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兽类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560 回复:18

[宗教民俗] 古代神兽类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wang_yang631

ZxID:6365404

等级: 自由撰稿
颓废~让生命就此沉睡,独醉~何日方孤入轮回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5-27 0
古代神兽类
  古代神兽类整理:龙之谜 

  龙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以特殊的涵义占据了各个领域,并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龙是否存 ? 是精神还是物质现象 ? 至今还是一个谜。不过,我们似乎可以如此推论:它属于一种隐体动物,也就是说,它出现的时间有限,形体较大,常藏于大海和江河之中,应是一种两栖动物,并可藉暴雨狂风腾空而上,遨游云雾间。若巧遇雷电袭击,则有可能坠落地面,我们翻开历史,惊讶于多次的目击纪录,不得不让我们对于龙的存在给予重新评估。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黄龙出现在武阳赤水,逗留九天后离去,当时曾为此建庙立碑。东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四月,有一黑一白两条龙,出现在龙山。燕王慕荣皝亲率朝臣,在距离龙200多步的地方,举行了祭祀活动。

  明清时期的地方志中,还不时发现有关龙的记录。据《临安府志》记载,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云南石屏县东南的异龙湖中发现巨龙,“须爪鳞甲毕露,大数围,长数十丈”龙山和异龙湖中出现龙,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会有“山”和“异龙湖”之称 !《唐年补录》记载,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龙坠在桐城县境内,因喉部有伤,当场死去。龙全长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呈扁平状。它的鳞片跟鱼差不多,头上有双角,口须长达两丈,腹下有足,足上有红膜。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明代成化末年某日,广东新会县海滩上坠落一条龙,被渔民活活打死。此龙约一人高,身长数十丈,酷似画中龙,只有腹部呈红色。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太白湖边发现一条龙,巨鳞长须,腹白背青,背上有鳍,头上耸起高高的双角,在几里之外都能闻到腥味。当地群众用席子遮盖它的身体,官府还派人亲自祭祀。一夜雷雨过后,龙消失了。它卧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沟。《永平府志》记载,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乐亭县境内,蝇蚋遍体。当地群众为它搭棚以遮蔽阳光,并不断用水泼洒它的身体。三天后,在—场大雷雨中,龙离开了原地。公元1944年8月,松花江南沿的扶余县陈家围子村后,数百人围观一条趴在沙滩上的黑龙。据仍然健在的目击者任殿元说,该龙长约20多公尺。这个动物外形像四脚蛇,脸形和画上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又粗又硬的长须,身子的前半部分直径约一公尺多。四个爪子深深扎进沙滩里。它全身都是鳞片,形状像鳄鱼鳞。任殿元至今仍满腹疑团,那条巨型动物为什么长得那么像画上的龙?1953年夏天,豫东某地降落一条不明动物,不少好事者徒步数里前往观看。据目击者所描述的形状,这东西像一条巨大的鲨鱼。它的腥味招来很多苍蝇。这鱼应是生活在深海的稀有鱼类,至于为什么会由天而降,似乎可以和龙坠落的原因产生关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神兽类整理:麒麟 


  麒麟传说的起源---中国 

  千禧年恰巧是龙年,自古人民即相信龙与麒麟、凤凰会为大家带来好运。这份期盼在汉唐时期更透过丝绸之路,让东西两方的圣兽进行交流,幻化成各具地方神秘色彩的圣兽,麒麟则是少数由中国流传到西方的圣兽之一。 

  在中国习俗『圣兽传说』一书指出,麒麟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踪迹,是在『春秋』记载麒麟被捕获与孔子悲剧性相遇的故事。 

  

  象征吉祥的麒麟 

  大陆广州东莞市樊鄚村的居民,在过年时仍旧维持着老祖宗传承下来的「麒麟舞」。根据『圣兽传说』一书指出,这个位于广州市以东车程约1小时的中国典型南部小村落,每逢旧历年春节,广场中央就会围绕着等待「麒麟舞」 开跳的民众。当地舞弄的麒麟是用纸做成的,看似狮子头,头部后方却写着「麒麟」二字。在爆竹声、铜锣、太鼓、笛声伴随下,麒麟舞就像春节时的舞龙舞狮一样,以夸张具戏剧性的舞步,向众人庆贺新春。 

