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古人吃的食物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173 回复:9

[宗教民俗] 一些古人吃的食物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囧Q

ZxID:9741308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chantelle
我们钟情于某些音乐,终究是钟情于某些回忆。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0 0
一些古人吃的食物
[color=#FF0000][b]古代人吃的食物是什么?[/b][/color]

[color=#669900]古代人常吃的粮食主要是[color=#FF0000][b]五谷[/b][/color]

五谷即粟、豆 、麻、麦、稻 。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color]


[color=#6699CC][color=#FF0000][b]水果[/b][/color]
1,有中国本土的水果如:桃、李、杏、桔子、梨、酸梅、胡桃等.(注:1972年发现距今约7000多年磁山文化遗址胡桃的出土,修改了所谓汉代张骞引自西域的说法。)

2,张骞等人从西域引进的葡萄、石榴等

柰,也是古代水果名,究竟是什么,还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柰就是后来的绵苹果,即中国苹果的古称。 [/color]




[color=#FF00CC][color=#FF0000][b]菜[/b][/color]?
蔬菜自上古时代便已成为人类的食物。《诗经》里提到的132种植物,其中作为蔬菜的就有20余种,随着时代变迁,其中部分品种已退出蔬菜领域,成为野生植物,如荇、苕、苞之类。 战国及秦汉时期,我国人民食用的主要蔬菜有5种。葵,称为“百菜之主”,现在有的地方称冬寒葵或冬寒菜,植物分类学上称冬葵,因口感及营养欠佳,唐以后种植渐少,明代已很少种它,并不再当蔬菜看待。藿,也是先秦时的主要蔬菜,它是大豆苗的嫩叶,如今极少拿来当菜吃了。韭、葱、蒜是现在常用来调味的蔬菜,在古代蔬菜中独成一属。《汉书·召信臣传》中记载太宫园在温室生产葱、韭的情况,并把这样培育出来的韭菜叫“韭黄”。此外,还有萝卜、蔓青等根菜类,现时萝卜的许多优良品种在秦汉时便已培育出来。蔓青早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就有“菜之美者”的盛誉,古时蔓青还可以顶粮食之用。 现在常见的蔬菜如茄子、黄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晋至唐宋时期陆续从国外引进来的。茄子,原产于印度和泰国。黄瓜原产于印度,传入我国时比茄子晚些,初名叫胡瓜,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种叫法。菠菜是唐代贞观年间由尼波罗国(今尼泊尔)传入的,最初叫波棱菜,后简称菠菜。扁豆原产于爪哇,南北朝时传入我国。刀豆原产于印度,唐代传入我国。

宋代以来,我国蔬菜的种植和食用就更加广泛了。除了从国外引进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自行培育出一些极为重要的蔬菜品种,如菱白和白菜等,种植蔬菜的技术也有进步,苏东坡有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篙黄韭试春盘。”可见,当时民间也可以在春天吃到新鲜的蔬菜了。 到元、明、清以来,又陆续有一些品种加入我国菜谱中来。胡萝卜原产于北欧,元代由波斯传入。辣椒和西红柿的传入时间还要晚些。西红柿虽由欧洲传入我国,但它的祖居地却是南美洲的秘鲁。西红柿原名叫狼桃,秘鲁土著人刚发现它时,以为它有毒,还不敢吃呢。进入清代末期,我国现有传统蔬菜品种基本上都出现了。 [/color]

[color=#669900][color=#FF0000][b]肉[/b][/color]

年少看《水浒传》,就觉宋朝人吃肉很多,尤其吃牛肉多,且多吃煮熟的大牛肉块(非带汤的炖牛肉)。这很让人羡慕。有一天老师讲以前人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我举手问都水深火热了宋朝人怎么还吃酱牛肉。老师瞪一眼,吼道那你去宋朝吧!下课我转好几条街,也没找着去宋朝的路。

