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平安时代的服饰文化(图文全解)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7266 回复:6

[人文通史] 日本平安时代的服饰文化(图文全解)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迷骷べ

ZxID:14977116


等级: 文学大师
久归,祝好。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0-07 0
在这里借日本漫画家大和和纪的《源氏物语》中的彩图来加以说明  
  
  1 、“裳着”时的衣装

  “裳着”即女性的成人式,“裳”是古代贵族礼装的衣裙。第一次把额发向上结起,穿上绚丽的“裳”,束起腰带,是女孩子们迈向成人的标志。而负责在仪式中结腰带的“腰结役”非常重要,通常由父亲或有德望的人来担当。图中的明石姬的“腰结役”是冷泉帝的正妻秋好中宫。


  
  2 、“斋宫”的衣装

   斋宫的衣装是在十二单上再套一层“小忌衣”,头发梳成“御垂发”,头上装饰的是金属制的“心叶”,从前额两侧垂下“日阴系”(我不懂古文,这个单词直译过来就是“背阴的线或纱”,当然原意不可能这么搞笑)。最后在胸襟处插入“帖纸”,手中再持一把“桧扇”,斋宫的形象就大功告成了


  
  3、 “尼姿”

   这介绍的是贵族女子的出家人装束。在几层深灰色的“挂”(不是这个字,左边衣字旁右边一个“圭”字)上套上法衣——袈裟,手持念珠,将女性视逾生命的青丝斩落成“尼削”,也需要相当的觉悟吧,如图中的女三之宫(即三公主)。


  
  4、 壶装束

   就是女性徒步外出或旅行时的装束。或是将外衣披上,遮过额头,这叫“衣被き”(泷泽秀明饰演的源义经就曾以这种形象登场,令人十分惊艳);或是戴上“市女笠”,笠下垂着薄布遮住面孔,这层薄布即“虫垂れ”。足缠“脚绊”,履草鞋。


  
  5 、舞乐装束

  图为光源氏与头中将在赏红叶时舞的“青海波”,萌黄的袍子上装饰着青海波中的千鸟,下身着绘着波浪纹样的“下袭”,携螺钿千鸟的太刀。头上的冠是倭舞所用之物。


  
  6、 丧服

  服丧时着深灰色或铁灰色的服装,连房间内的用品也一律变更成这种色调。与逝者关系的亲疏决定着衣服颜色的深浅浓淡,关系越深的人丧服的颜色越浓。图中光源氏失去紫之上时痛不欲生,身着近黑色的丧服。


  
  7、 出产

  在宫中出产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女御也好皇后也罢都得回娘家待产。其他的贵族女子是在府邸中另辟出一间产室,产妇及侍女们都着白衣,产室内也是白几帐、白屏风等清一色的白。


  
  8 、元服

  即男子的成人式。在仪式中将象征男孩子的“角发”解开,改成大人的发型,生平第一次戴上“冠”。元服者被称为“冠者”,为他戴冠的人被称为“引入大臣(ひきぃれのぉとど)”,亦即“加冠役”,与女子裳着时的“腰结役”相同,都是成人式主角将来重要的靠山。


  
  9 、女性的正装——裳唐衣(全图)

  在重叠的几层“挂”(衣字旁的)上罩上“裳”和“唐衣”,这便是高贵的女性及服务于内里(即大内)的女官们所穿的正装。
在“单”上套一层又一层的“挂”,就是后世所俗称为“十二单”的穿法。而在平常穿的“小挂”上添“裳”和“唐衣”,这在平安时代的正式名称就是“裳唐衣的装束”,是贵族女性们极为隆重的装束了。
装束的构成,是依从上至下“唐衣”—“裳”—“表着”—“打衣”—“重ね挂(五つ衣)”—“单”—“绯绔(衣字旁的绔)”的顺序。手中还须持一把桧扇。唐衣及挂等的颜色,是根据季节、用途、年龄等来选择的。



  
  裳唐衣(局部1)


  
裳唐衣(局部2)

裳唐衣的名词解释
唐衣:穿在最上面的短衣。刻意把襟翻折,看起来好像从肩上垂下来的样子,唐衣的质地根据身份的不同有所变化。
单:穿在“重ね挂(衣字旁)”之下的贴身衣物。只有一层,没有里子。特地把裾做的长长的,从上衣的袖口和裙脚处探出。
裳:穿在“表着”之上,从腰部束起。这是与身份高贵的人面会时的专用装束。后腰部分称“大腰”,把它折两折,从左右穿出了引腰和小腰。
引腰:从“裳”的上部(即大腰)左右穿出,垂在后方的长长细带。
小腰:用来将“裳”固定在身上的细带。从“大腰”穿出,缠绕在前,结起。
绔(衣字旁):多为红色,夏以“生绢”、冬以“精好”制成。绔分为“生绔”、“张绔”、“打绔”三种。
五つ衣:是指穿在单和表着之间的挂。同样的几枚挂重叠着穿,从平安后期开始挂的数目被定为5枚。女人们应着四季的交替来甄选搭配五つ衣的颜色,为这层层叠叠的美而竞艳。
桧扇:用桧木薄板制成的扇子,上端以彩色丝线穿起。女用桧扇在板上涂胡粉,再在上面以金银泥描画出“大和绘”等,极尽奢华。



