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宗教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6517 回复:0

[宗教民俗] 民俗 宗教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飘渺々文少

ZxID:6294132


等级: 明星作家
没有能力给你想要的,所以不怪你对我的残忍 你做的不一定叫所有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5-23 0
民俗 宗教
— (灬千ヽ) 内容较多请重新排版。请在要求数量的同时注意质量。感谢支持素材区。 (2009-05-23 12:16) —
第一章 民俗风情
    第一节 传统节日
    一、春节
    民间称为新年。新年是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节日。
    过新年表示送旧迎新。新中国成立前,过新年一般按传统习俗,农历十二月廿三日为送灶神日,这天要把灶君神位打扫干净,净手焚香把灶君送上天。十二月廿四日,家家户户开始把屋宇大清洁,意为把旧的、污秽的都驱除去,干干净净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年。家庭主妇把早已准备好的竹枝或甘蔗尾叶扎在长长竹竿上,打扫墙上、屋顶灰尘,称“扫屋尘”。所谓“扫屋尘”,取竹枝扎帚寓意长寿,用蔗叶扎掃,则寓意“一年甜到尾”。
    十二月廿五到廿七日,家家开始浸米舂粉。冬末天气干燥,用簸箕把粉放在屋外晾干备用。到除夕(一年最后一天)午后即开始贴春联(俗称贴对)、门神和广钱。其它屋内外当眼地方也贴上横额或吉利话,如窗户上贴的是“紫气东来”、“喜出望外”,楼梯上贴的是“上落平安”,猪栏贴的是“猪栏旺相”,谷围边贴的是“五谷丰登”,厨房贴的是“美味清香”,小门两边贴的是“左宜”“右有”等等。
    吃团年饭之前先“奉神”,在桌面摆上煮熟的鸡、鹅、猪肉之类,谓之“三牲”,以及米饭、米酒,点上香烛,待香烛烧完,烧纸钱、放炮仗后才算祭神完毕, “三牲”可作菜肴,一家人围在桌上吃团年饭。煮饭时须多煮一些,余下留到明天,谓之“有余有剩”。到团年时,家中有人外出未归,席间必多备外出人碗筷,象征团聚以示怀念。因而,远行人不管多忙,总赶在团年前归来。凡家有新婚者,多添一副碗筷,取明年添丁之意。饭后,接着饮茶守岁,欢聚畅谈,直至初一零时交岁,男人则点燃炮竹,在家内鸣放,谓之“斥噩神”,俗称“的鹤神”。意思是把隐藏在家中的邪神驱逐出去。年初一早上,邻居互道“恭喜发财”,长辈见了小孩子,则把事先用红纸包好的“插花”(利是)封给小孩。小孩往往主动去向长辈鞠躬,请安讨 “封”。这天早上,全家老少出门在村外远行,兜一个大圈子再回来,谓之“行大第运”,以示今年行好运。
    从初一开始,一连十天,每天都是一个特定的节日,俗称“一鸡、二犬、三豕、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兵、十贼”,这十个节日中初七是“人日”,所以较为隆重,要杀鸡杀鹅、煮圆子、放炮仗祭神。
    年初二为开年,民间艺人沿门拜年,吹打弹唱者五至十人不等,不过大笛(阳东人叫“哈嗲”,即锁呐)一定要两支,入门先吹奏一曲《大开门》,然后演唱内容是祝福、吉祥的粤曲,酬金用红纸包好由户主随意施给。这天同样要祭祖,后方可出门远行,探亲访友。初十是开灯节,大沟镇新梨村有不过灯节的习俗。十五日是元宵节(称元灯),是晚放烟火、花炮。春节才算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过新年提倡移风易俗,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均放假;封建迷信的祭祀活动渐少,保留贴春联和家庭祭祖先习俗。改革开放后,春节期间阳东县各级政府和一些单位还组织文娱体育活动;电影、电视等娱乐节目丰富多彩。春节期间习惯相互拜年、探新访友,看舞狮,或携男带女出城逛街、游公园、看表演。
    二、清明节
    清明节主要活动是扫墓,俗称“铲山”、“拜山”、“行青”。拜山时,先把山坟杂草铲掉,培上新草皮,在坟墓顶上挂白纸,陈列酒肉糕饼等,放鞭炮,家人在坟前拜祭。同姓大族祭祖时,常集体进餐。80年代后,兴用金(烧)猪祭品,放大鞭炮。新洲镇、东平镇等地部分村民不过清明节而过“三月三”节。新中国成立后,机关、团体、学校在清明节期间组织祭扫革命烈士墓。
    三、端午节
    又叫“端阳节”,阳东人多称“五月节”。传说为纪念屈原投江殉国之精神。
农历初一至初五为端午节。一般是初一早上在前门两边挂菖蒲艾苗,还杀牲煮肉祭祖先,而大部分人家是在初五祭祖先,叫“做正节”。漠阳江中下游北惯、东城等地从初一到初五进行龙舟比赛;沿海地区东平在海上扒艇仔。“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把龙舟当作封建陋习破除,龙船被毁。80年代后又新装龙船,恢复端午节龙舟竞赛,各地作为一项民间体育运动。90年代兴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阳东县人民政府利用这一民间节日,在东平渔港举办大型国际标准龙舟赛和传统龙舟赛。
    四、七月节
    俗称“鬼仔节”,又叫“中元节“、”盂兰节“。民间在农历七月十四日过节,家家杀鸭、煮肉,炊水糕,做豆印,炊粉皮,榨粉仔,中午祭祀祖先,有的地方还炊“禾胎”祭“田头公”,因而有“七月十四晏,八月十五晚”的说法。新洲镇和东平镇部分村庄在七月十二或十三过节。晚上在屋外周围点香烛,烧纸钱,谓之“支幽”。90年代随着群众思想转变,提倡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有些地方已不习惯烧纸钱了。
    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在阳东,中秋是个大节,俗有“留妹过年,不留妹团圆”的说法。七月中旬后,城镇饼家悬挂“中秋月饼”彩旗、灯饰,开始卖月饼。
外出的人一般都回来过节、团圆赏月,炊芋头糕、买月饼、备果品祭祖先;夜晚在天棚或天井、屋外,摆供品,烧香烛拜月,家人团坐吃糕饼、芋头,剥柚子、花生、栗子。今普遍买中秋月饼及糖果、水果之类过中秋节。
    六、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民间传统风俗是放风筝,俗称“放纸鹞”。重阳节前后,城乡都有结队登山放风筝的人群,特别是重阳一天,广大农村、厂场、机关单位、学校都开展放风筝活动。民间常见的风筝有灵芝、双桃、鞋笪鱼、鸳鸯、崖鹰仔、百足等。改革开放后,国家还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七、冬节
    在“冬至”那天,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传统节日,民间有“冬大过年”之说。节日早上煮汤圆、杀鸡、宰鹅、煮肉、做糕饼。祭祀祖先后,饮酒吃饭。
    八、社诞
    立春日为春社。新中国成立前有祭祀演戏、送花船等祈年祈福习例,新中国成立后渐废。
春分日采百花叶舂米马,有食之可解瘟毒之说。至今仍有乡村沿袭旧俗。
农历二月初二日为土主诞,或称“二月节”。一些村乡做吃。新中国成立前村族祭祀,新中国成立后曾停止过,80、90年代部分地区又兴起此习俗。
    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部分乡村祭祀;农历三月初十为大王诞;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为马祖诞。新中国成立前村族祭祀、新中国成立后废止。
    农历四月初八床头婆诞,部分村乡农户有拜床头婆习俗,保佑小儿平安。又一说为鲁班诞。
农历六月十二日彭祖忌,旧说此日前后多有飓风暴雨。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七月初六夜放些水果或擦痱子用的鹅蛋粉在露天处,第二天拿回来,叫做“雾神仙”。七月初七日中午或子夜汲井水,叫七月七水,贮之经年不腐,用以和药。
    吃上田与吃禾快。早、晚造农事完毕,做新米米马,煮新米饭,插完秧后叫“吃上田”;割完禾后叫“吃禾快”。
农历八月许禾福,十月酬禾福。新中国成立前村乡例行祭祀,分社肉,每隔三年五年举行一次打醮、跳禾楼、演戏等酬神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废止。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节日与纪念日
    一、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放假的节日
    1月1日元旦,全体公民放假一天。
    春节,全体公民放假三天(农历初一、初二、初三)。
    3月8日国际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
    5月1日国际劳动节,全体公民放假三天(1999年9月前只放假一天)。