按说猪肉应该是汉民族常吃的肉食。但在《水浒传》中比较细致地提到猪肉,只是在鲁智深(时称鲁达)三拳打死郑屠时:“且说郑屠开着两间门面,两副肉案,悬挂着三五片猪肉。”鲁智深让郑亲自切10斤精肉臊子、10斤肥肉臊子,往下还要10斤寸金软骨也要剁成臊子,郑屠终于看出不对劲,这位哪是来买肉,是找茬打架呀!臊子,肉末也。那时尚未发明绞馅机,全靠手工剁,书上写的清楚,10斤剁半个时辰。20斤,一个时辰,等于两钟头。可结果呢,这20斤猪肉馅全让鲁智深劈面打去,却似下了一阵肉雨。依我分析,凭郑屠的身板和功夫,应不至于如此不是鲁智深的对手,主要是那20斤猪肉馅把他累的。郑腰酸胳膊疼,而鲁一直坐凳上,以逸待劳。再有就是卖啥吃啥,郑屠可能猪下水吃多了,动脉硬化,大脑发木(让剁20斤就剁,你倒是琢磨琢磨他一个提辖咋干起了采买)。如此一交手,他焉能不败。故这一架打得有些不公平,郑屠输就输在这猪肉上,有点冤。

而一旦梁山好汉尤其是林冲武松几位大腕上场,桌面上就多是上好的熟牛肉了。林冲到草料场上班,店家先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他吃。林冲又自买了些,临走还包了那两块牛肉,揣在怀内。吴用去找阮氏兄弟,阮小七问:“有甚么下口?”小二哥道:“新宰得一头黄牛,花糕也似好肥肉。”阮小二道:“大块切十斤来。”至于武松在景阳冈下喝酒吃牛肉,更豪气。他先是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往下,又切了二斤。如此算来,武松总共是喝了15碗酒,吃了4斤熟牛肉(既便16两1斤,也不少)。真是好生了得呀,也亏了有这等胃口,不然也打不动老虎。

从《水浒传》中还可以看到,宋朝人除了吃牛肉多,还常吃鹅,特别是肥鹅。鲁智深大闹桃花村及武松大闹飞云浦前,吃的都是鹅。此外,宋江爱喝鲜辣鱼汤,时迁爱吃鸡,柴进待客就杀羊。而像赵员外那样的文人,家中备的饭菜则是从街上买了的鲜鱼、嫩鸡、酿鹅、肥鲊,时新果子之类。其中的肥鲊,是指经过加工的鱼类制品,如腌鱼、糟鱼。包括宋江怒杀阎婆惜前,阎婆还下楼来,出巷口买得些新果子,鲜鱼嫩鸡肥鲊之类。宋江酒也喝了,菜也吃了,回头却把人家闺女杀了,杀完还跑了。

从牛多鹅多鱼多看,宋朝时生态环境不错,山清水秀,草多水多。沧州路上野猪林,梁山水泊八百里,景阳冈深藏大虫,浔阳江金色鲤鱼。再看《清明上河图》,便知由于社会相对安稳,生产发展市场繁荣,宋朝某些时候人们的日子过得还可以。大诗人苏东坡年轻时,宋朝还在初级阶段吧,猪肉是好东西,养猪的也多。加上那时保护耕牛,不让杀牛吃肉。但后来猪肉可能有点过剩了,苏到黄州任职,一看猪肉价格太低,为保护养猪人,他就研究出“东坡肉”,再到杭州推广,于是就成了品牌菜。苏先生吃猪肉特别是吃肥肉多,体胖,宋朝的“交椅”单薄,不知被他坐散了多少把。

往下,要么是宋朝人弄清吃猪肉不如吃牛羊肉对身体有益,要么就是即便有了东坡肉,养猪还不赚钱,就都不养了,猪肉价格一下子涨上去,于是宋朝人就多吃牛羊肉了。宋朝的牛肉鲜嫩,下锅就烂,人们吃起来就一发而不可收,吃来吃去,让后人就觉得宋朝牛肉天下第一了。

到了当代,医学发达了,知道了猪肉吃多了血脂高,人们就多吃牛肉。[/color]

