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叹一下奇女子~~~申屠希光为报夫仇杀人~~~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3035 回复:3

[人文通史] 再叹一下奇女子~~~申屠希光为报夫仇杀人~~~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edith333

ZxID:8451377


等级: 热心会员
E?U?O | 忆你我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0
再叹一下奇女子~~~申屠希光为报夫仇杀人~~~
[size=3][b]【申屠希光-小简】[/b][/size]

        申屠希光,威武军长乐县人,她的父亲申屠虔,以诗礼传家,渔耕为业,不慕荣华富贵,但求苟全性命于乱世。申屠希光有一个哥哥申屠希侃,一家人父慈子孝,兄友妹恭,和乐融融。申屠希光是远近知名的孝女,也是远近知名的美女,更是远近知名的才女。

        嫁与董昌,婚姻美满,却被人所觊觎,诬陷董昌使其屈死,蒙蔽各人使其对其感恩。 申屠希光醒悟后与其虚以委蛇,最终杀其与其帮凶得报夫仇。

[blockquote][size=3][b]申屠[/b][/size]
姓氏起源
  1、为上古舜帝的后代。初为胜屠氏,后因古代“胜”与“申”两字同音,故俗称申屠氏。

  2、出自姜姓,为炎帝裔孙四岳的后代。夏朝时,四岳之后被封于申,为侯爵位,世称申侯。西周末年的周幽王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先娶申侯的女儿为王后,后来又宠幸美女褒姒,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申侯对此大为不满,便联合鄫国和游牧民族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敌兵压境,周幽王赶紧点燃烽火,召唤各国诸侯前来援救,可是等来等去,一路援军也没有来。原来,褒姒虽美,却难得开口一笑。为此周幽王立下重赏:凡能够使褒姒开口一笑者赏赐千金。有小人就出了个馊主意,叫周幽王点起烽火戏弄诸侯。(即: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依计而行,果然引得各国诸侯来时急如星火,去时败兴而归,乱哄哄,闹嚷嚷,倒也使褒姒笑过几次。可是一来二去,诸侯们也学乖了,所以到后来来的诸侯越来越少了,这次真的情况紧急,各国诸侯却以为周幽王又在做游戏,所以都不肯来了。结果周幽王和伯服被犬戎杀死,褒姒也被掳走。于是申侯同鲁侯、许侯等拥立宜臼为王,就是周平王。为了酬谢申侯的援立之功,周平王把申侯的小儿子封在屠原(今陕西合阳县东)。居于屠原的申姓人,就以申屠命姓 ,称申屠氏。

  3、古代有申徒氏误传为申屠氏。[/blockquote]


[color=#6699CC][size=3][b]【原文检索】[/b][/size]

        申屠氏,宋时长乐人,美而艳,申屠虔之女也。既长,幕孟光之为人,名希光。十岁能属文,读书一过,辄能成诵。其兄渔钓海上,作诗送之曰:
  
[align=center]  生计持竿二十年,    茫茫此去水连天。

  往来酒洒临江庙,    昼夜灯明过海船。

  雾里鸣螺分港钓,    浪中抛缆枕霜眠。

  莫辞一棹风波险,    平地风波更可怜。[/align]

[blockquote][size=3][b]孟光[/b][/size]

  东汉贤士梁鸿的妻子,东汉平陵人孟光,长得很肥胖,肤色黝黑,容貌欠佳,但力气极大,能力举石臼。有许多人为她作媒,却屡遭谢绝。年龄已到30了,仍独居在家。

        她父母问她不愿出嫁的缘故,才知道她已经有了意中人。原来,孟光早就听说同具有个叫梁鸿的,家贫而博学,在上林苑养猪时,曾不小心失火,使邻居受损。梁鸿不仅主动以全部的猪作为赔偿,且以作佣工来加以弥补。四邻责备那家遭灾户索赔要求过高,而一致称赞梁鸿。遭灾的邻居也觉得梁鸿品德高尚,便要将原先收受的猪全数奉还。但梁鸿不受而去,回到了故里。孟光向父母表示,一定要找到品德像梁鸿那样的人才肯出嫁。此话传到了梁鸿的耳里,当时已有不少人家敬慕梁鸿的高风亮节,想将女儿嫁给他,梁鸿都谢绝了,但当他听到孟光的志向后,却主动请人去行聘。孟光在出嫁前,不备金银罗缎,却制作了布衣、麻鞋、罗筐及织布的工具。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但孟光却成竹在胸,自有主张。刚过门时,盂光像普通新娘那样,装饰打扮得漂漂亮亮,谁知开头七天,梁鸿却对她爱理不理的。

