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喵】【转】押注BC电池!隆基绿能33GW产能在路上,这家上市公司已落地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 回复:0

[新闻资讯] 【萌喵】【转】押注BC电池!隆基绿能33GW产能在路上,这家上市公司已落地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乐锦。

ZxID:12798932


Lucky /不补番外 / 7.29定期 /3.21活动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9-07 0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汀雯

9月5日,在半年度业绩电话会上,隆基绿能(601012.SH)董事长钟宝申表示,“我们认为在接下来的5~6年,BC电池会是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

随着话音落地,当日二级市场上,光伏板块迅速反弹,BC电池方向领涨,帝尔激光(300776.SZ)、英诺激光(301021.SZ)、永和智控(002795.SZ)涨停,隆基绿能盘中一度涨超5%。

不过,9月6日,二级市场的热度稍有下降。截至收盘,帝尔激光涨7.92%、永和智控涨2.62%、爱旭股份(600732.SH)上涨1.88%;而隆基绿能微跌0.82%,收报27.87元;英诺激光跌3.35%。

但关于BC电池技术的讨论却仍未止息。有观点认为“TOPCon将被取代”,但也有观点认为“暂且不必入戏太深”“性能领先但成本太高,还不占优势”。

同日,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财经,“由于BC技术的平台型特点,它可以与诸多技术结合,不止于HPBC。因此,从底层逻辑上,BC电池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隆众资讯光伏分析师方文正也向时代财经表示,由于双面率劣势和成本问题,BC电池可能主要作为屋顶产品方案,预计在一年以后走向市场。“BC电池应该是未来方向的之一,至少在屋顶方案上采用某种类型的BC电池可能性大。”

BC电池,未来明珠?

BC电池究竟是何方神圣?

BC是指“Back Contact”(背接触)的平台型技术,其可与P型、HJT、TOPCON等技术结合,形成HPBC、HBC(超高效异质结背接触,兼容部分HJT工艺)、TBC(TOPCon技术与背结背接触技术相结合)等多种技术路线。

方文正告诉时代财经,BC电池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出,其优势是转化效率高、短路电流大、填充因子高,并且比较美观,但缺点是制造流程太复杂、成本比较高。

“BC电池制成流程很复杂、成本高,未来还需要解决包括制备流程长、成本与一致性等问题,需要减少表面复合,对硅片勺子寿命要求更高等。此外,之前行业交流反馈,银耗量很高(有的现行方案,银耗比PERC高几倍)”,方文正提到。

时代财经注意到,BC电池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将PN结和金属接触都设于背面,正面没有遮挡,可以最大限度利用阳光,结构也更为美观。因此,对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而言,BC电池有着外表上的天然优势。

但这样的结构方式,也必然会给BC电池带来更多的工艺步骤,成本也将相应增加。

对此,9月6日,上述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财经,早期是会存在成本较高的情况,但随着良品率的提高和产能的扩大,成本会逐渐降低,同时其前期投资成本也会被稀释。例如HJT刚出来的时候价格也贵一点,发展到现在就性价比提升了。

作为光伏行业双龙头的隆基绿能,此前对光伏电池技术的发展可谓多点开花,并没有明确对某一技术路径的“押注”。

2022年,隆基绿能全年研发投入达71.41亿元,占营收的5.54%。其自主研发的HJT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创造了目前全球硅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同时在商业级绒面CZ硅片实现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3.50%的转换效率。

因此,此次隆基绿能坚定看好BC电池,实属出人意料。9月5日,在半年度业绩电话会上,钟宝申表示,“我们认为在接下来的5~6年,BC电池会是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包括双面和单面电池。BC电池会是晶硅技术皇冠上的明珠,整个行业目前已经接近准备好了来摘取这颗明珠。”

上述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向时代财经表示,电池转化效率每提高一个点,就能为地面电站带来5~7个点的降本。目前竞争同质化较为严重,转化效率提升幅度不大,行业很快会呼吁更高端的技术出来。而BC电池的转化效率是明显高于TOPCon的,不仅适合分布式,也适合集中式。