  麒麟舞起源于麒麟拳,相传是在清末时,当地农民为了自卫和反清朝政府,结合各种流派所编创出来的拳法。由于麒麟拳的目的,并非是攻击用而是自卫保护村民免于迫害,进而带来幸运的拳法,因而被称为「麒麟拳」,这个村 落也被称为是麒麟的故乡,每当春节或村里有庆典时,村民就会以能为大家带来幸福的麒麟舞来庆贺。 

  除了樊鄚村外,广州市东郊外和东江地域多数村庄里也都有着麒麟舞。在我国的民间故事孕子编织麒麟布样的贡品,向皇帝邀功,结果反而被布吉祥,也意谓着替天行道者的化身。由于麒麟「鹿身、牛尾、马蹄、头上一角、角上有肉」的外形,曾有人考证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长颈鹿。据说,非洲索马里语,称长项鹿为「GERI」,声音与麒麟非常相近。但无论如何 ,麒麟为人民招福及替天行道的形象,由春秋时代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一直深植于人心中。 

  守护、吉祥、升仙、丰穰 

  在中国前汉中期贵族墓穴的壁画根据『圣兽传说』一书指出,倭国最古老的麒麟正长眠于奈良正仓院,是在公元八世纪时,跟随遣唐使由长安带入倭国的,由于来自长安,而有「长安出生的麒麟」之称。 

  据说,正仓院麒麟的外形,已由鹿身改为马身并增加类似狮子鬃毛等特色,若去除其上的麟纹,略像是西方的飞马,因此倭国历史学家认为由中国传入的麒麟在经过东西交流通道的洗礼后,「多少带有西方圣兽的血统与传奇色彩」,形象上与中国的麒麟已不大相同。 

  对于倭国而言,麒麟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庙宇中,自平安时代起即出现在从古至今的重要祭典-京都祇园祭的「麒麟狮子舞」,以华丽盛大的仗势,祈求吓退恶灵带来好运,为农作物带来大丰收。「麒麟狮子舞」同时也漫延到倭国 各地包括宇倍神舍、鸟取神舍、因幡地区超过50家神舍的祭祀活动中。 

  『圣兽传说』一书指出,麒麟对于倭国人民的影响不只在宗教艺术方面,也在贵族及政治理念上造成影响。例如日 本着名历史人物织田信长主张以麒麟仁德的个性为确立霸业的根本,德川家康掌权时曾任用的儒者林罗山,即主张麒麟的确存在。由此可窥知,倭国民众的心中,无不希望麒麟的出现能带来守护、吉祥、升仙、丰穰的太平盛世。 

  

  圣兽的东西交流 

  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也被称作是圣兽之路。根据『圣兽传说』一书指出,在汉唐之时,丝绸之路不仅是 东西方丝绢、玻璃、玉器、美术作品等物质交流的重要管道,汉代时西方的狮子也藉此通道流传到中国,使得后来狮子成为中国的圣兽之一,普遍出现在各地的庙宇中。 

  其实各地的圣兽都是人民的想象,尤其在经过东西方交流后,各个民族分别加诸自己对于圣兽的想象及期待,而合成不同的风貌。其中,由中国流传到西方的龙即是一种有趣的圣兽,在东方的中国,龙是神圣的,甚至代表帝王和 位权;在西方则成为英雄竞相屠杀的万恶魔龙。狮子在中国是守卫圣域的灵兽,在巴比伦和埃及则成为守护君王,各具民族风貌的人面狮身像;另一圣兽麒麟流传到西方后,则幻化成具翅膀的独角兽类,扮演保护圣域的角色。 

  因为载负着人民殷切的期待,各地圣兽幻化后的模样也间接地反应出当地人民心灵深处的梦想。例如在中国民间人民多半对麒麟怀抱着希望招来幸福、送子和希望麒麟为自己伸张正义的愿望;在倭国,麒麟则代表守护、吉祥、升 仙、丰穰等意义。因此这些圣兽多半都会出现在传统的庆典、祭祀或是墓穴中,满足民众心中对于这些传奇动物能带来好运、农作物丰收或为人民抵御动荡时代,也希望今年的圣兽能为大家带来幸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神兽类整理:六神

  六神:青龙-白虎-螣蛇-勾陈-朱雀-玄武-
  —《问花》律滔提及“数字中,七,乃胜蛇吃人之象。胜蛇于六神当中,主妖怪横祸。朵湛的朵字!字中有白虎,字中有白虎者,吉事反成凶。白虎于六神当中主丧灾战事的凶兆。胜蛇、白虎,亦六神亦魔物……”那么,何谓 “六神”?

