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盘点】那些风靡一时盛传至今的现代诗歌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174 回复:12

[禁止使用] 【诗歌盘点】那些风靡一时盛传至今的现代诗歌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葉修

ZxID:8596186


等级: 派派督察
配偶: 周澤楷
人生百年,谁不曾大闹天宫,谁不曾头上紧箍,谁不曾爱上层楼,谁不曾孤独上路。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2-28 0
【诗歌盘点】那些风靡一时盛传至今的现代诗歌
[table=650,#99cccc,#99cccc,1][tr][td][color=#ffffff][align=center]
[b]【诗歌盘点】那些风靡一时盛传至今的现代诗歌[/b][/align][/color]
[table=650,#ffffff,#99cccc,1][tr][td][/td][td] [/td][td][/td][/tr][tr][td][color=#99cccc] ▅







▅[/color][/td][td][table=600,#99cccc,#99cccc,1][tr][td]
[table=100%,#ffffff,#99cccc,1][tr][td=1,1,1%] [/td][td][color=#99cccc][size=2]
导语:最近一段时间,诗人余秀华真正火了一把。不光是大量的媒体报道,出版社也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她的两本诗集也已上市。在当今诗坛,余秀华属于极特殊的个例。对于众多无名诗人而言,除非自费,否则想要出版诗集难如登天。在文学普遍不景气的今天,诗集已是公认的出版界的“票房毒药”。

当然,诗歌也并非悄无声息,它依然会时不时地被人拿出来炒作一阵。从赵丽华、车延高,到乌青,诗歌成为了恶搞的对象,似乎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不过,还是会有许多甘于寂寞的诗人,不在乎别人奇怪的目光,默默操练着这门心灵的手艺。余秀华只是其中之一。纵观中国现代诗发展的一百年间,诗人们为中国诗歌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有的还曾风靡一时。下面这几首诗便是其中一部分传播度最广的。对于读者,它们或许早已耳熟能详。就让我们重温这些经典诗歌,感受现代诗的独特魅力吧:

[align=center][b]徐志摩:再别康桥[/b]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align]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不过当时的徐志摩留下的是英文版的《再别康桥》,当时是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翻译过来的。

[align=center][b]艾青:我爱这土地[/b]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align]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

[align=center][b]臧克家:有的人[/b]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align]

1949年全国解放后,臧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看到了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老虎尾巴”等,他深切追忆鲁迅先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睹物思人,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了自己对纪念鲁迅先生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这首诗热情地歌颂了鲁迅先生甘愿“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伟大精神,有力的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深刻的揭露了为人民服务的人在人民中永存,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灭亡的道理。

[align=center][b]余光中:乡愁[/b]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align]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align=center][b]食指:相信未来[/b]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撑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我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痛苦,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相信生命。[/align]

《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作品之一,写于1968年,在阴云密布的时代,它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当时诗人20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

1968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处于狂热的巅峰时期,诗人在经历了初期的盲动,被政治浪涛冲向农村“广阔天地”之后,对这场政治运动已有了一些较为清醒的看法,特别是对“文革”中个人命运的遭遇有了切身的感受,曾经有过的热烈、单纯的理想遭到了狂风暴雨的冲刷,内心充满了失落、迷茫和悲哀,但他又不甘于轻易地放弃理想和希望,于是,希望与绝望的剧烈冲突,经由他的笔流淌出来。

[align=center][b]北岛:回答[/b]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align]

《回答》作于1976年清明前后,初刊于《今天》创刊号(1978年12月23日),后作为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刊载于《诗刊》1979年第3期。这首诗是北岛早期的诗歌,是北岛最著名的诗作。此时的诗人还在地下进行着神圣的诗歌创作,和一些与他有共同理想的朋友们一起自费编辑出版诗刊《今天》,这首诗是诗人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那一时期诗歌的代表作。

诗题取名《回答》,要“回答”就要有回答的起因、回答的对象。诗人的回答对象很明显,就是那沉闷的社会现实,那充满悸谬的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

中国内乱的十年(1966——1976),给了北岛太多的感触,而他的朦胧诗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中,试图给自己的灵魂有一个负责的交代。《回答》展现了北岛一代的知识青年对残酷现实的强烈不满而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align=center][b]顾城:一代人[/b]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align]

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不管是对朦胧诗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态度的人,对这首诗却是一致的称赞。

“文革”是顾城写下这首诗的背景,尽管事实上那场政治运动早已淡化了,但是在当时绝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文革”依然是一个现在进行时,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80年代前期。所以“黑夜”这两个字给予那个时代的人们带来的就是直观的现实感,没有人会在把“黑夜”转化为“文革”或“红色恐怖”这个过程中产生障碍,这就使得顾城的诗在当时更多的被当成一种政治宣言来解读。

[align=center][b]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b]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align]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写于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两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据海子少数的几个朋友说,海子的生活很沉闷,除了写诗读书,写大学论文以外他没有做过别的事,每星期他会开一个广播听,他的房间里没有任何娱乐设施,他不跳舞,也不参加任何连谊活动,28岁也没有女朋友,就只有几个朋友,也很少说话,海子卧轨,可能和海子患有抑郁症有关。