    5月4日中国青年节,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6月1日国际儿童节,13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由小学、幼儿园组织庆祝活动。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现役军人放假半天,党政机关组织对地方驻军慰问活动。
    10月1日国庆节,各界开会庆祝。全体公民放假三天(1999年9月前只放假两天)。
    二、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无规定放假的节日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机关、团体、学校组织植树造林活动。
    5月12日护士节,卫生医疗单位组织护士活动。
    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共产党各级组织活动。
    9月10日教师节,党政机关组织慰问教师活动。
    农历九月初九老人节,机关、团体组织老人座谈及慰问活动。
    11月8日记者节,新闻单位组织记者活动。
    第三节 礼仪习俗
    一、婚嫁
    1.婚嫁礼仪
    民间传统婚嫁,是沿袭过去“三礼”(文定、行聘、迎亲)的习俗礼式。
    文定就是订婚。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家长通过媒人撮合,门户相对,交换“年庚”(写上生辰的红贴子),认为相生,便算是第一步。订婚习惯已被废除。现也有男女双方由长辈或媒人引见相亲,但大多数都是自由恋爱,两厢情愿,而结为夫妻。
行聘 俗叫“大礼”,男家向女家送礼金,有酒米,糕饼、金饰、玉器、珍珠。女家收大礼后,亦以米、酒、饼、肉回送男家,叫“回盘”,由男家择出迎亲日子,女家同意即定,派人通知女家,叫“送日子”。
    迎亲旧式迎亲,女方嫁期临近时,要伏嫁,梳新妇髻,避见伯叔兄弟。邀女友相伴,叫“伴嫁”。出嫁前一日,女家向男家送嫁妆,富家还有田租随嫁,叫“拔奁租”。迎亲早一晚,新郎加冠升字。迎亲日,新郎穿长衫、挂红带、戴礼冒、簪金花。富家搭酒棚、奏鼓乐、挂灯笼、贴喜联,迎亲队伍浩浩荡荡,雕花楼仔桥,彩旗、八音鼓乐,一般家庭用大红花轿、扛红旗和吹鼓手共数十人。出嫁新娘穿红装,带面穗,哭唱出嫁歌,上轿时,张伞撒米。迎亲轿回到男家时,放鞭炮,由两名妇女各执火把在轿前烧旺叫“火覃轿”,另一名妇女背新娘下轿入新房。晚上“打堂枚”,在厅堂排列桌椅,“十友”坐两旁,新郎坐正中,称“新君”,左右有“丞相”,下坐正中是斗堂枚歌的擂台主,叫“水锭勾”。边饮酒边唱歌,先唱例行的《十杯美酒》、《贺新郎》类的赞歌,逐渐发展对唱、轮唱,直到深夜,送新郎入洞房。有的地方还有闹新房的习俗。第二天早上新郎、新娘拜堂,双双叩见父母、翁姑以及兄弟、姑嫂,由长及幼行礼敬茶。第三早新娘回娘家,叫“回面”。女婿在三早或迟些时日去拜见岳父母叫“行门”。
    婚嫁时,男女家双方都摆酒请客,俗统称为“饮日子酒”,男家比较隆重,亲友贺礼,有的亲戚要担米担,内有米、酒、鸡(鹅)、炮仗、对(喜联)。请酒两天的叫“一请一酬”,贫家只有迎新娘的晚上请酒,欢宴亲属,女家请酒比较简单。
新中国成立前,渔民婚俗与陆居群众有所不同,东平渔民有斗歌“抢亲”习俗。
    晚上迎亲小船向女方船靠近,开始斗歌,互相唱答,如唱:乜鱼出身搽面粉哩?乜鱼出身披金银哩?乜鱼双双不离影哩?乜鱼出水带烟尘哩?答:牙带(鱼)出身搽面粉哩,黄鱼出身披金银哩,比目(鱼)双双不离影哩,墨鱼出水带烟尘哩。斗歌后, “抢亲”时,女方将新娘藏起来,双方互泼海水,用竹篙打闹一阵,男方把新娘抢到船上,燃放炮竹归来。清末民初打闹淡化,保留互泼海水,建国初这一习俗亦废除。
    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新事新办,婚礼仪式,节俭文明。50~70年代,新娘多由 “接嫁”、“送嫁”、“伴嫁”等人携简单嫁妆,随新郎步行或坐自行车回男家。因物质匮乏,一般只请少数亲朋好友饮宴庆贺。80年代后,婚嫁又渐趋奢侈,大多数新郎新娘都到城里的婚纱店化妆,打扮入时,照婚纱相,花上一千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城镇多在酒家举行婚宴,多者几十桌,豪华小车迎亲,彩电、冰箱、音响、摩托车,小车等高档电器家具作嫁妆,有的还请来摄影师拍摄,以作纪念。机关单位的青年,还兴“集体婚礼”、“旅游婚礼”。
    2.婚嫁帖式及对联
    阳东地域有这样的俗例:凡婚嫁,亲朋戚友必呈上一份礼物,还得随礼品附上一帖,该贴为竖式,从右至左书写。但凡一贴具多人姓名,则尊长者居中,其余依次分左右排列。后面不写“同拜”,要写“顿首拜”。倘父与子、祖同孙,叔伯与侄同帖,则写“某某(尊长者)率某某拜”,弟兄同帖则写“某某偕弟某某拜”,夫妇同贴亦言“偕”;而父子、祖孙只能言“率”,不可言“偕”。
凡喜事的帖式要写成双行,用字用句也有讲究,即使送去的礼物是一件,也要写成“满”、“成”、“双”、“联”等,而凶事白事之礼,这些字眼是禁止使用的。
    凡收受他人礼品,要回谢对方一领谢帖及少数礼品。有不领受的,仍要写上“壁谢心领”的帖连同礼品一齐遣归。此曰“壁礼”。如果为上辈摆酒,还要写上“承先某某领”等字样。
    嫁女请客则写:“某月某日 小女于归杯酌敬 请 某某拜”。
    贺人家嫁女则写“谨具某某(礼物) 敬某某(贺礼人)拜”。
    以上请贴均要用红纸黑字。
    嫁女不贴对联。男家娶亲要用红纸金粉对联。迎宾巷口,村口的对联多为:“扫巷迎宾客,吹箫引凤凰”,“花径未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大门联多为“鸳鸯缔结,鸾凤和鸣”;“百年好合,佳偶天成”。
    酒堂伙房对联多为:“屋小暂留君子驾,酒清堪结故人欢”,“无甚珍馐酬贺客,还期多饮替装光”等歉意之词。
    鼓乐堂之联则贴:“五音奏出鸳鸯谱,六律吹成窈窕歌”;或:“笙歌新谱宜家曲,琴瑟和调燕尔音”。
    新人洞房对联为:“往时私入桃源洞,今夜明游月殿门”;或“昔日己曾居月府,今宵始得会嫦娥”等。横批多是“鸾凤和鸣”“佳偶天成”一类的好话。
    若新郎长辈健在,其居住所贴对联一般为:“阶前献枣孙新媳,堂上含胎叔大翁”。
    若新郎为弟,其兄嫂住所则贴:“醮弟成人能继志,效兄模范是齐家”之类的对联。
    二、生孩子
    民间生孩子叫“添丁”。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孩子出世时大多由一老年妇女接生。孩子出世后,用柚叶给孩子洗身,房门和大门都挂上一只鞋、屐或柚叶,示意外人,不要随便进来。十二朝拜祖先,拜“床头婆”,亲友庆贺,送来婴儿衫裤、糖柿包,用鸭蛋(女孩用鸡蛋)在头上滚动。孩子满月,外婆家担来孩子衣物、孖带、首饰、糖柿、酒肉、鸡、糕饼,叫“担满月”,其它亲友也都送贺礼,主人请满月酒。满百日,孩子开始吃味(盐)。用猪的肥肉、瘦肉、心、肝、脾、肺、肠、骨同煮,叫吃“猪八件”,示孩子口福。煮鲮鱼、猪利,吃了象征伶利(聪明)。80年代后,一些旧习俗渐淡化,但请满月酒习俗仍流行。
    三、祝寿(生日)
    旧语“六十曰下寿”,即60岁以上老人整生(逢十)贺生日才能称为“寿”。不逢十的生日叫“散生”,一般不称“寿”,而叫“过生日”,民间有“男进女满”之说,即男做虚岁,女做实岁。又,民俗称过生日者为“寿星公”、“寿星婆”。
    50虚岁摆酒席过生日,叫“好日头”。60岁以上做生日叫“祝寿”或叫“做大生日”,做大生日有的提前一年,如59岁、69岁,取久久长长之意,亲戚、朋友送礼祝贺生日。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民间做生日习俗仍存在,传统的礼节渐淡化。80年代后,城镇青少年人中流行西方过生日方式,点蜡烛,唱生日赞歌,吃生日蛋糕,开舞会等活动。老年人过生日还宴请亲人、好友,晚辈给其送礼物。
    四、建 屋
    民间建房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当人们筹集了一定的资金、材料、选好宅基,准备动手建房时,便把全家人的生辰八字用红纸写上,送给“拣日子佬”要求择个吉日良辰建屋,“日子佬”便根据这家人的八字天干地支相配,不相冲,不相克,择定有贵、禄、丁、财,旺相的吉课日子,便在日子单上写明了拆卸、平基、起首、行墙、安门、入伙等具体时间,还要问过“三仙公”,如果时间相同,才能确定下来,然后就按照日子佬所指定的时间去做,一点也不敢违背,祈望建成新居后能兴旺发达。
    日子拣定后,一般要请地理风水佬用“罗经”定坐向,叫做“放宅向”。施工前,在工地各个方位张贴“兴工大吉”、“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红字条,并于当天参神,鸣放鞭炮才动工。新居建成后,根据择定的吉日良辰“入伙”,从厅堂到房间里顺次燃放炮竹,全家人分别挑着火盒、锅头、饭煲、碗碟、菜刀、木桶、米斗、算盘、称尺等东西入宅,泥水师傅念“进宅大吉”之类的吉祥话,挑火盒者入厨房引火煮食,全家人进食后方可出门各自工作,当天,按城乡俗例杀猪、鸡、鸭、鹅,并备海味佳肴,请来亲戚朋友欢酌一番。当日新宅门前贴上对联,新屋内贴上 “进宅大吉”、“出入平安”、“添丁发财”、“满堂吉庆”等吉利字条。亲戚朋友,贺客馈以鸡、酒、米、面、镜屏等。80、90年代,入伙贺礼还兴送台椅、沙发家具及彩电、音响、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家用电器,礼品上面写“××新大厦落成之喜”等恭贺语。
