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3863 回复:14

[人文通史] 霓裳丽影春风情——解读中国古代女子装束(4-7楼更新)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笙歌醉

ZxID:926118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燕燕。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10-05 0

【妆容篇】古鉴映香红

    “女为悦己者容”,自古已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由此观之,美容化妆术的源远流长应是顺乎人心之举。素面朝天固然是清水出芙蓉的天然表现,浓妆淡抹也不乏锦上添花之妙。传说,早在原始部落时期,黄帝的爱妃女英就曾用白芷来润泽肌肤,美容养颜,以至古代妇女竞相仿效,美容之风日盛。

    一、美容方药: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同样,也是美容研究的渊源考察文物。可以看到我们先人在二千年前就已经能研制简单美容制剂。浩翰的古籍里,有关美容的论述丰富深刻,其实用方笺也屡见不鲜。自战国至清末的医籍、医着中,就有增白悦颜、祛斑莹面、毛发美饰、酒渣粉刺、灭斑除疣、除臭散香6大类1233首美容方剂,269味中草药。当然,这些多数是为当时朝廷贵族服务的。

    1 远古至先秦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起源时期。甲骨文已记有“疥”、“秓”、“癣”、“疣”等损美性疾病。殷纣王时期,已研制有“涂脂擦粉”,使用的化妆品——“燕脂”,能收到“桃花妆”的美容效果。战国时的《山海经》146种药物中,有12种与美容有关。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形成于战国至秦时期的医药方剂书《五十二病方》的内容十分丰富,预防和治疗瘢痕的方剂6个。《养生方》中有3个长寿方,还有“令人面泽”和“去毛”、“黑发”的专方。

    2 秦汉三国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萌芽时期。《黄帝内经》虽为中医理论巨着,也为中医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也有一些治疗美容的方法,使美容术有了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基础。如《灵枢?经筋》记载了马膏疗法,用马项下脂肪反复涂摩患处,即将药物和按摩结合起来的一种美容治疗方法。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00种关于“悦泽”、“美色”、“轻身”、使人“头不白”的美容药物(上经54种,中经27种,下经19种),并提到了美容药品的独特剂型——面脂。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了美容饮膳方 “甘枯速溶饮”,用以 “利咽喉”、“美声色”,他创立的当归芍药散治疗肝血瘀滞引起的肝斑,麻子仁丸治疗燥热所致的皮肤粗糙,猪肤汤润肤悦颜去皱等方法,至今仍为后人所沿用。

    《华佗神医秘传》载美容外用复方10首,《华佗神方》有美容保健、治疗的内服、外用方共56首,医学家华佗在《中脏经》中推出“疗百疾延寿酒”,用以“乌发、驻颜”。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用白米英粉、胡粉、落葵子汁,经过蒸晒,制成紫粉以敷面的美容方法。晋代名医皇甫谧则提出了许多有关针刺美容的方法。

   3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

    此为传统中医美容学的形成时期,亦是中医美容方剂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3.1 两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的葛洪《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2本书,前者是一本哲学名着,后者是一本医学名着。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抱朴子外篇》50卷中,而《肘后备急方》 以其所刊载的美容方剂之早、之多、之专,以及所明显体现出的美学思想,堪称中医美容第一书,其中记载的美容方有66条,应用于美容的药物有95种。

    晋代名医皇甫谧还提出了许多有关针刺美容的方法。

    南北朝时齐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所载730种药物中,有保健美容中药70余种,而且对《本经》有所发挥,如藁本,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可作沐药面脂”,这些都被后世广为应用。

    南齐龚庆宣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也收载了一些美容方剂,共50首左右。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用白米英粉、胡粉、落葵子汁,经过蒸晒,制成紫粉以敷面的美容方法。

    3.2 隋唐时期

    初唐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下合称《千金方》各30卷,其中较集中论述中医美容内容的章节有: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下?七窍病下,列方81首;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脏,列方56首;

    《千金翼方》卷五?妇人一?妇人面药第五,列1论,39方;

    《千金翼方》卷一?药录篡要?悦人面第六十三,列药9味,其余大量内容则散在各卷之中。

    其弟子孟诜撰《食疗本草》,载食药260味,其中有许多美容食物,如“荔枝,微温……健气与颜色”,“萝卜,性冷……服之令人白净肌细”,丰富了食膳美容的内容。

    唐王焘的《外台秘要方》,其中三十二卷专论美容,有面部美容方97首,美眉发方87首,澡豆方9首,口脂方3首,美手方3首,香体熏衣方10首,另有其他美容制剂方法11首。

    凡其他各卷方药主治和用法与美容相关,并确有美容治疗和美容保健作用的方药有34首。其中美发方9首,香体方4首,美手方7首,去除面斑方11首,保健方3首。凡原文中指明对头面损容性相关疾病具有美容治疗作用,如治疗白癜风方14首,香口方9首,香体除臭方43首,除疣方19首,除瘢痕方17首。依此思路,共得美容方药两类356方,294种药物。

    杜甫的《腊日》诗中说“口脂面药随恩泽”,说明当时涂唇的口脂、美容的面药等美容用品已经作为皇帝恩赐的常用之品。

    总之,两晋至唐间,中医美容可谓承上启下全面发展,不仅初步体系形成,也为宋元时期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宋金元明清时期
    此期是传统中医美容方剂学的拓展时期。此期的中医书籍汗牛充栋,大部分都涉及到了美容问题,清代宫廷美容已达相当高的水平。

    4.1 两宋时期

    在遗留至今的宋代出版了几部大型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均收载有很多美容方剂。

    《太平圣惠方》第四十卷以美容方为主,共列方187首;

    第四十一卷为须发专方,共列“治法白令黑方”、“治眉发须不生诸方”等120首;

    此外,在其他卷中,还有治羸瘦、白癜风、针眼、目不明、牙齿黄黑、牙齿脱落、揩齿令白净、口臭、唇疮、热疮、(各种)癣、漆疮、手足皴裂等损美疾病诸方440余首,以及各种补益驻颜方240余首。全书共有美容方剂980余首。

    《圣济总录》中,仅面体、髭发两门,就有处方100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诸虚门”及其它各门中,也散在收载了许多具有增白驻颜、乌发固齿、延年润肤作用的美容方剂。

    此外,《使辽录》中,还记载了以中药“瓜蒌”调敷于面部的“佛妆”配方,与现代所称之“倒模”美容术是类同的。

    除此之外,《苏沈良方》、《洪氏集验方》、《济生方》、《类证普济本事方》、《鸡峰普济方》、《是斋百一选方》、《魏氏家藏方》等等,都载有美容方或法。

    4.2 金元时期

    元初许国祯撰《御药院方》,汇集了金元以前大量宫廷美容用方,如御前洗面药、皇后洗面药等,该书还列出多种牙药,如白牙珍珠散、麝香散等,共计180余首,丰富了美容范畴。

    4.3 明清时期

    至明代,出现了医药学巨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可以说是对美容中药的一次大总结,其记载的美容中药近300种,功效涉及增白、护肤、祛皱、消斑、去雀斑、乌发、香体、洁齿、悦颜等方面。其方法强调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将中医美容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明初朱棣等编的《普济方》,美容方收载规模空前,按头面2大门分21类,列方747首,是集前代之大成者。

    明胡文焕校刊的《寿养丛书》,收有《香奁润色》一卷,这是专为妇女美饰而写的一本方书,辑录了大量美容方,美发、白面、玉容、驻颜、白牙、润唇、美手、香身等各种美饰用化妆品方应有尽有。

    明着名的外科专着《外科正宗》中,也记载了许多美容诊治方法,如治疗雀斑内服下容散,外敷玉肌散,面部黑子(痣)用“灰米膏”治疗等。

    清代美容方剂主要汇萃于清宫档案之中。中国中医研究院清宫医案研究室1981年出版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就收录不少。如长发香发方、令发不落方、洗头沐浴方等都在海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妆粉:

    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

    两种粉都是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

    在脸上搽粉古代称傅粉。据唐书记载,唐明皇每年赏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竟高达百万两!

    关于米粉的制作方法,在《齐民要素》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制作方法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制作米粉,仍然采用这种方法。

    还有一种香粉,是用粟米制作,类同上,只是最后再加上各种香料,便成香粉,由于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脱落。

    和米粉相比,铅粉的制作过程复杂得多,从早期的文献资料看,所谓铅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除了单纯的米粉、铅粉以外,古代妇女的妆粉还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

    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在明代则有用白色茉_莉_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掺胡粉制成的“玉簪粉”。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 “石粉”等等。

    还有以产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称官粉);荆州的“范阳粉”;河北的“定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颜色也由原来的白色增加为多种颜色,并掺入了各种名贵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批妆粉实物相继出土,有的盛在精致的钵内,有的安装在丝绸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从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妆粉,被制成特定形状的粉块,有圆形、方形、四边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还压印着凸凹的梅花、兰花以及荷花纹样。

    清初戏剧家李渔认为,当时妇女搽粉 “大有趋炎附势之态,美者用之,愈增其美”,“白者可使再白”,“黑上加之以白”,鲜明地道出了化妆与审美的关系。

    更值得深思的是,古人还把傅粉等化妆方式同道德修养相联系,指出美容应与自我的修身养性结合起来,如东汉蔡邕认为:“揽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粉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这种观点,不仅颇有见地,而且寓意深刻。

三、眉梢风情

1、黛粉
    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随后出现了“黛”,一种藏青色矿物。描画前必须先将黛放在石砚上磨成粉状,然后加水调和。黛,也称“石黛”。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亦是画眉之物。

    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螺子黛则是隋唐时代妇女的画眉材料,出产于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研磨,因为它的模样及制作过程和书画用的墨锭相似,所以也被称为“石墨”,或称“画眉墨”。

    到了宋代,画眉墨的使用更加广泛,妇女们已经很少再使用石黛。

    画眉墨的制作方法,宋人笔记 《事林广记》中说:“真麻油一盏,多着灯心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