  孟光见状,主动与他搭话:“我听说夫君高义,回绝了多门亲事。我呢,也谢绝了不少行聘之人。今天承蒙夫君娶了我,只是不知何处开罪了夫君,望能明告。”梁鸿说:“我想娶到的是一位简朴勤劳的女性,可以与我一起到深山凭自己的劳作去隐居。现在见你穿着打扮如此讲究,辽涂脂抹粉的,这哪里是我所希望的呢?”孟光一听,正中下怀:“太好了,我这样的穿着打扮,是故意考察考察夫君的志向啊!其实,我早就准备好了隐居所需的衣服及器具了。”于是她换了发式,穿上布衣,在梁鸿面前操持起家务来。梁鸿一见,高兴地说:“此真梁鸿妻也!”后来,夫妇俩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并以诗琴自娱。他们有才学而不求富贵,安于劳作,自食其力,因而受到世人的颂扬。而孟光,也就成了后世许多妇女效法的榜样。

      “举案齐眉”就是她的故事。相传孟光随梁鸿至吴地为人佣工。梁鸿归家,孟光每为具食,举案齐眉,以表示对丈夫的敬重。但这位贤妇的模样却“粗陋无比”,“肥丑而黑”,能“力举石臼”。据说梁鸿未婚前,就名气很大,许多人家都要把女儿嫁他,他都不答应。孟光未嫁时,有人给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说是“必嫁梁鸿”

  夫妇婚后第二天,孟光就脱去新娘绮罗之服,换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务。后随梁鸿隐居霸陵山中,男耕女织,吟诗弹琴,夫妇唱和,过着清贫而和谐的生活。[/blockquote]
  
   其父常奇此女,不妄许人。年二十,侯官有董昌,以秀才异等,为虔所识,逐以希光妻昌。希光临行,作留别诗曰:
  
[align=center]女伴门前望,      风帆不可留。

岸鸣蕉叶雨,      江醉寥花秋。

百岁身为累,      孤云世共浮。

泪随流水去,      一夜到阃州。[/align]
  
  入门,绝不复吟,食贫作苦晏如也。居久之,当靖康二年,郡中大豪方六一者,虎而冠者也。闻希光美,心悦而好之,乃使人阴诬昌重罪,罪至族。六一复阳为居间, 得轻比,独昌报杀,妻子幸无死。因使侍者通殷勤,强委禽焉。希光具知其谋,谬许之。密寄其孤于昌之友人。乃求利匕首,怀之以往,谓六一曰:“妾自分身首异处矣,赖君高谊,生死而骨肉之,妾之余,君之身也,敢不奉承君命。但亡人未归浅土,心窃伤之,唯君哀怜,既克葬,乃成礼。”六一大喜,立使人以礼葬之。于是希光伪为色喜,装入室。六一既至,即以吃首刺之帐中,六一立死。因复杀其侍者二人。至夜中,诈谓六一卒病委笃,以次呼其家人。家人皆愕,卒起不意,先后奔入,希光皆杀之,尽灭其宗。因斩六一头,置囊中,驰至董昌葬所,以其头祭之。明旦,悉召山下人告之曰:“吾以此下报董君,吾死不愧魂魄矣。”遂以衣带自缢而死。
  
  此妇是谢小娥一流人。方知劓鼻断腕,尚是自了汉勾当。彼甄皇后、巢刺王妃、朱氏辈,反面事仇,真禽兽不若矣。
                                                    ——选自(明)冯梦龙《情天宝鉴》(亦名《情史类略》、《情史》) [/color]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5958] [/align]


[color=#FF3300][size=3][b]【具体故事】[/b][/size]
  南宋时候,福建一带虽然还算宁静,但由于金人的不断南侵,整个国家却战事不断,民不聊生。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风是静的,树是静的,只有月光如洗,只有楼头的少女听着激扬的笛声,心神俱醉。

  吹笛的是威武军侯官县(今福建省境内)的读书人,名叫董昌,他母亲早亡,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又一病去世。他家本来就没有什么大的家业,薄薄的几亩田产,仅堪食粥膏火,而他的后娘徐氏贪食性懒,不肯勤苦持家,董昌对她敬而远之,于是外出游学,一味苦功读书。

        董昌也是个关心天下的读书人,这晚有感于国事如麻,把笛子吹奏得那样悲凉慷慨,那样壮怀激烈。

  听笛的女子正是申屠希光,这晚她闲来无事,独立楼头,想不到居然被一曲笛声深深地打动,她感慨良多,欣然赋诗:
[align=center]  夜月沉沉月满庭,    是谁吹彻绕云声;

  呜呜只管翻新调,    那顾愁人泪眼倾。、[/align]