隆基绿能2022年年报指出,其单晶硅电池研发最高转换效率为26.81%。而量产平均转换效率中,PERC电池为23.90%(182),HPBC电池为25.10%。从该项数据看,HPBC的效率的确高于PERC。

同时,从组件功率来看,其单晶组件研发最高功率是600W,也是HPBC(72版型,182),其HPBC(72版型,182)的量产平均组件功率可达575W-585W,同样高于PREC(72版型,182)的550W-560W。

目前,隆基绿能基于HPBC技术的Hi-MO6组件产品转换效率最高可达23.20%。据隆基官网介绍,Hi-MO6单面组件是面向分布式市场的高端、高性能产品,除了高效率与高发电性能还提供极致的外观体验。

BC技术并不排他,大量产能即将落地

“另外,由于BC技术的平台型特点,它可以与诸多技术结合,不止于HPBC。因此,从底层逻辑上,BC电池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上述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财经。

方文正也指出,BC与TOPCon与HJT不是排他性的,BC的另外几个分支,有与TOPCon结合的TBC路线,也有与HJT结合的HBC,目前主流的都是N型产品。不过,由于双面率劣势和成本问题,BC电池可能主要作为屋顶产品方案,预计在一年以后走向市场。“BC电池应该是未来方向的之一,至少在屋顶方案上采用某种类型的BC电池可能性大。”

目前,隆基绿能将落地的HPBC电池产能预计为33GW。

2023年2月2日,隆基绿能将2021年的可转债募投项目“西咸乐叶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加码至年产29GW,隆基绿能称该项目电池工艺将导入公司自主研发的HPBC高效电池技术;另外,时代财经了解到,其泰州4GW电池项目同样也为HPBC技术路径。

同时,隆基绿能半年报显示,尚有泰州Hi-Mo6组件改造项目、滁州一期Hi-Mo6组件改造项目在进行中。

A股另一家有明确BC技术落地的公司为爱旭股份,主要技术路径为ABC(All Back Contact)。其自主研发的全背接触太阳能晶硅电池,具有BC类电池的特性,如正面美观无栅线、高转换效率、高可靠性、低衰减、温度系数好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业内人士所提及的BC技术耗银量高的问题,爱旭股份已经在ABC组件上使用了电池无银化技术,解决了低成本规模化量产、双面发电、效率提升等问题。

目前,爱旭股份珠海6.50GW的ABC电池项目已实现投产,配套组件产能正在按计划建设并陆续投产;2023年末,爱旭股份预计将完成珠海首期10GW年产能电池及配套组件项目的建设,并力争实现义乌15GW年产能电池及配套组件项目的建成投产,建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能25GW的ABC电池及组件的制造能力。

订单方面,爱旭股份与德国Memodo集团、荷兰LIBRA集团等公司均签订ABC组件供货协议,同时与欧洲市场、日本市场均有合作。爱旭股份称,目前ABC组件供不应求,在手订单充足,为后续产能提升、扩大销售规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https://www.360kuai.com/9ff427b852cd03577?djsource=XsgsZg&market=pc_def&nsid=365ec91691070423e0970be53f51d13c&refer_scene=nh2_1&scene=nh2_1&sign=360_36e79513&stype=portal&sv=4&tj_cmode=pclook&tj_url=987bef919bb235086&tmprtp=expf%3Dcomindexb2043%2Cso_return%2Ccube_gw%2Copenscreenv1%2Csearch_beta%2Ccube_new2021&ucheck=58f8b8ad377c2d5d84ea78fdd2d5c618&uid=a539c7328aa598bc209b9123d3ae70f7&v=1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 轻羽沉

    派派币 +1 2023-10-25

    已兑换萌喵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0

精彩
0

感动
0

搞笑
0

开心
0

愤怒
0

无聊
1

灌水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