子工业部)副部长等职,王新则被分配到北京邮电设计院工作。“文革”开始后,在那个黑白颠倒的时代,身为王光美胞兄的“特等功臣”王士光也被打成了“里通外国的特务”,被关进监狱长达七年之久。王新一次又一次地为丈夫申诉,拒绝写任何“揭发”材料。幸运的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1974年,王士光恢复了自由。这年国庆节,他和王新一起应邀参加了国庆招待会。2003年6月24日,王士光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color=#6633CC][b]杨光华和冯永莹[/b] [/color]

  杨光华,化名子才、巴本、老周。
 
    1908年7月28日生于湖北省嘉鱼县。1926年在洪湖组织制扇工会,担任纠察队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沔阳秋收起义,组建洪湖地下党组织。历任贺龙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党代表、中共沔阳县委书记、中共湘鄂西临时省委组织部长、代理省委书记、书记。1932年8月到上海中央局互济总会工作,后任组织部部长。1933 年 6 月至 1934年3月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1934年10月任中共满洲省委代理书记。1935年4月去苏联。受“左倾”机会主义迫害,于1937年1月被判处徒刑送进集中营。1946年释放后在苏联当工人。1956年回国后,先后任黑龙江省党史研究所顾问、湖北省政协委员、常委。1991年8月26日因病在武汉逝世。

  冯永莹,1913年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34年来到东北,到满洲省委做地下工作。1936年进入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军事理论。1945年秋,到热河公安局工作。1948年,调任东北烈士子弟学校校长。1952年,调任东北烈士纪念馆当馆长。1962年,调任湖北省政协秘书处副处长。1983年离休。现居住湖北武汉市。

  冯永莹参加革命主要是受了其二哥的影响,其二哥就是叱咤风云的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冯仲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冯永莹决定到哈尔滨去找二哥冯仲云。到了哈尔滨,二哥提出由她来搜集情报,并负责处理中共满洲省委的一些文件。1934年团省委书记刘明佛被捕判变,省委机关遭到破坏。同年10月中央派杨光华来哈尔滨代理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又组成新的省委。为避免暴露身份,党组织决定让杨光华与冯永莹同居一室,假扮夫妻。后来,因两人之间有了感情,党组织就批准两人结了婚。

  1935年4月,王明、康生将杨光华等人调往莫斯科。不久杨光华被共产国际认定为“内奸”,然后将他流放。1936年春天,冯永莹来到苏联。共产国际名义上安排她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实际上是对她进行监控。她根本没有见到杨光华。

  1938年,冯永莹从苏联回到新疆,以小学教师的身份继续为党从事地下工作。1939年与他人结婚。1941年初被组织上调往延安任延安被服厂会计。几年后,婚姻破裂。1945年,冯永莹去了哈尔滨,又回到二哥冯仲云身边。

  1956年,杨光华在被流放13年、又被苏联控制8年之后,终于回到祖国。他在哈尔滨找到了冯永莹,在经历了21年的坎坷之后,两人终于又走到了一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两人调到湖北武汉工作。



 
   [color=#6633CC][b]周文雍和陈铁军[/b][/color]

        临刑前上演了悲壮的“刑场上的婚礼”

  周文雍,1905年生于广东开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历任广州工人代表大会特别委员会主席,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长、工委书记,广州工人赤卫总队总指挥,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劳动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工人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和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陈铁军在广州建立党的秘密联络机关,对外假称夫妻。
 
  和陈铁军假扮夫妻后,周文雍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广州工人暴动。当时,在广州的汪精卫、陈公博等扮成“新左派”,鼓吹民主、自由,借以笼络人心。为了揭穿他们的假面目,周文雍率领数千名失业工人,在汪精卫的官邸“葵园”门前喊口号,要求释放被捕工人。敌人恼羞成怒,派出大批军警镇压工人。周文雍受伤被捕。周文雍被捕后,党组织成立了营救小组,陈铁军和大家一起制定营救计划。陈铁军派人把关押周文雍的地点搞清楚后,又让人设法告诉周文雍不饮茶水,以引起“高烧”,说是患了伤寒;再发动狱中难友起哄,迫使敌人把周文雍从监狱送进医院;这时组织便衣武装,把周文雍从医院救出。周文雍被救出来后,仍与陈铁军假扮夫妻在广州做地下工作。不幸的是,由于叛徒告密,1928年1月27日(大年初五),周文雍和陈铁军同时被捕。敌人向他们施用了酷刑,但他们坚决不向敌人低头。同年2月6日,在他们被判处死刑、即将就义之时,周文雍在监狱墙壁上题写了一首《绝笔诗》:“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还提出要和陈铁军合影。敌人同意了他的要求。他们并肩站在牢房窗前照了相,以作为他们的结婚照。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敌人的刑场上,他们举行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悲壮动人的刑场婚礼。

