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乐、十部乐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067 回复:0

[宗教民俗] 九部乐、十部乐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yunaiyue

ZxID:1727285

等级: 脱颖而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6-27 0
九部乐、十部乐
      南北朝是一个战乱动荡的时代,汉族的政治中心转移到江南,其他民族大量涌入中原地区。由於民族的迁徒杂居,文化交流频繁,互相渗透融化,为隋唐乐舞的繁盛提供了重要条件。

  隋朝统一中国后,集中整理了魏晋及南朝盛行的《清商乐》,和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的兄弟民族及外国乐舞,制定了七部乐,后来又增为九部乐。唐代继承了隋的九部乐,并在此基础上增删成十部乐。

  隋、唐宫廷设置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的目的,一方面是供统治者娱乐,更重要的是显示国家强盛。这些乐部於太常寺而不属於教坊,就更说明它们的政治作用大於娱乐作用,礼仪性重於表演性。

 凡是宫廷举行大宴,都要奏十部伎。如群臣朝贺皇帝举行宴会,招待兄弟民族使者,为皇帝祝寿,庆丰收举行大宴(即赐酺),为皇后立寺,欢迎玄奘从西域返长安……等,都要整套地演出各部乐舞。而每部乐舞的演出制度,如舞者大数、服装、乐人服饰、人数、所用乐器,以及哪一部乐采用哪些舞曲、歌曲、解曲等,都有所规定。

  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所包括的节目,大都是各地的民族民间乐舞,弘以地名、国名为乐部名称,因而保存了相当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它们虽用於宫廷宴享、典礼,却都来自民间。其制定、增删和变迁的情况是这样的:

  隋代开皇(公元581至600年)初制定了七部乐,包括一、《国伎》;二、《清商伎》(即汉代传统乐舞);三、《高丽伎》;四、《天竺伎》;五、《安国伎》;六、《龟兹伎》;七、《文康伎》(《礼华》,汉族面具舞)。

  隋炀帝大业(公元605至618年)中,又增加了《康国伎》和《疏勒伎》,成为九部乐。并把《清乐》列为第一部,《国伎》改为《西凉伎》。

  唐高祖武德(公元618廷626年)初,继承了隋代的九部乐,乐制、舞制都依归。到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废除了《礼华》;贞观十六年十一月,他宴百寮,加奏《高昌伎》,自此以后,才成为十部乐,包括一、《燕乐》;二、《清乐》;三、《西凉乐》;四、《天竺乐》;五、《高丽乐》;六、《龟兹乐》;七、《安国乐》;八、《疏勒乐》;九、《康国乐》;十、《高昌乐》。

  从十部乐的编排上看,除《燕乐》与《清乐》外,其余八部都是兄弟民族和外国乐舞。看起来外来乐舞似乎占得很多,实则不然。作为汉族传统乐舞的《清乐》,在武则天时(690至705年),宫廷中已经部分失传,但仍保存了六十三曲。其他八部外来乐舞总共不过二十多曲,仅占《清乐》的三分之一。因此在乐部的安排上,《清乐》虽只占一部,而它所包括的节目却是相当丰富的。
  唐初,兄弟民族和外国乐舞,大部以本来面貌汇集中原,是各种乐舞逐渐相互吸收融化的阶段。九部乐、十部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舞蹈发展的总趋势。

燕乐

  相传贞观十四年,「景云现,河水清」,据说这是祥瑞的征兆。精通音律的协律郎(宫廷乐官)张文收仿汉武帝获赤雁作《赤雁之歌》、获汗血马作《西极天马之歌》的先例,作了《景云河清歌》,配上了音乐伴奏,成为诸乐之首的《燕乐》。既是饮宴开始时演出的乐部,可能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并起著「序曲」的作用。

  贞观年间正是唐代政治、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当时常有人向朝廷奏报,说在某地发现了「祥瑞之兆」,由於这种奉迎的奏章上得太多,唐太宗曾下今禁奏祥瑞,只有亲眼看见「麟凤龟龙大瑞之类」,才可依旧表奏。创作《燕乐》所依据的祥瑞是「景云现,河水清」,当时朝廷规定「景云庆云为大瑞」。太宗对祥瑞并不尽信,而朝臣歌颂和祝福唐代兴盛时,统治者还是很高兴的。《燕乐》被朝廷如此重视,将它烈为九部乐、十部乐的第一部,原因亦在於此。