  所谓的『六神』就是:青龙、白虎、螣蛇、勾陈、朱雀、玄武六只神兽。 

  勾陈是一只蛇,它专司竞争、抢夺之事

  青龙色青,白虎色白,朱雀赤,玄武黑,勾陈螣蛇色黄

  十二原神论断 

  1、青龙:消息吉。 

  2、明堂:吉。 

  3、天刑:驿马强动。 

  4、朱雀:口舌。 

  5、金匮:财星吉。 

  6、天德:官贵吉。 

  7、白虎:口舌官非。 

  8、玉堂:吉。 

  9、天牢:凶星宜忌。 

  10、玄武;内小人盗贼暗害。 

  11、司命:官长吉。 

  12、勾陈:口舌牵连。 

  螣蛇无足而飞。”杨倞注引《尔雅》曰:“螣,螣蛇。”郭璞曰:“龙类,能兴云雾而游其中也。”《事类•赋九十一》注引此作:“螣蛇游雾龙乘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神兽类整理:中国古代四大神兽 

  东方青龙

  关于龙的传说有很多,龙的出处也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由印度传入的、有的说是中国星宿变成。印度本身是在龙神的说法的,但龙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实物的-蟒蛇。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着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黄为中央正色。

  在四方的神灵中,根据山海经的说法,「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有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山海经中的龙都是用骑乘的,而跟他同类的蛇则都是被或握或操或绕颈,显示出两者的不同来;不过在五方的五神却跟四方的四神不大一样,这里就不再详述了。朱雀、玄武(黑色的龟蛇,武是龟蛇之意)、青龙、白虎又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

  还有在龙心的部分,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而在道教兴起之后,这些四灵也被冠上了人名,便于人类称呼,青龙叫「孟章」,白虎叫「监兵」,朱雀称「陵光」,玄武为「执明」,而在众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国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记中也有关于夏朝是属于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龙生于郊」的祥瑞之兆的记载。

  在古时后的中国,头有角的为公龙;双角的称为龙,单角的称蛟;无角的为螭,古时玉佩常有大小双龙,仍称母子螭;龙的地位远高于印度。因在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象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  

  而民间又有龙性淫旳说法,和牛交时生麒麟、和猪交时生象。

  所谓龙生九子,都不像龙的说法,是这样的——  

  大儿是叫囚牛:它平身喜爱音乐,故常立在琴头上。如汉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而蒙古的马头琴也可能是囚牛的变种。  

  二儿子是睚毗:它平身爱杀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摄敌军。同时又用在仪仗上,以显得更加威严。  

  三儿是嘲风:是只兽形龙,样子有点像狗,它善于了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据说可以威摄妖魔、消灭灾祸。 

  第四儿是蒲牢: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第五儿是狻猊:形似狮子。是外来品,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所以性格有点像佛。它好安静、又爱烟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炉上,让它为佛门护法。 

  第六儿是霸下:又名赑屃,样子似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攻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第七儿是狴犴:又名宪章,样子像虎。相传它主持正义,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

  第八儿是负屃:因它喜爱文学,故多安在石碑的两则。  

  么子是螭吻:又名鸱尾,鱼形的龙。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西方白虎

  在中国四圣兽中,另外一个常常跟龙相提并论的就是「白虎」;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

  而白虎也是战神、杀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从五行中说的了。

  除了道教中的四灵包括了青龙白虎之外,连在风水师探勘墓地时,在地形前方左右两边突起的地形,可以当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独特的称号,称之左青龙、右白虎,取其护卫之意,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装饰,在左右堂柱上绘有青龙百虎,以其镇压邪灵。而在道教兴起之后,龙虎被借用为道家炼丹的术语,就是指"铅汞、坎离、水火、阴阳",等的同意词。而道家炼丹分内外(内丹炼气,外丹炼丹药,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十分确定),内丹是就阴阳五行而言,龙阳,生于离,离属火,故云「龙从火里出」,虎阴,生于坎,坎属水,故云「虎向水边生」,两者结合之后,一阴一阳,互相调和,称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而另外一种说法是,性属木,木代表东方,于卦为震,故比为青龙;情属金,金代表西方,于卦为兑,金白色,故喻为白虎。金能够克木,故情多损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气,使之交合为一,则金木无间,龙虎自伏而成丹,在人体中则以肝为龙、肾为虎,而外丹则仍取阴阳之意,以龙为铅,虎为汞。

  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可怕的东西,又是可敬的东西。可怕的是,它会食人畜。而可敬的是因其威猛无比,能够避邪。而在一些古书中,如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抟挫锐,噬食鬼魅。今人卒得恶遇,烧虎皮饮之。击其爪,亦能辟恶。此其验也。」古人还认为白虎是一种祥瑞:「德至鸟兽。」