    五、丧 葬
    民间称上了年纪的人死了叫“老大”或“过辈”。在断气前后,给剃头、洗身,穿上衣裤各3至5件,多则13件,忌双数。外为黑色寿衣,死后头向里脚朝外移放厅堂。派人向亲戚报丧,谓之“的路”。报丧不能入屋,只能在门口说话。丧户家人举孝接待吊唁亲戚。入殓盖棺,设立灵堂,家人守孝时披麻衣,睡稻草,不梳洗,戒荤酒,半夜上香由妇女轮番哀哭,哭词有固定句式,内容多为家人悲苦思念和嘱咐死者之词。请师公佬做法事超度亡魂。出殡俗叫“出山”或“上山”,出殡时,由师公佬吹号角引领,吹打鸣炮,将棺木送上山挖穴安葬。出殡后一段时间(最少要超过100天)便进行“升社祔”,或叫“上花”、“上案”,将死者灵位安放祖先堂,除去灵台孝联,贴上“升香叶吉,祔祖从权”“否去泰来”之类的红对联和门额。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办丧事要破除封建迷信,从俭从简。农村治丧,多为兄弟叔侄和基层干部参与帮忙。80年代后,一些地方又渐恢复旧的丧葬习俗,请师公佬做法事,打斋等。90年代末,城市、农村都实行殡葬改革,提倡火葬,严禁土葬。成殓多是将尸身移入在家外搭起的灵堂或殡仪馆里,并装入火化的“棺材”里,这种棺材多为玻璃棺盖,以便吊丧和开追悼会时与遗体告别。2000年3月,阳东县殡仪馆建成。人民群众殡葬观念随之更新,火化率居阳江市之首。
    六、“担节”和放礼炮
    1.担节
    民间有“担节”习俗(即节日送礼上门),并且有担喜节和担凶节之分。
    担喜节,是女子婚后,周年之内,每遇上一个节日(其中最隆重的是端午节和春节),都由外家送去礼物,这礼物大都是糕、饼类,俗称“担麻篮”,端午节则担粽子,春节担油糍之类。此外,也还送上一些实用物,吉祥物等。一年后,女子还未怀孕,要继续担,有的甚至要另外加做一些象征独儿女性别的“ ”,到了村上,一路分给村中的小孩子吃,取意为有分(婚)有生。多年不生育的,担过三年就不再担了。
    担凶节,是丧事过后,家属子女守孝,不便做节(以表对死者的虔敬)。节日所要吃的“米马”就由亲戚送去。
担喜节、担凶节的时间是有所讲究的,担喜节要选择良时吉日,如节日当天日子不好不能“担”;而凶节却相反,一定要在节日当天“担”。
    2.放礼炮
    民间过年过节,或办红白事请神驱邪,有放礼炮的习俗。礼炮分鞭炮(也称炮竹、爆竹、炮仗)、土炮(也称三炮)两类。鞭炮以草纸卷火药制成。一种是包装成条块状,内有小炮十至上百枚;另一种是将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小炮对称连接起来,然后卷成圆盘状,称“五千庄”、“万庄”。土炮,以生铁铸成三个炮筒,在里面充上火药,燃放时发生巨响,此礼炮一般在举行较隆重的活动,由专业人员鸣放。
    第四节 民间用语习俗
    阳东人入乡说话随俗,有些话还讲究忌讳,不然受话者会“子细”(不满意而感到难堪)。千百年来沿袭的禁忌用语主要用于一些事物名称和事态的变化。
    人死了,通常说“善”,动植物死也说“善”。中年人和老年人死去,称“老大”、“过辈”、“过世”、“过身”;未成年人和婴孩死去,说是“去了”、“走了”。
    棺材,称之“长生”。
    坟墓,谓之“山”,一个坟墓说它是“一穴山”;出殡说是“出山”;扫墓说是 “铲山”、“拜山”;捡骨移葬说是“执山”。
生病吃的中药,称之为“茶”或“滚水”;买中药说是“执茶”;煎药说是“煲茶”;药煲称之为“茶罂”。
    有喜庆事或过年节时打碎碗碟说“开花”,掉下筷箸说“快乐”。饭菜烧焦了说 “香了”,食品腐臭说“香了”。
    生孩子说“执细仔”,“执”是捡得之意。不能当孩子面说肥壮赞语,认为说好话会折福,多以“妹屎”、“猪仔”、“狗妹”叫名,说低贱容易养育。婴孩衫子、裤子说 “狗皮”。给婴孩剃发说“捉虫仔”。婴孩一岁说“一百岁”,二岁说“两百岁”,直说怕夭折。
    流血是凶兆,将“血”说成“皿”。如“出血”、“牛血”、“猪血”分别说成“流皿”、“牛皿”、“猪皿或猪红”。
    渔民忌说油,称油为“膏”。花生油说是“清膏”,猪油说是“猪膏”,桐油说是“木膏”。
    刀为凶器,渔民忌说刀。故称刀为“利”,大刀称“大利”。
    干有干瘪(干枯)之嫌,忌同音语。家畜家禽的肝都说是“湿”。如“猪湿”、“牛湿”、“鸡湿”、“鹅湿”。
    “舌”与“蚀”方言同音,将舌说成“利”,如“牛利”、“猪利”。
    “空”与“凶”方言同音,没有放物的盛器不谓之“空”,而称“吉”。如“吉埕”、“吉篮”;没有人居住的屋说是“吉宅”。
    “书”与“输”方言同音,“通书”称“通胜”或“通利”。
    姓氏忌说同音用语。黄姓人说黄牛为“山牛”或“沙牛”,说黄毛狗为“斑狗”;项姓人说“鸡项”为“鸡牸”;李姓人说鲤鱼为“红尾”;林姓人说淋浇农作物为“酹”,如酹薯、酹菜;汤姓人说饮汤为“吃啖顺”;庄姓人说装饭、装菜为 “载饭”、“载菜”。
    第五节 民间文体活动
    一、唱民歌与歌谣对唱
    阳东民歌民谣,源流长远。唐宋时期,流传于四川、湖北地区的《竹枝词》较为接近南方民歌,颇受群众喜爱,经日久模仿,渐而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民谣。这样的说唱式调子主要有“请七姐、游仙界”活动中的“催眠调”和“送嫁调”、“堂梅歌”等等。还有,塾师教学的“吟诗腔”也是一种传唱流行渠道。阳东人爱唱民歌民谣,自吟自唱,“对歌”、“斗歌”早已形成传统的风俗,是一种有着深厚群众基础及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
    阳东民歌民谣,是由劳动群众口头创作,口头传诵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有独特风味。它上承《诗经》遗风,有“赋”、“比”、“兴”等修辞手法,尤以“双关”见长。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第一、二、四句押韵,韵多用平声。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朗朗上口,可唱可诵,全用独有的“阳东话”(属阳江话同一种)传唱,具有地方特色。也正因为其独特的阳东话,外地人听不懂,难于与外地交流,使这一传统风俗难以在外地流传。
    阳东民歌民谣,种类很多,主要流行的有山歌、牛歌、花笺调、堂梅歌等。内容大体可分为劳动歌、仪式歌、生活歌、情歌、童谣、叙事歌等。形式有对唱、独唱,也有编成歌剧的,内容广泛,歌手将所见所闻即时吟诵出来以娱乐助兴,反对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或劝导人们辛勤劳动,训诫人们遵守孝道等等。
    阳东民歌民谣是一种群众的口头文学,为便于传唱,后来发展为书面创作。其通俗易懂,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押方言韵,体现地方特色。例如:
    荡荡金风景入秋,家家乞巧乐绸缪;
    独我满胸愁与恨,伤情不忍看牵牛。
    牛郎织女隔银河,双星如切又如初;
    天上佳期还有会,人间怎愿久分疏。
    ——《自由女》,用“顶真”修辞法。
    女:看牛哥仔坐一堆,看见姐呀去村回;
    快快闪开留姐过,碰烂把遮(伞)你爱赔。
    男:问声亚姐去边回?碰烂把遮爱我赔;
    新裂裂都怨得我,旧裂裂都怨乜谁?
    ——用对答形式、“反复”修辞法。
    共妹插秧隔张田 ,魂魄过都妹那边;
    怎得变成金钮扣 ,时时扣在妹胸前。
    ——用“比喻”修辞法。
    榄子开花花打花,阿哥榄上妹榄下,
    打开围裙等哥榄,等哥榄完再回家。
    ——《采榄歌》,用“谐音”手法表达男女爱情。
    乜人起得伶仃屋?乜人识尽海中鱼?
    黄蜂起得伶仃屋;龙王识尽海中鱼。
    ——《珍珍姐》,用“问答式”手法。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亦生。
    ——用“比”手法。
    门字里头加一口,问奶口命心去得安?
    犬字上头加二口,哭断肝肠娘不知。
    ——《哭寿歌》,用“拆字”手法。
    谁人话我老公颓?起身委问捰薯煨;
    走出门楼那处荡,欲喊阉春就走回。
    ——用“设问”手法,诉说封建时代大媳妇小丈夫的生活。
    另外,还有双关、重句、连字等等,可见其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阳东民歌虽赋上了特定的政治色彩,但仍是人们喜欢的,如:
    万马奔腾红旗飘,战歌阵阵撼山摇;
    挥舞银锄学大寨,江山明日更多娇。
    80、90年代,各部门为宣传本行业法律法规,便与文化站合办民歌榜,从而取得寓教于乐的效果,如税法宣传中有民歌云:
经商合法巧经营,税项分文要纳清;
    完税为民民爱国,遵章守法做标兵。