  她也渴望见一见那吹笛人的模样,她把这一番心事在第二天悄悄地告诉了哥哥。她哥哥多方打听,知道了那晚吹笛的是游学而来的侯官人董昌,哥哥知道妹妹的心思,便通过别人索取到董昌的诗文,带回给申屠希光看,申屠希光十分欣赏,表示愿意嫁给此人。于是他们的父亲申屠虔亲自找到董昌,说明来意,就这样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转眼又是盛夏来临,万物孳孕发育。在这种情况下,最飘忽轻渺的恋爱,也不能不变成缠绵热烈的深情。本来就一个有心、一个有意,现在更叫周围的景物烘得如痴似醉了,夫妻俩恩爱非凡。就是在这样的时候,董昌决定带申徒希光回自己的老家,临行前申屠希光对从小和 自己玩在一起,赶来送行的女伴说道,我还会回来的。

  申屠希光随丈夫董昌到了侯官。新人进门,迎龙接宝,交拜天地祖宗,三党诸条,一一见礼。只有董昌的继母徐氏,没有出来受礼,徐氏心性刻薄,她不出来,董昌夫妇也要去三请,但董昌为人落拓,竟没有去理会,徐氏心中更加痛恨,从此,天天寻事聒躁,捉鸡骂狗,一 股怒气发在新娘子申屠希光的身上,申屠希光随她乱闹。只是和颜悦色,好言劝解,不与她一般见识。

  董昌娶了个如花似玉又贤淑刻苦的妻子,一般人都羡慕不已。但也有心怀不轨的人,听到申屠希光的才情与美色,垂涎三尺。郡中的方六一,财雄势强,是个放荡轻浮的纨绔子弟,一个不择手段、毫无心肝的调情者,她自见到申屠希光后,便天天在董昌家的房前屋后乱转, 有意无意地想和申屠希光接近,或许是痛苦得太久了。他压制不了自己的饥渴,他愤愤地对别人说:“董昌何物小子,怎么能消受这样的绝代佳人!”

  方六一为了获得申屠希光,在一个专爱播弄是非的,与董昌有仇的长舌妇姚二妈的帮助下,逐步展开一场有计划的阴谋。

  这天董昌刚要出门到学校中与人谈论文学,只见一人捧着拜匣走进来,取出两个柬贴递上,董昌看时,却是一个拜帖,一个礼帖,那礼帖上写着许多贵重的礼品,一看送礼人的姓名是方春,董昌一看不认得这个人,还以为是送错了,就在这时方六一踱将进来,一阵恭维话, 一阵推让,硬逼着董昌收下了礼品。没有办法,董昌到第二天也备了几样礼物去答拜,秀才人情,尽管只是些书、文、扇之类,方六一尽都收下。一来二往,方六一便套上了交情,方六一这样的纨绔子弟本来是绝不和董昌这样的穷读书人交往的,但这次方六一殷勤备致。自 来读书人最爱奉承,董昌见方六一这样小心克已,便认定是个好人,日亲日近,竟视为莫逆之交。

  第二步棋走完,随后方六一买通一批强盗,叫他们诬告董昌策划谋反,又在自己所在县的衙门买通一批衙役,要他们不断地向县老爷吹风,说董昌谋反,让县老爷先人为主。再假捏地方邻里人的口气,做一个证据说董昌常和一些异言异服的外地人来往,行踪诡秘,举动叵测 。终于一举告倒董昌,那些当地衙役与方六一都是酒肉朋友,方六一乘机叫他们连董昌家的妇女都带进官衙。

  董昌被押到衙内,还莫名其妙,听了县衙的审讯连声反驳,触怒了县令,三十大毛板打得他皮开肉绽。这时方六一又通过衙役放出风声,说是衙里还要捕捉董昌的余党,哧得董昌亲族中个个潜踪匿影,就连仆人也走得一个不剩。于是方六一托着董昌的名头,在申屠希光中间 传言送语,假效殷勤,对申屠希光说:“董昌的事,已探访确实,是被泉州一伙强盗,招扳在案,行文到本县缉获,就快要解到泉州审问,听说泉州太守极是廉明,一定会把事情弄清镣,我亲自陪他同去,一切盘费使用都由我支付。”

  事实上是方六一怕事情久了露出破绽,再花一大笔钱,买通各路关节,将董昌火速送到泉州,又在泉州,花钱买通各路关节,终于把董昌送到黄泉路上,可怜董昌临死之前,还把家里的事托方六一好好照顾。

  董昌死后,方六一又假惺惺地装出一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样子,极力为董昌鸣冤,那些受他贿赂,与他勾结的人自然心领神会,解除了董昌亲族的连坐罪,把董昌的家人,包括申屠希光释放回家。董家的亲族故旧,对于方六一的鼎力相助自然是感恩不已,这时的申屠希光, 她的生命线分明是两股:一股是绝对的痛苦,对丈夫的含冤而死,悲痛莫名,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替丈夫昭雪,替丈夫报仇。一股是些许的欣慰,觉得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有方六一这个人来帮忙,直到一件偶然的事情才使她改变了看法。