    这种烟薰的画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则被美其名曰“画眉集香圆”。元代之后,宫廷女子的画眉之黛,全部选用京西门头沟区斋堂特产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

    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西洋文化的东渐,我国妇女的化妆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画眉材料,尤其是杆状的眉笔和经过化学调制的黑色油脂,由于使用简便又便于携带,一直沿用到今天。

2、画眉

    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常见的一种化妆方法,产生于战国时期。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黛黑”指的就是用黑色画眉。

汉代

    汉代在贵族妇女中流行以长眉为基本式样的眉妆。长眉是在蛾眉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它的特点是长、阔。

    司马相如《上林赋》“若夫青琴密妃之徒……靓妆刻饰……长眉联娟”。长眉即把眉画得很纤长,晋人崔豹《古今注》亦说“魏官人好画长眉。”所谓长、阔也是相对的,汉代蛾眉在宫廷贵夫人中仍流行,《汉书》载:“明帝宫人拂青黛蛾眉”。汉代除了蛾眉外,尚流行八字眉、远山眉、惊翠眉、愁眉等。
蛾眉

    晋朝

    晋时还有翠眉,当时很流行的面妆就是 “翠眉警鹤譬”。(见崔豹《古今注》)我们从江淹的《丽色赋》及多首唐诗申都可以看到咏翠眉的文句。翠眉已成为美女的代称。此外,还有柳叶眉,或称柳眉,指画成纲长的秀美之眉。
翠眉


   北朝

北朝时期,敦煌石窟中的女子眉式有两种,一为细长倒八字眉和上翘细长眉,如西魏第285窟的供养比丘就为此眉。这就是梁简文帝《咏美人妆诗》中的“散黛隋眉广,胭脂逐脸生”的描述。另在顾恺之的《列女图》中亦可见到。
  额,应该是倒八字吧

另一种为阔一字眉和阔八字眉。一字阔眉,眉形粗阔,眉尾稍翘。如北魏第254窟,尸毗王本生中的飞天,北周第428窟,中心柱北向龛坛沿供养人,和第263、431、435窟以废北周第296、297中女子眉饰。阔八字眉,这种眉型以阔为主,两眉距离较近,尤其眉头接近,眉尾翘,双眉为八字底。如西魏第285窟诸天女眉饰。此眉与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中女子八字长眉近似。

    隋代

隋代相继出现了画眉史上的高潮,隋炀帝重金从波斯进口大批螺黛,以供后宫女子画眉之用。颜师古《隋遗录》载:“由是殿角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宫吏日给黛五斜,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值十金。后征赋不足,杂以铜黛给之,独绎仙得赐螺子黛不绝”。

可想而知,昂贵的螺子黛,亦使“黛螺”成为眉毛的美称。隋炀帝巡幸江甫,其中有位名叫吴绎仙的女子,因画长眉而显美貌,为隋帝宠幸,并招致后宫,因而佳人群起仿效,最后螺黛竟供不应求。

隋代莫高窟壁网中也绘有长眉女子,如第62窟西壁龛顶北侧持拂天女。敦煌此时除了长眉,尚有阔、短一字眉和两眉双连阔柳眉。如第305窟北壁下部供养人等。此外,敦煌隋代洞窟中还出现了一种上挑寿眉,如第313窟北壁说法图中飞无,时尚有八字阔眉,如第303窟中心柱座东向西供养人。

    盛唐

到了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

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还有一种是把眉毛画得很细,称为“细眉”。

故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之句,在《长恨歌》中还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

到了唐玄宗时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光是眉毛就有这么多画法,可见古人爱美之心的浓厚。   

唐时还流行柳叶眉,柳叶眉略宽,形弯曲如月,叫“月眉”或“却月眉”。有诗曰:“诏下人间觅好花,月眉云害选人家”;“春江欲疲临妆镜,试写纤纤却月眉”;《生查子》云:“新月曲如眉”等即指此。

月眉的两端,一般画得比较尖锐,黛色也用得比较浓重。大约从贞元年间开始,阔眉由长式转变为短式,元和年间,两汉“八字眉”再次复现,并盛行一时,然而,这时的“八字眉”与汉时的大不相同,不仅阔而且相当弯曲。

   宋代

宋代的眉式却有后来者居上之势。据宋代《清异录》记载:一名叫莹姐的妓女,发明了近百种眉形以求日新月异。不过突出的还是“倒晕眉”,其呈宽阔的月形,而眉毛端则用笔晕染由深及浅,逐渐向外部散开,别有风韵。敦煌莫高窟宋代第15窟就有类似眉饰。

北宋名妓李师师,色艺双绝,在青楼中首屈一指。词人秦观有《生查子》词专写李师师之色容:“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看遍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明清

大约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徐士俊(字野君)曾作《十眉谣》描写眉式,为《十眉谣》作“小引”的张潮,在“小引”中还列举四名古代美女.认为她们都是“以眉着者”,由今日思之,“犹足令人心醉而魂消也”:古之美人,以眉着者,得四人焉,曰庄姜,曰卓文君,曰张敞妇,曰吴绎仙。庄姜蜂首蛾眉,文君眉如远山,张敞为妇画眉,绎仙特赐螺黛。

从古代文学作品的描写来看,古代的美女一般都是柳叶眉。在古代典籍中,吴融的《还俗尼》中有“柳眉梅额债妆新”的描写,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芙蓉妇画柳如眉”也是类似说法。莫高窟第196窟柳眉弯而长,描绘在女子眉毛上十分醒目美丽,柳叶状,时称“柳叶眉”。《柳眉》云:“弯弯柳叶眉间发桃花”,韦庄《女冠子》词:“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等均是对柳叶眉女性的猫写。


    四、胭脂

    白里透红是中国古代男人对女人的审美标准,“女为悦己者容”,在白粉应用的基础上,以红为饰自古是我国妇女化妆的主流。

    胭脂是古代妇女常用的化妆品,历代典籍中有关胭脂的写法有很多,如“焉支”、“烟支”、“鲜支”、“燕支”、“燕脂”、“阏氏”等等。

    它是一种红色的颜料,有种说法认为古代胭脂的真正产地是匈奴境内的焉支山,而“阏氏”这个名称,是对匈奴人对宫廷妇女的一种称呼,原指贵族正妻,因为这些贵族妇女常用“阏氏”妆饰脸面,所以“阏氏”成了她们的代称呼。

    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颜料。

    胭脂的名称大约出现在汉代,西汉时的匈奴贵族妇女用来妆面,汉武帝时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曾被匈奴招为女婿,居留十二载。在此期间,他可能多次见过他的妻子及婢女如何制作胭脂。耳濡目染,从他们那里学会了这套技术,张骞归汉时完成了从种植到制作的成套技术引进。汉人因地制宜并发扬光大,红蓝花移植于中原,南北朝在北方得到大力推广。

    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胭脂都可经过阴干处理,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

    胭脂的位置往往集中在两腮,所以双颊多呈红色。汉代的少数民族也学习中原的美容术,胭脂等化妆品深受少数民族妇女的喜爱。匈奴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 “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可见胭脂在当时已非常流行。

唐代,女施胭脂尤为盛行,“三千宫女胭脂面”、“归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里泼红泥”是对当时女人浓妆的生动描述。

    到了大约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义。

    《红楼梦》44回中有一段关于胭脂的描写,说得非常形象。这种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上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足够拍脸的了。’平儿依言妆饰,果然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

    除了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以及苏芳木等。重绛是一种绛红色染料,它的色彩比较浓重,不及红蓝鲜艳透明。在汉魏时常常被用来作燕支的材料。石榴花也是一种红色颜料,在隋唐时常用来炼染女裙,时称“石榴红裙”,但也可用来制成胭脂。

    与石榴花相仿的是山花,山花是一种野生植物,经过提炼加工,则可为化妆材料。苏方木也名“苏木”,它的颜色虽比较黯淡,但作为染料饿历史却很长,早在魏晋时期就是一种主要的红色染料。

    《中华古今注》曰:“燕脂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燕脂。”作为颊红的胭脂原料是从红蓝花还有紫草、重绛、山花、石榴、紫茉(蟹)莉(蟹)花等植物中提取。红蓝花生长于西北,色泽艳红,不易褪色,中医以之入药,称其红花。古时的胭脂制作方法很多,较早时用研磨成粉状的朱砂粉、牛脂、丁香、藿香酒、青油等混合煎煮,冷凝后成脂红,即可做胭脂和唇脂用。

    《中华古今注》里还记载从苏木里取嫩枝切成片,用沸水煮,可得红颜料,沥之使干,即可得红粉直接妆面。

    《天工开物》曰:“燕脂,古造法以紫茆染棉者为上,红花汁及山榴花汁者次之。”文中山榴花指杜鹃花,可见制作胭脂的原料,汉以后就不止红蓝花,这种采花为脂的方法一直沿传到清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记:“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说杨贵妃红妆之重虽有夸张,但对胭脂重用多少有所反映。唐代彩俑和壁画也印证了这一点。


    五、口红

    唇脂即现在的口红,也叫口脂。口脂朱赤色,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给人健康、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女性的喜爱。

    这种喜爱的程度可以从《唐书?百官志》中看到,书中记:“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这里写到用雕花象牙筒来盛口脂,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有着多么珍贵的地位!

