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喵】【转】怎么缓解皮肤长痘?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8 回复:0

[健康养生] 【萌喵】【转】怎么缓解皮肤长痘?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沈淮西。

ZxID:11437411


等级: 派派版主
配偶: 任野。
11.4转正/番外不补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8-28 0


《怎么缓解皮肤长痘?》

【转自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2119149/answer/2328186271
一,痤疮的定义
什么是痤疮?
我们平时说的痘痘,其实医学上叫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并主要累及面部的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二,痤疮的发病机制
一句话,不晓得。
没开玩笑,痤疮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研究发现,雄激素是导致皮脂腺增生和脂质大量分泌的主要诱发因素。
所以,痤疮也被称为“青春痘”,一般只有激素分泌旺盛的小鲜肉小仙女们才会得。
像我这种老菜皮一般就不会长痘痘了。
用纯医学的话来说:激素诱导皮脂腺过度分泌脂质,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等毛囊微生物增殖,炎症,免疫反应等与痤疮的发生相关。
其中,皮脂腺大量分泌脂质被认为是痤疮发生的前提条件。
如何预防痘痘的发生?
三,如何预防痤疮的发生?
① 健康教育:
限制高糖和油腻饮食及奶制品的摄入
控制体重(减肥)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避免过度日晒
② 科学护肤:
我这里只讨论科学护肤的原则,不推荐具体的产品。
因为:
第一,我只做纯公益的医学科普,不赚钱,不带货。
第二,作为一个钢铁直男,我从来不用任何护肤品。所以对具体的产品不了解,没有亲身体验过,不敢乱推荐。
皮肤清洁可选用控油保湿清洁剂洁面,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皮屑和微生物的混合物,但不能过度清洗,忌挤压和搔抓。
清洁后,要根据患者皮肤类型选择相应护肤品配合使用。
油性皮肤:选择控油保湿类护肤品。
混合性皮肤:T区选择控油保湿类,两颊选择舒敏保湿类护肤品。
在使用维 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等药物或物理、化学剥脱治疗时易出现皮肤屏障受损,宜选择舒敏保湿类护肤品。
此外,应谨慎使用或选择粉底、隔离、防晒剂及彩妆等化妆品,尽量避免化妆品性痤疮发生。

四,痤疮的外用药物
.维A酸类药物
适应证:外用维A酸类药物可作为轻度痤疮的单独一线用药,中度痤疮的联合用药以及痤疮维持治疗的首选。

常用药物:第一代的全反式维A酸和异维A酸及第三代维A酸药物阿达帕林和他扎罗汀。阿达帕林具有更好的耐受性,通常作为一线选择。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建议睡前在痤疮皮损处及好发部位同时应用;药物使用部位常会出现轻度皮肤刺激反应如局部红斑、脱屑,出现紧绷和烧灼感,但随着使用时间延长往往可逐渐耐受,刺激反应严重者建议停药。

2. 抗菌药物
2.1. 过氧化苯甲酰
适应症:可作为炎性痤疮首选外用抗菌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联合外用维A酸类药物或外用抗生素使用。
常用药物:药物有 2.5%~10%不同浓度及洗剂、乳剂或凝胶等不同剂型可供选择。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中可能会出现轻度刺激反应,建议从低浓度开始及小范围试用。 药物对衣物或者毛发具有氧化漂白作用,应尽量避免接触。另外,过氧化苯甲酰释放的氧自由基可以导致全反式维A酸失活,二者联合使用时建议分时段外用。