  申屠希光的哥哥听到妹妹家遇到大祸,特地赶来探望妹妹,路上就听到有人正在议论这件案子,其中就有人提到董昌是屈死的,是当地的纨绔子弟方六一垂涎申屠希光的美貌设下的陷阶,不仅使董昌屈死,还使董昌全家对他感恩不尽,特别是董昌的妻子申屠希光现在已被他蒙蔽,听说还要嫁给方六一。申屠希光的哥哥急急地赶到妹妹家,把听到的消息告诉妹妹,申屠希光本早就知道方六一的为人,起先也是当局者迷、现在经哥哥一点醒,恍然大悟、邻里之间也有了些风言风语,更使申屠希光看清了事情的本来面目。

  申屠希光有了自己的计划,方六一千方百计地讨好她,她表面上丝毫不露痕迹,与他虚以委蛇。方六一遣人说媒,申屠希光说:“果然我家道穷乏,难过日子,便重新嫁人,也说不得了,但要依我三件事情。第一,要与我原夫董昌筑砌坟圹,等安葬后,方才过门;第二,洞 房要铺设整齐洁净,只用两个使女守管房门;第三,方家的老小房户,各要远隔,不许逼近上房。”那媒人把这些话告诉方六一,方六一欢天喜地答应下来。

  由于方六一生性贪淫,不论宗族亲眷妇女,只要略有几分颜色,便要图谋好宿,因此人人切齿,他结婚那天,来贺的客人并不多,尤其是女客人,更只有一个和他狼狈为好的姚二妈来贺,堂中只有一班狐朋狗党,叫喜道贺,恰好这群狐朋狗党中更有几人是申屠希光认识的, 是参予她丈夫案子的人,更使她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愈发坚定了她报仇的决心。

  到三更的时候,堂中的客人散尽,方六一打发了各色人物,入得房来,叫两个丫环睡了,走到床前,揭开红绫帐子,低低调戏两声,将手一摸,见申屠希光衣裳未脱,笑道:“不是头缸汤,只要添把火,等我热烘烘地慢慢来。”申屠希光道:“便是二缸汤,难道你不脱衣服 ,也能热烘烘地慢慢来吗?”方六一连忙脱衣服,就在这时,申屠希光右手拔出早已备好的利剑,一剑刺入他的小腹,方六一只闷叫了一声,申屠希光便随势用力,向上一透,直到心窝。此时为丈夫报仇的怒火在申屠希光的心中燃烧,她觉得单杀一个方六一还不解恨。她面露杀机,接着把方六一的两个保镖兼帮凶一一诱杀,然后又杀死参与害死丈夫的姚二妈,再杀死方六一的儿子。她本想杀尽方家所有的人,但一连杀了五个人后,气力用尽,便把方六一的头割下来,装在事先准备好的皮袋中,提着它,出了新房门,出了方家的门,出了城门 ,来到董昌的坟前,把方六一的头摆上去,拜了几拜,放声大哭。

  天色已经大明,县衙接到方家的报案循着血迹寻到坟上,这时申屠希光已经睡着了。捕役们围成一个圈慢慢地逼上来,太阳光强烈起来,光线照着睡在地上的申屠希光,在捕役们沙沙脚步声中,她醒过来,她站起来,把身上抖了一抖,没有惊慌和恐惧,跟着捕役们安安静静 地走了

  夏天的清晨,到处布满了温暖和光明。在优美的侯官县山坡上,站着一大一小两个人,他们手拉着手,一言不发,注视着城中楼阁群中的一个八角高阁。这楼阁背着亮光,只能看到它的阴面。城里的钟声打了八下,钟声过后不久,八角高阁上的一恨高杆上,慢慢地升起一面 黑旗,这是执行死刑的标志,也就是说,申屠希光此刻正在被执行死刑。于是这对手拉手,无言注视的人,好像祈祷似的,立亥把身子低伏在地上,一动不动地停了许久,然后他们站起来后,手拉手往前走去,这两个人一个是申屠希光的哥哥。一个是申屠希光与董昌所生的儿子。

  后来好心的人把申屠希光和董昌埋在一起。[/color]


[color=#FF9900][size=3][b]【小说记载】[/b][/size]
        宋靖康二年,民间有一申屠氏女子,名唤希光,江淮人氏。希光年己及笄,自幼聪明。能攻诗史,每见古人节义之事,便生欣慕;有那忘恩负义,便嗤其负心。其余女工针指,一发不消说了。又生得姿容美好,德性贤良,立意要做个贤德女人,就如得孟光的好处。如若嫁人时,也要做那举案齐眉的故事,使人羡美。故此自己取名希光,欲并美孟光之意也。年十九岁了,父母将他嫁与本里秀才董昌为妻。自嫁之后,绝口再不作诗,与那董昌清贫相守,甚是和合,家贫疾苦,相敬如宾。董昌虽则时运未通,却是个极道义的人,刚方正直,只因性气太刚,疾恶太过,故此有人怪他,常亏这希光再三劝慰。做亲数年,生了一个儿子,夫妻两人爱如珍宝,董昌读书,不曾得第,心下不快,希光只勉励丈夫专心向学,自然进取有期。这都不在话下。