清乐

  《清乐》即《清商乐》,原是盛行於汉魏六朝的民间乐舞,后被宫廷采用。曹魏时,《清商乐》更统治阶层所重视,皇室贵族仿照民间体裁,编制了许多《清商乐》歌辞,宫廷设有专门管理《清商乐》的官,叫清商令、清商丞。魏齐王曹芳荒淫无度,纵情声色,「每见九亲妇女有美色,或留以付清商」,可见表现《清商乐》舞的多是女子,而宫廷设置《清商乐》的目的,也是专供统治者娱乐的。

  东晋以后,《清商乐》随著汉族的南迁,传到了江南地区,而南方的民间乐舞也不断涌现,充实了《清商乐》的内容,即所谓的「江南吴歌」和「荆楚西声」,这就是盛行在南朝各代,内容更为充实的《清商乐》。

  在北朝,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打倒了淮汉地区,获得了江左地区的中原旧曲和南方的民间舞乐,按照南朝的习惯,都称《清商乐》。这时,南朝和北朝的统治者,一方面把《清商乐》用於宴享,另一方面又将其中部分乐舞修入雅乐,用於庙堂,作为「前代正声」看待。这也是《清商乐》从极盛走向衰微的开始。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把《清商乐》重新加以整理、润色,去掉哀怨的情调,置於宫廷乐舞机构—清商署中,统称《清乐》。

  隋唐时代,《清商乐》因久入宫廷,绝大部分已失去民间乐舞生动活泼的本色,逐渐趋於僵化衰落。至於那些曾经传入宫廷成为《清商乐》节目的民间歌舞,却依然在民间流传,由於它们没有离开创造它们的母亲—人民,所以就不断地发展变化,并不会随著这种舞蹈在宫廷的盛衰而兴废。

  唐代武则天时,宫廷的《清商乐》仍然保存著的六十三曲中,有些是有词有曲的歌曲,有些是有声无辞的器乐曲,还有能配合舞蹈的舞曲。舞曲中的《公莫》〔即《巾舞》〕、《巴渝》、《明君》、《明之君》〔《鞞舞》辞〕、《铎舞》、《白鸠》〔《拂舞》辞〕、《白紵》、《前溪》、《乌夜啼》,尚能考查到它们的沿革或舞蹈特点。其他如《石城》、《莫愁》、《襄阳》、《估客》、《三洲》《采桑》等,就仅仅知道它们原是舞曲,至於舞容如何已无从考查。

  据《旧唐书.音乐志》载,《清商乐》「当江南之时〔南朝〕,《巾舞》、《白紵》、《巴渝》等衣服各异。梁以前舞人并二八。梁舞省之,咸用八人而已。」乐工服饰∶「平巾帻,绯裤褶」。舞者四人的服饰∶「碧轻纱衣,裙襦大袖,画云风之状,漆鬟髻,饰以金铜杂花,状如雀钗,锦履」。演奏时所用乐器有钟、磬、琴、三弦琴、击琴、瑟、秦琵琶、卧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吹〕叶,还有歌声伴唱。舞蹈和音乐的特点是∶「舞容闲婉,曲有姿态,」「从容雅缓,犹有古士君子之遗风,他乐则莫与为比。」由此可见,《清商乐》中的舞蹈,在隋唐以前,已经变得和原来民间的样子大不相同了。如汉代的《巴渝舞》,原来是那样矫健粗犷的西南兄弟民族民间舞,竟然也变成舞容闲婉、音调舒缓的宫廷舞了。但也同时说明《清商乐》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其他乐部的乐曲回然不同。

  现将《清商乐》中的几个舞蹈分述於后。

  《巾舞》其特点是舞者手执巾。相传汉代已用於宴享,魏晋仍流传。隋代将它和《拂舞》、《鞞舞》、《铎舞》并称「四舞」。

有一种说法是《巾舞》即《公莫舞》,而且与「鸿门宴」有关。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宴刘邦於鸿门,项庄舞剑想趁机杀死刘邦。项伯也拔剑起舞,常以身体遮往刘邦。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刘邦的谋士张良曾救过他一命。当时楚汉相争激烈,项伯曾秘密劝张良离开刘邦,张良认为这是不义之举,不肯听从,并将情况转告刘邦。刘邦自知力量不如项羽,就请见项伯,以礼款待,并说自己入关后,正日夜盼望项羽到来,哪敢有违抗之意呢?要求项伯转告项羽,项伯答应了他,所以在第二天的鸿门宴上极力保护,使项庄不能杀害项羽。