    战国宋玉《神女赋》写“眸子炯其精朗兮,了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娥扬兮,朱唇的其若丹”,说的是女性红唇之美。

    唐代妇女以粉涂面时,往往将双唇也涂成白色,这样点唇时便可以任意点出各种各样的式样;其中尤以娇小浓艳的樱桃小口受青睐,正所谓“樱桃小口一点点”,如唐朝诗人岑参在《醉戏窦美人诗》中所说:“朱唇一点桃花殷。” 据说白居易所蓄家伎樊素的嘴形便若樱桃般红艳、娇小,故有“樱桃樊素口”之誉。

    唐朝元和年以后,由于受吐蕃服饰、化妆的影响,出现了“啼妆”、“泪妆”,顾名思义,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当时号称“时世妆”。

    诗人白居易曾在《时世妆》一诗中详细形容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这种妆不仅无甚美感,而且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所以很快就不流行了。

    唐宋时还流行用檀色点唇,檀色就是浅绛色。北宋词人秦观在《南歌子》中歌道:“揉兰衫子杏黄裙,独倚玉栏,无语点檀唇。”这种口脂的颜色直到现代还在流行着。

    当然,无论是朱赤色还是檀色,都应根据个人的不同特点,不同条件来适当加以选择使用,千万不能以奇异怪状的时髦为美。

    唐僖宗年间,口脂的种类计有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媚花奴共16种,并称为胭脂晕品。

    唐代还有一种花朵形唇式,正如岑参《醉戏窦子美人》中所称“朱唇一点桃花殷”,其上唇中央凹陷明显,唇线夸张呈现两瓣状,下唇另有一瓣。


    六、额黄

    额黄是又一种古老的美容妆饰,也称“鹅黄”、“鸦黄”、“约黄”、“贴黄”,妆法一为染饰,一为粘贴。这种化妆方式现在已不使用了,它起源于南北朝,在唐朝盛行。

    据《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中记: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色,渐成风习。

    据南朝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记载:“张芸叟《使辽录》云:‘胡妇以黄物涂面如金,谓之佛妆。’予按:后周宣帝传位太子,自称天元皇帝,禁天下妇人不得施粉黛。自非官人,皆黄面墨妆,以是知虏妆尚黄久矣。”由此来看,这种妆法似应引进。

    南朝简文帝《美女篇》云:“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这里说的约黄效月,就是指额黄的化妆方式。唐朝额黄盛行时,温庭筠在诗中吟出“额黄无限夕阳山”之句,李商隐也写道:“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唐朝牛僧孺在《幽怪录》中还专门记述了神女智琼把额头化妆成黄色的故事。至宋代时额黄还在流行,诗人彭汝励歌曰:“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这些都反映出古代妇女喜欢额黄的情景。


    七、花钿

    孟晖说,花蕊夫人的 《宫词》中,出现过这样一位宫女的形象:“翠钿贴靥轻如笑,玉凤雕钗袅欲飞。”说的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化妆风气,正所谓“素面已云妖,更着花钿饰”(杜光庭《咏西施》)。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女性们流行用各种各样的小花片,来贴在脸庞上、鬓发上,这种化妆方式又称花子、面花、贴花,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小装饰。

    关于花钿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厚》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

    花钿亦可丹脂点颊,称为“面靥”或“笑靥”。面靥是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也称妆靥,而点在嘴角边的即是面靥。

    至宋朝时,还在流行梅花妆,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

    贴花钿成风也是在唐朝。古时候做花钿的材料十分丰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还有用纸、鱼鳞、茶油花饼做成的,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如宋人陶谷所着《潸异录》上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可见古时妇女的化妆方式不仅丰富,而且别出心裁,不拘一格。

    花钿的颜色有红、绿、黄等,大家熟悉的《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八、染指甲

    蓄长指甲是中国古代女子的一种风习,流行于贵妇、小姐、艺伎、丫环等阶层中,她们有的留长指甲可达寸许甚至数寸。

    明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九“莽儿郎惊散新莺燕, 㑇梅香认合玉蟾蜍”一回,记素梅姑娘性急开门,“谁想是外边搭住了的。狠性子一拽,早把两三个长指甲一起蹴断了”;又清代小说《红楼梦》第七十七回,述贾宝玉私下去看望丫头晴雯,“晴雯拭泪把那手用力拳回,搁在口边,狠命一咬,只听‘咯吱’一声,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咬下”,交给宝玉留作纪念。

    古代妇女又以染红指甲为美。

    唐李贺《宫娃歌》:“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说的是宫中有专门的花房,宫人连夜在烛光下捣花赶制染指甲的涂料。诗里提到的“守宫”,原指蜥蜴中的一种,又名壁虎,因它经常守伏在屋壁宫墙,捕食虫蛾,故名守宫。

    晋人张华在《博物志》中曾记载了一种利用守宫的奇怪方法,说的是用器皿养守宫,喂以朱砂,守宫食后,通体变为赤红,喂朱砂满七斤后,用杵将它捣碎,点在女人身上,可检验女人是否保持贞操。如是处女,红色终身不灭,反之,即刻消失。这一迹近巫术的玩艺本与染指甲并不相干,只因制取染指甲材料的方法与它相似,人们便把它们搞混了。

    原来,旧时没有化学油脂,染指甲用的是一种草本植物凤仙花,李贺诗中的花房捣守宫,这守宫实指凤仙花。关于这一点,是不应有疑问的,因为张华《博物志》所言,太过虚诞,在实践中行不通,后世也只见于小说家言。宫人捣凤仙,是为宫中妇女妆饰用的。所以元代杨维桢有诗云:“夜捣守宫金凤蕊,十尖尽换红鸦嘴”恰可证明。

    凤仙花又名金凤花,这都是形象的称呼。凤仙花于枝桠间开放,花大型,多侧垂,其中不少品种形如飞凤,有头有尾,有翅有足,遂得此名。凤仙花染指甲的方法,南宋周密《癸辛杂识》有较详细的说明:“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钒少许在内。先冼净指甲,然后以此敷甲上,用片帛缠定讨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冼涤不去,可经旬。直至退甲,方渐去之。”

    文中说用叶捣碎,实则其肉质的茎都是可用的。加明矾是最重要的发明,因它能起到媒染剂的作用,在指上形成一层胶质,否则是无法染上去的。在今天看来,这自然是一种土法。但这种土法一直流传到现在。

    由于凤仙能染指甲,历代诗人见了它往往都会提到此事。如,“闲摘秋花捣蝉蜕,殷红醮甲玉掺掺”(明严易),“染指色愈艳,弹琴花自流”(清吕兆鳞)。

    凤仙花原产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此花历史相当悠久,晋代已有栽培上的品种变化。据说,晋人谢长裾见了凤仙花,叫侍儿取来叶公金膏,用麈尾蘸了膏,向花瓣上洒去,折下一枝,插在倒影山之侧,第二年,此花金色不去,都成了斑点,大小不一,如同洒金,即名此花为倒影花。

    染指甲的习俗更可上溯到唐宋。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说唐代宫人喜欢用凤仙花染红指甲,没事时常斗艳争奇。宋代周密《癸辛杂志》也记载,北宋汴梁的回回妇人多爱染红指甲。这么看来,染红指甲的习俗或许是从西域传入,也未可知。

    九、化妆


    1、在化妆之前先将胭脂与铅粉调和,使之变成檀红——即粉红色,然后直接抹于面颊,因其在敷面以前已经被调和成一种颜色,所以色彩比较统一,整个面部的敷色比较均匀,能给人以庄重、文静之感,所以多用于成年妇女;


2、先抹白粉,再涂胭脂,胭脂的位置往往集中在两腮,所以双颊多呈红色,而额头、鼻子以及下颌则露出白粉的本色来,中国古代传统画人技法中有“三白”之说,就是根据这种化妆方法而来(实物可见唐寅的绘画,里面大多数女性都是这样化妆的),从图象来看,这种妆式常用以青年,历史书中的“桃花妆”一词,即指这种妆式;


3、先在面部上涂抹一层胭脂,然后用白粉轻轻罩之。由于用色的程度不一,名称也不同,浓艳者称“酒晕妆”,稍浅一些称“飞霞妆”。


    4、斜红是古代一种特殊的面饰,梳妆时,在女子眼角两旁各画一条竖起的红色弯弯新月形。相传魏文帝曹丕的妃子薛夜来眼角碰伤流血,血痕使之越发美丽,后人效仿,用胭脂涂画,时间一长,便演变成一种特殊的妆式——斜红,又称晓霞妆。


    5、啼妆流行于东汉,薄施脂粉于眼角下,视若啼痕,故名。历史上最有名的啼妆当属东汉权臣梁冀之妻孙寿所画的啼妆。史书上称她“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以为媚惑。”白居易曾在《时世妆》一诗中详细形容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
我觉得脏兮兮的

    九:各朝化妆特点

    1.秦的女子偏好橘色系的妆容,眉妆的流行甚至延续到汉和唐,是经典而且被扶桑所学习的一点眉。重点是眉心浓,眉头和眉尾淡。秦和汉代唐代最大的差别,就是眼妆,具体的说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眼线。秦女喜好将眼线画得长和浓,使眼睛呈现明显的丹凤眼型。唇色以暗红为主,秦女民风较豪放,但唇妆就是中国后来延续的经典的樱唇妆。

    

中间插一张汉朝 班婕妤的图

2.唐的民风开放。因此唐女子妆容多有变化。先是有引导后世“一白遮三丑”的经典白面出现,一点眉也延续出远山黛,青黛,柳叶黛等多种其他妆容。唇妆受秦影响深。唐女子白面两颊的胭脂常抹成圆形,取意面部圆润有福。后期有杨玉环发展出额心花钿,先由小笔画花,再剪金箔贴上。唐受胡风影响极深,因此也有一段时间盛行素面不行妆的风潮。眼妆以杏眼为审美,即橄榄形。


    3.宋民风极为保守,唐代女子的开放风气受极大打压。因此宋代女子妆容极为素洁。已记资料中极少提及。白面粉颊的唐妆绝迹,额心花钿几近于无,值得一提的是远山黛在宋十分盛行。妆容以清新高雅为主,强调自然肤色及提升气质为主题。眼妆延秦丹凤,但更为自然,淡淡斜飞入鬓的眼型在许多宋代仕女图中都可查证。


    4.元朝女子蒙古族宫廷多以暗红色着妆,仍十分简洁。元民间女子盛行素颜风潮,与前两朝的艳丽与高雅反差极大。整体妆容随意。


    5.明代女子着妆以明亮为主,艳丽色彩盛行,甚至延续到清代的各种眉妆。与清代相差最大的是明女脸颊色彩偏亮,唇色自然。整体而言,明妆是最符合现代审美观的。

    6.清代女子妆容宫廷民间反差大。官宦及宫廷女子着色沿袭秦,以橘色为主,艳丽的色彩张力是清上层的着妆风尚。柳叶眉,水眉,平眉,斜飞眉占据主位。眼妆反腔调素净。脸颊着色偏暗,唇色艳红居多,强调艳丽雍容。民间多素净。但总体与其他朝代相比,妆容严谨,一丝不苟,较死板。


我就不放清朝末年的照片来恶心人了

[ 此帖被灬千ヽ在2011-10-08 19:39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30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0-05 0

各部分多数有专门的帖,

比如服饰,发饰,发型等

部分相关帖,侧重有所不同

图说从古至今的中华服饰(上古商周--->>>近代服饰)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8837_u789464/
[人文通史] 中国古代美发史(发型赏析)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5000_u789464/
[物品器具] 流光潋滟 中国古代女子发饰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9749_u789464/


妆容帖亦有相关。但侧重与表述有所不同

宗教民俗] 古代女人化妆用品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7904_u789464/

具体核定待讨论。
燕燕。

ZxID:12923549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笙歌醉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10-06 0
居然木有一个加分帖,相公啊。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10-06 0
— (天若舞) 传完10张图片后重新编辑可以再传更多。

素材楼层图片张数要求是一楼20张后才可以再占一楼。 (2011-10-07 10:45) —
有图有真相啊。。有图加分更高。。
侧重点不一样,也没有重复。。符合素材版规啊小舞。。

楼主留言:

我其实找了图片,可是一层楼不是只能插入10张图吗,那么多张图,是应该分很多楼吗?