        却说董昌邻近有个土豪,唤做方六一,乃是地方上一个访恶棍徒.专一行凶诈人,在这地方奉为一霸,凡事人都要让他几分。偶值一日,乃是这方六一的生日,众邻佑都出了些银子治酒,与那六一庆寿。众人来对董昌说,也出一个分儿。董昌不肯,道:「他们这等样人,我却与他贺寿?」众人说:「不过是个意思,勉强少出些罢。」董昌听了,便作怒道:「我岂是吝啬银子?你们列位说个出少些罢。只是那方六一作恶多端,我不能驱除,为地方除害罢了,反要我去贺他来往,这个断难如命。」说了一场,众人像是受了些没趣的,便默默无言,一齐散出,自去与那六一饮酒狂呼。那方六一偏生要寻事的,座中却不见那邻友董昌,就问着众人道:「承汝列位盛意,但不知曾去相约那董秀才么?如何不见他来?」众人因前日吃了他的没趣,便答应道:「去是去的,只是他想必说自己是个相公的意思。」说了这一句,便不做声。方六一会意,便怪恨在心。一日,也是合当有事,恰好董生同了妻子申屠氏,领了一个五岁儿子,在祖墓上坟回来,劈头撞着那方六一,半醉不醉的走来,便叫一声道:「董相公那里来?」董昌因同着妻子走,恐那方六一见了,远远的先将扇儿自己遮了,不提防那六一故意叫着他,董生免不得相应一声,他又故意恃着酒醉,又去对着那希光娘子,作了个揖,道:「大娘见礼。」这希光也免不得要回了半礼。那六一不曾见这希光,也不过要与董生寻闹一场罢了,不料一看见了希光,好似一枝花儿,真个容颜出众,他登时陡起不良之心,要思谋占,倒急急闪了开来,让这董生夫妇回家去了。董生是个刚直之人,也不以为意,倒是这希光看他动静,真是个奸刁,便归家问丈夫道:「适才路上相见的是何人?」董昌应道:「便是前日那些邻里,要同我去贺寿的方六一狗才。」希光道:「你却要防他谋害.我日间见他光景,不怀好心,官人可切切牢记。」董昌点头道: 「他奈我何!」

        却说是时钦宗无道,不修君德,专好游观,后官多种花木怪石,以朱勔为应奉局花石纲大使,巡历江南,采办花木。于是朱勔所到之地,搜岩剔薮,幽隐之处、士庶之家,一石一木,稍堪玩者,即领健卒百人,直入其家,用黄帕覆之,加封识焉,指为御前之物。发行之日,必彻屋拱墙以出,舵舻相接于淮徐之间,篙工舵师,倚势贪横,凌轹州县,小民侧目而视。朱勔又肆贪恶,酷取有司财物,吓诈小民,有不遂者,即以抗违诏旨,便行诛杀。正到此处,前后借此名头,也不知杀害了多少百姓,正住在京口地方。这方六一自从见了那申屠氏之后,一心想要谋他到手,不但不怪了那董生,反假意殷勤,时常送些异样礼物到董家来。要挨身来往,也有一年光景。当不过希光聪明知事,谨防着他.桃来李答,不来不答,这方六一也无计可施。一时出外闲走,打探得朱勔采取花石之事,生杀任意,还未回京,终日遣人出外寻事,搜求诈人,不顾结怨地方,只要资囊饱足。方六一听了这个消息,归家笑道:「一不做,二不休,若不断送了他丈夫,如何得这妇人到我?」眉头一蹙,计上心来。先出去买了许多颜料,又去请了一个画师,请到家中。对这画师道:「我要画一个庄所的图样儿,前面是个住居,后面花园,山儿,水儿,假山石儿,花儿、木儿,妆点得只要好看,不管有的没的。莫说是余杭的天目松,蜀城的柽河柳,苏东坡的雪浪石,米南宫的怪石丈,只顾画上去,只要旁边与我注个细字儿,注得明白便罢。」真个那画师有何不依?整整画了一月有余,果然画得:
不似王维辋川景,却是董昌送命图。

