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才人武媚娘没资格当唐高宗的小妈庶母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92 回复:4

[人文通史] 唐太宗的才人武媚娘没资格当唐高宗的小妈庶母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乃绿

ZxID:14738516

等级: 专栏作家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0 0

经常看到有人说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之所以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是因为武昭仪曾为先帝才人,于唐高宗而言是母辈,以自己的庶母为妻于礼不合,那么事实果真是如此吗?我们可以来先看看史书上是如何记载长孙无忌等人究竟是为什么反对唐高宗立武氏为后的。

《旧唐书·褚遂良列传》:
六年,高宗将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及遂良以筹其事。将入,遂良谓无忌等曰:“上意欲废中宫,必议其事,遂良今欲陈谏,众意如何?”无忌曰:“明公必须极言,无忌请继焉。”及入,高宗难于发言,再三顾谓无忌曰:“莫大之罪,绝嗣为甚。皇后无胤息,昭仪有子,今欲立为皇后,公等以为何如?”遂良曰:“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无愆妇德。先帝不豫,执陛下手以语臣曰:‘我好兒好妇,今将付卿。’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愚臣上忤圣颜,罪合万死,但愿不负先朝厚恩,何顾性命?”遂良致笏于殿陛,曰:“还陛下此笏。”仍解巾叩头流血。帝大怒,令引出。长孙无忌曰:“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加刑。”

《新唐书·褚遂良列传》:
帝将立武昭仪,召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及遂良人。或谓无忌当先谏,遂良曰:“太尉,国元舅,有不如意,使上有弃亲之讥。”又谓勣上所重,当进,曰:“不可。司空,国元勋,有不如意,使上有斥功臣之嫌。”曰:“吾奉遗诏,若不尽愚,无以下见先帝。”既入,帝曰:“罪莫大于绝嗣,皇后无子,今欲立昭仪,谓何?”遂良曰:“皇后本名家,奉事先帝。先帝疾,执陛下手语臣曰:‘我儿与妇今付卿!”且德音在陛下耳,可遽忘之?皇后无它过,不可废。”帝不悦。翌日,复言,对曰:“陛下必欲改立后者,请更择贵姓。昭仪昔事先帝,身接帷第,今立之,奈天下耳目何?”帝羞默。遂良因致笏殿阶,叩头流血,曰:“还陛下此笏,丐归田里。”帝大怒,命引出。

《旧唐书·韩瑗列传》:
时高宗欲废王皇后,瑗涕泣谏曰:“皇后是陛下在籓府时先帝所娶,今无愆过,欲行废黜,四海之士,谁不惕然?且国家屡有废立,非长久之术。愿陛下为社稷大计,无以臣愚,不垂采察。”帝不纳。

《新唐书·来济列传》:
帝将以武氏为后,济谏曰:“王者立后,以承宗庙、母天下,宜择礼义名家、幽闲令淑者,副四海之望,称神祗之意。故文王兴姒,《关睢》之化,蒙被百姓,其福如彼;成帝纵欲,以婢为后,皇统中微,其祸如此。惟陛下详察。”


从各处史书上的记载可知,褚遂良、来济等人认为王皇后不可废的理由有两个:一是王皇后乃是当年唐太宗亲自为儿子挑选的出身名门望族的妻子;二是王皇后没有犯过什么大错,于情于理都不该废。不过话虽如此,大臣们事实上也并不觉得唐高宗真的不能废后重立,只是新皇后一定要选择一个出身好的女人,而不是武昭仪这种出身寒微之人。

唐朝是极为看重门第的,武氏并非世家大姓,武昭仪的父亲武士彟虽然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但曾是商人出身,武昭仪在贞观年间进宫时就算凭借父亲是应国公,也只被封了个五品的才人。而才人在后宫中属于需要干活的低级嫔妃,由此可见,在初唐时期即便出身显赫的功臣之家,也没法掩盖寒门姓氏的劣势。所以褚遂良、来济等人才会对唐高宗强调武昭仪出身卑微不配为后,就算立后也该立个出身高贵的,而日后徐敬业反武时也曾说过武则天“地实寒微”。

也就更别说什么武才人是唐太宗嫔妃也是唐高宗的庶母,唐高宗恋母这些愚论了,要知道古代妻妾之别有如天渊,早在战国时的《礼记》中就有记载:“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唐律》中也明确规定“妾通买卖”,纳妾时给予的财物被称为“买妾之资”。

而妻妾之别不仅在民间泾渭分明,在皇宫中也同样毫不例外。比如晋武帝的宠妃胡芳得宠到了有着“亚后”的待遇,但她的父亲胡奋在遇见皇后杨艳的父亲时,仍旧只能恭恭敬敬地说道:“我的女儿不过是给你的女儿做婢女的。”再比如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在后宫中的待遇都一切如同皇后了,但一个小小的从六品下的侍御史照样敢在提到武惠妃时毫不客气地指出“惠妃本是左右执巾栉者也”,直接对皇帝说你心爱的女人不过就是一个伺候你的下人。  

也正因为小妾自身地位低下,小妾所生的子女自然不能以出身卑贱的生母为母,只能尊嫡母为母,且不只是民间如此,皇室亦然,庶出的皇子同样只能称生母为姨——无论生母在后宫中的品级有多高。  

《南史·齐武帝诸子》中就有记载,“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衆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子懋流涕礼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胜,愿诸佛令华竟斋不萎。’”
《南史·齐宗室》同样记载道:“钧字宣礼,年五岁,所生区贵人病,便加惨悴,左右依常以五色绊饴之,不肯食,曰:‘须待差。’”  

