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近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963 回复:0

[主题颁奖] 渐行渐近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hhefg12345

ZxID:48927768

等级: *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5-28 0
渐行渐近
龙应台在《目送》中感叹: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一位作家说过:“假如你觉得一只鸡蛋好吃,何必要知道下蛋的母鸡呢?”但是关于人文作品而言,假如不知道作者以及作者其时的写作布景,乃至他的生活情况、感情情况,或许就很难真实深化了解到作品的意义。
  龙应台坦白自个不是个好母亲、不是个好妻子、不是个好女儿,其实关于许许多多优异的女性来说,作业与家庭始终是一个两难的挑选。在龙应台近五十岁的时分,面对爸爸逝世和丈夫提出离婚,其时她的痛苦我无可得知,但言外之意我能够看得出那种忧愁与孤单则真的如“蒲公英的根相同长,并且还沾着湿湿的泥土”。
  有一年12月31日的夜晚,一干兄弟在欢聚畅谈兴尽而归后,留下她一个人在山上的家里,其间一位兄弟打电话安慰她是不是孤单,她说:“难道两个人必定会比一个人不孤单?”确实,她这样的人注定无法不孤单,这种孤单实践上是她刻意“挑选”的,这种感受在我读梭罗的瓦尔登湖时更加激烈!在某些方面,龙应台与梭罗有点相似——就是以重视“政治”而出名,龙有《野火集》,梭罗有《论公民不服从的权利》。木心以为文学大概脱离政治,乃至脱离年代,否则便落于“低俗”。
  但是,我反而觉得他们的重视年代的“急进”思维却是那么亲热天然,它的价值一点点不亚于那些朴实的文学艺术。我不知道龙应台是不是赏识梭罗,但他们毫无疑问有一个一起的枢纽,那就是爱默生。
  龙在纽约读博和作业的时分深受爱默生影响,而梭罗则和其时如日中天的爱默生亦师亦友,只不过没有想到的是——当年默默无闻的“怪人”梭罗居然在辞世半个世纪后才得到世人的深刻知道,变成19世纪与爱默生比肩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和哲学家。
  咱们在这个世界上知道了很多很多人,有一些人确实是渐行渐远,而有一些人则是渐行渐近——好像两段近乎平行的线——渐行渐近而又终不相交。我有一位同学,年近四十居然重进校园去读博士,这在很多人看来真实有些游手好闲和好高骛远。
  前几天去一中开家长会www.hgjrly.com   皇冠网 ,和几个同学闲聊,有人说到他和sea,说他俩居然也都读了博士,颇有些不以为然,但是我对他们如此热心地谈论孩子期中考试的成果真实有些无言以对。
  他俩这种博士实践与传统的博士不同,传统的博士要么刻苦,读成了书呆子;要么聪明,年少实现志愿,变成青年才俊。而他们则是历经生活的“沧桑”,依然有朴实的精力寻求。但是我也十分了解世人对他们的“误解”,他们的路是景色秀美但人迹罕至的僻野小径,注定会有一个人的孤单,注定会有两难的挑选乃至只此一途的“绝地”。但是他们也知道,必定会有一些人与他们同路而行,渐行渐近。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