     画完,谢了画师去了。方六一又去叫了一个裱褙的到家中来,裱褙好了,外面贴了个二尺来长的一条小小金笺儿,央人写了「董家庄图画」五个楷字,次日早晨,持了这幅画儿,捏个鬼名,写了一纸首状,竟到京口应奉局衙门朱勔处出首。说:「淮上城中,有个生员董昌,家蓄奇珍花石,不肯上供,耽私己之观游,抗皇帝之敕命。若恕族灭,难免抄家。」朱勔看了首状.又展开图画,果是花石之名,俱别处少有的。这朱勔巴不得要寻窍诈人,有了这幅图画、首状,便是千真万真的证据,就要将此二物进到御前,也就是个把柄了,那里还去细审个果有果无,是真是假,即刻差了兵健百人,即命方六一引路,一直赶到淮城,竟奔董生家里去了。

        这是明熗容易躲,果然暗箭最难防。

        方六一在旁,暗暗的指点众兵健,走东过西,转湾抹角,一时已到。直入董昌家里.先将董昌捆倒,然后将他家私尽行分散,后面却也有个小园儿,种植些小小花儿,众人都道是了,便问道:「还有那天目山的松,柽河里的柳、画儿上的什么雪浪石、大怪石哩?」有的说:「他都藏过了,该死,该死!」这方六一有心,预先叫家中两个养娘,来董昌家里,领了希光道:「娘子,你莫吃惊,这是朝中要采取花木,朱老爷那里有人出首,说你家中有好花石,不去出献,故来搜求。你官人是个相公,决然无害,如今众人在此,倘若难为了你,一发不好了,不如到间壁邻家暂避,我们引你去不妨得。」希光也恐众人所害,只得从他,倾丁儿子,到间壁个李妈妈家里住下。这董昌却被众人捆缚了,解到朱勔那里,不问事由,便说道:「你是个读书之人,怎不知法度,就敢匿藏宝玩,抗拒圣旨么?」董昌不知来历,一句也分辩不出,只说得一声:「并不曾有什宝玩。」朱勔就喝左右,使起非刑,要他供出花石,可以免死,不然就要取决,还要族灭哩。董昌乃是书生,受刑不起,俱招是有的。朱勔道;「既招了,限你三日内,一一供出,如迟一日,即行枭斩,还要族灭一家!」那希光在李妈妈家中痛哭,晕死了几遭,心中记念丈夫,不知如何受苦。却是这方六一不知好歹.来与这希光假献殷勤道:「如今朱老爷说三日之内,若无那柽河柳、雪浪石的时节,连娘子都要拿去,一家杀了,如何是好?你家中若果有时,我替你献去,也可免你夫妇一死。」希光已情知是这人所为,便定了心道:「以后再不可哭泣了。我丈夫性命,谅来决不出此人之手,我若是也死了,谁做报仇之人?」便假意应他道:「官人若救得我两人时,妾身也知结草之报。」方六一只信他求生是真了,便去官府里上紧用钱,三日后先杀了董昌,就好断绝祸根,不怕他妻子不从于我。到了三日,董昌那里有这些花石?都是方六一造出来的。眼见得董昌无路求生,朱勔要勒诈千金,便饶他死罪,董生那里得有?朱勔大怒,要坐他一个「故匿奇玩,抗命无君,族灭一家」的罪名。方六一替他央人去说,搜究无赃,免他族灭,只斩董昌一人,因此就免了希光不杀。希光闻知斩了董昌,心如刀割,忽然惊死去了。李妈妈千方百计,救醒转来,直哭个一佛出世,二佛生天。那方六一自以为得计,走到这李妈妈家里,对希光说:「官府要连你也杀了的,亏我央人说情,免了你的一死,须要知恩报恩哩! 」希光也明知是他催官府杀了丈夫,却故意收了眼泪,谢他相收,然后回到家中,依旧领着儿子,在家暂过,以图后日报冤。

        不觉过了半年,又是半年,已是一年之外了。那方六一见事体己冷静好几时了,便拿了十两银子,送与这李妈妈,买果子吃,就央他做媒,去求申屠氏为妻。希光正要寻他报仇,所以忍死了一年,这李妈妈来说,希光便一口应承,假意笑道:「我也感他救命之意,也要报他,只是许便许了,还要待我安葬了董官人,才好成亲。不然,却是不允的。」李妈妈道:「便等安葬,也不过一月之事,有何不可?」转身来与方六一说了。方六一大喜道:「今日方遂我生平之愿。」岂知:
[align=center]
贪淫杀命占便宜,未必他妻是我妻。

金风未动蝉先觉,暗送无常死不知。[/align]