按南齐后宫制度,贵人为正一品的三夫人,淑媛为正二品的九嫔,区贵人、阮淑媛在后宫的品级很高,而萧钧和萧子懋也都是大孝子,但就因为是庶出,所以不得称呼生母为母亲只能称为阿姨。  

所以清人曾在《称谓录》中总结道:今人多称本生之妾母曰姨,盖其由来已久矣。  

在这样残酷的等级制度下,除非是像晋元帝宠爱郑阿春那样,特别下诏令皇太子等诸位皇子将自己的宠妃郑阿春当做母亲来侍奉,不然别说是一个后宫小小的才人,就算是品级最高的正一品四妃,连她们的亲生儿子都不会喊她们一声母亲,更别说让一个嫡出皇子称其为母、视其为母了。

所以综合史书记载而言,长孙无忌等人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与所谓的庶母、辈分乱伦毫无关联,毕竟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里,庶出的皇子都只能称自己的生母为阿姨,而不能把她当做母亲来对待,更遑论唐高宗这样一位嫡出的皇子,又怎么会尊崇先帝一个小小的才人为母亲呢?

再说了,如果武昭仪曾为先帝才人又为唐高宗后宫的事是乱了伦常,那么武昭仪再次进宫时为什么没有人反对,武昭仪不断为唐高宗生儿育女时为什么也没人指责,直到唐高宗要立其为皇后了,这才冒出了要求立个高门大姓的女子为后的声音——这不正说明了唐高宗立武昭仪为后的事为人所诟病之处,不在于所谓的伦常,而在于武昭仪地实寒微出身卑贱,不配为后。

[/fon
t]
晚藏乌

ZxID:41410505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眸渊若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0-31 0
已审核。

不过对于重视门第出生的规定来说,武媚娘有点吃亏吧。

[人文通史] 武媚娘的扭曲人格是怎样炼就的
http://www.paipai.fm/read.php?tid=5886327&keyword=
鬼谷无游

ZxID:10483793

等级: 专栏作家
抽抽风更健康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12-21 0
上面那玩意谁写的?扯淡好么。

褚遂良所谓的“再选名家之女为后”是因为王皇后出自五姓之家,他就是在威胁李治,也是坚决反对立阿武为皇后。

所谓出身就更扯淡了,就算是从父,阿武的父亲也是高祖李渊的老臣子,在终太宗一朝都在反感门阀的情况下,就算是民间依旧以五姓七望为尊,但是也不代表褚遂良敢用这个意思和皇帝谈,当然反正他都说出 口 ,所以他死的一点不冤枉。
别说李治,他哥哥李承乾的妃子姓苏,这可不是五姓七望之家出来的,四个李泰娶的阎立本的女儿,也只是前朝贵族之后。

更何况唐朝是一个女性和娘家联系特别紧密的时代。武家能够娶到阿武的生母那是彻头彻尾的高攀好么。周国夫人杨氏可是隋朝宗室之后,和各大关陇贵族联姻的。
鬼谷无游

ZxID:10483793

等级: 专栏作家
抽抽风更健康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12-21 0
七世祖:武念,北魏时官至洛阳刺史,封归义候。
六世祖:武洽,北魏时官至平北将军、五兵尚书,封晋阳公。
五世祖:武神龟,北魏时官至祭酒。
高祖父:武克已,北魏时官至大中正、司徒、越王长史。
曾祖父:武居常,北齐时官至镇远将军。
祖父:武俭,北周时官至永昌王洛议参将。
父亲:武华,隋朝时官至东都丞。
------------------------------------------------------------这种出身也就五姓七望和顶级关陇贵族能跑出来说一次卑贱了,不过然并卵,五姓七望在唐朝就是以卖女儿出名的呵呵。

再说上面那个链接,还封五品才人能够证明武家不算啥?Word妈,厉害了。

你知道唐朝新科进士出仕才几品啊,八、九品啊亲。徐慧进宫也是五品啊,这起步一点都不低好么。

骆宾王自己因为贪污被贬斥到扬州,再说他和褚遂良一样,打击政敌当然怎么恶心人怎么说。不足为据。
鬼谷无游

ZxID:10483793

等级: 专栏作家
抽抽风更健康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6-12-21 0
《仪礼·士昏礼》:“庶母及门内施鞶,申之以父母之命。”郑玄 注:“庶母,父之妾也。”

《朱子全书·礼二》:“庶母,自谓父妾生子者。

说她是李九庶母不算错,称谓录是指皇子对于本生母亲妃嫔如何称呼。而且请注意年代,那是魏晋南北朝的时代,门阀之见根深蒂固。不能代表隋唐,独孤皇后也只是看不上云家,然而太子杨勇的太子妃元氏,在五姓七望看来,恐怕更是卑贱233333.

我只赞同高宗不恋母,从俄底浦斯情结来说,恋母通常伴随着反父,很明显,李治对父亲绝对没有什么莫大的叛逆感。

至于长孙无忌、褚遂良这帮人反对,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阿武当过太宗才人。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这特么真不是好话,一点都不好听。

至于最后大臣们不反对了,是因为唐代本身对于这些礼法看的很淡薄。就这样,立后诏书中还是说道阿武对于李治是仿效汉元帝王政君故事。要是真不在乎,何必扯这个淡。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