[color=#6699CC][color=#FF0000][b]鱼[/b][/color]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而且地靠内陆,鱼价自然不菲——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所以吃鱼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那些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身上,普通老百姓是难得见点儿鱼腥的。照今天的话说,古代能经常吃鱼的人,那都是标准的“小资”一族。他们以一种热情并尊崇的心态,把吃鱼的技巧推向极致,并吃出了文化,吃出了品位。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里的“脍”就是生鱼的细切肉,一句话道出了吃鱼的最高境界;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一生爱吃鱼,他与佛印和尚斗文吃鱼的故事一时被传为佳话,流传至今。相传佛印和尚蒸了一条大鱼藏在罄里,故意不给苏东坡吃,苏老计上心来,给佛印出了一幅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对曰:“寻常人家庆(罄)有余(鱼)”,结果正中了苏东坡的下怀;
明代“大玩家”李渔更是吃鱼的高手,他在《闲情偶寄》中记载:食鱼者首重在鲜,次则及肥,肥而且鲜,那是最好的了……烹煮之法,全在火候得宜……宴客之家,他馔或可先设以待,鱼则必须活养,候客至旋烹。鱼之至味在鲜,而鲜之至味又在初熟离釜之片刻……真是叫人看的食指大动;
在古代,鱼还成为诗人们寄托情思和表达观点的道具。很难想象,浑身滑不溜秋的鱼会和书信有什么联系,偏偏诗意的中国人就造出了“鱼传尺素”的浪漫典故。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在诗中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达自己清高、不俗的处世态度,成为千古名篇。
与中国古代这些吃鱼、玩鱼的闲人们相比,普通老百姓则“徒有羡鱼情”了。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招,不兴我吃,还不兴我供奉吗?于是,鱼灯、鱼画、鱼剪纸、鱼祭、鱼传说、鱼妖精……纷纷出炉,传递着“连年有余”的美好愿望,政府也推波助澜,鱼上了殿堂,上了货币。中国人发明了一种“形而上”的吃鱼方式。
总之,古人缔造了我国“精致、讲究、诗意”的食鱼文化。吃鱼,关键不在于吃,而在于乐。图得就是个意象。[/color]

---------------------------------------------------

[color=#FF0000][b]中国古代天然食物源流[/b][/color]

人与草本植物都是生命有机体,人的肠道决定了自己是食草类动物,草本植物的细胞结构比人体的细胞结构小,更易被人体所吸收。很多新发现的植物对人体有用,以后还会继续发现,这是人类对大自然认知度的进步。多发现一种,就是多一种营养品种的补充,而不是否定其它已经发现的有用草本植物。

      有些营养很好的植物未必适合人体吸收,有些不能长期大量食用。再好的植物只要是单方,对人体来说就不是最好的。如:各种花粉,我们“自然界哪一种动物以花粉为生?”芦荟是大寒大泻的植物,“你敢大量吃吗?”人参同样,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吃人参的,因为它们都是单方。野山参基本上是老年人吃的,因为往往老年人阳性能量不足。我们不能讲单方产品不好,如蛋白质粉,安利的蛋白质粉在同类产品中就是质量很好的,但是不能长期大量吃啊,许多人的吃法不但没好处,还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对肾脏不利。谁敢每天坚持把一罐或半罐蛋白质粉吃下去呢?

      [color=#669900]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环境恶劣,食物没有保障,人们“茹毛饮血”、“饥不择食”,还谈不上对食物保健认识。《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古者民菇草饮水,采树之实,食赢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种五谷,……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反映了我国远古人通过“尝”的实践发现了一些食物的性能,这就可能在发现某些食物的同时也发现某些药物和毒物,“药食同源”就是这个意思。人类用火的历史已超过一百万年,中国传说“燧人氏”时代人们已经学会用火,就可以“炮生为熟”、“以化腥臊”,就防止了一些肠胃疾病的发生。《礼含文嘉》中也记载:“燧人氏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病”,“有异于禽兽。”这是远古时代人类具有重大意义的天然食物保健活动。[/color]
     
      [color=#6699CC]酒在我国的起源很早。《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后世必有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可见当时酒已开始作为饮料,并对酒的兴奋(少量)和麻醉(多量)作用开始有了体验。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鼎盛时期。