        方六一欣然自为得计,忙忙就到家中,起造三间大楼,要等新人居住,。这希光暗暗的,先将自家儿子取名董孤,请了一个董昌平日最相爱厚的朋友,唤做林长公来家,自己出来,拜了那林长公一拜,又领儿子出来,叫他拜了八拜,不敢高声啼哭,暗暗垂泪,说道:「相烦林先生教训此子,就烦领去,当做儿子一般,养他成人长大,也延得董氏宗祀。日后倘得扬名显亲,我丈夫在九泉之下,也感林先生始终朋友之义。家中还有些须首饰、衣服之类,所直不多,也为儿子他日的遗念。」都取来付与了林长公。林长公一一收了,应道:「董兄在日,与我最契,他无辜而死,我为朋友的,不能替他报冤,尚且有罪,此事应该顾管,何劳尊嫂嘱付我。若不尽心抚养令郎,教诲他成人长进,我也到九泉难见董兄之面矣!」希光谢道:「若得如此,我夫有后,妾死也得瞑目了。」娘儿两个不忍分别,相抱而哭,林长公也挥下泪来。这希光真有男子胸襟,忽然想道:「若只如此啼哭不了,岂能报仇雪恨!」即住泪不哭,将儿子领与林长公去了。希光到次日,将家中物件召个贾人,估了价钱,一应粗细之物,都拿来卖了,也有八九十银子,又将身下住的房子,也尽绝卖了与人,凑来共有三百余两。众人只道他卖了房子、物件,果然要去嫁人,也有叹息董生的,也有暗笑希光的,也有唾骂朱勔的,也有非毁方六一的,希光岂不知人上言语?他也都只当不闻,将这三百两银子留起了一百五十两,将这一百五十两替董生置了一所大坟,坟上立了一个无字的碑牌,又种植了许多松柏,做了七日七夜水陆道场,超度董生。自此安葬之事已了,就在坟头大哭了一场,拜了坟墓,烧了纸钱回去。
这日方六一探听得希光房也卖了,坟已做了,信着他真心嫁我,满心欢喜,随即叫李妈妈来说:「明日要迎接娘子过门。」希光应允了。说道:「明日晚上准来成亲。」到了明日早辰,希光又着人去请了那林长公,领了儿子来,将前日留下的一百五十两银子一包,递与林长公,为儿子读书成名之费。林长公也不谦让,便应道:「我林某一一留待令郎成人,即行交付与他,断不负心,有违尊嫂今日重托。」希光拜谢了,又唤儿子来,吩咐他几句。这儿子只得五岁,不晓得些人事,希光慢慢的含着眼泪,替他梳个头儿,摸摸他身上,又与他从容换了一件衣裳,随即哽哩咽咽的随央着林长公领着去了。自己进房,一夜不睡,将身上贴身衣服,上上下下,都将针线缝连了,缝连得牢牢的,穿了许多孝服,麻衣在内,取了两把刀,磨得锋快,藏在外面衣袖里,坐到天亮。次日,重新罩上几件新鲜彩色袄儿,打扮做新人光景。方六一也着李妈妈来看了几次,说:「新人欢欢喜喜的,在那里打扮哩。」方六一快活得了不得,请了若干亲眷、朋友,邻舍,将日前置下的酒,置办许多筵席,大吹大擂,只等晚上过门。看看天色已晚,方六一等不得,叫轿夫、吹手一齐迎接了新人过来,众人饮酒半夜,已是各各散了。