  陈铁军,原名陈燮君。1904年3月生于广东佛山。1924年秋考入广东大学文学院预科。求学期间,为追求进步,决心跟共产党走,她将原名“燮君”改为“铁军”。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的宣传工作。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10月,受党的派遣,装扮成周文雍的夫人,并参加了广州起义。1928年1月27日(大年初五),在组织广州市春季骚动期间,被叛徒出卖与周文雍同时被捕。在狱中,他们备受酷刑,坚贞不屈。敌人无计可施,决定判处他们死刑。在共同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周文雍和陈铁军产生了爱情。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将爱情一直埋藏在心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决定将埋藏在心底的爱情公布于众,在敌人的刑场上举行了革命者婚礼,从而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1928年2月6日,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两位气吞山河的年轻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熗口,把刑场作为结婚的礼堂,把反动派的熗声作为结婚的礼炮,从容不迫地举行了婚礼。其婚礼之悲壮,空前绝后。






   [color=#6633CC][b]熊瑾玎和朱瑞绶[/b] [/color]

   熊瑾玎,1886年生于湖南长沙。
 
     曾参加毛泽东同志等组织的新民学会,在毛泽东创办的自修大学担任过教导主任。曾为毛泽东、何叔衡去上海参加党的“一大”筹措了旅费。1927年“马日事变”后,遭反动派通缉,于10月逃亡汉口,并在这白色恐怖极其严重的时刻,经郭亮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到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任会计。后至湘鄂西苏区,任宣传教育部长兼苏维埃政府秘书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华日报社总经理、《晋绥日报》社副总经理、解放区救济总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至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不久因年高体衰而休息。

  朱瑞绶,1908年生于湖南长沙。1924年入长沙女子师范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株州搞了一个时期的铁路工人子弟教学和职工家属工作后,因“马日事变”转入地下。1928年夏天到了上海。不久,也调到了中央政治局机关。

  1928年,熊瑾玎在上海中共中央机关任会计,负责筹措经费,并奉命建立了中央政治局开会、办公的机关。由于对外用“福兴”字号老板身份掩护党中央秘密机关,做经营湖南土布土纱的生意,因此同志们便戏称他为“熊老板”。为掩人耳目,他和朱瑞绶假扮夫妻。后来于1928年8月结婚。

  1931年,因顾顺章叛变,中央机关搬迁,熊瑾玎和朱瑞绶先后去湘鄂西苏区工作。第二年又回上海,二人同住中央交通机关。1933年4月8日,熊瑾玎去法租界给贺龙同志的家属送生活费。这时,贺龙同志家属已被逮捕,熊瑾玎被守候在那里的法国捕房捕去。熊瑾玎被捕后,根据党的指示,朱瑞绶积极设法营救,她找了宋庆龄,请了史良、唐豪、董康等律师。在第二次开庭时,朱瑞绶经组织同意随史良前往探望,不料在候审室门口被叛徒徐锡根指认,也遭拘押。朱瑞绶被关押了八个月,终以无罪获释,而熊瑾玎却被判了八年徒刑。1937年,随着抗日高潮的到来和国共合作形势的发展,周恩来同志委派毛泽民同志来上海探视和营救熊瑾玎。饱尝了四年又五个月的铁窗生活以后,熊瑾玎终于在抗日战争的炮声中获得了自由。从1938年起至1946年止,一直在重庆任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总经理,朱瑞绶也在报社工作。  

  1966年初,熊瑾玎80岁诞辰时,周恩来总理特地带着两瓶绍兴花雕陈酒为他祝寿。1973年,熊瑾玎病危且已不能说话,周恩来不顾自己重病在身仍亲去医院看望。熊瑾玎于1973年逝世,享年87岁。著有《革命老人徐特立》,出版有《熊瑾玎诗草》。1990年的时候,已经82岁的革命老人朱瑞绶,还曾接受过邓小平同志的女儿邓榕的拜访。