2.2 抗生素
适应症:具有抗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作用的抗生素可用于痤疮的治疗。
常用药物:红霉素、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克林霉素、氯霉素、氯洁霉素及夫西地酸等。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外用抗生素由于较少出现刺激反应,理论上适用于丘疹、脓疱等浅表性炎性痤疮皮损,但由于外用抗生素易诱导痤疮丙酸杆菌耐药, 故不推荐作为抗菌药物的首选,不推荐单独或长期使用,建议和过氧化苯甲酰、外用维 A 酸类或者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五、什么时候应该吃药?(痤疮的内服药物)
1. 抗菌药物:
适应证: ① 中重度痤疮患者首选及中度痤疮外用治疗效果不佳的备选治疗方法; ② 炎症反应严重的重度痤疮患者早期可先使用抗菌药物,再序贯使用口服维A酸类药,或维A 药酸类药疗效不明显时可改用抗菌药物治疗; ③ 痤疮变异型如暴发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的早期治疗。
药物选择:首选四环素类药物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四环素类药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时,可考虑用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代替。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也可酌情使用。
剂量和疗程:剂量:多西环素100~200 mg/d(通常 100 mg/d),米诺环素 50~100 mg/d,红霉素 1.0 g/d。 疗程建议不超过 8 周。
注意事项:①避免单独使用;②治疗 2~3 周后无效时要及时停用或换用其他治疗;③要保证足够的疗程,并避免间断使用,不可无原则地加大剂量或延长疗程,更不可以作为维持治疗甚至预防复发的措施;④联合外用维A酸类药物或过氧化苯甲酰可有效提高疗效并减少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性产生;⑤有条件联合光疗或其他疗法,可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⑥治疗中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2. 维A酸类
适应证:①结节囊肿型重度痤疮的一线治疗药物;②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好的中度或中重度痤疮替代治疗;③有瘢痕或瘢痕形成倾向的痤疮患者需尽早使用;④频繁复发的痤疮其他治疗无效;⑤痤疮伴严重皮脂溢出;⑥轻中度痤疮但患者有快速疗效需求;⑦痤疮变异型如暴发性痤疮和聚合性痤疮,可在使用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后应用。
药物选择:目前系统用维A酸类药物包括口服异维A酸和维胺酯。异维A酸是国内外常规使用的口服维A酸类药物,可作为首选,通常 0.25~0.5 mg/kg·d作为起始剂量,之后可根据患者耐受性和疗效逐渐调整剂量,重度结节囊肿性痤疮可逐渐增加至 0.5~1.0 mg/kg·d。 维胺酯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第一代维A酸类药物,每次 50 mg,每日 3 次。两种药物均需与脂餐同服,以增加其口服吸收的生物利用度。疗程视皮损消退的情况及服用剂量而定,通常应不少于 16 周。一般 3~4 周起效,在皮损控制后可以适当减少剂量继续巩固治疗2~3个月或更长时间。

注意事项:异维A酸不良反应常见,但停药后绝大多数可恢复,严重不良反应少见或罕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黏膜干燥,建议配合皮肤屏障修复剂使用。口唇干燥在皮肤黏膜反应中最为常见,但这也是判定药物剂量的有效指标。较少见反应包括肌肉骨骼疼痛、血脂升高、肝酶异常及眼睛干燥等,通常发生在治疗最初2个月,肥胖、血脂异常和肝病患者应慎用,必要时定期检测肝功能和血脂。青春期前长期使用有可能引起骨骺过早闭合、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故12岁以下儿童尽量不用。异维A酸有明确的致畸作用,育龄期女性患者应在治疗前1个月、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严格避孕。

3. 激素治疗
3.1. 抗雄激素治疗
适应证:女性痤疮患者(男性不能用,会变成太监的):①伴有高雄激素表现的痤疮,如皮损分布于面中部下 1/3,可伴月经不规律、肥胖、多毛、显著皮脂溢出、雄激素性脱发等;②女性青春期后痤疮;③经前期明显加重的痤疮;④常规治疗如系统抗生素甚至系统用维 A 酸治疗反应较差,或停药后迅速复发者。

药物选择:①雌激素与孕激素:雌激素和部分孕激素具有拮抗雄激素的作用,但通常使用二者混合的复方制剂(短效避孕药),常用的包括2 mg醋酸环丙孕酮和0.035 mg 炔雌醇、屈螺酮3 mg 和炔雌醇0.03 mg以及屈螺酮3 mg和炔雌醇0.02 mg等。口服避孕药的起效时间需要2~3 个月,疗程建议在 6 个月以上;②螺内酯:推荐剂量 60~200 mg/d。疗程为 3~6个月。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③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 IGF-1 及其诱导的雄激素生成,对于伴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痤疮患者,可以用于辅助治疗。