  最初的西天星神是熊和猫头鹰,但后因古羌族的图腾在由熊变为龙的时候。而又到黄帝的向东发展时,龙的图腾被带到东方,跟「东方苍龙星座」合而为一,朱鸟则成了统一南方时凤图腾在天国的新居,因两大部族融合而终于成「龙凤呈祥」。作为古代图腾是东凤而西龙,作为星象则是东苍龙而西朱鸟。到周朝以后,封建制度正式确立,五行思想也成熟,把天像重新划分,朱鸟放到了南方,和祝融火神一起崇拜了。而西方的就崇拜白虎。在部族斗争及迁移,西北方的龙向东移,东方的凤向南移,南方的虎向北移,全国显示一个大周转的观念运动。到汉代五行观念成了统一的思想,再补出玄武完成「四方之神」的配套。

  在古时《史记.天宫书》「东宫苍龙、南方朱鸟、西宫咸池、北宫玄武。」在这里的不是白虎,而是咸池。而咸池是主五谷的星,主秋季,因五谷是在秋天有收成的,所以就把它放在秋季,但它不是动物,如何能和龙、鸟、龟配成四灵呢?在《正义》:「咸池三星在五车中,天演南,鱼鸟所扥也。」所以在宋代己提出质疑:「苍龙、朱鸟、玄武、各总七宿而言之。至于咸池,则别一星,自在二十八宿之外。咸池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太阳洗浴之所。在《淮南子.天文篇》:「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可见咸池原是羌人视为日出之处,咸池也就是咸水湖,应是岷山地区的芋个湖泊,或是青海。由此可证明原始人所崇拜的星宫天象尚没有青龙白虎的观念。在《礼记.礼运》所谓:「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把不属于动物的咸池换成麒麟。后世有四灵有麟、四象有虎的习惯。

  又由于白虎是战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的猛将被说成为白虎星充扥世的,如:唐代大将罗成、薛仁贵父子等人。除此之外,白虎又被道教吸放,被神化起来,成为了各庙宇的门神。

  南方朱雀

  朱雀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朱雀是四灵之一,也和其它三种一样,它是出自星宿的,是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联想起来就是朱雀了。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重身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在古籍的记载中凤是一种美丽的鸟类,而以它的歌声与仪态为百鸟之王,它能给人间带来祥瑞,同时也拥有「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特殊灵性,而由于它是「羽虫」之长,所以和「鳞虫」之长的龙在传说中就渐渐成了一对,一个变化多端,一个德性美好,就成了民俗中相辅相成的一对,更由于龙象征着至阳,而原来也有阴阳之分的凤(凤为雄,雌为凰)在跟龙相对之后就渐渐的成为纯阴的代表了。

  而凤凰它的原形有很多种。如锦鸡、孔雀、鹰鹫、鹄、玄鸟(燕子)等等...又有说是佛教大鹏金翅鸟变成的。凤凰神话中说的凤凰是有鸡的脑袋、燕子的下巴、蛇的颈、鱼的尾、有五色纹。又请凤是有五种品种,以颜色来分的:红是凤、青则是鸾鸟、白是天鹅、另有黄和紫的。

  而玄鸟的说法就是从《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它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中,就是殷商说的后代说自己的先袓-契是由玄鸟生下来的,建立强大的商朝。因此玄鸟就成了商人的始袓了。《史记.殷本记》也记了这段历史:「殷契、母曰简狄,有绒氐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随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 除了殷商之外,战国时的秦,满清的始袓和朝鲜新罗的始袓也是和仙女吞食玄鸟卵有关的。不论玄鸟或是凤凰,都是随道教的发展,而把它由一只雀鸟,或孔雀或山鸡等等...先变成一个半人半禽的、传人兵法的仙女到完全是人的仙女,都是随道教的发展的。

  而在北京过去就有三座专祀玄女的庙宇,叫九天娘娘庙、玄女庙。在北方和南方的地方也都有玄女庙。

  北方玄武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袓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以后,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它和其它三灵一样,玄武也由天下二十八星宿变成的:斗、牛、女、虚、危、室、壁。而古时后的人对玄武它的解释有以下的数种,「玄武」即龟。《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玄武」乃龟蛇。《楚辞.远游》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玄武」为蛇合体、龟与蛇交。