    阳东民歌民谣,节奏、旋律较单调,吟颂起来音乐味的成份不够,70年代后,虽有新民歌创作,但除了农民、老年人常唱一些“驶牛歌”及传统民歌,或组织“山歌擂台”外,唱民歌的人渐少。为不致阳东传统民歌民谣消失,90年代,阳东县城及各圩镇常有摆卖古今民歌民谣的手抄和翻印书籍摊档。
    二、体育健身
    70年代前,阳东民间体育健身、游戏等娱乐活动多种多样,尤其农闲、节日,在村边的大道、草坪、旷地、沙滩、晒场上,随处可见。
    1. 顶棍
    取一段长一两米、直径三四厘米,两端平滑的木棒或竹杠。比赛时,两人各执一端,以掌心用力往前推顶,若一方招架不住,退至所定的界限,进者为赢,退者为输。
    2. 打筹
    在一块平坦地面的一端,挖一个二三厘米深、四五厘米长的小坑,所用器械为一长一短的两截木棒,长的叫“筹公 ”(有的地方也叫“筹乸”),短的叫“筹子”。
    玩时通常分两组,每组二至四人(也有两人对玩的),分两个程序,第一程序是:先由一组人轮流用“筹公”将横架在小坑上的“筹子”戽出去,另一组人在前面守候,若 “筹子”被接,持筹者被淘汰,轮到另一人;若“筹子”落在地面上,对方拾起,派一代表向横架在小坑上的“筹公”掷去,击中,持筹者被淘汰;若击不中,持筹者接着进入第二程序:“打筹”(敲击“筹子”)。打筹时,持筹者弯腰用“筹公”将斜插于筹坑里的“筹子”敲击弹高,再用“筹公”将它向前撞击,击出去以多少丈多少尺累计距离,作为各组的积分,以积分高为胜;最后胜方罚败方,其做法是:胜方派代表把筹子击多远,败方人员就收起一条腿,独腿向前跳跃多远。
    3. 打狗
    通常由四至六人一起玩,大家站成一圈,各人前面挖一个小穴,圈中央也有一个穴,叫做“意”;打“狗”者各持一条一米多长、直径2厘米左右的赶狗棍。游戏开始,通过抽签形式,一人站在圈外,用棍把“狗”(四五厘米长、二三厘米直径的竹节或木段)欲拨进中央穴内,防守者要防它进来,便持棍离开自已固守的穴,将“狗”拨出圈外,但拨时要注意赶“狗”者袭击自己的“意”;赶“狗”者若将棍头伸进对方未有棍占着的穴,叫“点意”,算守方输;若“狗”拨进了中央的穴,失守者也算输,轮输者去 “赶狗”。这种游戏运动量较大,一般只适合青少年玩。
    4. 打力铎
    力铎,有的地方称“钉乐”,是民间常玩的一种陀螺游戏。力铎通常是用细纹的硬木条截其一段制成,如鸭蛋般大小,除上部稍微隆起外,其余部分似梨似蛋,下端嵌入一截铁钉或铜钉,露出半厘米左右,并配以一条人工搓成的上大下小的麻绳,大的那头打一个结,或用铜钱作垫。玩时,抬手将绕在力铎上的绳子拉扯,往地面一掷,力铎便发出嘤嘤的响声并旋转起来。打力铎,玩法多种多样,可以单独自由玩;
    也可分两组进行比赛,谓之“锄禁仔”。比赛时,通常每组2~3人,先在平坦的硬土或灰砂、水泥地面上,用木炭、硬木条或粉笔画一个直径30厘米左右的圆圈,当发令人一声令下,各人一齐挥臂击打力铎于地上转动,接着将先后失误(未能在地上继续转动)的力铎依次放入小圈内“监禁”,待未失误者把其击出去,方可拿起来继续玩下去。
    5. 捉俘虏
    在一块较广阔、较平坦的地面或晒谷场上,画一道界线,分两个“阵营”,每个阵营站着5~10人,后面还设有一个“关押俘虏”的“监房”。玩时,各方轮流由一人走入对方“营地”进行“挑衅”,对方便派人追赶,被抓住者便是俘虏,“投入”后面的“监房”。当一方把另一方全部人员“抓完”算赢。每玩一场“捉俘虏”游戏,双方人员每每满头大汗。
    三、游戏娱乐
    阳东农村民间游戏娱乐活动多种多样,就地进行,活泼有趣。
    1. “山” “海”
    这是一种少儿游戏,分两队,一般每队6~10人,面对面蹲着或席地而坐。每队派人轮流当“主持人”。游戏开始,先由一方“主持人”走到对方后面,指着每人头顶来回念道:“点猪栏班,狗吠南山,南山酹酒,酹到龙门村仔口。”当念到最后一字,刚好点到那个人头上,就问他捰“山”或捰“海”。被向者若说捰“山”,接着就用双手捂住其眼睛,叫对面自己队的一个属“山”的“动物”——如“山鸡”、“老虎”、“野猪”——拍掌;若说捰“海”,就叫属“海”的“动物”——如“牙带”、 “青鲳仔”——拍掌。拍掌后,放开被捂眼睛者去猜拍掌者;猜对了,带回本队“坐监”,猜错了算数,让对方“主持人”照上面程序继续玩第二轮游戏;直至一方被另一方抓完全部人员“坐监”为止,决定输赢。
    2. 点
    阳东话谓蹲为“踎”。点踎踎,一些地方叫“点鸡踎”,是小孩常玩的一种游戏。玩时,一群小孩聚在一起,先推举一主持人。主持人边指每个参与者边念顺口溜:“点踎踎,踎箩头,金铰剪,着花镂。花个?花枕头。一埕酒,一埕油,担到外家头。外家头冇在屋,点蜡烛;蜡烛无着火,一槌(拳)打倒两公婆。”当最后一字落在谁头上,谁就被定为“抓踎者”(其实是去抓没有踎下者)。游戏开始,大家纷纷散开,“抓踎者”就到处走动“抓人”,这时,踎者有的打口哨,有的说俏皮话,招引 “抓踎者”来“抓”自已,场面十分活跃。当踎者站起来被“抓踎者”抓住(碰着身体也算)时,就要替换“抓踎者”,游戏继续玩下去。
    3. 跳飞机
    是由两个或三个小孩一起玩的游戏。用小棒或粉笔、木炭等,在平坦的地面画一架有若干个方格的双翼“飞机”(有的用细砂围成)图形,一般分为“机头”(一至二格)、“机翼”(两副、左右各二格)、“机身”(一至二格)、“机尾”(一至二格)等部分。玩时,先投“子”后起跳,即用一个“子”(瓦片、小石块、钥匙、小刀等均可),由近及远向格内投掷,每投中一格,往返经每个格各跳一次。向前跳时,腿要越过投 “子”所在的格;待跳到“机头”,要转身180°,再往回跳,途中俯身拾起所投的 “子”,按规则直至跳出“机尾”之外,然后在刚才投“子”的格内画一记号,谓之起了“屋”。完成这一程序后,接着由其再跳第二轮,但此轮经过“屋”时,要落双腿(他人则要跨越过去),否则视为“违规”,轮到另一人照上面程序进行。当整架 “飞机”各部分都起(画)满了“屋”后,游戏结束,以谁的“屋”多少口头排名次,分输赢。
    4. 做子
    即玩石子,有做“三子”、“五子”、“七子”三种,各种玩法程序大致相同。
    例如做“七子”,是预先选七颗小指头般大小的石子,两三个小孩(多为女孩)席地而坐,围在一起轮流玩。先从“做一”开始,其第一步是:抛“子头”(做子的每一个步骤的第一个动作都要抛“子头”)。将手中紧纂的七颗石子,将其中一颗溜出抛起,六颗全部撒落在地面,又很快地再接回“子头”;第二步是:收子,即“吃子”。将撒落在地面上的子,按规则要全部“吃掉”,即从“做一”起,“做一”每次“吃”一颗,做“二”每次“吃”二颗……,以下类推,至“做五”时“吃剩下的一颗,要用拇、食指围成一个接“子头”的圈,做动作时念道:“做五,撞中”或“做五,入筒”;“做五”毕,接着“鸡屙蛋、换蛋”――将手中六颗石子一个一个“屙”落到地上后调换位置;“过河”――将手中六颗子一字儿排列于地上后一手收回;“播米”――把全部石子放在手背抛起后再反掌接住;“下狗”——将全部石子撒落地上,由另一人指定捡起其中一颗为“子头”,将余下六颗一手收起来。完成上述七个步骤(步骤可多可少,各地的玩法也有不同),或中途动作有失误,轮第二者玩。
    配合做子常念的歌诀是:做一掂一,做二捰二,做三补衫,做四爱喜,做五撞中,鸡屙换梳,过河过河,播米狗仔……。
    5. 下鸡、鸡仔
    亦叫“摊子”。三五个小孩在一起,准备一堆纽扣般大小的瓦片,按参加人数平均每人15~20片,谓之“鸡仔”,以及平均每人一颗桃子核般大小的石子,谓之“鸡乸”。瓦片、石子准备好后,在地面上画一个直径约30~40厘米的圆圈,小孩们或蹲或坐于圈外,通过“猜公鸡”或“抓阉”形式决出先后,依次轮流玩。玩时,一人伸开双掌,将“鸡仔”、“鸡乸”混在一起捧在手上,然后双掌摊开向上微微提起,再用力一筛,使“鸡仔”、“鸡乸”散落于圈内,落在圈外的,则由对方拾回压在圈内的一个容易被“吃”去的“子”上。接着,用手指将子一个一个捡起,但不能触动相邻的第二个“子”,叫“吃子”;所“吃”的子,“鸡仔”、“鸡乸”要分别放在圈外的两个“鸡笼”(圈外另画的两个小圈)里。用手指或“子”触动了另一个“子”,算 “吃子”失误,轮到另一人依照上述程序玩。当“鸡仔”、“鸡乸”全部被“吃”完后,以各人所“吃”子”数(一个“鸡乸”顶五个“鸡仔”即一“子”顶五“子”)多少决定输赢、排名次,并由赢家打输家手臂作为“奖罚”。
    6. 下三(三棋)
    在地面或物体的平面画一个“三盘”。这“三盘”有三个大小不同相套的正方形,并将三个正方形各个角及各条边中线连起来,组成一个每条边(横、竖、斜)都有交点的网状供摆放“子”(双方所备易辨认而不同的“棋子”,如碎石、瓦片、小纸团等均可)“三盘”。“下三”时,双方每人准备若干枚“子”,分两个程序进行。第一步:双方轮流摆“子”。每方所摆的“子”于“三盘”中,当每三枚成一直排时,便成“三局”,成“三局”方随之用另一枚“子”压在对方的一枚关键“子”上,以使其失去作用(死子),不能与其他二“子”形成“三局”。如此交替,待全盘摆满“子”后,除去双方被压的“死子”而空出的位置,到第二个程序“走子”即“行三”。第二步:双方轮流“走子”,由放“子”后的先行。行时,当一方的某枚“子”乘着一空缺位置移至与另两枚“子”成一排时,便成“三局”,即除掉对方一枚不利其形成 “三局”的“子”。如此轮流“行走”,直至一方被一方除掉的“子”后只剩两枚而不能形成“三局”,或所行的“子”一方被一方“围困”(实屎)时,算负给对方。
    第六节 东平渔妇服饰
