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三粗是哪“五大”哪“三粗”?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555 回复:19

[禁止使用] 五大三粗是哪“五大”哪“三粗”?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w527945611

ZxID:3829835

等级: 明星作家
いいことに重なるね!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1-29 0
A 在中国礼仪上,所谓不孝有三,是指:一、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孟子所说的最大的不孝);二、 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
B 人有三急:心急,手急,性急;
C 七情六欲:一般地说,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在医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惊、恐; 六欲一般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在佛家六欲指的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华欲、人想欲
D 胡说八道:原指「胡人」到内地讲解佛经。
胡,中国古代对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胡说胡人说讲。八道:不信佛的人认为,胡人讲解佛经是说荒诞之言。胡人讲解佛经八圣道简作“胡说八道”。故后世以胡说、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词语喻不可信。今泛指一切没有根据的说法。
E 五大三粗:“五大”是指双手双脚大再加上头大;“三粗”指腿粗,腰粗,脖子粗;
F 六亲不认:当今六亲泛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一、据《左传》,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二、据《老子》说,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三、据《汉书》说,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G 五毒俱全: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为五毒,人的五毒是吃、喝、嫖、赌、抽。
H 三长两短:“三长两短”通常用来指意外灾祸,民间多作“遇难”、“死亡”等讳词。
“三长两短”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棺木是用六片木材拼凑的。棺盖、棺底、左梆、右梆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头、后尾这两片是方形的短木材。为什么不叫四长两短?因为尸体入棺木后才上棺盖,所以只称三长。“三长两短”作为死的别称流传的范围越来越宽广,便由俗语转为成语了。
另解:《礼记·檀弓上》有如下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缩二者,缩纵也。纵束者二行也。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衽(rèn),每束一者。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汉时呼衽为小要也。”
也就是说,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衽原本指衣服的缝合处,此指连接棺盖与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衽与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发展到后来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渐被淘汰。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但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
I 十恶不赦:指罪大恶极,不可饶恕。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据说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   
重罪十条把这十条罪行称为“十恶”,并且规定绝不赦免,到了隋唐就正式形成了“十恶不赦”的说法,所以说隋唐“十恶不赦”实出自于《齐律》的“重罪十条”。它的主要内容有:1、谋反,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2、谋大逆。指毁坏皇家的宗庙、陵寝、宫殿的行为;3、谋叛。谋叛是指叛逃到其它敌对国家;4、恶逆。指打杀祖父母、父母以及姑、舅、叔等长辈和尊亲;5、不道,无道。 6、大不敬。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误犯食禁;7、不孝。指咒骂、控告以及不赡养自己的祖父母、父母。祖、父辈死后亡匿不举哀,丧期嫁娶作乐;8、不睦。9、不义。指殴打、杀死长官(一般指州县长官),丈夫死后不举哀并作乐改嫁等。10、内乱。指与祖父、父亲的妾通奸。
唐《永徽律》所列举十恶与隋同。此后,除元代将十恶改为“诸恶”之外,明、清两代均将“十恶”列入刑律名例篇。现今十恶多为泛指。
J 三姑六婆: 三姑为尼姑、道姑、卦姑;六婆为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K 五光十色:五光:红、黄、蓝、白、黑。十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外加一个透明。
L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四体指双臂双腿。“五体投地”中五体是加上头。
五谷: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
瑶池碧落

ZxID:11335430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齐小憩
小憩哥哥。哪去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1-29 0
已审
很有意思的素材
感谢支持素材区
O(∩_∩)O~
绝对树殿

ZxID:11225289

等级: 热心会员
波澜不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1-29 0
原来三急里面没有内急啊==
长见识了~

楼主留言:

呃......貌似没想过内急,鄙人也长见识了!

越陌度阡

ZxID:10497000


等级: 热心会员
五毛加五毛是最幸福的事,因为他们凑到了一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1-30 0
受教了~~



少女不养好自己,怎么勾引美少年?
w527945611

ZxID:3829835

等级: 明星作家
いいことに重なる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1-31 0
这么好的素材一定要顶!
tomos

ZxID:2227796


等级: 热心会员
Good luck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1-31 0
很有意思的帖子,原来五大三粗把双手双脚也包括进去了...
若有来世他生,可否赏我做个说书人。
fanfanlimeng

ZxID:6442369

等级: 博览群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1-31 0
额,长见识
金鱼花火

ZxID:646768


当时明月在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1-31 0
好多都没真正了解过,真的长见识了
irishsieh

ZxID:4305501

等级: 热心会员
平安喜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2-26 0
原来是这三急啊
君不见 外州客 长安道 一回来 一回老
云碧

ZxID:6356616

等级: 热心会员
傻不拉机的小说狂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2-26 0
真的是太长见识了,好多都不知道,还有原来人有三急是这三急啊,神奇!!!
萝姒

ZxID:14058057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3-01 0
心急是老婆生孩子老公急,手急是上厕所急,性急就是洞房咯~~
以前有个帖子说为什么尼姑为三姑之首。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jiangzhen12569

ZxID:12189833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3-02 0
额~~啧啧,了解不少~~原来三急是这样的???
月,爱

ZxID:10864284

等级: 热心会员
現丗侒穩、歲仴靜ぬ。。。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3-03 0
学习中 
 
------衣锦夜行有一个好处就是,行走的时候,是在暗地。没有人会看清你的容貌,表情,和眼神。
不管你流泪或微笑,都没有人知道。
只是,这一路的艰辛困苦,却只有你一个人知道。
风光明媚时,可能有人会陪伴你走。但暗夜微凉,却只有你一个人。
岁月长,衣裳薄。唯一要明白的便是,学会坚强和乐观。
即使暗夜会失落,孤单,无助,哭泣。天亮时,也要微笑,骄傲,从容妥当。
朽木夜翼

ZxID:2448383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懿轩°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3-03 0
以前看过一本小说 介绍过三姑六婆 于是知道些

其他的就是长见识了
倾奇

ZxID:574940

等级: 热心会员
他们现在一点也记不起自己最初是躺在哪朵花里,花儿发出怎样的香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1-03-05 0
科普贴,谢谢楼主分享~
风在吟唱些什么
耳朵
已经麻木
残霰hzy0425

ZxID:11879644

等级: 略有小成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 和最遥远的梦想 即使明日天寒地冻 路遥马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1-04-29 0
不错
haoyuechenbi

ZxID:12273870


等级: 热心会员
~\(≧▽≦)/~快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2-12-30 0
五毒里的“抽”是什么意思啊?
最坚固的感情也禁不起一个时过境迁

juncong1354

ZxID:20077749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3-01-01 0
已阅,增长见闻了!
一起拍立得

ZxID:19822579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3-01-05 0
哈哈,长知识了
cheukying

ZxID:18296305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4-02-16 0
我是冲着“三粗”来的23333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