    《周礼》记载周朝设“食医”之职,如“食医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八珍之齐。”食医负责为帝王调和食物,安排饮食营养,可见当时帝王对食物保健颇为重视。《周礼·天官·疾病》载:“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说明当时已认识到食物要与药物相互配合才有利于疗养疾病,这些都表现了中国食物保健思想的初步形成。据统计《山海经》记载食之有疗效的食物约70余种,可治疗的疾病有:肿、蛊、疥、心痛、痔、瘿、痨、狂、瘅、疣、疽、忧、痢、腹痛、呕、疟等。《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说:“食髓(音义)而髑(音艾),鱼馁而肉败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反映了春秋末期儒家对食物保健上的严格要求。由此可见我国在春秋之前的奴隶社会,食物保健的思想已开始形成,帝王家并已有食物保健的相关制度。[/color]


      封建社会战国至晋代  战国以后,除在一般医药典籍中讨论[color=#FF0000]食疗[/color]外,已出现了许多食经,其中最早的当推[color=#FF0000]《神农食经》,[/color]此书早已佚失,书名载于《汉书·艺文志》中,估计成书于战国末期至西汉年间。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医书《五十二病方》,是中国发现最古的医药文献。该书大量食物人药,如食盐、乳汁、蜜、猪脂、牛脂等。书中所载50余种病,半数左右或以食治之,或以食养之。如载“以水一斗煮胶一升,米一升,熟而啜之,”即以食疗癃疾(癃闭)等。

      [color=#FF0000]《黄帝内经》[/color]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其成书约在战国时期。该书在食治食养方面确定了明确的原则和实施方法,提出饮食的五味必须调和,不能偏胜,偏胜则引起种种疾患。又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就是说,凡毒药都是用以攻邪的,五谷是用以营养,五果是作为辅助之用,五畜之肉是用以补益,五菜是用以充养,气味和而服食可以补益精气,也就是药治和食治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的意思,这与现代科学观点完全吻合。《黄帝内经》对营养和食物保健的认识已初步形成规模。

      《神农本草经》虽不是食疗专著,但也记载了约50种的药用食物,如苡仁、芡实、大枣、葡萄、枸杞、橘柚、百合、龙眼、糜脂、熊脂、乌贼等。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食疗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他在《金匮要略》中有“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个专篇,以讨论“食禁”为主,论述极为详细。

        东晋葛洪[color=#FF0000]《肘后备急方》[/color]在食疗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书中记载有脚气病症候,提出用(豆)豉、大豆、小豆、胡麻、牛乳、鲫鱼等防治方法,从现代科学角度看,所用食物都含有B族维生素,其治疗方法符合现代科学原则。齐梁间的陶弘景总结前人本草成就写出《本草经集注》,首创把药物分成8类,其中就有果菜食之类属于食疗食物。当时所写的《荆楚记》等,载元日饮屠苏酒有保健防病之意,属一种保健饮料。

        隋唐时期  [color=#FF0000]《隋书》[/color]经藉志中收载与饮食卫生有关的书名有四十余种,如刘休《食疗》、《太官食经》、《崔氏食经》、《膳羞养疗》、,马琬撰《食经》等。这些书几乎全部已亡佚。唐代是中国食疗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第26卷,专辟了“食治篇”,这是现存最早的食疗书和营养疗法的专篇。该书分果实、菜蔬、谷类、鸟兽(附虫鱼)四门叙述。孙思邈在序论中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医者,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可见他对食治十分重视。食治篇记载果实类30种,菜蔬类63种,谷米类24种,鸟兽45种,共162种,大都有补益之功。如补五脏、益气力、填脑髓、坚筋骨和四体等,久服可以轻身延年。更有一些具有疗疾作用,如止泻痢、止咳嗽、止呕吐、破症瘕、散瘿瘤、杀诸虫、杀蛊毒;治疟、痹症、头痛、崩漏、卒聋、脚气、疥、痔、脱肛、虫积等。书中许多论述符合现代医药科学观点,如用含碘丰富的海藻、昆布、动物甲状腺(鹿靥、羊靥)治疗缺碘性甲状腺肿(瘿);用动物肝如羊肝、牛肝治疗夜盲症;用谷皮煎汤煮粥防治脚气病。