  
  10、 男孩子的衣装

贵族儿童的服装就是大人衣裳的简略形。
总角:将发中分,在耳际扎起,各自束成圆环状,垂于耳下。这种发型是少年所特有的,做“童殿上”时(在宫中见习礼仪)也是梳这种发型,再穿上“阙腋袍”。
括绔:长至脚脖处的儿童用的绔。有时不用绔,而是穿“指贯”(即底部穿了绳子,在脚脖处扎起来的绔)
直衣:儿童用的尺寸缩小了的直衣,没有颜色的限制,多用鲜艳浓重的色彩。



  
  11 、女孩子的衣装

  把成人女性穿的“挂”裙裾裁短,就是女童所穿的“ぁこめ”(衣字旁加个“日”字)。此外女童的衣装还有“细长”、“汗衫”等。女孩子是从8岁开始留长发。
ぁこめ:与“单”形状相同,穿在上衣和下着(单)之间。
绔:已婚女性穿的是“绯”色,未婚女性穿“葡萄染”。
振分发:左右分开,垂至脖颈,长度在胸前左右的儿童发型。(男女通用)



  
  12、 美人的条件

在那时,女性之美是由背影来决胜负的。
首先,头发的量须多,且直,这是美人的先决条件。
按当时的规矩,贵族女子们即使对着丈夫也须以扇遮面,所以大家只能用背影来一争高下。走动时用膝盖,务求仪态娉婷,曰“膝行”。



  
  13 、日常衣着

穿上单和绔之后,再套上几枚挂,这就是贵族女性的常服。把十二单的裳和唐衣去掉后,在表着上穿“小挂”,便成了略装。夏天以另一层单来代替挂,套在单上;冬天则在挂里絮上薄棉御寒,以此来适应温度的变化。
单:要考虑好和挂的颜色搭配再选择。一般都是白色的,和五つ衣搭配有时会用红色或蓝色等。
挂:做的比身丈要长一些,质地是绫或其他织品,里子用平绢。夏装用较薄的材料来制作。



  
  14 、武官的正装——束带、阙腋袍

武官们担任宫城警备及行幸的护卫等工作,所以他们的装束相对于文官来说更便于行动。和文官不同,武官袍的两腋处是开放式的,而且裾更长,活动时折叠起来,以束带别在腰间。左腰处悬着太刀,背负盛箭用的“平胡箓”。
卷缨冠:武官用的冠。将缨卷起,用细金属圈将黑色的马尾毛编成放射状装饰在左右。



  
  武官的弓与箭

箭:举行仪式时使用平胡箓盛放被装饰过的白色羽箭。为防衣服被羽箭刮伤,在平胡箓中塞一层叫做“间塞”的纸。
弓:日本的弓,从中间靠下的部分来握住,这是它的特征。为了提高强度及美化外形,涂上了漆之类等。



  
  15 、贵族的日常衣着——直衣

直衣是天皇及公卿们的日常衣着,除了禁色及象征位阶的颜色之外可自由选择颜色。平常是戴着乌帽子,手持折扇,在比较郑重的场合则是戴冠,直衣还要配“下覆”。直衣本是在私邸时穿的,但像源氏那样的位高权重者以直衣的形象参内也是被允许的。
直衣:夏天以“罗”来裁制,通常年轻人穿“二蓝”,壮年穿“缥”(浅蓝)色。年龄及地位越高颜色越淡
帖纸:将和纸等对折揣入怀中,可以用来写和歌的随笔,也可以像今天的面巾纸一样使用
乌帽子:成人的男性贵族所戴之物,没有身份及文武的区别。11世纪前后分化为“立乌帽子”及“风折乌帽子”两种
蝙蝠:是在竹骨上只贴一面纸的夏天用的扇因展开后形似蝙蝠而得名
指贯:是一种在末端结入“括绪”(细绳)的绔。质地用绢,做得相当宽松



  
  16 、文官的正装——束带

束带是男性贵族参内(在内里出勤)时的职业装。根据位阶不同,束带的颜色、纹样、质地也不同。一位至四位是黑色,五位是绯色,六位是蓝色。根据衣装的颜色,地位的高低一目了然。
笏:笏是持在右手中的细长的板,原是作以正威严之用。举行仪式等时候把相关的备忘录写在笏纸上,贴在笏的里侧
笄:定冠的簪子
垂缨冠:文官用的冠。武官穿“衣冠”及“冠直衣”时也会戴它
缝腋袍:文官或武官的高位者所用之袍。腋下缝起,尾端带着“襕”
襕:指衣服前身尾端处所连带的横裂部,是缝腋的束带独有的特征。襕的左右突出部分叫做“蚁先”
浅沓:用涂过漆的桐木做成,内底垫着“沓敷”,配着白袜穿