   [color=#6633CC]  [b]任国桢和陈少敏[/b] [/color]

     任国桢,祖籍山东。
 
     1898年生于辽宁安东(今丹东市)。原名任鸿锡,曾用名任国藩。1918年入北京大学俄文系预科。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起,任中共奉天支部书记、哈尔滨《东北早报》编辑。1928年9月,任中共哈尔滨县委书记、市委书记。1929年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候补常委等。同年底赴上海,进中央干部训练班学习。1930年2月,中共山东省委因出现叛徒连遭破坏,几位主要领导人均被捕,省委机关也由济南转移到青岛,故中共中央派任国桢到山东,任临时省委书记,着手恢复党的组织。3月中旬,任国桢到达青岛后,首先要租间房子,作为省委秘密办公机关。但当时招贴租房启事都写着“没眷属不租”的字样,当时尚未结婚的任国桢,自然没有眷属,房子也就租不成了。为了能租到房子,更是为了掩护新来的省委书记,组织上便派陈少敏到任国桢身边,假扮夫妻,协助工作。陈少敏当时在打蛋厂当工人,白天在厂里上班,晚上陪着任国桢外出从事秘密活动。很快,山东党的组织就得到了恢复。任国桢到山东不到一年,又出了叛徒。为安全起见,组织上调任国桢到中共北方局工作。陈少敏也一同前往,协助任国桢工作。1930年12月,任国桢被中共北方局任命为中共北平市委书记、河北省委委员。任国桢、陈少敏二人在共同的战斗生活中相爱了,经组织批准,这对假夫妻成了真夫妻,并且生了一个女儿。1931年春任国桢被调到天津工作,同年9月任中共唐山市委书记。10月9日以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身份到山西工作,21日由于叛徒出卖,于山西特委秘书处(太原市典膳所8号)被捕。在敌人的严刑逼供和叛徒的无耻指证下,他大义凛然、威武不屈,于1931年11月13日被阎锡山杀害,年仅33岁。

  任国桢牺牲后,陈少敏非常悲痛。从此,她再也没有结过婚。直到晚年,陈少敏还把任国桢的照片挂在卧室内。同别人说起爱人来,更是很动感情:“他呀,任国桢,任国桢!鲁迅的爱雏!他写的《苏俄文艺论战》一书,就是鲁迅先生给写的序!”

  说起陈少敏,熟知中共党史的人们肯定都对下面这件事记忆忧新:“文革”时期的1968年10月,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当到会的中央委员就“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进行表决时,除一人外全投了赞成票。这惟一未投赞成票的中央委员就是陈少敏。表决的时候,陈少敏庄严地用右手捂住左胸趴在桌上,用这种特定的方式,表示自己鲜明的态度。因此,陈少敏在“文革”时期受到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

  陈少敏,原名孙进修。1902年生于山东寿光。1921年冬进入青岛日商内外棉纱厂做工。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和任国桢假扮夫妻从事秘密工作。曾任中共青岛市委工委委员。1930年随任国桢调往中共北方局工作。后和任国桢结为革命伴侣。曾任中共天津市委秘书长。1932年冬,因叛徒告密被捕。次年出狱后,先后担任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长、冀鲁豫特委组织部长、副书记,并在那里建立了冀鲁豫边区抗日武装第四支队。1936年被派往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届候补委员。解放战争时期,曾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兼组织部长等职。建国后,在任中国纺织工会主席期间,到青岛发现并总结推广了“郝建秀工作法”等。1953年后,曾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1956年8月在党的七届七中全会上递增为中央委员。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7年12月在北京病逝,享年75岁。





     [color=#6633CC] [b]李白和裘慧英[/b] [/color]

  李白,1910年生于湖南浏阳,曾用名华初。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通讯连指导员。参加过长征。1937年到上海,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

  李白到上海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后,当时的电台领导人龚饮冰(建国后曾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等职),凭着自己长期从事地下斗争的丰富经验,认为李白身边必须有位女同志,与他假扮夫妻,这样才不致引起左邻右舍以及敌人的怀疑。因此,龚饮冰就亲自物色人选,把绸厂的青年女工裘慧英调到了李白身边。