笙歌醉

ZxID:926118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燕燕。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10-07 0
【服装篇】


    古往今来,女性爱美、追求靓丽的性情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杜甫的《丽人行》里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描画的女性美丽和服饰之艳丽看,是见得到大唐盛大华美的气象的:丽人们姿态浓艳,神情高远,模样端庄,一个个冰肌玉骨,妙曼多姿。

    那些曾经美艳的裙裳,或许已经淡出了历史,然而霓裳艳影留下的美好意境,仍然值得我们回味。据《吕氏春秋》、《世本》和《淮南子》的记述,我们民族是由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从文物考古的角度看,我国女性服饰史的源头,可以上推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两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过一枚骨针,说明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明由此发端。

    又一万年后的新石器时代,人工织造的布帛进入我们的视野,服装形式发生变化,功能也得到改善。贯头衣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已成为典型的衣着,这是中华服装之祖。

    服饰名:其实好听的服饰名称是有规律的:

1.年代+颜色+图案+面料种类+大类名或专用名

白地云水金龙妆花缎女披

双喜如意纱制拖地夏衣

2:年代+颜色+面料种类+绣法+图案+大类名或专用名

清乾隆皇帝月日缎绣云龙夹朝袍

朱红描金团绣牡丹披纱襦裙



上古服装

    最早的服装应该是在劳动中起源的。相传,古时炎帝神农氏的形象是:身着红色襦,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东西,小腿着绑腿,头戴鸟羽帽,足踏皮制鞋,手执农具,俨然是一幅农人的画像。而传说中老百姓民头上戴的不是羽毛帽,而是戴尖帽或圆筒高帽。传说中的形象描绘可能是出自对出土文物中某些形象的分析可是史前毫无记录,确实难以置信,所以也可能是出于后人的揣度。



西周——[衣裳]之始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根据众多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汉服基本样式已经完全成型。这一时期的服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较窄,没有扣子,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做“蔽膝”。女子服饰特点是穿短领窄袖衫.腰下饰襞膝,基本服饰也为上衣下裙。  
    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国,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帝国,制定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来安定天下。服装是每个人阶级的标志,因此服装制度是立政的基础之一,规定是非常严格的。中国的冠服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从此,贵贱有别,衣冠等级在服饰中有了严格的区分。      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服制而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为宽松。衣袖有大小两种样式,领子通用交领右衽。不使用钮扣,一般腰间系带,有的在腰上还挂有玉制饰物。裙或裤的长度短的及膝,长的及地。  



春秋战国 [深衣]出现

       春秋战国之交,封建制度逐步取代了奴隶制度。「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对服饰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河南襄邑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样而精美的女性衣服脱颖而出。
       最重要的是,这时出现了一种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 ——深衣。

       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深衣延续了汉服交领右衽的特点,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可以穿着。裙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样式,外观区别在于下身是否有围绕的线条。这一时期纺织和染色技术已经非常发达,汉服上已经出现很多繁复华丽的图案。
        深衣将身体深藏,是士大夫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深衣把以前各自独立的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却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线,上下不通缝、不通幅。最智巧的设计,是在两腋下腰缝与袖缝交界处各嵌入一片矩形面料,其作用能使平面剪裁立体化,可以完美地表现人的体形,两袖也获得更大的运肘功能。
       《礼记》上说:「既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即可以摈相,又可以治军旅。」所以深衣既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著,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倍受人们喜爱。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深衣的用料多为麻布,领、袖、襟等部位镶彩色边,作为装饰。
    据记载,深衣有四种不同名称:深衣、长衣、麻衣、中衣。这个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但多数女子所穿着的服饰是一种将左面衣襟前后片缝合、后面衣襟加长形成三角、绕身至背后腰带系扎的深衣。女性有戴风兜帽的,歌舞的时候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
    与此同时,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间不全遵周制度。七国崛起,各自独立。其中除秦国因处西陲,与其它六国有差异外,其它六国均因各诸侯的爱好和奢侈,以及当时兴起的百家争鸣之风,在服饰上也各显风采。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均着珠履;平原君后宫百数。卫王宫的卫士穿黑色戎衣;儒者的缛服长裙褒袖、方履等等。


秦汉——内衣外穿

    秦代汉服主要承前朝影响,仍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而妇女腰间只以丝带系扎。

  
       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的及以华丽为上。由于他减去礼学,对于嫔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秦始皇统一中国,也统一了制度,包括衣冠服制。

  秦始皇对于妃嫔服色,是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不过,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的支配。因此秦代妃嫔夏天穿“浅黄藂罗衫”、披“浅黄银泥云披”,而配以芙蓉冠、五色花罗裙、五色罗小扇、泥金鞋。



       秦代的袍服是一种有絮棉的夹层内衣,穿著时在袍服的外面要罩一件外衣。这种穿著习惯到了汉代产生了变化,袍服除了作为内衣,很多妇女时兴把袍服当外衣穿,令袍服逐步演变为外衣,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服饰;上至帝王,下至百官,不分级别、不论男女,也可作为朝服。因此,这种实用的服装便取代了深衣,成为最时尚的服饰。
    汉代女性服装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
     西汉女性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棉,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
    汉衣款式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禅衣,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此种禅衣又称“襜褕”。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到东汉,男子穿深衣的已经不多了,一般为直裾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这种服式既长又宽,从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没有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
    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汉代着衣有七个特点:
    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袖宽为一尺二寸;
    衫无袖;
    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
    汉时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穿长裙,膝上装饰长长垂下的腰带。劳动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布裙;这种装束不分工奴、农奴、商贾、士人都一样。
    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以表示出女性的文静与优雅。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另外,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曲裾深衣


    汉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着。这种服饰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但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原因是古代裤子皆无裤裆,仅有两条裤腿套到膝部,用带子系于腰间。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因此西汉时,服饰多为曲裾,而至东汉,由于服饰的完备,不再需要繁琐的曲裾,便产生了简洁的直裾,曲裾因此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汉代妇女的襦裙上襦下裙的女服样式,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出现。到了汉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的妇女逐渐减少。据此,有人认为汉代根本不存在这种服饰,只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重新兴起。其实,汉代妇女并没有摒弃这种服饰,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国妇女服装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战国直至明朝,前后二千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
    襦裙


魏晋——宽衣裸身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魏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

       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腰用帛带系扎,款式多为上俭下丰,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加上丰盛的首饰,反映出奢华糜丽之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杂裾服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在衣服的下摆部位,加一些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

        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另外,由于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由于使用了轻柔飘逸的丝绸材料,所以这两种装饰使女子在走动的时候,更加富有动感和韵律感。后来,这两种装饰逐渐合二为一,这就是杂裾垂髾服的造型。杂裾垂髾服使魏晋的女子充满灵动、飘逸的气质。
      我觉得很仙的感觉哈



南北朝服装


    南朝服式以襦裙为主,妇女尤其以着裙为正统,不穿裙而露裤的人,被看做是没礼貌的行为。当时女子头上包白纶巾(是一种配有青丝带的头巾,传说在三国时诸葛亮平时戴此头巾),衣袖长而且窄并加以缕雕花纹。跳舞者穿长衫,并在身上披挂很长的带子,头上束纨巾。

    南朝服式基本上继承魏晋,由于战乱和国度的频繁更替,反映在着装方面也有变化。江南衣式比北方短小,但当时却流行戴小帽穿大衣的风气,有时将一只袖分成两只,一条裙截成两裙,有的款式大领大带,有的衣窄袖小,有的裙长曳地,有的衣长蔽脚。

    北朝的服式,平民妇女以襦袄为常服,这与南朝并无两样。北朝时期着装衣料中绫锦最为华贵。

    南北朝的卷草花纹是在汉代的云纹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敦煌造井(单独适合纹样)、三角形花(适合纹样)和条状花(二方连续)、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又含蓄柔和。当时的毛织毯、麻布和丝绸都是盛行的产品。
  南北朝将杂裾垂髾服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

隋唐——华丽开放

  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唐朝时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封建文化已经达到高峰。近三百年的唐代服饰经过长期的承袭、演变、发展成为中国服装发展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一方面唐代服装上承历代冠服制度,下启后世衣冠之径道;另一方面唐朝服装发展兼容并蓄,广采博收,大放异彩。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是唐宋封建军阀割据的继续,在服饰上大体沿袭唐朝之制。隋唐服装无论官服或民服,男装和女装,都表现其开放的思想、开拓的精神,充分反映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民族性。

    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彩锦,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

    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那时女装以红裙最为流行,其他也有紫色、黄色或绿色的裙子。白居易诗里面说的“血色罗裙”就是。