3.2. 糖皮质激素
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反馈性抑制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前体分泌;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适用于重度炎性痤疮的早期治疗。
推荐使用方法:针对暴发性痤疮、聚合性痤疮及较重炎症反应的重度痤疮,选择泼尼松 20~30 mg/d 或等量地塞米松治疗,疗程不超过 4 周,并联合口服异维 A酸治疗;严重的经前期加重痤疮,泼尼松 5~10 mg/d 或等效地塞米松经前 7~10 d 开始每晚服用一次至月经来潮为止,不超过 6 个月。


六,物理与化学治疗
1. 光动力和红蓝光
红光(630 nm)或蓝光(415 nm) 照射具有抑制皮脂分泌、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免疫调节、改善皮脂腺导管角化及预防或减少痤疮疤痕作用,光动力疗法可作为中重度或重度痤疮在系统药物治疗失败或患者不耐受情况下的替代选择方法。

此外,单独蓝光照射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及抗炎作用,单独红光照射具有组织修复作用, 可作为中度痤疮的备选治疗。
2. 激光与强脉冲光
多种近红外波长激光如1320 nm 激光、1450 nm激光和1550 nm激光有助于抑制皮脂腺分泌及抗炎作用;强脉冲光和脉冲染料激光可以帮助炎症性痤疮后期红色印痕消退。 非剥脱性点阵激光 (1440 nm 激光、1540 nm 激光和 1550 nm 激光)和剥脱性点阵激光(2940 nm 激光、10600 nm 激光)对痤疮瘢痕有一定改善。 临床应用时建议选择小光斑、较低能量以及低点阵密度的多次治疗。

3. 射频
点阵射频和微针点阵射频对于痤疮瘢痕的改善有一定效果, 对亚洲人种还可以减少治疗中色素沉着的风险。

4. 化学剥脱治疗
浅表化学剥脱术主要包括果酸、水杨酸及复合酸等,具有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的粘着性、加速表皮细胞脱落与更新、刺激真皮胶原合成和组织修复和轻度抗炎作用,减少痤疮皮损同时改善皮肤质地,临床上可用于轻中度痤疮及痤疮后色素沉着的辅助治疗。

七,中医中药有没有用?
先说结论:有用!
本人虽然是学西医出身。但是,并不是无脑中医黑!
本人认为中医在有些方面,特别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食欲不振,失眠等亚健康状态,养生等方面,还是很牛X的!

本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学本科给我们上《中医学》的老教授。
他是本人有史以来见过的,气色最好的人。
真的是满面红光,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脸上一根皱纹都没有。六十多岁的人了,看着像四十岁。
真让人感叹,中医在养生和延缓衰老方面真吊,不服不行!
那么,该吃什么中药?
治疗痤疮的中药很多,包括为枇杷清肺饮,泻白散加减,茵陈蒿汤,芩连平胃散,海藻玉壶汤,桃红四物汤,等等。
中成药也有很多,包括栀子金花丸,连翘败毒丸,防风通圣丸,润燥止痒胶囊,香连丸,参苓白术散,等等。
那么到底该吃哪一种呢?

用药前要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确定患者的疾病状态是属于何种中医证候类型,依照判断的证候类型,选择对应的中药或者中成药。
因为按照中医理论,痤疮也分为很多不同的类型,比如肺经风热证,脾胃湿热证,痰瘀凝结证,冲任不调证。。。。。。等。
此外,中药也有外用的。
比如:
中药湿敷:马齿苋、紫花地丁、黄柏等水煎湿敷,每日2次,每次 20 min,用于炎性丘疹、脓疱皮损,起到清热解毒,减轻炎症的作用。
中药面膜:颠倒散(大黄、硫磺等量研细末),用水或蜂蜜调成稀糊状,涂于皮损处,30 min 后清水洗净,每晚 1 次。 用于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皮损,起到破瘀活血,清热散结的作用。
此外,据说耳穴贴压,耳尖点刺放血,针灸,火针,刺络拔罐也有效果。
但是都不建议自己乱给自己治疗。
一句话:去正规医院找老中医治疗,不要自己乱吃药!乱治疗!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4
  • 轻羽沉

    派派币 +1 2023-10-04

    已兑换萌喵

  • Ⅵ歲嘞

    派派币 +3 2023-08-28

    美化补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0

精彩
0

感动
0

搞笑
0

开心
0

愤怒
0

无聊
0

灌水




发帖 回复