  裘慧英,又名裘兰芬。1917年生于浙江省嵊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12岁时到上海入日商裕春绸厂、美亚绸厂当包身工,后受到厂里中共地下党员的启发教育,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10月入普益绸厂。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中共沪西绸厂委员会委员,负责宣传工作。4月奉调至中共中央驻上海的地下电台,和同延安来的李白扮成假夫妻,通宵达旦地收发电报,及时把延安中共中央的指示传达给上海地下党,又把日、伪的重要情报传递给中共中央。鉴于他们之间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党组织便于1940年秋批准他们结为伴侣。

  1942年9月中秋前的深夜,日本侵略军采取分区停电的办法,搜索中共地下电台时,李白夫妇双双被捕,押至日本宪兵司令部。敌人让裘慧英亲眼看着李白受刑,她虽心如刀割,但仍咬紧牙关推说丈夫做的事自己一概不知。半个月后裘慧英获释,她一面进大诚绸厂做工,一面接受组织嘱咐以夫人名义到处寻找李白下落。1943年1月打听到李白关在极司斐尔路(今万航渡路)76号,就以夫人身份入内探监。通过密语,知道李白咬定自己私设电台是替一个阔老板了解黄金价格升降消息,未涉及政治。由于李白一口咬定是为一个做生意的老板服务,帮朋友了解商业行情,而日军又未掌握实情,不知李白是为谁发报。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到酷刑折磨的李白后经地下党营救获释。

  李白出狱后,为了避免敌人继续追踪,暂不恢复情报工作,由组织安排在良友糖果店当店员。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李白继续从事秘密电台工作,通过电台又把大量情报传送给党中央。1948年12月30日凌晨,遭国民党武装特务包围搜查,李白夫妇和小孩一起被捕后,被押送到国民党警备司令部第二大队。1949年5月7日,李白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后,已出狱的裘慧英强忍巨大悲痛,继续忘我为党工作。建国后,裘慧英先后担任中共上海电信局基层支部副书记、上海邮电技工学校副校长、邮电工会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席和顾问。1983年离职休养。1992年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75岁。

Momonana~

ZxID:11039468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6-13 0
认识的好少啊
坐沙发
小蕊蕊2010

ZxID:12282352

等级: 博览群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6-13 0
日久生情啊
¥浅醉

ZxID:11679721


等级: 职业撰稿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6-13 0
都不认识


datura0212

ZxID:10754855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6-13 0
汗,几乎都没听过
花渡子

ZxID:10449022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6-13 0
我鄙视第一对 他们幸福了 那原配呢?出轨出得理直气壮 可怜的原配夫人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6-13 0
已审,被最后一个名字惊悚了。。。
慕彼秋风

ZxID:5150546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lansexiuzhi
嘟嘟嘟嘟嘟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向他们致敬!
浅笑汐颜

ZxID:12371512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日久生情或者歪打正着?
又二每文

ZxID:7216582


等级: 热心会员
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6-14 0
为了革命的需要,觉得过程好新鲜,跟小说似的
真的是日久生情,结婚还是磨合个几年
秋水霜无痕

ZxID:3774636


等级: 文学大师
开心每一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6-16 0
缘分来着
金鱼花火

ZxID:646768


当时明月在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6-21 0
都是日久生情啊
琳……

ZxID:8448158


等级: 热心会员
何以解忧 唯有退休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6-21 0
先婚后恋啊 
好时尚哦
nihaowoshiwo

ZxID:6958624


等级: 热心会员
nihaowoshiwo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6-21 0
日久生情
荼靡小竹

ZxID:12157793

等级: 略有小成
尘埃中低头,绽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6-21 0
佩服啊 第一对 怎么还结婚了?? 党真是好啊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456liuxi

ZxID:1915901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06-21 0
怎么一个也不认得
森林鱼

ZxID:12116887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06-21 0
都结婚了 那前面的老婆怎么办 还结婚后假惺惺的说愧对 愧对就先处理好再说啊 恶心的男人
leon_raul

ZxID:713810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12-03 0
dddddd
笑笑小小

ZxID:756651

等级: 文学俊才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12-03 0
最后一个  不就是 永不消逝的电波嘛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