    阳东渔民妇女的背带(孖带),别具一格,面窄耳宽,带耳和带面用五彩线描龙绘凤,绣花刺卉,有的嵌入小镜,太阳一照,闪闪发光,很是别致,这种背带耳宽,不勒肩压膀,成人驮背小孩自在舒服;带面窄,则小孩手脚可以探出垂下,行动时可以摇摆,不会把小孩的脚缚于带中动弹不得。
    妇女用的头巾,也算是一种工艺品,多以薯莨染的黑布制成,并用彩线缀以各种花纹图案,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她们夏戴帽、冬包巾,探亲访友,串门闲话,显得 “礼仪彬彬”。
渔民妇女戴的渔民帽,外形似铜鼓,故又叫铜鼓帽,颇具渔家特色,渔妇戴的 “夹帽”更为精巧,帽顶用细藤精心编织,中央置一硬币,周围衬以图案,玲珑剔透。帽带用彩色珠子编成花纹图案,或绣吉祥字样,珠光闪闪,绚丽夺目。
    90年代,东平渔民妇女还流行穿戴传统的服饰。
    第七节 集市买卖
    阳东人到圩场集市做买卖或趁热闹,叫“等圩”、“趁圩”或“蹓圩”。阳东境内的每个圩期,每五天一次,称“一轮圩”,每月三旬,按“一六、二七、三八、四九、
    五十”编排圩期。每年春节除夕前一天,各圩皆集市,叫“等新年圩”。
    一、圩场、圩期
70年代前,阳东境内圩场集市,多见于临河近海处,如北惯、合山、那龙、田畔、周亨、麻汕、双捷、大八、塘坪、新洲、东平圩等;北惯、合山、那龙、田畔、周亨、麻汕、双捷、东平圩濒临江河大海,水路交通方便,常有船只往来,集市尤旺。每个圩场,一般建有一两条主要街道,谓之“圩巷”,街中央多筑圩亭,两边建铺头,各铺门外留有一定的空间,有的还在上面搭遮阳防雨的帆布、星铁或竹蓬仔,称之“铺踏”。圩头圩尾多种榕树、影树(凤凰树)、苦楝树,树荫下摆摊设档。耕牛市场多设在圩边空旷地或河滩上。
    新中国成立后,阳东境内圩场集市时起时伏。50年代,按农历圩期集市,各市场较民国期间兴旺。“大跃进”时,部分市场关闭,集贸萧条。60年代初。贯彻中央有关决定,集贸市场恢复。1975年7月起,执行省规定,原阳江县各个圩场统一以公历每旬一日、六日为集日,即各圩场同一天集市。1979年改革开放后,恢复原来各圩场五天集市一次,并逐步实行市场开放,自由购销,境内各圩场随之扩大。
    二、趁圩
    民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年间,农村群众购买生产生活物资,或出售自家农副产品,要到附近圩场集市贸易。夏秋两季农作物收获后及民间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前,趁圩人最多,市场一片兴旺。村民趁圩,多为结伴赤脚步行,年轻妇女穿上新衣、戴油帽、手提“假(瓜)篮仔”。集市交易的各类物品,除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食品(如食糖、豆豉、糖果、干爽糕点、细小鱼虾)及中药材、豆腐等一般用废旧纸做的纸角或粗糙的纸料及芋叶包扎外,大多没有包装。买猪肉、牛肉、鲜鱼咸鱼,用竹篾签、水草等串着、捆着提;买其他体积较大、较重的物品所备的装载器物常有竹箩、篮、篓、箕、盆。买流体及易流动的固体物品,如鱼汁、酱油、花生油、煤油、烧酒、咸虾之类,还须备埕、桶、钵、钵头仔、盅等器皿。肩上挂有“家志”(席袋)去趁圩,或手提大捆、大串鱼肉“圩晚”回来者,多为富人家。70年代后,群众趁圩多以单车、摩托车代步,以纤维带编织的提篮及各种塑料薄膜袋取代各种携物器具、包装;以手推车、单车、摩托车装运货物,取代肩挑。
    三、交易计量器具
    境内市场集市主要是农产品交易,故称市场为农贸市场。交易时以货物的重量、容量或物体自然个数为计量单位。
    1. 衡器
    常见的有秤、磅。秤分为抬秤(大秤)、手秤和厘戥。秤重物常用抬秤或磅,轻者用手秤,金银珠宝及中药材用厘戥。60年代前,每杆抬秤、手秤分三面刻点秤星,1斤为16两,1两为16钱。使用时计价十分困难,生意人要背熟“问斤求两口诀”:一0六二五、二一二五……十六一十(即一元一斤每两0.0625元、二元一斤每两0.125元、十六元一斤每两1元)。60年代后,大磅小磅、台式弹簧秤普遍使用,原来1斤16两改为1斤10两。90年代,厘戥改以克为单位,约3钱多为1克。
    2. 容积计量器
    有斗、升、筒。60年代前,稻谷、大米、米糠、豆麦粟类等交易,大多以斗、升、筒做单位;鱼汁(咸鱼水)、烧酒、煤油、花生油等,以埕、勺(音“硕”,分一两、二两、半斤)为单位。
    此外,大八山区的村民上市卖乌榄子,不用秤、斗、升、筒,而以每百个为单位交易的,双方讲定价后,卖者便用双手,各抓起5个,共10个,边数边唱“一个系个一,一个系个啰二……”的“榄子调”,把乌榄子数给顾客,最后还抓上七八个送给顾客,谓之“添头”。
    四、交易行档 行规
    各圩场集市,素分行档。流动小贩,按约定的地方摆摊。常设的行档有稻谷花生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取消)、猪肉牛肉行、三鸟行、咸鱼鲜鱼行、瓜菜行、山货行、日杂用品行、饮食行、猪苗行、牛行等。50年代中至90年代初,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猪肉牛肉、咸鱼等一度由供销、食品部门经营,行档消失。90年代棉布敞开供应,成衣行在各个集市中应运而生。
    集市贸易中,除猪肉、牛肉、饮食行及部分日杂用品行以台、木板、凳摆摊外,其他多数摆地摊。生意人还认同一些不成文的“行规”,例如同行之间不得将货物随意降价贱卖,违者被同行斥之“放火烧圩”;在买方生意人与卖方讲好收购价后,他人不得从中“掺价”。猪苗、耕牛等牲畜市场交易,由“猪中”、“牛中”作中介人,协调买卖价格,从中获取一定的手续费。80~90年代中期,阳东猪苗、耕牛市场兴盛,后逐渐衰退;“猪中”、“牛中”大多上门服务。
    第八节 民间渔猎
    一、捕鱼虾
    阳东民间捕捉淡水鱼积累了很多经验,从古代的刺鱼、网鱼、钩鱼,到现代的强光照鱼、诱捕及电鱼,方法多种多样。
    1. 戽氹
    渔者1~2人,带着渔具走游于田野、山坑,估计田边被水冲成的小水潭、溪涧有鱼儿聚集时,用土块围堵水域,再用戽斗或尿壳把里面的水戽出,见鱼虾暴露时,便装上鱼纂或疏水的畚箕,以防其戽出氹外。水戽干后,用手或渔具将鱼虾捕获,放在竹篮或竹笭里。戽氹一般在夏秋季节。80年代后,稻田普遍施用化肥、农药,水质变差,鱼虾渐少,戽氹捕鱼者不多见。
    2. 网捕
    池塘、水库饲养的“家鱼”及河湖溪涌的野生鱼,大多用网捕方式获取。网具通常有抛网、帘(罟仔)网。抛网适用于池塘捕捞。作业时,一架木(竹)排上前后各站一撑排和持网者,遇鱼群时,排停止前进,持网者用力撒网,鱼被罩之网内,提起网后,鱼落入“网兜”中。帘(罟仔)网,有大有小,小者长不过一两米、宽一米以下,大者长三四十米、宽一米以上。网眼大小按实际而定,口径大的七八厘米,小的仅半厘米左右。作业时,先将帘(罟仔)网拉开,下纲拴上生铁坠子或贝壳以下沉,上纲系上浮标,
    当鱼撞到网上,就被网眼卡住,或落入网兜里。用帘(罟子)网捕鱼,通常要多人合作,在河上拉罟仔网捕鱼,多至二十余人。还有一种使用缴的捕鱼捞虾方法。大的缴为一个铁条制造的直径一米左右半圆形的框,下面安上一个约一米深的“网袋”,网眼如黄豆般大小。使用缴,可捕捞河涌、池塘、小溪的小鱼虾;有的还将缴框装上柄,系上十多米长的绳子,把缴抛进池塘中远处下沉,然后拉动绳子,鱼虾便被括入缴中,叫“抛虾”。
    3. 钓鱼
    春末夏初以后,江河、小溪、陂头、水沟,大小鱼虾从冬眠中醒过来出来觅食。
    村民常垂钓于水边。钓是用铁丝弯一个“L”形的钩,上端系上小绳,当中拴上浮物,叫“钓望”再连接竹竿的一端。钓鱼时,在钓钩上装上蚯蚓、熟番薯粒或小甲虫之类为饵,当“钓望”,下沉时,显示鱼已“吃饵”,快速起钓,便能使鱼上钩。
    4. 钓蛤(青蛙)
    俗称“泵(的荫切)蛤”。放钓时,以小蛙或蚱蜢钩在钓上为饵以诱惑大蛙上钩。钓蛤人在傍晚或大雨过后时,选择青蛙常出没的地方,将钓一上一下来回晃动,青蛙便张口含住诱饵,此时迅速起钓,并用一个半篮球般大小的缴仔(网)将蛙接住,便告捕获成功。钓蛤时,不要出声,否则会把蛤吓跑,民间有“蛤怕声、鱼怕映”的俗谚。
    5. 鱼笼诱捕
    用竹篾编织的捕鱼器具,常见的有虾笼、塘虱笼、黄鳝笼及鱼纂,均适用于较浅的水域诱捕鱼虾。虾笼是用竹篾编织的直径10厘米、长40厘米左右的圆柱体笼子;
    塘虱笼较之虾笼稍大,一个模样。这两种鱼笼,上端留一个放饵及倒出里面鱼虾的三角形口子;笼中及笼底下各用削尖的软篾片织成喇叭形的“关卡”,使鱼虾“入关”觅食后不能返回,困于笼中。鳝笼,是一个六七十厘米的上小下大(笼口直径约三四厘米、笼底直径约五六厘米)如棒球杆状的竹制诱捕黄鳝器具,入口设“关卡”如上述虾笼,出口用木塞堵住,使鳝能进不能出。虾笼、塘虱笼及鳝笼中的诱饵,多为烤糠团、猪牛及三鸟的碎骨头、熟番薯块及蚯蚓等;黄昏时,捕鱼者将鱼笼沉放于水中鱼虾鳝等常出没的地方,次晨起笼,倒出来的鱼虾蹦蹦跳跳,黄鳝鲜活可人。鱼纂,为“漏斗”形的竹编渔具,有大有小,大的“漏斗”口径(纂口)超过一米,小的半米左右;“漏斗”后面织成橄榄形的部分,俗称“纂肚”,是收集已被逮住游鱼的“牢笼”;捕鱼时,不放诱饵,只把鱼纂置于鱼儿出入水流必经之道,使之顺流水窜入 “纂肚”中。
    6. 照鱼