  后来传说项庄舞剑,项伯以袖相隔,并阻止道∶「公莫害沛公也!」因而叫《公莫舞》。晋、宋之际,「舞巾以象项伯衣袖之遗式」,遂改称《巾舞》。

  其实,用巾舞蹈是我国民间固有的传统。《古今乐录》载《巾舞》古歌辞,内容已无法理解,但歌辞却充满悦耳的音韵。如「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哺声,何为茂时为来婴……」可见晋、宋以前已有《巾舞》流传。《巾舞》来自项伯舞袖之说,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隋初,牛弘请求在宫廷保留鞞铎巾拂四舞,隋文帝说∶「其声音节奏及舞,悉宜依旧。惟舞人不须捉鞞拂等。」既是《巾舞》不舞巾,《拂舞》不执拂,《鞞〔鼓的一种〕舞》不击鼓,《铎〔如大铃〕舞》不摇铃,也就面目全非了。但这只是宫廷的情况而已,四舞依然在民间保留原貌。


唐代《公莫舞》并不盛行。《清乐》中虽有《公莫舞》的名目,但很少见到有关舞姿的记载。但从出土文物及古壁画中能找到不少与《巾舞》有关的形象资料。如太原南郊金胜村唐墓出土的舞巾俑四人,头梳高髻,上身穿朱赭色开领短衣,腰系朱赭色拂地长裙,手执巾。四人姿态各异,舞巾动作不大。这些形象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现今流传各地的优美多姿、活泼敏捷、飞舞手巾的民间舞,或古典戏曲中旦角运用手巾做出的那些富於表现力的舞蹈动作。西安郭杜镇执失奉节墓,有唐代显庆三年的红衣舞姬壁画,舞者头梳高髻,身穿短衣,长褶裙,肩披长巾,巾随两臂成斜线张开,微侧腰,舞姿优美。敦煌壁画亦有不少身披长带的舞者像、「飞天」,长绸围身卷扬。这然,许多舞绸的姿态是人无法达到的,只是画家的臆想,但画工们画这些「飞天」、「伎乐天」,必定要从生活中的舞蹈动作吸取营养,这中间也可能包含了古代某些舞绸、舞巾的姿态和动作。这也是我们研究古代《巾舞》的参考资料;至今仍保存在古典戏曲和民间的种种「绸舞」和「巾舞」,更是我们研究古代《巾舞》的重要参考资料。

  《拂舞》相传起源於三国时吴国江南地区拿著拂跳的民间舞。晋朝拂舞词有白鸠、济济、碣石、独禄、淮南王五篇。后人认为只有白鸠一篇是三国时的吴歌,而其它四篇作於何时就不得而知了。白鸠辞∶「翩翩白鸠,载飞载鸣。怀我君德,来集君庭……」晋朝诗人杨泓的《拂舞》序,大意是他到江南见到《白符舞》,或称《白凫鸠舞》,这舞已在那裏流传了几十年,他体会到这舞词是百姓痛恨孙皓的残酷统治,希望晋的贤君来治理国家。其实,晋的统治者又何尝不残暴奢淫呢?歌词不过是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祝愿罢。
   

 南朝宋武帝大明中,「亦以鞞、拂杂舞合之钟可,施於庙庭朝会……」,这已是礼仪祭祀的舞蹈了。齐拂舞歌是经过删改晋的旧词;梁是采用晋的原词;隋朝尚存拂舞,但舞者不执拂;唐代《清商乐》中仅存拂舞词《白鸠》。在各代拂舞辞中看不到关於舞姿的描写,只有唐代李白作拂舞歌《白鸠辞》,有「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的诗句,可知拂舞开始的音乐有钟鼓声,唱起白鸠歌就引来了拂舞,而诗序中提到伴奏的乐器还有磬。

  古代拂舞如何舞法不得而知,但现今昆曲《醉打山门》中的鲁智深,就有一段模拟十八罗汉的神态、手执尘拂的高难度动作。其中一段是单腿独立,一腿控制,作了转身、半蹲、盘腿低蹲等姿态,把尘拂溶合在各种动作、造型和表演中。这些舞蹈是历代艺人的心血,而拂的巧妙运用,也可能继承了古代《拂舞》的某些部分。

  《鞞舞》是一种拿著鼓跳的舞,起源不详。史载「汉代已施於宴享」,可见汉以前《鞞舞》已在民间流传。旧曲有五篇∶《关东有贤女》、《章和二年中》、《乐久长》、《四方皇》、《殿前生桂树》。曹魏时,宫廷仍采用《鞞舞》,曹植曾根据原曲作新歌五篇,并在序中说,汉灵帝时西园鼓吹有李坚能鼙舞。在乱世之时李坚逃到函谷以西,跟随将军段煨。曹操知李坚有表演《鞞舞》的技艺,下令召回李坚,然李坚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且久已不舞,古曲又多谬误,因而曹植才作新歌。

  南朝各代都有《鞞舞》,宋大明中,《鞞舞》曾加上钟磬伴奏,也用於庙廷朝会。梁时称《鞞扇舞》。唐代《清商乐》有鞞舞曲《明之君》,内容仍是歌颂君德。

  《鞞舞》的特点,当是舞者手拿著輂,边击边舞。陕西三原县出土初唐时期李寿墓,石椁刻有阴线乐舞图。在伴奏乐队中,有一人手执扇形鼓一面,鼓有柄,这是不是古代的鞞鼓呢?