也许,正是从这首诗中,我们得以窥见诗人最后的生存思考。这个用心灵歌唱着的诗人,一直都在渴望倾听远离尘嚣的美丽回音,他与世俗的生活相隔遥远,甚而一生都在企图摆脱尘世的羁绊与牵累。20世纪80年代特殊的精神氛围,海子是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象征,代表了某种价值理念和精神原型:以超越现实的冲动和努力,审视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质疑生存的本质和存在的理由为核心的激进的文化姿态和先锋意识。

荒谬的是,这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今却成为了房地产商最常用的广告语之一。

[align=center][b]汪国真:我微笑着走向生活[/b]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平坦吗?
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
报我以幸福吗?
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
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
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align]

这是汪国真第一首比较有影响的诗,发表于湖南《年轻人》杂志1984年第10期,《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先后转载。最初看到汪国真诗的文学编辑们,对他的普遍评价是不晦涩,不故弄玄虚,不生僻难解,可以说是完全区别于在此之前流行一时的朦胧诗派。但当时没有人料到,他能在诗坛掀起一股强劲的风潮。

带着几分优雅与帅气的青年诗人汪国真,在1990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他用轻松、简单的笔调,在1990年代替了海子在1989年那阴郁的气质。这似乎也在表明,人们在有意无意地抛却深沉的意识形态的思考,开始关注怎样发财致富、如何享受人生之快乐。
[/size][/color][/td][td=1,1,1%] [/td][/tr][/table][/td][/tr][/table][/td][td]


































[color=#99cccc] ▅







▅[/color] [/td][/tr][tr][td][/td][td] [/td][td][/td][/tr][/table][align=right][color=#ffffff][size=2][/size][/color][/align][/td][/tr][/table]
wj宝宝

ZxID:11619415


等级: 内阁元老
青春又回来了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2-28 0
已审核。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每读一遍就觉得优美,我印象里的汪国真,是老姐笔记本上抄满了的他的诗歌。

沐君芊

ZxID:20542791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03-05 0
徐志摩的詩實在是流傳性极廣,在那么浪漫的環境下才能寫出這么浪漫的詩歌吧
pototo

ZxID:321766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5-03-05 0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一格式和韵律。但正是这种自由的语言、韵律、节奏才成就了现代诗词的灵魂,体现了现代诗人的思想情感,而让人为其诗所吸引。朦胧中透着真实,真实中又不点明主旨,留待读者思考,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 此帖被pototo在2015-03-05 20:51重新编辑 ]
rabbittu

ZxID:618999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5-03-05 0
一直觉得现代诗其实不像诗,更接近于散文句吧,不过徐志摩的、海子、顾城都是我很喜欢的。
工采雨

ZxID:1491689


等级: 派派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5-03-05 0
经典毕竟是经典,这些才能叫做诗啊!看看之前在微博上被狠批的那个什么破诗人,还出诗集呢,写的什么破诗啊,就跟流水账一样,也不知道哪个出版社给他出版的
1314117

ZxID:10253513

等级: 热心会员
不忘初心。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5-03-05 0
现代诗歌真的很美哈,我一直觉得喜欢,惭愧的是买了很多诗歌的书都没看,有的连塑料封皮都没拆。
十夜凉

ZxID:1415594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zy32593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5-03-05 0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说是经典中的景点,虽然跟古人比起来更具有白话文的特色,不讲究平整韵律,但也是极美的。

比起余秀华那个口水诗来,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clovershaw

ZxID:13513037


等级: 热心会员
Veni,vidi,vici.梦想是一定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5-03-05 0
臧克家的有的人是很喜欢的一首诗,其实凡在各种时候都很时候,不仅仅是用来表述革命,现在用来表示公务员啊,领导啊,都很合适
神经兮兮外加雷厉风行,咳,处女座你们不懂。
潇萧筱雪

ZxID:54112257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糖炒虾仁
✭ 1/9 ✬ 3/25 ✫ 6/2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5-03-06 0
这些才是经典的诗歌啊。虽然知道徐志摩人品不怎么样,可是这首诗是真的写得好啊。

尾娓空自陈

ZxID:62834325

等级: 寒窗墨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5-08-11 0
最喜欢这啊啊啊啊18
biannnnn

ZxID:65282786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5-08-11 0
回 3楼(pototo) 的帖子
好。。
说辞

ZxID:59055609


等级: 热心会员
No pains . No gains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5-08-17 0
我比较喜欢席慕蓉的,意境很好。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韵律整齐的古代诗歌,感觉现代诗很难做到押韵,就像楼上的亲说到的像散文,可是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的,这样看来又不像散文。所以,除了极少数近现代的诗我觉得还不错,当代的不喜欢,纯属个人感觉,不喜勿喷
事不能拖,话不能多,人不能作;
与你无关的事,别想,别问,别说。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