    阳东境内的那龙河、周亨河、田畔河、大八河、寿长河、北桂河、青冲河等,水清沙净,鱼翔浅底,居住在河两岸的村民,素有夜晚往河里照鱼的习惯。照鱼在夜晚作业,待河中鱼儿卧在河底沙面“休息”时,捕鱼人提着照明的火把(60年代前常用)、灯具(风灯、汽灯)或手持电筒,轻手轻脚淌入河中,发现沙面有鱼,便用鱼叉(一种以旧伞骨截断磨制的有刺渔具)迅速向鱼身上刺去,一次刺中通常获鱼一条,捕获的以俗称沙沟钻、岳登、碌仔等鱼居多。
    7. 毒鱼、电鱼
    一些山区农村,有用白药(也称鱼仔药)根、蜢豆叶或麻麸捣烂投于水中毒鱼,待鱼儿中毒昏晕或死后捕捉。60年代后,人们因怕吃了这种被毒鱼虾有碍健康,使用这种毒鱼方法的渐少,至90年代绝迹。电鱼是用自制的“电鱼机”或蓄电池所产生的交流电在水中通电,使鱼儿在水中触电昏晕。从80年代起,电鱼随处可见,政府虽有禁令,但禁而不止。
    8. 鸬鹚捕鱼
    鸬鹚是一种家养的水鸟,模样如番鸭,善于潜水,一些渔民利用其捕鱼。捕鱼时,渔人撑着竹排,上面站着若干只被箍(用布条扎紧)了颈的鸬鹚,估计水中有鱼活动,即令它们潜水,若在水中捉到鱼,因脖子被箍,吞不下鱼,待上排后渔人将其口中鱼儿挤压吐出,后再赶其下水,继续捕捉。
    二、猎禽兽
    阳东民间捕猎山禽野兽,各有其法。改革开放后,部分富人讲究食山珍野味,从事捕猎者渐多,致使很多珍稀山禽野兽越来越少,有的濒临灭绝,90年代,政府为此颁布有关禁令,此后公开捕猎者减少。
    1. 捉山
    即上山打猎,俗称“(音的)山”。打猎队由若干人组成,猎人手持猎熗、猎棍,带着猎狗、猎网等,到深山密林中搜索、围歼禽兽。其中,捕山禽者有的还利用 “雀媒”诱捕,即把已捕获的鸟儿用竹笼囚之,放于山上让其啼叫,“呼朋引伴”,猎人在旁边放网或在一些物体上涂粘液,将前来“聚会”的其他鸟网住、粘住。80年代前,猎物通常有野猪、果子狸、黄猄、刺猬、七间、白鼻仔、穿山甲及山鸡、鹧鸪等。在60~70年代,大八珠环打兽队(以歼击野猪为主),击毙野猪数十只,老虎一只,保护了当时农业生产和人畜安全。
    2. 装弓设陷阱
    在野兽常出没的狭窄山路上,挖一个口径、深度各十余厘米的陷阱,上面用木条搭架,铺上植物叶,用麻绳设圈套于阱口,再接连旁边弯下的竹竿;陷阱用沙土覆盖, 令过往野兽不易发觉, 俗称“ 装大踢” 。夜间, 野兽出来觅食,若踏进陷阱,竹弓便弹起来,下面的圈套紧紧地把兽脚缚住吊起,悬于竹弓上而被擒。
    3. 装大剪
    山区村民用大剪(亦称铡山猪剪)捕捉野猪、老虎、黄猄等野兽,谓之“装大剪”。
    大剪为五六公斤重的铁制钳剪,两则设有锋利的铁齿,底部设弹簧“机关”,夜间野兽踏上剪时被铡伤脚,不能走动而被捕获。
    4. 熏蛇
    秋冬季节,蛇类大多“入禁”(进入洞穴冬眠)。捕蛇人通过辨认洞穴口的蛇粪便,可知道洞里面有蛇蛰居,遂以霉草生火熏之,蛇受不了烟呛,晕晕噩噩地从另一洞口伸出头来,捕蛇人便用蛇钳或手擒之。90年代,政府禁止捕蛇,以熏烟方法捕蛇者,难见其踪迹。
    5. 装“炸弹仔”捕杀野猪
    50年代前,阳东境内野猪肆虐,农作物深受其害,民间利用土纸包着炸药、碎石混和物制成如鸭蛋般大小的土炸弹,俗称“炸弹仔”。“炸弹仔”上面还披上一层牛油、猪油膜,或套上生牛肠、猪肠,好像一团“肉”,晚间放在野猪常觅食的地方。
    当野猪见到此“肉”时,一口咬住,“炸弹仔”砰的一声巨响,炸掉其嘴巴而毙命。
    50年代后,此捕杀野猪的方法被禁止。
    第二章 民间工匠与游走职业
    第一节 手艺工匠
    新中国成立前,阳东地域内从事农、渔业等生产的劳动群众,沿袭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模式,所需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大多靠自己动手制作,因此,炼就了各行业众多的手艺工匠。手艺工匠,通常只由一两人携带简单工具上门服务,如修盆桶、打磨、补镬续犁头、剃头、阉鸡、阉猪、阉牛春、修理小五金、染衫染线、搭棚、纸扎等;也有三五人组合,肩挑“架生”(工具)、炊具、被铺,穿街过乡,在街头巷尾空地搭竹棚、拉帐篷,或索性在树荫、屋檐下,就地设简易工场进行作业,如打铁、打石、斗木、制土糖等。此外,还有一些周期较长的手艺工作,工匠通常在固定的作坊、工地上作业,如泥水(建筑)、榨油、炊酒、制砖瓦、制陶坯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发展、社会的进步,阳东民间手艺也发生了变化,或继承发展,或衰退消亡。至90年代末,打磨、染衫染线、制木壳木盆、合桶、做米、阉牛春等手艺工匠,在城乡已难觅其踪。
    一、劳动强度较大的手艺
    劳动强度较大的手艺,皆身强力壮的男子汉来干。
    1. 打铁
    打制、修补铁器的工匠,俗称“打铁佬”,常由三五人组合,其中拉风箱看火候、掌钳拿手锤指挥者叫师傅。打铁所用的工具主要有铁坩炉、风箱、铁钻、铁锤、钢锉及旧废钢铁、木炭(煤)等材料、燃料。工作时,三五人围着铁砧,在师傅的指挥下,抡起三至六公斤重的铁锤,接连将烧红的铁块、铁坯煅打成各种器具,劳动强度很大,故有俗谚云:“吃得三年云鼎(铁匠常用来煮饭的一种圆锥形铁锅)饭,腰寒背拱兼内伤”。城乡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铁器有铁耙、锄、锹、釵、铲、镰、刀等。铁制品易锈蚀易损坏,铁匠常在乡下轮流设点服务,打铁行业一度兴旺。90年代,不锈钢、塑料及其他合金制品陆续代替铁制品,打铁手艺渐衰,铁匠有的改行。
    2. 打磨
把稻谷加工成大米,叫“做米”。在60年代前,除一些城镇用机械加工大米外,农民普遍要经过自己动手,用磨、碓、筛、簸箕等工具,把稻谷脱壳、舂白去糠屑,最后成米。磨是“做米”的重要工具,它将稻谷脱壳,是“做米”的第一道工序。磨分两层,高1.3米左右,园柱形,直径约半米,重百余公斤;腰间还有输送糙米谷壳出来的环形小槽,叫“磨喉”。造磨叫“打磨”,通常由两人合作。打磨时,工匠分别在两个园柱形的竹笼里,填入粘土,夯实、刮平,再在其表面打上一排排有纹路的硬竹片(俗称“磨齿”),下部分正中央圆心有一条直径三厘左右的木柱叫“磨心”。
    工作时,用一条曲尺形的木杆,钩住磨上部分突出的木条(“磨手”),按逆时针推动,使上部分沿着中央固定的轴心不断转动,与下层互相磨擦,周而复始,通过上层的漏斗,把漏进夹缝里的稻谷脱壳。通常打一辆磨,由两个工匠来干,要一两天时间;磨打好后,接着要“校(试)磨”,试磨时,磨出的米要极少带谷且米粒不太碎,就视为好磨。60年代起,粮食加工已基本实现半机械化、机械化,用耗时耗力的磨来脱谷壳随之减少,至70年代初,阳东地域内使用磨来做米已极罕见,当地的打磨手艺也没必要流传。
    3. 打石
    建房常用石块作基础,也普遍用石条铺路、作阶梯及建筑物的构件。石料大多都要到山上开采;开采及进行石料加工,俗称“打石”。打石时,石匠先将大块的岩石用火药炸开,再根据需要选取用料来打凿、琢磨成各种石制品。打石是重体力劳动,且属高危作业,易被石块、石屑损伤身体;石匠所用的工具主要有石锤、铁钎、凿子、尺子、墨斗等。打石手艺有粗有细,开石、打制石条属粗活。阳东境内常见的石制建筑物构件,有祠堂庙宇中的支柱、飞檐、横梁、门框、阶梯石,以及凿字的墓碑、地界碑石;石制工艺制品有石狮、石车、石雕字画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石料构件、器具、工艺品等大多被混凝土及其他材料制品替代,至90年代末,打石从业人员除炸石及用机械碎石、锯石、磨制石板外,用手工作业者已少见。
    4. 泥水
    泥水匠俗称泥水佬,即建筑工人。70年代前,泥水匠给人所建造的大多是泥砖墙、瓦面或竹篷、茅草面的平房,承接工程的泥水师傅叫“承桁”或“工头”;工匠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泥刀、灰匙(灰搪)、荡板、石锤、绳线、水准尺、挂尺等;70年代后,建筑业快速发展,泥水匠的工艺较以往复杂,部分繁重的劳动被机械、半机械所替代。
    5. 界木
    工匠用大型钢锯将整段原木切割成所需的木条、板块等部件材料,以供作为建平房的桷子及制造各种木器所用。界木时,工匠在屋旁或树荫下搭个约一米左右前高后矮的木棚架(锯棚),木段置于其上,用墨斗依照用料大小弹上黑线条,以此为“界”,工匠站在木上,用一把“ Ⅲ ”型大钢锯(推锯,俗称冲锯),将原木段一块块分割开来。还有一种由二人各执一端来回拉扯的“Ⅰ”型“过江龙”大锯,适用于切割特大原木(如界砧板)。人工界木劳动强度很大,工匠多为壮汉。自70年代起,已由使用飞轮型或皮带型电锯逐渐取代人工界木。
    6. 做木屐
    60年代前,人民群众脚上所穿的大多是木屐(形似拖鞋)。木屐一般由专门工匠制作,也有一些村民自己上山砍木自制。做木屐时,工匠先用“运锯”(木屐锯)将木块依样锯成屐模坯子,再经刨削使之光滑,然后钉上一块弧形的橡皮带,叫“屐攀”,这是普通木屐。还有一些工匠为便于村民在雨天走泥泞路,制作一种叫“山马闩”高屐,屐底比普通木屐高,用棕榈丝搓成细绳织成网状“屐攀”,相当于今凉鞋带子。
    50年代,田畔胜洞村的司徒丰养,是做“山马闩 ”木屐的巧匠。70年代后,皮料、塑料、泡沫等各类拖鞋、凉鞋逐步取代木屐,至90年代末,穿木屐者少见,做木屐工艺再无人承传。
    7. 斗木、合桶
    70年代前,城乡家庭使用的家具大多数是木制品,以杉木为材料的尤多,斗木(泛指制造各种木料器具)、合桶(制造、修理木盆桶和镬盖,“合”念“甲”音)手艺工匠遍及全乡。斗木、合桶工匠常用的主要工具有锯、斧、凿、刨、钻、尺、墨斗等。