  《铎舞》是一种执铎而舞的古老舞蹈。铎形如铃,有金铎、木铎之分。木铎是金口木舌,金铎是金口金舌。宣布文事用木铎,宣布武事就振金铎。

   
相传早在夏代,传令官就会在每年正月沿途振铎,以召集众人宣布新令。到了周代,铎就用於舞蹈了。《乐记‧宾牟贾篇》载孔子向宾牟贾解释《大武》的结构和内容时说∶「夹振之而四伐」。就是说舞队两面,振铎为节,配合著四次击剌的动作。

  晋朝傅玄作铎舞歌《云门篇》,有「身不虚动,手不徒举。应节合度,周其叙时」等句,看来这是一个表情较为含蓄,动作不多,舞姿与音乐节奏紧密结合的舞蹈。



   
西凉乐

  西凉是与东晋对峙的北方十六国之一,位於今甘肃西北部,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先后为汉、匈奴、鲜卑等族占领。据《隋书‧音乐志》载,西凉乐是龟兹乐舞与中原乐舞相融合而成的,后来改称「国伎」。

  《西凉乐》在唐代所用的乐器有∶钟、磬、弹筝、挡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琵琶、笙、箫、筚篥、小筚篥、笛、横笛、腰鼓、齐鼓、檐鼓、铜鏺、贝十九种。这些乐器有出自西域,亦有来自中原。

  《西凉乐》在南北朝及隋、唐时期都十分盛行。唐代著名乐舞《庆善乐》,就采用了西凉乐。这个舞蹈的特点是安徐、娴雅,「以象文德洽而天下安乐也」。

天竺乐

  天竺是古国名,即今印度。前凉张重华据凉州时,就有天竺男伎来到我国。后来天竺王子以出家人的身分来华,传播了《天竺乐》。据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考证,《天竺乐》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至迟应在三国以前。

  《隋书‧音乐志》载,《天竺乐》歌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曲》。唐代《天竺乐》所用乐器有∶铜鼓、羯鼓、毛员鼓、都县鼓、筚篥、横笛、凤首箜篌、琵琶、铜鏺、贝。《旧唐书‧音乐志》载,乐工的服饰是∶黑丝布头巾、白上衣、紫绫裤、红帔。舞者二人头饰及装束是∶辫发、朝霞袈娑、缠裹腿,脚穿碧麻鞋。

高丽乐

  南北朝时代,刘宋初,《高丽乐》、《百济乐》就已传入中原地区。隋唐宫廷设置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均有《高丽乐》。
  《隋书‧音乐志》说,《高丽乐》歌曲有《芝栖》、舞曲有《歌芝栖》。唐代《高丽乐》所用乐器有弹筝、搊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义觜笛、笙、箫、小筚篥、桃皮筚篥、腰鼓、齐鼓、檐鼓、贝等。

  《旧唐书‧音乐志》说,乐工的服饰是∶紫罗帽,饰鸟羽,黄大袖衣,紫罗带,大口裤,红皮靴,五色绦绳。舞者四人,服饰是∶头梳椎髻於后,绛色巾束额,头上戴有金璫,二人穿黄衣裙,赤黄裤,袖极长,乌布靴,「双双并立而舞」。

龟兹乐

  古龟兹位於今新疆的库车一带,那裏是一个民间歌舞十分兴盛的地方,唐玄奘到印度取经,曾路过屈支国〔即龟兹〕,他说那裏「气序和,风俗质……管弦伎乐,特善诸国」。

  《隋书‧音乐志》说∶「龟兹者,起自吕光灭龟兹,因得其声。吕氏亡,其乐分散。后魏〔北魏〕平中原,复获之。其声后多变易。」

  隋朝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等,凡三部」。开皇中《龟兹乐》盛极一时,隋文帝认为这是不祥之兆,於是告诫群臣,饮宴要奏「正声」,企图禁止不了。直到唐代,〈龟兹乐〉依然盛行不衰。