    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披帛,又称“画帛”,通常一轻薄的纱罗制成,上面印画图纹。长度一般为二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唐代妇女,以体态丰腴为美。由于身材丰硕,中唐女服也渐趋宽大,裙子的宽度比隋末唐初时要肥大的多。衣衫虽为小袖,但与初唐、盛唐女服相比,也明显趋于宽松。
    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半臂的样式历久不衰。当时还流行长巾子,系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前引《丽人行》,反映的就很典型。据沈从文考证,开元间女穿男装的现象也颇风行。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

    唐代妇女着凤鞋,宫人皆着红锦耗靴。妇女日常服饰名目繁多,趋向华丽,形制开放,袒胸露臂也不算奇特,祆、衫、袍、腰巾、抹胸、裙、裤、膝裤、袜、鞋履、靴是系列名称。唐代妇女发上饰品有各式步摇、梳、钗、花饰,还有各种花钿、面饰。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小袖高腰长裙

  半袖

  唐代翻领对襟胡服

再来几张隋唐的,衣服比较多




[ 此帖被笙歌醉在2011-10-07 17:39重新编辑 ]
笙歌醉

ZxID:926118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燕燕。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10-07 0
继续来几张隋唐

  套头半臂高腰襦裙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大袖对襟纱罗衫、长裙、披帛

    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中唐时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较宽阔一些,其它无太大变化。


     唐代舞女服饰  唐代舞蹈,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称“健舞”,文舞又称“软舞”,两种风格截然不同;前者威武激越,后者飘然若仙。胡舞大多属于前者,而传统的汉族舞蹈,则基本属于后者。两种不同的舞蹈,决定了两种不同的服饰。总的看来,健舞的舞服以小袖为多,以便腾越旋转。而软舞的服装则多用大袖,以表现出婉转、舒展的姿态。隋唐时胡舞一度风行,对于贞观、开元间胡服的普及,有一定的影响。


    交领齐胸襦裙


    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着称。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宋代——保守拘谨

       宋朝的建立,出现了一段经济文化稳步发展的时期,尤其都市商业经济更为发达。理学思想是士人生活行为的规范,影响所及,当时的服饰不过分追求华丽,保持洁净自然,崇尚简朴的审美观。

      宋代衣冠服饰大多沿袭唐代,但又有自身的特点。

       宋代一般妇女所穿服饰有袄、襦、衫、背子、半臂、裙子、裤等服装样式。宋代妇女以裙装穿着为主,但也有长裤。宋代妇女的穿着与汉代妇女相似,都是瘦长、窄袖、交领,下穿各式的长裙,颜色淡雅。襦和袄是基本相似的衣着,形式比较短小,下身配裙子。颜色常以红、紫为主,黄次之。

       宋代的襦裙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身上的装饰并不复杂,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至会随风飘舞而影响美观,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


  宋朝流行一种叫褙子的外衣,宋代的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的样式。这腋下的双带本来可以把前后两片衣襟系住,可是宋代的褙子并不用它系结,而是垂挂着作装饰用,意义是模仿古代中单(内衣)交带的形式,表示“好古存旧”。穿褙子时,却在腰间用勒帛系住。

       宋代褙子的领型有直领对襟式、斜领交襟式、盘领交襟式三种,以直领式为多。斜领和盘领二式只是在男子穿在公服里面时所穿,妇女都穿直领对襟式。有身份的主妇则穿大袖衣。婢妾穿腋下开胯的衣服,行走也较方便。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后来加长,发展为袖大于衫、长与裙齐的标准格式。


       辽、西夏、金及元代的女性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她们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

元朝 留辫束发

       元朝并没有完整的冠服制度。蒙古人入主中原後仍保持其生活习俗,但同时又受汉族的影响,服饰日趋华丽。

       这个时期的妇女也穿长袍,而汉族妇女则以襦裙为主。由於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影响,在元代,男子流行留辫发和髡发,其特徵是先用刀剃开两道直线,脑後头发全部剃去,左右两侧留出辫发或随意散落披肩。


        元代女服分贵族和平民两种样式。贵族多为蒙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貂鼠和羊皮制衣较为广泛,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衣长曳地,贵夫人外出行乐时,必须有女奴牵拉。这种袍式在肩部做有一云肩,即所谓“金绣云肩翠玉缨”,十分华美。作为礼服的袍,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大红色织金、锦、蒙茸和很长的毡类织物。当时最流行的服用色彩以红、黄、绿、褐、玫红、紫、金等为主。

    元代平民妇女穿汉族的襦裙,半臂也颇为通行,汉装的样子常在宫中的舞蹈伴奏人身上出现,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此外受邻国高丽的影响,都城的贵族后妃们也有模仿高丽女装的习俗。

   元朝宫女

明朝——重拾汉唐服饰

       明代服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是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当今中国戏曲服装的款式纹彩,多采自明代服饰。明代的章服衣冠更趋豪奢,织绣技艺迈向顶峰,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明代襦裙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装形式,与唐宋时期的襦裙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在年轻妇女中间,常加一条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动,有些侍女丫环也喜欢这种装束。上襦为交领、长袖短衣。裙子的颜色,初尚浅淡,虽有纹饰,但并不明显。


       至崇祯初年,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初为六幅,即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后用八幅,腰间有很多细褶,行动辄如水纹。

       到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一种颜色,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腰带上往往挂上一根以丝带编成的“宫绦”,一般在中间打几个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作用与宋代的玉环绶相似。


       明朝时,对襟的衣服流行,尤其是女装。明朝的汉服,在影视剧中所能见到的最美丽最正式的规制。莫过于八十年代拍摄的《红楼梦》,此剧的服饰由对此深有研究的沈从文先生指导操刀,堪称绝顶之作。

       明代比甲大多为年轻妇女所穿,而且多流行在士庶妻女及奴婢之间。到了清代,这种服装更加流行,并不断有所变革,后来的马甲就是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工改制而成的。


       明代水田衣是一般妇女服饰,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饰所无法具备的特殊效果,简单而别致,所以在明清妇女中间赢得普遍喜爱。据说在唐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拼制衣服,王维诗中就有“裁衣学水田”的描述。水田衣的制作,在开始时还比较注意匀称,各种锦缎料都事先裁成长方形,然后再有规律地编排缝制成衣。到了后来就不再那样拘泥,织锦料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形状也各不相同,与戏台上的“百衲衣”(又称富贵衣)十分相似。


满清 剃发易服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可以说这种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

    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复,这是后人易于接受的主要原因。

    满族的旗装,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盖手,镶滚工艺装饰,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马褂。其造型完整严谨,呈封闭式盒状体,因此形象肃穆庄重,清高不凡,而独树一帜,突破了几千年来飘逸的塔形衣冠。时至今日,它对现代服装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时代发展,经过加工曲线突出修长秀丽的旗袍,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永恒存在的价值。

    旗袍或短装有琵琶襟、大襟和对襟等几种不同形式。与其相配的裙或裤,以满地印花、绣花和裥等工艺手段作装饰。襟边、领边和袖边均以镶、滚、绣等为饰。

    入清,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废除了有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称为“滚镶”。

    清代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俗称两把头),她们不缠足,不束裙,皆穿旗袍,有时外加坎肩。衣外坎肩与衫齐平,长衫之内有小衣,相当于汉族妇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称“乌龙”。

    乾隆以后,满族女装中出现高底的“花盆底”鞋。

    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再后来,旗袍逐渐成为时装,时至今日,风华绝代的旗袍,仍在演绎着风情万种的迷离。



[ 此帖被笙歌醉在2011-10-07 18:23重新编辑 ]
笙歌醉

ZxID:926118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燕燕。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10-07 0
【配饰篇】


    饰品,是古今女性发间颈间、指尖玉臂间的千世情缘。美丽的女人和惊艳中的饰品,都是世间尤物。女性用饰品衬托美貌,饰品用女人展现璀璨。单单一件饰品摆在手里就喜欢了,这个饰物本身就有了欣赏价值。

    古来女性饰物,绝非仅仅几种。“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女性寻美的佳致,也是女性佩戴首饰的主要意图所在。那时女性的饰品,有钗与簪,凤钗与凤簪,珠花,头花,宫绢,步摇,梳背,耳环,金钏,金铌,金帔坠,巾环,佩件,妆具等等。形状则有蝶形,蜻蜓,桃形,凤形,云形,牡丹,莲花等。

    古人打制、插戴和收藏的金银首饰,既是财富与艺术的融合,也是生活时尚的风向标。当时工艺品的流行题材差不多都出现于金银首饰,方寸之地,花样百出。古代女性首饰中不乏玉石、铜锡,还有骨和木,但和金银是不能相比的。

    扬之水有《奢华之色》论宋元饰品,孟晖也写了 《中原女子服饰史稿》、《潘金莲的发型》、《花间十六声》几部书,加上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女性饰物的研究,当代算得上蔚为大观了。结合近年来的考古成就,我们来考察香艳熠熠的女性配饰,就很有意思了。

    研究表明,先秦时代,女性首饰以珠玉、绿松石为主,金银制品不是很多。汉代以渐至于魏晋南北朝,各类金饰稍稍多起来了,簪、钗、步摇、华胜、耳是其常见的。后来,异域风格的步摇冠,也逐步流行起来。河北磁县东魏蠕蠕公主墓、太原北齐东安王娄睿墓所出金饰,都制作精良,式样新颖。南北朝时期金银首饰的样式,仍是以装饰简单的折股钗为主,其中钗梁远宽于两汉者,是稍见新意的一种。

    唐代女性重美发,喜高髻,发髻式样最多。发髻上面的点缀,最为流行的是金钿。金银簪钗多半很长。这时候簪首、钗梁的装饰日趋繁丽,又或与金钿结合,做成嵌宝的钿头钗子。簪钗以打作平面纹样者居多,嵌宝并不成为风气。

头饰:


1、笄是古时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弁冕的。

    在《仪礼?士冠礼》中记载:“皮弁笄,爵弁笄。”郑玄注:“笄,今之簪。”古代妇女经常使用笄来固定发髻。

    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用笄将头发绾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2、簪是由笄发展而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擿,簪股,将头部做成可搔头的簪子,所以俗称为搔头。
    《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后汉书?舆服志》有:“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的记载。
      古代妇女将头发绾成髻鬟,用簪钗固定,以免髻鬟松散坠落。古代的簪钗形式繁多,用石,竹,玉,骨,金,银等多种材料制成,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簪钗也有变化,从历代遗留下的款式多样的簪钗中可以看出其变化主要集中在簪首,常见的有:

1)圆顶形,簪身为圆柱体,顶端作球体或半球体,少数刻有旋纹;

(2)花顶形,簪身与上相同,惟于顶端镂凿梅,莲,菊,桃等花纹;

(3)耳挖形以金属或玉形成,簪身略扁,上端宽阔,至颈部明显收束,并朝正面弯转,形成耳挖,使一物具有两种功用;

(4)如意形,簪身作圆形或扁形,簪身朝前弯转,呈如意头状;

(5)动物形,簪首饰以飞禽走兽,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



3、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

    钗与簪是有区别的,发簪作成一股,而发钗一般作成两股。


   4、华胜,即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着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唐颜师古注;“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


    5、步摇,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题……”王先谦集解引陈祥道曰:“汉之步摇黄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

    步摇一般形式为凤凰、蝴蝶、带有翅膀类的,或垂有旒苏或坠子,走路的时候,金饰会随走路的摆动而动,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
        
     6、栉,栉下面有齿、上面有背,齿有疏密,疏者称梳,用以梳理头发,密者称篦,用以篦除发垢。栉也可以直接戴在头上作为装饰。


7、冠:

    女子戴冠,唐以前并不盛行,虽然头着莲花冠的北魏皇后曾经出现在龙门石窟雕刻的礼佛图中,不过究竟不成为风气。戴冠的唐五代女子大致有两类,其一女冠,其一女乐,所着多为碧罗莲冠(《云谣集杂曲子?柳青娘》“碧罗冠子结初成”;和凝 《宫词》“碧罗冠子簇香莲”)。睿宗之女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出家为道士,是着名的例子,玉真公主所着玉叶冠,竟也讲究得成为传闻。不过此际金银冠仍不多见。

    苏鹗《杜阳杂编》提到“轻金之冠”,徐夤有诗题作《银结条冠子》:“日下征良匠,宫中赠阿娇。瑞莲开二朵,琼缕织千条。蝉翼轻轻结,花纹细细挑。舞时红袖举,纤影透龙绡”,所述均为宫廷故事。后者依然是莲冠,而蝉翼轻轻,琼缕千条,自然精细且轻。

    五代至北宋初年,女子戴冠的风气似已渐渐流行于民间,敦煌画品中,女子着冠的形象不止一例。今藏法国吉美博物馆的彩色绢画 《金刚界五佛》,画面下部绘着七身供养人像,戴冠的两位女子,其一榜题“施主亡过母李氏”,其一榜题“亡过女员泰”。李氏戴着的是一顶金冠,冠上装饰莲瓣纹,其间并点缀翠饰,后面三道梁,高高撑住金冠束起的云鬟。此幅绢画原出敦煌藏经洞,一般认为是十世纪后半叶的作品。

    入宋,女子戴冠已颇为风行,角冠、团冠、亸肩冠,形形色色,品类繁多,而作为一种殊荣,此际又有命妇的冠帔之赐,后世所艳称的“凤冠霞帔”便出现在这一时代。

    宋徽宗政和年间 (1111年~1117年)规定命妇首饰为花钗冠。《宋史?志一百四?舆服三》:“花钗冠,皆施两博鬓,宝钿饰。翟衣,青罗绣为翟,编次于衣及裳。第一品,花钗九株,宝钿准花数,翟九等(即:衣上的翟纹有九行);第二品,花钗八株,翟八等……第五品中,花钗五株,翟五等。”花钗冠乃皇后、皇妃、公主等命妇之首服,但以冠饰细节做等级区别,如冠上花株之数,有九、八、七、六、五等规定,以示身份。



耳饰


       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耳环是在中国内蒙古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明人田艺衡在《留青日札》一书中说:“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让我们摇曳生姿的耳环,最早竟然是“贱者之事”。
    西周玉珏

          原来耳环最早的起源是起警戒作用的。穿耳洞的最初意义,是某些民族的一种风俗。有些妇女过于活跃,不甘居守,有人便提议在女子的耳朵上扎上一个孔,并悬挂上耳珠,以提醒她们生活检点,行动谨慎。

         汉魏时期的妇女,一般不戴耳环,而佩以珥珰,因此,在这个时期的墓葬中,很少见到耳环实物。
      汉代琉璃珥珰

      唐代妇女不尚穿耳,也无耳环,虽然在个别唐墓中出土有一些耳环,但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的遗物。
     唐代金摩羯耳坠

        一直到了宋代,由于穿耳戴环之风在妇女中特别盛行,所以才有大量的耳环实物出土传世。 北宋时期的耳环,以江西彭泽宋墓出土的一对较为典型,它是由一根粗细不等的金丝打制而成,整件器物呈“S”型。一端为尖锐状,另一端被锤成薄片状,在这块金薄片上,还浮雕出花卉图纹。江苏无锡宋墓出土的一对耳环也很有特色,它是由两爿金片相合而成的,金片上压印着十分繁缛的纹饰:中间为两个对称的瓜果,瓜果上下均以枝叶蔓藤缠绕,用以穿耳的金丝,也制作成枝杆之状,与金片上的纹饰浑然一体,反映出设计、制作者的巧思。

         辽、金、元时期,穿耳戴环也很流行,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普遍喜欢佩戴耳环,甚至在男子中也流行着这种习俗。宋人丘浚《赠羊太守》诗中就有:“碧晴蛮婢头蒙布,黑面胡儿耳带环”的描述。元马祖常《石田集?绝句》诗也称:“翡翠明珠载画船,黄金腰带耳环穿。”

        金代耳环也出土不少,从大量实物来看,这个时期的耳环也以金质为主,其制繁简不一:有的以金丝编成圆形托座,在托座上镶嵌着各种宝石;有的则将耳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用金丝编成一个长方形框架,框架内镶嵌各色宝石,在框架的顶部还装饰着金片制成的花朵。这种类型的耳环,在金代非常流行,并一直影响到后世,元明时期的不少耳环,就保持了这种特征。

    元代耳环和金代基本相似,也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后面的弯钩和金代耳环几乎完全一样,区别主要在前半部分,通常以玛瑙、白玉或绿松石等制成各式花样。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前旗古墓出土的耳环就作这种样式。陕西西安玉祥门外元墓出土的耳环也是如此,只是装饰部分用白玉雕凿出人形以代花卉。玉人和耳环的连系,则用极细的金丝。


    明代耳环,大多以金银横压出花形,然后在花瓣或花叶部位镶嵌各种宝石,有的还在花蕊中间镶嵌上一颗珍珠。甘肃兰州上西圆明墓及上海肇嘉滨明墓出土的耳环,都是这种类型。在热衷诵经念佛的妇女中,还出现将佛像装饰在耳环上的情况。江苏无锡江溪陶店桥明墓就出土这种耳环实物,其制以金制成托座,上缀玉雕佛像,佛像的底座也用金片加工成莲花状;在佛像的顶部,还镶嵌着四颗珍珠。整件器物虽然不大,仅高3厘米,但佛像的面容神态,被塑造得惟妙惟肖。

    明代的笔记小记中也往往有关于耳环的记载。如《天水冰山录》记严蒿被籍没的家产中,有“金水晶仙人耳环”、“金点翠珠宝耳环”、“纯金方楞耳环”、“金厢四珠宝石古老钱耳环”、“金珠串楼台人物耳环”、“金厢玉灯笼耳环”及“金累丝灯笼耳环”等,共几十种。在《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等书中,也叙及不少耳环名目。其中有一种“丁香耳环”就很有特色。丁香是一种植物,它的果实很小,呈椭圆形。丁香耳环就是仿照其形状制作而成,在明代,这种小巧玲珑的耳环很受妇女欢迎。不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喜欢戴这种耳环。只是所用质料不同,贵者用金银珍宝,贫者以铜锡玉石。清代学者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一书中,曾谈及这种耳环:“饰耳之环,愈小愈佳,或珠一粒,或金银一点,此家常佩戴之物,俗名丁香,肖其形也。”


    除耳环之外,古代妇女也用耳坠。耳坠是连属于耳环之下的一种饰物。它的上部即为耳环,下部悬挂着一组坠饰,因形而得名,故称“耳坠”。耳坠也来自于异族,本为男子所用,大约在晋六朝时传入中原,也为汉族妇女所采用。

    目前能见到的耳坠,以内蒙古敖汉旗周家地古墓出土的一件年代为早。墓主人髡发,面覆麻布,出土时两耳均戴着耳环,其中左耳环下另用皮条系挂一个铜质坠饰。

    魏晋南北朝时,除北方少数民族仍旧佩挂耳坠以外,汉族妇女也开始佩戴,这个时期的耳坠实物也常有出土。唐代妇女几乎都不戴耳坠,那是因为不尚穿耳的缘故。宋代妇女喜戴耳环,不喜戴耳坠。这个时期的耳坠实物所见甚少。

    明代妇女既戴耳环,也戴耳坠。《天水冰山录》中就记载有多种耳坠:如“金累丝灯笼耳坠”、“金玉寿字耳坠”、“金厢猫睛耳坠”、“金摺丝楼阁耳坠”、“金宝琵琶耳坠”等。《金瓶梅词话》也叙及不少耳坠名称,只是将耳坠称之为“坠子”,或称“坠儿,’。如”金坠儿“、”金灯笼坠子“、”金镶紫瑛坠子“、”玲珑坠儿“、”金镶假青石头坠子“、”宝石坠子“、”银镶坠儿“等等。不仅质料不同,造型也各各相异,反映了当时首饰制作工艺的进步。