平安时代文官装束 - 布袴 仅次于束带的准礼服,广泛用于公卿,殿上人与官人间



平安时代武官装束 - 武官之束带 多用于六卫府的武官



平安女官装束 - 细长 在源氏物语中,明石之君就曾着此类服装



补充

太刀:装饰有金银、螺钿等的刀,只有得到天皇的准许者才可以佩戴
平绪:穿“束带”佩太刀时结这种带。身分高的贵族平绪上嵌着精美的提花刺绣,是自唐渡来的丝织品,颜色有绀、紫等
裾:裾的长短根据地位的高低而定,愈上位者裾愈长。大臣为7尺(约2米),4位、5位则是4尺(约1.2米)



  
  17、 有关于袭(整套衣装)的配色

  将四季的缤纷色彩体现在五つ衣上,这是平安时期流行的黄金定律。贵族女子们把草花的颜色移至自身的重重衣装,尽可能地表现出季节感。先不管适不适合自己,搭配着季节选颜色才是重点。“にぉぃ”是指同一色系从下至上越来越浓重的配色方法;而“薄样”的配色法,最下面的两件是穿白色的。

(1)红之薄样(四季共通)

这种配色最适合紫之上。五つ衣从上至下分别为红——淡红——更淡的红——白——白,单也是白色的。




(2)藤之薄样(春)

高贵的紫是藤壶皇后的代表色。这种配色适宜晚春至初夏着用。五つ衣从上至下分别为淡紫——淡紫——更淡的紫——白——白,单是白色或红色的。




(3)萌黄之におい(四季共通)

高傲凛然的胧月夜给人以若叶(新绿)色的印象,她的五つ衣是按萌黄色系搭配,从上至下分别为:最淡的萌黄——淡萌黄——萌黄——萌黄——浓萌黄,单为红色




(4)四季的配色

春:以梅和樱的印象为主,也使用堇、藤的淡紫色。
樱——表:白,里:赤
红梅——表:红,里:苏芳
夏:大多用新绿之青(现在的绿色)与萌黄的组合,花色则有菖蒲、橘、抚子(瞿麦)等。
菖蒲——表:青,里:浓红梅
杜若——表:二蓝,里:萌黄
秋:有红叶、朽叶等,主流是接近美丽的红叶的颜色,此外还有荻、桔梗、菊等。
红叶袭——表:赤,里:浓赤
紫苑——表:薄色,里:青
冬:除了椿以外都是不显眼的颜色,大多以冰雪的印象为主,采用和白色的搭配。
椿——表:苏芳,里:红
枯野——表:香,里:青
通年:不分季节,全年都可使用。除示例外还有松重、指烛色、葛等等。
今样色——表:红梅,里:浓红梅
玉虫色——表:青,里:紫




(5)所谓“禁色”

前面提到男性的束带的颜色是根据地位而定,而女性服装除禁色不能用之外是自由的。禁色,是指无天皇敕许则不可着用的颜色。根据时代变迁禁色也在变化,基本上是赤、青、浓紫、浓绯、浓苏芳等。升晋为公卿,或是从天皇那里降下“禁色的宣旨”(此为特例)的话,就可以着用禁色了。
此外,绝对不可以使用的颜色,有象征天皇的“黄栌染”和皇太子的“黄丹色”。
天皇专用之色——黄栌染
是在栌里加入苏芳染制而成。原是中国皇帝的御用之色,后日本天皇也用此色。



  
  补充:御帻冠与御金巾子冠

御帻冠——天皇在举行祭神仪式时所戴之冠,用“巾子”把缨扎起,在后部打结,垂下。
御金巾子冠——天皇的日常用冠,为了固定易摇曳的缨而使用了包着金箔的巾子纸。


  

自从团扇从中国传入日本以后,就受到了广泛的使用,到了平安时代更发展成了桧扇,蝙蝠等,大约产生于十世纪半前后


[ 此帖被迷骷べ在2011-10-07 14:39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0
藏靖千里

ZxID:14158051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0-07 0
小骷,前面的十张图...

楼主留言:

知道...现在好了吧。。=_=

不存在的117

ZxID:14265585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0-07 0
谢谢楼主分享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10-07 0
已审。很完整啊。。就是动漫图也能讲解的这么详细。。

相关内容:
日本民俗文化 大全              ( 附图  配乐♫ )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5632_u264835/

日本古代发型  。日本古代发型为何怪异的无与伦比?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8169_u264835/

这两个帖子,非常精妙~不看会后悔滴。。

楼主留言:

嘿嘿、谢谢O(∩_∩)O~
我就是按照你的方法去找的,谢谢你的建议!

寒塘袖墨

ZxID:8985928


等级: 热心会员
寒塘渡鹤影 冷月葬诗魂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0-12 0
很棒的素材贴呢,楼主辛苦了~

筠姐

ZxID:10482987


等级: 热心会员
I do not follow, I live is always all I want.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10-12 0
感谢楼主分享啊,长见识了~
幸安颜。

ZxID:10849838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10-12 0
日本平安京的衣服超好看的。
喜欢狩衣和十二单。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