    斗木比合桶劳动强度大,工艺复杂。传统的木制器具各部分的组接,通常不用钉子,而由一凸一凹的“榫”连接,故木器的榫头是否牢固、表面是否光滑,乃衡量木匠手艺水平之高低。70年代后,用塑料、五金、纤维板制作的盆桶及桌椅、门窗等,其款式新,轻便而耐用,为居家所普遍使用。至90年代末,木盆桶、木镬盖已基本被淘汰,很少有人再从事合桶手艺;斗木匠也以使用电锯、电刨、电钻等机械为主,代替繁重的手工操作。
    8. 制砖瓦、瓮
    是阳东城乡盛行的一种手工业,50~70年代称副业。每年秋冬季节,工匠用泥土作原材料和柴草作燃料烧制成砖瓦和瓮(缸)。制砖瓦瓮所需工具简单,有砖格、瓦斗、木坯刮子等,制作时,将炼好的粘土用力打印在“砖格”、“瓦斗”里,制成砖瓦瓮坯,风干后,放进窑子里烧至具有相当硬度,便为成品。制瓮更是要粗中有细,将一块块粘土粘接成园筒形的瓮坯。改革开放后,城乡混凝土楼房逐步增多,瓦的用量减少,砖的用量大增,但制砖大多已被机械代替,劳动强度减轻,产量大增。至90年代末,瓮已被其他容器制品所代替,制瓮手艺也开始失传。
    9. 榨油、制土糖
    阳东民间素有榨花生油、制土糖的油厂、糖寮,农民生产的花生、甘蔗大多用来榨油、制土糖(片糖)。榨油时,首先要把花生脱壳,炒熟花生仁并用碓舂成碎粉,其次将碎粉倒进直径约30厘米、厚1厘米的多层竹编圆圈里,压实,打制成一叠叠的圆柱体“豆箍饼”,再将“豆箍饼”放进三四米长的硬木槽(油槽)里,并放圆木垫,插入木桩,然后工匠们抡起二三十公斤的大木锤重击木桩加压,将“豆箍饼”压榨,油便从槽底小孔处流出。榨油这手作工不很复杂,但工匠要具备强壮的身体和大的力气。80、90年代,压榨机已代替油槽,榨油工艺简单化,出油率也高。制土糖的工场,一般为临时所搭的棚竂,分压榨蔗汁和煮糖浆及制成糖块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用一对大石车(石碾),由一头或两头耕牛拉动石车的杠杆,使石车反向转动,将被卷入的甘蔗榨出蔗汁,通过管道流进缸里;第二道工序是将蔗汁放在三个铁锅里煮,待糖浆火候已到时,加适量石灰粉,迅速将糖浆上铺,用木棒搪平,二三十分钟凝固后,便成土糖。自50年代后期,阳江糖厂建成投产后,乡下制土糖的糖寮及制糖工匠已少见。
    二、劳动强度较小的手工艺
    1. 补镬、续犁头
    镬和犁是家庭和农耕用具,为生铁所铸,亦可用烧熔的生铁修补。补镬、续犁头的工匠一般需要两人,工序有风箱、炭炉、坩埚(泥瓯)、铁钳、梨头模具及升铁碎、木炭等原料、燃料。工匠在工作时,先将碎铁倒入坩埚里放进炭炉熔化成铁水,补镬时,先用小泥匙将铁水舀起,从底下塞进镬的裂缝里,用布条压平上面,将整个裂口填密为止;续犁头或犁壁脚时,将熔化的铁水倒进所修补部分的模具里,使之接续。新中国成立前后,大八的补镬玺(林玺)、北惯的补镬养(梁养),补镬手艺远近闻名。60、70年代,买镬要凭证,或以旧换新,那时补镬匠繁忙;80、90年代,用大铁镬的家庭渐少,且铁镬价格不贵,有破损的,一般都不再修补,买新的;使用犁的农民逐步被机械所替代,续犁头者更是寥寥无几。故这期间补镬、续犁头的工匠很少下乡服务。
    2. 小五金修理
    在新中国成立前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日常使用的小五金制品,如刀、剪(俗称铰剪)、时钟、手电筒、自来水笔、雨伞(俗称洋遮)、箩斗(筛米粉的用具)等显得珍贵,一旦损坏,经修理后继续使用,因而产生了修理小五金的手艺。修理小五金亦分粗活细活。粗活有磨刀、铲铰剪、修洋遮、补箩斗,使用的工具有工凳、砂轮、钢锉、钢铲、铁钳、针线等;细活有修钟表、手电筒、自来水笔,使用的工具有钳子、镊子、锤子、放大镜及有关零配件。随着小五金的发展及一些传统小五金产品的淘汰,至90年代末,磨刀、铲铰剪、补箩斗、修电筒、修自来水笔等工艺逐步消失。
    3. 竹编、纸扎、搭棚
    阳东境内素有用竹为原料,编织各种竹器、制纸扎品、搭棚架的民间手工艺。
    竹编手工艺要掌握编织的基本功,学会破竹、削篾和织“十字”、“拉二”、“三角形六角形”等纹路的网眼及“上绞”等主要技能;此手艺多为祖传或模仿自学而成,尤其是种竹的农家,有不少人是竹器编织能手。境内流传的竹器制品主要有竹箩、戽斗、谷围、竹帽、牛口笠、竹篮、竹盖、簸箕、竹笼、竹篓、筲箕、竹椅(凳)、竹织渔具(鳝笼、虾笼、鱼纂)以及90年代后少见的竹筛(米筛、糠筛、豆筛)、蓬仔等。纸扎是以竹(多为“沙单竹”)、纸为原料,进行屈架、粘贴纸料等制作的手工艺品,分红白事两类纸扎。“白事”纸扎是遵从民间习俗,在人死后,亲属为其烧纸扎品(如纸屋、床、侍童、金银山、金银塔及各种生活用品等),意欲给逝者提供“阴间享受”;办喜事的纸扎艺术品,大多也是遵从习俗而制作,如在喜庆的日子里所挂的灯笼、花灯以及重阳放的风筝,五彩缤纷,每每出自纸扎工匠之手。
    4. 阉禽畜
    民间流传下来的阉鸡、阉猪、阉牛,目的是使这些禽畜失去原来的性功能,促其快些长肉。阉割禽畜的性器官,要由专业的手艺人员施行。阉鸡,是割除雄性(一般是刚学啼)鸡的睾丸,使其失去公鸡的特征,成为专供肉食的“线鸡”。阉鸡时,手艺者割开近尾部的鸡胸,用金属夹卡撑大割口,接着用棕榈线割断鸡睾丸的根部,再用小勺子、镊子取出两颗睾丸,最后拔出金属夹卡,并将原先拔起的一撮绒毛塞进伤口,手术便告完毕。阉猪,有阉雄性和阉雌性小猪两种。阉雄性猪,手术较简单,手艺人员(一般不是专业的)用刀片将出世几天后小猪的睾丸割掉,涂点菜油、红药水以消炎;
阉雌性猪,要在小猪长至六七十天后,由阉猪手艺专业人员,带着绳子、小刀、针线、消毒液等,用绳子将猪后腿缚住倒吊起来,割掉其卵巢(俗称“花肠”),然后用线缝合割口,亦涂点菜油、红药水以消炎。阉牛,俗称阉牛春,即割去雄牛的睾丸,使其失去雄性特征,避免平日交配时所耗,有更多力气耕作。阉牛春时,通常是由几个人合作把牛颈夹在木栅栏里,或把牛脚缚住,阉牛手艺人员一手抓住牛睾丸,一手操刀将牛睾丸的包皮切开取出两个如鹅蛋大小的睾丸,然后将预先备好的菜油混锅底灰涂在伤口上以消炎。80年代后,乡下阉牛现象少见。
    5. 剃头、夹毛仔
    阳东人称理发为“剃头”,给女性除去脸部的汗毛叫“夹毛仔”。70年代前,农村人通常每半个月剃头一次,剃头匠上门服务,在门楼、树荫下、屋檐下,搬来几张凳子,摆开小箱子里的推剪(也叫“飞剪”)、剪刀、剃刀、毛扫等,挂上一条擦拭剃刀的布条,叫“剃刀喝”等工具,给人剃头,有的还给成年人“掏耳”。剃头匠整天站着工作,集中全副精力,晚上还要磨刀,收入低微。80年代后,流行各种发式,城镇普遍设有发廊发屋,进行各种理发美容业务,传统的剃头日益衰落。夹毛仔是妇女美容的一种形式,主要工具是用一条麻线打折,由一上了年纪的妇女口咬一端,双手拉扯麻线,组成夹角,贴在年轻女子的脸上,让线滚动、收紧,把汗毛夹出,如此反复,至面容光洁为止;为减轻被夹毛仔者的痛苦,事先还要在其脸上擦些洁白的谷壳灰或爽身粉。夹毛仔手艺流传年代远久,但在街边设档为年轻妇女夹毛仔美容的,则始于90年代后期,如东城镇工业大道街边,每天就有数档。
    6. 缉麻、打线、织布与染衫染线
    缉麻,即把自家种出的白麻撕成头发般大小的细丝,一根根接续起来,放在麻篮里,以备纺线或织布。打线,即纺纱,用土制纺纱机将缉成的麻丝纺成线,这些线多为农家妇女用之缝补衣服。民间穷人夏季惯穿土织的白麻布(夏布)。民国期间,阳东境内已出现使用自助动力的木制织布机,将麻纱织成白麻布(夏布)的手艺。端陶村(今属东城镇)的谭家銮(人称“织布金”)于40年代曾在田畔等地为乡下人织白麻布。农村人使用的白麻布、白麻线,有的要染成黑色或蓝色,有的衣服穿脏了,或褪色,染上深颜色可当新衣穿,因而产生了民间的染衫(布)染线手工艺。染衫染线手工艺人员,备有一套用旧马口铁煤油箱制成的染缸、火炉,还带有长火钳及黑、蓝染料叫做“淀”。工作时,由顾主自备柴草,把染缸里的水烧滚,接着放下染料、染物,用长火钳或小棒搅匀,待染物被染料渗透后捞起来放在清水里漂洗,再捞起在阳光下晾晒。60年代后,此手艺在乡下逐渐无人问津。
    第二节 游走职业
    阳东民间素有形形色色靠口才、技艺谋生的人。这些人或本身有点文化知识,或承祖传,或拜师学艺,从事游走于城乡,上门为顾客服务的职业。
    一、走江湖
    在他乡闯荡,从事演武卖艺生涯,以达到招人治病、卖药、讨赏钱目的,称“走江湖”;演武卖艺者称“江湖佬”。“走江湖”在60年代前盛行,“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有所消沉,至90年代,“走江湖”的人很少有演“吞剑吞石蛋”、 “刀斩胸膛”等武术,而是常表演普通的魔术、杂技等。
    1. 摆武档
    俗称“摆武当”,即玩武术杂技及其他艺术之类兼卖药的摊档。摆档时,卖艺者先敲锣打鼓,用“飞跎”辟开一个档口,使观众围成一个圆圈,艺人在圈中表演,每演完几个节目,就向观众卖药或讨赏钱。摆武档者,多为外地人,也有本籍的,所表演的多为武术、杂技、魔术、玩乐器等。50~80年代,何少龙、黄剑飞、“老利贵”、冯惠民、钟振球、“马骝黄”、庄振赏等艺人,常游走于阳东境内摆武档卖药。北惯人“老利贵”摆档卖眼药时,以鼻孔吹笛子及用“运气法”吹奏自制的如水烟筒般大小的管乐,观者称奇;田畔牙医庄振赏,以顶碗碟、抛换魔捧魔帽、屈身钻铁圈等杂耍表演,加之卖药时风趣的演讲,吸引众多顾客。
    2. 游医