      清代妇女也有戴耳坠的风尚。考究者还注意耳坠与服装色彩的搭配。富贵之家的妇女,往往拥有几十付甚至数百付耳坠,根据季节的不同和场合的不同,选择使用。替换方法十分简便,一般不用更换耳环,只要将耳坠连系在耳环上即可。
      清代点翠银耳坠

      在满族妇女中,还流行着一个耳垂上悬挂三件坠饰的习俗,时谓“一耳三钳”。这是满族妇女固有的装饰习惯。乾隆时,一些新派妇女受汉族影响,也开始佩戴“一耳一钳”,以至引起统治者的不满,因为这样一来,便失去本民族特有的妆饰习俗了。乾隆皇帝还专为此事下过诏谕,他说:“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族旧风,断不可改饰。朕选看包衣佐领之秀女,皆带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由于朝廷的干涉,这种现象才有了改变。我们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皇后朝服像上,就可以看到“一耳三钳”的形象。进入民国以后,在东北满族集居之地,仍保留着这一风习。


    近代妇女曾因反对旧的封建礼教而废止过穿耳。为了使不穿耳的妇女也能用上耳饰,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耳坠。这种耳坠的上部,不再做成圆环,而是用金属加工成一种弓型轧头,轧头上制有螺纹,佩戴时只要松开轧头,套入耳垂,然后再将轧头旋紧即可。这种耳坠实物有大量传世。

项链

           项链可能是人类最早的首饰了,远古时代人类的先祖就已用兽皮串着兽牙戴在项上做装饰品。当然这种装饰品或许还有其他的图腾作用。在我国,比较成形的项部首饰也是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从红山文化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许多磨制精细的玉质、石质和骨质的管珠。

         从出土情况来看这些管珠在当时是被用来串系起来和别的器物一起在胸前佩戴的。在红山文化中出土了一些玉质的动物形象,这些小坠饰就是现代项链吊坠的前身。在中国历史上项链曾出现过几个高峰。


          西周时礼制完善建立,随着礼制一起兴盛的则是繁缛华丽的玉组佩。而这种玉组佩无疑就是一种复杂的项链。在这种玉组佩中有精美的玉饰,水晶珠,玛瑙珠,金珠,等等贵重材料。玉组佩在中国的首饰文化中应是一个高峰。直到东汉之后,随着节俭风气的出现,这种玉组佩的规格才有所收敛。

[ 此帖被笙歌醉在2011-10-08 18:10重新编辑 ]
笙歌醉

ZxID:926118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燕燕。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10-08 0
       唐宋时期玉组佩已不复见,而在妇女和儿童身上更多地出现用金属质或玉质的装饰品。



        明清时代又是项饰风行的时代,这一时期的项链更多,更普遍,形态多为带有寓意的寄名锁或小玉件。在官贵阶层这是最多的项饰是珠串。且在清代礼仪制度中有明确的配合服饰的项饰——朝珠。因而可以说在清代项链也是一个繁盛期!




       在现当代项链已几乎普及到每个人身上。,有的人戴着它是为了美化妆饰自己,有的人戴着它则是出于一种图腾,以给自己祈求平安好运!



手镯




       手镯在古代就已有普遍流行。它的出现一直能追溯到石器时代,在旧石器时代的墓葬中,曾发现许多陶制的环状,这有可能就是最古老的镯子。手镯比较成熟地出现是在新石器时代,在这一时期的良渚文化和其它文化墓葬中出现过一些环状的玉器制品,它们的具体位置是套在死者的手臂上,一般叫做“臂箍“或”臂环”,这时的手镯不仅是一件装饰品,更多地他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商周时期手镯似乎并不太多,制作材料也是单纯地用以玉石。据文献可知,在汉代时受西域文化的传入,佩戴手镯的风气较为盛行,在这一时期手镯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贵金属的手镯制品!


        如果说要在历代找到一个最直观的手镯佩戴场景的话,那么在初唐画家初唐画家阎立阎立本的《步辇图》、周肪的《簪花仕女图》中都能清晰地看到手戴臂钏的女子形象。在唐代的出土文物中还有着珍贵的白玉镶金手镯。自唐代以后佩戴手镯的风气开始盛行,至宋以后,手镯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有了高度发展,有金银手镯、镶玉手镯、镶宝手镯等等。造型有圆环型、串珠型、绞丝型、辫子型、竹子型等。在现代手链与手镯在外形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而这种区别的源头我们在唐代似乎可以看到,唐代的白玉镶金镯,从外形结构上看是由三段白玉镶成,可以灵活地开合。而这种可以开合的贵金属镶嵌贵宝石的腕饰形态就是我们现代的手链形态。因而可以说手链在唐代时就已有了雏形。
      唐代金嵌白玉手镯


       明清时手镯已经普遍见到。《红楼梦》中才女薛宝钗写的一首画菊诗里有这样一句:“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这里的“跳脱”就是手镯的另一名称。

   清代包金手镯

     清代白玉纽丝镯

       和手镯相类似的饰物还有臂钏。它是古代妇女套在手臂上的一种环形装饰品,亦称“臂环”。早期臂钏实物多出现于北方地区,河北怀来北辛堡战国墓中即出土有这种装饰品:其物以0.5厘米粗的金丝盘绕成3,形如弹簧,环径为4.2厘米。可以想象,戴着这种饰物,无论从什么角度观察,所见都为数道圆环,宛如佩戴着几个手镯。“钏”字的造形从“金”,从“川”,其中的“川”字即象形而来。

    臂钏和手镯形式相类,只是所戴部位不同,腕钏戴手腕,臂钏则戴于手臂。在古代的诗文中,常常有将两者混称的现象,即把臂钏也称之为跳脱。如三国魏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契阔,绕臂双跳脱。”从“绕臂”二字,可以看出,这种饰物是为臂饰。因缠绕于臂,古代又将臂钏称之为“缠臂金”,如苏东坡《寒具》诗:“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


        由上可知,古代妇女的手饰中有“钏”之物,虽然形制相近,但作用稍有不同,一种被戴在手臂,一种被戴在手腕。从大量史料来看,妇女所戴之钏,是从手镯演变而来。手镯在古代是一种常用的饰物,不分男女,都可佩戴。既可戴在左手,也可戴在右手,或者两手都戴;有些民族的男女, 还在两只手臂上同时佩戴上数个,从手腕开始,一直戴到手臂。

       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中就有这种现象:在有的尸骨双臂,各套着五六只手镯,手镯的造型完全一样,只是口径有所差异,由小至大,并列成圆筒状。吉林榆树大坡老河深古墓出土的手镯,情况也与此相同,它是以九个手镯串联为一体的臂饰,出土时重叠在一起,排列有序。也许受这种装饰风气的影响,一种新型的装饰物应运而生,那就是将几个手镯合并制作在一起,形成一种饰物,这种饰物就叫做“钏”。

    不过把这种饰物称之为钏,可能是汉代以后的事情。目前所见古文献中,“钏”字的出现以东汉为早。从汉代开始,戴银钏者主要为女性,男性用此者很少。

    臂钏的具体形制,两千多年间变化不大,通常将金银条锤扁,盘绕成螺旋圈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八圈,也有作十几圈的。两端另用金银丝编制成环套,以便调节松紧。金银条的表面,除作扁平形以外,也有作成弧形的。考究的还在金银条上镶嵌上各色珠宝。金银条本身,也有花、素之分:镂刻有花纹的,称“花钏”,素而无纹的,称“素钏”。《天水冰山录》在登记严蒿家产时,就有“金花钏”、“金素钏”这样的叫法。这些花、素钏实物,在北京、南京、上海及江西等地的古墓之中都有出土。


戒指


        异名 “指环”,史书中称“约指”、“ 环”、“手记”、“代指”等。

       明代都邛《三余赘笔》说:“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于妇人指间,谓之戒指。”从字面分析,“戒”字含有禁戒之意。因此,妇女在当时戴指环,并非为了炫美和装饰,而是起着禁戒的作用。

         戒指在我国的起源最早是在新石器时代,当时已有一些骨质筒状饰品被爱美的先民套在手指上。但是从加工工艺和材质上看更为富有装饰性的手指饰品是在商代出现,在1976年妇好墓的发掘中出土了一种特别的玉器——玉韘。这种东西一般是用玉琢成,做工精美,材质珍贵,是当时贵族佩戴试用东西。
        商代玉韘

          玉韘的功用当时有两种,一种是装饰和显示地位,另一种是用在射箭时用以勾弦。从形状上看最初玉韘基本上是圆筒状,这也是后来明清所盛行的扳指的前生了。

          玉韘的使用和发展经过商、周、春秋战国、到汉代时已演变成了鸡心佩和指环两种东西。在史书中指环也被称为“抠(左边应为‘弓’)环”可见指环当为玉韘的衍化物。



           据一些文献资料表明,在秦汉时期,妇女佩戴戒指已很普遍。东汉时期,民间已将戒指作为定情之物,青年男女往往以赠送指环表达爱慕之情。而往后到明清时指环已极为盛行,且因礼教和民俗的种种附加意义而悄悄定名为“戒指”。
  【发式篇】


           奴隶制度下的女子发型:根据沈老先生《花花朵朵坛坛罐罐?古人的穿衣打扮》中写道:女人有的把发上拢成髺,横贯一只骨簪,也有用骨或者玉制成双笄,顶端雕刻着大小的鸟形(凤凰或者鸳鸯),两两相对,斜斜的插在头顶两侧,下垂卷发齐肩,脖间挂一串玉石串饰,大美人妲己应该就是这样的打扮。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的发式开始花样翻新起来“楚国流行梳辫子,多在中部作两个环,再把余发下垂。髻子也有好些种,有梳成喜鹊尾式,有作元宝式的。女人也戴帽子,和椭圆杯子差不多。有的又垂发在耳旁,卷成如蝎子尾式。女孩子多梳双小辫,穿齐膝短衣,下缘作成裥褶。成年妇女已多戴金银戒指,并脸颊旁点一簇三角形胭脂。
   蝎子尾式