  《文选》卷十五张衡《思玄赋》曰:「玄武宿于壳中兮,腾蛇蜿蜒而自纠。」李善注云:「龟与蛇交曰玄武。」《后汉书.王梁传》:「《赤伏符》曰:「王梁主衡作玄武。」」李贤注云:「亡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玄武」为水神、北方之神。《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帝览嬉>:「北方玄武所生,...镇北方,主风雨。」

  但玄武被后世的道士们升级做北方的大帝「真武大帝」。有别于其它三灵。其它的青龙和白虎,只做了山庙的门神,而朱鸟就成了又天玄女。

  玄武在宋代身价培增,并被人格化。这与宋代各帝推波助澜分不开。宋初太祖时,即有真武、天蓬等为天之大将的传说。未真宗天禧元年,在军营中发生了一件事。在《事物纪原》卷七载:「营卒有见蛇者,军士因其建真武堂。二年闰四月,泉涌堂侧,汲不竭,民疾疫者,饮之多愈。」真宗听说此事,下诏就地建观,赐名「祥源」。这大约是中国最早的真武庙。

  真武大帝的身世,后人多说是在隋炀帝时,玉帝将自己的三魂之一,化身投胎于挣乐国皇后,厌恶尘世,舍位入武当山上修行,成功飞升,镇守北方,号曰:玄武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灬千ヽ

    派派币 +10

    基础分+我很赞同

伤悲~昨日怅然事已非
憔悴~满心伤痕求一醉
雨后巷陌

ZxID:5739657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5-27 0
为毛现在看到神兽二字 就想到草泥马,法克鱿。。。之类
太不CJ了。。

楼主留言:

我很赞同~

尛馬謌、

ZxID:5107002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蘇、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5-27 0
很强大。。『圣兽传说』这书真想看看
魔法之林

ZxID:413150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6-02 0
曾今很认真的背过龙九子的名字。。。超喜欢中国传统的神兽~~(请无视现在那些杂7杂8,不知道那里跑出来的东西,居然还敢称“神兽”。。。)
chaosm

ZxID:7979188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7-15 0
我记得麒麟其实是两种生物,为一公一母,麒为母,麟为公,古代有喜得麟儿之说。想看神兽的故事,我推荐一本漫画,是日本的,很好看。书名是《不可思议的游戏》。内容很好,有励志,富含哲理。
subenwu

ZxID:89860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7-15 0
有点乱
中国神话体系不是太 完整
safin511

ZxID:7939438

等级: 略有小成
催文小分隊......蹲坑算啥啊?咱等...........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7-15 0
受益非顯啊
raelca

ZxID:8264869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7-26 0
受教了~
秋若.怡

ZxID:7943160

等级: 小有名气
岁月常相似,花开依旧人不复,流年尽相摧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7-26 0
原来麒麟是从东方流到西方去的啊~~
受教了~~受益匪浅,受益匪浅。
日耀·波尔金

ZxID:594270

等级: 略知一二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8-11 0
受益匪浅,顶~
没有小说的世界是黑白的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8-11 0
一直对四方神兽很好奇。。

不可思议游戏看过,有讲到四方神和28星宿。。
小小年

ZxID:6831440


等级: 热心会员
我沉默,并不代表我不在乎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8-12 0
一直很喜欢中国古代的神兽,好多都被西方盗用了,愤怒中!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subenwu

ZxID:89860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8-12 0
厉害,好东西
thedancerin

ZxID:8414736

等级: 小有名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08-21 0
清楚加明白
arcobaleno

ZxID:8567554

等级: 热心会员
让腐女统治世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08-31 0
要是可以有讲旱魃或是将臣的传说就好了……
fiohnaa

ZxID:8532924

等级: 牛刀小试
格式化自己,只为删除你。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08-31 0
第一次知道神兽是看了漫画《不思议游戏》,囧~~~
我想我有被害妄想症
萧雨夜弦。

ZxID:7026152


等级: 内阁元老
原名鈅纞,可以叫我小月,月小雨,还记得我的朋友记得握个抓再走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08-31 0
哇,长见识了
我一直很喜欢有关四圣兽的文
shoshochen

ZxID:6130247

等级: 热心会员
曾经沧海……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9-08-31 0
  说到神兽,我觉得《山海经》是一部很值得参考的书,里面许多山妖精怪,比我们记忆中所熟知的部分都还不同,例如西王母的形象等等的。
猪儿宝

ZxID:8489325

等级: 牛刀小试
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9-09-01 0
嘿,我们一同学就叫麒麟~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