    至建国初期,阳东境内均无医院、诊所,少数群众除到圩镇中药房或村庄座堂医生那里求医外,多数依靠游医(游走于乡间,这些医者通常肩挂药箱、手摇铜铃穿村过巷,故亦称“铃医”)。游医全为中医,或只给患者开药方收“汤头费”(诊费),或开药方兼卖自己的中草药。还有一些利用祖传秘方上门专医奇难杂症,称 “树仔头医生”或“杂症医生”。50年代中期以后,中西医迅速发展,信游医的渐少。但到90年代初,卖淫嫖娼沉渣泛起,号称专医各种性病的游医时有出现。
    二、带迷信的游走职业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百姓众生普遍信神、信佛、信天命,随之产生了从事卜卦、算命、看相、看风水、拣日子等带迷信色彩的职业,他们多游走城乡之间。从业者不须任何本钱,只须动动脑筋,凭一张嘴或稍动手脚,给事主以精神上的安慰。
    1. 择日子
    俗称“拣日子”。民间凡有红白事,一般都预先择个“好时日”,即“日子”。
    如婚嫁、住宅动工及进伙、上梁、店铺开张、迁居、行船、祭祀、丧葬等,然后依照良辰吉日行事。择日子自古盛行至今,从业者多为有一定文化的中老年男性,称之为
    “先生”,其活动形式有走圩摆档招揽顾客,或由事主自找上门。
    2. 看风水
    民间建房,造山坟,一般都请风水先生亲临勘察地形、方位及方向,称“看风水”,事主日后偶然兴旺发达,就谓之“风水发”。风水先生通常携带“罗经”,作为测方位、方向及凶吉的工具。风水先生,旧称“堪舆”,有祖传或拜师,也有自学而成。“文化大革命”时期,看风水曾被视为“四旧”进行批判,改革开放后,再度复兴,尤其在城乡开发建设中,常见风水先生的足迹。
    3. 算命、看相、卜卦
    民间流传相信命运。算命、看相、卜卦都是推算人一生的命运,即 “运程”。50年代中期以前,给人算命者多为盲人,他们手持二胡乐器、木杆或竹竿,由人牵引游走于乡村。80年代末起,有关算命、看相、卜卦知识的书籍,常见于街边书摊销售,盲人算命者大减,而其他算命、看相、卜卦者时有出现,这些人多在街头巷尾、树荫下设档,给人“测八字”、“看相”、“卜卦”,推算人生运程,信者颇多。
    4. 鬼婆
    民间有装扮已逝者的婆娘,称“巫婆”,当地称“鬼婆”、“仙婆”(姑)。鬼婆仙姑通常自设神,装扮求事者的已故亲属的灵魂,求事问事,俗称“问神问鬼”。
信鬼婆者,多为城乡普通家庭妇女。“文化大革命”期间,鬼婆曾被取缔,80年代后期,操此业者又有出现。
    5. 师公
    即道士,俗称“喃呒佬”。在民间从事法事活动的喃呒佬,通常为死者打斋超度招魂,为事主驱邪赶鬼。做法事时,师公穿道袍喃呒(念经),配以钹、罄、罗角、符刀等器具,显得有声有色。新中国成立前,乡村兴打醮、打功德,请一班师公、和尚颂经,演“师公戏”。师公的法事活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为“四旧”而禁止过,此后管而不禁。
    三、其他游走职业
    一些穷人为了生活,还从事一些受歧视或被人看不起的职业。
    1. 做媒
    新中国成立前,青年男女婚姻遵从封建礼教,即所谓“男女授受不亲”,实行父母包办的“盲婚”制度,由媒人从中撮合,称“做媒”。给人做媒者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妇女,称“媒婆”、“媒妁”。做媒时,媒婆往男女双方家庭游说,竭力介绍对方的长处,故有“做媒用大话,补镬用泥搽”之俗谚。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婚姻自主,但大多还是通过媒人(也称介绍人)联络;90年代,城镇婚姻介绍所的出现,取代了部分媒人的业务。
    2. 抬轿
    新中国成立前,青年男女结婚时,新娘回夫家时要坐花轿,抬轿人叫“轿夫”。
    一顶花轿通常由四人或八人抬。新中国成立后,除个别地方外,沿袭用花轿接新娘的风俗已不存在。
    3. 牵猪郎
    猪郎即公猪。80年代前,通常由一男子(称“猪郎佬”)用绳子牵着公猪给母猪配种。80年代后,生猪配种普遍实行人工受精,牵猪郎配种业务相应减少。
    4. 抬棺材
    长期以来,人死后遗体用木棺材入殓后在山上挖穴土葬,称抬棺材的人为“棺材佬”或“八脚佬”,是一种被人歧视的职业。90年代后期,阳东建有殡仪馆,人死后遗体送火化,但一般丧家还沿袭用棺材将遗体入殓后请“棺材佬”抬上灵车再送殡仪馆。
    5. 放三炮
    也叫放土炮。民间举行重大庆典祭祀仪式,兴放三炮助兴,驱邪。放炮人在一个生铁铸造的三眼炮筒里充上火药燃放,发出巨大的响声。新中国成立后,公安部门严格管制炸药,放三炮习俗逐渐破除。
    第三章 宗教信仰
    新中国成立前,阳东境内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新中国成立后,民间仍有群众信教,而信道教、佛教者多。
    第一节 天主、基督、佛、道教
    一、天主教
天主教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传入阳东。当时天主教法国传教士俄灵宰主教从广州来阳江,当年在江城卜巷街两侧购置民房和土地,筑围墙建教堂。此后,美国天主教玛利诺会开始扩大传教势力,除在阳江城选择地方建天主教堂外,还在阳东境内的大八和大沟建天主堂。大八天主堂分新堂、旧堂,旧堂位于大八圩东庆街,民国16年(1927)由美国传教士鲍佐住神父购建,民国29年(1940)鲍神父又在大八圩南面购地建新堂,教堂分两层,砖木结构,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当地党政机关用房。大八天主堂辖塘坪、珍珠岗、坪山,白沙茶山,大八那邓、周亨、汶水、茅车、新塘、蔗朗等经堂。经堂即聚会点,美籍神父冯拯生,鲍佐住及华籍神父王理诺常到经堂传教。大八教徒总数达23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两堂均由政府接管,1985年11月,教堂产权退还阳江教会。
    大沟天主堂于民国11年(1922)由美籍神父福尔德在大沟圩西华街购建,教徒70多人,1951年由政府接管。1985年10月,教产退还阳江天主教会。新中国成立后阳东的天主教活动曾停止过。
    二、基督教
    基督教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传入阳东,光绪三十一年,美国纲纪慎会教士喜嘉理来阳江传教。阳东境内的大沟、合山、田畔、那龙等处都设有教堂。光绪三十三年,先后在阳江设立教堂共18处,其中在阳东境内的有雅韶圩、大沟圩、北惯圩、合山圩、那龙圩、双捷圩、大八圩等处,并在北惯圩和大沟圩设有礼拜堂,有教徒30多人。每逢礼拜日(星期日),教徒聚集礼拜堂听讲圣经。
    三、佛教
    佛教传入比天主教和基督教早。据《阳江县志》(2000年版)记载,大八的吉水寺和大沟海朗城皆建于明代,可推断明代已有佛教在阳东境内流传。至清初,佛教盛行。
清顺治八年(1651)、康熙五十二年(1713),分别在白沙造性渡头建成回澜庵,在那龙圩建成护国寺(已废)。观音阁和回澜庵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停止活动而改作小学校。至2000年,阳东县佛教场所只有吉水寺。全县有佛教教徒200多人。
    四、道教
    道教,何年传入阳江阳东,无资料考证。
    道教在阳东没有组织,但有道士(道公)进行法事活动。道士在家的为正一道士,俗称“师公佬”、“喃呒佬”。“传道”是世代相承,以父传子,也有以师传徒的。除学《道德经》外,还学《众醮经》、《二十四孝歌》,念咒,画符,做道场,召神逐鬼,开醮坛。所谓为生者祈福,为死者超度。此外,还要学鼓乐、练舞蹈。一般3年跟师学成,自行道业。有的还在住宅门前挂上如陈道谊、关道馆牌子,便于招揽法事;较大乡镇有七八名,小乡镇有四五名,多为兼业,少数为专业。乡村年初请道士许福,以求全村人畜平安,年终酬福。富家有丧事,则要设道场,雇请道士多名,打斋念经三天或七天,家家的丧事,通常请道公喃一个晚上。新中国成立后,多数道士改行为从事其他职业。80年代后,少数道士又陆续重操旧业。
    第二节 吉水寺简介
    吉水寺紧邻阳江古县治遗址(古城村),位于阳东县大八圩南面约一公里大八河和吉水河交汇处的飞庙岭(又称水口岭)上,占地600多平方米。该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由当时吉水村进士李庭嵩带头募捐兴建。吉水寺高大院三座,八尊大佛像(三宝如来佛、观音菩萨、关公大帝、文昌大帝、十八罗汉、大王公、十二奶娘、土主公等神像)。院外建有鸣钟室,放炮天井、烧香台案等。寺门口上方用花岗岩石镌刻“吉水寺”三个大字,左右两边对联为:襟北水之潆洄共沐恩波允矣神功浩浩;障南岗之耸翠同登寿域诚哉佛法巍巍。1958年“大跃进”期间遭拆除。改革开放后,下款为李庭嵩书。集资6万多元,于1992年重建吉水寺1996年吉水寺被批准临时登记开放。后来,在市慈云庵释越洪尼师的倡议和筹措下,得到本地信教居士的大力支持,筹款20多万元,重新装修了大殿,新造了二十九尊大小佛像,于2000年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大殿落成典礼暨佛像开光仪式。吉水寺住持是释普戒(原名俞慎平)法师。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