  隋炀帝(公元605年至618年),曾大制「艳篇」,歌辞极淫绮,并令乐正(宫廷乐官的名称)白明达编新曲,有:〈万岁乐〉、〈藏钧乐〉、〈七夕相逢乐〉、〈投壶乐〉、〈舞席同心乐〉、〈玉女行觞〉、〈神仙留客〉、〈掷砖续命〉、〈斗鸡子〉、〈斗百草〉、〈泛龙舟〉、〈还旧宫〉、〈长乐花〉、〈十二时〉等曲。白明达是龟兹音乐家,但由於他长时期生活在中原地区,他所编的新曲,可能有较浓厚的龟兹乐色彩,同时也会掺有一部分中原汉族音乐的成分。这些乐曲的名字汉族惯用的名称。隋、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都有〈龟兹乐〉,其歌曲有〈善善摩尼〉,解曲有〈婆伽儿〉,舞曲有〈小天〉、〈疏勒盐〉。这些曲子大概是从龟兹传入的较纯粹的龟兹乐曲,曲名音译。〈龟兹乐〉在唐代所用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琵琶、笙、箫、筚篥、毛员鼓、都昙鼓、答腊鼓、腰鼓、羯鼓、鸡类鼓、铜拔、贝等十五种。乐工的服饰是:黑丝布包头大红丝布袍、锦袖、大红布裤。舞者四人,服饰:红巾包头、大红祅、白裤帑、乌皮靴。这是宫廷演出〈龟兹乐〉的组织形式。乐曲和舞曲都只留下了名字,至於音乐是什麼旋律,舞蹈是如何舞法,没有找到更详尽的记载。

安国乐

  据〈隋书.音乐志〉载,〈安国乐〉是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通域时,传入中原地区。歌曲有〈附萨单时〉,舞曲布〈末奚〉,解曲有〈居和只〉。唐代所用孪器、五弦琵琶、竖箜篌、横笛、筚篥、正鼓、和鼓、铜鼓、箜篌。

  〈旧唐书.音乐志〉载,〈安国志〉乐工的服饰是黑丝布头巾、锦镶袖口及领、紫袖裤。舞蹈由二人表演,服饰是:紫色祅、白裤帑、红皮靴。

疏勒乐

  古疏勒(今新强喀什噶尔和疏勒一带)是维吾尔族聚居区)据〈隋书.音乐志〉载,〈疏勒乐〉等,同是北魏太武帝通西域时传入中原。〈疏勒乐〉歌曲有〈亢利死让乐〉,舞曲有〈远服〉,解曲有〈盐曲〉。

  〈旧唐书.音乐志〉载,〈疏勒乐〉所用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琵琶、横笛、箫、筚篥、答腊鼓、腰鼓、羯鼓、鸡类鼓。乐工的服饰是黑丝布头巾、白丝布裤、锦镶袖口及衣襟。舞蹈由二人表演,服饰是:白色锦袖、红皮靴、红皮带。从服饰看,舞蹈可能是由两个男子表演。十种伴奏乐器中,四种是鼓,可见这个舞的节奏是很明来的。

康国乐

  据〈隋书〉和〈唐书〉记载,〈康国乐〉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公元568年,北周武帝的皇后突厥女子阿史那氏,带来了西域各地的音乐年蹈家,其中也有康国人,这时,〈康国乐〉就已传入中原 隋、唐宫廷的九、十部乐中都有〈康国乐〉。

  〈隋书.音乐志〉载,〈康国乐〉歌曲有〈戢殿农正和〉,舞曲有〈贺兰[缶本]鼻始〉、〈末溪波地〉、〈农惠[缶本]鼻始〉、〈前拔地惠〉等四曲。〈旧唐书.音乐志〉说,唐代所用乐器有笛、正鼓、和鼓、铜鏺。乐工服饰是:大红祆、锦领锦袖、绿绫浑裆裤、红皮靴、白裤帑。舞蹈的特点是「急转如风」。

高昌乐

  古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传来的乐舞叫〈高昌乐〉。公元642年,太宗统一高昌以后二年,才在原来的九部乐中加上了〈高昌乐〉,成为十部乐。其实早在南北朝时化,西魏(公元535至557年)与高昌交往时,高昌的音乐和年蹈就已传入中原。据〈旧唐书.音乐志〉载,〈高昌乐〉舞蹈者二人,白色祆、锦袖、红皮靴、红皮带、红巾束额。唐代所用的乐器有答腊鼓、腰鼓、鸡类鼓、羯鼓、箫、横笛、筚篥、琵琶、五弦琵琶、铜角、箜篌。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06-28 12:1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410403025

    派派币 +10

    我很赞同+基础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