      显庆年间(公元659年),孟诜[color=#FF0000]《食疗本草》[/color]问世,载食药260味,书中每食药之下均注明药性,其次则分记功效,禁忌及单方等。另有动物脏器的食疗方法和藻菌类食物的医疗应用,以及不同地域所产食品和南北方不同的饮食习惯,妊产妇、小儿饮食宜忌等论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昝殷著[color=#FF0000]《食医心鉴》[/color]约成书于853年,以食治方为主,共列有15类食方,书中提出有鲤鱼,冬瓜子,赤小豆治水肿等。唐大中十年杨晔撰《膳夫经手录》载有植物18种,鱼2种,兽2种,禽5种,除记其性味食法外,还论述治鼻衄、鱼中毒、食菌中毒等食物疗法,特别对茶的不同产地、品种特色描述甚详。王焘著《外台秘要》载有多种食治疾病的方法和食禁,并论述饮食不当导致疾病,如“夫消渴者,凡积久饮酒,无有不成消渴病者,”认为预消渴须忌;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与现代医药学防治糖尿病的观点吻合。

      宋、金、元时期宋、元时期食疗学有了较全面的发展。如宋·王怀隐[color=#FF0000]《太平圣惠方》[/color]中记载28种疾病都有食治方法。宋·赵估编《圣济总录》中专设“食治门”,共有30条论述各病的食治方法。例如“治血痢,马齿苋粥方”,用马齿苋治痢疾,其疗效已为古今医疗实践所肯定。森洪著《山家清供》载各种食品102种,有荤有素,有菜点饮料,糕饼果品,粥饮羹菜等。宋代的保健饮料已很普及,如《梦梁录·茶肆》中载有“四时卖奇异汤。……暑天添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其缩脾饮由砂仁、草果、乌梅、甘草、扁豆、葛根6味组成,都是具有抑杀胃肠道病源菌,健脾胃,助消化作用的药物,是一张防治两用的保健好处方,芳香酸甜,暑天饮服十分适宜。陈直撰《养老奉亲书》(1805年)记有食疗方剂162首,对老人的食治贡献甚大。

      金、元间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学术争鸣。各家用药立论虽不同,但都主张饮食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如李杲(1180-1251年)极力提倡营养疗法,主张补养脾胃,培养元气,他著有《食物本草》一书。张从政(1156-1228年)是攻下派代表,攻邪用药,对虚证则极力主张食养补虚。1329年元代海宁吴瑞编[color=#FF0000]《日用本草》,[/color]分米、谷、菜、果、禽、兽、鱼、虫8卷,是想从日常食物中寻求防治疾病的方法。书中载药540种,着重论述日用食物的性味功用。从这本著作的内容可以知道在14世纪我国食物保健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多彩了。

      但是能代表这一时期食物保健发展中的著作莫过于[color=#FF0000]《饮膳正要》[/color]一书。该书是公元1330年饮膳太医忽思慧所编撰。《日用一本草》和唐代的《食疗本草》等偏重在饮食疗法方面,而这本书已经从健康人的饮食方面立论,继承了食、养、医结合的传统,对每一种食物都同时注意它的养生和医疗效果,所载的基本都是保健食物。正如“自序”中所说“……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补益者,集成一书,名日饮膳正要。”书中有养生避忌,妊娠食忌和乳母食忌;列举各种富于营养食物及其烹调方法,讲食物疗法,食物卫生,食物中毒等。书中大部分篇幅是叙述“食补”的,例如,马思答吉汤是用羊肉、草果所制,具温中下气,壮脾胃,止烦渴,破冷气,去腹胀之功用。该书第三卷完全是叙述日常食物的性味攻用,包括米谷、禽兽、菜果等。例如:“回回豆子味甘无毒,主消渴,勿与盐煮食之,出在回回地面,’苗似豆,今田野中处处有之。”又如“小麦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止烦躁,消渴咽干,利小便,养肝风,止痛唾血;”“羊肉味甘大热,无毒,主暖中,头风,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等。

      明、清时期此时期在食疗本草的研究,有的从营养学观点出发谈食物的营养价值,有的则从食疗学观点论述各种食物的治疗作用。15世纪以后,卢和按《日用本草》的分类法编成《食物本草》。《日用本草》治病功用和附人药方很多[color=#FF0000],《食物本草》[/color]则很少,但在每类之后都加上总结性按语,例如:在菜类上认为多食蔬菜可疏通肠胃,这是完全符合“膳食纤维作用”的现代营养学观点的。虽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还不可能认识到蔬菜中含有水溶性维生素和各种无机营养成分,但仍能发现和说明蔬菜对人体保健的重要性,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与《食物本草》相类似的有宁原的《食鉴本草》,所载皆寻常食品,但在分类方法上颇有改进。