        这方六一然后同希光进房,服役之人,都走了出去。方六一关了房门,即来要与希光同宿。希光道:「你先睡下,我就来了。」慢慢的就去脱了面上一件,又脱了一件,层层都是新衣,一连脱了两件。那方六一只信他脱衣来睡,自己忙忙的先去脱衣,睡倒床上。这希光不慌不忙,脱了两件,就不脱了,先走过床边,放下了两头帐子,过来将灯剔得亮亮的,轻轻将一根带儿,拴了自己袖子,掣出一把刀来,左手把帐儿揭起,便来摸着方六一的头。方六一只道他来睡,不提防这希光看得亲切,举起右手,照着六一头上就是一刀,将头砍下。希光慢慢的取了一条被,将他的头来包了,连声叫道:「官人忽然有病,你们走一个人来。」先是一个丫鬟入门,希光也就是一刀,随后又走一个,是方六一的姐蛆,听得叫唤,手里拿了一个灯儿进来,希光也是照头一刀,还有几个不曾走起的,希光走入去,一个一个,乱乱的都砍死了。一来是希光坚心,二来是方六一杀了董昌,该受此报,他不曾族灭得董昌,今日倒真是族灭了一家了,希光方才快意。杀了半夜,天己大明,希光又入房里,又脱了血溅满身的这件衣服,露出一身的孝服来,然后提了单被包的物件,出了方六一的大门,一直走到自己旧住的门首,叫道:「地方邻里、尊长乡亲,都跟我来!」说了一声,回身竞走,直走到董昌坟头。
一路的人,看这妇人又生得美貌,穿着满身孝衣,手里提着一个包儿,不知何物,右手还拿着一把刀,众人大惊小怪,不知何故。那些邻里又听得希光叫了一回,有认得的道:「这就是董秀才娘子,昨日已是嫁了方家,为何今日如此打扮?」真个一齐跟了他走,直来到了城外董昌的新造坟上。希光叫:「列位莫怕,要你列位来看件物事。」慢慢的解开包袱,血淋淋的提出一个人头来,就对众人说:「我好好的一个董生丈夫,你列位都是晓得的,被方六一这厮,怎生设谋图画,怎生杀死我丈夫,次后又怎生要谋占我为妻,我不然已是蚤蚤死了,只因未曾报得冤雠,如个仇贼一家,我都杀了,难道他要谋我,就杀了我丈夫,我如今不肯以死报丈夫于地下么?」因此撇了手中那把带血的刀,另取出那一把来,又对着坟前拜了一拜,自己就一刀也勒死了。众人看的,都吓得一个个呆了。有的说这娘子贞烈,固是难得;又会这等从容就义,处置完了这许多的事体,然后去到方家,又会得亲手杀了许多人,报了冤雠,更是难得;如今自己又肯勒死了,赞叹个不住。人人唾骂方六一,也不住声。又有的道:「如今不可迟延,速去申报上司,须要动本,旌表建坊哩!」一半人去各处申文,报知官府,一半人就将希光收殓。只见希光贴身衣服,都是上下缝连的,人人都说他细心的好处。
江淮巡按上了本,圣旨倒下,董昌身死无辜,追赠翰林院庶吉士;申屠希光封为烈节夫人,即于坟前立庙,巡按御史亲临,四时享祭。其子董孤,待成人之日,荫入监读书,就袭父官;林长公谊全死友,古谊可风,赐钱十万贯;方六一所犯虽大,已死不究。大学生陈东又上一本道:「圣上不过偶娱情于花石,朱勔就不顾敛怨于东南,伏乞裁决。」圣旨批:「朱勔无故杀人,永远烟瘴地方安置,子孙世世充军。」江淮士人就为这希光立了庙宇,崇祀本方,即在先前立的无字碑上,鎸了褒封的圣旨,天下人人传诵其贞烈。后来林长公亦感其义烈,教他儿子成名,中了秋榜,袭了父官,做了两年,就上表辞了官职,回来住在父母祠庙前,朝夕焚香,力行孝道,江南人无不赞其忠孝节义出于一门,千古少有者。

        [b]总批:[/b]说得激烈痛快,生气凛然,女中丈夫,盖世无两。说「南宋满朝皆妇人」,不知南宋朝中,有如此妇人否?立无字碑,极有深意,带两把刀,甚见细心。丈人描写精到,不让龙门令列传,录其中水浒。 
                                               
                                                              ——选自《二刻醒世恒言 》第二十三回  申屠氏报仇死节  [/color]


[color=#6699CC][size=3][b]【后人评价】[/b][/size]

古人有诗:

死节殉夫世少双,        报仇杀贼更为强。

闺中有此真奇烈,        羞尽人间无义郎。

                                                                                                                      ——选自《二刻醒世恒言 》

今人做事赞曰:

南宋长乐申屠氏,        因慕孟光名希光。

能诗能赋人美丽,        嫁个秀才名董昌。

安贫乐道夫妻睦,        相夫教子美名扬。

郡中富豪方六一,        羡希光美貌容。

诬陷董昌罹重罪,        董昌受戮赦希光。

申屠怀刃涂浓妆,        洞房之中斩方郎。

族灭六一全家命,        拎头墓前祭董昌。

唤取乡邻共为证,        报仇雪恨自缢亡。

六一欲灭董昌族,        反取自族尽皆亡。

自古天理存天地,      神灵亦助弱希光! [/color]


[color=#6699CC][size=3][b]【私人点评】[/b][/size]

        读希光不免想起谢小娥,两人都是为报夫仇而勇于杀人,只不过得报夫仇后被世人所赞,但是却一个自缢,一个出家。不免叹之。

        若有兴趣请看这里   
[url=http://www.paipai.fm/r5885212][size=4][b][color=#FF0000] 一代奇女~~~谢小娥[/color][/b][/size]  [/url]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09-12-29 23:3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灬千ヽ

    派派币 +10

    我很赞同+基础分

rainlxsh

ZxID:3206502


等级: 素材组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2-29 0
小e,帖子不错,真好看





gh88195761

ZxID:9026278


等级: 明星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2-30 0
中间忽然插一段孟光,我看着恍惚···回头一看,前面一段,文言文的说明···话说,为什么文言文和白话文参杂,看着,实在是很困惑···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独孤媛媛

ZxID:9894385

等级: 脱颖而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2-30 0
慨叹良久!!~~~
沉浸,沉浸,在小说的围绕中温柔地想象。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