           照古文献记载,原都是周代宫廷一种制度,金银环表示有无怀孕,胭脂记载月经日期,可一望而知,大致到了战国已成一般装饰,本来作用就慢慢失去了中国历史上妇女发式的流变基本上遵循着一条简单简约——— 复杂纷繁——— 简单简约的历程。

          不少发式起源于汉魏,如飞仙髻、垂鬟分肖髻、灵蛇髻和堕马髻,然而都在唐代发扬到极致。个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汉魏的创新多为宫中后妃贵妇独用,唯唐可以从宫中推广到民间,再从民间反馈回宫中。


    以灵蛇髻为例,这款由甄后仿效镜前绿蛇姿态创造出的发式,一段时间内仅由她专享,而在唐朝,由此变化出拧旋式里随云髻、凌虚髻、朝云近香髻、回心髻等多种花样,各色人等争奇斗妍,令观者眼花缭乱。隋代发式变化不多,一般以平顶式为主,将头发一层层堆上去,像帽子的形状。

    唐初也保留着这种发式,不过聪明的妇人把平顶子弄得高耸一些,仿佛初春的云朵。唐高祖时宫中大胆求新,弄出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种种。唐太宗期间,发式日益丰富,髻高渐成趋势。到了玄宗朝,胡风极盛,帝妃身体力行,惊鹄髻、双环望仙髻、愁来髻、倭堕髻、扁形髻等等千姿百态,满城风韵相较。唐德宗贞元二十多个年头,在高髻大流行趋势里竟然创新出美感十足的闹扫妆髻、归顺髻和丛髻。到了五代,发式开始以高髻为主,回归简约。
     有点像 乌蛮髻

          宋代已鲜有创新,记载中可见的有宋理宗时宫女们自梳的一种高髻,号为高椎髻,今天能够在太原晋祠宋塑仕女像里找到。还有一种飞天髻,“元嘉草草”时期民妇所挽,将头发三分股,结成三鬟于顶,基本上受惠于唐时结鬟式的影响。

        明清更是袭用,唐人流行的回心髻,在清朝描述胤祯妃行乐的画卷中可以见到。而唐僖宗时妇人束发甚急为“囚髻”,两髻垂鬓抱面因此创出的抛家髻,至今还用于京剧旦角。

    “丝”出有名

    唐代有趣之人段成式写过一篇《髻鬟品》,其中记录发式不下百余种。

    唐代发髻名称众多,概括起来,有倭堕髻、螺髻、反绾髻、半翻髻、惊鹄髻、愁来髻、百合髻、双鬟望仙髻、抛家髻、乌蛮髻、盘桓髻、同心髻、交心髻、拔丛髻、回鹘髻、归顺髻、闹扫妆髻、乐游髻、丛梳百叶髻、双挂髻、双平髻、球形髻、扁形髻、堕马髻、高髻、低髻、凤髻、小髻、侧髻、囚髻、偏髻、花髻、云髻、双髻、宝髻、飞髻等等。

    唐代妇女发式主要分为髻、鬟、鬓三大类,髻为实心,鬟为空心,观察女俑的发型,可以发现基本为上梳、平梳、下梳三种,恰好从侧面反映了唐朝国势由兴盛转为衰败的过程。

    丛髻,类似于扫闹妆髻,具体做法是在头上饰满小发髻。《唐语林》中写道:“唐末妇人梳髻,谓‘拔丛’。以乱发为胎,垂障于目。”王建《宫词》记录:“玉蝉金雀三层插,翠髻高丛绿鬓虚。”

    半翻髻属于反绾式,是把头发梳向上再倒卷下来的高髻。具体做法是把发集于头顶,以帛带结扎发束,然后向前或向后翻绾。有一种梳成双髻并反绾成两把薄刀展舞的样子,被叫做双刀半翻髻。《妆台记》里记载:“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绾髻。”那些头发很长的妇女则梳半翻髻后把余发在脑后长长地垂挂下来。

    对发式的命名所遵循的主要是形貌、手法和材质的忠实记录和幻觉模拟。例如,宝髻或元宝髻是以金银、宝玉、珠翠装饰并做成假髻,乐游髻以宫殿和郊游最佳去处得名,愁髻以贵妃失宠懒妆弄成,螺髻以形似螺而名,凤髻则以所饰凤凰钗获称。

    发式并配鬓式,鬓式厚薄、疏密、大小、高低各取其胜,诗名有花鬓、云鬓、雷鬓、蝉鬓、丛鬓、轻鬓、圆鬓等,叫法曼妙,想象暧昧。

    妆与发的修饰,对于妇女而言,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唐代妇女把发式创新视为一门精绝的艺术,不厌其烦,不厌其繁。细究其变化,竟然包含了梳、绾、鬟、结、编、盘、叠、鬓、接、拧、卷种种系列手法。变化最多,样式最丰富,这是唐代妇女发式特色。

    从另一方面看,积极探求发式梳编造型形式与规律,全方位引进吸收外来文明,努力大胆创造出新,更是唐代妇女大国风度和聪明才智的体现。
    魏晋时期出现的“双鬟”,这种作为未出阁少女标志的发式,在唐代被赋予了更新更美的内容,发展出在头两侧结高鬟的飞仙髻、在头顶将分为两束的发股结鬟并下垂扎结尾梢的垂鬟分肖髻、两股发结成鬟垂挂两侧的双挂髻、两股发结成鬟对称平垂的双平髻等多种,甚至在西域流传向中原的过程里还分成丫髻和双鬟髻两类。

    丫髻拟形,双鬟髻依然是发分两股,梳结为环状,附于两鬓,是盛唐青年女子喜爱的发式。时人有诗记录:“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这种影响一直到五代,花蕊夫人《宫词》记录:“年处十五最风【蟹】流,新赐云鬟便上头。”至少到赵宋以前,基本可以判定,梳双鬟髻的年龄在十五岁左右。

    新疆吐鲁番喀喇和卓古墓壁画中还将双鬟髻分为双环、低环两种,双环梳成一对儿圆环,用丝绢结在头两侧耳朵上方;低环则自然垂挂于脸颊两侧,王建有诗记录:“低鬟转面掩双袖。”

    丫髻和双鬟髻的区别在于:丫髻是实心发团,未成年时梳,即十四五岁以前,类似于今天的十四岁成人;双鬟髻是空心发环,成年以后由丫髻改梳。到了出嫁后,发鬟改为发髻,再配以金、银、花钿、珠玉等首饰,显得富贵华丽、成熟大方。

    唐代妇女创造了众多发式。依据考古研究,从初唐到晚唐目不暇接的发式中,她们更多喜爱的是高髻,就像长安城的黄口小儿童谣里唱的那样,“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唐高祖李渊怪异之余,禁不住向令狐德询问:“妇人髻竞为高大,何也?”对于帝王关注妇人之事,令狐德并不感到诧异,想必宫城内部亦是高髻招摇,一反隋态,一切犹如欣欣向荣般。

    到了晚唐,衣阔髻高之风愈演愈烈,直至成为病态,被白居易讽喻,帝王才下令禁止高髻。唐文宗“禁高髻险妆、去眉开额”,不过收效甚微,高髻的流行甚至躲过了黄巢和朱温的大火,平稳过渡到五代。今考为五代作品、着名的《簪花仕女图》上,仕女均着高髻,这种高髻样式在唐代称为峨髻,高可达一尺以上。

    根据《剑桥中国隋唐史》附录,一唐尺略短于一英尺。一英尺约三十厘米余,一唐尺差不多也有二十八九厘米。李贺有诗记录:“峨髻愁暮云”,高大的峨髻与暮云共分晚来愁思,使人顿觉韶光消逝中的凄凉。

    高髻同样出自汉代,但仅供少数宫妃贵人梳用。入唐后,因为对隋代发式的变化动机,使得高髻十分普遍,在广大民间极为流行,并且被秀女巧妇变化出众多样式。

    史料记载,公元八世纪时,大量人发从中国东北和朝鲜送到了长安。除了巫术使用和药物使用,这么多的人发还要用来制造假发髻,美其名为义髻。

    义髻启蒙于汉代的巾帼,汉时用木、纸或布帛制作,用时戴于头上。唐人增加了毛发编织一项。元稹《追昔游》中记录:“义梳丛髻舞曹婆。”柳宗元的《朗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里用“髲髢峨峨”赞美崔氏,髲髢(bìdì),即假发。杨贵妃偏好义髻,“常以假髻为首饰”。安史之乱时玄宗率众出逃,弃物遍地,其中包括杨贵妃的义髻。长安童谣有趣地唱啊唱:“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汉朝发型

     云鬓


下面介绍几个发型吧:

第一 盘叠式


第二 随云髻 凌虚髻


第三 朝天髻 元宝髻


第四 朝云近香髻 回心髻


第五 飞仙髻 凌云髻




。。。太多了,就这些吧
[ 此帖被笙歌醉在2011-10-08 18:55重新编辑 ]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10-08 0
服饰名称原来是组成法说的啊。。长见识了。。

以前总觉得那些衣服怎么名字那么长。。原来还有讲究!
fujianle

ZxID:14003250

等级: 寒窗墨者
人生就是遇见,然后分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10-09 0
学到知识了!顺便看了美女,谢谢楼主!
黑白一点点

ZxID:6918244

等级: 热心会员
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10-13 0
好贴~~做个标签慢慢看昂~这种配图神马的最喜欢了~
yuanju4444

ZxID:10119162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10-15 0
日本艺妓那妆容不会就是唐代妆容的失败品吧
棒子的韩服不会也是由唐代那走畸形了吧
日本 韩国 好恐怖  
大家快回中国来呆着

楼主留言:

我在整理资料的时候就觉得,那些古代人怎么那么有才啊,有些方面比现代人还时尚,而且那个发髻啊,真是只有……

落涵筱莜

ZxID:12336327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10-15 0
喜欢古代口红
五线谱dc98

ZxID:22030902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2-12-18 0
好贴
Jee7237

ZxID:22065852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2-12-20 0
关顾欣赏图片了,呵呵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