      朱箫所撰[color=#FF0000]《救荒本草》[/color]大都为前人未经记载的可食植物,扩大了人类利用可食植物的范围,在植物学和食疗方面有很大贡献。全书共记载414种植物,并按自己种在园里的实在植物绘图解说,学术价值很高按《救荒本草》的形式而编写的还有鲍山的《野菜博录》,共载植物435种,多属黄山一带植物。《救荒本草》和《野菜博录》代表了这时期食物保健文化的新成就。   

    [color=#669900]  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首次论述了水的功用,他认为:“水为万化之源”“水去则营竭,谷去则卫亡”,这和现代营养学把水列为七大营养素之一的科学观点是一致的。《纲目》所列举的444种动物药为现代食物保健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color]

      清咸丰11年(1861年)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为食疗名著。收载食物331种,附食物73种,共404种,属食物性中药计382种。全书分为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实、毛羽、鳞介等七类。每类分述多种饮食物,均按性味、功能、主治、临床应用、服法、宜忌等进行论述。聂伯纯等评价该书“采撷浩博,搜旁绍远,穷源尽委,妙能简约,务求实验,不惑于臆说。”“其特色是:一、重水洁水……;二、重素食、重食疗……;三、辩证论忌……。”王氏主张“食无求饱,味勿厚滋,而以清淡洁净,适合时令为佳”的学术思想,对当前的“现代生活方式病症”颇具现实意义。

      黄鹄辑《粥谱·附广粥谱》共载药粥方200余个,成为现存第一本药粥专著。叶天士的《温热论》中用甘蔗梨、鲜芦根、生荸荠、生藕汁治疗阴虚津涸等都是宝贵的食物保健经验。此外,尚有吴又可的《温疫论·论食》、袁枚的《随园食单》、张英的《饮食十三合论》、章杏云的《调病饮食辨录》、陈修园的《食物秘书》、朱本中的《饮食须知》、沈李龙的《食物本草会纂》、叶盛的《古今治验食物单方》、柴裔的《食鉴本草》、龙柏《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章穆《调疾饮食辨》、文晟《本草饮食谱》、费伯雄《费氏食养三种》、《食鉴本草》、何克谏著《(增补)食物本草备考》、吴汝纪《每日食物却病考》等都丰富了食物保健的内容,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饮食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范曾《采药图》

[attachment=11337637]



--------------------------------------------------

[color=#FF0000][b]古代名人创造出的现代美味食物[/b][/color]

名人也是人,和普通人一样要食人间烟火。 但由于名人身份不同,所以名人和饮食之间便有了许多说不完,道不尽的趣闻轶事。

        [color=#669900]名人金口价百倍[/color]

        一千多年前,西汉唐蒙奉命出使南越。筵席上, 他第一次喝到了醇香可口的拘酱酒,大为赞赏。 回朝时带几瓶献给汉武帝。汉武帝金口一尝,立即钦为贡酒。 拘酱酒顿时身价百倍。清朝时王致和官运不通, 就做起豆 腐生意来。后来他做的豆腐被慈喜太后偶然尝到, 慈喜一称赞,竟成了御品,王致和从此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attachment=11337638]

[color=#669900]名特风味名人创[/color]

        “涮羊肉”是名特风味。 但能流传下来却和忽必烈有关。700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征途中, 想吃草原美味“清炖羊肉”。随军厨师马上宰羊剔肉, 不料敌情突发,做“炖羊肉”来不及了, 厨师忙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一搅和就捞出来,放点调料送了上去。 忽必烈饥不择食,吃罢迎敌并获全胜, 还朝后命厨师如法炮制,并建议放了许多佐料,群臣吃后赞口不绝。 忽必烈赐名“涮羊肉”。

        “金华火腿”是宋代名将宗泽发明的。 宗泽是主战派,因打仗连连得胜,百姓抬着肥猪慰问, 一时猪肉多得吃不了,宗泽就命人将猪腿割下,腌制起来。 由于腌制的猪腿又湿又重,行军携带不便, 所以常常把它们匆匆晒上几个太阳,挂在风中凉干,日子一久, 腿肉红得如火,大家都叫它“火腿”。

    [color=#669900] 饮食癖好百千态[/color]

        在饮食上,名人各有癖好。 明代戚继光喜吃出头, 在他守戌关外时,为了过一过猪头瘾, 不惜派快马手长驱北京的抄手胡同,专买那里的华家猪头。 刘邦爱吃凉皮子。刘邦封汉王时在汉中吃当地的凉皮子就吃上了瘾。当了皇上后,还不忘记要吃汉中的凉皮。 据说有人因给刘邦进贡凉皮还被升了官。咸丰皇帝爱吃凉粉。 咸丰十年的一天。咸丰走出宫门在大街吃了二碗凉粉, 觉得味道极佳,竟把卖凉粉的请到宫里住了一月, 传授制作凉 粉的技艺。还有,慈禧饮茶成癖,李鸿章爱吃咸菜; 郑板桥爱吃狗肉;魏征爱吃芹菜。

[attachment=11337639]

[color=#669900]名菜沾了名人光[/color]

        “西施舌”是杭州名点,因美女西施而得名, 形似西施姣小的舌头。皎洁清香甜润可口。 “昭君皮子”是甘肃人夏日常食的酿皮子, 据说王昭君出塞后吃不惯面食,厨师遂将面粉分离成淀粉和面筋。 用淀粉制面条,昭君十分爱吃。“贵妃鸡”是上海川味名菜, 借用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命名。“汉宫藏娇”原名“泥鳅钻豆腐”是江西名菜,以豆腐形容貂婵之纯, 以泥鳅比作 董卓奸滑


        [color=#669900]百代习俗怀念情[/color]

        在历代和各民族的饮食风俗中, 有不少都和名人有关。比如吃“年糕”就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公元前514年,吴王让伍子胥督建王城。 吴王之子夫差继位后听信谗言,杀了伍子胥。 子胥临死前对部下说:我死后若 国家有难,民众没粮吃,就到城门墙下挖地三尺, 可找到吃的东西 。后来越国进攻吴国,城中军民断粮, 伍子胥的部下就带领军民在象门城下挖地, 果然挖出许多可以充饥的“城砖”, 原来“城砖”是糯米粉压成的,这是伍子胥生前设下的“积粮防急”之计, 吴国军民就靠这些城砖渡过了难关。此后每逢过年, 吴国百姓都要压制类似“城砖”的年糕,纪念伍子胥。 象这类情况还有很多,如吃粽子纪念屈原;吃腊八粥纪念佛; 吃馄饨纪念盘古等等。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12-20 19:42重新编辑 ]
冰河qq

ZxID:4966714

等级: 才华横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2-20 0
古人真的很会吃!
不过品种太少了!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2-20 0
已审

这个食物还是现代人的花样多一些。。

比较古代地域性的传播比较狭隘
悠悠蓝久

ZxID:9127305


等级: 文学大师
杯具的人生不需要理由 %>_<%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2-20 0
其实古代也挺多吃的嘛~
芙蓉楼主

ZxID:6522815

等级: 脱颖而出
等到岁月成灰,我们重来~~~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2-21 0
宋朝十分有钱,人家林冲买把刀,出手就是1000金,是明清时期一个中小地主一生的收入~~~~
此心若得一株雪,人生何处不清明~~
若如初

ZxID:10029488

等级: 家喻户晓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4-01 0
如果现代的牛羊肉和宋朝一样价廉物美,该有多幸福呀。。。
以霹雳手段,
      显菩萨心肠。
mdk1707

ZxID:5768879

等级: 博览群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4-04 0
很好的资料,如果能做成pdf下载就好了
公子·鸾

ZxID:11564208


等级: 热心会员
天攻地受,耽美万岁。 人生苦短,耽美情长。天下为攻,世界大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5-31 0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君之耽兮,谓之美也)
雪晴天

ZxID:12387688

等级: 读书识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8-29 0
好吃的好吃好吃的

不过古代不是不让吃牛肉么,只有水浒才提到吃牛肉吧?
月苏醒

ZxID:10709954

等级: 热心会员
他们,人见人爱,车见车载,棺材见了打开盖。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9-13 0
胡桃是核桃么?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